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导学案.doc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导学案.doc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导学案.doc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导学案.doc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导学案

知识 1细胞工程的发展

1.1907年,哈里森采用盖玻片悬滴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开创了动物细胞培养的先河。

2. 1937年,高特里特等人几乎同时离体培养了胡萝卜组织,这是首次成功进行的植物

细胞与组织培养。

3.1972年,美国卡尔逊等人用硝酸钠作为促融合因子,成功地将2个不同种的烟草细胞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杂交植株。

4. 1997年,伊恩·维尔穆特等人利用成年芬兰白面母羊体细胞的细胞核与苏格兰黑面

母羊的去核卵细胞首次克隆出绵羊“多利”。

知识 2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1.细胞工程的概念

( 1) 操作水平:细胞。

( 2) 条件:体外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

( 3) 根据所使用技术的不同,细胞工程中可分为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

核移植、染色体工程等。

( 4) 目的: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

( 5) 结果:改良生物品种、创造新品种和加速繁育生物个体,以及获得某些有用的细胞

代谢产物的技术。

2.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微生物细胞工程。

思考交流

1.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有什么不同?

【提示】细胞工程的操作对象是细胞,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是DNA 分子。

3.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 1) 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植物细胞或组织,将其放在适当的培

养基上,给予必要的生长条件,使它们在体外继续生长、增殖与分化,形成新的组织、器官

和个体的技术。

( 2) 细胞融合技术: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2个或多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技

术。常用的促融合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等。植物细胞融合前需要用纤维素酶等去

除细胞壁。

( 3) 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另一个去除细胞核的细胞中,从而使

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信息,产生新的生命现象的技术。

( 4) 染色体工程:人们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消减、添加或替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

从而达到定向改变遗传性状和选育新品种的一种技术。

思考交流

2.在去掉细胞壁的时候为什么想到用酶解法?且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提示】用酶解法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不会影响原生质体的生命活动。根据酶的

专一性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故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知识 3 细胞工程的应用

1.快速培养花卉及濒危植物:利用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培育新植株,如培育名贵花卉郁金香等。

2.获得无病毒作物: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根尖,因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

毒,而被用来培育无病毒植株。

3.开发洁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如利用单细胞生物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氢气作为燃料。

4.繁殖优良家畜品种及濒危动物。

5.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1) 开发和生产各种疫苗、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

( 2) 通过细胞工程培育不同的人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成为器官移植的新来源等。

知识 4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

1.细胞工程利用基因工程中的转基因技术实现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培养。

2.细胞工程中获得的新细胞株可用于蛋白质工程生产药物或酶制剂。

3.细胞工程为发酵工程提供了稳定的培养对象,以完成生物制品的规模化生产。

正误判断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不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提示】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杂菌污染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2.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产生杂种植株。( √)

3.染色体工程使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

【提示】属于染色体变异。

4.植物组织培养产生的新个体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

课堂互动探究

探究 1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的比较

【问题导思】

①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技术方法有什么不同?

②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同点是什么?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操

细胞或细胞器水平[ 来源: 学科网ZXXK] DNA 分子水平作水平

技细胞融合、细胞培养、细胞核移体外对基因“剪切”和“拼接”

术方法植、染色体工程等方法

实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及获得细改良生物品种,获得人类需要的施目的胞代谢产物基因产物

两者都可以定向改变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从而使人们获得基因产物或相同点

生物新品种,在育种上都能打破物种间的界限

例1 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或细胞器水平上进行的操作,而基因工程则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

的操作

B.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都属于人为操作

C.两者所造成的改变均是按人的意愿来进行的

D.两者目前都能较为容易地实现人们的意愿

【审题导析】比较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实施目的、技术方法等内容。

【精讲精析】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虽然都取得了很大的研究和应用成就,但是还没有达到较为容易实现的程度。

【答案】 D

探究 2细胞工程基本技术的比较

【问题导思】

①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②细胞工程技术的手段有哪些?

