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国家

论国家

论国家
论国家

第二节论国家

传统的观点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纯粹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奴役人民的暴力工具。这种观点片面地强调了阶级之间的矛盾性和斗争性,而忽略了阶级之间的统一性和妥协性。

一、国家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定义中,一个国家没有具体的边界;国家也指那些享有共同领土和政府的人民,如世界上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从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的角度,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和自治权区别出来的领土。

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利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

国家通常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管理范围,固定的社会人群,拥有完整的政府管理机构、军队、独立的元首。

二、国家起源的若干理论

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有神权论、暴力论、契约论和私有制论等,均是从不同观察角度来阐述国家的起源。

神权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

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争权夺利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种观点强调暴力是社会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政治上的奴役先于经济发展的过程,国家的产生不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契约论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为了生活得更好,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

私有制论认为,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氏族成员之间的利益急剧分化,矛盾加剧,氏族社会原有的公共权力及其组织体系失去了权威性,社会面临解体,这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从而创立了国家。

神权论把国家起源的客观价值动因看作是神的意志,即把客观现象进行主观化解释,或者把实在事物进行虚拟化理解;暴力论过分强调国家权力的强制性特征,而忽略了国家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各阶级和各民族的公共利益服务的,这种公共权力是各阶级和各民族在主观上通常是自愿认可的,在客观上通常是自觉遵守的(公共权力的滥用与腐败则是另一回事);契约论把人们之间的公共利益通过契约的方式进行确定,从而用人们的主观合作意志来反映和表达人们的客观公共价值需要;私有制论过分强调阶级之间的矛盾性和斗争性,忽略了阶级之间的统一性和妥协性,看不到大多数人对于公共利益或公共权力的认可是国家得以形成的社会基础。

事实上,国家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具体而言

起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分工:性别分工、生产分工、产业分工和职业分工,即国家的起源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家庭形成阶段,男女之间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合作关系,这主要是男女之间“性别分工”不断深化和扩展的结果;二是家族形成阶段,多个家庭组成一个家族(部落),这主要是“生产分工”(手工业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三是部落联盟阶段,多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这主要是“产业分工”(例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四是民族融合阶段,多个部落联盟组成一个民族,多个民族组成一个国家,这主要是职业分工(例如商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职业分工,或者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与生理力劳动之间的职业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

三、国家产生与发展的价值动因

任何社会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必然存在一定的价值动因,国家产生的价值动因是:一定社会区域之内各民族之间、各阶级之间和各集团之间公共利益的不断发展。

一定社会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各阶级之间和各集团之间公共利益和价值需求主要表现在:

1、面对共同的敌人,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包括领地),采用暴力手段抵御外敌入侵。

2、打击各种犯罪,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平与正义。

3、共同利用自然资源,抵御自然灾害(如洪水、病虫害等)。

4、统一度量衡和技术规范,确定准确一致的物理尺度(如长度标准、重量标准和时间标准等)和技术检测标准。

5、统一货币尺度,以维持人际交往和商品交换的正常秩序,降低交换成本和交换风险。

6、制订规范的语言、文字和图标意义,以利方便地、准确地、快速地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

7、建立统一的行为规则、伦理规范、法律典籍和宗教理念,以有效地调整社会各阶级、各民族、各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社会得以稳定而有序地生存和发展。

8、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和谐和文化繁荣。

9、促进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科学创新。

正是由于人们之间存在如上诸多的公共利益,人们需要建立国家,并通过国家相应的权力部门行使职权,来维护和发展这些公共利益。

四、国家的发展方向

由于国家在根本上来源于公共利益,那么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公共利益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也是公共权力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公共利益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化到多样化、从独立性到关联性的方向进行发展,国家的形式和内容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通过国家所赋予的公共权力也不断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公共权力规模逐渐趋于强大。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时期,人们为生存而战,只能满足最低等的温饱类价值需要,几乎没有公共利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安全与健康的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由于价值的层次越高,价值的关联性和共享性就越强,公共利益在整个价值需要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公共利益的总量也越来越高,必然导致公

共权力越来越强大,国家机器的规模就必然会越来越强大。

2、公共权力逐渐趋于集中化。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广,人们的利益相关性越来越强,公共利益的规模越来越大,公共权力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人员越来越多,这就必然导致公共权力中心逐渐趋于集中化,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金字塔形的公共权力管理体系:国王(总统或主席)—州长—县长—乡长。

3、公共权力运行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权力不够强大时,公共权力通常是在长官意志的制约下运行的。随着公共利益的广泛化、复杂化和深刻化,导致公共权力运行的广泛化、复杂化和深刻化,长官意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公共权力运行的正确程度和公正程度所产生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必然需要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制约,避免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金字塔形的公共权力运行体系:宪法—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而且,行政命令的执行过程也会受到相应规范体系的严格制约。

