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精选训练题15例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精选训练题15例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精选训练题15例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精选训练题15例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精选训练题15例

2007、5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赋役之臸……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臸(诸皇采籍属宗飞者,及诸亲王茹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 ……恶免课役。”

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臸人。产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而行商者,在所郡县,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钧,便于饶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恶者,而丁颧不废,申报出入旧式。其田角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29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旧唐书·卷一一八》

材料三“总抚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颧办派办、京库、发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征银,折办与官,……盖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小民得无忧,而事亦易集,立法颇为单便。

——《明史·食货志》

材料四“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角,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清史稿·食货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几种赋税制度?

(2)根据材料一归纳出该税制的四个特点?

(3)材料二所反映的税制在哪些方面比材料一所反映的税制进步?

(4)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税制内容有何异同?其异同说明了什么?

1.参考答案:

(1)唐代前期的租庸调制和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地丁银。

(2)特点:第一,按丁征税;第二,以实物税为主,或实物地租;第三,纳绢代役,称为庸;第四,贵族官僚享有

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3)第一,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比按丁征税合理,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第二,贵族、官僚行商均要征税,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相同点:第一,均征收银两(或者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第二,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

不同点:一条鞭法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地丁银把丁银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

相同点说明明后期以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简化税收制度。不同点则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2.法律是统治阶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中国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

材料一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臸,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臸。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2002年10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臸工作委员会和司法部共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首发式。该《法典》概括了我国现有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文件形式。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等。涵盖了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度法等七个方面,现已出版83卷。该《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事、刑事、经济、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基本法律为核心,以各种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为内容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秦律》有哪些进步?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的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参考答案:

(1)秦律的特点:①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核心;②法律较周密,涉及内容广泛;③体现法家思想,刑罚严酷,轻罪重刑。

(2)进步性:强调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否定了君权至高无上、“家天下”和“终身制”,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

(3)宪法的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4)《法典》特点: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核心;涉及多个领域,涵盖中外,全面周密,内容广泛,与国际接轨;体现了中国国情和特色及“依法治国”的思想。说明的问题:说明新中国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各种法律制度配套更为全面,民主性更为鲜明。

3.康雍乾时期,是清期近三百年历史中最鼎盛的时期,也是两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这最后的辉煌出现在世界形势发生空前剧变的大背景下,因此,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并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摘编自郭成康著

《康乾盛世的成就与

隐患》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摘自《清史稿》

材料三:

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摘自《清世宗实录》卷57

材料四:

(1793年)乾隆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五:

(17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戛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

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摘自(法)阿兰·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1750—1800年,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试结合康雍乾时期的有关重大政治、经济和外交举措,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1750-1800年,英国的经济发展呈何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材料五,为什么在“盛世”的局面下,王朝却被马戛尔尼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4)康雍乾时期,世界形势剧变。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在思想和政治领域里发生了哪些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进步运动和事件?

(5)上述五则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参考答案

(1)处于领先地位。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平定准噶尔部割据势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册封达赖及班禅及设驻藏大臣等政治举措,加强于对边疆的管辖,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上:鼓励垦荒,摊丁入亩,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外交上:收复台湾,反击沙俄入侵,签订边界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及统一。

(2)经济发展迅速,产量大幅度提高。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3)清王朝极力强化专制皇权,反对变革;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压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八股文取士,文化专制;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后期日益腐败。

(4)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5)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学习其他国家经济的经验。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的正式徽记是一个从北极看上去的世界图,周围用一个橄榄枝圆环围绕着的图案。联合国旗臶的

(1)根据材料

一、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联合国的宗旨。

材料二1944年8月至10月,美苏中英四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的敦巴顿橡胶园连续举行会议,起草联合国章程。虽然,在成立联合国问题上,各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但是,各自又有不同的目标。特别是美苏两国,因为意识到战后将成为主要对手,都积极在联合国的机构和权利上争取有利于各自国家的规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激烈争论相持不下。苏联提出,联合国安理会中,苏美中法英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有否决权,即只要五国中有一个国家反对,表决就无效。英美代表则坚决反对“否决权”,主张少数服从多数。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

(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中国能够作为大国参加联合国章程起草大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苏联为什么要提出“否决权”问题,英美又为什么要主张“少数服从多数”?

