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课后作业

毛概课后作业

毛概课后作业
毛概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P4

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6

3、怎样把握毛泽

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9-15

3、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18-23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29-30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3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P41(2必然性,3条实现途径)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44-46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P48-49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结成统一战线的2

个必然性原因和3种可能性原因。P49—50统一战线的内容(2个联盟) P50

我党领导统一战线的经验P50武装斗争:武装斗争的必然性、依靠谁?谁领导?为了谁?怎样进行武装斗争?P51党的建设:P51-52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P53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57,第二段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58,最后一段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P66-67,3条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P71—73,5条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

P75-8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成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关于所有制结构;关于经制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于科学和教育;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85-86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P86-89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P96;P98

2、如何理解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P101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P106第三段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是什么?P107-108,五个方面;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P109,最后一段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怎样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前3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断的特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3)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统一过程中,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的。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15

3、如何理解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P121

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P122 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122-124 中国梦提出+中国梦的内涵+实现途径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

社会主义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改革势不可挡的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的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的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的30

多年,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的30多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和社会全面进步的30多年,是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30多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重大意义:P131-132 三条目标任务:P132第二段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P133 ①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②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P136 ①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

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140-141,3条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P176-177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P146-147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第三,不仅是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

3、如何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155-156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做

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163-16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P163,

P165-166

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第一、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第二,要着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第三,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第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第五,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活动、推动学雷锋、学习宣传道德楷模常态化。

②教育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如何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在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方面,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是并列关系,五位一体首位现代化总布局体现了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和全面。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当中。在政治领域:强化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力。在经济领域: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社会领域:将公民环境权明确确立在宪法中,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使社会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文化领域:宣传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等重要的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P179-80 三条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P182-187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在1982年9月正式提出的,这个政治构想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有其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早在50年代中期开始,党和政府明确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直到70年代末,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正常化,这就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了内部和外部的必要条件。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地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同年9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从而初步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这些方针政策虽然没有使用“一国两制”的提法,但实际已含有这个意思。这就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提出在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对香港问题的全面阐述,表明“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法制化。从1982年邓小平又从各个方面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阐发,构成了完整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方针和政策。 1984年5月,“一国两制”构想写进了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香港、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成功范例,相信“一国两制”的构想,也一定能够使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3、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P192-193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198 第二段2、如何认识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P199第一段,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P200第二段,经济全球化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P204 三条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P214-217 三个标题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P218最后一段

3、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P221 最后一段

4、为什么说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P223最后一段

5、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P229 三条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理论

1、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P241 四条

2、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

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及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必然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够,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P247-248 P247 第三段,说明党建科学化遵循的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定义、措施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定义、措施

4、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P250-251 每段定义之后是建设要求

毛概期末复习整理

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毛泽东的哪个政治报告? 《论新阶段》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什么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 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实事求是” 4.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毛泽东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提出实行什么方针?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6.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工业道路中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 投资比例,将国民经济的次序调整为?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7.标志着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论十大关系》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作用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表述的是哪篇文章?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3.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是? 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1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18.按生产要素分配大致可以分为?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资本或资产等物质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知识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形式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19.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层面】?

大工16秋《毛概》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16秋《毛概》在线作业3答案 一、单选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 正确答案:A 2: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用()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 A:10年 B:13年 C:15年 D:20年 正确答案:C 3:()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A:教育 B:就业 C:改革 D:医疗 正确答案:B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正确答案:C 5:()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民主政治 C:经济增长 D:共同富裕 正确答案:A 6: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正确答案:C 7: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A 8: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 A:核心 B:基础 C:目标 D:原则 正确答案:C 9: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正确答案:D 1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是由()。A:党的性质决定的 B:党的纲领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的思想决定的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下列哪项属于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毛概2练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练习科目:毛概第二章 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A、A封建社会 B、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C资本主义社会 D、D奴隶社会 正确答案为:B 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A、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B、B推翻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 C、C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 D、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的统治正确答案为:C 3、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是()。 A、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C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D中华民族号封建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为:A 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B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C、C农民阶级民主革命 D、D城镇资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为:A 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914 B、1915

C、1916 D、1917 正确答案为:D 6、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 A、A1918 B、B1919 C、C1920 D、D1917 正确答案为:B 7、()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A、A十月革命 B、B五四运动 C、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D、D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为:C 8、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理论。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正确答案为:B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综上全部 正确答案为:D 10、()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A、封建主义

