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合与景观的建筑设计》

《整合与景观的建筑设计》

《整合与景观的建筑设计》
《整合与景观的建筑设计》

《整合与景观的建筑设计》

读此书,首先要理解的一点是书中所指的景观更多时候其实是环境,即建筑所处的自然地理等环境。有几点收获及评价,整理如下。

文中认为隐藏与深层次的景观个性是有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我亦有同感,从根上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是造成景观最根本的诱因,但是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生产方式,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不会因为人的改造而成为更有个性的景观。当然这时我说景观,已经有一个潜在意识就是景观一定多多少少经过的人的改变。

文中认为中国的建筑是“极化共存”,有着中轴的建筑,从整体上却又要和自然环境相和谐。我似乎从此看到了中国一个扭曲的贵族精神。我即要奴役你,同时我还矫情的说这是为了你好。

第二章讲述不同历史文化下整合于景观的建筑。从泛神论的希腊说起,希腊是一个山脉与小块平原或盆地相间的地区,建筑位置主要在大地景观特定的关节点上。柯布西耶说:人们在卫城上建造一些庙宇,他们出自一个统一的思想,把荒芜的景色收拢与它们周围并把他们组织到构图中。这是对希腊建筑的一个评价。如果有机会看来真得要去去帕蒂侬神庙,看看为何张永和如此迷恋,众多建筑后生如此迷恋。

这些日子以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欧洲如此爱恋几何,今天读到柏拉图的思想,顿感自己的无知。柏拉图认为一种抽象的,先验的理想形式或曰理式是世界的本体。理式的世界高于现实世界,现实存在不过是对于理式的模仿,而艺术则是出于模仿的模仿,在柏拉图的世界里,自然处在一个次要的位置。柏拉图还在《文艺对话集》里还说“我说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数人所理解的关于动物或者绘画的美,而是直线和图以及用尺子、圆规和矩形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体形,这些形状的美不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永远是绝对的美”。柏拉图这番论调这是能把人说服的,但是尼采竟然可以对柏拉图公然提出驳斥,并影响了众多设计师,看来从哲学到艺术到建筑到设计这个顺次影响的过程我还是要研究研究清楚,怪不得险峰老师让我通读艺术史呢。高见!

接着说从希腊到罗马,提到罗马就得知道一个事,罗马是个侵略帝国,有无数的殖民地被开辟,一种统治的秩序的需要空间规划的秩序,所以在继承希腊建筑文化的同时,不光单体建筑讲求对称中轴,整个的建筑序列都具备的一种秩序。

再就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宗教的谨慎与对上帝的崇拜导致的高耸建筑到对思想的解放而追求的平面中心空间结构。文艺复兴是神性的衰落和人性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自然的美。此处有引用陈志华先生的思考,陈先生发现此时存在一种人们对于自然风景美的酷爱与所营造的充满人工化形式的园林之间的矛盾。解释这种矛盾的说法是人们试图用自身理性所构造的完美的几何构图去控制世界,上帝没有死,只是上帝成长成了理性的上帝。

只读到培根的经验主义和浪漫主义怀疑理式、比例、对称。读到柯布的英雄主义。。。待续。

美国现代景观的反思与剖析——读《看不见的花园》

1994年英文版出版,2008年中文版出版。时隔14年,仍然是一本景观专业学生顶礼膜拜的经典力作。主题的深刻思索,独特的剖析方式,清晰的脉络与深刻的精神探索成为了本书的阅读精髓。

美国现代景观的自我认知与根源探寻是本书的主题。主题既是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史以及未来探索的一种自身的反思与剖析。没有根源的现代主义设计由于缺乏评判标准,不断的受到人们的质疑。关于行业作用与观念的不同意见成为了阻碍美国现代景观设计不断拓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正是这种景观内部潜在不可忽视威胁,使得此书的作者试图将人、环境和处于直觉并具有创造性的行为之间的整体性的丧失重新整合,每一章节都贯穿着艺术、科学

