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委托检验受托方能力现场调查评估表2

委托检验受托方能力现场调查评估表2

委托检验受托方能力现场调查评估表2
委托检验受托方能力现场调查评估表2

委托检验受托方能力现场调查评估表

委托检验受托方能力现场调查评估表

委托检验受托方能力现场调查评估表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 办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员工技能考核办法1. 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于特殊技能岗位和重要技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所有岗位。笔试 内容为所属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操规程、安全常识等。经 过教育培训后,由制造中心拟定考试题,制造中心培训专员组 织闭卷考试。 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60(含6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达不到60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70(含70)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70(含70)分者为鉴定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理论知识与实操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综合考试分数与考核技能等级对应如下: 评鉴技能分类项目: 特殊技能岗位:即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伤害风险、实操难度高或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岗位。如:波峰焊机操作工、软件烧录员、过

锡工、印锡机/贴片机实操(SMT)、刷三防实操工、焊锡工、维 修技术员、技术员。 重要技能岗位:整机测试、QA检验员、IQC检验员、IPQC、物料员、振动台测试、助拉、拉长。 一般技能岗位:包装外观附件检验、打螺丝、贴标、打包、音质测试/HDV测试、贴附(标签,Tape等)、装配(理线,盖壳,组板 等)、测试(AV/TV、声控、遥控)、包装(放入附件,理盒 等)、图像品质、外观修护、外观检验员、补点/校色、元件加 工、剪脚、洗板作业人员. 全能工:员工已通过六项技能鉴定可申请全能工考核,但已通过鉴定的六项技能中须有一项特殊岗位和两项重要技能岗位,申请鉴定全 能工不需参加理论考核。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

员工技能考核办法 1. 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1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于特殊技能岗 位和重要技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所有岗位。笔试内容为所属岗 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操规程、安全常识等。经过教育培训后,由制造 中心拟定考试题,制造中心培训专员组织闭卷考试。 1.2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 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1.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60(含6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达不到60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70(含70)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70(含70)分者为鉴定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1.4 理论知识与实操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1.5 综合考试分数与考核技能等级对应如下: 1.6 评鉴小组对评鉴对象评鉴要项如下:

1.7 评鉴技能分类项目: 1.7.1 特殊技能岗位:即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伤害风险、实操难度高或对产品质 量有重大影响的岗位。如:波峰焊机操作工、软件烧录员、过锡工、印锡机/贴片机实操(SMT)、刷三防实操工、焊锡工、维修技术员、技术员。 1.7.2重要技能岗位:整机测试、QA检验员、IQC检验员、IPQC、物料员、振动 台测试、助拉、拉长。 1.7.3 一般技能岗位:包装外观附件检验、打螺丝、贴标、打包、音质测试/HDV 测试、贴附(标签,Tape等)、装配(理线,盖壳,组板等)、测试(AV/TV、声控、遥控)、包装(放入附件,理盒等)、图像品质、外观修护、外观检验员、补点/校色、元件加工、剪脚、洗板作业人员. 1.7.4 全能工:员工已通过六项技能鉴定可申请全能工考核,但已通过鉴定的六 项技能中须有一项特殊岗位和两项重要技能岗位,申请鉴定全能工不需参加理论考核。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员工技能考核办法 1. 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1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 于特殊技能岗位和重要技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 所有岗位。笔试内容为所属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操 规程、安全常识等。经过教育培训后,由制造中心拟定 考试题,制造中心培训专员组织闭卷考试。 1.2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 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 式进行考核。 1.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60(含6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达不到60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70(含70)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70(含70)分者为鉴定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1.4 1.5

1.6 评鉴小组对评鉴对象评鉴要项如下: 1.7.1 特殊技能岗位:即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伤害风险、实操难 度高或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岗位。如:波峰焊机操作 工、软件烧录员、过锡工、印锡机/贴片机实操(SMT)、 刷三防实操工、焊锡工、维修技术员、技术员。 1.7.2重要技能岗位:整机测试、QA检验员、IQC检验员、IPQC、 物料员、振动台测试、助拉、拉长。 1.7.3 一般技能岗位:包装外观附件检验、打螺丝、贴标、打包、 音质测试/HDV测试、贴附(标签,Tape等)、装配(理 线,盖壳,组板等)、测试(AV/TV、声控、遥控)、包装 (放入附件,理盒等)、图像品质、外观修护、外观检验 员、补点/校色、元件加工、剪脚、洗板作业人员. 1.7.4 全能工:员工已通过六项技能鉴定可申请全能工考核,但 已通过鉴定的六项技能中须有一项特殊岗位和两项重要 技能岗位,申请鉴定全能工不需参加理论考核。

