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摘要]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本文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阐述在新教改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

式转变。

[关键词]大学英语改革教学理念交互式教学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2004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

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师起着组织者、管理者、解难者和引路人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标准,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摸清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教学的期望等, 找出教学

的难点和重点, 积极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自始至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

动性得到尽量发挥,这样才能确保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达到预期成效。

一、转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方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_1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 教学原则与与教学规律的区别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指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选择)乌申斯基也指出,一般来说,儿童的思维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 启发性原则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 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用启发式问题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 1 / 4

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自己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 巩固性原则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4 循序渐进原则我国古代《学记》中就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主张: 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这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乌申斯基、布鲁纳等也都很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 因材施教原则(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裴斯泰洛奇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 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大学体验英语(1)

公共英语>>>大学体验英语(1)责任教师:徐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大学体验英语1》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专科班非英语专业 责任教师:徐薇 为指导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特制订本大纲。大纲的各项规定可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安排、教材编写、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教学对象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由宁春岩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第一册。本课程参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各级的要求,分为1—6级。每级由《综合教程》、《扩展教程》、《听说教程》以及配套的多媒体学习课件、网络课程以及电子教案等组成。教学要求如下: 1、词汇:在二级的基础上掌握550-600单词(其中18%可通过泛读和其他学习项目掌握) 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300左右的常用词要求拼写正确,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 2、读:精读量:7000-8000词;泛读量:30000-35000词。能正确理解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学会基本阅读技能,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5词。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速度达到每分钟65词,理解准确率以70%为合格。

3、听:能听懂英语讲课及简短会话、谈话和讲座,抓住中心大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作者观点和态度。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每分钟约120词的听力材料, 两遍可以听懂, 理解准确率以70%为合格。 4、写: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和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和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00词左右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法错误。 5、说: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 能就教材内容作简短问答和复述。能就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基本清楚。 四、教学安排 学期总学时综合教程课程应不少于72学时,每周应不低于4学时。听说课程不少于36学时,每周不低于2学时。地方电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时, 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2。 五、测试 1、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语言测试应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测试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 2、本课程的测试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每学期安排一次,由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期末测试内容紧密结合所学的教材,尽量结合大学英语水平等级考试的题型。期末测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20%,由地方电大的英语老师给出平时成绩,记入学期总成绩。(平时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书面作业和口试两部分组成) 3、各地方电大可以统一组织学生参加省内三级水平测试。有条件的电大应组织学生参加四级水平测试。 六、教学原则与方法建议 1、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注意提高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又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2、重视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要有利于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功能意念的理解及表达。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试行) 一、改革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6年4号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又一次指导和推动全国各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根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要求》建议,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是12个学分,不到整个必修课144个学分的10%);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

大学英语教学法整理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语言理解和表达) 1. The knowledge involved in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onclusion, when trying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a piece of language or trying to express your own meaning, you need to use all the three types of knowledge: the knowledge of language(语言知识----语法、词汇、句子), discourse knowledge (语篇知识),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背景知识). Differences Between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1) Spoken language is simpler than written language. (2) Spoken language has the lighter lexical density. Lexical density refers to the number of content words per clause. (3) Written language tends to use nouns instead of verbs (4) Writing is context independent, whereas speech is more closely tied to its context. Some features of spoken language: ^ contraction (缩写) ^ hesitation (停顿) ^ filler ? ^ repetition ^ self-correction ^ restarted utterance(重新表达) ^ demonstrative words (指示词 this one, over there, near the door) Definition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1) Classroom goals are focused on 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form /function /appropriation) and not restricted to grammatical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语篇教学: 如:----Your phone! ----I ’m having a bath.

