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1): 133 141 https://www.doczj.com/doc/8c10051547.html,/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https://www.doczj.com/doc/8c10051547.html, DOI: 10.3724/SP.J.1006.2013.00133

干旱处理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张智猛1戴良香1,*宋文武1丁红1慈敦伟1康涛1,2宁堂原3

万书波4,*

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山东青岛 266100; 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3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东泰山271018; 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 以花育22和花育25为试验材料, 利用防雨棚池栽人工模拟干旱胁迫逆境试验, 调查苗期、花针期和结荚期

水分胁迫对花生叶片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处理初期, 两品种抗氧化

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各成分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Pr)、

游离氨基酸(AA)、脯氨酸含量(Pro)显著升高, 但随干旱处理进行, 其活性明显降低, 保护酶活性与渗透调节物质降低

时间基本同步, POD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较弱, 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 随干旱处理历时延长, 含量降低, 其

降低时间滞后于保护酶活性, 花育22 MDA含量高于花育25; 各生育期干旱处理结束后, SOD、CAT、Pr、AA、Pro

含量明显升高, 且在水分敏感的花针期升幅均较大; 苗期干旱对生育后期保护酶及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较小; SOD

和CAT是花生适应抗旱胁迫的主要抗氧化酶, 各渗透调节物质调节能力表现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

>脯氨酸; 花育25抗旱适应能力较强。

关键词:花生品种; 水分胁迫; 保护酶活性; MDA; 渗透调节物质

Effect of Drought Stress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Peanut Leaf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Content

ZHANG Zhi-Meng1, DAI Liang-Xiang1,*, SONG Wen-Wu1, DING Hong1, CI Dun-Wei1, KANG Tao1,2, NING Tang-Yuan3, and WAN Shu-Bo4,*

1 Peanu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266100, China;

2 College of Agronomy,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Crop Water Physiology and Drought-Tolerance Germplasm Improvement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4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Using Huayu 22 and Huayu 25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t seedling stage, flowering-pining stage, and podding stage in peanut leaf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rought stress in pool cultivation with rainproof.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antioxidant systems and the components of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of two varieties were not entirely consistent during early drought stress stage. Lea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ies, soluble protein (Pr), free amino acid (AA) and proline (Pro)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un-

der drought stress. With the prolonged stress, the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content de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OD activity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weakly responded to drought stress.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stress prolonged, but its time lagged behind those of the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The MDA content in Huayu 22 leaf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uayu 25. After the drought stress, the activities of SOD, CAT, and soluble protein, free amino acid and proline content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at the end of drought stres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Among those stages, all the parameters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at the flowering-pining stage, which is sensitive to water supply. The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on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of peanuts

were weaker at seedling stage than at late growth stages. SOD and CAT were the key antioxidant enzymes to adapt dr ought stress

in peanut. The ability of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contribu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drought stress in turn was: soluble sucrose >

free amino acid > soluble protein > proline. The drought tolerance of Huayu 2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uayu 22.

本研究由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A8B03, 2012BAD11B0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4), 山东

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花生)和青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2-3-38-nsh)资助。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 戴良香, E-mail: qinhdao@https://www.doczj.com/doc/8c10051547.html,; 万书波, E-mail: wansb@https://www.doczj.com/doc/8c10051547.html,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2-04-06;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2-07-05;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2-10-08.

URL: https://www.doczj.com/doc/8c10051547.html,/kcms/detail/11.1809.S.20121008.1328.021.html

134作物学报第39卷Keywords: Peanut varieties; Water stress;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y; Malondialdehyde;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也是各种胁迫环境中最常见、最普遍的逆境因子之一, 植物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 并形成了受遗传性制约的适应机制[1-5]。植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酶促和非酶促两大类保护系统以清除活性氧, 减轻或避免活性氧对细胞造成的伤害, 这些抗氧化酶系的表达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量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抗性密切相关, 最终体现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或产生抗性[3,6-7]。同时,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代谢亦与作物抗旱性关系密切, 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为复杂, 不仅与作物类型、基因型、胁迫程度及持续时间、不同生育期等密切相关, 而且与酶的类型有关[8-10]。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 主要种植在占国土面积30.8%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品种间的抗旱性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加强其抗旱性研究对挖掘干旱、半干旱地区花生生产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13]。花生在不同生育阶段经常会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 研究表明, 花生自身具有高效用水的特点, 花生生长对干旱的反应较为敏感, 物质运输较为迟钝, 干旱胁迫造成的膜伤害是由于生物自由基引起膜中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和保护酶系统(SOD、CAT和POD)活性下降, MDA含量增加,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14-17]。也有研究认为, 干旱胁迫使不同花生品种保护酶活性有所下降, 但在严重干旱胁迫时期, CAT活性升高, 且抗旱品种的活性高于敏感品种, 恢复灌水后, 所有品种的酶活性下降; 前期适度干旱可增强作物后期的抗旱能力[18]。这些结果多来自幼苗期或某一生长阶段突然遭受水分胁迫时的室内盆栽试验, 而渐进性的不同生育期干旱可能使作物忍受强度更大的胁迫, 但不一定导致细胞严重损伤[19-21]。有关旱棚池栽模拟大田条件下的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 对不同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能力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与抗旱性形成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 本文通过防雨棚池栽试验, 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MDA)的影响, 旨在探讨花生抗旱机制和其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 以期为生产及优良种质的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试验站土壤类型为褐土, 质地为轻壤, 土壤田间持水量25.69%, 土壤含有机质8.70 g kg–1、水解氮83.29 mg kg–1、速效磷59.56 mg kg–1和速效钾73.55 mg kg–1。整地前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1.03%, 依据土壤含水量控制灌水量补墒, 播种前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8.21%。

1.2试验设计及取样

2009—2010年选用抗旱性较强的花育22和花育25进行防雨旱棚池栽试验。在各处理每次补水或干旱处理前采集0~20 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以控制补水量令胁迫时期0~2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50%, 除全生育期干旱处理外, 其余处理非胁迫期间0~2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75%, 全生育期干旱处理的补水量控制在50%~60%。

栽培池面积12 m2, 每池种植8行。设5个处理, 即对照(W0, 中午植株有50%出现萎蔫时补水, 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0%~50%)、全生育期浇水(W1, 苗期、花针期和结荚期均补水, 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75%)、苗期干旱处理(W2, 5月18日至6月18日胁迫, 花针期和结荚期补水)、花针期干旱处理(W3, 6月19日至7月18日胁迫, 苗期和结荚期补水)、结荚期干旱处理(W4, 7月19日至8月18日胁迫, 苗期和花针期补水)。人工浇水, 播前底墒浇水量为1200 m3 hm–2, 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播种前基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 600 kg hm–2, 管理措施同高产田。2009年5月6日播种, 9月22日收获, 2010年5月3日播种, 9月20日收获。按行长和穴数收获计产, 单株考种。

自出苗开始, 观察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分别在苗期(出苗后30 d)、花针期(出苗后60 d)、结荚期(出苗后90 d)、饱果期(出苗后110 d)和成熟期(出苗后125 d)各处理胁迫结束的前1 d上午9:00~11:00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穴, 洗净并吸干, 放入冰盒中带回室内; 取主茎和分枝上倒数第3~4片展开复叶。将样品保存于–80℃超低温冰箱, 以备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称取0.5 g鲜样剪碎, 加0.05 mo1 L–1、pH 7.8

第1期张智猛等: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135

的磷酸缓冲液(内含1%的PVP) 5.0 mL及少量石英沙, 于冰浴中研磨提取, 15 000×g, 4℃下离心15 min, 将上清液定容至10 mL即为酶提取液, 用于以下各指标测定。

以反应抑制氮蓝四唑(NBT)光氧化还原50%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测定SOD, 用U mg–1 FW表示[22]; 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24]测定CAT, 以30℃下每克鲜重样品每分钟内分解H2O2的毫克数为酶活力单位(μmol H2O2 g–1 FW min–1); 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 以ΔOD470 g–1 FW min–1表示酶活力单位[22]。参考李合生的方法[22]测定丙二醛(MDA)含量; 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并用牛血清白蛋白作标准曲线[23]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采用茚三酮法[25]测定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 采用蒽酮法[24]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1.4统计分析

由于试验数据较多, 两品种两年对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的反应基本一致, 故取2年数据平均值。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统计软件分析整理所有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花生叶片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由图1-A看出, 不同生育期干旱处理对花生叶片SOD活性变化趋势无影响。W0处理下, 两品种

图1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花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in peanut leaf

SS: 苗期; FP: 花针期; PS: 结荚期; PF: 饱果期; MS: 成熟期. W0: 对照; W1: 全生育期浇水; W2: 苗期干旱处理; W3: 花针期干旱处

理; W4: 结荚期干旱处理。

SS: seedling stage; FP: flower-pegging stage; PS: podding stage; PF: pod filling stage; MS: maturing stage. W0: control; W1: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watering; W2: the seedling stage drought; W3: flower-pegging stage drought; W4: podding stages drought.

