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夏日绝句》吟诵教学设计

14《夏日绝句》吟诵教学设计

14《夏日绝句》吟诵教学设计
14《夏日绝句》吟诵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诗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格律]

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叫“粘”。这首诗第一联二、四字平仄相同,但上下仍相对,属于近体诗中的“拗救”现象。同时,第二联平仄依然相对。但是邻联失粘。应该属于折腰体的五言绝句。吟诵时相对比较难一些。调式应该重新组合,不能用一般的平起五言绝句调式。另外,对“拗救”现象的处理,吟诵时要注意修改第四字的音高和旋律。

[押韵]

本诗押的是“一东韵”,一个很开阔雄浑的韵。诗歌的主旋律是豪迈雄浑的,然而入声字比较多,显得有些决绝。

[声韵]

“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让人肃然起敬。

[用典]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教学目标】

1、通过吟诵,读准字音,尤其是翘舌音、后鼻韵“生”。掌握诗歌节奏。

2、通过教师讲述,了解诗人生平。

3、通过吟诵和教师讲述,了解女诗人对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

4、学习吟诵规则:韵字拉长。更通过韵字吟诵体会豪气万丈的襟怀。

【教学重点】

一、介绍诗人引入:

1、出示李清照肖像画

师讲述:

孩子们,看看这位婷婷玉立的美女,她不是一般的画,她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李清照的画像。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世家,家庭环境很好。她从小饱读诗书,在文学上展示了极高的才华。她的丈夫赵明程不服气,有一天拿了自己的诗歌夹带上一首李清照的诗歌,请朋友们评判。朋友们选来选去,觉得只有一首最好。赵明程一看,老天,这首就是我夫人的呀!从此以后,再也不跟李清照比诗歌了。

李清照生活的宋朝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时期,北方的金国人为了长期掠夺和占有财富,骑兵一路南下,抓走了宋朝的两位皇帝。他们在北方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清照也和很多人一样逃难到了南方。因为忧国忧民,也因为身体一直不大好,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受尽了各种人生的磨难。当她跟随逃难的人群来到乌江边上的时候,看到跟老百姓一样逃跑的南宋将士,非常生气,当时就吟诵了一首诗,在难民中广为传唱。将士们听到了,都深感羞愧,重新鼓起勇气,和骁勇的金国军队作战。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塞下曲》

二、听录音,正音、掌握诗歌节奏

1、播放诗歌吟诵录音

第一遍:指着字,静静地听

第二遍:指着字,轻轻地吟诵

第三遍:根据标注的符号,跟着录音读出声音的长短高低来。

第四遍:根据标注的符号,跟着录音打手势,哼唱

第五遍:打着手势,大声吟诵

2、同桌相互吟诵,或者一起吟诵

3、展示一两组

三、学习第三把金钥匙:韵字拉长

1、孩子们看看这些吟诵符号,所有的平声字中,哪些字的读音最长?

2、吟诵起来试试。

3、是呀,这首诗第二行最后一个字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字拖得最长。我们再一起跟着录音吟

诵一下试试?

4、其实,我们吟诵过的所有诗歌,押韵的字都是拉得最长的,有的甚至到了这行诗的一半

时间长,不信,我们回忆几首试试。

(随机出示几首学过的诗歌吟诵)

5、韵字拉长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三把金钥匙。因为押韵的字,是这首诗歌的主旋律,押

什么韵,就是作者最主要在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呢。我们还走进李清照的诗歌《夏日绝句》里去看看。

四、学习诗歌

1、学习诗歌第一、二句:

1)谁来吟诵一下第一、二句?其他孩子思考一下,你觉得他吟诵得好吗?为什么?

2)生吟诵,师生评价

参考评价:

(“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

“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

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

3)拉长的韵字“雄”字,铿锵有力,让我们感觉到诗人的坚决、勇敢与豪气万丈!