人机工效管理制度

人机工效管理制度(07) (一)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的健康及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应范围 本制度适应于公司所属各单位、所有员工。 (三)定义 工效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机械工程分支学科。人机工效学用科学的数据把对工作场所硬件系统的设计与人的体力、体形以及表现联系起来。通常,人机工效学设计侧重在对工具、设备及工作场所进行设计,使得作业更能够与人相适应,而不是要求人适应这些因素。 (四)职责 1.行政人事处负责工效学方面培训。 2.行政人事处每年要对全公司的人机工效管理进行一次检查。 3.公司各部门应向员工宣传、落实本制度。 (五)细则 1.人工搬运 1.1人工搬运原则

1.1.1省力化原则。能往下则不往上、能直行则不拐弯、能用机械则不用人力、能水平则不要上斜、能滑动则不摩擦、能连续则不间断、能集装则不分散。 1.1.2顺畅化原则。人工进行货物搬运,要有合理的通道,脚下不能有障碍物,头顶留有空间,不能人撞人,人挤人;用手推车搬运货物,地面不能坑坑洼洼,不应有电线、工具等杂物影响小车行走;人工操作电葫芦吊车,地面防滑、行走通道两侧的障碍等问题均与作业顺畅与否相关。 1.1.3短距化原则。短距化,即以最短的距离完成装卸搬运作业,减少人的体力消耗,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 1.1.4人格化原则。要考虑人的因素和尊重人格,不允许野蛮装卸、乱扔乱摔现象。搬运的东西在包装和捆包时要考虑人的正常能力和抓拿的方便性,也要注重安全性和防污染性等。 2.注意事项 2.1准备搬运时,先走近物体,双脚分开(约与肩宽)。 2.2背部需要保持垂直,身子蹲下; 2.3应用手掌握紧物件,避免用手指抓住物件,以免物体滑脱; 2.4将物体靠近身体,借助双脚的力量,将物体提起,而不是借助腰力; 2.5若要搬运过重或过大的物品,应利用机械搬运; 2.6若要将物品放于相当的高度,最好两人合作进行。

培训效果评估调查表

记录编码:BJGD/QHSE/ZY544/101—005 培训效果评估调查表 培训项目:培训地点:培训时间: 举办部门:学员姓名:所在部门/单位: 一、培训内容 1、您认为本次培训课程对您的工作是否有帮助□很大□ 较大□ 一般□ 没有 2、您认为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的安排逻辑及层次如何□ 很好□好□ 一般□ 差 3、您认为本次培训课程是否解决了您工作上的实际需要□解决□部分解决□没有解决 4、参加本次培训,您有哪些受益(可多选) □ 获得了适用的新知识□ 获得了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 □ 获得了新的管理观念□理顺了过去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 □ 帮助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态度□ 给了我一个客观认识自己及所从事工作的机会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是否认为本次培训课程的某些内容需要增加或删减□是□否(如选是,请填写以下内容) 需要增加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删减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次培训课程您最感兴趣或对您工作最有帮助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培训讲师 (以下问题针对每位讲师个人,如有多名讲师请增加相应问题) 培训讲师姓名: 1、您认为该培训讲师的专业水平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2、您认为该培训讲师的授课水平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3、您对该培训讲师的总体评价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以下问题针对有多名培训讲师的培训项目) 1、您对本次培训讲师队伍的整体评价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2、哪位讲师的授课对您的印象对深、启发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培训组织 1、您认为本次培训的组织工作做的如何□ 很好□ 好□一般□ 差 2、您认为本次培训的场地、培训辅助设备符合培训要求吗□符合□ 不符合(请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其它 1、将来若有类似的培训,您是否愿意参加□ 愿意□ 不愿意□ 不确定 2、您对本次培训课程的整体评价是什么□ 优□良□中□ 差 3、您对本次培训课程还有哪些改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认为还需要组织哪些方面的培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1、请就上面每一项进行评价,并请在相对应的选项前方框内打“√”; 2、对于学员人数较多的培训班,为方便数据统计,建议培训举办部门在开班前联系人事部门在网上培训平台发布培训效果评估调查问卷; 3、D类培训需要进行反应层培训效果评估的,可参照此模板。

现场安全检查评估表

山西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二O一O年三月

目录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安全生产总体评价 (4) 4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评价 (6) 5 施工现场安全评价 (13) 5.1桥梁工程 (13) 5.2隧道工程 (29) 5.3路基工程 (35) 5.4路面工程 (39) 5.5临时设施 (41) 6 附表 (47) - 1 -