(4)材料中谈到,“虽然,在联合国成立的问题上,各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你认为各国“相同的出发点”是什么?

A. 建立一个和平平等的世界

B. 建立一个美苏两国操纵的世界

C. 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

D. 成立联合国,反对霸权主义

(5)材料中谈到,“美苏两国,……意识到战后将成为主要对手”。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美苏两国战后“将成为主要对手”的原因。

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11月15日,以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正式出席联大会议,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11月30日,中国常驻安理会代表黄华出席了安理会会议。

——《新中国外交》

(6)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材料四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争端。……我们主

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臸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中华新闻网》

(7)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为了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出了哪些主张?

4.参考答案

(1)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协调各国行动。

(2)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苏联提出“否决权”问题是因为:在当时,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问题上,它是少数,有了否决权就可以保证苏联权利的行使。英美主张“少数服从多数”是因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只需“少数服从多数”,实际就可以达到不受限制的目的。(意思相符即可)(4)C。

(5)原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美苏两国将失去反法西斯这一合作的基础,西欧也将普遍衰落,美国将取代西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而苏联将是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进一步壮大,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将不可避免。

(6)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使超级大国封锁、孤立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中国在联合国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意思相符,言之有理即可)

(7)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加强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建立和谐世界等。(意思相符即可)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南;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臷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48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大康十年(289年),慕容硅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

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在生产上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包括华裔在内的有2300多万人,其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摘自《文化地理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有无组织性来看,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种,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在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又有哪几种?主要作用是什么?

(3)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会出现一个高潮?后来为何大幅度减少?

(4)为什么“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反映当时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5)海外华侨历来非常关心祖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他们曾作出过哪些贡献?

5.参考答案:

(1)从有无组织性来看我国古代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内地居民迁到边疆地区,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2)我国古代的自发移民有两种主要趋向:一是“北农南迁”,带去了技术和劳力,不断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最终使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第二种趋向是边疆(尤其是北方边疆)的少数民族内迁,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社会发展。

(3)海外移民出现高潮是因为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新航路,许多人出海外谋生。后来减少的原因是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4)不平等条约“允许华工出国”,列强借此掠夺、骗拐华工。当时的社会特征是半殖民地性。

(5)支持并积极参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2分)。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噶尔丹自立为准噶尔汗。他南下侵占回部(维吾尔族居住地区)诸城郭。占领南疆,向康熙帝提出:“圣上

君南方,我长北方。”(注:君、长皆为统治的意思)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他悍然进军内蒙古,康熙帝亲自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1696年,康熙帝再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噶尔丹众叛亲离,次年服毒自杀。

材料二1862年,俾斯麦在议会上发表演说:“德意志所瞩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普鲁士的威力……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材料三1860年12月,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举行特别代表大会,169名代表一致投票通过一项法令,取消这个州与其他各州的“联盟关系”;密西西比州立法机关以84票对15票、佛罗里达州以62票对7票、亚拉巴马州以61票对39票、德克萨斯州议会以160票对8票决定脱离美国联邦;田纳西州是公民投票,10.5万票对14.7万票,也是决定脱离联邦。……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林肯表示:“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决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康熙帝所做的与打败噶尔丹作用类似的三件大事。

(2)材料二中的“重大问题”和“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各指什么?俾斯麦是如何实现上述主张的?

(3)从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指出材料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似之处。

(4)材料中康熙帝、俾斯麦和林肯的言行有何共同之处?对此你如何评价?

6.参考答案:

(1)平定三藩之乱,派施琅进军台湾,设台湾府;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

(2)“重大问题”指德意志统一;“要用铁和血来解决”指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3)背景: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国南方奴隶主的分裂活动与德意志的分裂局面都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都完成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共同之处:坚决维护或完成国家的统一。评价: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力提高;符合当时本国人民利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机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汽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汽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型工业部分发展迟缓。

——据《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洲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等一系列重大发明。

──摘自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人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地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臹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

——摘自《大循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工业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

(2)材料二、三表明德国、美国工业迅速发展具备了哪些因素。

(3)概括指出英国、德国、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7.参考答案:

(1)对新技术的轻视;既得利益势力的阻挠。

(2)德国:政府的重视,引进先进的技术,发展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美国:美国优先引进和研究应用技术,再引进和研究基础科学。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远离战火,政府又采取自由开放政策,促使各国科学家流向美国,促进了美国科技中心地位的确立。

