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课件 第十四章 指数

统计学课件 第十四章 指数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3.4.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4.1加权指数

14.1.1 加权综合指数14.1.2 加权平均指数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index number )

1.2.3.多个项目综合变动4.狭义的指数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weighted aggregative index number)

1.加权

2.

3.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Laspeyres index)

固定在基期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Paasche index)

报告期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600

2001501500

150120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例题分析)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例题分析)

结论∶平均上涨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例题分析)

结论∶平均上涨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比较)

可以消除销售量变动对价格指数的影响不能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变化不能消除权数变动对

价格指数的影响但帕氏指数可以同时反映出价格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具有比较明确的经济意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帕氏公式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weighted average index number)

销售额为权数p 0q 0p 1q 11

统计学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20

1.051.14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例题分析)

结论∶种产品的价格平均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例题分析)

结论∶种产品的价格平均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三版第三版)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张占贞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4.2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14.2.1 零售价格指数14.2.2 消费价格指数14.2.3 股票价格指数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统计学原理 第5版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第五版) (P1518)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 B ) A.统计学 B.统计活动(工作)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解: P5,L1~10 2.一个统计总体 (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解:P12,L22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总体单位可以有多个标志,总体也可以有多个指标 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 D ) A.一包谷物的重量 B.一个轴承的直径 C.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 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解:P13,L21~23 长度(几何度量)、重量、时间是连续变量 数学期望可能不是整数 比如掷骰子的所得的点数为X ,则E (X )=3.5 这里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是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客户数的数 学期望的平均值(平均了2次)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 D )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解:P12,L4~5, P13,L16~17 标志的分类: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例如:性别、民族、技术等级、职称标志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例如:年龄、工资、身高、体重 =??????可变标志:总体中所有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不全相同。标志不变标志:总体中所有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相同。例如:学校所有学生构成的总体,标志身高,则该标志是可变的例如:学校所有学生构成的总体,标志成份,则该标志是不变的 标志值: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和本书的描述有所不同) 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变量值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值 若此题问的是成绩是什么,则可以选B 也可以选C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 。 7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和两 种。 8. 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 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____ 表示的 ______ 与能用______ 表示的______ ,而指标都是能用______ 表示的。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 .表示事物质的特征,不能以数值表示的是(). A、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 3.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情况,每一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和报告单位 B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C、报告单位和填报单位 D 、填报单位和调查对象 4 .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 200 家公司 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 B 50 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 、工业总产值 D 、车间数 7. 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 8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10 .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 变量值D 指标 12 .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1)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容。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一次性全面调查。我国进行的普查主要有人中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4、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误差的主要类型有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 类。 抽样误差主要是指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 机误差(无法消除);非抽样误差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理 论上可以消除) 5、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 差或随机误差;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及时性, 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一致性,即保持时 间序列的可比性;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的前提 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6、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询问调查与观察实验。 