总则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地评价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情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检查评价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结合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事故规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编制。 1.0.3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二级以上重要农村公路、独立大中桥、独立隧道的施工安全检查评价; 监理机构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定期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保存检查原始记录。 建设单位可根据本标准对施工企业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并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对监理单位所做的检查评价进行审定。 安全监督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对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施工企业应按照本标准制定更具体、更详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本标准。 1.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价应符合本标准规定,本标准未尽事宜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 - 1 --

山西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价标准 2 术语 2.0.1 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 1)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 2)滑坡和高边坡处理; 3)桩基础、挡墙基础、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 4)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等; 5)隧道工程; 6)爆破工程; 7)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与拆除,桥梁加固与拆除; 8)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2.0.2 危险源 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0.3 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0.4 监控量测 -- 2 --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 课程设计

人机工效设计和分析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专业课教室桌椅的人机功效设计和分析 班级工业设计硕研16级 姓名李航 指导教师王晓娜 日期2017年1月3日 山东科技大学

目录 一、前言 (3) 二、目的和要求 (3) 三、任务 (3) 四、内容 (4) 1.1人类功效学的研究方法 (4) 1.2分析对象——人类工作状况分析 (4) 1.3动作和姿势 (4) 2.1办公室人机功效风险因素 (6) 2.1.1动作及受力分析 (6) 2.1.2工作效率分析 (8) 2.1.3安全与健康分析 (9) 2.1.4疲劳与事故分析 (11) 2.1.5易损关节大体解剖 (12) 3.1生理及心理需求分析 (14) 3.1.1人是“人——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14) 3.1.2人体感觉通道 (15) 3.1.3人体视觉及其特征 (15) 3.1.4视觉系统的生理构造及成像原理 (15) 3.1.5听觉系统的生理构造 (16) 3.1.6人体心理与感知行为系统 (16) 4.1人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17) 4.1.1人机系统的整合问题 (17) 4.1.2设备人机尺寸分析 (18) 4.1.3设备布局分析 (20) 4.1.4物理环境分析 (21) 5.1设计改进 (24)

一、前言 办公室一族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白领阶层等,他们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由于长期接触办公桌椅、电脑,保持着一种姿势,如果办公室桌椅设计不当,会导致他们在使用过程中肌肉骨骼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手腕病等,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伤害。据统计,成年人颈椎病和腰椎病的发病率已达到60%左右,而办公室职员中的发病率更高达90%以上。因此,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一个更适合他们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和要求 1、运用“人机工程学”课中所学的知识,研究人与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应用相关理论、原理、数据和方法来设计以达到优化人类和系统效能的目标; 3、具备撰写人机工程设计和分析说明书和配图说明等书面方式呈现设计结果的能力; 4、能够就方案设计和改进进行总结概括,能够清晰表达观点; 5、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搜罗信息、集思广益、理论联系实际,对方案进行最优化处理。 三、任务 1、完成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分析 2、完成人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3、完成设备人机尺寸分析 4、完成物理环境分析(照明环境、噪声环境、振动等) 5、对影响人机功效的问题进行设计改进 6、编写设计报告书

人机分析及标准化作业

第四章生产过程与作业分析——人机分析及标准化作业 【课程回顾5min】 FMEA分析 【教学要求】 理解人机分析的概念及其用途;掌握标准作业的概念,组成要素,目的和要素 【教学重点】 标准作业 【教学难点】 人机分析 一、人机分析(15min) 1、概念 人机操作分析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最常用的分析技术; 通过对某一项作业的现场观察,记录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的技术。2、对概念的理解 操作分析是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是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内机器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以便于充分利用机器与工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其目的在于了解工人或机器的闲余能量,设法利用以提高工效。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闲余能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机器的闲余能量。在机器加工的过程中,装、卸工件的工作是为了保证机器加工得以实现的辅助操作,对工件本身的变化不直接起作用。因此应尽量减少这部分工作所占的时间。此外就是因机器工作能力的不平衡而发生的空闲,可从平整生产线来解决。 (2)工人的闲余能量。主要考虑在机器自动加工时而产生的人工空闲,应注意把两个不同作业交叉进行。 3、人机作业分析的主要用途 (1)发现影响人-机作业效率的原因。人-机作业时,若人与机器的相互关系不协调,人-机分析图能一目了然,发现产生无效时间的原因。 (2)判断操作者能够同时操作机器的台数,即确定1名操作者可能操作几台机器,充分发挥闲余能力的作用。 (3)判定操作者和机器两方面哪一方对提高工效更为有利。 (4)进行安全性研究,因过分提高机器的运转速度和设备的利用率而使操作者的安全受到危害时,应如何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问题。 (5)设备改造、实现自动化及改善作业区的布置。从提高人-机作业效率的观点出发,有效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转速度,重点是实现自动化及合理改善作业区的布置。 二、标准作业(65min)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 一、目的 为了规范各级人员的综合能力考评标准,正确评价员工岗位能力, 体现“以人为本,综合评价”的指导原则,确保各级人员的综合能力及 素质得到有效识别,为有效任用各级人员提供明确的判定依据,特制订本考评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产业公司全员岗位能力评价。 三、职责 (一)各部门直接负责人:负责按照此标准的要求对所辖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 行评价。 (二)各二级机构负责人:负责按照此标准的要求对所辖员工或部门直接负责人的 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 (三)公司领导:负责按此标准的要求对各二级机构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 评价。 (四)人力资源部:负责每月发放、回收评价表,与各评价人进 行面谈,对评价结果进行复核,对得分进行统计与汇总,根据月度绩 效考核结果及日常工作情况,有权提出质疑及评分的修订,避免做多错多,错多罚多的现象发生。 四、评价方法 (一)一般员工:采用自上而下的评价方法,由各负责人对所辖部门人员进行评价,权 重占 100% 。