136作物学报第39卷

SOD活性在苗期均显著升高, 之后迅速下降, 花育22和花育25降幅分别为54.53%和27.81%, 花育22降幅较大且至成熟期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而花育25的W0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两品种W1处理的SOD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幅较小。苗期、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初期, SOD活性均表现升高, 尤以W3处理升幅显著, 花育22 W2、W3、W4处理较W1处理分别提高40.13%、12.41%和8.26%, 而花育25分别为20.2%、17.91%和13.03%; 随干旱时间延长, 其活性有所降低, 但两品种降幅不同, 花育22降幅较大且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而花育25降幅不显著。干旱结束复水后, 两品种SOD活性均有所恢复, 花育25恢复能力较强, 且整个生育期内SOD活性相对较高。

土壤水分状况不影响花生叶片POD活性的变化趋势, 且各干旱处理在结荚期活性差异很小。W0处理下, 两品种POD活性均显著高于W1处理, 且两品种W1处理POD活性在结荚期后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苗期干旱下POD活性未明显升高, 但花针期干旱令其活性升高明显, 尤以花育25升幅较大; 花针期时, 花育22和花育25 W3处理较W0、W1处理分别增加0.78%和6.50%、5.28%和17.00%; 结荚期干旱并未使干旱处理期内POD活性明显升高。生育前期花育22 POD活性明显低于花育25, 至生育后期, 花育22显著高于花育25 (图1-B)。

叶片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受干旱处理时期的影响, 两品种各干旱处理间差异显著。W0处理前期CAT活性升高, 后期两品种表现不一致, 花育22继续降低且显著低于各处理, 而花育25仍表现升高, 表明干旱处理至后期使花育22 CAT活性受抑制。W1处理下, 花育22活性较高, 而花育25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苗期干旱对两品种CAT活性变幅影响不大, 花针期CAT活性明显升高, 花针期至结荚期, 花育22和花育25的升幅分别为40.77%和41.93%。结荚期干旱使叶片CAT活性有所升高, 但不显著(图1-C)。

2.2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花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从图2-A看出, 随生育期推进, 两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 至成熟期最大, 结荚期至成熟期, 花育22升幅较大, 尤以W0和W2处理升幅明显, 分别为119.27%和121.58%, 花育25两处理的升幅分别为47.65%和120.56%。两品种W0处理的全生育期内, 其活性明显高于W1处理, 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生育前期, 两品种W3处理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而至饱果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两品种W4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干旱处理时期对两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无明显影响, 各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花针期和饱果期均出现一峰值, 在饱果期两品种均以W2处理最高, 且花育25升幅较大。干旱处理期内,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 胁迫结束后其含量随复水而降低。W0处理下, 生育前期两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而W1处理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W3处理使两品种含量显著升高, 花育25升幅较大, 花育22和花育25的升幅分别为30.04%和112.76%。花育22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花育25, 但随生育进程推进, 花育22呈降低趋势而花育25表现升高趋势(图2-B)。

两品种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对干旱处理时期的响应相同, 均呈渐降的变化趋势。苗期至花针期降速较大, 之后较小, 且两品种均以W0和W2处理降幅较大, 花育22和花育25降幅分别为57.99%、15.10%和65.34%、26.77%。苗期干旱使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花针期干旱导致干旱期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 后期又显著升高, 花育22和花育25最大升幅分别为2.25%和4.64%。W1处理并未使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或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主要是对干旱处理的适应反应, 而对其调节作用不大(图2-C)。

两品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因干旱处理时期的不同略有差异, 主要与苗期干旱与否有关。苗期干旱致使叶片脯氨酸含量升高, 尤以花育25显著。之后, 两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因干旱处理时期的不同表现不同。W0处理下, 两品种脯氨酸含量均随干旱处理进程显著升高, 花育25升幅较大; 饱果期时花育22和花育25叶片脯氨酸含量分别是W1处理的1.12倍和1.43倍。干旱处理期内两品种W2、W3、W4处理叶片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升高, 干旱处理结束复水后, 其含量降低, 花育22均恢复到W1处理的水平, 而花育25高于W1 (图2-D)。

2.3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花生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图3表明, 花生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对干旱处理的响应一致, W0处理两品种MDA含量显著升高,

第1期

张智猛等: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137

随干旱历时延长, 其含量降低, 且因品种、生育时期的不同其升降幅度不同。苗期至花针期, 花育22和花育25升幅分别为105.86%、27.10%, 饱果期至成熟期的降幅分别为30.83%、–1.33%。干旱处理后, 两

品种MDA 含量均明显升高, 花针期干旱使花育22和花育25的升幅分别为96.93%、41.95%, 结荚期干旱其升幅分别为98.02%、53.91%, 表明此期干旱造成花生生育后期不可逆的膜系统伤害。

图2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

Fig. 2 Changes of osmotic substances content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under drought stress

SS: 可溶性糖; Pr: 可溶性蛋白质; AA: 游离氨基酸; Pro: 脯氨酸。其余缩写同图1。

SS: soluble sucrose; Pr: soluble protein; AA: free amino acid; Pro: proline. Other abbreviations are the same as given in Fig.1.

138

作 物 学 报 第39卷

图3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两品种丙二醛含量变化

Fig. 3 Changes of MDA content of two peanut varieties leaf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under drought stress

图中缩写同图1。Abbreviations are the same as given in Fig. 1.

2.4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两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各干旱处理对两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基本相同, 与全生育期浇水处理比较, 苗期干旱仅影响两品种的分枝数和双果饱果数, 而对产量和其余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全生育期干旱使两品种分枝数、双果饱果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单果饱果数显著低于花针期干旱; 花针期干旱对两品种单双果秕果数的影响显著。

不同干旱处理对两品种产量的影响相同, 与全生育期干旱处理比较均以苗期胁迫的增产幅度最高, 花育22和花育25分别增产16.81%和37.89%; 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处理下, 两品种分别增产15.27%和28.66%; 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分别使花育22和花育

25增产11.43%、0.96%和21.17%、7.44%; 与全生育期水分适宜比较, 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分别使两品种减产3.33%、12.41%和5.83%、13.69%。可见, 苗期适当控制土壤水分可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 有利于花生植株健壮生长并最终提高产量, 又利于花生“蹲苗”的实施, 是花生节水栽培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

3 讨论

3.1 干旱胁迫与保护酶系统

干旱胁迫是影响旱地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 逆境胁迫会使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增加, 导致细胞遭受氧化危害, 作物需动员整个防御系统抵抗水分胁迫诱导的氧化伤害, 而清除系统中SOD 、POD 和CAT 的活性高低就成为控制伤害的决定因素[24], 能

表1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两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two peanut varieties 品种 Variety 干旱胁迫时期 Drought period

分枝数 Branch number per plant

双果饱果数 Fruitful double-pod per plant 单果饱果数 Fruitful single-pod per plant 双果秕果数 Shrunken double-pod per plant 单果秕果数 Shrunken single-pod per plant 产量 Yield (kg hm –2) W0 7.33 b 1.30 c 1.13 b 1.23 b 1.33 b 6756.15 b W1 9.67 a 2.97 a 1.40 b 1.60 a 1.93 ab 7787.70 a W2 8.33 b 2.17 b 1.20 b 1.77 a 1.43 b 7892.10 a W3 7.00 c 2.87 a 2.23 a 1.43 b 2.27 a 7528.20 a 花育22 Huayu 22

W4

6.33 c 2.07 b 1.13 b 0.93 c 1.53 b 6820.95 b W0 8.33 b 1.53 c 1.30 c 0.73 c 2.50 ab 6451.65 c W1 9.33 a 2.23 b 1.47 bc 1.23 b 2.57 a 8301.00 ab W2 8.67 b 3.33 a 1.67 b 2.07 a 1.83 c 8895.90 a W3 8.67 b 2.63 b 1.90 a 1.30 b 2.23 b 781

7.40 b 花育25 Huayu 25

W4

9.00 a

2.83 ab

1.70 a

1.10 bc

2.07 bc

6931.65 b

同列标以不同小写字母的值差异达5%显著水平。表中缩写同图1。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0.05 probability level. Abbreviations are the same as given in Fig. 1.