2、学习三、四句:

1)三四行里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重点解决项羽的故事)

2)谁来吟诵一下这一行呢?听的孩子们告诉大家,你从他的吟诵中感受到了什么?

3)生吟诵,师生评价

参考:

“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

“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让人肃然起敬。

4)师补充:

从拉得最长的“东”字,我们仿佛能看到有骨气的项羽,宁死不屈,自刎江东的画面,这是一个虽败、虽死犹荣的大英雄。

4、这就是押韵的妙处。孩子们,这个韵在古代传下来的韵书——《平水韵》里叫做一东韵,

是个宽洪韵,一般是用来颂扬、赞美的。

5、我们一起再来复习吟诵一下学过不久的一首诗——《塞下曲》,它也押一东韵。

6、这首诗歌颂的什么呢?(李广将军的神力)

五、拓展:

1、很有趣的是,在古代,每一个四岁以上的儿童都知道这部韵书呢?他们把韵书能背得溜溜熟。因为他们有一部旋律非常优美的蒙学书籍,专门介绍各个韵部的。老师给大家放一段。

2、放《声律启蒙》一东韵的录音

3、这一段文字给你什么感觉?

4、总结:今天,我们新学了一首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的诗歌《塞下曲》,还知道了楚王项羽的故事,旋律优美的一东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1、回家吟诵《夏日绝句》给爸爸妈妈听。