(3)英德实力的消长,加剧两国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8.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A.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日知录》卷二十二《郡县》

B.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臸,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臸、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中国前近代城市是不具有独立地位的……1921~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了《市自治臸》及其实施细则……1928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规定特别市的设臵……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首都;(2)人口在100万以上者;(3)其他特殊情况者。

——《中国城市史论稿》132页

材料四: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

材料五: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中国政治地理》47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

(2)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20年代,我国设立特别市和普通市的主要原因。

(4)简要分析材料四摘引的“指示”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意义。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宪法规定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背景以及香港、澳门特

别行政区建立的基本情况。

(6)你认为本题提供的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

8.参考答案:

(1)春秋时期,已设立郡县;早期的县高于郡,或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边远地区等。

(2) ①中书省②枢密院③御史台④主管政务

影响: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制度沿用至今。

(3)主要原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城市近代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地位提高等。

(4)直接影响:促成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促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深远意义:标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

(5)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根据中英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

澳门:根据中葡签署的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1999年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

(6)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等等。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贞观时,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到古印度学习甘蔗臸糖。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古印度数学的发展。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波斯商人……贩卖珠宝、香料及西域、南洋一带的土特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大量运往波斯销售。……651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全解》

材料三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特固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乃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使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粱廷楠《奥海关志》卷13

材料四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白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的清政府外交政策是什么,结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分析这种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3)材料四反映的李鸿章对外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主张的实践结果?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9.参考答案:

(1)特点:①范围广泛,同亚洲许多国家都有往来;②内容丰富,涉及使者往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③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互相学习,相互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

原因: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制度先进,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③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开明

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2)政策:闭关锁国。影响: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落后于世界潮流;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评价: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4)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部分代替了人类的脑力劳动,是人脑、神经系统的生长和补充……1977─1980年间,美国雇佣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增加了20%。目前日本的工业企业中具有大学学历的职工占33.6%,高中学历的占57.3%,在一些大企业中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人数的20%─30%。……目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一般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0%─70%。

材料二:以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北方”工业与“南方”农业的对立……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逐步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精尖的工业,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半加工工业,其中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已努力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而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最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材料三:核武器及运载工具的发展使美苏军备竞赛空前加剧……核武器产生了人类新的生存法则:你要活也须使别人活,要毁灭别人,也难免自己灭亡。战争已不再是用其他手段实现政治的继续,因为在核战争中,这种政策的决策者也将化为灰烬。面临自己在一场核大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或同归于尽的危险,苏美对核时代的世界大战及严重后果都有顾虑,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挑起战争,都以不超越战争边缘为限。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劳动方式、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由此还推动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试举两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使世界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态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战争与和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得出怎样的结论?

10.参考答案:

(1)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脑力劳动日益重要,体力劳动逐渐下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一、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阶级结构变化、重视教育、国家垄断组织发展、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等。(答2个即可)(2)变化:国际分工形成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梯形状态。新态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

益紧密,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使各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随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3)增加了动乱和战争的因素,同时又增加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因素。

(4)它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5: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的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概括说明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并分析英国位居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

(2)材料2与材料3相比,各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3)结合材料3、4、5及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11.参考答案:

(1)地位:英国处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垄断地位(或答:“世界工厂”地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原因: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经济发展迅速。原因:英法等国技术落后,资金外流;美德等国采用先进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

(3)关系的演变及原因:“二战”后初期的关系:美国控制西欧,西欧唯美国马首是瞻。原因: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②西欧国家普遍衰落。③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把西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系:政治上,西欧开始奉行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日益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经济上,在世界市场上同美国展开激烈竞争。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欧共体成立及扩大,西欧经济迅速发展,与美国差距缩小。

12.认真观察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分

别反映了我国古代

哪三个朝代的什么

政治制度?