第1期张智猛等: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139

较好地反映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3,25-26]。

细胞中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与作物的抗旱性强弱有关, 且作物对逆境胁迫的敏感性因类型、品种、生育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有利于清除自由基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 减轻膜伤害程度[6,26-29]。本试验结果表明, 花生叶片保护酶系活性的变化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干旱处理初期, 叶片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明显升高, 随胁迫历时延长, 不同品种、不同酶类型的表现不同, 花育22叶片SOD、CAT降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花育25则表现继续升高的趋势; 两品种POD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较弱, 其对干旱胁迫适应性较强而调节能力次于SOD和CAT。无胁迫条件下, 叶片保护酶活性明显低于胁迫处理且无剧烈升高或降低。各生育时期胁迫结束后SOD、CAT 活性升高, 尤以花针期胁迫致其活性升幅较大。可见花针期是花生对水分反应的敏感期, 也是花生需水的临界期, 此期土壤水分状况对花生叶片保护酶活性影响较大, 进而影响花生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物质合成与运输, 最终制约产量的提高。

花生苗期干旱, 其叶片保护酶系活性与全生育期干旱胁迫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同且活性相近, 二者间无显著差异, 其活性和MDA含量上升幅度均较小, 仅影响生育前期花生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系统, 对生育后期无影响。这与以往关于苗期干旱对生理生化指标的作用提前于植株形态指标, 有助于提高花生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一致[14]。花育22受膜脂过氧化伤害的程度较严重。即表明苗期缺水造成的伤害相对其他生育期胁迫较小, 花生生长前期耐旱性很强, 苗期适当控制土壤水分有利于花生植株健壮生长和产量提高, 有利于花生“蹲苗”的实施, 是花生节水栽培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1-13,16-17]。

花针期和结荚期是花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进入旺盛阶段, 尤以花针期对水分较为敏感, 此期受到水分胁迫, 复水后尽管根冠生长均有恢复, 但很难超过正常生长状况。若通过轻微水分胁迫再复水以促进生长来提高水分利用率, 也要避开花针期, 否则造成的后果日后难以弥补[10,12-13]。本试验结果表明, 花针期胁迫可明显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升幅, 降低MDA含量。此期是花生需水敏感期, 水分亏缺时必须通过灌水来调节体内代谢的平衡, 达到高产高效。结荚期是籽仁充实饱满关键时期, 也是需水和耗水量较大时期。试验结果表明, 此期灌水并不造成叶片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降低和MDA 含量的升高, 反而略有上升或降低。但此期水分不足, 光合产物积累降低, 产量损失严重, 一般能减产80%左右。此期不能耐受水分胁迫, 如此期遇旱, 应尽力灌溉, 生产上不应忽视。

3.2干旱胁迫与渗透调节作用

渗透调节是植物对干旱胁迫产生的保护性反应的一个重要生理机制, 也是其抵御逆境胁迫的一种重要方式[4,8,27-28]。研究表明, 作物在干旱胁迫下积累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 从而保证组织水势逐步下降时细胞膨压得以尽量维持, 保证生理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它是植物适应干旱, 防止细胞和组织脱水, 提高水分利用率最重要的生理机制之一。不同植物对逆境的反应不同, 因而细胞内累积的渗透调节物质亦不同[4,7,27,30]。本试验条件下, 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水分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全生育期水分供应充足时, 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低且变幅较小。苗期和花针期干旱胁迫下, 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明显升高, 但因品种和渗透调节物质类型的不同造成胁迫时期渗透调节能力的差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充分发挥了降低水势的作用, 防止了细胞质过度脱水, 其渗透调节的作用明显。各渗透调节物质增加的相对幅度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 这与蔡昆争等[31]关于水稻渗透调节物质调节能力大小结果一致。不同干旱胁迫处理渗透调节能力为花针期>结荚期>苗期。反映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渗透调节能力的差异和渗透调节物质相对贡献率的差异, 表明花生通过渗透调节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

脯氨酸是水溶性最大的氨基酸, 在干旱条件下, 植物常通过在细胞内主动积累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其渗透势, 被认为是有效的渗透调节物质, 有助于植物细胞或组织的持水能力以增加植物抗旱性。尽管对脯氨酸与水分胁迫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论, 但脯氨酸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对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确有一定的影响[3]。花生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反应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全生育期水分胁迫并未使花育22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 但花育25则显著升高, 花育25更具抗旱性; 同时, 在全生育期充分供水条件下, 两品种叶片游

140作物学报第39卷

离脯氨酸含量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和较小变幅。表明

游离脯氨酸在花生叶片中的累积除基因型差异外还

受干旱胁迫的影响, 脯氨酸积累可降低叶片水势、

减少组织或细胞由于脱水造成的伤害, 增强花生的

抗旱能力。

4结论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花生叶片保护酶活性、渗

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效应不同, 花针期干旱使SOD和CAT主要保护酶活性、可溶

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质

含量和膜脂过氧化水平明显升高, 苗期干旱对生育

后期保护酶及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较小。干旱处理

历时和强度影响花生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含

量的变化。干旱初期, SOD、CAT、可溶性糖、可溶

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但

随干旱处理进行, 其活性明显降低, 保护酶活性与

渗透调节物质降低的时间基本同步; 但POD活性对

干旱的响应较弱。花生叶片各渗透调节物质调节能

力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 同时表现为花针期>结荚期>苗期, 花育25抗旱能力

相对较强。花针期和结荚期干旱使花生平均减产4.58%和13.05%。

References

[1]Shan L(山仑). Development trend of dryland farming technolo-

gies. Sci Agric Sin(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7): 848–85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Smirnoff N. The role of oxygen in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water

deficit and desiccation. New Phytol, 1993, 125, 27–58

[3]Li X(李霞), Jiao D-M(焦德茂), Dai C-C(戴传超). The response

to photooxidation in leaves of PEPC transgenic rice plant (Oryza

sativa L.). Acta Agron Sin (作物学报), 2005, 31(4): 10–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Wang J(王娟), Li D-Q(李德全). The accumulation of plant

osmoticum and activated oxygen metabolism under stress. Chin

Bull Bot(植物学通报), 2001, 18(4): 459–46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Chaves M M, Oliveira M M. Mechanisms underlying plant resi-

lience to water deficits: prospects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J

Exp Bot, 2005, 55: 2365–2384

[6]Chen S-F(陈善福), Shu Q-Y(舒庆尧).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for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Chin Bull Bot (植物学通报), 1999, 16(5): 555–56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7]Tang Z-C(汤章城). Proline accumulation in plants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and its possible significance. Plant Physiol Commun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1): 15–21 (in Chinese)

[8]Boyer I S. Plant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1982,

218: 443–448

[9]Chowdhury R S, Choudhuri M A. Hydrogen peroxide metabo-

lism as index of water stress tolerance in jute. Physiol Plant, 1985, 65: 503–507

[10]Jiang H-F(姜慧芳), Ren X-P(任小平). The effect on SOD acti-

vity and protein content in groundnut leaves by drought stress.

Acta Agron Sin(作物学报), 2004, 30(2): 169–17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1]Zhang Z-M(张智猛), Dai L-X(戴良香), Ding H(丁红), Chen

D-X(陈殿绪), Yang W-Q(杨伟强), Song W-W(宋文武), Wan S-B(万书波).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rought stress in different peanut cultivars widely released in North China. Acta Agron Sin(作物学报), 2012, 38(3): 495–50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2]Luo Y-N(罗瑶年), Yao J-P(姚君平), Yang X-D(杨新道), Song

M-T(宋满堂). Study on the critical content of soil moisture in seedling stage and flowering period of peanut. J Peanut Sci (花

生科技), 1981, (4): 17–21 (in Chinese)

[13]Yao J-P(姚君平), Luo Y-N(罗瑶年), Yang X-D(杨新道). Study

on the critical content of soil moisture in fruiting period and fruiting period of peanut. J Peanut Sci (花生科技), 1981, (3): 21–26 (in Chinese)

[14]Amalo K, Chen G X, Asade K. Separate assays specific for

ascorbate peroxidase and guaiacol peroxidase and for the chloro-

plastic and cytosolic isozymes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implants.

