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21212001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总学时:36

总学分:2

二、课程描述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一切参与教育过程的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教育技术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院校学生公共必修课程,课程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并参照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兼顾不同地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与学科教师密切相关的八个方面内容展开,依次是教育技术概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视听教学媒体、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编辑、网络技术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作为为中小学各学科职前教师量身定做的一门具有极强指导性、实用性和扩展性的课程,相信一定能够在基本满足一线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开拓教师视野,帮助教师学会获取相关资源,不断自主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轻松驾驭信息技术。

三、课程目标

1.知识性目标

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相关概念、媒体的定义;掌握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媒体的定义;掌握各种现代教育媒体的功能及教学应用方法;掌握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概念;了解现代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成及功能;掌握一般课件制作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2.技能性目标

能熟练操作现代教学媒体;分别掌握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能利用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能利用powerpoint、flash、produce、webquest进行课件设计与开发;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信息化教案设计和教学实践;能科学评价信息化教学案例。

3.情感性目标

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四、课程内容(总课时36学时)

(一)理论教学部分(包含实践部分所有课时)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1学时)

【主要内容】

1. 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2. 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目的要求】

1. 掌握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及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定义及内涵、电化教育定义及内涵;

2. 了解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各经历了哪些阶段;

3. 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4. 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论述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第2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2学时)

【主要内容】

1.学与教的理论基础。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 视听传播理论。包括:传播、传播学、教育传播、传播系统要素与目标、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贝罗的传播模式、施拉姆模式。

3.系统科学理论。包括:系统科学理论、教育系统理论的含义。

4. 教学媒体理论。包括:媒体、教学媒体的含义与分类、媒体的本质、教学媒体的属性、媒体与教学的关系、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 掌握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3. 掌握戴尔经验之塔的内容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4. 掌握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5. 掌握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

6. 掌握教育系统论的含义和特征。

7. 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8. 掌握媒体、教学媒体的内涵;

9. 能够按物理性能和感官作用对教学媒体进行分类;

10. 理解麦克卢汉、亚瑟.克拉克、安东尼.贝茨的媒体观;

11. 知道特瑞克勒关于所有感官获取知识的比例;

12. 理解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3章视听教学媒体(2学时)

【主要内容】

1.视觉教学媒体

2.听觉教学媒体

3.视听教学媒体

【目的要求】

1. 掌握数码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知道光圈和快门的作用,掌握常见的摄影基本构图方法;

2. 知道投影机的功能、种类和掌握投影机的使用维护知识;

3. 掌握视频展示台的基本结构、功能和使用连接;

4. 掌握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

5. 知道话筒种类、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如何避免啸叫声等);

6. 知道电视机制式的含义和尺寸的含义;

7. 掌握摄像机拍摄的基本要领;

8. 掌握听觉型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9. 掌握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第4章现代化教学环境(2学时)

【主要内容】

1.多媒体综合教室。包括:多媒体综合教室基本组成、多媒体综合教室教学功能、多媒体综合教室教学应用;

2.多媒体网络教室。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基本组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功能、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应用;

3.语言实验室。包括:语言实验室的类型、语言实验室教学的常用课型;

4.微格教学系统。包括:微格教学的特征、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微格教学训练的步骤、微格教学训练的内容;

5.校园网。包括:校园网基本组成结构、校园网的教学功能、校园网基本教学应用。

【目的要求】

1. 掌握多媒体综合教室的组成和教学功能;

2. 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组成和教学功能;

3. 了解语言实验室的类型及教学功能;

4. 了解微格教室系统结构及微格教学训练方法;

5. 掌握校园网的组成和功能;

第5章多媒体素材获取与编辑(12学时)

【主要内容】

1. 多媒体素材概述。包括:文字信息基础知识、图像(图形)的基础知识、动画基础知识、视频基础知识;

2. 文字信息获取与编辑。包括:常见文字获取方法、常用文字编辑软件介绍;

3. 图像素材获取与编辑。包括:获取图像的方法、捕捉屏幕上的图像(介绍直接屏幕拷贝法和QQ截图法)、通过数码照相机获取图像、通过扫描仪获取图像、图像编辑软件介绍及Photoshop应用;

4. 声音的获取与编辑。包括:音频资源获取的常用方法、采用Windows 环境下的录音机录制声音、常用声音的编辑软件、GoldWave的使用、音频播放;