基于游戏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游戏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03T16:38:33.283Z 来源:《成长读本》2017年11月总第24期作者:薛丽红[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很多种教学活动有讲解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等,教育游戏的运用也是一种教学手段。 山西省文水县东南街第二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很多种教学活动有讲解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等,教育游戏的运用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的适应内容,例如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可以采用讲解法。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使用游戏法等。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以讲课为主的灌输式仍然占有主要地位,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多多发现和实践游戏教学方法的优势,对教学进行科学 化的游戏设计,才能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教学设计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学习动机较差,课堂上注意力不够稳定。但他们对自己喜欢的内容却又充满了激情和兴趣,游戏活动能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游戏对他们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因此,我想到了开发和设计数学游戏课。 一、数学游戏教学的特征 首先游戏设计要具有教育性。无论哪种教学方式,目的是通过活动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所以教育性是他的首要特征。每一节数学游戏课都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学情来有针对性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游戏中不断摸索,最终在游戏过程中收获新的知识。 其次游戏设计要具有趣味性。数学游戏要吸引参与者反复尝试、不断探索,就要具有趣味,最好先让学生感到好奇和兴奋。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答案被找到的满足、或体验到谜底被揭开的喜悦。如果游戏内容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第三游戏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合作与竞争性。游戏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和竞争并存。在合作的过程中,只有团队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成就。所以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必须相互配合,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团队精神也得到发展。群体之间的竞争,使学生有一定的焦虑状态和渴望胜利的急迫心态,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击败他的对手,突出自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能力发挥最大的潜力。当然有竞争就有输赢,这也给任课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合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成败观。 第四是游戏教学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拓展性。数学游戏课程内容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可以尽量问题开发、思维开发,甚至将一些高级知识或思想方法提前渗透。数学游戏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不一定是一个方向的,而应该像“魔方”一样,有很多很多的解答过程。同时鼓励学生思想开放,大胆猜测和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利用数学知识和技能,以自己的方式来回答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具体应用 数学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它是游戏教学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活动的主要武器。通过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游戏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本文研究中以小学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进行了设计。游戏名称:追踪答题卡——10以内的加法。 背景:10以内的加法是学生继续学习10以内减法计算的重要基础。单纯的口算训练会使学生对此产生厌倦情绪,有可能逐渐淡化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兴趣。为了使学生的计算能够准确并形成技能又充满乐趣,因此设计这个追踪答题卡的游戏活动。 教材分析:教材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合编排,加减法一起学习,学生对减法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准确率不是很高,因此,我设计了一个10以内的加法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并不断强化10以内的加法口算,同时为10以内的减法口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但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因此针对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了学生感兴趣,并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参与的数学游戏教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经历运用计算结果推进游戏进程的过程,能遵守游戏规则。②在2名同学每人一组答题卡计算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而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运算效率。③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灵活多样地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和能力。②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正确对待每次所取得的成绩。 游戏规则:两组答题卡各有10张,题目一样。两名同学分别计算,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衡量学生计算准确性和运算效率。每题10分,答错不扣分;每晚1分钟扣6分。 实施过程:①首先出示答题卡,并说明课堂任务。②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和答题卡数量,说明游戏规则。 结果与评价:相对于上节课,采用游戏教学法,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运算准确度和效率也明显提高。 三、小结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教育理论为支撑,本文对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把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和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在未来教学中推广。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下 期末试卷 b讲课教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 B卷) (2010--2011学年一学期2011年1月)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班级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考试时量120分钟总分100 分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监考员更换。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 1.小学阶段应认识()个常用汉字,其中()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3.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评委,系统地述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4.新课标倡导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会()个声母,()个韵母,并熟练认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的能力。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秧苗”的“秧”字第五画笔画名称是() A、捺 B、点 C、撇 D、竖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二学段学生会写()个左右汉字。 A、2000字 B、2500字 C、3000字 D、3500字 3.《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A、5万字 B、40万字 C、80万字 D、100万字 4.()是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识字形式。 A、看图识字 B、归类识字 C、随课文分类识字 D、韵语识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B、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指学生的听说能力。 C、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 D、汉字的构字规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6.词语教学的重点是() A、读准词音 B、理解词义 C、正确书写 D、正确运用 7.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特征是()。 A、实践性 B、自主性 C、合作性 D、综合性 8.从第()学段开始,学生就应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一 B、二 C、三 D、四 9.“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是第()学段的“写作”阶段目标。 A、一 B、二 C、三 D、四 10.毛笔字的教学要按照()的顺序,加强写字指导。 A、描红——仿影——临帖 B、仿影——描红——临帖 C、描红——临帖——仿影 D、仿影——临帖——描红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语文只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文化。() 2.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 ( ) 4.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5.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教学设计 一、围绕数学课程目标,开展游戏教学 课程目标是进行游戏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在课堂游戏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说是比较宽泛的,这导致了课堂游戏教学产生了混乱的局面。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基本的目标规划,并用它来指导游戏教学,教师的思路才更加清晰,组织游戏才能更加得力,教学才能更有效。《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定了,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达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发展,并且还设定了第一学段(1-3年级)要达到的有关这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我们在进行游戏教学设计和游戏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1、突出游戏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而游戏教学正是以其充满乐趣和探索的特征,吸引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对学生感到理解比较困难的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游戏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统计时,由于二年级学生对统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很容易上课时走神,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小小调查”游戏。例如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出“调查员”和“记录员”,对组内成员的晚上上睡觉时间进行调查和记录,并且大家一起根据调查结果,做成统计图。在组内评选出画得最好的统计图,最后各组把统计图进行展示,并排除“讲解员”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对几个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因为统计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

