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

(卷面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 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 人脑的进化

B. 动物心理的形成

C. 语言的产生

D. 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一论断说明:()

A. 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 —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 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

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这个说法:()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 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 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 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 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11.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

A. 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 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 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 20 世纪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4.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 人民当家作主

15.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C. 仍无任何变化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17.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的出版

C. 唯物史观的形成

D. 私有制的消失

18.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先进性和革命性

C.阶级性和先进性

D.先进性和科学性

19.“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E.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2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3. 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电子

技术的广泛运用一一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

A.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 实践是历史性活动

C. 实践是社会性活动

D. 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

4.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 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 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 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5.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6. 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为山九仞,功于一篑

7. 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A. 冰——水——汽

B. 光的微粒说一一光的波动说一一光的波粒二像说

C. 团结一一批评一一团结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8.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

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 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

9.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

A.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

B.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C.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 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10. 马克思本人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包括:()

A.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B. 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C. 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D. 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1.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12.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A. 成本

B. 工资

C. 利润

D. 利息13.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B .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 .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14. 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

A.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D. 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1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 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B. 政治组织形式

C. 选举制度

D. 政党制度

16.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 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 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D. 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7.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D.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18. 微观规制的主要类型:()

A. 反托拉斯法

B. 公共事业规制

C. 知识产权规制

D. 社会经济规制

1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E.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20 分)

1.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4. 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5.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是一种“反常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 材料1: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马赫认为:“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尼采主张:“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叔本华说:“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波格丹诺夫认为:“ 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 ,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

材料2: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 、“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 ,称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程颐认为:“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 2 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2)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的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2.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因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见《公子?公孙丑上》

请回答:

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 材料1:

全世界 4 万多家跨国公司,对外贸易总额超过 1 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达到7 千万人,控制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5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 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跨国公司正在跨越民族国家而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

材料2:

跨国公司已不仅仅把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法律手段运用,而是逐渐将其当作一种市场策略

频频使用,这也导致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争议不仅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对

我国一些行业带来了巨大威胁。根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引用的资料,仅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 亿美元。

材料3:

2006 年4 月27 日下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作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徐冠华说:“在我国的发明专利中,

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占绝对多数,且国外企业的专利主要分布在高科技领域,其中在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分别占到93%、91%、85%、69% 、60%。”“我国99% 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窗体顶端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 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B 3。D 4。B 5。B 6A 7。C 8。C 9。B 10。D 11. D 12。D 13。C 14。 C 15。D 16。B 17。 A 18。C 19。B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 . ABC 2。ABCD 3。ABCD 4。ABC 5。ABD 6. CD 7。ABCD

8。ABCD 9。ABD 10。BCD 11. ABD 12。CD 13。AC 14。ACD 15。ABCD 16. CD 17。BCD 18。ABD 19。ABCD 20。BCD

三、辨析题

1.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

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

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不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实践标准。实践标准的含义不以个人和阶级的不同而改变。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含义是: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认识。因而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错误。

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等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4. 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垄断从自由竞争中形成,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首先,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形成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不可能消除竞争。其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维持。垄

断组织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最后,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不同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总之,垄断阶段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5.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

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

第一,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导致社会革命的主客观条件的成熟: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了。同时,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也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 ,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四、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 2 所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客

观唯心主义。

( 2 )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世界反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它夸大了主观精神地位和作用。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或“绝对观念”等,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他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为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它的错误是把本来属于人的精神和理性,经过抽象变成一种离开人而客观独立的神秘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实体从根本上说是虚构的,甚至会成为上帝的代名词。

2. 揠苗助长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质变基础上又展开新的量变。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准备的观点是突变论,否认质变,只承认量变是庸俗进化论,二者都是错误的。

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庄稼的生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期待事物一蹴而就,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必须首先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

3. 跨国公司全球化

(1)材料1 说明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材料2 和材料 3 表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尽管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全球战略布局,利用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规则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C A.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B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远大而崇高的革命理想 D.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B.可知论和唯物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 )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 ( ) C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共产主义社会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B A.辩证分析方法 B. 剩余价值学说 C.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D.社会主义学说 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上世纪50年代 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 B.享乐旅行 C.自助旅行 D.野外旅行 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 B.《国家科学词典》 C.《现代观光论》 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 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 B.宗教朝圣 C.经商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5.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 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 B.吃、穿、住、用、行、游 C.住、穿、用、行、游、购 D.吃、住、行、游、购、娱 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 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22年 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年 B.2015年 C. 2020年 D.2025年 10.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旅游概论期中考试试题第一至第三章部分

