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1节光的反射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1节光的反射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1节光的反射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1节光的反射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光的反射

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光源和光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经历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学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3.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

光源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等。但是有些物体本身不能发光,但它们可以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好像它们发光一样,如月亮、镜子等,它们都不属于光源。

方法指导: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也就是说如果介质不是同一种或不均匀,光线将会发生弯曲。例

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情景导入生成问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光源

自主阅读教材P5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能本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从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便看见了这个发光体。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源的是( C )

知识板块二光的直线传播

自主阅读教材P53~5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

(3)我们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4.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

中速度的3

4

;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

3

。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因此光年是长度单位。

5.在暗室中,将一束激光分别射入空气、水中,观察光在空气、水中的传播路径(如甲、乙两图所示),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很多,请举一例:激光瞄准。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

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选择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

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1.对学

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

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探究小孔成像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

如图所示,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像为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

的形状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像的大小由物体的大小和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

决定。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第2课时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光的反射定律

自主阅读教材P55~5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光会发生反射现象。

2.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反射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方法指导: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被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不同物体表面反射光的情况不同。

友情提醒:

1.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颠倒。

2.入射光线垂直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都为0°。

3.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友情提醒: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是“乱反射”,看似杂乱无章的反射光线射向

四面八方,但对于每一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来说,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选择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

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

4.在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知识板块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自主阅读教材P5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由于光的漫反射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黑板因“反光”而使某个角度

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从不同方向能看到电影院银幕上的图像,这是光的漫反射现

象。(以上三空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6.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

原因是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对学

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

面看去,白纸很亮而镜子很暗。

为什么白纸看上去很亮,而镜子看上去很暗?

答:手电筒的光照射平面镜,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仅在反射光路上有很强的光,从侧面看,几乎没有光线

进入人眼,反以镜子看上去很暗;白纸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有光线进入人眼,感觉

白纸很亮。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重难点知识精析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介质不是同一种,或即使是同种介质,但分布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也有可能发生弯折现象。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因此,在讲光的传播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在哪种介质中,不指明何种介质,去讲光的传播速度是毫无意义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为3×105km/s.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影子的形成 C、“月食”现象 D、光的反射现象 解析: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也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形成,它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D。 (二)光的反射 《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 (1)规律内容

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 (2)注意理解 ①要注意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入射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 ②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上面的光路图中,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射出。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图甲)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如图乙)。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对我们都是有用的。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行进的方向;利用漫反射可以使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例如电影屏幕用粗糙不平的白布做成,就是利用其发生漫反射而使坐在电影院各个方位的人都能观看电影。 例2、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角,要想使太阳光照亮井底,作图说明应当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的位置上。 解析: 数形结合,首先必须作图,把题目中所描述的情景,要求用图形,用角度表示出来;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来求解。把物理情景用图形准确表达出来,是物理学习的能力要求之一。 (1)先画一条水平线OM;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 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重难点知识精析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介质不是同一种,或即使是同种介质,但分布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也有可能发生弯折现象。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因此,在讲光的传播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在哪种介质中,不指明何种介质,去讲光的传播速度是毫无意义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为3×105km/s.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影子的形成 C、“月食”现象 D、光的反射现象 解析: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也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形成,它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D。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 (1)规律内容 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 (2)注意理解 ①要注意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入射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②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上面的光路图中,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射出。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图甲)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如图乙)。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对我们都是有用的。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行进的方向;利用漫反射可以使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例如电影屏幕用粗糙不平的白布做成,就是利用其发生漫反射而使坐在电影院各个方位的人都能观看电影。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学业水平检测 沪科版

1.小明同学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以下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湖水中的太阳B.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C.湖水中的游鱼D.阳光下自己在地面上的影子 2.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是12:51,则实际时间是() A.12:51 B.12:21 C.15:51 D.15:21 3.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 4.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 D .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 5.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10cm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板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虚像 C、放大、倒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 6.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7.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8.在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观察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际大小相等),如图14所示,他A.世博轴上 的阳光谷在水 中映出倒影 B.日食的形成C.太阳光透 过棱镜后发生 色散 D.一束束阳 光穿过树林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多彩的光同步练习》