与社会学之间的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

通过个体现象的研究反映景观发展脉络是本书独特的剖析视角。作者彼得·沃克,梅拉尼·西莫抛弃了惯用的以时代为背景,以艺术流派为导向的冠以“主义”的组织手法,而选择了个体研究方法,从个体的教育成长、环境影响、思想、行为、结果出发这种更有挑战性的研究思路出发,对美国1925-1975这五十年间发生的现代景观的故事进行陈述和评论。每一章都凝结了彼得·沃克这位有着深厚资历的景观设计大师的长久以来深刻长久的思考,使得每一个剖析的人物都散发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张力,给予年轻的景观设计学者一种雄心勃勃的激励。

是艺术还是生活服务?全书从导言的问题展开,引出现代主义的争论,同时解读了奥姆斯特德,一方面他试图将景观学专业建成“设计的艺术”,另一方面他关注作品的社会意义,强调了景观最开始的时候即存在艺术和社会相结合的基本意识。奥姆斯特德是全书展开讨论的论述的起点,从侧面也证明了其“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重要地位。

前三章,花园作为社会的影像,花园作为艺术

“Riverside总平面,伊利诺伊州(111inois),1869年。景观师与规划师:01msted,Vaux &Company事务所。这个位于芝加份以西9英里的新社区规划方案的重要方面是铁路(通过现代化交通而实现的与市区重要的联系方式)和公园。在典姐斯特德看来,铁路和公园是现代都市与郊区生活的必需。通过小型邻里公园,实现奥姆斯特德所向往的社区开放件与私密件的均衡。”

“埃克博在一篇选自自己著作《为生活的景观》(1950)的文章里,围绕两个方面暗示了现代景观学的定义:第一,景观与现代建筑的关系。当时现代建筑正在试图回应新的社会问题,并在探索“功能主义和空间的丰富性”;第二,埃克博探讨了现代运动中艺术所包含的三要素:空间、材料和人。”

“如同奥姆斯特德所设想的景观学的广阔领域和宏伟使命一样,景观学反D和塑造了集体的价值,其崇高的目标是在公共领域创建宁静的景观,从而使不同背景的人们得以放松、交往,增强社区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文明的发展。”我觉得作者开始便多次强调奥姆斯特德,似乎有一种民族自尊心在作怪,似乎在证明现代景观的本源在美国,似乎像毛泽东思想一样在试图宣扬在鼓吹。

本章又老生常谈的说道了奥姆斯特德的儿时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就想度过麦克哈格的童年经历一样,童年的经历似乎在美国人眼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财富,更似乎有一种童年决定论的思想在作怪。

“后湾沼泽(Bsck BaFens),波士顿。景观师:奥姆斯特德,1879年。在这个项目中奥姆斯特德的原设计方案致力于解决雨水储存、湿地恢复和起立卫生设施的同时,也为人们箔供了散步小径、婚礼庆典步道和——条景观道。后来Charles River大坝的建造和其他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奥姆斯特德的原设计方案改变了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娱乐和观赏设施,后湾沼泽依然是被士顿市民一笔宝贵的财富。”看来此时的奥姆斯特德就有一种很超前的意识。

“斯托海德园(Stourhead),吸尔特(W11tshlre)郡,英格兰。最初为私有财产。由于对英国18世纪风景园休风格特征的完美体现,斯托海德成为19世纪公园创作的典范。1850年,在奥姆析特德第—次去英国时,就被之种具有自然式风景的公园深深地打动了他”这个花园就是奥格瑞教授上课反复出现的花园。

奥姆斯特德是一个成功的社会活动家。老俞似乎也在朝着他的方向发展。

“疾病的困扰、与政客们筋疲力尽的周旋、沉默寡言的性情以及写作的艰难(写作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均促使奥姆斯特德试图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社会活动家会是沉默寡言的吗?

