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 [] [] [] [] [] [] [] [] [] [] []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概论

绪言(1学时)

教学内容: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病虫害的治理

2.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性质和任务

3.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学科特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90年代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某些特点及植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5. 怎样学习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教学要求: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意义

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性质、任务

第一章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3.生物防治

4.物理机械防治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掌握几种防治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第二单元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4学时)

教学内容:

1. 植物为什么会生病

2. 什么是植物病害

3. 植物病害分类

4. 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5. 植物病害的的症状

6. 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

7.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

2. 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概念,掌握主要症状的类型

3. 掌握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

4. 重点掌握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的概念

5. 掌握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

第三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物(10学时)

教学内容:

1. 植物病原真菌

营养阶段、繁殖、真菌的生活史、分类和命名、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类群的特点、真菌所致病害症状特点及简要识别方法2.植物病原细菌

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原细菌的一般形态、主要植物病原细菌类群、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简要识别方法

4. 植物病原病毒

病毒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

5.其它植物病原物

线虫、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类群

2.了解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四章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2学时)

教学内容:

1.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性

2. 寄主的抗病性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致病性、抗病性、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的概念

2. 掌握植物的抗病性机制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2学时)

教学内容:

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程

2. 侵染循环

3. 植物病害的流行

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病害流行的预测

教学要求:

1.掌握病程及侵染循环的概念;

2.掌握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3.了解病害流行预测

第六章粮食作物病害(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水稻病害

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烂秧、水稻病毒病二、麦类病害

小麦锈病、麦类黑穗病、白粉病、线虫病

三、杂谷类作物病害

玉米大、小斑病、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玉米病毒病、高粱黑穗病、粟白发病

教学要求:

1,掌握水稻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掌握小麦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法1,掌握水稻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掌握小麦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法。第八章棉花病害(6学时)

教学内容:

1. 棉花苗期病害;

2. 棉枯萎病和黄萎病;

3. 棉铃病害

教学要求:掌握棉花苗期病害的症状,区别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

第九章蔬菜病害(8学时)

教学内容:

1. 蔬菜霜霉病:

2. 蔬菜维管束病害:

3. 枯萎病、青枯病

4.蔬菜病毒病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霜霉病、青枯病、病毒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2. 掌握枯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第十章果树病害(8学时)

教学内容:

1. 苹果树(梨树)腐烂病;

2. 苹果(梨)轮纹病;

3.桃,苹果白粉病;

4. 苹果(梨)锈病;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苹果树(梨树)腐烂病、苹果(梨)锈病、梨(苹果)轮纹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2. 了解白粉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补充教材园林植物病害(18学时)

教学内容:

1.叶、花、果病害

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灰霉病类、病毒病类

2.茎干病害

仙人掌炭疽病、香石竹枯萎病、唐菖蒲干腐病

3.根部病害

兰花白绢病

教学要求:

1.掌握月季白粉病、美人蕉锈病、兰花炭疽病、菊花褐斑病、仙客来灰霉病、仙人掌炭疽病、香石竹枯萎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2.了解瓜叶菊白粉病、草坪草锈病、月季黑斑病、唐菖蒲花叶病、唐菖蒲干腐病、兰花白绢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第三单元虫害及其防治

第十一章昆虫的形态(4学时)

教学内容:

1. 昆虫及与农作物有关的其它主要动物类群概述

2. 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3. 昆虫的胸部及其附器

4.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

5. 昆虫的体壁

教学要求:

1. 掌握昆虫体躯的一般结构

2. 重点掌握触角、口器、胸足、翅的类型;

3. 掌握头壳、胸部、胸足、腹部、外生殖器、体壁的构造;

腔的分区及内部器官的位置;

2. 掌握消化道的构造及功能、消化系统与害虫防治;

3. 了解气管的型式、呼吸活动与害虫防治;

4.了解其它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第十三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4学时)

教学内容:

1. 昆虫的繁殖发育与变态

卵、幼虫与若虫、蛹

2 .时代和年生活史

3. 气象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4. 昆虫的生殖方式。

5. 昆虫的变态。

教学要求:

1. 掌握体、成虫

2.昆虫的行为与习性

简单反射、趋性、本能、食性、群集性、转移与迁飞、保护性适应4.昆虫的生活史

世代与年生活史、休眠与滞育、研究昆虫年生活史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昆虫的变态类型、昆虫各发育期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