7、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调查目的即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查 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 或调查范围,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 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就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其它问 题,即明确调查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调查时间及调查 组织和实施细则。 第三章:数据整理与展示 1、对于通过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应主要从完整性和 准确性两个方面去审核。 2、对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主要是做分类整理,对数值 型数据则主要是做分组整理。 3、数据分组的步骤:确定组数、组距,最后制成频数 分布表 统计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相邻两组组限间断,上 限值采用小数点。 组中值=(下限值+上限值)/2 4、频数: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频数分布指把各 个类别及落在其中的相应频数全部列出,并用表格形式 表现出来;比例:某一类别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值;百 分比: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0而计算的比值;比率:不 同类别数值的比值;分类数据的图示包括条形图和饼 图。 5、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差别: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 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宽度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 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 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 有意义。其次,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 形图则是分开排列。最后,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 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 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据远离其 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偏斜程 度和峰度。 2、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及关系。 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缺点 是具有不唯一性。众数主要作为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 度值。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 值的影响。中位数以及其他分位数主要适合于作为顺序 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均值是就数值型数据计算的,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缺 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均值主要适合于作为数值 型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关系: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必定相等,即Mo=Me=xbar;如果数据是左偏分布,说 明数据存在极小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xbar<Me <Mo;如果数据是右偏公布,说明数据存在极大值, 必然拉动均值向极大值一方靠,则Mo<Me<xbar(图) 3、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第一,极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 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原变量值本身水 平高低的影响。第二,它们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 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量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 也就不同。因此,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 同对离散程度的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4、均值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它主要适用于数 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5、四分位差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数值 型数据也可以计算四分位差,但不适合于分类数据。 6、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方差 的平方根是标准差。 方差、标准差计算公式(分组数据、未分组数据两种, 自己写) 样本方差和标准差计算公式(同上) 7、对于分类数据,主要用异众比率来测度其离散程度; 对于顺序数据,主要用四分位差来测度其离散程度;对 于数值型数据,主要用方差或标准差来测度其离散程 度。 8、经验法则:68%-1;95%-2;99%-3 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 1、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 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2、置信水平(P115)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解释相关关系的含义,并说明其特点。 相关关系是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 特点是: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当变量x取某个值时,变量y的取值可能有几个。 2、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及其意义,并说明相关程度的 几种情况。 相关系数-1≤r≤1 。若0≤r≤1 ,表明x与y之间存 在正线性相关关系;若-1≤r<0 ,表明x与y之间存 在负线性相关关系;若r=1,表明x与y之间为完全正 线性相关关系;若r=-1 ,表明x与y之间为完全负 线性相关关系。 |r|≥0.8时,可视为高度相关;0.5≤|r|<0.8时, 可视为中度相关;0.3≤|r|<0.5时,视为低度相关;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甲乙丙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方便面的喜好程度。甲让评定者先挑选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余三种最喜欢的,最后挑出剩余两种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把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等级评定(1表示最不,5表示最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三位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是:B 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计数数据B.顺序数据-等距数据-称名数据 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顺序数据D.顺序数据-等比数据-计数数据 2、调查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如下: 表1 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 该题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类型是:D 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B.计数数据-等比数据 ¥ 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 D.顺序数据-称名数据 3、的实上限是:C A.B.157.65 C.D. 4、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B A.自变量B.随机变量C.因变量 D.相关变量 5、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A A.总体B.样本点C.个体D.元素 6、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C 【 A.父亲月收入2400元B.迈克的语文成绩是80分 C.约翰100米短跑得第2名D.玛丽某项技能测试得了5分。 二、概念题 数据类型、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总体、样本、个体、次数、比率、概率、参数、统计量、μ、ρ、r、σ、S、β、n。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 一、单选题 1、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据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A A.次数分布B.概率密度C.累积概率密度D.概率 】 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C A.条图B.圆图C.直方图D.散点图