概念条件(手段) 结果

是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

促融合因子、

植物细胞融合前需形成杂种细胞融合技术法,使 2个或多个不同细胞融

用纤维素酶等去除细胞

合为一个细胞的技术

细胞壁

是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

细胞核移植技转移到另一个去除细胞核的

重组形成细胞中,使受体细胞获得新显微操作仪

术新细胞的遗传信息,产生新的生命

现象的技术

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设

计,有计划地消减、添加或

消减、添加或

定向改变染色体工程替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达遗传性状和培

替换染色体

到定向改变遗传性状和选育育新品种

新品种的一种技术

名师点拨

不同融合方法的比较

不同融合方法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获得融合的细胞;不同融合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也是相同的,即都依据细胞膜所具有的流动性。

类型

区别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

诱导剂

疱疹病毒、仙台病

聚乙二醇、高浓度钙

毒、天花病毒、腮腺炎电场

(方法 ) 离子等

病毒等

常用方灭活的仙台病毒

聚乙二醇诱导电场诱导法诱导

易培养,对各种动

使用方便,诱导细胞

频率高,对细胞无毒

优点物细胞都适宜,融合率害,操作简便,可重复性

融合频率高

高好

例2 (2013·平顶山高二月考)下列不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多倍体植物

B.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

C.通过大规模的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抗癌

D.利用细菌的连续培养技术生产谷氨酸

【审题导析】( 1) 明确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 2) 知道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区别与联系。

【精讲精析】

分析判断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多倍体植物属于细胞融合技术

B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属于细胞融合技术

C通过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属于植物细胞培养

利用细菌的连续培养技术生产谷氨酸属于发酵工程,不属于细胞工程技D

【答案】 D

探究 3细胞工程的应用

【问题导思】

①细胞工程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②举例说明细胞工程在生物育种上的应用。

1.快速培养花卉及濒危植物

利用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培育新植株。

( 1) 利用的技术: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 脱分化再分化

2) 过程: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

2.获得无病毒作物

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根尖,因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毒,而被用来培育无病

毒植株。

3.开发洁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利用细胞工程产氢技术,将蓝藻、绿藻、光合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

氢气作为燃料,是开发洁净新能源的途径之一,对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4.繁殖优良家畜品种及濒危动物

( 1) 利用的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

( 2) 意义:在快速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畜牧新品种、濒临灭绝的珍贵动物的种族繁衍等

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例 3 (2012·无锡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细胞甲新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人工种子新品种

植物细胞乙

( 1 )图示育种方式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 )⑤过程中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 ;⑤过程表示的基因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上述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审题导析】图示提供的解题的关键信息为:①②③④过程为体细胞杂交育种;

⑤②③④过程为基因工程育种。

【精讲精析】( 1) 图中⑤过程涉及基因工程,①过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两者都

需要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的支持。

( 2) 基因工程中的载体为质粒,⑤过程是转化受体细胞。

( 3) 不管是基因工程育种还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都会打破物种的界限——生殖隔离,

实现生物性状的定向改变。

【答案】( 1) 基因工程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融合 )

( 2) 质粒转化受体细胞

( 3) 打破生殖隔离、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名师点拨

1.植物组织培养的细胞或组织是离体的细胞或组织,其来源有:体细胞、生殖细胞( 如花粉 ) 、融合成的杂种细胞或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细胞等。

2.由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和条件不同,培养的结果可是愈伤组织细胞、分化成的球

状胚或完整的植物体。

本课知识小结

网络构建

细胞工程概述→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

染色体工程

细胞工程的应用→快速繁育植物,获得无病毒植株,开发清洁能源,繁殖优良家畜品种

1.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2.细胞融合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3.细胞工程技术实现了不同物种间杂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杂交物种。

4.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是避免微生物污染,因此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力的合成》导学案