2. 重点掌握昆虫的食性;

3. 了解昆虫简单反射、趋性、本能、群集性、转移与迁飞、保护性适应

4. 重点掌握昆虫的生活史、世代、休眠与滞育的概念;

5. 掌握昆虫的繁殖方式

第十四章昆虫的分类(10学时)

教学内容:

1.昆虫分类概念

昆虫的分类的意义、依据和方法、分类的阶元

2.昆虫纲的分目

3.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目科概说

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蜱螨目。

教学要求:

1. 掌握昆虫的分类阶元;

2. 重点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蜱螨目的特点;

3. 了解昆虫分类的意义、依据、方法。

第十五章昆虫与环境(1学时)

教学内容:

1.农业生态系与农业昆虫

2.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物理因子

3.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

4.农田生态系中的种群和群落

5.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

教学要求:

1. 掌握种群、生态系统、有效积温法则、生态抗性、遗传抗性的概念

2. 掌握虫害形成的原因;

3. 重点掌握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速度的关系

4. 掌握湿度对昆虫生存及繁殖的影响、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5. 重点掌握昆虫的天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

第十六章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1学时)

教学内容:

1.害虫的调查

昆虫的田间分布型、调查取样方法、取样单位和数量、调查资料的统计2.害虫的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的类型、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发生数量的预测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害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和害虫发生数量的预测方法;

掌握害虫的田间调查的方法、取样及调查资料的计算方法。

第十七章地下害虫(3学时)

教学内容:

1.蛴螬

3.蝼蛄

4.金针虫

教学要求:

1. 掌握蛴螬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2. 了解蝼蛄、金针虫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第十八章粮食作物害虫(8学时)

教学内容:

1.水稻害虫

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

2.麦类害虫

麦蚜、黏虫、小麦吸浆虫、

3.杂谷类作物害虫

玉米螟、高粱条螟

教学要求:

掌握粮食作物害虫的危害特点,识别和认识害虫

第十九章棉花害虫(6学时)

教学内容:

1.棉蚜

3.棉盲蝽

4.红铃虫

5.棉铃虫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铃虫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法。2.识别棉花害虫。第二十章蔬菜害虫(6学时)

教学要求:

1. 菜蚜类

2. 菜粉蝶

3. 小菜蛾

4. 黄曲条跳甲

5. 黄守瓜

6.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

7.美洲斑潜蝇

8.温室白粉虱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菜蚜类、菜粉蝶、小菜蛾、美洲斑潜蝇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2. 掌握黄曲条跳甲、马铃薯瓢虫类、温室白粉虱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第二十一章果树害虫(6学时)

教学内容:

1.果树蚜虫

2.春尺濩

3.梨小食心虫

4.蚧壳虫

5.螨类

6.梨粘叶蜂

7.刺蛾

8.卷叶蛾

9.梨杆蜂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果树蚜虫,螨类,春尺濩、梨小食心虫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2.难点:掌握蚧壳虫、螨类、蓑蛾、刺蛾、卷叶蛾、凤蝶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第二十二章园林植物虫害(14学时)

教学内容:

1.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刺蛾类、袋蛾类、毒蛾类、夜蛾类、螟蛾类

2.园林植物主要刺吸类害虫及螨类

蚧壳虫类、蚜虫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蝉类、螨类

3.园林植物枝干害虫

天牛类、木蠹蛾类、小蠹类

4.苗圃害虫

蝼蛄类、地老虎类、金龟子类、种蝇、大蟋蟀

教学要求:

1.掌握丽绿刺蛾、大袋蛾、舞毒蛾、柑橘臀纹粉蚧、绣线菊蚜、咖啡豹蠹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2.了解夜蛾类、螟蛾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蝉类、螨类、小蠹类、种蝇、大蟋蟀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第四单元植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第二十三章化学防治的基本知识(2学时)

教学内容:

1. 化学防治与农药

2. 农药的毒性、毒力与药效

3. 农药的剂型与使用方法

4. 病虫抗药性及其治理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农药的类型、剂型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第二十四章常用杀虫杀菌剂简介(3学时)

教学内容:

1. 杀虫剂

2. 杀菌剂

教学要求:

1.掌握主要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花卉学 3.学时/学分:50/3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 5.先修课程:植物学 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目标: 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花卉的概念; 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 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 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四)思考题 1.简述花卉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2.花卉常识知多少:园林之母、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 3.加入WTO后,中国花卉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花卉分布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3.掌握花卉生产及应用中的主要分类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世界栽培植物的地理起源 2.世界气候型及代表花卉 3.中国花卉的地理分别及其特点 4.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4.1物种多样性 4.2品种多样性 4.3生态系统多样性 5.花卉的分类 5.1按生活类型分类 5.2按栽培方式的分类 5.3按观赏特性分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2)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那个关键性种群密度或作物受损害的程度。 2.交叉保护:是指病毒的弱毒株系可以保护植株免受同一病毒强毒株系的严重为害的现象。利用交叉保护,可以通过给植物接种病毒的弱毒株系的办法,从而达到防止强毒株危害的目的。 3.植物病害:植物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的内部和外部,生理和组织上均表现出不正常的现象。 4.趋性:是昆虫以反射作用为基础的进一步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昆虫对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行为,或趋或避,其趋性有趋光性、趋化性及趋温性。 5.种群与群落:种群,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彼此密切关联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群落:在特定环境中彼此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有

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6.当今治理有害生物的策略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大而积种群治理和全部种群治理三种。 7.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畸形和萎篇。 8.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为—杆状、田阎诊断细菌病害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植物组织切口是否有菌脓溢出。 9.苗木猝倒病的典型特征为苗木猝倒。 10.昆虫的变态方式有不全变态和全变态。 11.我国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蚣虫主要有桃螃(烟螃)、萝卜螃(菜缢管蚣)和甘蓝螃(菜螃)三种。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下列属于农业防治的方法是()。 A.选育抗病虫品种 B.利用天敌昆虫 C.灯光诱杀

1340051《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植物保护学是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综合起来的一门课程。它包括昆虫基础知识和水稻、甘蔗、蔬菜和水果等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和多种农业植物病害防治知识。总学时90 理论60学时实验30学时。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学好植物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通过实验和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求学生采集昆虫标本50种以上,病害标本30种以上。 三、面向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 四、先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气象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植物保护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学习植物保护学要有上面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依托。 六、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昆虫体躯的外部特征 实验目的:了解昆虫各部分构造和名称 实验内容:1。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2.观察口器构造与类型 3.观察昆虫的头式 4.观察昆虫触角、足和翅的类型。 实验要求:每个学生一台双目解剖镜按实验指导书观察每一顶内容。 实验2 昆虫的发育与变态 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发育与变态的各种类型 实验内容:1。变态的主要类型 2.昆虫卵的类型 3.全变态类幼虫的类型 4.蛹的类型 实验要求:掌握昆虫的发育与变态类型。 实验3 昆虫目的分类 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检索表鉴定昆虫的方法。 2.重点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昆虫十个目的成虫特征,认识代表种类。实验内容:1。观察10个目昆虫的代表种类。 2.根据所列检索表,鉴定自己所采的标本属哪个目。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昆虫的标本,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 4 昆虫标本采集及一般制作方法 实验目的:1。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方法 2.了解昆虫标本的一般制作方法 实验内容:1。毒瓶的制作 2.野外采集保存 3.干标本的制作 4.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 实验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按实验内容认真去做。 实验 5 主要农作物害虫识别 实验目的:认识水稻、甘蔗、花生、甘薯、果树、蔬菜等作物主要害虫。 实验内容:1。甘蔗暝虫 2.水稻螟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3.花生斜纹夜蛾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的标本,用实验报告描述各种昆虫的主要特征。 实验 6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实验目的:通过室外观察,认识植物病害的多样性。 实验内容:观察五大症状类型和各种病征。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1、植物病害: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损害。 2、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适合,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种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 3、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为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4、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5、病状:是指植物本身的各种异常变化。 6、病症: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7、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8、综合症: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9、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事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 10、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隐症的植物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 11、有性生殖:真菌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多在生长后期。 12、准性生殖:异核体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形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杂合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通过非整倍体分裂不断丢失染色体实现单倍体化,最终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过程。 13、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专性寄生物,无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也称为分子寄生。 14、病毒的多分体现象:多分体现象为植物病毒所特有,并仅存在于+ssRNA(其单链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作用)病毒中。多分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核酸链上,包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体中。单独一个粒体不能完成侵染,必须是一组粒体同时存在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 15、外寄生:虫体大部分留在植物体外,仅以头部穿刺到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内吸食,类似蚜虫的吸食方式。 16、体内寄生:整个虫体侵入根组织内,或至少在其生活史中有整个虫体钻入根内取食。 17、半内寄生:仅虫体前部钻入根内取食。 18、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如:菟丝子、列当、无根藤等。 19、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水寄生”。 20、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教学大纲-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通论》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植物保护学是现代农业高产、稳产、高效、优质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与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密切相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非植保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植物保护学各分支学科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和策略,并掌握基本的植保技能,从而培养出宽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本科生,为培养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植物保护的概念 1.植物保护的对象 2.植物保护的目的 3.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 4.植物保护的方式 习题要点:植物保护的概念,有害生物及其灾害,防与治。第二节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