Plant Cell Physiol, 1994, 35: 497–504

[15]Xue H-Q(薛慧勤), Sun L-Z(孙兰珍). 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 in different drought resistant peanut varietie. Agric Res Arid Areas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7, 15(4): 82–8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Xue H-Q(薛慧勤), Sun L-Z(孙兰珍), Gan X-M(甘信民). Study

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mechanism of drought resis-

tance in peanut cultivars. Agric Res Arid Areas (干旱地区农业

研究), 1999, 17(4): 82–8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7]Li J-Q(李俊庆), Rui W-L(芮文利), Qi M-Z(齐敏忠), Zhu

H-X(朱红霞), Yang D-C(杨德才). 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biology character of different peanut cultivars. Chin J Agrometeorol(中国农业气象), 1996, 7(1): 11–1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8]Ni Y-B(倪艳波), Yan M-M(闫苗苗), Wei G-C(魏光成), Zhang

第1期张智猛等: 干旱处理迫对花生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141

J-H(张家浩). Changes of partial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peanut

under water stress. J Anhui Agric Sci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34): 11004–1100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Song F-B(宋风斌), Dai J-Y(戴俊英).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the activities of active oxygen exterminating enzymes of leaf. J

Jilin Agric Univ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7(3): 9–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Smimoff N. Plant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Curr Opi-

nion Biotechnol, 1998, 9: 214–219

[21]Stewartgr D. Esiccation injury, anhydro biosisand survival. In:

Jones H G, Flowers T J, Jones M, eds. Plants under Stress. Gam-

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15–130 [22]Li H-S(李合生). Experimental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

原理和技术).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0 (in Chi-

nese)

[23]Zhang X-Z(张宪政), Chen F-Y(陈凤玉), Wang Y-F(王荣富).

Plant Physiologic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4 (in Chinese) [24]Jiang Y, Huang B. Drought and heat stress injury to two cool

season turf grasses in relation to antioxidant metabolism and lipid

peroxidation. Crop Sci, 2001, 41: 436–442

[25]Sun Y-R(孙一荣), Zhu J-J(朱教君), Kang H-Z(康宏樟). Effects

of soil water condition on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and pro-

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seed-

lings. Chin J Ecol (生态学杂志), 2008, 27(5): 729–734 (in Chi-

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6]Cao H(曹慧), Han Z-H(韩振海), Xu X-F(许雪峰). Mem-

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effect of chlorophyll degra-

dation in malus seedlings under water stress. Sei Agric Sin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10): 1191–11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7]Chen S-Y(陈少裕). Membrane-lipid peroxidation and plant

stress. Chin Bull Bot (植物学通报), 1989, 6(4): 211–21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8]Cabuslay G S, Ito O, Alejar A A. Physiological evaluation of re-

sponses of rice to water deficit. Plant Sci, 2002, 163: 815–827 [29]Li G-M(李广敏), Tang L-S(唐连顺), Shang Z-Q(商振清), Chi

S-M(池书敏). Effect of osmotic stress on protective enzyme sys-

tems in maize seedl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drought resis-

tance. J Agric Univ Hebei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7(2): 1–5 (in Chines with English abstract)

[30]Akcay U C, Ercan O, Kavas M, Yildiz L, Yilmaz C, Oktem H A,

Yucel M. Drought-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and antioxidant re-

sponses in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 seedlings. Plant Growth Regul, 2010, 61: 21–28

[31]Cai K-Z(蔡昆争), Wu X-Z(吴学祝), Luo S-M(骆世明).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osmolyt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rice leaves and roots. J Plant Ecol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91–50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黑花生简介

黑花生简介 一、黑花生介绍 黑花生,也被称作富硒黑花生,黑粒花生,晴仁谷花生。黑花生是内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和黑色素的新品种。黑花生与红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l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黑花生富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7.57%,仅次于黑大豆,必需氨基酸比例占22.90%。 二、黑花生的价值 1、经济价值 山东莱阳一品蔬菜开发中心:黑花生报价9元/斤, 淄博裕然农业有限公司:黑花生报价9元/斤。 业内人士分析,后期嫩花生零售价将围绕每斤7元上下波动,但波动幅度不会很大。 2、药用价值 据医疗部门做理疗实验,黑粒花生具有延年益寿,益智养发,抗衰老,抗癌细胞扩散增生等疗效。还具有降压、减缓支气管炎的神奇药用价值。医学专家推荐,每天生食9粒(分3次吃)黑花生果仁,能使白发变黑,血压正常及预防因缺少人体需微量元素而造成的多种病症。有着极大的种植价值和作为保健食品开发的潜在市场,更是新春佳节馈赠亲朋好友的极佳的农特产品。 三、黑花生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种植黑花生前的四个准备:

1、种植地块选择:选择空气、土壤、水源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地块。 2、土壤选择:不可选用太肥沃的土地,以油沙地为最佳。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3、栽培时间:3月上旬至5月上旬均可种植。 4、种子处理:剥壳前先晒种3天,剥壳后把有病虫害、已发芽、损伤不能用的果仁剔出,其余分为大、小种子,分级播种。不宜将大小不同的种子混播。每亩用种子9公斤至10公斤,用“生物灵”营养液每支对水15公斤浸种3小时,以增加种子养分;同时用乐果50克进行种子消毒。在播种前每亩用400克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二、地块选择: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以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砂壤土最为适宜。但以黄棕壤土适宜种黑花生。据正阳土壤普查测定每1/15公顷产荚果500kg以上的黄棕壤地块,其土体结构是全土层厚度的45cm以上,熟化耕作层在30cm左右,结荚层是松软的壤土层。土壤质地是l0cm以下的黏土层;10cm-30cm为粉砂黏土层。这样土体结构,其毛管孔隙上小下大,非毛管孔隙上大下小,上层土壤的透性能良好,下层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强,热容量高,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得到协调统一,有利于花生生长和荚果形成。 三、整地施肥 : 在播种前选择好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黄棕壤地块。在秋收后进行深耕,开春后进行浅耕多耙,即耙深耙透,耙实耙平,地平土碎无坷垃、无暗岱,无杂物。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500kg-3000kg,二铵20kg-25kg,尿素10kg,氯化钾12.5kg-15kg。 四、起垄作畦:

花生中微量元素营养特性及研究进展_李永胜

文章编号:1002-4093(2011)02-0024-05 花生中微量元素营养特性及研究进展* 李永胜,杜建军,赵荣芳,王 浩,郑奕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摘要:钙、硫、钼、硼是花生对之较为敏感的中微量营养元素。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花生的钙、硫、钼、硼营养特性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花生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指导,促进花生高产优质栽培。 关键词:中微量元素;花生;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65.2 S143.7文献标识码:A Nu tritio n C h aracteristics a nd Research A dv ancement of Micron utrients on Pean ut LI Yong-sheng,DU Jian-jun,ZH AO Ro ng-fang,WANG H ao,ZH ENG Yi-xio ng (Zhongkai University o 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510225,China) A bstract:Am ong the micronutrients,calcium,sulfur,m olybdenum and bo ron are mo re sensitive to peanut.Based on the recent study results,the nutr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anut about the fo ur m i-cronutrients and their impact on yield and quality w 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supply the guidance fo r the 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and prom ote peanut cultivation w ith hig h yield and g ood quality. Key words:micronutrient;peanut;y ield;quality 花生是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花生生产国,种植面积位列印度之后,居全世界第2位,而总产量占世界花生的40%,居世界第1位。在国内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但总产、单产和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油料作物之首[1]。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对于维护国家食物安全,减少油料进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居民营养健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新的花生品种大面积推广,如何进一步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对花生氮、磷、钾营养机理及其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较深入,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对花生中微量元素营养的研究重视程度相对较薄弱。在中微量元素中,花生对钙、硫、钼、硼较为敏感,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对花生钙、硫、钼、硼营养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花生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指导,促进花生高产优质栽培。 1 花生的营养特性 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7种:即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硼、钼、铁、锌、锰、铜、氯、镍等。其中碳、氢、氧、氮、磷、钾6种元素需要量大,一般占植株干物质重的0.5%以上,被称为大量元素;钙、镁、硫3种元素,一般占植株干物质重在0.1%~0.5%,被称为中量元素;其余8种元素含量在0.1%以下,最低的只有0.1mg/kg,被称为微量元素。 与一般高等植物一样,花生也需要上述17种  花生学报 2011,40(2):24~28  J ournal of Peanut Science,V ol.40,No.2,2011 *收稿日期:2011-03-1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20300002-2);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粤财农综[2007]7号) 作者简介:李永胜(1964-),男,湖北黄陂人,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调控与新型肥料研发工作。E-mail:yo ng shlee@163.co m