§4.力的合成——问题导读(命制教师:张宇强) §4.力的合成——问题导读 使用时间:11月30日——12月2日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这一节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共点力的概念,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2、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在作用效果上的等效代替;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会求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问题导读】 认真阅读《课本》P61—63内容,并完成以下导读问题: 1、两个孩子可以一起提起一桶水,一个成年人也可以独自提起一桶水,这说明成年人的提水桶的力等效的替代了两个孩子的力,则这个成年人提水桶的力是两个孩子提水桶力的力,这两个孩子的提力叫成年人提力的力。 2、叫做力的合成。 3、两个力合成时,以为邻边作, 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 求两个以上的力的合力:先求出,再求出,直到,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所有这些力的合力。 4、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当这些力或者虽不,但它们的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力。

§4.力的合成——课堂导学 姓名班级 一、根据《课本》P62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探究目的是什么? 2、图3.4-2中F1、F2、F、F0各代表什么力? 3、为什么图乙和图丙中都要把小圆环拉到O点? 4、通过探究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课上基础训练】 ★1、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以下两图中F1和F2的合力: 二、求合力的方法: 1、图解法: 步骤:选择某一标度→用力的图示法画出两个分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合力→根据所选标度求出合力的大小,用量角器量得合力方向。 用图解法求合力时,选用的标度不能太小,标度太小会导致误差增大。 【课上基础训练】 ★2、用力的图示法求F1和F2的合力: 2、计算法: 利用三角函数和三角形中的几何关系求合力,常用的有勾股 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比例关系等。 例如:如图:F1⊥F2,合力为F,若已知F1、F2和θ则: F= F1 sinθF= F2 cosθF=F1 2+ F 2 2 F1 F2 F1 F2 F F2=20N F 2 F

信息技术导学案

《制作课程表》 教师寄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目标】: 1、学会插入表格,并进行简单得编辑与排版。 2、能够正确使用表格加工处理相关信息。 3、养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得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插入表格得方法,认识并初步能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难点:灵活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学习过程】: 一、自学研讨,初识表格 1、同学们,下面就是七班得《课程表》,请您瞧一下这个表格得结构及所包含得 内容。 2、请您举例,说一下您所见过得表格及结构。 (1)使用菜单命令创建表格 3、创建表格得三种方法(2)使用工具栏中得“插入表格”按钮 (3)使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绘制表格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创建表格 (1)了解《课程表》结构。 (2)打开Word,输入表格得标题“课程表”,保存文档。 (3)执行“表格”→“”→“表格”,弹出“”对话框,在“列数”

框中输入8,在“行数”框中输入6,单击“确定”按钮。 任务一:创建一个简单得6行8列得表格。 2、表格得缩放 ⑴当鼠标指针指向表格得右下角(小方块)时,鼠标指针变成得形式,这时拖动鼠标,当表格达到合适大小时松开鼠标就完成了表格得缩放。 ⑵设置准确得行高与列宽 (1)选定整个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对话框。 (2)在“表格”选项卡中将表格得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对齐。 (3)单击“行”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1.5厘米。 (4)单击“列”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2.5厘米。 任务二:将任务一中得表格拖放到适当得大小。 2、插入行 (1)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键即可,插入一行。 (2)操作一点通: ①如果要同时插入多行,选定得行数与插入得行数要相同。 ②将插入点光标移动到表格得最后一个单元格中,按Tab键可以在底部插入一行。 ③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Enter键也可插入一行。 任务三:插入两行(第7、8行)。 3、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时,首先选定要合并得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命令,完成操作。 任务四:对比我们得课程表,现在需要将第七、八行进行一些合并。 具体要求:将第七或第八行得2~8个单元格合并为1格。操作步骤:先选定2~8这几个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合并单元格”即可。 4、绘制单元格中得斜线 方法:点击“表格”菜单→选择“绘制斜线表头…”命令→在弹出得“”对话框中选择合适得表头样式,并添加行标题与列标题→点击“”。 任务五:完成斜线表头得绘制。 5、编辑美化表格文本 (1)输入表格中得内容。 (2)根据《课程表》,完善设置。 任务六:完成课程表得制作。 三、合作探究 1、根据教师讲解,与同组同学完成我们班《课程表》得制作。 2、探究步骤 1)启动Word,输入标题《课程表》