教学理念与方法简介

醍摩豆TPC教学活动设计表(教案范例) 一、教学理念与方法简介 本课是以教学研究课题:核心问题教学法理念支持下的一堂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本课例《卫星运行时间》预设核心问题是三个:1、三位数乘以两位数;2、估算;3、竖式计算。 与传统课堂相较,这是一堂聚焦学习核心问题,模式清晰的智慧课堂。在智慧教室支持下,实践生本理念,加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并采用TBL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异质分组,促进个人思考、小组合作与小组竞争。 下面分别从教材(Content)、教法(Pedagogy)、科技(Technology)等三方面,来说明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理念。 (一)教材说明: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 (二)教法说明: 1、核心问题:聚焦核心问题,培养孩子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出问题,归纳梳理学习问题意识,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关键方法之一。因此,本课采用核心问题教学法,让孩子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机制:采用TBL团队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异质分组,建设个小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表达的能力。和学生共同建立团队合作的规则,并且约定在规则中取得合作成功的奖励办法和违反规则的处理办法。所有积分奖惩均与小组评价关联。如某人答对,为小组加星。 3、学以致用:在学生领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要领以后,及时利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IRS反馈功能和作品观摩功能,实现人人互动,即时反馈,掌握结果,重视感

大学英语教育问题及方式.docx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大学英语教育方法陈旧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模式依然沿用过去那种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 这种单项化的教育方式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和课本,缺少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它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实际运用。 学生学习英语,而不能很好地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际交往工具,那么大学英语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作用。 2 大班教育容易造成教学混乱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英语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比较系统之外,有些学校将英语课纳入了公共课的范围之内,并且开设大班教学或合班教学的形式,每班的上课人数都超过50 人。 这种合班教学大大降低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同时也就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 教师面对大班级的教学,自然不能与小班制教学相比,教师也不能很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3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统招进入大学的学生在英语基础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口语较好,而有些学生英语基础扎实,非常擅长考试和作业练习,口语却非常不好,这就给教师的英

语教学 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讲基础知识多一些,还是在知识拓展练习方面多一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为难。 如果教师讲得深、知识拓展得多,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就会很吃力;而如果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浅显、基础,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满足他们的能力需求的。 教师无法从中找到一个平衡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缺乏对英语的实际运用环境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一门交易工具,在其今后的社会交往中能够很好地使用英语这门语言。 而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过分地关注考试的结果、四六级证书的获得。 英语教学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口语教学则比较缺乏,甚至是忽略了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只会越来越差。 5 功利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育由于存在四六级考试制度,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英语的语法、词汇、阅读等方面的基础教学。

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1)转变学习观念 ?从心理上克服轻视与畏难两种倾向 对于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由于大学英语学习中不再出现新的语法现象,课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并不难,便容易有"大学英语没有什么可学的"的想法,只简单地应付课堂学习,课下不再花费时间。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这些中学里英语成绩不错的同学在经过一年、两年的学习之后,英语水平几乎没有什么提高。另有一些同学课上听不懂老师的英文讲解,也不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新单词越积越多,一直都处在很被动的学习中,时间一长兴趣大减,而英语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两种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大学英语的学习特点。 ?及时转变学习重点 在经过中学六年的基础学习之后,大学英语的学习要在继续进行基本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一步一步将其转化为应用语言的能力。亦即不能总是局限于"点":一个单词,一个语言点,一种语法现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要广泛地阅读,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地道的表达方式,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思想。同时,一定的输入量(阅读、听力)后必须有一定的输出量(写作、口语),将学到的表达方式加以应用。 ?培养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期间有充足的时间、充分的空间寻求个人发展,一定要做好独立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英语学习本身是一项完整的心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活动,需要各种因素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智力因素,如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语言环境时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如练口语时的自言自语需要想象自己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跟别人对话,单词记忆有时想象也起着很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志的约束会形成一种习惯,之后会产生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好的学习心理机制。另外,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至关重要,有困难与问题应主动与老师交流,寻求建议。新的个性化、自主式的学习模式,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学习从高中向大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做一个有条理的人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对英语学习起一定的作用,过于不拘小节,笔记、资料随手丢的习惯一定要改掉。从一开始就准备一个记事本,准备几个夹子,把学习资料收放好;准备一些卡片,随时随处都可以记下所看到的英语习惯表达方式,因为英语学习不应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 2)改变学习方法 ?制定合适的自学计划 学习计划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前者可设定本科四年英语所要达到的程度,后者则可给自己规定每个学期、每月、每周或每天应学习的内容。长期计划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目标,而短期计划则会提醒自己每天都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制定计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简单而又切实可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参考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参考 PPT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档案袋评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对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及中西广告文化对比 简爱和伊丽莎贝内特的性格及女性意识之比较 基于语音库的天津初中学生朗读中英语音段特征研究 黑人女性的命运归属——托尼莫里森小说《宣叙》和《宠儿》中玛吉和塞丝的性格评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禁忌语 联想策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南通地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念的调查与研究 中国小学生英语朗读中的停顿研究 语篇分析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对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调查与思考 浅析任务型教学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影响英语学习的学生自身因素之一:学习动机 情感策略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新课标下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 以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发展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习策略运用的研究