“当他把观察到的一些地方的或永恒经典的景观应用到城市和郊区中来作为其人工化形态的一个互补时,只要能够唤起自然的力量与美,他就能够在艺术世界里追求他的社会功效。”唤起自然的力量与美是我如此欣赏哈普林的作品的原因。

“但正如在1917年亨利·文森特”哈伯德的教科书中指出的,同鲜明的人造景观设计相比,自然式的设计被认为更胜一筹(亨利·文森特·哈伯德,奥姆斯特德兄弟事务所的合伙人和哈佛大学景观学教授)。这种观点注定会使景观学专业,在一个日渐以理性科学、工业、技术、效率、秩序、实用、专业化、大众化等现代品质为特征的时代里,进入一个消沉的时期。”

“献给我们的学科,始于兴趣,终于崇拜和热爱。”——彼得·沃克

第一章花园作为社会的影像

这一章主要讲了以斯坦、莱特、芒福德等人为首的规划学会RPAA所做的实践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后一段是对此章的精妙总结。

“两种倾向——一种侧重于社会实效,另一种侧重于艺术追求——像横跨两个时代的两座桥梁,连接了奥姆斯特德的和20世纪中叶的景观师的理想与目标。第一座桥梁以田园城市运动为代表,源于一种也曾激励过奥姆斯特德的信念:即通过一定的环境建设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性情从而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第二座桥梁,以第二章中讨论的布雷·马克思、巴拉甘、野口勇等人为代表,源于奥姆斯特德的另一个重要的信念:景观设计是一门崇高的艺术形式。每座桥梁在本质上部不是绝对的社会化或艺术化;而只是代表‘—种优先考虑或是对某—方面的侧重。并且,对于一个永远都处在寻求最佳元素组合(关于材

料、方法、信息、理念和见识等)的过程中的综合型专业来说,均衡是至关重要的。”

说到田园城市运动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建筑师,莱特和斯坦。“美国田园城市运动的社会目标是:为收入不高的人们提供“系列的房屋和公寓类型,这些住宅均与其社区中的一个共享的开放空间密切相联;最终形成一个中等密度的田园城市区域网,为大城市的日益拥挤和不断扩张提供一种解决方式。但是美也是这些规划社区中绝对必要的,如同刘易斯·芒福德所解释的:“排列有序、尺度宜人的建筑物的美,各种鲜花和植物的美,环绕低密度建筑的公共绿地的美——由于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奔跑嬉戏,因此增加了它的利用率和美学品质。”

因为只下载到了50页,半个小时内把昨晚留下的20页读完了,主要将的是两个伟大的建筑师斯坦和莱特以及一个文学家芒福德,他们的田园主张和经典作品sunnyside。最后城市规划学会以两人的不和告终。斯坦比莱特多活了将近40年。

“对于莱特来说,加入没有视觉上强有力的、值得纪念的景观的话,他的场地规划的创新会变得暗淡。”

“美国区域规划学会(RPAA)没有选择的另一条道路就是社区参与——鲍尔(Bauer)在1934年给芒福德的信中强调了这一点。她从费城住宅与社区规划的日复一日的挣扎中开始认识到,斯坦和莱特把优秀的社区设计过多地寄希望于培养好的社区设计专家,而不是面向普通群众。”

“1950年,斯坦高兴地看到了在雷德朋中景现与建筑的融合——时间已将二者融合为一体。“生硬的线条被青葱的草木所柔化和遮蔽,”他写道,“这正是在一个原始森林中共同生活了很久的岩石与树干之间所发生的情况——它们似乎在映衬着彼此的色彩和肌理。确实,考特利的低调的景观处理方式不仅成为平凡的乡土建筑的屏障,而且也成为斯坦和莱特的社区发展的革命性理念的掩饰物。”

“假如斯坦曾在罗斯福政府中担任更重要的职位,美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也i4会有所不同。但是现在还不清楚斯坦和莱特究竟是否会对美国城市发展模式有重大改变。如果美国人的价值观没有一个戏剧性的、持续的转变,那么20世纪61任何个人都很难整合和协调所有必要的人才来改变美国人所希望或梦想的生活文式。除了芒福德对西方世界文化遗产的精通、麦凯的环境意识、鲍尔的社会洞荟力和政治技巧、宾的房地产开发经验、莱特的实践与梦想的交融,以及考特利大自然景观的敏锐感觉外,其他方面的人才也将需要,其中包括一些有着宽广眼员和技能的诗人一工匠一艺术家。如果没有大的灾难性变动,美国人将会看到一坚动人的环境,在那里,“友谊和合作精神”明显地超越了人们对拥有私人领地宅住所的记忆或梦想。”