4、管理部门职能逐渐趋于分解。随着公共权力的不断扩大,必须对公共权力及管理部门职能进行分解,在中国古代,政府管理部门分解为“三省六部机构”:“三省机构”是指中书、尚书、门下,其中,“中书”为决策机构,“尚书”为执行机构“行政机构”,“门下”为司法机构“审议”机构;“六部机构”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5、官员队伍逐渐趋于职业化。随着公共权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官员从事公共权力的运行,而且权力运行工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官员逐渐趋于职业化。

6、官员队伍逐渐趋于专业化。随着管理部门职能的不断分解,一些部门的管理职能对于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部门管理职能需要越来越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7、公共权力的行使手段逐渐趋于人性化。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人们生产和消费的价值通常处于低层次,这些价值具有很低的共享性和关联性,价值的分配通常是此消彼长,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因此在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涉及到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时往往必须采取强制性手段,甚至会采取暴力性手段,并以军队或警察作为后盾。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生产和消费的价值逐渐向高层次发展,高层次价值通常具有很高的共享性和关联性,因此在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往往是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手段,甚至会达到双赢和互惠的价值目的。

8、管理主体逐渐趋于平民化。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许多人通常生活在温饱类价值层次、安全与健康类价值层次,公共利益在平民百姓的价值内容中所占有的比重不大,公共利益的变化对于平民百姓的生存与发展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不太关心公共权力的运行情况,不太关心国家政权的变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人尊与自尊类价值层次、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类价值层次,公共利益在平民百姓的价值内容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公共权力的行使和公共利益的变化将会对平民百姓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关心政治、关心政府、关心政策的变化,积极参与国家的管理事务,从而迫使公共权力的行使越来越受到平民百姓的制约和影响。

五、国家的价值率

一方面国家的运行可以维护和发展人们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国家的运行需要一定的价值耗费为前提。在单位时间内,国家所产生的共同利益与其耗费的价值之比,就是国家的价值率。

显然,如果国家的价值率大于社会平均价值率,国家就会不断加强和扩展,具体表现为国家功能的不断加强和扩展(包括国家领土的不断扩张)。然而,随着国家功能的不断加强和扩展,国家对于公共权力运行的费用急剧上升,而产生的公共利益的上升幅度逐渐衰减,从而导致国家的价值率趋于下降。

如果国家的价值率小于社会平均价值率,国家就会不断衰减和萎缩,具体表现为国家功能的不断削弱和缩减(包括国家领土的不断缩小)。然而,随着国家功能的不断削弱和缩减,国家对于公共权力运行的费用大幅度下降,而产生的公共利益的下降幅度逐渐衰减,从而导致国家的价值率趋于上升。

六、国家的利益价值观

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把国家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国家可以是由若干个民族所组成,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集体所组成,还可以是由若干个阶级所组成。

(一)国家利益价值观与民族利益价值观

如果每个民族又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则民族的利益价值观是由各个人的利益价值观合成而来,即

民族的利益价值观:设民族由个人A1、A2…A N所组成,则民族的利益价值观为

W M=∑(W Ai×S Ai)(1-6)

其中S Ai反映了各个人的利益价值观对于民族利益价值观的影响程度,称为价值观影响权数。显然,当个人所占有的价值资源比例越大,其价值观影响权数S Ai就越大。

如果国家是由若干个民族所组成时,则国家的利益价值观是由各个民族的利益价值观合成而来,即

国家的利益价值观:设国家由民族M1、M2…M N所组成,则国家的利益价值观为

W G=∑(W Mi×S Mi)(1-6)其中S Mi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利益价值观对国家利益价值观的影响程度,称为价值观影响权数。显然,当某个民族的人数越多,每个人所平均占有的价值资源比例越大,该民族的价值观影响权数S Mi就越大。

(二)国家利益价值观与阶级利益价值观

如果每个阶级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时,则阶级的利益价值观是由各个人的利益价值观合成而来,即

阶级的利益价值观:设阶级由个人A1、A2…A N所组成,则阶级的利益价值观为

W J=∑(W Ai×S Ai)(1-6)其中S Ai反映了各个人的利益价值观对于阶级利益价值观的影响程度,称为价值观影响权数。显然,当个人所占有的价值资源比例越大,其价值观影响权数S Ai就越大。