(二)中高层管理人员:采用自上而下的评价方法,由各负责人对所辖部门人员进行评价,权重占 70% ;每月由人力资源部不固定进行分配,由其他部门进行评价,权重占 30% 。五、评价要求 各评价人要对被评价人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认真阅读,公平、公 正评价,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如发现营私舞弊或态度不端正现象, 给予相应的评价处罚。 六、评价效用 本评价作为月度个人绩效考核及年终奖金分配凭据。 七、生效及解释 本标准自 2014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西安大天产业公司 2014-8-18 附件 1、员工绩效评价表 2、一般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 3、技术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

人机工效学

人类工效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人类工效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等(以下简称工效学)。 一、在机械安全技术领域进行工效学的研究与检验之间的关系 在机械安全检验中通常是通过评价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操作者能否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来进一步确认机械的整体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完成预定任务的是人和机械设备、环境相结合的整体。在对机械设备实施安全检验或进行相关研究时主要考虑的要素都是相同的,但是,进行学术研究时,主要是研究各要素在人-机-环境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避免事故或危险的发生;而进行安全检验时,主要是评价设计和制造者是否针对特定的人-机-环境系统,对预期估计到的危险采取了有效的、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危险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安全裕度之内;是否针对残留危险和如何安全使用机械设备向用户或操作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安全地安装、使用、维护和拆除(见表1): 表1 二、在机械安全检验中主要验证的人类工效学技术指标 1.在机械设备的整体设计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的制止或防范人为错误的产生 人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人与机器的活动与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的可靠性显著提高,而由于人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由操作者的错误行为引发操作事故所占比重也在不断的增大。

人的执行机能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不仅能够随时处理意外和异常情况,而且也会由于疲劳、情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人为错误。人为错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未执行规定的机能;错误执行规定的机能;执行了没有规定的机能;等等。 为避免由于人为错误可能造成的事故,机械设备的设计常采用本质安全、停止运转及保护电器回路等安全保险措施和防止操作失误的装置预防人为错误;在机械安全检验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关的信息或试验验证这些措施或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人机界面设置的合理性和人机交流的顺畅性 人机界面也叫人机接口。显示器和控制器是人机之间的两个界面。机器通过显示器将信息传送给人,人通过控制器将决策和指令信息输送给机器。人机信息交换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示器和控制器分别与人的感知器官、与运动反应器官特性的匹配程度。在实施机械安全检验期间通过对显示器和控制器的物理特性与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运动反应等身心特点是否相适应来判断人机界面设置的合理性和人机交流的顺畅性。 在现代复杂的人机系统中,操作人员往往面对着几十甚至几百种不同功用的显示器和控制器,若设计或安排不当,就容易发生误读和误操作而导致重大事故。在机械安全检验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个方面来进行验证: ——适宜的信息通道。显示器的设计符合工效学设计原则,信息传递顺畅,有效的避免因信息通道过载而出现错误的信息。 ——当信息从人的运动器官传递给机器时,应适应人的极限能力和操作范围,将控制器设计得高效、安全、可靠、灵敏。 ——充分发挥人和机各自的优势,减少发生危险的概率。 ——人机界面的通道数和传递频率不应超过人的能力,而且适合大多数人的应用。 例如手的界面主要是指与手接触相关的界面,包括按压的界面、旋转的界面、握的界面、捏的界面等。手是操纵各种设备的主要方面,手的界面不合理,会导致多种上肢职业病甚至全身性的伤害,因此,手的界面符合解剖学原则和人类工效学原则,可以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率,同时可以大大地降低职业病产生的概率。 3.工作空间设计的合理性 工作空间也是机械安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工作空间的大小、显示器和控制器的位置、工作台和座位的尺寸、工具和加工件的安排等。工作空间的设计要适应使用者的人体特征,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正确的作业姿式,达到减轻疲劳,提高工效。