第二章花园作为艺术

第一章是花园作为社会的影像,而第二章是花园作为艺术,可见这两章是多么核心,一方面是社会服务,一方面是艺术。这是开篇便提到的奥姆斯特德的两种纠缠在一起的思想。

花园作为社会的影像,主角是两位建筑家。

这章主要讲的是布雷·马克思、巴拉甘、野口勇。而其中只有巴拉甘是一位建筑家。

“我们这个时代三个最具感召力的景观设计师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景观学专业训练的情况下,进入了这个领域。罗伯特·布雷·马克思、路易斯“巴拉扩和野口勇出生于20世纪初期的西半球。由于三人都曾从事过一定的艺术和科学研究,因此他们所塑造的环境具有非凡的新意、力度、神秘与美。不管是令人留连忘返的还是令人振奋的环境,似乎都是这样被构思出来——拥有超凡的想像力,摆脱了传统、先例或实用目的的束缚。它们看似新颖,却深深地植根于美洲大地。”

“其他的景观设计师很少想他们一样用毕生去理解传统和文化,从中吸取营养——既有精致的,又有乡土的;既有世界性的,又有地方性的。巴拉甘的花园源于墨西哥古老村庄中粗陋的木质高架桥,也源于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中精致的水渠或地中海别墅中的喷泉。

当布雷·马克思在德国学习艺术时,第一次开始欣赏他的祖国——巴西的丰富的植物群。而野口勇致力于将东西两个半球的传统融合在一起。通过向技能高超的日本造园师学习,他认为,“日本的传统考虑到了最大的自由度。伟大的传统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容易识别自己”

“如果布雷·马克思将因其景观的欢乐性而被纪念,巴拉甘因其景观的庇护性而被纪念,那么野口勇将因其依托于石头的主观性景观而被纪念。”

第三章托马斯丘奇的现代转向

“最终他们和全美其他的景观师一道把托马斯·丘奇视为现代花园的创始者——不仅是加利福尼亚,而且是整个美国。今他们印象深刻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格调统——的建成作品体系——确定的尺度和比例、简单的材料,以及在外观上易于与场地和社会环境融合。”

“丘奇是一个成功的花园设计师,其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理解客户充满矛盾性的需求:渴望放松和刺激,渴望传统的安逸与创新的冒险,渴望完整统一和个性化。虽然在西海岸对统一整合的需求和鼓励比美国其他地方要少得多,但对自由和成就的压力却要强很多。正如同Kevin Starr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十华描绘黄金州的性格特征时所说:“加利福尼亚仍然为诺言而痛”(图44)。”

图48 Kirkham花因剖面,劳伦斯·哈普林绘制。这个出色的剖面证明丘奇对·个场地三维空间特征的充全的理解和控制。

“对于城市地块的设计而言,其挑战来自如何使花园显得宽大。在沙利文夫妇的花园设计中,丘奇将后花园沿对角线布置,使得线与面似乎滑向墙体之外。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空间中,座位被安置在丁一个角落里供人们休息。l’如果在日间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拍摄,那些椰棚如生的直线和曲线的细部非常优美动人。读者或客人不会感到这个空间带他进入了一种刻意安排的场景中——但他将会记住在斑驳的或强烈的阳光下,一些有着阴影边界的优美细节。”

这一章基于了丘奇很高的评价,作者对丘奇的作品也格外的熟悉。但是由于电子制品的缘故,照片和平面图并没有看清楚,看著名的设计师对著名设计师的作品的评价是本书的一大乐趣之一。

第一章讲莱特和斯坦,是偏重于社会服务中的艺术,而第二章讲野口勇、巴拉甘、克雷马克思是从艺术的角度将社会服务。似乎丘奇就是一个综合体,社会服务与艺术在他的作品中是相当的均衡,至少从作者的语气中可以看出。

第四章超越美国(或加利福尼亚)梦想

提到美国,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梦想。这个梦想根植于美国每一个人的大脑。

这个超越梦想,就是指的是196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丘奇影响下的一代人开始转向公共、商业、社会、公司的项目。

第五章从庭院到中心城市

第六章孤独的古典主义者

第七章学术界的维新

第八章合作工作室,一种新的实践组织形式:第一次浪潮

第九章环境:科学使艺术相形见绌

第十章合作工作室,第二次浪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