花生品种简介2013年12月16日

花生品种简介 鲁花11号 概述 鲁花11号是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花生新品种。1993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广,199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产量水平 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中等肥力亩产400公斤左右,丰产栽培500公斤/亩,92年高产示范亩产625公斤。 特征特性 属中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生育期110天左右。株高45厘米左右,分枝8-10条,株型紧凑,结果整齐集中,百果重210克左右,百仁重90克以上,该品种抗早性强,较抗叶部病害,适应性广,高产稳产。 栽培措施 适宜中等以上肥力水平春播,高产地块覆膜栽培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春播种植密度9000穴/亩,麦套10000—11000穴/亩,每穴2粒,其它措施同当地品种。 鲁花12号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20?280公斤,春播有膜栽培每亩350公斤左右,比白沙1016增产27%-44%。 主要性状 春播生育期125天,夏播110天,较白沙1016早熟5?7天,株型直立,株高45厘米左右,分枝数7?8条,结果整齐集中;易收获,百果重165克左右,百仁重70克左右,抗旱耐涝、耐瘠,适应性广。 栽培要点 旱薄地栽培每亩12000穴,高产栽培每亩10000穴。每穴2粒。 适宜地区 适宜山东省推广品种。

白沙1016 特征特性 属早熟中粒珍珠豆型品种。生育期春播120天左右,淮北地区夏播95天左右。株高35厘米左右,分枝8个左右。出苗快而整齐,幼苗直立,叶片淡绿较大,宽椭圆形,节间短,茎杆粗壮,果柄短而韧,开花早而集中,不易落果。荚果整齐饱满,为茧形,双仁果多,百果重190克,百仁重80克左右,出仁率75%左右,种皮粉红色,有光泽,含油率52.7%。抗逆性强,耐粘耐涝,抗旱抗病,耐瘠性较差。试种最高亩产达300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 春夏播皆可,每亩密度1.2-1.5万穴,每穴2粒种子。施足肥料,保证密度,清沟沥水,有利大果饱果。使用包衣种子,防病防虫,增产幅度明显。 四粒红花生 四粒红花生是吉林省松原市特有的农产品之一。四粒红花生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E,钙,铁,锌,锶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人体必要的各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发育,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之功效。果仁鲜红色,粒度均匀,有光泽,味道香纯可口,无论炒食,煮食或制成各种食品,都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花育32号 特征特性 春播生育期120天,主茎高36.0厘米,侧枝长39.4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2个,单株生产力21克,荚果普通型,百果重173.0克,百仁重67克,公斤果数775个,公斤仁数1602个,出米率71.3%。抗旱及耐涝性中等。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6.3%,脂肪50.7%,水分3.9%,油酸77.8%,亚油酸6.3%,O/L值12.3。经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网斑病病情指数36.7,褐斑病病情指数26.4。 产量表现 在2006-2007全省花生品种小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273.9公斤、籽仁196.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4.5%和4.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6.1公斤、籽仁211.41公斤,分别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11.3%和10.9%。 栽培要点 适宜沙质土壤或壤土。适宜密度每亩10000-11000墩,每墩播2粒。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病虫草害,注意排灌。成熟时及时收晒。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种植区域: 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小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辽宁地区花生品种种植概况

花生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花生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蕉岭县花生主要病害包括黑腐病、青枯病、黑霉病、白绢病、茎腐病。根据其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蕉岭县花生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花生病害;防治措施;蕉岭县 蕉岭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较长且气温高,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全县耕地面积在7433hm2左右,其中花生的播种面积较大。近年来,我县花生发生大面积的病害,主要包括花生黑腐病、青枯病、黑霉病、白绢病以及茎腐病,造成大幅减产,农民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花生病害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1.花生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黑腐病 花生黑腐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即苗期。病菌先侵染子叶致使子叶变黑后腐烂,然后顺着子叶向下继续侵染幼苗茎部,花生黑腐病菌在25℃时生长较慢,超过35℃便停止生长,但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下,黑腐病菌会大量繁殖致使花生病部长出许多红褐色霉状物并覆盖茎基部,导致花生茎叶因失水萎蔫而死亡。黑腐病菌还能侵染花生的根部致使主根变黑并坏死。花生黑腐病在我县下旬、6月中下旬各有一次发病小高峰期。 1.2 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的花期和结实初期,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主茎顶梢第一、二片叶先失水萎蔫,1-2d后,病株全株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叶片和茎秆颜色变暗,呈青污色,由于病株枯死时叶片仍然保持绿色或暗绿色,故称青枯病。发病后期病叶变褐色并枯焦,病株易拔起,3d 后植株完全死亡。 1.3黑霉病 花生自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感染黑霉病,其中幼苗感染最为严重。花生幼苗感病后,起初在靠近表土层的茎秆上会出现黄褐色斑点,茎秆边缘为深褐色,病害严重时,病斑迅速扩展,茎秆表皮纵裂,呈干腐状,最后病部只剩下破碎的纤维组织。黑霉病菌还能浸染花生根部导致根部坏死,侵染较轻的能重新长出根系继续生长,但很少结果;重者全株枯萎而死。黑霉病最显著的发病特征是植株根茎部折断,髓部及维管束变紫褐色且功能丧失。 1.4白绢病

亩产2000斤花生品种

亩产2000斤花生品种 花生属于豆科,落花生属,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只有大力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稳步增加农民收入。露地花生的栽培方式有春播及夏播两种,要想取得好的产量及效益,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品种的选择及种子处理 品种选择。由于春播花生生育期长,应选用生育期适宜,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大花生品种,如花育16号、花育17号,郑育11号、豫花11号、豫花16号。夏播花生生育期短,应选用早熟丰产的中小果花生品种,如白沙10 16、中花2号、豫花6等。 种子处理。主要是晒种、分级筛选和种子包衣。花生晒种应称为晒荚果,晒种起到杀菌、提高种子活力的作用。选用粒大饱满及皮色鲜亮的种子,出苗均匀整齐,苗势强,能显著提高产量,利用花生专用种衣剂拌种可防治花生苗期地下害虫,降低缺苗缺株。试验表明,经过种子处理后,花生平均增产12%以上。 二、地块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的疏松、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地块,另外,要选择二年未种花生或其它油料作物的地块,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应精耕细耙,达到地面平整,表土疏松,耕深最好保持在30厘米左右。 花生对磷钾需求量大,要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需氮量少而早,可在底肥中配施适量速效氮肥,一般施优质农家肥3立方/亩,硝酸磷肥公斤/亩,二铵10公斤,亩,硫酸钾公斤/亩,花生生长需要大量的钙素,宜用石灰或石膏公斤庙。在花生生育后期,为弥补供肥不足,可采用根外追肥,用%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水溶液一起混合叶面喷施2-3次。 四、适时早播 播种期的早晚直接影响花生的侧枝生长和花芽分化,进而影响花针的成果率。根据地温,春花生一般在4月25日前后播种,夏花生要在麦收后立即播种,最好在6月10日前。试验表明:春季花生的生育期随着播期的延迟而缩短,秋季花生的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而减产。因此,在花生栽培上应提倡适时早播。 五、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一般春播花生每亩一万穴,夏播花生每亩万穴,每穴两粒。 六、加强田间管理 1、清棵:花生结果主要靠第 1、2对侧枝,清棵有利于第1、2对侧枝发育和基部花芽分化,提高花针的座果率。清棵应在

花生常见病虫害

1 常见病害 1.1 花生青枯病 1.1.1 症状。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期主茎梢第1、2片叶先失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经1 ~ 2 d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泽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 1.1.2 防治方法。在雨后晴天或开花前发病初期用禾甲安20 m1兑水15 kg喷雾,每间隔7 ~ 10 d防治1次。 1.2 茎腐病 1.2.1 症状。苗期子叶呈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呈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1.2.2 防治方法。要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种前要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1.3 根腐病 1.3.1 症状。茎基部呈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1.3.2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 000倍液全田喷雾防治。 1.4 叶斑病 1.4.1 症状。褐斑病病斑呈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