1.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 2.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 习题要点: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 第三节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 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 3.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习题要点:农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植物保护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植物保护方针。 本章重点是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难点是树立植物保护观念,采取正确地植物保护措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植物保护中涉及的不同的有害生物的类群,理解广义的植物保护与狭义的植物保护之间的区别,并结合后续章节的内容,掌握植物保护的综合治理策略和植物保护的目的。 第二章植物病害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概念 1.植物病害的定义 2.植物病害的症状 3.植物病害的类型 习题要点:病害三角,人为干扰,伤害与病害,植物病害的病征、病状和症状,病害的两重性,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第二节植物病原物 1.真菌 2.原核生物 3.病毒 4.线虫 5.寄生性种子植物 习题要点:寄生性和致病性;菌丝组织体、菌丝、菌核、子座、菌索、厚垣孢子,真菌的繁殖体,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种类和形态,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五个亚门的特征及典型的病害;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重要的原核生物属及病害,病毒的特征及常见的病毒病;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特征及常见病害。 第三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4.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5.病害循环 习题要点:病原物的侵染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不同病原物的侵染特点;病害循环的定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一)、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措施 苏州近年来,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次数频繁,且对树木危害大,危害时对市民的生活影响大,=对此周边居民也经常会向绿化部门反映,此类事件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因此对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要加以重视,要熟悉其发生规律,了解其生态习性,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浙江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防治方法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防治效果好。一般在发现该虫为害较重时,即可喷施菊酯类药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生物制剂森得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防治3龄后害虫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注意事项 1、由于重阳木锦斑蛾群集为害大,并且发育进度在不同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加强对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准确抓住适期,及时组织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严禁使用高(剧)毒违禁农药,确保环境安全。 3、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4、高温季节,用药时应切实做好人身防护工作,并避开中午高温时用药。

621植物学

2015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植物学) 学科、专业:食品科学(097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97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7203),林木遗传育种(090701),森林培育(09070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是园林植物、园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植物保护、草业、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有关学科研究生的业务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植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绪论 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多样性;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第一章种子与幼苗 种子的构造;种子的主要类型;种子的萌发条件、过程和幼苗出土类型,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植物细胞概念;植物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种类及其结成;细胞壁的结构和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主要变化过程。 组织和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三章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 根的基本功能;根和的根系的类型;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其特点;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及次生构造;侧根的形成过程;根瘤和菌根及意义。

2. 茎的基本功能;芽的类型及分枝方式;茎尖的构造与发育;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生长与次生构造;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及其增粗生长方式。 3. 叶的基本功能;叶的发生与生长及其组成;被子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及其特点;叶的生态类型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叶的寿命及落叶原因、变化等。 4.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5.营养繁殖的繁殖方式: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概念、营养繁殖的概念及营养繁殖的形式、解剖学基础。 第四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 花的概念、组成和类型;花芽分化的基本过程; 2.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结构)。 3.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雌蕊的组成和结构、胚珠的形成发育与结构、胚囊的形成与发育及其结构)。 4. 植物的开花、传粉与受精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概念和意义;种子的形成(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胚、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发育与结构及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概念。 第五章裸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略考) 第六章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 1. 植物分类的基础(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命名法;植物检索表的表达方式和使用。) 2. 掌握现代植物的基本类群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地衣类。高等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本课程采用两界系统)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各大类群间的区别要点。(进化的观点) 3.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茎、叶的形态学术语;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花序概念及花序的类型;花冠类型;雄蕊类型及花药着药和开裂方式;雌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胚珠类型;花程式、花图式表达方式;果实类型) 4.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 5.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主要是前两个系统) 三、考试要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及《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等课程的学习及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资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数:90学时,学分: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推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突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园林植保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以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遵循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年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任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养护、栽培、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识素养。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性质、任务;掌握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基本知识;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能解释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2.能力素养。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病原的病害,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有害草的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 3.实践素养。能规范合理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病虫害防治。 4.发展素养。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意识,集体意识。