(2)简述三种

政治制度实施的原

因。

(3)简述三种政治制度实施产生的影响。

12.参考答案:

(1)①西周:分封制。②秦朝:郡县制。③西汉初:郡国并行制(或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

(2)分封制: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以拱卫王室。郡县制:为了巩同封建统治,确立和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和管辖。郡国并行制:汉高祖错误地总结秦亡的教训,为巩固刘家天下,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统治。

(3)分封制:巩固了西周新政权的统治和奴隶制国家政权,扩大了疆域,发展了新政权的势力;但后来导致诸侯纷纷争霸兼并的局面。郡县制: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郡国并行制:造成了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代东亚对人类文明有独特的贡献,华夏文明或称中华文明是东亚文化的主流……中华文明所处地形复杂,族群众多,但它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自己的文明特征,如精耕农业,统一帝国,儒家伦理,历经磨难而未曾中断,彪炳于世界,贡献于人类、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相比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日本独特或例外之处:其一是历史上形成的有特色的文化……勤于和善于学习外国、外民族先进文化,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并存性”亦即“日本文化的基本形态的传统上属于什么都可以型”和“全面摄取型”这样一种传统的引进外来文化的方式。

——田嘉家《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

材料三20世纪上半期,有着自己文化与传统的亚非拉国家,在沿着原有轨迹缓慢行进的同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还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正在寻求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民族解放之路,不少国家建起了现代政党,臸订出资产阶级性质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回答:

(1)用史实简要说明根据材料一中概括出的中华文明主要特征。

(2)阅读材料二,以明治维新为例,简述近代日本是如何“学习外国、外民族先进文化”的?

(3)材料三中20世纪上半期亚非拉国家“受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回答中国是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民族解放之路的?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哪些现象?在强调文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今天,你有何认识?

13.参考答案:

(1)精耕农业: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铁器、牛耕等(答出教材上任何一项与农业技术有关的史实);儒家思想:(回答西汉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经磨难未曾中断;虽然经历了几次大的分裂和外族入侵,但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影响深远:中华文明对亚洲、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影响重大。(任举一合理事例即可)(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训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加紧侵略亚非拉地区。找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现象: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冲撞与交融。认识:历史上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有宽容心态理解和尊重人类社会不同文明等。

14.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国家的内政,关系到国家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861年3月4日,林肯发表就职演说。他指出:“我要根据宪法通过的最短的途径来挽救联邦,在奴隶臸和有色人种问题上,凡有利于拯救联邦的事,我就做;凡无助于拯救联邦的事,我就不做……”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反脱离联邦法》便脱颖而出,在国会审议通过时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干扰和阻碍。

材料二美国内战开战不久,英国发表“中立”声明,但把南部同盟称为“交战国”英国媒体称:“尽管我们同情(美国)北方,但一定不要忘记,那条棉花拧成的绳索却把我们与南方拴在一起了。”内战开始后,林肯政府虽对南部港口实行封锁,但并不禁止外国船只出入美国港口。内战初期,英国古物歉收,林肯政府向英国大量输出粮食,挫败了南部同盟的“棉花外交”。1861年11月,南方派两名使节到英国、法国请求干涉,被北方查获,英国为此发出战争照会。林肯不顾社会舆论和政府中主战派的反对,释放了南方的两名密使。从而使英国失去了对美国宣战的借口,也使美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材料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一国两臸”的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

材料四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中国政府在向美国政府介绍《反分裂国家法》时,将“分裂”一词译为“SECESSION”,(南北战争时,林肯政府将南方脱离联邦的叛国行为称为“SECESSION”),这就凸显了我国的《反分裂国家法》与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反脱离联邦法》同是正义之剑。

(1)据材料一,指出林肯政治主张的最高原则是什么?他实践这一原则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并分析林肯政府制定《反脱离联邦法》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伺机干涉美国内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为挫败英国的干涉阴谋林肯政府采取了哪些积极的外交战略?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1979年至2005年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分别确定了哪些方针政策?

(4)材料四提到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介绍《反分裂国家法》时,将“分裂”一词译为与美国南北战争中属于脱离、叛国行为相同的“SECESSION”,这体现了中国政府怎样的外交智慧?