运用的比较多的,如果这节课老师只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游戏,理解并参与了统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突出游戏教学对学生数学知识、思维的培养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知识、思维的培养要求。游戏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帮助,并且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习惯。运算能力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计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学习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算式找朋友”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练习。 3、突出游戏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而游戏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游戏时,不是单纯地学数学知识,而是参与到整个游戏当中,并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来完成整个游戏过程。通过参与游戏,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例如在根据一年级《整理房间》设计的“举牌游戏”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了分类过程,懂得要按照分类的标准来整理事物。教师给通过课件演示物品,并且给每个物品进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纲要适合教育系普通本科和学院教师教育类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答问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知识谱系中的地位、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对象、任务及课题、课程与教学论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的课题及当代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对研究对象的分类:现象、问题、规律;事实、价值、技术。典籍里记载的古代东西方课程与教学的思想,重点是孔子、中国的蒙学、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2.近代课程与教学的进步,近代课程与教学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原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贡献。近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和教学论的发展。20世纪杜威以后课程与教学论的变化;泰勒的贡献。 3.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4.分科教学的由来及其贡献和局限。 5.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现象、问题、规律 大学里任何一门严谨的学问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蕴涵其中的方法。课程与教学论概莫能例外。 从一般的角度看,这些要观察、分析和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就是某一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以此类推,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就是研究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 我们把现象定义为主体意识到的存在;问题定义为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即不是所有的现象都是问题,只有主体迫切要解决的现象才是问题,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牛顿之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不被意识为一个物理学问题,只有牛顿才是一个问题;依次类推,各个学科对同一问题有自己的思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植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看到的问题的意义不一样);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我们定义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就课程与教学论来说,当年孔子/亚里斯多德以及夸美纽斯等遇到的现象、问题和解决方法显然和今天人遇到的不一样。这就有了科学的生长。 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5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3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 编版 《夏日绝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日绝句》是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到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据说其丈夫读了这首诗,想到自己不抵抗金兵,缀城逃跑的行径,非常羞愧,不久之后抑郁而死。 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和后期作品的风格的不同之处。

《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正是从靖康之变,金兵入侵中原开始,北宋朝庭仓皇南迁,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背井离乡,过着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生活,而南宋王朝醉生梦死,不思收复中原失地。 1、我们在五年级曾学过一首诗是真实地反映了南宋当时的历史事实的。 2、学生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3、师生谈谈感想 这两首诗写出了鲜明的对比,金人入侵,北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庭腐败无能,苟且偷生,醉生梦死,全然不顾国家安危,民族存亡。 4、目睹南宋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李清照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绝唱《夏日绝句》 二、学习《夏日绝句》

1、出示古诗《夏日绝句》幻灯片 2、范读一遍 3、学生初读(齐读),读准字音。 4、让我们走近古代才女——李清照,以便更深入地学习欣赏这首千古绝唱。(生简介李清照后出示李清照资料) 5、这首绝句正是李清照后期的杰作,学生个人读后师提问: 李清照寓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于诗,诗中最能直接表达对项羽情感的是哪一个关键的字(“思”) 6、围绕“思”质疑,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 ...” (1)生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交流。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2)生说说对项羽的认识 (3)师放幻灯片认识“人杰”,认识“鬼雄”。 在具体的情境中领略诗的意境 (4)生再读古诗前两句,读出古诗韵律(前二后三),读出韵味。 (5)生汇报前两句诗意,师出示幻灯片小结诗意,生齐读。 (6)再出示幻灯片,赏析人物形象,生个人读。 7、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1)了解当时南宋的背景。 (2)观看完这段视频,你的内心是否会感到痛楚和愤慨,请用下列句式表达你的想法: 看到,看到, 看到我心中充满了,我最想南宋王朝能像项羽一样。 (3)教师小结 在金兵入侵的动荡年代,南宋统治者仓皇逃窜,北方沦入敌手,与项羽刚强不屈形成鲜明对比。 (4)相机出示幻灯片深入赏析。 (5)诗人把满腔的爱国情,集中在对项羽这一英雄形

对外汉语教学法-游戏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 一、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游戏教学法 二、教学对象 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三、教学目标 1.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活跃课堂氛围。 2.提高课堂效率,使留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并且巩固知识。辅助对外汉语教师 把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更加生动地传授,使留学生更容易接受吸收。 3.增进学生及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培养默契,增进友谊。 四、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1.游戏教学法能很好地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让汉语学习 变得更有意义。可以使留学生主动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留学生曾表达自己在一堂课的学习中只有在游戏环节效率最高,同时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2.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巩固和扩展知识。在游戏教学中记忆的语言知识往往会更 加牢固,这是因为它所包含的猜测、概括、想象、分析、模仿等因素都会刺激强化学生的记忆,所以课后留学生在复习时会自然回想起教师在游戏环节中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另外留学生也会通过游戏教学法学习到更多的语用知识和文化背景常识。 3.游戏教学法能帮助留学生掌握技能。对外汉语教学目标中不仅要求留学生学 习言语知识,还要求掌握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这些技能的习得可以自然的体现在游戏教学法中,尤其表现在听说能力的习得上。 4.游戏教学法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加强彼此间的信 任。游戏教学法中的互动环节让更多留学生彼此沟通,另外他们还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和教师们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汉语学习效率。