2015级植物保护学概论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一)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农业昆虫识别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熟悉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二)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正确识别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在田间能正确诊断植物主要几大类病原的病害;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的防治适期;掌握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基本具有对当地植物主要病、虫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调查了解当地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初步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方面:培养学生植物保护意识;从事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植物保护学科作为农学门类中四个与种植业有关的一级学科之一,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它与农学门类中的作物学、园艺学和农业资源利用等一级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主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它与其他学科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中植物病理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两个二级学科分别在群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病虫等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探讨病、虫致害机理和寄主植物抗性机理,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讲授1) 主要讲述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和趋势。 1.基本要求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受不良环境重要条件和病源的不断刺激,其新陈代谢受到持续的干扰,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因而在组织解剖上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反常”的状态(即是病态),并在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重要特点就是植物和病源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即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伤害是特发的,没有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不能称之为病害。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不能传染的,其发生主要是二方面的因素: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的反映。 侵染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主要是由其他生物寄主引起的,也可称之为寄主性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引致的病害约点整个植物病害的80%以上,而真菌中,半知菌这类的高等真菌又占整个真菌病害的80%以上。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一)、症状 变色:植物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常见的有:褪绿和黄化、红叶、花叶和斑驳。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感病死亡,形成各样的病斑,是局部的。 常见的有:叶斑和叶枯、疮痂和溃疡、立枯和猝倒。

腐烂:植物组织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成。植物任何部分都可发生。常见的有:软腐和干腐、流胶和流汁。 (腐烂和坏死区别是:腐烂是整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轮廓) 萎蔫植物的叶片因缺水而下垂的现象。 畸形常见的有:簇生和丛生、矮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瘤肿和徒长、叶变。 (叶变是指植物花器各部分转化为绿色叶状结构的症状)(二)类型 1、植物病原真菌 在真菌分类中,很多学者认为真菌是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五个亚门。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鞭毛菌亚门属低等真菌,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属高等真菌。 原核类—原核界(细菌等)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孢子为卵孢子,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主要以水传播。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主要是以气流传播。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孢子是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主要以气流传播。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TEACHING PROGRAM) 执笔者:洪宇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二、课程简述 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系统性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与发育等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及一部分被子植物常见的科、属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为识别、利用和改造植物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类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界演化规律,了解植物个体发生、发育、生长、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知识,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从事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掌握被子植物传粉与受精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科。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占30%。其中: 出勤考核:占10%。 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2020年更新)《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专科必修)》期末试题和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属于农业防治方法的是( )。 A.选育抗病虫品种 B.利用天敌昆虫 C.灯光诱杀 D.喷施农药 2.真菌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通过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以下属于无性孢子的是( )。 A.担孢子 B.接合孢子 C.分生孢子 D-子囊孢子 3.金龟子受到突然的振动或触动时,就会立即收缩其附肢而掉到地面上,这种保护性适应叫( )。 A.拟态 B.保护色 C.警戒色 D.假死 4.在进行害虫田间调查时,随机取样的正确做法是( )。 A.在田间任意取一定数量的样点(不带个人主观成分),并对样点内的害虫全面计数 B.根据作物的种植方式和生长季节灵活掌握 C.根据害虫的田间分布型和作物的种植方式,按一定长度、面积或一定植株数取样 D.每隔一定距离,随机取一定植株数为样本 5.我国地下害虫中,居为害之首的是( )。 A.地老虎 B.蛴螬 C.蝼蛄 D.金针虫 6.下列园林植物食叶害虫中属于鞘翅目的是( )。 A.美国白蛾 B.舞毒蛾 C.银纹夜蛾 D.白杨叶EFL 7.温室白粉虱的为害是( )。 A.,啃食叶子下表皮和叶肉 B.啃食果实和嫩茎 C.在寄主叶背吸食汁液 D.以幼虫潜食寄主叶肉 8.不同种类的天牛其粪渣的形状各异,因此可从粪渣的形状来判断是何种天牛。粪渣形状为粗锯末状的是( )。 A.星天牛 B.桃红颈天牛 C.桑天牛 D.苹枝天牛