毛概作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要点》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十七大报告》 要求:1、概述所有指定文献的主要内容 2、选择其中的一篇谈学习体会(手写、十五周交) 《新民主主义论》 (1)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其次,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再次,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2)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A、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 主共和国。 B 、经济纲领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容许 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 C、文化纲领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阅读题目:《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 阅读内容:《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主席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强调了当时的中国革命既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特殊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认为“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新民主主义论》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这是一段多么激动人心的话,今天读来,仍然令人热血沸腾。主席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结合中国当时社会实际,广泛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主席又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阐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根据中国国情,全面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阐明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大工16秋《毛概》在线作业2答案

大工16秋《毛概》在线作业2答案 一、单选题: 1:1957年毛泽东在()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正确答案:A 2: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 D: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 正确答案:B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要坚持以()为目标。 A:按劳分配 B:实现共同富裕 C:公有制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B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正确答案:D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A:2010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40年 正确答案:B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正确答案:B 7:()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 A:1949 B:1948 C:1950 D:1951 正确答案:A 8: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B 9:()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正确答案:D 10:()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A:生产力不发达 B: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高 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发展不平衡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提出()是中国的现实国情。 A:生产力发达 B:底子薄 C:人口多 D:生产力落后 正确答案:BCD

毛概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D)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B) A、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B、全面实现小康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4、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二、多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 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 )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毛概作业

班级:网络12-1 姓名:吴镇佳 学号:12034460134 科目:毛概 题目:实事求是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我们党 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在历 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精辟的概括,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去年11月16日,我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

毛中特(毛概)期末主观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党都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2、始终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足劳动力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短缺的比较优势格局,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力地带动了对外贸易、国内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始终坚持在开放中维护经济安全。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这一宗旨。 5、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 三、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在改革方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重点改革对象,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各方面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的机制体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能体现出改革成果的即是我国有国家调控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改革,增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活力,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生气,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不断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努力构建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不断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信息等,紧跟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四、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道路与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实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还是社会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也为我国今后的改革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的条件和经验,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实行了市场经济,挽救了濒临崩溃的经济,使其重新具有生机和活力。 五、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六、为什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5、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举措,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养老就医等,件件关系群众生活,事事关乎人心向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爱民、亲民、为民、利民的党。 七、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一是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 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转型。 2、二是明确和强化政府在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凡是属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权力与责任, 一律还给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凡是属于政府的权力与责任, 则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3、三是创新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责任的最佳实现形式 4、四是完善省县财政管理体制, 确保基层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经济能力。 5、五是积极稳妥地开放地方资本市场, 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八、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是这是就全国而言,有些地区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根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九、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客观上要求有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所必要的。 2. 一是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 3 二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4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十、创新型国家的涵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十一、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十二、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稳定较快地发展国民经济,有赖于处理好经济工作当中的各项关系,借助合 理、合适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2.调整经济结构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3.尽快实现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漂移”。 4.还要发挥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引领作用 十五、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 发展轨道。一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五是打好节能减排攻 坚战和持久战。六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6.②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一是优化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区 域协调发展。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四是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 对气候变化。十六、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什么; 7.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展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路。3、以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为根本。4、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5、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十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应包括哪些内容?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二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又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它不仅是帮助我们认识 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更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完善人生旅 程的理论指南。 2、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3、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 巨大的作用。 二十二、怎样才能使我国从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 1、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高度 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二十三、公平正义的内涵是什么?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二十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毛概作业

附件二作业要求及格式 要求学生完成“五个一”:读一本与该课程有关的书,做一项社会调查(或进行一项社会观察),看一部相关资料片,参与一次课堂讨论,提一项教学改革方案。 格式: 作业一律手写,格式可以打印。 纸张要求统一,按B5纸大小。 封面:

中原工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平时作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一领略思想的风采 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阅读与所学课程相关参考书籍,并写下阅读笔记。书名:作者: 出版(社): 摘要内容: 书名:《毛泽东自传》作者:埃德加?斯诺译者汪衡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摘要内容:《毛泽东自传》的最初版本是一部极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是毛泽东于1937年亲自向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口述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书中记述了毛泽东同志从诞生至革命早期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脉络。对于毛泽东,我最初的印象是奶奶口中那个如同天神一般人物,他无所不能,他无所不知,他救民于水火,他睿智聪颖,他爱国爱民,他应当是这世上最好的男儿。可慢慢的我的想法变了,我慢慢明白了他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又不是一个普通人。不可否认,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毛泽东这个名字便于中国历史密不可分,对于中国他有功有过,而且瑕不掩瑜的功大于过,他不完美,但绝对是具有领袖魅力的伟人。看完《毛泽东自传》后,我的想法又有些许改变。毛泽东自小便是不凡的吧,或者只能叹一句:乱世出英雄。毛泽东的父亲从负债累累到岁末有余粮,从贫农到富农的过程中给了毛泽东很大的影响,从这时他就具有反抗意识,喜欢造反故事,他还注意到了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或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这时候他便开始以独到的眼光发现问题思想问了,人民群众的思想种子已然在这少年的心中种下了。所谓女儿债,便是的像是毛泽东这般吧,从小一直在反抗父亲,他骄傲,他自尊,他自信,他敢想敢做,他与众不同,他自小便不凡。我心中有一个想法,如果,最终毛泽东没有成功,那他的这些与众不同,会不会就变成了贬义词呢?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如果我自小如毛泽东一般,怕是早已成为父母口中的坏孩子了吧。我不是毛泽东,毛泽东也不是我,或许我能从自传中窥得毛泽东的几分经历思想,但我还是一知半解,如果同样的境遇,我应该是如大千民众一般逆来顺受把,逆来顺受是永远无法改变现状,只会让自己一步步在苦难中陷得更深,只有反抗才会由不同。当下我们生活与民主法治社会,但我们如果还是一味的逆来顺受,民主法律也是无法保护自我的。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是怎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 总的来看: (1)着眼于调动经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 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 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着眼于调动经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 积极因素。 (2)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 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 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多次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 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将“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作为判 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毛泽东还明确提出了“党

领导一切”的思想,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党的建设问题。他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如果我们把作风整顿好了,我们在工作中间就会更加主动,我们的本事就会更大,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八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还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如果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毛概在线作业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4-20 23:52:52 一、单选题 1. (5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 A. 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B. 建成新民主主义国家 C.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D. 建成苏联式的国家 知识点: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2. (5分)()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A. 封建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

D. 集体主义 知识点:12.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 (5分)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A. 九二协议 B. 九二共识 C. 九二精神 D. 九二章程 知识点:12.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4. (5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A. 第四个 B. 第二个 C. 第一个 D. 第三个 知识点:1.2 毛泽东思想 5. (5分)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阶级的(),都有着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阶级基础。 A. 利益 B. 权威

C. 职责 D. 关系 知识点:15.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6. (5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从()的理论。 A.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 B. 农村包围城市 C. 武装斗争中夺取政权 D. 统一战线中夺取政权 知识点:4.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7. (5分)(),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A. 社会主义革命 B. 加强党的建设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加强党的领导 知识点: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8. (5分)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的五项原则,

毛概作业题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2、实事,是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简称。实事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3、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隆重举行。这次大会是在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和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在十二大上提出的重大命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D.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4、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关于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 A.少奇 B.周恩来 C. D.云 5、对和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南方讲话 第二次作业

1、消除审批管理的“灰色地带”:在全国率先一次性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突破跑审批的“公章旅行”:18个办事部门的216项审批职责,一颗印章敲定;打破市场监管的“九龙治水”:力推食药监、工商、质监“三局合一”,大部门制有望在省级层面破冰;……“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蹄疾步稳。不仅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处处吹响改革“集结号”,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社会体制改革 D.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间接动力 D.最终决定力量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至2020年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了部署,提出“六个紧紧围绕”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其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 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D.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旗帜鲜明的回答。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B.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C.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福师《毛概》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一 一、多选题:【10道,总分:20分】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满分:2) A.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 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 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D. 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 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正确答案:[hide]——ABCDE——[/hide] 2.“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满分:2) A. 立党之本 B. 执政之基 C. 力量之源 D. 指导思想 E. 表面文章 正确答案:[hide]——ABCD——[/hide] 3.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 ) (满分:2)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改革开放 E.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正确答案:[hide]——ACD——[/hide] 4.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 ) (满分:2) A. 思想建设 B. 文化建设 C. 经济建设 D. 组织建设 E. 作风建设 正确答案:[hide]——ADE——[/hide] 5.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正确答案:[hide]——ABCD——[/hide] 6.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有( ) (满分:2) A. 经济关系市场化 B. 企业行为自主化 C. 宏观调控间接化 D. 经营管理法制化 E. 保障制度个人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