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呈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1.4.2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关键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 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 d 喷药1次,共喷2 ~ 3次。 1.5 花生缺素症及防治 1.5.1 缺氮。花生缺氮后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小,颜色浅黄,影响果针形成及荚果发育。茎部慢慢变红,根瘤形成少,分枝少。防治措施:施足有机肥;接种根瘤菌;增施磷肥提高其自身的固氮能力;开花前每亩施用硫酸铵5 ~ 10 kg,有条件的最好与有机肥沤制15 ~ 20 d后施用。 1.5.2 缺磷。花生缺磷时叶色暗绿,茎秆细瘦,颜色发紫,根瘤少,花少,荚果发育不良。防治措施:每亩施过磷酸钙15 ~ 25 kg与有机肥混合沤制15 ~ 20 d后作基肥施用。 1.5.3 缺钾。花生缺钾时开始表现为叶色变暗,以后叶尖出现黄斑,再发展为浅棕色黑斑,最后导致叶绿组织枯焦,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失水卷曲,荚果少或畸形。防治措施:每亩施草木灰150 kg,氯化钾或硫酸钾5 ~ 10 kg,也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1.5.4 缺铁。缺铁时叶肉失绿,严重者叶脉也褪绿。防治措施:施用易溶性的硫酸亚铁作基肥,最好和有机肥混施;用0.1%硫酸亚铁水溶液浸种12 h;在花针期或结荚期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水溶液,隔5

花生的资料

花生的资料 别名:落花生、落生、长生果、长寿果、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 科属分类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豆目Fabales 科:豆科Fabaceae 属:落花生属Arachis 种:落花生 A. hypogaea 亚种:蝶形花亚种Faboideae 简述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现在又有一种彩色花生,又称多彩花生,多色花生,五彩花生。 花生的种子(俗称-花生仁) 彩色花生是普通花生因果仁外皮颜色变异产生多种颜色而来。彩色花生主要分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几个品种,其中按果仁外皮颜色又能分为黑、紫黑、白、紫红、红白,彩粒等几个色系。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红花纹、黑底黄花纹、黄底黑花纹等颜色。长出的秧蔓与普通花生没

有区别,只是叶片稍大一些。按粒色可分为两粒黑,四粒黑,两粒彩,四粒彩,双粒花,双粒白等。 性味归经及药用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症。 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花生中的微量元素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花生还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 《本草纲目》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 《药性考》载:“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适用人群 老少均可食用。 病后体虚、手术病人恢复期以及妇女孕期产后进食花生均有补养效果。 适用量每天80-100克即可。 特别提示 将花生连红衣一起与红枣配合使用,既可补虚,又能止血,最宜于身体虚弱的出血病人。 花生炒熟或油炸后,性质热燥,不宜多食。 在花生的诸多吃法中以炖吃为最佳。这样既避免了招牌营养素的破坏,又具有了不温不火、口感潮润、入口好烂、易于消化的特点,老少皆宜。 健康红绿灯 花生含油脂多,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 花生能增进血凝,促进血栓形成,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

生花生的营养价值作用及功效

生花生的营养价值作用及 功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生花生的营养价值、作用及功效 花生含有水份、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A、B6、E、K、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绝不少于牛奶、鸡蛋或瘦肉。 花生的果实上,有一层红红的外皮,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及可以用来止泻的单宁成分,所以吃花生时,搓掉外皮,实为可惜。 花生(Arachis hypogaca L)豆科别名:落花生、长生果、果仁原产于巴西、秘鲁、故又称番豆。明代传入我国福建。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症。 功效主治: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齿衄鼻衄,皮肤紫斑,脚气,产妇乳少等病症。 -、花生的食疗效果 预防心血管疾病花生含不饱和脂肪酸、胆碱、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可增加毛细血管的性,预防心脏病、高血压、脑溢血的产生,防止胆固醇在血管沈淀、堆积而引起动脉硬化。花生壳含有木犀草素及B谷甾醇,可降血压、降血脂。 花生外皮即红色的外衣有增加血小板的凝聚作用,所以高血压病人和有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吃花生,一定要去了红色的外皮吃才对,而对于那些因为慢性出血性疾病导致贫血的病人,则需要带着花生外皮吃下去了。可见,花生的营养成分丰富而又较全面,对于体弱贫血的病人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 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具有止血功效,其外皮含有可对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成分,可改善血小板的质量,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可用于防治血友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手术后出血、癌肿瘤出血及肠胃、肺、子宫等内脏出,也有防治的功效。 防治皮肤病花生具强化表皮组织及防止细菌入侵的功用,可用于防治皮肤老化、湿疹、乾癣及其它皮肤病。 益智延寿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

花生常见病虫害

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 1、茎腐病 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早播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2、根腐病 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代森锰锌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属低毒农药。由于其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同类杀菌剂,所以在国际上用量一直是大吨位产品。目前,国内多数复配杀菌剂都以代森锰锌加工配制而成,锰、锌微量元素对作物有明显的促壮、增产作用,通过十几年田间应用,对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瓜菜类疫

病、霜霉病、大田作物锈病等效果显著,不用其他任何杀菌剂完全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质量稳定、可靠。 主要防治对象:梨黑星病,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黄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烂铃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条斑病,烟草黑胫病,山药炭疽病、褐腐病、根颈腐病、斑点落叶病等。 4、花生锈病 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花生病虫害

建议增加:1、花生茎腐病 2、花生叶斑病细分为网斑病、黑斑病、焦斑病等。还有疮痂病近年流行。 3、花生烂果 4、虫害增加金针虫、地老虎等。 5、苗前和苗后除草剂品种、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查找过程中再根据情况增加一些内容。 花生常见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花生是黑山县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经济作物,因连年重迎茬种植,花生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茎腐病、果腐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蛴螬、蚜虫、棉铃虫等害虫,为保证花生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好花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花生病害 一、花生根腐病

1.症状:俗称“鼠尾”,烂根。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但春播花生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之前。出苗前受害,侵染刚萌发的种子,造成烂种不出苗;幼苗受害,主根变褐,植株枯萎;成株受害,主根根茎上出现凹陷长条形褐色病斑,根部腐烂易剥落,没侧根或很少,形似鼠尾,地上植株矮小,叶片黄,开花、结果少,且多为秕果。 2.传播途径: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粪肥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借雨水、农事操作传播,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病株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3.防治方法 (1)做好种子处理。用于播种的种子要贮藏好。播前翻晒种子,剔

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多菌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浸种,并且密封24小时再播种。 (2)及时施药预防控制。一旦发现田间病株,随即采用喷雾的办法施药封锁中心病株,以免感染周围的健康植株。用40%三唑酮和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与植物生长营养液混合配制,隔7-15天喷洒1次,连喷2次,交替施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花生根腐病。 二、花生叶斑病 1.症状花生叶斑病以黑斑病和褐斑病为主,两种病害均以危害叶片为主。花生发病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早期均产生褐色的小点,逐渐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斑病病斑较大,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黑斑病病斑较小,颜色较褐斑病浅,边缘整齐,没有明显的晕圈。天气潮湿或长期阴雨,病斑可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焦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如果发生在叶柄、茎干或果针上,轻则产生椭圆形黑褐色或褐色病斑,重则整个茎干或果针变黑枯死,使花生产量大幅度下降。

花生产品基本知识介绍

花生产品基本知识介绍 ◆花生的起源:花生原说起源于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一带。1980年,我国广西宾阳县邹圩双阳村也发现了花生化石,所以,花生的真正起源尚有疑问。花生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盐碱地以外,均可生长。花生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其耐贫瘠性较强。 ◆花生的分布:我国花生的分布非常广泛,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自台湾,西达新疆,都有花生种植,但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占全国花生产量的60%以上。我国花生种植以农业自然区为基础,可将花生产区划分为:北方大花生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云贵高原花生区、东北部早熟花生区、西部内陆花生区。 ◆花生的分类: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品种繁多,仅有据可查的就有540种,优良品种有30种。现货流通中,一般将花生分为大粒花生和小粒花生,大粒花生以海花、鲁花、徐州68-4为主,小粒花生以小白沙为主。一般可按生育期长短、荚果大小、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加以区分。 一、按生育期长短不同可分为:1.早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20~130天;2.中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45天左右;3.晚熟型花生:生长期为165天左右。 二、按荚果大小不同可分为:1.大花生:壳厚、果型大,每百粒花生仁重在80克以上,分布面积最大;2.小花生:粒小、壳薄,每百粒花生重在50克左右,适宜栽于沙地,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