10.睾硫磷很快分解,是因为( )。 A.对光不稳定 B.对酸敏感 C.被土壤胶体吸附 D.无内吸作用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一种害虫管理系统,它的目标是将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之下。 12.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有直接侵入、____ 侵入和____ 一侵入。 13.月季白粉病的病原菌主要以____在芽鳞中越冬,也可以闭囊壳越冬。 14.蔬菜枯萎病发病最重的时期是一一。 15.苹果(梨)锈病具典型的一现象,其生活史需要在苹果(梨)和松柏上完成。 16.昆虫头部的附器有____、触危和一____。 17.昆虫的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____一个部分。 18.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属鳞翅目.__科。 19.植物检疫 20.病症 21.转主寄生 22.垂直抗性 23.生境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四、筒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24.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5.列表说明柑橘溃疡病与疮痂病的区别。 26.小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27.试述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 28.生殖系统的构造与害虫防治之间的关系如何?

植保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植保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英文名称:Special En glish for Pla nt Protectio n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植物保护 考核方式:课堂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先修课程:植物病理学昆虫学 二、课程简介 本书的取材主要侧重植物保护的基础知识,介绍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线虫、病毒以 及昆虫的种类和形态、繁殖方式和传播方式、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本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认识,为以后从事植物病理专业工作、查阅外文资料和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The objective of Special En glish for Pla nt Protectio n is to prese nt basic theories of Plant Protecti on, which in cludes classificati on, morphology, reproduct ion of the pathoge ns (fun gi, bacteria, virus and n ematodes) and in sects and the epidemiology, diag no sis and man ageme nt of pla nt diseases caused by them. The other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help stude nts study ing special En glish, read ing refere nces and writ ing papers. 、教学内容及要求 Chapter1 In troduct ion to pla nt pathology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史,植物病害的种类、病害生理、病害防治,掌握有关植物病害的英语词汇。 (二)教学内容 第——节Classificati on of pla nt diseases 1 ?主要内容 1) Infectious, or biotic, plant diseases (1)Diseases caused by fungi (2)Diseases caused by prokaryotes (bacteria and mycoplasmas) (3)Diseases caused by parasitic higher plants (4)Diseases caused by viruses and viroids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一)、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措施 苏州近年来,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次数频繁,且对树木危害大,危害时对市民的生活影响大,=对此周边居民也经常会向绿化部门反映,此类事件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因此对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要加以重视,要熟悉其发生规律,了解其生态习性,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浙江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防治方法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防治效果好。一般在发现该虫为害较重时,即可喷施菊酯类药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生物制剂森得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防治3龄后害虫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注意事项 1、由于重阳木锦斑蛾群集为害大,并且发育进度在不同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加强对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准确抓住适期,及时组织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严禁使用高(剧)毒违禁农药,确保环境安全。 3、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4、高温季节,用药时应切实做好人身防护工作,并避开中午高温时用药。 5、对于居民住宅小区的绿化地段,在开展药剂防治前,应做好告知工作,确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植物保护学 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 Plant protection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学(G5020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植物生长与环境、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 后续课: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草药种植推广、 热带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毕业设计等 学分:4 学时数:64 理论学时:34学时实验(实训)学时:30学时 执笔人:丁丽芬 讨论成员: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组(课程组)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南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物药业(中药产业)生产一线,具备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技能)、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中草药的病、虫、草的鉴别,准确稀释和混配农药,熟练操作植保机械,并能够对中草药的病、虫、草、鼠害制定出相应有效防治方案、并能够顺利实施防治方案,能过胜任中草药病、虫、草、鼠防治和预防工作。该课程在强调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团结协作精神、管理组织等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的职业素质。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中草药常见的病、虫、草的进行能正确识别,准确稀释和使用农药,熟练操作植保机械,并能够对热带中草药常见的病、虫、草、鼠害制定出相应有效防治方案、并能实施防治方案。 知识目标: 1.知道中草药病害的概念、症状、病原分类识别要点、病害诊断技术、中草药病害发生发展及流行 规律; 2.熟知农业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分类识别要点及生态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基础知识,有害生物的发生与防治的基本原理; 4.掌握常用农药的性能及使用技术的基本知识; 5.学会对中草药的病、虫、草、鼠进行鉴别,并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