5. 视频素材获取与编辑。包括:获取视频的常用方法、通过数字摄像机获取视频素材、使用会声会影编辑视频

6. 动画素材。包括:动画的概念、Flash制作动画素材。

【目的要求】

1. 知道常用文本文件格式.TXT、.DOC、.WPS、.RTF、.WRI的特点;

2. 知道文本素材的常用获取方法;

3. 能熟练应用word进行图文混排,能使用Word制作试卷,掌握word自动目录生成步骤;

4. 知道位图、矢量图的特点,知道图形图像分辨率的含义;

5. 知道常用图形图像文件格式.BMP、.GIF、.JPG、.PNG、.WMF、.PSD. TIFF格式的特点;

6. 知道图形图像素材的常用获取方法:从网上下载、使用扫描仪扫入图像、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屏幕图像捕捉、常用的捕捉方式有键盘捕捉和软件捕捉、从商品图像库中获取、利用绘图软件创建图像;

7.至少了解Photoshop等3种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8.能利用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图像大小、曝光调、色彩、角度调整,能对图像进行简单修复、抠图和替换背景,能对图像选区羽化处理并叠加到其他图像上;

9. 知道常用声音文件格式.WAV、.MP3、.RA、.WMA、.MIDI和.CD的特点;

10. 能利用“Windows录音机”和声音编辑软件“Goldwave”或“Cool Edit”录制声音,并能够使用“Goldwave”或“Cool Edit”对声音进行剪辑、组接、插入背景音乐、声音淡入、淡出处理;

11.知道视频素材的常用的获取方法;

12.知道常用视频文件格式.AVI、.WMV、.RM、.FLV、.MP4等格式的特点;

13.能利用绘声绘影或Premiere简单对视频进行剪辑、添加视频特效及过渡特效,添加字幕、配音和音效等;

14.理解动画原理;

15.知道常用动画格式.flc、.GIF、.SWF文件的特点;

16.了解至少3种常用动画制作软件;

17.知道动画素材的获取方式;

18.了解Flash动画制作特点及能利用Flash制作简单平面动画;

19.能利用格式工厂软件对多媒体格式进行转换。

第6章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 (1学时)

【主要内容】

1. 因特网教育资源的特点、网上教育资源的类型;

2. 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与应用策略;

3. 网络教育的定义;

4. 常见网络教育应用技术。包括:电子邮件、QQ、博客(Blog)、wiki的特点及教育应用方法;

5. 了解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及教学应用模式。

【目的要求】

1. 会使用搜索引擎google或baidu的高级搜索功能;

2. 能申请和使用email、QQ工具软件,能申请Blog并知道如何利用Blog促进教学;

3. 至少掌握一种(比如:迅雷)网络资源下载软件的使用方法;

4. 了解BBS、视频会议系统;

5. 记住至少三个中学学科资源网网址和一个比较好的多媒体素材网站网址;

6.了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能登录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和下载文献;

7.了解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和功能。

第7章多媒体课件制作(14学时)

【主要内容】

1. 多媒体课件相关概念及多媒体课件一般开发步骤;

2. 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

3. Flash课件制作;

4. Producer制作流媒体课件;

5. 屏幕录制软件制作课件;

6. WebQuest探究式教学网站设计;

7. 专业教学常用软件。包括:物理画板、几何画板等。

【目的要求】

1. 掌握多媒体课件的相关概念、多媒体课件的分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及开发步骤;

2. 了解Producer、屏幕录制软件课件特点及制作流程;

3. 能熟练应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个性化模板设计、插入图片、声音、视频、flash动画;设置超级链接、自定义动画设置等;能对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打包;

4. 能利用flash制作简单的学科课件;

5.数学物理专业学生了解几何画板软件的功能及教学应用;

6. 物理专业学生了解金华科物理虚拟实验室软件的功能及教学应用;

7. 化学专业学生了解金华科学虚拟实验室软件的功能及教学应用;

8. 其他专业必须掌握一种学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并能进行课件制作。

第8章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2学时)

【主要内容】

1.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设计的含义、设计的内容及设计过程、教学设计策略。

2.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特点及设计过程。

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特点及设计过程。

4.掌握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

5. 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理论(主要阐述何克抗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6.信息化教学过程模式

7.信息化教学过程(介绍一个典型的案例)

8.信息化教学评价

【目的要求】

1. 掌握教学设计的含义。

2. 掌握教学设计的内容及设计过程。

3. 掌握常用的教学设计策略

4. 掌握教学评价的含义以及常用方法;

5.掌握科学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

6.掌握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

7.掌握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8.掌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

9. 掌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10. 掌握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