人机工效管理程序

人机工效管理程序 1目的:为杜绝或减少因不良的工作活动而造成对员工健康安全的影响,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的舒适度,制定本程序。 2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权责 3.1员工:人机工效学改善建议的提报 3.2人事部:负责收集整理员工的改善建议及测试与实施 4定义: 4.1MSD:即肌肉疲劳综合损伤症。包括肌肉损伤和破裂、韧带扭伤、关节或跟腱发 炎、颈椎盘恶化。但滑倒、摔倒、跌下、机动车辆事故或与这些相同的事故不作为 标准中的MSD。 4.2MSD危险:是指工作中发生的一定数量、频率、持续时间的可能引起的MSD的危 险性因素。 4.3MSD事故:最指与工作有关的MSD,需要除急救外的治疗,或者员工报告的MSD 迹象或者症状持续7天或7天以上。 4.4MSD迹象:指客观身体上的发现物。如:运动范围的减少、畸形、握手力量减少、 肌肉功能衰退等。 4.5MSD症状:员工出现MSD后的身体反映。如:疼痛、麻木、麻刺、烁热、抽筋、 僵硬等。 5内容 5.1风险评估:工厂必须对每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其中至少包含 以下各项: 5.1.1识别任务及相关危害。 5.1.2评估与危害相关的风险。 5.1.3确定用于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如工作区域设计、岗位轮换)。 5.2人因工学管理要求与程序必须至少包括以下各项: 5.2.1单位主管应向员工宣导有关人因工学的相关知识以及MSD危害,鼓励员工自 主性及早报告MSD、以及这些疾患的迹象和症状。

5.2.2员工应当从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来体会人因工学,并参与人因工程学的管理流 程,由HSE委员会成员定期进行人因工程学方面的交流以及审查雇员关于人 因工程学问题的建议。 5.2.3公司通过所报告的人因工程学危害及损伤趋势,积极讨论解决所接到的人因工 程学的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来制订一些解决方案。 5.2.4在工作期间,为了减少重复性活动对员工造成的疲劳与健康损害,员工可以自 由地伸展四肢或调换姿势等方法来减轻不适症状;必要时,可适当的休息或变 换工作。 5.2.5对使用电脑的工作人员,要求以不超过1小时为限,进行适当地休息与自由活 动,减少不适的机率。 5.2.6针对设备配置及流程的设计中必须融合人因工程学,工作台面的高度应以不超 过工人腰部上方10cm为准,每位员工均应配备座椅,座椅以员工的舒适度为 准来设置高度,在办公区均配置可调座椅。 5.2.7禁止员工蹲在地面作业。 5.3单位主管每年对参与存在人因工程学相关危害任务的人员,进行以下内容的培训: 5.3.1常见的 MSD 及其迹象和症状。 5.3.2及早报告MSD 及其迹象和症状的重要性,以及未能及早报告的后果。 5.3.3如何报告工作场所的MSD 及其迹象和症状。 5.4MSD相关危害因素 5.4.1高度重复:一遍又一遍的进行相同的动作。 5.4.2过大的力量:做拉、敲、推等工作所需过多的体力。 5.4.3不正确的姿势:过份弯曲或扭曲身体的任何一部分。 5.4.4静负荷:在一个位置上保持很长时间会引起肌肉紧缩。 5.4.5定向压力:身体与坚硬的表面或边缘相接触。 5.4.6振动:使用振动工具或设备。 5.4.7极冷和极热:寒冷或高温的工作环境。