关于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研究 交际型教学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生使用短语情况与英语作文质量的关系 典籍英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孙子兵法》的英译本研究 语调对于语意的影响 日常用语中英汉习语的翻译与对比 课堂提问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交际中的运用 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干扰与英语写作的研究 英语公益广告的语言研究 模糊语在旅游英语中的语用功能 中英文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研究 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偏好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 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医患会话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悬崖边的生命之花——海明威之“死” 现代教学手段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作用 诗画交融着墨各异——《红色手推车》与《山中》对比分析“座位”艺术在中学英语互动教学中的应用 自古英雄多磨难——论海明威、曹雪芹作品中的自传性色彩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陈柏艳 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六点措施: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追求和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英语课如能激情引趣,这一堂课就一定上得轻松活泼,挥洒自如,得心应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他常会废寝忘食而不觉得苦和累,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得不从事他所厌恶的事,他常会怨天尤人,叫苦连天。因此,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如果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所学的东西就会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1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教师应注意挖掘其思想内涵,结合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除了运用课外读物、英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中值得学习之处,如:时间观念,竞争意识,自信、自立,文明礼貌等,使他们认识到各种美德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谐、融合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学生对某一英语教师失去了情感,这个老师就难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思维、、记忆、理解、想象等一切认识机能,都会受到阻滞和压抑。要克服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 3转变教学观念 刚讲完新课或接触一些新的语言现象,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课后不时说两句刚学到的单词或句型,有时听到电视或收音机播放外语节目时也会跟着像样地模仿两句。可见学生对听说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为能说外国人的话而感到自豪。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种爱好,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自己听或讲英语。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前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安排一个dailylecture,让学生到讲台上用英语演讲。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爱好,也以说理想、小故事、幽默等。这样,对于讲的同学来说,感到自己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英语,很珍惜自己的机会;对于听的同学来说,既练习了听力,又能随时纠正台上同学犯的错误,还能欣赏小故事、幽默等,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真可谓短短五分钟,一举多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兴趣也会越来越浓,为进一步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体教学理论把教学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各个过程揉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还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它不仅有教师积极的教,还要学生努力的学。 4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定位 所谓定位,是指对教学目的和内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位置的确立并做出的评价。固然,高中英语整体教学是各个教学因素和环节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整体教学就是

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四届电工电子论坛大会报告西安 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国数字物理教学工作室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元杰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特聘教授 一.中华民族在世界崛起的三个阶段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崛起,应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毛泽东主席把西方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站起来了; 第二阶段是邓小平主席把西方科学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让中国人富起来了; 第三阶段是胡锦涛主席将面临的,如何把西方科学的知识经济理论与建设中国式的和谐社会和创新国家相结合,去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自主并持续稳定地发展,让中国人真正强大起来。 这三个阶段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是都从国外引入了一种科学的理论;其二是都能与中国的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不是死搬硬套;其三是这三个阶段是相互关联,又是一个整体,并逐步深化,从站起来-富起来-强大起来成为真正的巨人。 1页

所以,从科学发展观来讲,当前要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或者为发展知识经济做好前期的准备,而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近20年我国投入了很多物力财力,对教育发展起了极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需要见实效。我下面介绍的数字教学-计算机的科学计算与模拟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结合的新模式-是值得我们高校领导乃至教育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知识经济离开了高等创新教育便是空中楼阁。 二.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和纯知识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即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和纯知识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创新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与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这段话的意思讲的就是 思想与方法往往比知识更重要。 下面是一个实现创新教育的方框图,没有基础知识是不能创新的,但是仅有基础知识也是不能创新的,创新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知识、思想和方法(传道、授业、解惑)