11.了解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12.知道如何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3.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撰写一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二)实践教学部分(说明:此部分课时已包含在理论部分课时中)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建议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与在线教学和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精选的学习资源,比如:精选的各种案例、素材资源等,并让学生体验基于网络学习的过程。

理论部分:建议采用课堂多媒体重点讲授(结合案例分析)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实践部分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训中体会相关理论和概念。

实践部分: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多给学生上机实践和课后自主完成任务。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为:实践作业(60%)+期末理论机考成绩(40%)。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该课程成绩计为0分。实践作业:中学学科试卷制作实训(15%)+图像处理实训(15%)+音频教材的制作(15%)+微视频教材制作(15%)+ppt课件制作(20%)+信息化教案(2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无纸化计算机网络答卷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知识性内容,考试时间为1小时。

七、教学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陈声健,许思贵等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

参考书:

[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张剑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白凤翔,罗滨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

[3]《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8 ;

[4]《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杜士玲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李克东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写人:陈声健审核人: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课程教学大纲 Preschool Education 总学时:20 学分: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教师教育类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师范生教师道德教育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并在完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 2、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3、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 4、课程修读条件:无 5、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形成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新时代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本课程教学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以讲授法为主,注意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并结合运用讨论、读书指导等方法。 三、课程内容纲目及标准: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与高品质教师素质的养成 [教学目的] 理解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概念;理解师德与教师素养的关系;了解新时代教师道德观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概念。 第一节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节师德与教师素质的养成 第三节新时代与新的师德观 第二章中国师德教育的历程 [教学目的]理解中国古代和近代关于师德的论述;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德教育的历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德教育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之前师德教育的传统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德教育的历程 第三节沉淀与反思 第三章国外师德教育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教学目的]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关于师德规范的规定;了解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英国、日本师德教育的基本做法与经验;掌握通过比较后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别师德教育的比较和借鉴意义。 第一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关于师德规范的规定 第二节美国、加拿大师德教育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学前教育学 课程名称(英文):Preschool Pedagogy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 ■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力素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 总学时:72 学分: 4 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史、学前心理学 开设专业:学前教育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功能、目标与内容、课程与教学、幼儿与教师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等问题,基本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同时,该课程将着重阐释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方法、原则等,力图体现幼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了解幼儿教育的实质,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以此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知识方面: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

?熟悉国家的幼教方针、政策、法规和幼儿园保教工作主要内容;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2.专业能力方面: ?掌握设计幼儿园教学、游戏、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的基本技能; ?具备与幼儿以及幼儿家长沟通的基本技能。 3.专业情感方面: ?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 ?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 4.综合素养方面: ?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教学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能合理分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具备搜集、查阅、整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及配套答案 (1)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试试卷复习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 2、网络虚拟试验就是在WEB中创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试验对象。 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对以上步骤进行修正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应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策略。 5、课件点播系统其实上就是一个适于教学的视频点播VOD点播系统 6、微格教室一般有一个主控室和若干个微型教室组成。 7、教育技术网络化的主要标志就是Internet 应用的迅速发展 8、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对一些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和环节进行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 9、网络互动学习平台最早用于远程教育教育领域,主要用来向远程学习者传递学习材料,并设想在网络上建立一种类似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环境和空间。 二、单项选择题 1、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常常提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不包含下列哪个方面的内容:() A 知识 B 情感 C 意识D技术 2、CAI教学系统常用的教学媒体是() A黑板和粉笔B 教材和练习册 C 计算机和课件 D 系统软件 3、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视觉教育 B 视听教育 C 教育传播 D 电化教育 4、Big6的全称是“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Big6 Model of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属于式的研究学习。() A人际协作 B 小组协作C问题解决 D 问题分析 5、戴尔“经验之塔”的最顶层是() A有目的直接经验B设计的经验C语言符号D视觉符号 6、是利用直观的形式来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由归类分析发展而来,更强调直观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多用于认知类知识的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授课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时:34 学分:2 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适用对象:师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师类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师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专业能力的发展,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容,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根据“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概念,课程的结构和容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先进性和超前性。

2.以教学活动的优化作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化和现代化。 3.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4.使学生能利用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课件,了解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5.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处理。 三、课程教学容 第一章技术支持下的教育(2学时)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3学时) 第三章教学媒体理论(2学时) 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6学时) 第五章教学设计理论(6学时) 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设计(5学时) 第七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5学时) 第八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2学时) 第九章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1学时) 第十章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2学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3.教学设计理论