人机工程及人体工学评估程序

人机工程及人体工学评估程序 一、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对现有操作和过程效果的评价方法,使工厂的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交转和搬运,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场地空间得到增值使用,以达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制造过程能力之目的。合理减少员工由于不适当的人、机关系、工作环境或手工处理操作所引起的精神压力、身体疾病和伤害。 二、参照法律法规: 1.GB/T12330-90 体力搬运重量限值 2.GB/T3869-8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3.GB/T13379-92 视觉工效原则室内工作系统照明 4.GB/T14790-93 人体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5.GB1251.3-1996 人类工效学险情和非险情声光信号体系 6.GB1251.2-1996 人类工效学危险视觉信号一般要求设计和检验 7. GB/T 14774-93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 学要求 8. GB/T 14775-93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 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9. GB/T 15241-94 人类工效学与心理负荷 相关的术语 10. GB/T 16251-96 工作系统设计的工效学 原则 三、进行人机工程及人体工学调查评价 1、由技术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对工作场所的所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人机因素,流通周转及岗位人体工学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查评估,以确认是否存在任何需改善的内容。 2、由评估小组填写相关的《评价表》进行评分,将分数进行汇总分析;确定重要因素项目并向总经理提出改善的措施。 3、总经理确认所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人机因素,流通周转及岗位人体工学等重要因素整改措施的确认。 4、评估小组按要求进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人机因素,流通周转及岗位人体工学等重要因素整改措施的落实。 四、跟进行动 1. 应至少每12个月对工作场所进行一次跟进调查,但当工作环境出现实际转变或人员调动,而导致现有的调查结果不再有效时,亦应进行跟进调查。 2. 评估部在进行每月检查时,也应对人机工程及人体工学问题进行抽样检查。

ESH手册-25人机工效学管理程序

人机工效学管理程序 1.目的: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促进人机工效学的不断改善,鼓励人机工效学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工作,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适合公司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 3.职责: 3.1 公司环境安全健康管理委员会对生产部门涉及人机工效学方面的工作进行统筹管理。 3.2 社会责任部门负责评估并改善人机工效学管理工作,有效整合并运用现有的健康安全资源,通过观察和访谈方式对工作场所存在的人机工效学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预防、纠正和控制。 3.3 生产部、质量部、设备部等相关部门在设计工艺、引进技术和设备时,应充分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合理化意见。 3.4 部门主管、车间主任负责对于涉及人机工效学改善措施的具体落实工作。通过改变流程设计、调整工作岗位和改善工作环境等有效方式来消除或尽量减少识别出的人机工效危险。 3.5 员工作为人机工效学的对象和直接受益者,应积极遵守人机工效学管理要求。同时,对于本岗位或其他岗位涉及的工艺流程、工作环境和工作设施有任何建议,员工都可以直接向部门主管、车间主任或社会责任部提出。 4. 工作程序 4.1 公司为每位员工提供符合人机工效学的工作设施如机器设备、工

具、座椅、照明、通风等,每位员工都要自觉维护好。 4.2 公司不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人机工效学知识培训,以提高和加强员工对于人机工效学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4.3 各部门主管负责监控本部门车间人机工效学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对于日常生产管理中发现存在的人机工效学隐患,要立即上报社会责任部门。 4.4 社会责任部门根据部门主管汇报的情况和定期专项检查情况,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出相应整改措施,确保人机工效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4.4.1 人机工效学隐患排查包括且不限于:不足或过亮的光线或闪烁光;重物、笨拙物品或重复性的搬运、推拉;频繁的弯腰或扭曲背部或颈部;工作要求搬运低于膝盖或高于肩部的物品;经常接触未加控制的全身或手臂振动;工作台面要求长时间提升胳膊或弯腰等。 4.4.2 人机工效改善措施包括且不限于:重新安排储货架、提供有靠背的椅子、调整工作台的高度、改善通风条件、避免高温作业、减少噪音产生或者提供劳防用品、改进工艺、安装机器防护装置、减少不必要的手工搬运活动等。 4.5 公司环境安全健康管理委员会定期审议并听取关于人机工效学存在问题的信息和改进措施,为人机工效学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对纠正动作、改进计划做出指示和要求。