《湖心亭看雪》复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湖心亭看雪》 【内容概述】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 “痴” 1 (1 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2)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4)文中作者还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什么手法来写景?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5)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 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 ⑦ ⑩ ( 1、 2、 3、 4、 5、 6、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文: 7、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 三、阅读理解 1、用原文回答问题: (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3)?点明主旨的句子:。

学案初二物理7.2力的合成

A E E'F 2 F1 E' A E F2F1 E' A E F 【学习目标】 7.2 力的合成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认识合力和分力定义。 2、会进行同一直线上的合力的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感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自主学习】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评议】 探究一、合力和分力:观察分析课本P131 页“帆的合力”、“蚂蚁的合力”图片:(1)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一只甲克虫就可以挪动它了,这表明,数只蚂蚁和这只甲克虫对树叶的是一样的。 (2)众多船帆才能驱动大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了。这台发动机对大船的 与多个船帆对大船的是一样的。 (3)两个小孩一共同用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同样的一桶水. 一个大人对水桶施力与两个小孩共同对水桶施力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人的个力的作用效果和 小孩的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综合上述得:当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 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这个力就称为那几个力的_力,那 几个力中的每一个力都叫这个力的_ _ 力。 (注)合力往往不是物体受到的另一个力,只 是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的“等效替代力”。 探究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的规律1.同 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有哪两种情况?

右图是小明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图。(一)图中粗线为橡皮筋, 其原长为 AE ,受力后伸长为 AE ′, 钩码每个重 0.5N ,据右图将 F 1、F 2 大小、方向填入下表: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如图(一)中 F 1= N F 2= N F 1 与 F 2 的方向 。 比较图(一)、图(三)F 与 F 1 、F 2 的作用效果 。 所以 F 就是 F1、 F2 的 力;F1、F2 就是 F 的 力, F= = N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如图(二)F1= N, F2= N, F1 与 F2 的方向 ;比较图(二)、图(三) F 与 F1 和 F2 的作用效果 。所以 F 就是 F1、F2 的 力,F1、F2 就是 F 的 力;F= = N 综合上述得出结论: a . 同 一 直 线 上 , 方 向 相 同 的 两 个 力 的 合 力 , 大 小 等 于 这 两 个 力 的 大 小 _ , 方 向 跟 这 两 个 力 的 方 向 _ _ 。 合 力 的 表 达 式 : _ ; b . 同 一 直 线 上 , 方 向 相 反 的 两 个 力 的 合 力 , 大 小 等 于 这 两 个 力 的 大 小 _ ,方向跟 _ 的 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表达式: _ (注)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力的合力,介于同一直线上的最大合力(同向 ) F1/N F2/N F/N 大小 大小 大小 F1 与 F2 同向 方向 方向 方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F1 与 F2 反 向 方向 方向 方向

中学信息技术导学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导学案 课题Word中文本的编辑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在要插入文字的地方添加文字。 2、拖拉鼠标框选文字。 3、使用删除键或者“删除”菜单删除文字。 4、通过拖拉对象或使用“剪切/粘贴”功能移动文字。 5、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复制内容。 学会对上面的操作,并通过练习,能够熟练掌握。 【课前预习】: 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提前预习,能够熟练把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能够对插入、选择、复制、移动、删除进行初级的操作,并能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的练习。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 1、拖拉鼠标框选文字。 2、使用删除键或者“删除”菜单删除文字。 3、通过拖拉对象或使用“剪切/粘贴”功能移动文字。 4、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复制内容。 (2)学习难点 通过拖拉对象或使用“剪切/粘贴”功能移动文字。 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复制内容。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对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打字练习及展示】: 将屏幕上的文字在五分钟练习时间内做一下打字练习。 给学生展示一下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及修改后的效果,使其有大致的了解,引出下面的练习及学习操作。 【课堂导学】:

咱们都写过作文,在修改时有很多的方法和标记符,在作文本上用笔一点点标记,会让页面很杂乱,例如:有一个句子位置不合适,怎样把它移到正确的位置。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很多编辑都在电脑上,在输入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错误,今天咱们学习一下用电脑对其进行操作,使页面布局简洁、规范。 【旧知回顾】: 咱们已经学习了文本的输入,这节课学习文本的修改,怎样打开word文档? 在word的输入过程中,会遇到输入法的转换,首先打开word,单击“任务栏”上的输入法图标,选择“智能ABC输入”,或者同时按“shift+ctrl”键,转换输入法,然后单击需要输入的位置,将文字输入,在开始另一段时按键盘上的“enter”键,空两格进行输入。 【探索新知】: 在自学课本和自我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请同学们大胆举手提问,在课堂上相互探讨一下,一起解决。 1、自学习题 (1)在第一段第三行“又像一个”后面插入“忍俊不禁的”几个字。 (2)选中“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3)将刚才输入的“忍俊不禁的”删除掉。 (4)将第五段“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这段话复制到最后一段。 (5)将第一段内最后“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这段话移动到最后一段。 2、拓展延伸 对跨行的文字进行选择时是怎样操作的,怎样准确选择。 自己探究怎样对图片进行复制粘贴。 【操作练习】: 对展示的文章进行对比后,在原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达到修改后的效果。计算机课是操作课,强调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穿插练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1)在文章指定位置插入预想的文字。 (2)尝试选中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操作方法,并对其中的文字进行复制/移动

部编本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部编本湖心亭看雪导学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湖心亭看雪》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更、拏、沆砀、焉得、强”等文言词。 2、通过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3、沉潜涵泳,体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自主研学】 1、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号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着有和等。 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2、 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3、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更.()定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 雾凇.() 沆砀.. ()()与余舟一芥.()铺毡.() 强. ()饮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人鸟声俱绝..(2)是.日(3)更定.. (4)余拏.一小舟(5)拥.毳衣炉火(6)雾凇沆砀.. (7)上下一白..(8)焉得更... 有此人

(9)强.饮三大白.(10)莫说 ..相公痴 (11)及.下船(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5、翻译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合作探究】 1.读课文,理清文章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 人物: 事件: 2.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纪年,你能说出 其中有何深意吗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4.“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5.文章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6.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知识链接>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7.2力的合成导学案