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毕业生“双项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势,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形势、就业与创业政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择业观念、择业技巧、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创业基本程序、创业实务知识等方面教育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教育、启发、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意识、了解就业创业、形势和就业、创业政策、掌握就业、创业技巧,增强承受挫折和竞争的能力,培养具有崇高的社会道德观念尤其是职业道德观念和掌握过硬专业技能的智能型、复合型和社

会型技术人才。二、课程的内容、要求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章就业与创业的形式和政策第二章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明确学好本课程的目的、意义。教学主要内容:一、概述 1、什么是就业 2、什么是创业 3、什么是就业与创业指导二、《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1、《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性质2、《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任务3、《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三、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意义 1、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国家就业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3、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 4、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四、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1、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者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教师教育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数 54 学分数 3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同时是职业师范各专业的特色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重点研究和培养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现代教育观念、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能力,是肩负着培养适应与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重任的课程。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本大纲是根据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理论、技术、素养、方法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而制定。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 1.实用性原则 2.先进性原则 3.创新、引领性原则 4.理论实践统一原则 5.全面能力培养原则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采用多元、立体、发展的评价方法,评价着眼于多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高级思维能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能力,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解决浅层次学习的问题,解决简单记忆型学习的问题、解决学用分离的问题,成绩构成包括7个方面:视频学习与及时强化、实验实践练习与训练、阶段性测验、综合项目式训练、期末考试、创造分、协作合作活动贡献分。基于学习全程的记录,按“大数据”的要求累积,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发展性评价、增量评价。 最终成绩采用新的评定规则,即愈8累积,延后定绩。即对于子考核,只有所取得分超过该子考核总分的80%,才能置入部分累积体系,以保证相关评价达到良好成绩,保证学生学得较为扎实,改变目前学生的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延后一学期给成绩,以保障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深化学习,开发成果,让成果产生价值。 视频学习与及时强化训练,共300分,具体分值规定为:分个视频3分,其中完全观看1分有2次学习情况的检测,答对1次给1分,答对2次给2分。每次问答显示15秒没有操作将自动关闭。答案自动比对。对于具体的视频可免视,但必须经过5道题测验,答对80%给2.3分,答对90%以上给2.8分。免视只出现于技术性内容,不包括1、2、5章。免视测验只出现1次,进行后自动变灰。过客无免视测验,无问题弹出,无笔记,无提问,无分值。 阶段性测验与后三章学习结束相对应,共150分。 实验、实践练习与训练共4次,共120分。 综合训练项目1个,共100分。 期末考试1次,共150分。 创造分范围是0—100分。其中的优秀创新作品必须包括网络、动画、DV、虚拟仿真中的至少两种形式。创造形式包括获奖、论文、专著、专利、项目、推广、服务。 协作、合作、活动贡献分最大值100分。 最终成绩折算,及格500分,一般600分,良好700分,优秀800分。 (六)教材 陈琳.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 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1?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2?指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立业创业能力、依法从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介绍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习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一)职业及职业素质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热爱所学专业,激发学习热情,培育职业意识;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认识提高自己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的产生、演变和职业的多样性;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理解本专业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相关职业群的关系;理解“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识记职业素质。 运用:举例说明社会职业的多样性,分析各种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分析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例说明所学专业可以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和这些证书对求职择业的意义;举例说明职业素质各构成要素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职业与职业演变 (1)职业 职业的内涵。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72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习的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获得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环境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社会基本群体与学前教育 第三章、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特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考试题库汇总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题库 (系统里面的题目与这个稍有不同,有的作了删减与更正)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的目的就是( )。 A.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B.不知道 C.教学媒体的现代化 D.教学结果的最大化 2、以下选项属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的就是( )。 A.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B.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 C.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 D.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管理 E.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 3、教育技术就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 )的理论与实践。A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 B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C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 D开发、设计、建构、利用、评价 4、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 。 A.信息与人员 B.材料与设备 C.设计与制作 D.技巧与环境 5、在中国,“教育技术”概念的前身就是( )。 A、视听教育 B、电化教育 C、广播电视教育 D、计算机辅助教育