湖南、河南西南部等。目前我国大、小花生均有出口,但大、小花生出口的地方不一样,大花生出口量多于小花生。 三、按特征特性和植物学性状不同可分为:1.普通型花生:果仁多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或红色,百仁重在80克左右,含油率52%~54%,该型花生成晚熟,生育期150~180天,只可一年一作;2.珍珠型花生:果仁多为圆形或桃形,硕大饱满,皮色粉红,百仁重在50~60克之间,珍珠型花生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宜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种植;3.多粒型花生:荚果为3~4仁果,果仁多为圆柱形或三角形,皮色深红、光滑,有光泽,百仁重为30~75克,含油率52%,多粒型花生耐旱性较弱,早熟性突出;4.龙生型花生:荚果多为3仁果,果仁多呈三角形或圆锥形,皮红色或暗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无光泽,有褐色斑点,百果重150克左右,含油率48%,龙生型花生曾是我国最早种植的花生。 ◆花生的等级:从花生的品种可以把花生分为大花生和白沙:大花生又可分为传统大花生和大杂花生;白沙可分为大白沙和小白沙。大花生仁可以分为:24-28、28-32、34-38、38-42和40-50;分级白沙花生仁可分为:25-35、35-40、40-50、50-60、60-70、70-80、80-90,主要种植在山东胶东半岛、安徽及河南大部分地区。大花生果出口标准主要分为7-9、9-11、11-13,其中7-9的价格最高。

3个杂交花生品种的比较

3个杂交花生品种的比较 摘要进行了不同花生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的杂交花生新品种丰花1号、山花7号在思南县凉水井镇种植产量分别为5 112.26 Kg/hm2、5 337.60 kg/hm2,比当地花生(CK)分别增产78.49%、86.3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杂交花生;丰花1号;山花7号;产量 为调整贵州省思南县凉水井镇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根据该镇的自然生态条件,2008年笔者等从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引进了2个优质高产花生品种“丰花1号”、“山花7号”。为充分了解新品种在该地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为大面积推广种植高产优质花生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思南县凉水井镇丰云村沙沟组陶明刚家责任田。土质砂壤,地势平坦,肥力中等,能灌易排。前茬玉米。 1.2 试验材料丰花1号、山花7号均由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提供,本地珍珠豆型花生(ck)由思南县凉水井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每品种设为1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25 m2。 1.4 试验过程2008年4月20日耕翻耙地,平整后,每公顷用草甘磷除草剂600 ml对水750 kg喷雾除草。4月22日花生种暴晒3~4 h后剥壳。4月26日,按长1 2.50 m,宽80 cm,高15 cm作畦,2畦为1小区试验。每小区用过磷酸钙10 kg(遵义都得利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尿素型复合肥10 kg(瓮安弘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作底肥,将花生种子拌上适量的多菌灵、硫酸锌、硼肥,然后按行距40 cm,穴距20 cm,打浅穴点播,每穴播2粒花生仁,每畦种2行。播种深度为2~3 cm,播后用细泥土覆盖1~2 cm。6月22日第1次人工中耕松土除草,同时每小区施猪粪水40 kg。7月30日第2次中耕松土除草,每小区施猪粪水40 kg。9月5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从表1可知,丰花1号及山花7号生育期表现一致,均为132 d,比本地花生(珍珠豆型)晚熟4 d。 2.2 主要性状株高以丰花1号最高,为37 cm,比本地花生高7 cm;侧枝

生花生的营养价值、作用及功效

生花生的营养价值、作用及功效 花生含有水份、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A、B6、E、K、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绝不少于牛奶、鸡蛋或瘦肉。 花生的果实上,有一层红红的外皮,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及可以用来止泻的单宁成分,所以吃花生时,搓掉外皮,实为可惜。 花生(Arachis hypogaca L)豆科别名:落花生、长生果、果仁原产于巴西、秘鲁、故又称番豆。明代传入我国福建。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症。 功效主治: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齿衄鼻衄,皮肤紫斑,脚气,产妇乳少等病症。 -、花生的食疗效果 预防心血管疾病花生含不饱和脂肪酸、胆碱、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可增加毛细血管的性,预防心脏病、高血压、脑溢血的产生,防止胆固醇在血管沈淀、堆积而引起动脉硬化。花生壳含有木犀草素及B谷甾醇,可降血压、降血脂。 花生外皮即红色的外衣有增加血小板的凝聚作用,所以高血压病人和有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吃花生,一定要去了红色的外皮吃才对,而对于那些因为慢性出血性疾病导致贫血的病人,则需要带着花生外皮吃下去了。可见,花生的营养成分丰富而又较全面,对于体弱贫血的病人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 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具有止血功效,其外皮含有可对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成分,可改善血小板的质量,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可用于防治血友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手术后出血、癌肿瘤出血及肠胃、肺、子宫等内脏出,也有防治的功效。 防治皮肤病花生具强化表皮组织及防止细菌入侵的功用,可用于防治皮肤老化、湿疹、乾癣及其它皮肤病。

油用花生新品种

油用花生新品种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据统计,我国有一半以上的花生用来榨油。以前的时候,榨油厂对于花生的收购价都是一样的,可是近几年,收购花生的价格却拉开了档次,花生品种之间的差价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呀,是因为他们现在能够测算出花生的含油量了,含油量每高一个百分点,企业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效益会增加6%-8%。所以,他们当然喜欢收购含油量高的花生了。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是我国国家花生原原种基地,也就是花生的种质保存基地,多年来,他们潜心研究,培育出许许多多的花生品种,科研人员告诉我们,榨油厂所说的含油量,用科研上的专用名词叫脂肪含量,我国大部分的花生品种,脂肪含量在45%左右,脂肪含量超过50%的花生就叫高油花生了,但是,单纯脂肪含量高的花生,也不能算是好花生,那些既高油又高产的花生才是好花生。今天,我们就为您介绍几个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油用花生新品种。 花育20号小花生新品种 花育20号小花生是早熟型小花生,夏播生育期114天左右。2000-2001年在全国夏播小花生组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荚果224.76

千克,籽仁164.21千克。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58.12千克,籽仁188.63千克。2002年经过国家审定。 花育20号小花生植株分枝比较少,属于疏枝型花生品种。 花生一般有一条主枝,主枝上对称的着生出很多对侧枝。第一、二对侧枝是花生开花结荚的主要部位,约占结荚总数的70%一90%,所以第一、二对侧枝发育好坏对产量影响极大。由于花生开花结荚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对侧枝及其分枝上,所以花生分枝过多,反而影响花生的产量。通常,我们把九条植株以上的花生称为多枝型品种,九条以下植株的花生称为疏枝型品种。 花育20号小花生总分枝7~9条,结果枝6条左右。 花育20号小花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植株比较矮,主枝高36.6厘米,侧枝长40.5厘米,植株直立而紧凑。通常,花生的主枝长度大约在40—50厘米,主枝越长,花生向上的生长势头就越大,向下结果的势头就越小。因此,由于花育20号小花生植株比较少,植株又比较矮,所以能够保持它的高产和稳产特性。

花生重点

?一. 花生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1.花生荚果:花生荚果出仁率60%~80%。 2.花生仁:花生仁含油率45%~55%、蛋白质27%~30%、糖类6%~23%、 纤维素2%,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1、B2、B6和维生素C。因此,花生既是人民生活的主要食用油和主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又是重要的营养保健食品。 3.花生茎叶:花生茎叶是良好饲料 4.花生果壳:花生果壳经微生物发酵后,饲料消化率可明显提高,也是良好的饲用原料 ?二. 花生的生育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阶段的生育特点 是什么? 1种子萌发出苗期:第一片真叶展开 2幼苗期:主要果枝已经形成,有效花芽分化完毕,大量根系发生,表现为较强的耐抗性 3开花下针期:50%植株开花,50%植株出现鸡头幼果 4荚果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盛期,需水高峰期 5饱果成熟期:营养生长衰退,荚果曽重 ?三.连续开花、交替开花、株型指数的概念 交替开花型主茎上不着生生殖枝(花序),在第一、二级侧枝的基部第1节或2、3节,只着生营养枝(分枝),不能着生花序(即不能开花)。其后的几 节着生花序,以后又有几节着生营养枝,即在侧枝的节上分枝和花序交替出现。 连续开花型主茎上能发生生殖枝(花序),即主茎上可开花结实,在侧枝的各节上均能发生生殖枝。 ?四.果针和百果重的概念 ?五.花生株型、荚果类型(普通型、葫芦型、曲棍型和串珠 型)和品种类型(晚、种、早熟;大粒、中粒、小粒)分 别有哪些? ?六·花生荚果发育的时期划分及需要条件?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可分为快速膨大阶段、缓慢膨大阶段和失水收缩阶段 ?七.花生根瘤固氮有什么特点?如何据此合理施用氮肥? 根瘤菌固氮为花生提供氮素占花生植株总需氮量的比例(根瘤供氮率),受土壤氮 素水平和施氮量影响很大。在贫瘠不施氮的土壤上,根瘤供氮率可达9 0%以上;而在肥力中等、施氮量适中的土壤上,根瘤供氮率一般为40%~60%,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八. 何为花生清棵?其操作技术及增产原因是什么?