14.参考答案:

(1)原则:制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手段:依靠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历史背景:共和党执政,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公开分裂国家,损害联邦利益;独立战争后,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了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2)原因:南方是英国重要的工业原料产地,美国分裂有利于英国对美国的经济掠夺。战略:维持北方与英国的经济贸易;理智处理两国之间的政治纠纷。

(3)提出和平统一方针,实行经济、文化交流;提出国共两党对等谈判方针;确立“一国两制”的方针;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4)因为《反分裂国家法》与《反脱离联邦法》是正义之剑,使得白宫方面既要维护南北战争的历史定位,又要维护林肯总统的崇高威望,因此就不能贸然反对与《反脱离联邦法》有相同意义的《反分裂国家法》;也在法理基础上向美国表明了《反分裂国家法》针对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干涉。

15.国歌既反映了历史,也反映了人民的心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中国)《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材料二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臸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众叛亲离,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法国)《马赛曲》(歌词)

请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请结合20世纪30年代前期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结合相关知识扼要说明1935年到1938年10月,中华民族是怎样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3)《马赛曲》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广泛传唱。请列举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到1792年期间,法国人民为反对专制,实行民主政治先后采取的重大举措。

(4)材料一、材料二两首歌词体现了哪些时代精神?

15.参考答案:

(1)日本法西斯侵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制造了“华北事变”,进而策划华北五省自治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2)①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如: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等;②爱国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③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并得到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④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⑤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组织会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⑥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开始(如召开洛川会议、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等)及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注:以上每个要点2分,共12分。如学生紧扣题意,答出具体史实均可酌情给分)

(3)①成立制宪议会,改造旧制度,如废除贵族、教会的特权等,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②发布《人权宣言》;肯定“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③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④1792年吉伦特派掌权期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或“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⑤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四个步骤,即:读、找、思、答。 一、读——是解题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非子·有度》所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容。第二遍细读,正确

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

【强烈推荐】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大揭秘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大揭秘 一、历史材料题的特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的格式是由“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设问”组成。材料解析题作为一种考察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有几个材料,总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也可以说是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往往想通过这一题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一般的命题意图思路是:材料一指出了……;材料二指出了……;材料三指出了……;几个材料,分别从_、_、_等方面提供了关于_的信息;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题是想考察考生的_知识,这就是命题者的意图,这就是题眼。因此,我们就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关的知识来回答题后所提到的问题。把握题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2)先阅读题后的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3)答题要简练,为什么答什么,不要过多解释。历史材料分析题按选择的材料可以分为:(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2)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等);(3)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4)混合型(文字、数据、图片的综合)。这四种形式的设问结构可以分为: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等。 二、历史材料题的类型及分析: 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等) 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材料解析题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史料文本的解读。目前学生比较难以把握的有以下几种文本:(1)古代文言文,尤其是先秦的。但高考命题者一般避开这个问题,难以读懂的都加上注释,但对文言文水平较差的同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2)国际关系条约文本。主要存在语法上的把握问题。(3)近代文言,这类材料高考比较多。(4)一些难懂的名词。回答此类题目,除了打好基础外,还应注意两点:第一,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抓住题眼。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弄明白。将原文不妨看个两三遍,对似懂非懂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再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第二,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这一步的关键是扣紧问题,语言要简练,高度概括。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鸦片战争》 材料二: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鸦片战争》 材料三:“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何关系?简要说明之。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解题分析:这道题的题眼实际上是鸦片走私的危害(主要是对中国政治产生的危害)。前面这个设问都是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用的相关信息,最后一问是关键也

掌握这个好用的主观题答题方法,高考历史得高分

掌握这13个好用的主观题答题方法,高考 历史得高分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 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 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注意四点: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