统计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描述性统计 1.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单位:个)。试在minitabe下画直 1.给数据排序 2.拿数据最大值减最小值,确定组数 3.由于组距一般为5或10,因此确定组距为5 4.计算频数 5.绘制直方图,再编辑横轴和纵轴的区间。 数据特征:大多数人的日加工零件数在120到125之间。 2. 为了了解车间加工零件误差与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工人的关系,收集如下数据,试画多元箱线图展示该数据并进行分析

由原材料供应商的箱线图可知,原材料供应商的数据比较集中,差距不大,但从工人的箱线图看出,工人的数据起伏波动较大,尤其是工人2的数据,跟其他工人的数据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原材料供应商对加工零部件误差的影响要小于工人对加工零部件的影响。 3. 甲乙两个班各有40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分布如下:

(1)根据上面的数据,在Excel中画出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复合柱形图、环形图和图饼图。 (2)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3)在Excel中画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否相似。 (1) (2)从上面的图标可以看出,甲班同学的考试成绩主要分布在中,乙班同学的考试成绩主要分布在良。甲班的不及格人数比乙班的不及格人数多。

(3) 从上图可知,甲乙两班考试成绩的分布不相似。 4.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单位:周岁)如下: 网民年龄15 16 17 18 19 19 19 20 20 21 22 22 23 23 23 24 24 25 27 29 30 31 34 38 (1)计算众数、中位数。(exlce数据分析:众数19,中位数22.5)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的位置为3(24+1)/4=18.75,所以上四分位数是26.5,下四分位数的位置是(24+1)/4=6.25,所以下四分位数是19)。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平均数是23.29,标准差是5.75)。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偏态系数是0.93,峰度系数是0.59)。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网民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岁,偏态系数大于0,说明网民的年龄分布呈现右偏分布,即年龄较小的网民占绝大多数,峰态系数大于0,说明网民的年龄分布为尖峰分布,表明年龄较小的网民占较大比重。) 5. 某银行为缩短顾客到银行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准备采用两种排队方式进行试验:一种是所有顾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一种是顾客在三个业务窗口处列队三排等待。为比较哪种排队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的9名顾客,得到第一中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为7.2分钟,标准差为,1.97分钟,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等待时间(单位:min)如下: 排队时间 5.5 6.6 6.7 6.8 7.1 7.3 7.4 7.8 7.8 (1)计算第二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平均数是7,标准差是0.71)。 (2)比较两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因为两种排队方式的平均数不同,所以用离散系数进行比较,利用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得第一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系数0.274,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系数是0.102,所以第一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种排队方式)。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 ①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②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④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统计整理 2.“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 ①康令 ②阿享华尔 ③威廉·配第 ④斯廖采尔 3.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是() ①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②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系统性 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客观性 ④总体性、工具性、科学性、综合性 4. 总体() ①是若干个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②整体中的每一个个别事物 ③都是无限总体 ④都是有限总体 5.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②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 ③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表现 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 6. 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的特征的名称 ②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③说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④说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7. 下列是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 ②学生体重 ③学生性别 ④学生身高 8. 变量是指() ①可变的数量标志 ②可变的数量指标 ③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 ④可变的品质标志 9.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的()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 ②全部工业企业 ③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 ④工业企业全部生产设备 10. 某工人月工资1000元,则“工资”是() ①品质标志 ②质量指标 ③数量标志 ④数量指标 11. 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① 50个学生 ②每一个学生 ③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12. 说明总体单位某种特征的名称叫() ①标志 ②指标 ③标志表现 ④指标数值 13. 形成统计总体的基础是总体各单位的() ①变异性 ②大量性 ③同质性 ④数量性 14. 变异是指() ①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 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1. 统计学史上,长期并存的两大学派是() ①政治算术学派 ②国势学派 ③社会统计学派 ④马克思主义统计理论 ⑤数理统计学派 2.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 ①数量多少 ②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质量互变的数量关系 ④数量分析方法 ⑤数量结构 3. 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习题答案

概论第一章 一.判断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质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分,“学96分、89分、78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 绩分别是67分、分、88 。生成绩”是( B )、数量指标 D、标志值 C、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A. 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概述 综合复习题 1.要了解某一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B )。 A.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B.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 C.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D.每一个企业 2.要了解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20个学生 B.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B )。 A.性别 B.年龄 C.职称 D.健康状况 4. 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C.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5.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C )。 A.男性职工人数 B.女性职工人数 C.下岗职工的性别 D.性别构成 6. 统计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C )。 A.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汇总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7. 统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是( A )。 A.统计调查 B.统计设计 C.统计整理 D.统计汇总 8.在医院总体中,医院所数(甲)、医院职工人数(乙)和病床张数(丙)三个指标( B )。 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 B.甲是总体单位总量,乙、丙是总体标志总量 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 D.乙是总体单位总量,甲、丙是总体标志总量

统计学原理 第1章课后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1章课后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威廉·配第是( B )的代表人物。 A、记述学派 B、政治算术学派 C、社会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 2、在1749年出版的《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论》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词的是( B )。 A、约翰.格朗特 B、阿亨瓦尔 C、海门尔.康令 D、克尼斯 3、调查某一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是( B )。 A、这个企业 B、这个企业的所有的职工 C、每个职工 D、所有的职工的健康状况 4、数量指标表现为( C )。 A、相对数 B、平均数 C、绝对数 D、变异数 5、名义级数据可以用来( A )。 A、分类 B、比较大小 C、加减运算 D、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6、间距级数据之间不可以(D)。 A、比较是否相等 B、比较大小 C、进行加减运算 D、进行乘除运算 7、2个大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厘米、172厘米,则165、172是(D)。 A、2个变量 B、2个标志 C、2个指标 D、2个数据 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确定(A)。 A、与研究目的有关 B、与研究目的无关

C、与总体范围大小有关 D、与研究方法有关 9、通过有限数量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 种统计方法是属于(A)。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数学 D、逻辑学 10、2010年11月1日,我国将举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 ) A.每一个人 B.每一个家庭 C.每一个地区 D.全国总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BCD ) A、统计设计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科学 E、统计图表 2、下面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内容的是(BCD ) A、数据收集 B、抽样调查 C、相关分析 D、假设检验 E、指数 3、下面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D) A、合格率 B、价格 C、产量 D、出勤率 E、星球个数 4、下面变量的答案属于比率级数据的有(BDE) A、温度 B、海拔高度 C、考试分数 D、日产量 E、大桥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