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doc

07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doc

07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doc
07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doc

2007级物理学专业、临床物理专业光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填空(10分,按照数字编序给出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光学是研究①(光的物理本质)和②(光的应用)的学科。

2.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的认识有两种学说十分著名,分别是以牛顿为代表的③

(微粒学说),和以胡克和惠更斯为代表的④(波动学说),现代物理学普遍认为光是⑤(具宥量子特性的儿率波)。

3.托马斯?杨的实验是证实光具有⑥(波动性)的代表性实验。

4.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是⑦(费马原理),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推到几何光学的

⑧(光的直线传播),⑨(光的折射)和⑩(光的反射)定律。

二、简答题(20分)

1.说明儿何光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数学表述。

Z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是费马原理,其具体表述为:光在介质中沿着光程稳定的路径传播。若光的路径为d/,光的折射率为n,则费马原理的数学描

述为总的光程的变分为零,即=

2.光的波动的复振幅的物理涵义是什么?

Z光的波动的复振幅表示光的振动中振幅、相位的空间分布,即振动中不考虑本征振动因子;复振幅中的实部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虚部则不具有实

际的物理意义。

三、证明题(10分)

1.某准单色光的频宽为Ar,试论证相干长度么和波列长度L二者相等.

由测小准关系:M和波列的定义得:

A£>L/c = /i, B|J L =—; Av

又,v/i = c 9因此有= 所以可以得出:L = = 8m o

2.已知光学纤维的折射率沿径向的分布为n 2 =n 02(l-Yr 2),式中%为中心 (r = 0)的折

射率,《是比1小得多的常数.试求光线在纤维中传播的轨迹 为正弦曲线的形状。

Z 取坐标如阁所示,纤维轴线为*轴,其横截而的径向为/?轴.考察光线在xr 平而内的 传

播,把平面分成许多平行x 轴的窄条,每一窄条对应薄岡筒的厚度.设光线从/? = () 处以与r 轴成夹角%入射.设各窄条的折射率和折射角依次为/12、0、n 3、e,,…, 任一窄

条的为n 、伏其厚度为dr.

由折射定律,光线经各薄层时应遵循下式:

n 0 sin d {} = n 2 sin 02 =…=nsin^

由儿何关系有

/

_______ = = 1/ 1 + (—) V (dx)2+(dr)2 V dx 由①②得 对X 求导,得

A d/r dr

将M 2 =4(l-a 2r 2)代入上式,则式④写为

Ax W 2=^^",= /t 02sin 2^ -1

2(V dr z dr 2 n} sin 2

dr dv

d 厂、2

cos^0

acos (p (}

当入射光向右上入射时:cos^() > 0 ,故cos%〉0,^() = 0 , A 当入射光向农下入射时:cos^0 < 0 ,故cos%<0,% = 71, A = -

冈此,入射光从点O 入射吋,光线的轨迹方程为:

光线向上方入射

r = - CQS ^°sin( a 义+兀) 光线向右下方入射 a sin 0()

可见光线的轨迹为正弦波形,其空间周期

T = —sin^0 a

上式说明,从不同方向入射的光线,其% 不同,

r 也不同.但对小角度入射的光线, 0,1,则空间

解出 年尽-0

dr sin -氏

,2 她⑽”。)

常数/1和%由入射光方向和入射点的位置确定.

Asm (p {} = 0

dr =A ------ ,=o sin 0, cos (p Q = cot

0)

Aa cos (p {} = cos d 故由上述两式,得 (Po =0,71 cos 3(}

周期近似相同,

,轨迹如阁2所示,故小角度入射的光线在纤维屮冇自聚焦的作用 a 计算题(30分)

.两薄透镜共轴,一为会聚透

镜,其焦距为/=10cm ,另一

为发散透镜,其焦距为 f 2

=-15cm ,发散透镜位于会 聚透镜后= 5 cm 处,一物放

置在会聚透镜前方10cm 处.试求,透镜组的焦点和主点位置,并求敁后像的 位置、大小、虚实和正倒。

由题设知乂 =/;’=10cm ,f 2 = // = -15 cm , d = 5 cm

x… =— = —xl0cm = 5cm 11 A 1 10

/ — f X H J 2

即主点W 位于会聚透镜前方5 cm 处,/T 位于发散透镜前方7.5 cm 处. 故透镜组的焦点F 位于会聚透镜前方/ + = 15 cm + 5 cm 二20 cm 处, F'位于发散透镜后 f + x’H = 15 cm - 7.5 cm = 7.5 cm 处.