五、游戏教学法的原则 1.游戏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对外汉语教师不能只重游戏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最后变成了为游戏而游戏。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使用游戏教学法,有的知识点不需要游戏环节就不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游戏教学法一旦使用不恰当反而产生僵化现象,适得其反。同时,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 2.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 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3.游戏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同时一堂课上教师不可频繁使用游戏,让学生产生疲惫感。 4.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外汉语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教具要准备的充分合理,游戏步骤要讲解的清楚明白,游戏规则要简洁易懂易记,教师心中要始终明确该游戏的使用目的,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要灵活处理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中的六个环节。 5.师生之间及留学生之间要讲究沟通。 游戏可以增进感情,拉近学生彼此间的距离,为以后学习和生活中的互帮互助打下基础。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留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向对外汉语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六、教学时间 40—45分钟 七、教学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部分简答题教案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1、“活动分析”“工作分析”方法的分别提出者是谁?并分别叙述其基本内涵。(课本P6) 博比特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查特斯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完全相同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2、试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课本P14) 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又称为结构课程。 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3、简述“课程审议”的基本内涵。(课本P18) 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事件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取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4、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课本P30) ①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②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③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 学的基本形式④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5、“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内涵是什么?(课本P40) 德国—赫尔巴特。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 6、简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课本P49) 赞科夫发展性教学论;布鲁纳发现教学论;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范例教学论。 7、20世纪70世纪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课本P54)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8、简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课本P70) ①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②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③课程作为教学事件。 9、简述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课本P77)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10、简述泰勒原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课本P80) 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学习经验所期待的反映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夏日绝句的教案

夏日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3.通过诗人思想情感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古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PPT、视屏、音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了,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起义反抗暴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告他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但是,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愿离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视屏,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此处插入,项羽乌江自刎的视屏)你们听了、也看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你觉得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谁能说说。生:他无愧是西楚霸王,铮铮傲骨,即使是死也要与敌人抗争到底,是个顶天立

地的男儿,令人钦佩、赞叹。 师:在一千多年后的宋朝,有位女诗人,她叫李清照,当她途经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时,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便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夏日绝句》。(板书:夏日绝句宋李清照项羽)让我们走进诗人,一起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 1.解读古诗题目 师:我们首先看到这首古诗的题目“夏日绝句”,什么叫绝句?为什么叫夏日绝句?谁能大胆地说一说。 师:绝句是诗的一种载体,绝句每首四句话,通常有五言(每句话五个字)、七言两种。《夏日绝句》意为:写于夏天的绝句。 2.介绍诗人 师: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李清照,(出示PPT)李清照(1084-1155年),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文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够留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她的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游戏教学法教学设计