6、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 ( )。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二战时期 D、1945---1955 7、在我国教育技术的以( )的出现为标志。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虚拟技术 8、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与研究领域而出现就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 )。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程序教学法 D、视听运动 9、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出现在哪个国家?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10、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思想包括: A.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 B.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 C.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与教与学资源为任 D.现代教育技术的包括设计、开发、应用、评价与管理五个基本环节 11、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探讨新时代下的师生角色问题,以下错误的就是: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课程编码:14105D 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64学时 总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基础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课。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小学教师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力求通俗易懂,突出使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简明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必然会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必须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才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的重任。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 2.了解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4.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5.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育技术的概念 2、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4、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重点掌握教育技术概念及内涵,了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解现代教育与教育信息化。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难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 第二章教学媒体(4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学媒体概述 (1)教学媒体及其特性 (2)教学媒体的分类 (3)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2、信息化教学环境 (1)校园网 (2)多媒体教室 (3)计算机网络教室 (4)微格教室 (5)电子白板 基本要求: 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及其分类,掌握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熟悉信息化教学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媒体的选择 信息化教学环境 难点:教学媒体的选择 第三章教学资源(8学时含上机实验) 教学内容: 1、教学资源概述 (1)概念 (2)分类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教材介绍有关职业、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介绍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的培养途径,引导学生重视个人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职业感情,培养责任意识、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等。可供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的师生使用。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涉及到社会的稳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多次发问,要求将职业指导即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基础课程之一,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职业指导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二是就业与创业技巧,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密不可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是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尽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专业与职业特点,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自觉实践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培养服务、合作、质量、责任以及劳动维权等职业意识,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和个人的社会价值。 三、课程内容、课时和教学要求 (一)内容 1.职业与职业理想 任务1 培养职业兴趣

任务2 了解职业性格与职业性格发展 任务3 认识职业生涯设计 2.职业能力的培养 任务1 了解职业能力概念 任务2 认识认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任务3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3.职业道德的培养 任务1 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 任务2 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任务3 了解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任务4 养成职业道德行为 单元4 职业意识的培养 4. 培养责任意识 任务2 培养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 任务3 培养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 任务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任务5 培养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 5.社会实践 任务1 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 任务2 访问用人单位 任务3 访问校友 任务4 进行人才市场调查 任务5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二)教学课时 总时数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 实践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 1.校内实训10学时:实习工厂实践4学时,模拟面试4学时,网络求职2学时; 2.校外实习10学时,一年级:社会实践4学时,二年级:走访校友或企业4学时,观摩招聘会或走访人才市场2学时)

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大纲精修订

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大纲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从儿童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出发,在理解现代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学前儿童美术学习与音乐学习的过程,研究教师如何通过艺术活动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科学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 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为: 1.了解学龄前儿童艺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了解学龄前儿童艺术教育体系的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了解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如何应用一般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了解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过程中进行教学的具体方法。 2.通过学龄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原理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将理论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获得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锻炼,能够设计学龄前儿童艺术教学活动,并获得进一步在幼儿园中进行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1.音乐教育与幼儿全面发展 2.音乐教育与幼儿音乐发展 要求:了解音乐教育实践活动质量与儿童发展质量之间的真实关系;明确理想的音乐教育研究和操作,就是要尽力追求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和途径,同时也要研究尽力避免任何可能阻碍儿童健康成长的行为。 第二章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观点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途径 5.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施者——教师 6.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外部环境——社区与家庭 要求:了解目前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若干重要的基本观点,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基本观点来分析、评价当前和当地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工作。 第三章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及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3套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3 卷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5分) 1、教育技术的两种研究形态是和。 2、教育技术的四大理论基础分别是:、、 、。 3、任何教学系统都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学媒体4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4、教学系统设计有3个不同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5、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把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 、动作技能、态度五大类 6、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7、多媒体课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二、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阶段大致处于。 A、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至今

2、教育电视是的代表性媒体。 A、视觉教育阶段 B、视听传播阶段 C、视听教育阶段 D、教育技术阶段 3、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A、信息和人员 B、材料和设备 C、设计和制作 D、技巧和环境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技术的设计范畴: A、教学系统设计 B、讯息设计 C、教学策略设计 D、环境设计 5、根据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可分为。 A.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 B、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 C、认知、动作技能和道德 D、以上都不对 6、学习者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深思熟虑而错误较少,这种学习风格为。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7、下列软件中属于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是。 A、Cool Edit B、Premier C、PhotoShop D、Animator Pro 8、下列不属于图像格式的是。 A、bmp B、wma C、jpg D、gif 9、关于PowerPoint 软件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将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加工成演示文稿 B、对电源进行调节、输出和管理 C、对图像进行编辑、采集 D、制作教学动画、编程 10、扩展名为AVI的文件是文件。 A、声音 B、图片 C、动画 D、视频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2016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36课时 适用对象:师范类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考核要求:考查,形成性评价 使用教材:自编教材 主要参考书与文献: [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12 [2] 张建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黄荣怀沙景荣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知识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门导入性的公共必修课。 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养。《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高等院校师范类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核心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具备良好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指导教与学的实践,初步具有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并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熟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能够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促进教育教学