如果国家是由若干个阶级所组成时,国家的利益价值观是由各个阶级的利益价值观合成而来,即

国家的利益价值观:设国家由民族M1、M2…M N所组成,则国家的利益价值观为

W G=∑(W Ji×S Ji)(1-6)其中S Ji反映了各个阶级的利益价值观对国家利益价值观

的影响程度,称为价值观影响权数。显然,当某个阶级的人数越多,每个人所平均占有的价值资源比例越大,该阶级的价值观影响权数S Ji就越大。

六、国家的分类

根据公共权力的历史来源、结构成份、组成方式、运行程序、执行主体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公共权力运行程序的不同,可以将国家分为君主制、共和制、总统制、内阁制、委员会制等。

根据组成民族成份的不同,可以将国家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

根据公共权力权限划分的不同,可以分为邦联制国家与单一制国家。

根据公共权力历史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国家分为君主制国家、君主立宪制国家、共和制国家、联邦制国家。

根据公共权力集中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国家分为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

根据公共权力执行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国家分为无党制国家、一党制国家、多党制国家。

根据公共权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国家分为自由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干涉主义、国家保护主义国家。

七、国家的基本权利

国家的基本权利是指国家相对于其它国家而言,享有的独立、平等、自由和自保等方面的价值内容,使其具有相对稳定、和谐、宽松的外部价值环境。

1、独立权。独立权指国家依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外事务而

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2、平等权。平等权指国家在参与国际法律关系时,不论大小强弱和发展水平如何,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和资格,平等地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

3、自保权。自保权指国家采取防御及自卫措施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不受侵犯的权利,它包括国防权和自卫权两方面的内容。

4、管辖权。国家的管辖权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

5、主权豁免权。国家主权豁免是指国家的行为及其财产不受或免受他国管辖。

论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论政府存在的的必要性 社会管理16级 朱友焕 政府是人与机构的结合体,它的意志具有强制力,他尊重风俗、习惯,提倡道德,制定并执行法律(纪律),以约束人类的行为。一般意义的政府涵盖了国家机构的政府和非国家机构的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它需要应用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对社会进行管理。 政府作为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实施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政府的职能将不断扩大,政府机构也逐步完善;随着国家的消灭,政府也将而消亡。在现代国家,一般由宪法和法律规定政府的结构、组成和职权。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的职能是代表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直接指挥国家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暴力机器,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进行政治统治。同时,政府还必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这是政府进行政治统治的前提和基础。政府的职权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指挥国家机器,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管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等。对外,则发展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保卫本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受

侵犯,维护国家的独立等。政府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扩大。 换个角度看,政府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职能作用,正是因为每个人才都必然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缺点--无德、少德、失德、失德等之不足,才需要政府之存在并赋予其政府相应的职能作用的!或者说,治理、发展和外交一个国家在于使用好本国的人才,要使用好本国的人才,关键和前提是要帮助人才克服相应的“天生”之缺点和不足,并防止避免人才们之缺点不足等而造成对一个国家的危害祸患甚至犯罪造孽等! 正是人才必然的缺陷缺点,才需要政府存在并严格法制地管理监督、避免防止、纠正奖惩等,确保每个人才正面积极地发挥其才能而造福国家和人民!一个好政府应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环境,使下一代有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政府的存在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调节市场,为人民争取福利,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所以,政府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秦王扫六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汉武大帝在前人的 基础上开疆拓土,毕生致力于消灭匈奴;唐宗宋祖时期文化灿烂,唐诗宋词闻名世界;成吉思汗大开大合,横扫欧洲……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辉煌,以至于外界的一切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当英国意大利磨刀霍霍的开始工业革命,她还是在意兴阑珊,最终开始了中国近百年来最为耻辱的“鸦片战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一统的大地终于割地四方……那么,现在,这头苏醒的狮子,她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中国的完全统一。 ●一、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个民族凭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分裂的民族最终只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古至今不知 道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族灰飞烟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民族的存亡一样适用,攻陷一座城池可能灭亡一个国家,泯灭一种文化才能消亡一个民族,而民族文化最容易消亡的时候便是民族分裂的时候,所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几千年来幅员辽阔的中原大地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 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 ●历史表明,只有在我们国土完整的时候人民生活才能平安富足,国家才能兴盛,无论是威震周边的汉 武盛世,还是名传世界的大唐繁华,无一不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而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五代十国,又给了我们无数关于国家分裂的危害的警示。即使是在如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国家分裂造成人民痛苦的不少铁证。南北朝鲜的分立其实早已预示了今天朝鲜半岛的南北炮口相向。曾经提出国共两党跨江而治的李宗仁在看到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后也不无后怕的说:“如果美国人全力支持我,使得我得以沿长江和毛泽东划江而分裂中国,中国就会陷入像今天的朝鲜、德国、老挝、越南同样悲惨的局面了南部政府靠美国生存,而北部政府只能也只能仰苏联鼻息,除各树一帜,互相残杀外,二者都无法求得真正之独 ●同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 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加快国家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外,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 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人民同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毛主席曾经指出,台湾等地必须收复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名世世代代的任务,不能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 ●港澳回归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 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党和政府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一国两制’的高度自治方法,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各民族地区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祖国的振兴和发展,才保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安康幸福。