研究方案——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1.课程名称 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2.课程界定 (1)设计指导思想 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将教学进行游戏化,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跟着教师玩起来,让学生自己掌握主动性,自己想要去探索着学习,这样就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2)设计原则 ①需求为本原则②教学设计原则③高效性原则④功能完备性(3)平台的定位 平台是游戏教学法的设计原则基础理论 3.文献综述 “游戏能否搬到外语课堂上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回答是肯现代教育家吴冠杰曾说: 定的。游戏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远远早于课堂教学。学习语言通过游戏手段要比学校教育学习语言的历史早得多。 游戏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内采取了许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使他们有了更多的课余活动时间。这些时间怎么安排和使用,怎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收益呢?然而,就全国各地的情况总的来看,仍然是无序的、没有章法的、不成系统的。而游戏教学法正是填补这个空白最好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为这些知识与学生们是最贴近的,可以鼓励他们共同创造,将学生中产生的有闪光的创意进行提炼加工,成熟后再推广到学生中去。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游戏教学法能否更好的实施,主要取决于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好的课堂设计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可是我国使用游戏教学法相对较少。 4.研究价值 (1)学术价值 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②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③让课堂更有意义(2)实践意义 a. 为传统教学课堂增添乐趣 b. 提供更轻松更易接受的教学法 5.研究思路及预期目标 (1)研究思路 应该全面的对游戏教学法这个教学模式进行了解,然后对教学设计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够进行自主的课堂教学设计,然后把二者结合,将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在整理知识,最好能够进行一节课的试验,由自己设计的游戏教学法,以试成效。(2)预期目标通过学生们进行一节课的游戏教学模式,希望学生们能够感到课堂轻松的氛围,不是一片的沉寂,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游戏教学中,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索知识,最终达到课堂轻松的结束,而且检验学生知识的时候,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6.研究方法 本项目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法,文献整理法,实践法,比较法等。 7.研究人员的分工进度和安排 (1)研究人员分工 (2)进度安排 8.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有现实研究需要。主要调研是图书馆还有网上资源等,条件充裕,还有电脑硬件软件配置,有经费支持。 9.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斯坦豪斯不否认行为目标的价值,但却认为生成性目标更为根本。 答:错。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人们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它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方法。过程模式课程是根据过程原则详细说明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但不预先规定教学目标,因为许多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预先能够详细规定的。课程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并不包括在目标中,而是建立在必须探究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不是扮演专家的角色,扮演的是一种高级学习者的角色,他要向共同学习的低级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东西。在过程模式中,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的。因此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应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结果。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力,这一目的有两层含义:其一,发展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力,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其二,把理解力作为目的是因为它是不能获得的,只能不断深入下去。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夏日绝句的优秀教案设计

夏日绝句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安排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同学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夏日绝句>>(板书课题和古诗,同学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同学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身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身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教师指导同学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身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同学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同学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同学说说自身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和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说自身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下篇 1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涵义,了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深刻地把握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关系,形成历史地看待课程于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课程与教学的多种涵义 2、难点: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从不同角度理解课程的概念 (2)从不同角度理解教学的概念 (3)了解课程概念复杂多样的原因 (4)把握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技能目标: 厘清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在共同的视阈中探讨二者关系 四、教学内容: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目前争议比较多的一个概念。随着西方课程理论的引进和我国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课程逐渐以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受到重视。尤其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如何理解课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

与实践课题。 1、课程的词源分析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实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都是这样解释的。 2、关于课程概念的不同界说及其实际意义 对课程的内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是进行课程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相互沟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或凭借。但是,要对课程给出一个精确而又被大家认可的定义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课程本身是复杂的,是发展变化的,而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视角又有所不同,因而导致对课程的理解莫衷一是。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进程。广义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4.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3.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4.小结过渡: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但她也写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进她的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了解诗意。 1.出示古诗,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2.指名展示读。 3.全班齐读。

三、品读,悟情入境。 1.师:读着读着,在这首诗中有没有一个人物跃入了你的眼帘?(生:项羽)“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谁来谈谈你的了解? 2.指名交流关于项羽的资料。(结合注解或查阅的资料) 3.教师出示相关铺助资料。 秦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4.师:在诗中,李清照用了一个字直接表达对项羽的情感,我们看谁的眼睛亮能找出来。(生:思)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谁能用诗句来回答? 5.出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结合注解来理解诗句意思。 (2)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6.师: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人们到今天还思念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苟且偷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画面,感受项羽的英雄气概! 7.播放《楚汉之争》项羽乌江自刎片段,生欣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