人机工效

在工业界及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故中,经常有一个被人们笼统称为人为失误的因素。常言道:"人总是要犯错误的"。在预防事故或减少意外伤亡的工作中,也应该承认这一点。在工业安全与卫生管理追求的长期目标,就要求采取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机工效的方法,以减少人们犯错误的机会。减少人为失误因素的考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即使对自动化的过程,仍然要人进行控制、维护和某种程度上的干预。人们还是系统的设计及制造者,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也会犯错误。了解人们为什么会出错误,对于控制风险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都认识到,对"人为因素"的管理,即重要,又困难。机构、工艺程序及流程都要把人的能力、差错考虑在内。这里所指出的"人为因素",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人们的认知能力、智力和体力; (2)人与其工作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设备和系统设计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能够影响到与安全相关的行为的组织方面的特性; (5)个人的社会及遗传特性。 对于从事工作的个体人员来讲,所有这些因素都很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其身体的健康、安全及福利,而且也是因为这些因素比起工作中的"硬件"部分更不易控制,因而更容易被忽略。 10.2 人机工效学 人机工效学是一门关于人、对象及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应用研究。在工作环境中,对象包括椅子、桌子、机器和车间。不过,人机工效学所观察的不仅是椅子的设计。它的目标是对工作环境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形成一个更容易获得有关机器的信息,并且正确地理解这些信息的环境。 通过细致人机工效学设计可以改善"适配"性,同时提高职业的福利性。它还可以使员工感到满足,提高效率。人机工效学用科学的数据把对工作场所硬件系统的设计与人的体力、体形以及表现联系起来。通常,人机工效学设计侧重在对工具、设备及工作场所进行设计,使得作业更能够与人相适应,而不是要求人适应这些因素。为达到这一要求,通常是把下面几点结合起来考虑。 (1)工作设计:把人机工效学引进到工具、机器、作业场所和作业方法的设计中去。这些方面不是相互排斥的,而相互结合往往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2)组织上的安排:主要是在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作业中,限制可能对人产生的有害的效应。这包括了对选派人员的选择和培训、作业的要求必须与人的体力及技术相适应和作业的轮换及工休。 研究表明,采用人机工效学的解决方案,对作业条件进行优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 对工作进行设计并使设备和工作相适应,可以减少失误和减少对健康的损害和事故。通过采用人机工效学的解决方案,可以改善。 (1)对操作者不舒适的作业场所; (2)让使用者感到不便的手工工具; (3)不容易为操作者辨认及使用的开关及阀门; (4)使人容易感到疲劳的作业。 关于体力劳动的强度,已经有了用人机工效学的方法来制定的强制性标准。 10.3 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是关于人体生理特性的测理科学。在重量、高度、体力等基本的特性方面,人的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别。一辆根据"平均"乘客的特征来建造的小汽车可能使一个个子高的人要弯着腰才能坐下,这样就很不舒服。设计者需要有关人的身长、臂长和其他的物理数据

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

序号检查项目扣分标准 应得 分数 扣减 分数 实得 分数 1 保 证 项 目安全生产 责任制 未建立安全责任制的扣10分 各级各部门未执行责任制的扣4~6分 经济承包中无安全生产指标的扣10分 未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扣10分 未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员的扣10分 管理人员责任制考核不合格的扣5分 10 0 10 2 目标管理未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伤亡控制指标和安全达标、 文明施工目标)的扣10分 未进行安全责任目标分解的扣10分 无责任目标考核规定的扣8分 考核办法未落实或落实不好的扣5分 10 0 10 3 施工组织 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中无安全措施,扣10分 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扣10分 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未单独编制专项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扣8分 安全措施不全面,扣2~4分 安全措施无针对性,扣6~8分 安全措施未落实,扣8分 10 0 10 4 分部(分项) 工程安全 技术交底 无局面安全技术交底扣除0分 交底针对性不强扣4~6分 交底不全面扣分 交底未履行签字手续扣2~4分 10 0 10 5 安全检查无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扣5分 安全检查无记录扣5分 检查出事隐患整改做不到定人、定时间、 定措施扣2~6分 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所列项目未如期完成扣 5分 10 5 5 6 安全教育无安全教育制度扣10分 新入厂工人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扣10分 无具体安全教育内容扣6~8分 变换工种时未进行安全教育扣10分 每有一人不懂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扣2分 施工管理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年度培训的扣5 分 专职安全员未按规定进行年度培训考核或考核不合 格的扣5分 10 2 8 小计60 7 53

员工作业能力评估表

员工工作业绩评估表 (管理人员) 姓名工作岗位 单位名称部门名称 考核期年月——年月 工作概要 工作效果评价 序号工作目标计划重要性基数 (10分制) 考评项目评分得分 1 第一项工作内容及时性(40%)工作质量(60%) 2 第二项工作内容及时性(40%)工作质量(60%) 3 第三项工作内容及时性(40%)工作质量(60%) 4 第四项工作内容及时性(40%)工作质量(60%) 5 第项工作内容及时性(40%)工作质量(60%) 总得分=∑(各项得分)/∑重要性基数×100 被考核者签名直接主管 签名 部门主管 签名 备注1、工作目标计划参照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内容 2、考核结果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员工工作业绩评估表 (普通员工) 姓名工作岗位 单位名称部门名称 考核期年月——年月 工作概要 工作效果评价 序号主要工作职责重要性基数 (10分制) 评分 1 2 3 4 5 6 总得分=∑(实际得分)/∑重要性基数×100 被考核者签名直接主管 签名 部门主管 签名 备注1、考核者每项评分最高不能超过每一项重要性基数 2、考核结果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姓名岗位 单位名称部门名称 考核期年月——年月 能力考核项目权重考核要点(满分100分) 评分 知识、技能20% 1、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工作经验 3、工作技能 逻辑思维能力20% 1、对岗位工作内容的理解 2、对上级下达的指示的理解 3、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4、洞察能力以及判断的失误率 创新能力20% 1、管理创新 2、技术创新 3、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数 人际沟通能力20% 1、上下级、同事之间沟通 2、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表达能力20% 1、口头表达能力 2、文字表达能力 总得分: 被考核者签名直接主管 签名 部门主管 签名 备注考核结果需到人力资源部备案