试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一)

试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一) 摘要]新修订的《会计法》先后在23处出现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提法。这一概念的出现涉及当前我国会计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其研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性质特征及社会现实基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运行机制;完善现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注意处理好的各种关系等。关键词]会计法;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后的《会计法》在十三条当中先后23次提到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这一概念,成为修订后的《会计法》的一大突破。为了更好地学习《会计法》,正确把握和理解“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本文仅就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以下探讨。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性质、特征及其社会现实基础(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性质、特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依据《会计法》第50条的上述界定,很显然,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实施范围的广泛性。即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凡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企、事业单位,都要执行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2.制定主体的法定统一性。《会计法》第8条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并公布。”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若有特殊要求,而统一会计制度中又未规定的,经财政部授权,在不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补充规定,并报财政部审查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3.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权威性与公认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中国会计实践为基础,依据会计理论、借鉴通用的国际会计惯例,按照科学严谨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具备科学性、权威性,同时得到全国会计领域的广泛承认或绝大多数承认,因而它又具有公认性。这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广泛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基本假设之一。 4.制度内容的动态发展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范对象是一定时期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它直接与其客观经济环境相联系,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主动的自适应变化。制度随环境的这种自适应性决定了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发展着的动态系统,其内容要不断地丰富、完善、修订和发展。从上述定义与特征中显而易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现行会计实践中日常称谓的会计制度、统一会计制度、单位会计制度等概念,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均有较大的不同。通常认为会计制度是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会计理论制定的直接指导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它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法及其他单项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和单位会计制度。狭义的会计制度则仅指统一会计制度和单位会计制度。统一会计制度在我国不同会计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在93年会计改革前,它一般是指财政部及其授权部门制定的分所有制、分行业或部门会计制度;在93年会计改革后,它一般是指财政部制定颁发的大行业会计制度和特殊行业会计制度。而单位会计制度则一般是指各单位根据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内部会计核算与管理制度,是会计规范体系在企业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和明确化,它同西方会计行当中的“会计制度”基本同义。可见,“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属于广义会计制度的范畴,是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比“统一会计制度”的范围要广。为清晰起见,不妨将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与会计制度诸概念的关系图示如下:(二)提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社会现实基础提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将其首次载入《会计法》,以法的形式赋予它在中国会计管理体系的核心地位,应该说有其深刻、牢固的社会现实基础。第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是与中国目前的会计环境相适应的最佳会计管理模式。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性质是我国市场经济有异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大不同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