罗塘中学五元教学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7.2 力的合成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认识合力和分力定义 。 2、会进行同一直线上的合力的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感知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自主学习】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评议】 探究一、合力和分力:观察分析课本P131页“帆的合力”、“蚂蚁的合力”图片: (1)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一只甲克虫就可以挪动它了,这表明,数只蚂蚁和这只甲克虫对树 叶的 是一样的。 (2)众多船帆才能驱动大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了。这台发动机对大船的 与多个船帆 对大船的 是一样的。 (3)两个小孩一共同用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同样的一桶水.一个大人对水桶施力_________ 与两个小孩共同对水桶施力_________ 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人的_____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小孩的_____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综合上述得:当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称为那几个力的________力,那几个力中的每一个力都叫这个力的_______力。 (注)合力往往不是物体受到的另一个力,只是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的“等效替代力”。 探究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的规律 1.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有哪两种情况? 右图是小明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图。(一) 图中粗线为橡皮筋,其原长为AE ,受力后伸长为AE ′, 钩码每个重0.5N ,据右图将F 1、F 2大小、方向填入下表: (二) (三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如图(一)中F 1= N F 2= N F 1与 F 2的方向 。 比较图(一)、图(三)F 与F 1 、F 2的作用效果 。 所以F 就是F1、 F2的 力;F1、F2就是F 的 力, F= = N 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如图(二)F1= N, F2= N, F1与F2的方向 ;比较图(二)、图(三)F 与F1和F2的作用效果 。所以F 就是F1、F2的 力,F1、F2就是F 的 力;F= = N 综合上述得出结论: a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_。合力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方向跟 ______ 的 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力的合力,介于同一直线上的最大合力(同向 )与最小合力(反向 )之间。 2、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 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型:新授共2课时 一、认知学习目标 1.了解普希金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预习成果展示 1.导入新课: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2.了解作者(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1817年以歌颂自由、抨击专制暴政为主题创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作,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以当代贵族青年为主人公的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1830年12月完成了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三、课堂学习研讨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课文的朗读节奏。 2.诗的两部分各表现了什么内容?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4怎样理解“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独学: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勾画并标注,学习完成后,告诉学科组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紧盯每组B层学生的自学情况,但不得打扰学生的自学) 对学:两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一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二看不理解的地方是否相互之间可以理解。(教师紧盯各组B层学生的学习情况) 群学:组内同学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相互讲解补充。 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 来临。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学习目标知识条目考试要求考试属性考试形式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领会学考客观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识记1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2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这些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而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光盘可以承载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所以纸张和光盘也称为信息的载体。2信息的基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载体,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2加工处理性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牛顿定律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抽象总结的结果。3存储性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被存储的信息不会随着它所反映的事物改变.终结等而消失或改变。4可传递共享性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产生损耗。人类社会三大基本要素物质.能源和信息,只有信息会越来越多。5时效性过期的信息会影响其价值。如天气预报和新闻,过期之后前者无效,后者价值降低。6真伪性信息有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之分。虚假信息可能源于片面的感知与理解.不恰当的信息表达与传递及错误的信息加工。3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4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

响,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虚拟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信息技术语言.文字.纸.印刷术等。2近代信息技术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摄影技术.电影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都是典型代表。3现代信息技术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现代热门的信息技术有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物联网.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和专家系统两个方向.因特网和下一代因特网IPv 6.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例1下列对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期的信息就没了B教育网上发布的信息均是真实和有益的C信息被加工后它的核心含义不一定变化D信息的载体肯定看得见.摸得着例2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B远古时代没有信息技术C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完成任何工作D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基础巩固1信息是指________.________.消息中包含的意义。2信息的特征有载体依附性.加工处理性.存储性.传递共享性.________.________。3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有 ______________.通信技术.________________和传感技术,其中CPU芯片的研究属于________________。4以下属于近代信息技术典型成就的是A印刷术B电视技术C电子计算机技术D物联网技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学生版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附属景泰中学语文科导学案 湖心亭看雪Array年级:初二编写:黄欣华审定:初二备课组日期:2010-11-23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背诵课文,理解“绝、强、更、痴”等字,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张岱及其时代背景。 过程和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揣摩关键字词等方法,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领悟“痴人”、“痴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 【学习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 【学习难点】 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全文,理解大意。 3、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尝试背诵全文。 二、预习检测 1、为下列带点字注音。 更.()定毳.()衣崇祯.()雾凇.()沆砀 ..()()余舟一芥.()铺毡.()对坐余拏.()一小舟强.()饮2、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 (3)惟.长堤一痕______ (4)强.饮三大白________ (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3、辨析多义词 (1)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⑵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⑶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⑷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力的合成优秀学案