花生生长发育周期(优质参考)

花生系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从种子的发芽到荚果的成熟大致经过如下七个阶段: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花生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是鉴别品种的重要根据。花生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皮主要起保护作用。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胚芽位于两子叶之间,由主芽和侧芽组成。主芽以后发育成主茎,侧芽发育成第一对侧枝。胚芽的下端为粗壮的胚轴和突出的胚根。成熟的种子内,主茎已有两片幼小的复叶,其内尚有3—4片小复叶或叶原基;侧芽上可见2片苞叶或l片苞叶和l片真叶,其内也有2—3片叶原基,在其苞叶叶腋内已有l一2个二次芽原基。所以花生种子实际上已是一株分化相当完全的幼小植株。花生种子成熟以后,给予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能正常发芽,这种特性称为休眠。种子休眠所需的时间称为休眠期(从花生成熟收获日起至可以发芽时止)。不同品种的种子,休眠期长短差异很大,一般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休眠期短,在种子收获前如遇土壤湿度大、温度较高时,有的便可在土中发芽;而普通型和龙生型品种,休眠期较长。播前带壳晒种,种子加温处理以及用乙烯利打破种子的休眠,对加速酶的活性,提早种子发芽有较好的作用。种子发芽出苗过程:发育完全的种子,在完成一定时间的休眠以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发芽出苗。发芽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下迅速生长,长到l厘米左右时,胚轴迅速分化向地上伸延,将子叶和胚轴推向地表。当子叶顶破土面见光,胚轴即停止伸长,而胚芽急速生长出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即为出苗。春播花生从种子发芽到出苗,早熟品种约需10一15天;中熟品种约需15—20天。花生种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珍珠豆型和多粒型早熟小花生,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普通型花生最低温度为15℃。发芽最适温度,早熟小花生23℃左右,大花生26—30℃。温度过低种子不能发芽,常会引起烂子;温度过高(40℃以上),胚根发育受阻,发芽率下降。花生从播种到出苗约需积温200-300℃。在一般情况下,种子吸水量相当本身重量的40%一6O%的水分才能萌动,到出苗时需消耗种子重量4倍的水分。幼苗出土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50%一6O%,低于40%或高于70%均会影响种子正常发芽和出苗。 (二)根、茎、枝、叶的生长 1.根系的生长和根瘤的形成花生的根由主根、侧根和很多次生细根组成。种子发芽后,胚根迅速生长深人土中成为主根,主根上长出四列侧根,呈明显的十字排列,侧根上又长许多次生细根,形成强大的圆锥根系。主根人土深度可达l 米以上,甚至2米左右,但主要根群分布在10—30厘米土层中。根系横向分布可达60多厘米。花生的根部生有根瘤。一般在幼苗主茎长出五片真叶以后,根

亩产2000斤花生品种

亩产2000斤花生品种 亩产2000斤花生品种-中国地摊网下面跟大家说说花生种植大户亩产量千斤以上。其高产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选良种、科学处理。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抗病品种。播前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选用锐胜(噻虫嗪)+亮盾(精甲霜灵+咯菌腈)+钼酸铵等,防治根腐病和地下害虫,做到一播全苗、苗齐苗壮。 2.两增一减、科学施肥。根据花生整个生育期生长要求平衡施肥,增施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有机肥,减少复合肥。花生对硼、锌、钼和钙等中微量元素较敏感,注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如播种时施硼肥和锌肥作基肥,开花盛期叶面喷施硼肥和钙肥,硼肥能提高花生果仁膨大和出油率,故对重茬地块,要加大基肥中硼肥的用量。 3.一喷三增、两防一补。在花生团棵期“一喷三增”,以促为主。即选用30克科博(代森锰锌·波尔多液)+1.5克碧护+30克靠山多霸或30克百菌清+25克益施邦+5克益微,对一桶(15公斤)水进行喷雾,间隔7~10天,连喷2~3次,硼能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出油率,钼能增加花生双果率,促进硝态氮和磷的吸收利用,而钙能促进花生果仁饱满,提高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增强花生抗病性。在花生开花初期、盛期和膨果期,要做到“防控结合”,在控制花生旺长的同时

防止病虫害发生。结合喷施控旺剂,加入15克钼酸铵+15克禾丰硼+15毫升果蔬钙肥。 对于重茬和果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6月中下旬,在防治蛴螬、金针线虫等地下害虫时,每亩随水冲施1~1.5公斤科博(代森锰锌·波尔多液)或1.5~2公斤靠山多霸土壤改良剂。花生生长后期要“两防一补”,即防病防早衰,叶面补充钾肥,增强和延缓叶片的光合作用,注意正确区分花生叶斑病和缺钾症状(均造成花生落叶和早衰),可用4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百菌清或80克磷钾动力+30克代森锰锌,对一桶水进行喷雾,间隔10~15天,连续2~3次,能够较好地控制花生叶斑病和缺钾的发生。

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生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生(peanut);学名Arachis L.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地上开花,地下结实,故称落花生。别名落地松、万寿果、番豆、无花果等。 花生仁富含脂肪及蛋白质,是一种重要油类作物。也可直接食用,成为人们喜爱的的小食品。本书从其经济重要性考虑,放入油料作物之中。 我国花生病害有30多种,其中叶斑病、锈病、青枯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为害较重。 花生芽枯病毒病症状花生芽枯病毒病主要发生在、广西,最高发病率达20%。病株顶端叶片出现很多伴有坏死的褪绿环斑或黄斑,常沿叶柄或顶端表皮下的维管束变为褐色坏死或导致顶端枯死,顶端生长受抑,严重的节间短缩、叶片坏死,植株矮化明显。 病原Tomato spot wilt virus,简称TSWV,称番茄斑萎病毒。病毒粒体系带有一层脂蛋白双膜的球状物,大小70-90nm,钝化温度45-50℃,体外保毒期5-6小时,稀释限点1000-10000倍,可系统侵染花生、绿豆、大豆、豌豆、田菁、蕃茄、辣椒、普通烟、芝麻等,引致花叶、环斑、坏死等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主要由花生田烟蓟马(Thrips tobaci)等4种蓟马传毒。 防治方法参见花生条纹病。 花生立枯病和纹枯病症状花生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花生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成株期。苗期荚染病腐烂不能出土。根颈和茎基部染病形成黄褐色凹陷斑,有时为许多小斑,绕茎一周呈环状斑后引起整株死亡。拔起病株可见和土粒粘在一起的白色丝状菌丝。茎基部现暗褐色狭长干缩凹陷斑。后病部组织撕裂。果柄和荚果染病呈黑褐色腐烂。成株期纹枯病叶片染病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褐色病斑,渐向内扩展病斑连片成不规则云纹斑。湿度大时,下部叶片腐烂脱落,并向上部叶片扩展,在腐烂叶片上生白色菌丝和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暗褐色。茎部染病形成云纹状斑,严重时造成茎枝腐烂,植株易倒伏。果柄、果荚染病果柄易断,造成落果。后期病部产生暗褐色菌核。 病原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称立枯丝核菌AG1、AG2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从花生种子和荚果上分离到的属多核(各细胞4核以上)AG2和AG4菌丝融合群。叶片和茎上分离到的属AG1和AG4菌丝融合群。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直角分枝,基部稍缢缩,具分隔,白色至深褐色。菌核初呈白色,后变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土表越冬,菌核次年萌发菌丝侵染花生,病部长出菌丝接触健株并传染,产生的菌核可借风雨、水流等进行传播。该菌生长温度范围10-38℃,最适28-31℃。菌核在12-15℃开始形成,以30-32℃形成最多,40℃以上则不形成。高温多雨、积水有利发病。偏施氮肥、生长过旺、田间郁闭发病重。前茬水稻等纹枯病重的花生纹枯病也较重。水地较旱地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