胡锦光:论国家行为

日本学者采用的是“政治性质论”,但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只是表述方法有所不同而已。法国的统治作用论者采用的是较为间接的论述方法,他们将国家作用分为统治作用和行政作用,衡量统治作用行为的标准仍然是政治性质,故人们才将这种学说称为“性质说”,以区别于“政治动机说”。美国和日本的学者则采用较为直接的论述方法,以政治性质标准来衡量是否属于国家行为。正如否定说所言,任何国家机关的行为都可以说是出于政治动机,也可以说都具有政治性质;如果按照这一标准,任何国家机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归入国家行为的范畴,都享有司法豁免权,那么,司法救济的意义何在呢?法治原则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在现代法治社会,可以说国家机关的任何行为都具有两种性质,即法律性和政治性。如果单纯按照政治性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国家行为,的确会出现否定说所预料的结局。肯定说强调政治性,否定说则偏重于法律性,理论上的争论也主要纠缠于此。从各国的判例看,其采纳了肯定说,确认了国家行为的存在,但并未完全照搬肯定说关于衡量国家行为的标准。各国判例所采用的标准可以归纳为“高度政治性”。如前所述,国家机关的任何行为都具有法律性和政治性,在一个具体行为中,法律性和政治性会有强弱不同的表现,或者是法律性强于政治性,或者是政治性强于法律性,抑或是两者相当。当一个行为的政治性强于其法律性时,可以认为该行为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从理论上说,高度政治性的“高度”仍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何者为“高度”,完全依从于法官的认识能力及在此基础上的判断,包括对法院性质的认识、对法官自身能力的认识、对判断标准的认识、对判决可能引起的社会后果的认识及该判决可能对法院产生的影响的认识等。(二)法院回避对国家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根据是什么?持肯定说的学者列举了若干根据,包括法院的判断能力、既定的判断标准、法院对判决结果的承担能力等。如前所述,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没有对国家行为作出任何规定,甚至没有“国家行为”这一概念,有的国家的宪法或者法律中虽然规定了“国家行为”这一概念,但对什么是国家行为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一般的逻辑,法院必然会尽量缩小国家行为的范围,或者完全不采用国家行为理论,从而扩大自己的司法管辖权。而实际情形却相反,法院即使在缺乏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也仍然采用国家行为理论。上述学者所论述的各种根据,归结到一点就是法院的自律性。即法院为了维护自身的司法独立性和崇高的社会地位、法律地位,自愿放弃对某些行为的管辖权。假如法院对某些政治性较强的行为作出判断,就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机关、特别是人民的不满和反感,法院现存的地位和独立性就难以保障。可见,法院的上述做法,名义上是自律,实际上是一种“他律”。学者所论述的实际上不过是法院要寻找的种种外在形式上的原因。国家行为的高度政治性与法院对自身能力的估计并进而对司法管辖权的自我限制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从法院的角度分析国家行为,对于某些行为为什么要被作为“国家行为”来看待,其又为什么能够回避司法审查,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四、国家行为的范围按照法国的“统治行为”理论,其统治行为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政府和议会关系中的行为,包括召集和解散议会,以及提出法律案和公布法律的各种行为;(2)政府在国际关系中所采取的行为;(3)总统认为出现紧急情况,作出实施《宪法》第16条的决定,以及总统根据《宪法》第11条规定,作出将法律草案提交公民复决的决定。(28)根据美国的判例,其政治问题主要有:(1)在州政治的领域:“共和政体”的涵义、州正统政府的认定、管理全州的公职(如州长、副州长)选举中有关当选者的决定,总之涉及州政府的合法性问题;(2)在联邦政治及州际政治的领域:合众国宪法修正案的有效性(但法院为了作出判断而得到必要和及明确的基准和情报除外)、法律的形式效力(但仅限于合宪解释不可能或者如果宣布该法律无效可能引起社会混乱的情况)、政党的全国大会代表的资格审查、逃亡犯罪人的州际引渡;(3)在战争权限的领域:对决定召集民兵的前提及紧急状态发生的认定、有关州兵的组织、装备、规则、指挥的具体规定(但州兵在执行公务中基于故意或者过失对市民的不法行为除外);(4)在国际问题领域:条约的存续及效力(但与此有关的政治部

创新与科技发展

创新与科技发展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我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创新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创新思维训练,自觉从事创新探索与实践。 2、能力:学会把自己的好奇心转化为行动,初步尝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发展靠创新;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确创新对于我国尤为重要;懂得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到创新对于我们尤为重要,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责任感。 学习难点:正确把握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过程 (一)阅读与思考: 1、如何理解“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2、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 3、好奇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4、好奇心怎样才能发展为创新? (二)预习展示 (把你预习问题的答案说出来,与组内同学共享) (三)交流探讨 2006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四)知识梳理(课堂上完成) 四、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硬件的运行速度和信息容量不断增加。体积和耗能不断减小;软件从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发展到高级的系统集成软件;功能方面除了最初具有的数值计算功能越来越强外,还逐渐发展了信息处理、网络通信、控制管理和多媒体等功能。这一事实说明() ①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②创新依靠科技发展③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④科技发展靠创新⑤计算机是瞬息万变的,人类永远跟不上它的变化⑥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计算机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②③⑥ 2、对创新的含义,你的认识是() ①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②是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③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新④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⑤指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人云亦云、墨守成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⑤ 3、许振超,山东青岛港工人。他三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带领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在新形势下提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因为() 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创新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4、2006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之所以强调创新,追求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当今国际竞争是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④中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论国家考试立法(一)