最新高考历史图片题设计

最新高考历史图片题设计 [1]名桥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力与美的展现。每一座名桥上都铭刻着让人无法忘记的历史。 材料一赵州桥(安济桥) 材料二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始建于1189—1192年,原名广利桥) 材料三钱塘江大桥(茅以升设计,1937年建成,为铁路公路两用桥) 材料四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赵州桥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它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此桥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2、材料二所示卢沟桥是由哪一个王朝修建的?该王朝为什么要在今北京西南修筑这样一座大型桥梁? 3、简述1937年7月,在卢沟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4、依据材料三、四,说明钱塘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使用功能上的相同之点。 5、钱塘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所用建筑材料与赵州桥和卢沟桥所用建筑材料有何本质差别?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说明形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 6、本题材料展示的四座桥及其相关故事,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隋朝李春主持修建。世界现存时代最早的大型石拱桥。科学性:主拱跨度大;大拱套小拱既减轻了桥自身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又便于排水泄洪;桥面平缓,便于人车通行等。艺术性:线条优美,体态轻盈,如长虹卧波。 2、金朝。1153年,金以燕京(今北京)为中都。为加强中都与外地的联系,修建了此桥。 3、7月7日夜,日军借日士兵失踪,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从此,日本全面侵华,中国进入全国抗战时期。 4、同为铁路、公路两用桥。 5、赵州桥、卢沟桥使用天然材料(主要是石头)建成,钱塘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主要使用人造材料(钢铁和水泥等)建造。前二桥建造于农业文明时代,后二桥建造于工业文明时代。 6、创造(创新)、自力更生、勇于反抗侵略等精神。 [2]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口号:“扶清灭洋”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劳工神圣” 材料三:口号:“打倒屠杀上海工人的蒋介石” 材料四:口号:“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书写) 材料五:口号:“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恩来书写) 材料六:口号:“反内战,反饥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谁提出的?试分析此口号提出的原因 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性质 和特点。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的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 4、简要说明材料四中的口号提出的原因及其所起到的历史 作用。 5、材料五中的口号书写于民国三十四年,折算为公历应是哪一年?当时,周恩来为什么要 题写这一口号? 6、材料六中的口号,什么时间响彻于哪些城市? 7、作为历史的印记,本题材料提供的口号,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 要且相当系统的信息? [参考答案] 1、义和团。提出原因: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危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是要矛盾。局限性:“扶清”容易让人民群众放松对清王朝的警惕;“灭洋”有明显的笼统排外色彩。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6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69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附参考答案)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西方世界的挑战 材料一: 第三十四款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望厦条约》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年份1840年1842年1845年1850年1851年1853年输华商品总值52.4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材料三: 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25分) (1)材料一中《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了什么原则?(2分) (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应对西方世界挑战态度的看法。(15分)答案: (1)条约一经签订,双方应遵守;如确因情况变化,须经双方协商而定。(2分) (2)中国人民购买力低下;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没有实现;(3分) (3)对华商品倾销额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中国方面打交道不顺畅;战后商品价格下降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 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篇一: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txt>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 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 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 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 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 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 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 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2017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读】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gCYST5o6Gm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 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gCYST5o6Gm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读】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

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gCYST5o6Gm 【答案】C 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gCYST5o6Gm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读】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gCYST5o6Gm 【答案】C 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gCYST5o6Gm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读】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获得丰富的史料就更能接近真相。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诗歌是特定的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它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A不准确;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这样的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总体要求 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5.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的相关要求 (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2)文句要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3)在形式上做到“三化”: 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关于评述题(即solo题)的解答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评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第二,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多角度的论证。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统一。(有时还需要分析作者观点的成因。)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题例:(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考主观题答题技巧——特点类题目】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2015年4月14日打印】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 设问呈现: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角度一,针对某一历史知识设问,如根据材料总结法家思想的特点。 角度二,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某一方面设问,如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兴建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角度三,针对两项或两项以上历史知识设问,如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 答题模版: 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的特点。 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是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就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势力与封建势力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 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资政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 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波及地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 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如西班牙内战开始时属政府与叛乱势力的内战,后由于德国干涉而发展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的影响直至今天,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因此该会议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 范例运用: [例] 材料1: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 材料2: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材料3: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后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 (1)依据材料2,分析英国政府为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3,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解析]第一步,审清设问。第(1)问要求回答的是“措施”及其“特点”,问题主体是“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两个限制性条件,即回答依据(材料2)、采取措施的力量(英国政府)。第(2)问要求回答的是“特点”,问题主体是发达国家福利制度,限制性条件是回答依据(材料3)、时间(二战后)。 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材料2、3都重点介绍了英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第(1)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从做法上总结(自愿原则);第(2)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主要从依据、涉及面方面总结。 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以自愿为主”“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 [答案] (1)措施:推行社会保障措施。 特点:以自愿为主。 (2)特点: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保障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尝试运用: 1.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材料2: (1)依据材料1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2)与材料1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你怎样评价? 解析:第一步,审清设问。第(1)问要求据材料1回答“核心内容”和“特点”;第(2)问要求在比较材料1、2的基础上,总结材料2中课程内容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 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根据材料,结合答题模板,第(1)问的“特点”应从目的、内容两方面思考,第(2)问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总结。 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第(1)问由材料1中的“学而优则仕”和“男儿欲遂平生志”可知读书人的“平生志”是做官;由“六经勤向窗前读”可知所读之书主要为“六经”(儒家经典)。第(2)问中材料2与材料1的对比主要是课程内容上的比较,材料1中课程内容为“六经”,而材料2中,除经学外,还有多门社会与自然方面的课程,可见课程内容有同有异。 答案: (1)儒家学说(四书五经)。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3: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1)简析材料1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