改革。 二、课程教学任务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其一般方法; 3、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4、初步掌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会基本的教学软件制作和应用技术; 5、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并初步掌握教学实施的基本技能; 6、对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产生兴趣,愿意对该领域做较深入的探讨。 三、学时分配: 单元一:教育技术基本知识 6课时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2课时) 第二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2课时) 第三章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课时) 单元二:教育技术基本技能 16课时 第四章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方法(2课时) 第五章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方法(12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新版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习礼仪,讲文明。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内容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体,理解珍惜人格、严守规矩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 (3)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中职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一、专业名称 学前教育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 1.总体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包括以下要素: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修养高,品德高尚;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合作,能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与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掌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技巧;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3-5项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熟悉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内容、规范和方法,具有创造性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2.培养规格与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专业化的学前教育中等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各地幼儿园。 (1)知识结构: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和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力结构:熟练掌握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顶岗实训前,每个学生必须完成3-5项职业能力的训练,并且考核合格。这些能力包括:熟练弹唱儿童歌曲的能力,创编并表演、讲授儿童舞蹈的能力,创作并表演、讲授童话、故事、儿歌的能力,制作充满童趣的优秀手工作品的能力,学前教育科研能力,形

神兼备的儿童笔画技能,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幼儿优质课,规范书写粉笔字,营养配餐能力,编排儿童游戏的能力等,其中形成1项专业特长,并提交相应的研究成果(作品)。 (3)专业素质: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形成自己的学前教育思想;丰富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以及熟练的互动策略和技能技巧;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能力和方法,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4)非专业素质:思想素质: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特别是有较强的信用观念和意识,良好的人文修养,正确的审美观点、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5)心理素质: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于自身实际,有较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调节与平衡能力。 五、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 (一)课程建设:理论、能力、素质一体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这是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认真落实“铸能力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素质课程并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思路:第一学年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奠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 第二学年以专业能力课程为主,培养职业能力,形成个性和特长;以专业素质课程为主,资格证书获得、能力强化、顶岗实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提高专业“厚度”,增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提高职业准入率, 提高就业质量。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断得以优化——构建实施动态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方案; 增加理论、方法、技能、管理多种模块的职业选修课程,多方位推进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强化特色意识。 1、课程内容基础化。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2套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2 卷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时间: 120 分钟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阶段大致处于() A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至今 2、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A 信息和人员 B 材料和设备 C 设计和制作 D 技巧和环境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学习材料与教学环境 B 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 C 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 D 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 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5、下列哪项不属于多媒体的基本特征() A 交互性 B 沉浸性 C 多样性 D 集成性 6、按照ITU—TL347的建议媒体可分为() A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传输媒体 B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C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D 感觉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7、任何彩色图像都可分解为哪三基色() A 红、黄、白 B 红、绿、黄 C 红、绿、蓝 D 红、黄、黑 8、下列哪项不属于人耳对声音的主观听感要素:()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信噪比 9、计算机系统由()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 B CPU和内存构成 C 主机和显示器构成 D 主机和硬盘及显示器构成 10、计算机中MPC的全称是() A 多功能计算机 B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C 个人计算机 D 多能中央处理器 11、在“金山画王”中,“仙女袋”有“静态仙女袋”、“动态仙女袋”和() A 单张仙女袋 B 多张仙女袋 C 连续仙女袋 D 间断仙女袋 12、在下列“金山画王”的创作工具中,哪项不能通过拖拉绘制出图形() A 倒色 B 魔力棒 C 仙女袋 D 麦克笔 13、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TrueType造字程序”造字后,应使用哪种 输入法将其输入到word中() A 智能ABC输入法 B 全拼输入法 C 五笔输入法 D 区位输入法 14、在“画图”软件中,使用“方形”工具绘制正方形时,需按下键盘上的 哪个按键?() A Ctrl B Shift C Alt D Ctrl+Shift 15、教学卡片的宽高比约为() A 4 : 3 B 3 : 4 C 2 : 3 D 3 : 2 16、下列不属于图像格式的是() A bmp B gif C jpg D wma 17、外接传声器应该插入下面标识的哪个孔() A DC孔 B EAR孔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