论国家考试立法(一) 摘要:中国是具有悠久考试历史和考试文化的考试大国。一直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国家级考试,是国家认定人才、选拔人才和评价人才的基本制度,是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机制,承载着促进人才流动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的功能。目前,考试管理和考试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考试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和考试法律的缺位。规范考试管理,实行依法治考,由全国人大制定考试基本法,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与安全有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国家考试;依法治考;考试基本法 中国是具有悠久考试历史和考试文化的考试大国,从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始实行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科举制度到1905年清朝政府废除科举的近1300年中,科举考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克拉克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有的西方学者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世界各国,考试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考试作为科学公正地认定人才、选拔人才和评价人才的有效机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考试环境和考试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制定考试法,规范考试管理,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有序,发挥考试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考试立法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的各类考试有242项,涉及到国务院所属的几十个部门,无论参加考试的人数,还是考试项目与规模,都居世界首位。在各类考试中,每年应考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大规模考试有20多项,如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每年报名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人数中,国家教育考试超过5000万人次,公务员考试达200多万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人数超过万人次,直接参加考试管理与服务的人员亦有数百万人之多,是名副其实的考试大国。以普通高校招生入学考试为例,参考人数2004年为723万人,2005年为867万人,2006年为946万人,2007年达到1010万人,创历史新记录〔1〕。考试承载着公平公正选拔、认定、评价人才,促进社会运转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的功能,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考试的公平、公正与安全不仅关系到考试本身的与信誉质量,而且关系到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重大的考试作弊和考试安全事件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产生直接的影响。 伴随着考试种类与作用的变化,与考试相关的利益群体已经牵涉到社会的很多方面,围绕考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考试辅导、培训市场,多种社会主体,包括有关的行政机关、考试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托福考试等海外考试的举办者,都成为了考试的利益相关方,考试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考试设置缺乏制约,出现了某些领域考试过多,证书过滥,考试扰民的问题。目前,我国仅全国性的职业资格考试就有197项,水平认证考试有24项,各种职业证书考试名目繁多,对有的考试的设置目的和必要性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查和论证,缺乏相应的法律和现实依据。有的考试种类过多,各考试之间功能重叠,且组织考试的部门或者社会组织各自为阵,互相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协调,如计算机应用技术认证考试就有10余种,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机构设置和组织考试,情况比较混乱。甚至出现同一种职业能力考试由不同部门分别设置和组织实施,而且互不承认,致使应考人为了取得某一职业资格证书而重复参加不同部门组织的考试。过度而又缺乏规范和秩序的国家统一考试,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应考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论祖国统一历程

论祖国统一历程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国土沦丧,从此中国的统一成为我们的努力目标。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 香港回归: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自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江泽民、李鹏、钱其琛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钱其琛主持仪式。1997年7月1日l时35分,全部由港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始宣誓就职。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董建华庄严宣誓: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定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 澳门回归:自古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的澳门自被葡萄牙非法侵占以来,澳葡政府时期的澳门盾徽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满;从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杀总督亚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的“一二·三”事件,均显示了民间对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特权一直深感不满。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略的,是当前葡国管治下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 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于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合共四轮谈判。1987年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于北京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论国家信息化战略

论国家信息化战略 摘要: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国家信息化方针应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坚持教育优先,推进“头脑”的信息化,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坚持都市先行跨越,把大都市建成信息增长极和信息源。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战略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极端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离开了工业基础谈信息跨越只能是空中楼阁,信息化这种新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的事;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我们必须坚守传统产业,把注意力放在工业化上;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和应用领域与发达国家都存在巨大差距,过分强调信息化,必然会产生泡沫经济;面对巨大的“信息鸿沟”谈“赶超”和“跨越”是不现实的,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只能慢步走。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作“坚守——慢步论”,即坚守传统产业,慢步信息产业。 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放弃夕阳工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这种朝阳产业。 这种观点是“放弃——跨越论”,即放弃传统产业,在信息产业领域实现全方位的跨越。“放弃——跨越论”者关注的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实行的放弃转移型战略。

20世纪50年代 (以下均指20世纪)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家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60、7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家转向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良机;80年代以后,出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的景象:笔者认为:“坚守——慢步论”的片面性在于忽视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而“放弃——跨越论”则过分强调新兴产业,忽视了传统产业的作用:笔者的观点是:我国要把发达国家近200年内完成的实现工业化进而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过程.压缩到今后几十年内完成,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坚持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应用为主导;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坚持教育先行,用“头脑”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处理好现代化的大都市与落后的广大农村的关系,坚持局部突破,都市跨越,整体追赶,率先把大都市建成信息化的发动机。 我们把这一战略概括为“应用主导、教育先行、局部突破、都市跨越”。“坚守传统产业,慢步或停步信息产业”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国同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全球信息技术产业2000年度生产总值约为1.2万亿美元,美国信息技术产业2000年产值达到8220亿美元。

恩格斯论国家 读书笔记

恩格斯论国家 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确切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国家中,公民的权利是按照财产状况分级规定的,这直接地宣告国家是有产阶级用来防御无产阶级的组织。在按照财产状况划分阶级的雅典和罗马,就已经是这样。在中世纪的封建国家中,也是这样,在那里,政治的权力地位是按照地产来排列的。现代的代议制的国家的选举资格,也是这样。但是,对财产差别的这种政治上的承认,决不是本质的东西。相反地,它标志着国家发展的低级阶段。国家的最高形式,民主共和国,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正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它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最后决定性斗争只能在其中进行到底的国家形式,——这种民主共和国已经不再正式讲什么财产差别了。在这种国家中,财富是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的。其形式一方面是直接收买官吏(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国家统一的理论基础