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高考历史最新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1.(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望,更大的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2分)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此外,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主要有哪些?(8分) 材料三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外有识之士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起的共同作用。(1 0分) 【答案】1.(30分) (1)现象:士阶层的崛起。(2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或宗法制的解体); 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8分) 影响: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分) (2)特征:推崇理性。(2分) 法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6分) (3)来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学说;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4分)特点: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共同作用:提倡、宣传新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加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转型。 (4分) 2.(26分)现代化建设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考历史一模上海史材料分析题

2010模拟卷上海史材料分析题汇总 (卢湾 )34、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城市。 材料一青浦崧泽村考古发现的彩陶猪、玉器和陶壶 材料二 清末上海北大门 1907年外白渡桥 材料三上海公共租界筑路情况:(沪西)1864年筑Jessfield Road(万航渡路);1901年筑Brenan Road(长宁路)、Hungjao Road(虹桥路)、Rubicon Road(哈密路)、Robinson Road (长寿路);1903年筑Kiaochow Road(胶州路)…… 问题:(12分) 1)考古发现说明上海在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文明的雏形。材料一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要考证崧泽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史料进行印证?(4分)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 除此以外,请列举近代上海城市取代老城厢的表现。(4分) (1)上海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文明的雏形。 史料类型:实物史料;还可用的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考古遗址遗迹等。 (2)历史信息:上海开埠,辟设租界;上海的道路建设和交通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已建立起基本的公共道路系统。说明上海开埠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迈开

了现代化的步伐。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使上海城市格局和整体风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一座完全不同于老城厢的近代城市已经崛起。 表现:经济功能与地位发生历史性变化:民族工业创建、贸易导向性经济为主流。跻身于东亚以至世界大都市行列,(或:是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同时也成就了繁荣的民族工业。) 城市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完善: 公共照明系统的建立;(也可列举具体相关实例) 城市供水网的初步建立。(也可列举具体相关实例) 市民生活方式变化,衍生出石库门弄堂文化 (嘉定)35、上海开埠与租界 1845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上海英租界开辟的一个中英地方协定,这个章程既确定了大致界域、外侨和侨民之间在上海的具体租地办法,又规定了界内的一些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行措施。这是近代上海主权将丧,但也是城市近代化的一个历史性的起点。——《上海志鉴》 问题:(9分) (1)简述上海英租界设立的背景。(3分) (2)依据所学知识,在租界内上海丧失了哪些“主权”?(2分) (3)你是否同意开埠及租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近代化”,并用史实证明。(4分)(1)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开埠。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及颁布,标志英租界的开辟。(3分) (2)领土主权、司法主权、行政主权等。(2分) (3)同意。上海逐渐建立起公共道路系统;交通工具也经历了从人力车到电车的变化;公共照明系统、城市供水系统等渐成规模。(4分) (浦东)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乍一看,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环城修筑的城墙濒临坍塌,已有300年历史了。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2020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2020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01异同型(比较型)试题 一.什么是异同型(比较型)历史试题?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有些试题,题干中无“比较”、“异同”等字眼,但解题过程中必须用到比较的方法。 二.异同型(比较型)历史选择题解题指导 1.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四个步骤: (1)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3)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2.解答异同型(比较型)选择题的主要方法 (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时要善于运用相关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5)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3.异同型(比较型)非选择题的主要分类、设问模式及答题思路(1)求异类:比较历史事件的不同特点或差异。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不同?(X分)”。 【答题思路】首先明确比较角度,然后就两者分别做答。“前者……,后者……”。(2)求同类:比较事件的共性或相似性。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相同点?(X分)”。【答题思路】提示比较角度,用“都……”,条目清晰。 (3)“变化”类:在比较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X,指出……变化?(X分)” 【答题思路】必须答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种情况,常用“由……到……”。 4.未指明比较点时一般要思考的比较点 在没有指明比较点的情况下,一般从背景(原因)、性质、方式、特点、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并选择最为突出的三至五个方面进行比较,要比大的方面,不比小的方面,也不要面面俱到。同时答题时要根据比较点,对应性的回答。 02目的型试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