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C. 透明的物体后面没有影子 D.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雨后出现的彩虹 B. 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影子 C. 日食、月食的成因 D. 小孔成像 3. 物体射出的光通过小孔在屏上所所成的像是……………………………………() A. 比物体小的倒立的实像 B.比物体大的倒立的实像 C.比物体小的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可能比物体大,也可能比物体小 4.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 平面镜的大小 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C. 物体本身的大小 D. 物体到像的距离 5.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 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6. 如图1所示(9题下面),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折射光线,则OA的入射光线是………………………………………………………………………( ) A. a B. b C.c D.无法判断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只发生折射现象 8.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在水面处折断了 B.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阳光下,立竿见影 D.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和水草 9. 如图2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B处有雨花石。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雨花石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A. B点 B.B点上方 C. B D.B点左方或右方 ·A ·B ----图2---- *10. 她…………………………………………………………………………() A.全身呈绿色 B. 上身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 上身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D.上身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11. 在白色光源照射下的色纸若呈现红色,表示的性质是………………………() A. 该色纸吸收所有色光 B. 该色纸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 C.该色纸不吸收任何色光 D. 该色吸收纸红色光,反射其他色光 12. 医院常用下列那种光来杀菌消毒…………………………………………………() A. 红外线 B.红光 C.紫光 D.紫外线

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三多彩的光新版沪科版Word版

单元测试(三) 多彩的光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宿迁中考)下图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B.照镜子C.射击瞄准D.小孔成像2.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A.反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大于反射角 C.折射角等于反射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枣庄中考)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镜面反射 D.发生漫反射 4.(临沂中考)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南昌中考)小王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6.(河南中考)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7.(重庆中考)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沪科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中考题汇总

快乐学习 中考物理 第 1 页 共 1 页 1 沪科版初中物理《多彩的光》中考题汇总 如图8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自 身的像正确的是( )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镜花水月 B .坐井观天 C .立竿见影 D ,海市蜃楼 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 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 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 ) A .人影形成 B .水中倒影 C .凿壁借光 D .傍晚落日 在下列生活情景中,利用到光的折射是( ) A..在树荫下避暑 B. 对着镜子梳妆 C. 观赏水中的鱼儿 D. 观赏水中的明月 下列光学仪器中,用来成缩小的实像是( ) A .平面镜 B. 近视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为了读报方便,患远视眼的人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选择( ) A .平面镜 B .凹透镜 C .凸透镜 D .凸镜 如图,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10中的( ) 能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是( ) 二、完成以下所示的光路 三、实验探究题: 11. 在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12. 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必须在眼睛前加一个_________透镜来矫正。 1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13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烛焰距凸透镜左侧30 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就是依据这个成像规律工作的. (3)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左侧7 cm,烛焰经凸透镜后成一个 、 的虚像。 14. 如图10所示,F 为凸透镜的焦点,P 、P ’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 、 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 与F 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像将会变 。 15. 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如图17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_________cm ,当蜡焰放在凸透镜左侧28cm 处时,如图17乙所示,则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 16. 图16是“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示意图。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 为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蜡烛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侧a 、b 、c 、d 四点中的________点处。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 点与典型例题 重难点知识精析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介质不是同一种,或即使是同种介质,但分布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也有可能发生弯折现象。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因此,在讲光的传播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在哪种介质中,不指明何种介质,去讲光的传播速度是毫无意义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为3×10km/s. 5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小孔成像 B、影子的形成 C、“月食”现象 D、光的反射现象 解析: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也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形成,它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光的反射”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D。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 (1)规律内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 (2)注意理解 ①要注意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入射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②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上面的光路图中,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一定沿OA方向射出。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图甲)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如图乙)。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对我们都是有用的。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行进的方向;利用漫反射可以使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例如电影屏幕用粗糙不平的白布做成,就是利用其发生漫反射而使坐在电影院各个方位的人都能观看电影。 例2、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角,要想使太阳光照亮井底,作图说明应当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的位置上。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单元测试卷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右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 A .2或5 B .1或5 C .1或3或5 D .2或3或4 2、下面四个例子中,哪个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 A.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B.射击时的瞄准 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东西 D.阳光下你身体的影子 3、下面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反射时,入射角增加多少度,反射角也随之增加多少度 B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不可能重合 C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这时向容器中 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 ) A. 慢慢向右移动 B. 慢慢向左移动 C. 仍在原位不动 D. 慢慢向水面移动 5、如图1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 6、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绕入射点转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的夹角是 ( ) A .10° B .20° C .40° D .70° 7、如图2,属于光的折射传播现象的是 ( ) 图1 图5