力的合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会画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 理解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概念,会寻找等效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寻找等效力 ※课前预备知识: 一:力的三要素及力的作用效果 1、 力的三要素: 、 、 2、 力的作用效果 (1) (2) 二: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线段的箭头指向力的——————,箭 头或箭尾表示力的————,得到的图就叫力的图示。 如何画力的图示(四步法) 1.定作用点 2.定方向 3.定标度 4.定大小 2、力的示意图 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把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侧重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昨日重现】 用一个大小为60N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的力拉小车,请用图示法画出这个力。 ※知识清单: 1.共点力 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作用于一点上或_____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平等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个力的____________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等效或可以相互替代,就把这一个力叫做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叫做____________。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时,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___________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网站设计与制作学案 第1课创建站点 本课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网站规划方法;认识Frontpage2000的工作界面;理解站点、网页、主页的概念。 2、技能目标:学会规划和设计网站;能够搜集网站相关素材;学会新建和打开站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网站规划的重要性,养成做事有计划、勤思考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Frongpage2000的站点管理。 教学难点: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引入课题:许多同学都有上网的经历,那么什么是网站呢? 网站:网站是在因特网上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的集合,这些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向全世界发布。因此,网站就是相关网页的集合。 学习与探究: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对“中国少年雏鹰网”与“联想公司网站”首页的比较,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 二、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小组合作:阅读本部分内容,总结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常见的网页版面布局形式有哪些? 步骤:1、确定网站的主题和风格; 2、设计规划网站的结构和内容; 3、设计网站的版面布局;(“T”型、“口”型、时尚型、“三”型布局) 4、搜集整理网站素材; 5、选择网站制作工具(frontpage2000)。 三、Frontpage2000的站点管理 1、初识Frontpage 根据打开程序的一般方法,自己试着打开Frontpage。并思考有没有其它的打开方法。 2、新建站点 教师演示:“文件”---“新建”---“站点”,打开“新建”对话框。 学生操作:(1)指定新站点的位置为“D:\情感小屋”,并选择站点类型为“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 (2)观察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件夹列表”中自动生成了哪几个文件或文件夹?它们有什么作用? 3、打开站点 “文件”---“打开站点”。 四、实践与创新的: 1、访问以下网站,描述它们各自的主题和风格,并画出网站的结构图和主页的布局图。 https://www.doczj.com/doc/88564174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885641747.html,./01/indes.html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版.doc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精编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一一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3、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淸绝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知识链接】 1、白描。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左都于金陵),消极避居浙江(shdn )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淸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陶庵梦忆》和《四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館岀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淸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预习导学】1、给画线字注音 更定()拏()盏衣()雾淞沆砺()0()一芥()更有此人()喃喃()长堤() 2、解释句中画线词

(1)人鸟声俱绝()(2)是日() (3)更宦()(4)余拏一小舟() (5)拥盏衣炉火()(6)上下一白() (7)雾淞沆肠() (8)焉得更有此人()(9)强饮三大白()() 10莫说相公痴()(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解释多义词 (1)白上下一白()三大白() (2)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 (3)大大喜()三大白() (4)是是日更泄()是金陵人() (5)绝人鸟声俱绝()绝嫌多生怪柏() (6)更时日更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岀)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岀) 5、结合文意写诗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 【合作探究】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