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unit1-10课后翻译练习讲解学习

Unit1 翻译 1) 史密斯太太对我抱怨说,她经常发现与自己十六岁的女儿简直无法沟通。 Mrs. Smith complained to me that she often found it simply impossible to communicate with her 16-year-old daughter. 2) 我坚信,阅读简写的(simplified) 英文小说是扩大我们词汇量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方法。 I firmly believe that reading simplified English novels is an easy and enjoyable way of enlarging our vocabulary. 3) 我认为我们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pollution) 方面还做得不够。 I don’t think we’re doing enough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from pollution. 4) 除了每周写作文外,我们的英语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八本书在暑假里阅读。 In addition to/Apart from writing compositions on a weekly basis, our English teacher assigned us eight books to read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5) 我们从可靠的消息来源获悉下学期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将要教我们英语口语。 We’ve learned from reliable sources that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is going to teach us spoken English next term/semester. 6) 经常看英语电影不仅会提高你的听力,而且还会帮助你培养说的技能。 Seeing English movies on a regular basis will not only improve your ear, but will also help you build your speaking skills. 7) 如果你们对这些学习策略有什么问题,请随便问我。我将更详细地进行讲解。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se learning strategies, please feel free to ask me. And I’ll explain them in greater detail. 8) 那个加拿大女孩善于抓住每个机会讲汉语。这就是她为什么三年不到就熟练地掌握了汉语口语的原因。 The Canadian girl is good at seizing every opportunity to speak Chinese. That’s why she has gained a good command of spoken Chinese in less than three years. Unit3 翻译 1) 那位名演员似乎很乐意在剧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 That famous actor seemed content to play a minor part in the play. 2) 国庆节要到了,咱们把寝室彻底(thorough)打扫一下吧。 National Day is round the corner. Let's give our bedroom a thorough clean. 3) 她非常勉强地同意让一位年轻医生为她做手术。 She agreed, very reluctantly, to be operated on by a young doctor. 4) 他们已安排好让我们明天去游览长城,我相信我们在那儿一定会玩得很开心。 They've arranged for us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tomorrow. I'm sure we'll have a good time there (we'll enjoy ourselves there). 5) 老人读完信后失望之极,竟用颤抖的手指把它撕得粉碎。 After reading the letter the old man was so disappointed that he tore it into little bits with trembling fingers. 6) 老两口为他们的孙子感到骄傲,因为他在第28届奥运会上获得了两枚金牌和一枚铜(bronze) 牌。 The old couple were proud of their grandson, who won two gold medals and a bronze at the 28th

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教师的课堂讲授能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如何组织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是影响课堂效益的关键因素。从我们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看,教师以讲代学、满堂灌、重复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讲授不适合学生需求,效率低,造成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时间,只能被动接受被动应付,这样的讲授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业负担加重。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结合实际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3.研读英语新课标,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以小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小学生成长特点,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把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改革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

根本,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品质。推动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精心指导,循序渐进,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为每个学生未来幸福奠基”。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 (一)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发展。 (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有“一言堂”、“满堂灌”现象。 2.由于客观因素,学生中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现象。 3.在备课方面,同科教师各自为战,集体备课形式多,实效少,对教材和学生的开发不够彻底、全面;对新课标的把握不到位;过分依赖教学参考和教辅资料。