桃江县职业中专2016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旅游概论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第7、8页) 一、填空 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它可以定义为,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为主要目的的人。 2、旅游者的社会条件,一指和;二指。 3、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4、按旅游的目的划分,可把旅游者划分为、和。 5、旅游是人类超出、具有享受性的一种行为,是超越、超越时空的意志的体现。 6、对旅游活动具有决定意义,它将决定旅游者到何处去旅游,以及逗留时间长短和消费水平的高低。 7、主题公园是传统的和的有机结合,并集休闲、游乐、、购物乃至住宿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旅游服务和游乐场所。 8、主题公园的典型代表是1954年始建于美国洛杉矶的“”,1983年在日本建成的迪斯尼乐园是美国式主题公园对世界的辐射和影响的象征。2005年9月12日,第五个迪斯尼乐园在开幕。9、主题公园的特殊魅力在于,它既有丰富而深刻的,又有多重适应性和的观赏、娱乐设施以及雅俗共赏的。 10、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并通过了“”,标志着21世纪的世界将跨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11、旅游设施包括和。 12、旅游业实际上是由和各种专业人才构成的服务体系。 13、旅游业就是沟通和之间的桥梁和媒介。 14、旅游业的依托是旅游资源,其条件是,其特征是 。 二、单选 1、闲暇时间是指 A、时间 B、可支配的时间 C、可自由支配时间 D、非自由支配时间 2、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宝塔因管理不善而倒塌,属于__________ A、自然破坏 B、人为破坏 C、人文破坏 D、人为通过自然破坏 3、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选择具有垄断性从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资源来开发。 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 A、特色原则 B、经济原则 C、市场原则 D、保护原则 4、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要适销对路,如在香港的迪斯尼,米奇常常以唐 装亮相,而在东京的米奇有时着和服示人。这说明旅游资源开发的 A、特色原则 B、经济原则 C、市场原则 D、保护原则 5、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宝塔因管理不善而倒塌,属于 A、破环 B、人文破坏 C、人为破坏 D、人为通过自然破坏 6、我国,现在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 A、世界之窗 B、中华民俗村 C、锦绣中华 D、迪斯尼乐园 7、实现旅游活动所需的两个客观条件是()。 A可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 B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 C闲暇时间、非工作时间 D 生理因素、家庭状况 8、闲暇时间中的( )往往是家庭外出作短期旅游度假的高峰时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一共4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基础设施___________? A、桥梁 B、机场 C、旅游班机 D、车站 2、旅游业要真正发挥作用,“软件”的核心,即__________,更为重要。 A、服务人才 B、管理人才 C、旅游人才 D、导游人才 3、四川海螺沟冰川属于哪一类旅游资源__________? A、地文景观 B、水域风光 C、遗址遗迹 D、建筑与设施 4、___________是旅游业的生命线? A、旅游资源 B、客源 C、旅游交通 D、服务 5、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A、世界之窗 B、欢乐谷 C、迪斯尼乐园 D、锦绣中华 6、小型旅游饭店的客房数是多少()? A、200间以下 B、300间以下 C、300至600 D、600以上 7、星级的有效期和标志的使用权为多少年()? A、2年 B、3年 C、5年 D、7年 8、下列哪类不属于文化类的娱乐设施()? A、博物馆 B、音乐厅 C、歌剧院 D、电影院 9、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 A、销售业务 B、计调业务 C、导游业务 D、财会业务 10、经营入境,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需缴纳质量保证金()? A、10万元 B、160万 C、80万元 D、100万元 11、市场质量是指()。 A、市场的可进入性 B、市场的规模大小 C、市场的销售潜力 D、市场的占有率 12、()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供给 D、旅游需求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国际旅游者及其支出的()左右产生并流向这一区域。 A、60% B、70% C、80% D、90% 14、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是() A、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B、旅游产品的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 C、食、住、行、游、购、娱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D、旅游资源与旅游客源之间的矛盾 15、()是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 A、公务旅游者 B、休闲旅游者 C、观光旅游者 D、度假旅游者 16、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 A、1995 B、1965 C、1975 D、1985 17、世界环境日是()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 日 18、旅游经济的细胞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1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预测,到______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A、2020 B、2005 C、2010 D、2015 20、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就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_______ A、优势 B、职能 C、功能 D、特点 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般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劳务消费已占个人消费支出的60%左右 () 2、凡是旅游者可以亲聆其境者,说明旅游资源地已具有可进入性()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文学概论_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 接受关系的理论基础是新的阐释学(J )。 2、 风格形式的客观因素指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创作的影响。(X ) 3、 现实主义是按照生活的理想的样子来反映现实,塑造形象的创作方法。