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必记公式汇总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发出存货方法

=
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月初库存存货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100%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100%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异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100%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预计总工作量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价-1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100%2

=年折旧率12
=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100%
1-)(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

=100%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尚可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适用税率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P150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p150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P150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P155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主要财务指标
1)流动比率=100%
流动资产
2)速动比率=100%
速动资产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

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3)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100%
负债总额
4)产权比率=100%
负债总额
5)周转率(周转次数)=
周转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周转额计算期天数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
6)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
7)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成本
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
平均存货余额360
8)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
9)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
10)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
平均资产总额360
11)营业利润率=100%
营业利润
12)营业净利率=100%
净利润
13)营业毛利率=100%-
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14)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5)总资产报酬率=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16)净资产收益率=100%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17)营业收入增长率=100%
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
18)资本保值增值率=100%
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
19)总资产增长率=100%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
20)营业利润增长率=100%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21)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
=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材料实际总消耗量
=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材料单价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
=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如,产品生产工时总数或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总数、生产工人工资总和、机器工时总数、产品计划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
完工产品产量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
=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3)定额比例法
=
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
=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
=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全部产品累计生产工时
=该批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
产品总成本分析
1)构成比率分析法
=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
=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
2)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成本÷产值×100%
=成本÷销售收入×100%
=利润÷成本×100%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
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单期资产的收益率=

增值资产的价值(价格)的=期初资产价值(价格)资产的收益额
=
资本利得利息(股息)收益
=
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
=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E(R)=n
iiRP1)(
收益率的方差(2)
iipRER122
(R)为预期收益率;种可能情况发生的概率是第iP
;收益率种可能情况下该资产的是在第iRi
收益率的标准差()
iiPRER12
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V)
EV
标准差=%1001
2nRRnii
表示数据样本中各期的
R
是各历史数据的算术平R
表示样本中历史数据的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