最新大学英语教学法整理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语言理解和表达) 1.The knowledge involved in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onclusion, when trying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a piece of language or trying to express your own meaning, you need to use all the three types of knowledge: the knowledge of language(语言知识----语法、词汇、句子), discourse knowledge(语篇知识),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背景知识). 语篇教学: 如:----Your phone! ----I’m having a bath. 可以说,语篇教学是对一个词,一个句,一段话的言外之意、相关文化、相关背景的一种学习。 Differences Between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1) Spoken language is simpler than written language. (2) Spoken language has the lighter lexical density. Lexical density refers to the number of content words per clause. (3) Written language tends to use nouns instead of verbs (4) Writing is context independent, whereas speech is more closely tied to its context. Some features of spoken language: ^ contraction (缩写) ^ hesitation (停顿) ^ filler ? ^ repetition ^ self-correction ^ restarted utterance(重新表达) ^ demonstrative words (指示词this one, over there, near the door) Definition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1)Classroom goals are focused on 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form /function /appropriation) and not restricted to grammatical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2)Form is not the primary framework(syllabus教学大纲) for organizing and sequencing lessons. Function(使用)is the framework through which forms are taught. 3)Accuracy is secondary to conveying a message. Fluency may take on more importance than accuracy. The ultimate criterion for communicative success is the actual transmission and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蔡桥小学陶源 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理念决定行动,方法决定成败。想把小学数学教学这件事情干好,同样需要理念正确,方法得当。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数学学科的特点,表现为它的高度抽象性和规律性。 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表现为好奇、好动,喜欢形象、直观,抽象、推理能力差,注意力不持久等。 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把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概括成“一个理念、两个动力、三个阶段、四个方法”。 一个理念,就是要还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个人的认知能力,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图形性质,并且尝试用来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而不是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记住现成的数学知识比猫画虎地拿来套用。 两个动力,就是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让学生从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既有用又有趣,充分发挥“有用”这个外在动力和“有趣”这个内在动力的作用。 三个阶段,就是把握好学习过程由“感悟”到“掌握”再到“贯通”这三个阶段。“感悟”就是通过探索和思考,初步发现、感知和领悟新事物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就是经过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得到新知识,并能初步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解决一些课本上和生活中的问题;“贯通”就是把所获得的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并在解决问题和深层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解题的乐趣。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要给学生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1、含义: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实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这一原则的提出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年龄小的学生用的几率大 2、代表人物:荀子,夸美纽斯 3、分类 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等 模像直观: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 语言直观: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4、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形象化语言) 选教具,加讲解,防滥用,重语言 (二)启发性原则 1、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2、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3、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善于提问,设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发扬教学民主 善提问,重实际,扬民主,调积极 (三)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含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2、代表人物:《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重系统,需灵活,主次分明,层次清 (四)巩固性原则 1、含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 2. 代表人物: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3、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先理解,后巩固,重视复习多扩充 (五)量力性原则 1、含义: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2. 代表人物: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赞科夫(证实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 3、要求

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在我国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所设科目中,英语所占之比重恐怕是任何其它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它是学生学位取的的通行证,毕业求职的敲门砖。显然,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重视为我国加快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很好的语言桥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社会对英语教学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这种新要求,英语改革已势在必行。为此,特拟订本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当前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有利契机,充分考虑我院示范院校建设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相关规定,依托现有的各种优势教学资源,以先进教学理念为引导,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媒介,以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涉外型、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大力创新,不断开拓,为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流的示范院校作出应有的学科贡献。 二、改革目的和目标 英语教学改革应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为指导,以服务于示范院校建设为宗旨,通过在教学领域实行广涉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的一系列变革,实现教学质量的大突破、大提升,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在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能够运用英语处理日常和专业业务的涉外型、复合型人才。 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实施各项改革措施,使学生在英语能力运用等级考试(A、B级)中的通过率得到大幅提高,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自主学

习能力显著改善,为以后工作、生活、个人发展或接受专接本及其它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形式改革 1. 大力推行分级教学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针对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教低的学生至少达到B级水平”的指导方针。依据上述要求以及我院教学实际,拟将在法经系实施积累的成功分级教学经验推广到其它各系,具体措施为:从09级新生开始,每年在新生入学后组织一次面向全体新生(3+2可除外)的英语摸底考试,命题范围为英语能力运用等级考试B级水平,凡在考试中通过一定分数线者(例如65分),均编入A级班,以A级水平要求教学,余者编入B级班,以B级要求实行教学。此外,针对3+2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客观实际,对该类学生实行稍低于A、B级水平的C级要求(学院内部要求),可不再参加A、B级水平统一考试。 2.加强英语选修课建设力度 由于我院二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学生想过四级,有的学生仍在为通过B级考试而努力,也有的学生通过A级考试后有将更多精力放到专业课上的要求,故拟加大英语选修课建设力度,具体措施为:对二年级英语课进行多样性改革,由统一要求改为复式要求,增设四级指导班、口语提高班等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已通过A、B级考试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择课;同时面向首次A、B级考试未通过的学生开设B级提高班。此外,还要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