国家统一的理论基础 1、国家 1)概念 (1)地理学和国际法学语境中的国家 (2)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概念 2)国家构成要素 (1)领土 (2)国民 (3)主权 (4)政府 2、国家统一指标 国家统一的两个指标:一是主权所有权统一;二是主权行使权统一。 从动态意义上来说,统一就是指结束主权所有权分裂状态或者结束主权行使权和主权所有权被动分离状态的行为过程。 3、国家统一理论 ?民族主义: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 ?主权学说:主权一般被称为国家的最高权力,经历了君主主权、议会主权、人民主权等阶段。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 ?主权构成包括主权所有权和主权行使权两部分。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主权所有权不可分割,也不可转让;主权行使权却可以分割,可以转让。“屋顶理论”:设想可能建立在一个超越双方的“第三概念”或“上位概念”之下。如何联结有两种可能:一是组成邦联,在邦联宪法或邦联基本法下联结;二是经由“和平协议”的特定条款,作成“维持现状”的法制架构。 4、国家统一形式 四种方式:战争、战争为主与和平为辅、和平为主与战争为辅、和平。 三种形式:单一制、联邦制、复合制。 (1)“两德模式”能否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2)从德国统一历程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 战后两德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一,资源(地理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的差异。 第二,战胜国对战争结局处置的差异。 第三,国际政治环境影响的差异。 第四,两德模式(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差异。 台湾问题与东西德国问题的区别 第一,形成原因、性质不同:后者是二战和“冷战”的产物,是根据二战期间或二战后一系列国际协议形成的。二战后中国已恢复了对台湾的主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 第二,领土和主权性质不同:后者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领土和主权分属两个独立国家,都是联合国会员国。而台湾和大陆的领土主权未分割,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三,在国际法的地位不同:德国分裂为一系列国际条约所规定。台湾问题则有

试论国家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制度的重要性

试论国家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的好坏与执政党建设密切相关,其中舆论监督制度的完善就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为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首先要强化舆论监督意识,尤其是党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新闻工作人员;其次要疏通舆论监督渠道,坚持政务公开化;再次要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制度。 标签:执政党舆论监督新闻工作政务公开 执政党建设离不开舆论监督,否则必然走向失败,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真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多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任何领导人都难免犯错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为了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凝聚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我们必须加强监督制度的建设,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首先,强化舆论监督意识是发挥监督作用的前提。 舆论监督意识包括监督者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和被监督者诚恳接受监督的意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在的舆论监督状况是不理想的。从党政机关内部看,影响舆论监督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是:一是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自己是领导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学得多,吃得透,理解深,思想觉悟高,理论水平也高,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不需要监督;有的则认为舆论监督是给党抹黑,给自己出丑,因此对舆论监督看不惯,有的甚至打击报复。他们喜欢听诺诺之辞,不喜欢听谔谔之言,不是闻过则喜,闻过则改,而是闻过则怒。对此群众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做“三种屁股”:第一种是听到批评浑身不自在,猴子屁股坐不住;第二种是一批即跳,老虎屁股摸不得;第三种是听了批评无动于衷,大象屁股推不动。从监督者的监督意识、民主意识来看,也是比较淡薄的。有的认为领导是掌权的,咱们是老百姓,监督领导是自寻倒霉。因此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舆论工作者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乃是目前舆论监督工作中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一,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领导干部接受舆论监督,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 要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作为被监督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对舆论监督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要有诚意接受监督的义务感,为舆论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方便,造成一个民主气氛浓厚的社会环境。要保护新闻工作者依法行使新闻自由的权利。对于敢于说真话,表述民意的新闻工作者,要鼓励

科学技术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1、人类社会发展是一部科技创新史,我国的发展的战略怎样,有什么样的建议? 2、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充分了解 3、科学研究应有的三种类型,三种研究的特点,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4、科学发展三大发展规律:指数增长规律,带头学科、世界科技中心,对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5、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一种横向: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一种纵向) 6、搜集科学事实的方法:文献资料发、观察实验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根据书本梳理. 7、科学事实的加工,科学抽象的含义,科学假设的含义 8、控制、反馈控制方法(含义、不足、如何弥补不足:前馈控制)。 一、为什么说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 1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 2科技创新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1)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94年克林顿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报告:美国应当在“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日本政府重视开发研究,03年提出保护知识产权法规。现阶段东南亚地区为资本扩张(雁型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94年克鲁格曼提出) 2)启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争夺,主要是基于技术实力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全球化条件下,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因素的权重持续在下降。中国目前对外经济依存度为70%(超过30-40%就非常危险),可以说是相当危险。 3、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1)中国GNP(国民总收入),中国GNP处于微笑曲线的加工生产部分,是利润值最低的。对于中国来说科技创新很重要,自主创新更重要。中国过去一直是引进技术,但是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创新分为三种:原始性创新;集成式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再创新(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 2)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 3)经济发展面临的人文困境 4)收入不公与“M”型社会 5)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模型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日、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技术收入占GDP 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上。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日、欧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觉大多数。 3创新型国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1)创新型国家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 科学发展=创新与和谐 2)传统的“经济-科技”发展模式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必将带来不稳定,必将激化社会矛盾,带来社会问题。创新型国家指科技(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3)创新型国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保罗.谢弗:这场经济革命是文化复兴,由“经济-科技”转变为“文化-科技”模式。创新型国家和谐发展就是要“文化-科技”的模式。