培训效果评估调查表

培训效果评估调查表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培训效果评估调查表 培训项目:培训地点:培训时间: 举办部门:学员姓名:所在部门/单位: 一、培训内容 1、您认为本次培训课程对您的工作是否有帮助□很大□ 较大□ 一般□ 没有 2、您认为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的安排逻辑及层次如何□ 很好□好□ 一般□ 差 3、您认为本次培训课程是否解决了您工作上的实际需要□解决□部分解决□没有解决 4、参加本次培训,您有哪些受益(可多选) □ 获得了适用的新知识□ 获得了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 □ 获得了新的管理观念□理顺了过去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 □ 帮助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态度□ 给了我一个客观认识自己及所从事工作的机会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是否认为本次培训课程的某些内容需要增加或删减□是□否(如选是,请填写以下内容) 需要增加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删减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次培训课程您最感兴趣或对您工作最有帮助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培训讲师 (以下问题针对每位讲师个人,如有多名讲师请增加相应问题) 培训讲师姓名: 1、您认为该培训讲师的专业水平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2、您认为该培训讲师的授课水平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3、您对该培训讲师的总体评价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以下问题针对有多名培训讲师的培训项目) 1、您对本次培训讲师队伍的整体评价如何□5分□4分□3分□2分□1分 2、哪位讲师的授课对您的印象对深、启发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培训组织 1、您认为本次培训的组织工作做的如何□ 很好□ 好□一般□ 差 2、您认为本次培训的场地、培训辅助设备符合培训要求吗□符合□ 不符合(请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其它 1、将来若有类似的培训,您是否愿意参加□ 愿意□ 不愿意□ 不确定 2、您对本次培训课程的整体评价是什么□ 优□良□中□ 差

矿场人机工效管理制度

矿场人机工效管理制度 第一条各单位应对需搬运的生产活动进行识别,按照设计原则确定各种人工搬运的方法及姿势,作为(现场管理手册》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对搬运员工进行培训。 第二条安全环保部应每半年对全矿各搬运活动的搬运工效进行分析,对影响搬运工效的主要因素制定管理措施,并落实各单位予以整改。 第三条人工搬运的方法及姿势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靠近被搬运之货物,双脚站立于货物两侧,蹲下时两脚分开、屈膝、身体保持平衡,用手掌及手指紧握货物,手臂紧贴身体.下颗贴近胸前,挺腰确保背部平直,提举时用腿力将货物提起,拉近距离,慢慢起立直至双腿恢复直立姿势,最后要注意提举时动作要流畅,切勿急剧,转身时利用双脚,切勿扭腰旋转;人工搬运、下放笨重材料时,作业人员要佩戴好防砸胶鞋及其他劳动防护用品。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在井下采掘工程设计时需考虑工程作业空间需满足作业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粉尘、噪声等因素对人机工效的影响;综合计划部在设计地面建筑工程时需考虑光线、温度及其他因素对人机工效的影响;物资装备公司分部在对井下设备的操纵位置的选择,生产设备、显示器、控制器的定位,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作业工具的选购时,要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所具备的技术。 第五条安全环保部应每半年组织相关主管部门对全矿各活动场

所的作业空间布局情况进行1次检查,对不符合布局原则的采取措施组织整改。 第六条为使作业员工的空间定位达到高效、安全舒适、美观等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应按照作业空间布局原则对作业位置与环境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的最佳视线区、最佳作业域、最小的装配作业空间以及最低限度的安全防护范围等。 第七条各单位每半年应以调查表的形式对各岗位人员的导致疲劳的有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予以改进,并留有《影响人机工效因素纠正措施评价表》。 第八条作业疲劳调查内容应包括:超生理负荷的激烈动作和持久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单调,环境不良,精神因素,身体状况不好,劳动姿势与体位选择不合理,生产设备与工具设计不合理、不能减轻劳动强度和人的紧张情绪,工作空间过小,工作持续时间太长等。 第九条降低作业疲劳的措施可考虑;提高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合理设计作业中的用力方法,改善作业内容、避免单调重复性作业,合理设计作业空间及环境,优化员工作业班次等。 第十条安全环保部应及时收集人机工效方面的抱怨信息,并每半年对影响人机工效的因素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留有相关记录。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