8、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 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 9、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当物体距焦点5 cm 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 A .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 B .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 .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10、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 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调整:( ) A .手机远离同学 B .手机靠近同学 C .手机适当向左移 D .手机适当向右移 11、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A.缺少上部分 B.缺少下部分 C.大小变化了 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幻灯机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13、舞蹈演员站在平面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 .演员以0.5m/s 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 的速度运动 14. 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 . 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15、一群少先队员带黄色帽子系红领巾,穿白上衣浅蓝色运动裤,用红色的追光灯照射下在舞台上表演 节目,观众看到的是 ( ) A .黄帽、红领巾、白上衣、蓝裤 B .上衣、红领巾均为红色,帽裤均为黑色的 C .黄帽、红领巾、红上衣、红裤 D .四种都为红色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 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 ______ 形成的。看“电影” 中的“影”是光通过放映机 ________ 形成的。 17、一束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 度;反射角是_______度。 18、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19、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 图9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八上物理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如下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右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A.2或5B.1或5C.1或3或5D.2或3或4 2、下面四个例子中,哪个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A.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B.射击时的瞄准 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东西 D.阳光下你身体的影子 3、下面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反射时,入射角增加多少度,反射角也随之增加多少度 B、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不可能重合 C、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仍在原位不动 D.慢慢向水面移动

5、如图1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6、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镜面绕入射点转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A.10°B.20°C.40°D.70° 7、如图2,属于光的折射传播现象的是() 8、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 9、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A.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10、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调整:()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11、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A.缺少上部分 B.缺少下部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多彩的光》 练习题(有答案)

期末总复习 完成情况班级:姓名:组号: 多彩的光 考点一: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1下列选项中都是光源的是()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B.C.萤火虫和月亮; D.萤火虫和烛焰。 考点二:光沿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小孔成像(成像特点)、日食、月食(形成图)、影子的形成(影子长度的变化) 例2如右图所示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三:光速: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在真空中的速度。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例3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空气、水、玻璃; B.空气、玻璃、水; B.C.水、玻璃、空气; D.玻璃、水、空气; 考点四: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等于。光路是的。 例4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李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小李将纸板A固定,将纸板B向前后折,发现在纸板B上(选填“有”、“没有”)反射光线,这一

现象表明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 。 (2)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 。 考点五: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已知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已知反射光线画入射光线、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平面镜) 例5(1)如图1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2所示,OA 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一条光线,请你补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3)如图3所示,OA 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SO 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 和反射角r 。 例6如图4所示,有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若要用平面镜将该束光反射到竖直的深井里,则平面镜应该如何放置?请在图4中画出其光路图。 考点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题: 例7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o 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此时入射角为_____ ________。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图1 图2 图3 图4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八年级物理沪科版)讲解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价检测(三) (第四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14·泰安中考)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 )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D.色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日晷仪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选C。 2.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图A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规律,故A选项错误;图B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没有改变,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B选项错误;图C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C选项错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折射的规律,因此D选项正确。故选D。 3.(2014·邵阳中考)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远离穿衣镜 【解析】选C。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A、B错误,C 正确。物距等于像距,像也靠近平面镜,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