正确认识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职能

正确认识国家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职能 【摘要】:国家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得到启发,从国家的概念和形式入手,重新认识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强调了国家的社会性及其社会职能,对于国家阶级性和社会性及其关系的再认识,对于新时期,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家社会性阶级性国家职能 一.国家的产生及其形式 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于国家的产生及其方式作了详尽而科学的解释:雅典是国家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的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封闭的贵族制,它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贵族制度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血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最后,在战胜了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中间,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氏族制度不能提供任何手段来统治这样广阔的领土。但是,由于同这种征服相联系的,既不是跟旧有居民的严重斗争,也不是更加进步的分工;由于被征服者和征服者差不多处于同一经济发展阶段,从而社会的经济基础依然如故,所以氏族制度能够以改变了的、地区的形式,即以马尔克制度的形式,继续存在几个世纪,甚至在以后的贵族血族和城市望族的血族中,甚至在农民的血族中1。 由此可见,国家是从社会内部矛盾而发展起来的,因而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确切的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怎么理解了?恩格斯认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从这种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二.国家的社会性及问题的提出 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意志性,国家总是一定阶级统治着的国家。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规定。同时,一系列的经典著作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国家本质的高度上也反复论证过国家的公共权力性(也就是学术界通常所说的“国家社会性”),以及它同国家的阶级意志性的辩证关系,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资产阶级国家学说斗争的复杂性,也由于国家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种种复杂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的公共权力性问题的理论学说,没有得到后续者的重视。在国家学说领域进行的斗争是十分尖锐的。近一两个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出于显而易见的政治目的,顽固捍卫国家是一种契约,一种“普遍意志”的片面观点,抹煞国家阶级性质,并以此来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理论对抗。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某些人也长期在宣扬国家只有阶级职能、镇压职能的观点,制造“民主虚无主义”的社会舆论。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的理论工具就宣扬过“我们国家,乃至每一个工厂、人民公社、机关、学校,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在这样的制度和舆论环境下,不仅人民群众的参与愿望无法实现,而且冤假错案盛行,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使人民群众与国家离心离德,并埋下了社会动乱的种子。众所周知,这些严重的政治后果和经济后果,都与国家理论上的偏颇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上面,恩格斯对于国家的形式,特别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过程对我们作了非常详尽的解释,对于在

论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论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台湾,犹如诗中的游子,让祖国母亲日日牵挂。虽然分别已久远,然而血浓于水,台湾,终有一日会欣欣然回到母亲的怀抱,。祖国要统一,民族要复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国家利益,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的成一、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笃定团圆的日子不远矣! 一.两岸同属中国文化,文化是维系统一的精神纽带。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被中国人民革命推翻的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他们依仗着美国等外国势力的扶持和台湾海峡的天险,对抗新中国,使海峡两岸迟迟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然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近二十年,两岸文化交流一直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本着发挥两岸学者的聪明才智,促进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中国现代化顺利发展之路的愿望,已共同举办了十一届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需要借鉴各方面的经验。 二.两岸不断加深的经济关系是统一的物质纽带。 回顾二十余年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经贸往来的恢复(1979-1987年) 两岸经贸往来的恢复,始于1970年代末。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大陆进入改革开放时期。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主张,其后经过1981年的“叶九条”和1983年的“邓六条”,大陆对台政策完成了由“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转变,使两岸军事对抗状况大大缓和;同时,大陆加快改革开放并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使两岸经贸活动增加了新的市场诱因。 这一时期,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额由1979年的0.77亿美元增长至1987年的15.15亿美元,增长近20倍;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额由0.21亿美元增至12.27亿美元,台湾自大陆进口额由0.47亿美元增加到2.89亿美元,增长近6倍。这时的两岸贸易也基本处于互通有无阶段,与后来两岸间的投资推动型贸易特征有着很大不同。同时,随着大陆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在1980年代初期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