(X ) 4、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X ) 5、 小说在塑造人物性格方而,比苴它文学体裁更自由。() 6、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 7、 文学作品的容指作家从客观生活中提炼岀来的生活素材。(X ) 8、 文学形彖的意象性即指间接性。() 9、 文学的真实性是客观生活的真实。(X ) 10、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属于精神现象。() 11、 “二为”主向是在《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岀来的。(X ) 12、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过程。() 13、 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一种自然形态下的纯客观的事物。(X ) 14、 文学作品的形式即文学反映生活的形象方式。(X ) 15、 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 16、 主题是以素材为基础,在素材的确定和提炼中形成的。(X ) 17、 “三一律”是欧洲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主。多采用开放式结构。(X ) 18、 艺术发现指作家、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一种带情感性、形象性的感受和思考。() 19、 创作欲望中渗透了作家的感性因素。(X ) 20、 完成艺术传达的必要条件是作家要有熟练的艺术技巧。() 21、 制约整个创作过程的是灵感思维。(X ) 22、 典型化即指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X ) 23、 艺术感受力指发现生活意蕴,获取丰富体验的能力。() 24、 世界观制约着和支配着作家对创作方法的选择。() 25、 浪漫主义就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X ) 26、 文学革新就是继承中外优秀古典文学之精华。(X ) 27、 文学鉴赏对于鉴赏对象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的再创造。() 28、 文学批评中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X ) 29、 把批判和继承结合起来,通俗化地名之为“推出新”。() 30、 作家的文艺思想往往受到思想的影响。() 31、 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在特征。() 32、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X ) 33、 灵感思维是从对自在之物的一种感悟性的思维活动。() 34、 典型环境影响甚至改变典型人物。(X ) 35、 艺术构思即写作阶段,是将教材转化为泄型的文学作品的过程。(X ) 36、 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感受、审美判断、寻索玩味。() 37、 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是经济基础和貝它社会意识形态。(X ) 38、 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起源说。() 39、 典型环境是指环境在人物周围的各种生活条件的总和。(X ) 《文学概论》复习】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中职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于_________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该组织现有个成员国,我国成为该组织的第_________个正式成员国。 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______月______日。 3、广义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在______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_________、增加______及相关知识。 4、旅游是人们为寻求而进行的 旅行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5、旅游区(点)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旅游娱乐设施可划分为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7、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8、旅游业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教育、社会和_______、 等方面的影响。 9、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0、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的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2、下面哪个是属我国的亚洲客源国市场() A.美国市场 B.俄罗斯市场 C.日本、韩国市场 D.澳大利亚市场 3、“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该定义被称为() A.罗马定义 B.艾斯特定义 C.马尼拉定义 D.兰沙罗特定义 4、."罗马定义"将在某国暂时逗留至少24小时的游客称为() A、短期游览者 B、旅游者 C、游览者 D、短程游览者 5、决定一个人能否定实现旅游的家庭收入水平,主要指其() A、消费水平 B、经济状况 C、可支配收入 D、可随意支配收入 6、最具有可靠信誉度的是下面哪种旅游商场()A、旅游商店 B、旅游涉外定点商场 C、旅游购物品交易会 D、购货亭 7、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B.旅游业C、旅游宣传 D.旅游交通8、申请设立经营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要合并缴纳人民币()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名词解释 1. 典型 2. 特征化 3. 意境 4. 意象 5陌生化 二、论述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 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 叙述者的声音 4. 情节 5. 行动元与角色 6.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二、论述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4.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抒情性作品 2. 抒情话语 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4. 声情并茂 5. 情景交融 6. 节奏 7. 隐喻 8. 象征。 9.抒情 10. 抒情话语的修辞 二、论述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 风格 2. 创作个性 3. 话语情境 二、论述 △△1.风格有哪些特性? △2.风格有哪些基本形态? 3.文学风格除表现于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点?△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5.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6.试论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