力的合成导学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 沁阳一中高一物理【1】号

课程名称力的合成课型单一课课时3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共点力、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理解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知道“等效替代”是一种 重要的科学方法.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重点、难点 1.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2.合力与其分力的大小关系. 学法指导 1.学生根据导学案,结合课本进行预习,做学案后的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找出自己的误点.疑点.错点,做到听课”有备而听”. 2.讲完课后,应根据老师的讲解,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完善本导案. 导学过程导学笔记 预习导学 一、合力与分力 [自主探究] 如图3-4-1所示,图乙中的细绳对物体施加的一个力与图甲中细绳对物体施加的两个力_____相同,因此,可以用 这一个力代替那两个力. 成功发现 (1)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_____,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在力的合成中,分力是实际存在的,合力是虚拟的,并不存在. 二、力的合成 [自主探究] 求合力的方法 (1)课本第62页实验中,为保证用一个力和用两个力拉小圆环产生的效果相同,应把小圆环拉到同一个点O. (2)在实验中分别记下分力F1、F2和合力F的______和______. (3)用力的图示法在白纸上画出F1、F2和合力F时,力的标度必须______. 成功发现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图3-4-1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_,这两 个邻边之间的 ______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自主探究] 用作图法作出如图3-4-2所示的四个力的合力. 成功发现 多个力合成时,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 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 些力的合力. 三、共点力 1.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 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 线交于同一点的一组力.在甲、乙、丙三个图中,图_________中的 三个力属于共点力.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分小组进行 合作探究图3-4-2 图3-4-3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外国诗二首》【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析诗歌语言,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品析诗歌语言,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背景介绍】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1912年弗罗斯特做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要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要么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不能同时去涉足”。况且当时诗人的待遇并不好,“穷就穷吧”(弗罗斯特语),他毅然选择了诗歌。这首诗就是有感于人生选择而作。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朗读诗歌。具体朗读步骤如下 ①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②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③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朗读后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劝告)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希望) 3、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问题 记 录

信息技术导学案

信息技术《版式美化》导学案 徐钰烊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所接触的资料当中,无论是报纸还是书籍,还有我们检测用的检测试卷,都有一个漂亮的页面,今天我们一块探讨本节课的内容,如何设置一个美丽的页面——版式的美化。 二、目标、重、难点概括 知识目标: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并能调整页边距 插入适当的页号形式 设计美观的页眉与页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编辑制作之前对页面进行设置及对版面进行勾划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页面的设置、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 三、任务驱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1)设置纸张大小: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单击“纸型”选项卡,从“纸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A4”规格,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并将方向设置为“纵向”。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使设置生效。(图见课本)) 自学任务: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 (2)设置页号 第一步:执行“插入/页码”菜单项 第二步:在“页码”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号的位置与对齐方式 自学任务:在页面的底端中间设置页码,格式为1,2,3…… (3)设置页眉、页脚 第一步:点击“视图”菜单,选择“页眉和页脚”命令。 第二步:编辑页眉和页脚(编辑页眉这时,将显示“页眉”框和“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将鼠标指针移至页眉框内,即可开始输入和编辑页眉内容。要回到主文档,可选择“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或者双击主文本区。要重新进入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可在主文档页眉或页脚区域内双击鼠标。若要删除页眉和页脚,则在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下删除所有的页眉和页脚内容即可。(“注”:一页操作,全页删除) 第三步:编辑页脚 单击切换页眉和页脚按钮,可把插入点在页眉或页脚区之间切换。将鼠标指针移到页面底部,然后在页脚框内单击,亦可。 自学任务:设置页眉为:信息技术导学案 设置页脚为:作者,页码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精编版(最新)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3、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知识链接】 1、白描。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定都于金陵),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 )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预习导学】 1、给画线字注音: 更定( ) 拏( ) 毳衣 ( ) 雾凇沆砀( )( )( ) 一芥( ) 更有此人( ) 喃喃( )长堤( ) 2、解释句中画线词: (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 ( )

(3)更定( ) (4)余拏一小舟( ) (5)拥毳衣炉火( )(6)上下一白( ) (7)雾凇沆砀 ( ) (8)焉得更有此人( )(9)强饮三大白( )( ) 10莫说相公痴( )(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3、解释多义词: (1)白:上下一白( ) 三大白( ) (2)余:余住西湖( ) 上下十余里( ) (3)大:大喜( )三大白( ) (4)是:是日更定( ) 是金陵人( ) (5)绝:人鸟声俱绝( )绝巘多生怪柏( ) (6)更:时日更定(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 )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 5、结合文意写诗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 【合作探究】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

高中物理:3.4《力的合成》预习学案

3. 4 力的合成(学案)必修一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说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 3、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预习内容 1、合力、分力:当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_____跟原来几个力的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提出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提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及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等效替代思想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