由高斯公式

s-f

T pq> Fi

有效焦距为 f=广二 f'h 二 f'fi J J A d - - _ 10x(-15) ~ f\~ fi 5-10 + 15

cm = 15 cm 主点位置为 =--—xl5cm = -7.5 cm 10 参照阁示,可知物=

故物距 /^c m = -7.5c m 5-15

即像位于乂左方7.5 an处,恰好与原物電合.

说明最后像的位置。

物点0经透镜第一次成像于!2’P 由成像公式

横向放大率为

/ 7 5 M =-- = — = 1.5 s 5

最后的像是位于原物位置的正立的放大Y 1.5倍的虚像.

2. 坐标原点的振动为£ = Acos69Z 的T ?面波,传播方向与X 、y 和z 轴的夹角分别

为 6Z = 60°,= 90°,/ = 30°,空间 P 点的坐标为 * = 102,y = 3A,z = 6-73A,其屮 2 为 平面波的波长,试问P 点的振动相位比坐标原点落后多少?

一、P 点的坐标和传播矢量A:的方向余弦分别是:

x = 10A , y = 3A , z = 6A /3/1

因此P 点的振动相位比坐标原点落活

2TC \(p = k\r =——(XCOS6Z + ycos/? + zcos/) A

五、作图题(10分)

1. 已知正的薄透镜的焦距为/ = io cm ,在透镜后与它扣距blOcm 处垂直主光 轴放置一

平面反射镜。物在透镜前方,物距s 为15 cm ,在傍轴条件下,作图

cos60?=-,cos90^0,cos30''

2

2-W +0 + ^7i) = 28, /I 2

1 15-10

作为虚物,经平面镜成像于物距为<-d ,即实像&在平面镜前方

当 & = 15 cm 时 5,z

- <7 = 30 cm -10 cm = 20 cm &作为物点经透镜第二次成像于!2’2,物距为 5’2

二—[(< —d) —

— —(5^ — 2d)

s 2 = -(s[-2d) = -(20-10)cm = -10 cm (为虚物点)

得像距为

当5丨=15 cm 时 像距公式为

f s, f —10x10 s\ = —-— = ---------- cm = 5 cm 2 52 - f -10-10

综合①②③④式,得最后成像位置的一般公式为: , (^7 - 26/)/ / _ s

!f _ _(5i -2d)f _ - j _______

2 s 2~f ~^ + 2d-f _2bL + 2^/4- f S\_f

如果在实验中,令物距等于焦距,即' =/吋,则<=/,最后像与物位于同一平面, 即 < 二V 若再特殊地令由③式可进一步得到么二-<,故在这种条件下横向放大率为

那么得到的结果是:

最后像与物在同一平而IA ),大小相同,正倒相反,这就是用H 准法测透镜焦跑的基本原理.

(为实像)

51 S 2 S l ~S i

反射镜

六、论述题(20分)

1.谈谈你对光学定态波的理解。

Z空间中各点的扰动是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即频率相同、振源相同。

Z波场中各点扰动的振幅不随时间变化,在空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振幅分布。

具有这样的分布的光波成为光学定态波。

2.干涉的充要条件宥哪些?为什么?

Z干涉是波形成能量的稳定的空间分布的现象。产生干涉现象尤其是光的干涉需要以下三个条件:频率相同,具有可叠加的分量,具有稳定的相位差。

这三个条件是保证干涉产生的充要条件。(详细论述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试卷总分: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大于3.7而小于3.8的两位小数() A.有9个B.有99个C.有无数个D.一个也没有2.与1000﹣250﹣150结果相等的是() A.1000﹣(250﹣150)B.1000+(250﹣150) C.1000﹣(250+150)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0.8和0.80大小意义都相同 B.7.4吨>7吨4千克 C.3个是0.003 D.2.56保留一位小数是2.6 4.从()看下面三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完全相同的 A.上面和正面B.上面和侧面C.侧面和正面 5.小军把5×(□+3)错算成了5×□+3,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A.12B.5C.10D.15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6.73﹣73×2=(73﹣73)×2=0.(判断对错) 7.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0.(判断对错) 8.(18×5)+(36÷12)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判断对错) 9.0.50和0.5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判断对错) 10.一艘轮船限载60人,现在有200人,3次运完.(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共15小题,满分27分) 11.0.6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130□672≈130万,□里最大应填.

240□890≈241万,□里最小应填. 13.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4.填上合适的数 6000千克=吨 4分米=厘米 30毫米=厘米 4分=秒 15.如果要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 16.在800,8.00,0.80,80.000这几个数中,不改变原数的大小,能去掉3个0的数是,只能去掉2个0的数是,只能去掉1个0的数是,一个0也不能去掉的数是. 17.把0.23、0.234、0.23、0.3和0.23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18.王老师每分钟跳绳198下,3分钟大约跳绳下. 19.3个十、2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读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20.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7.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21.从面看到的图形是. 22.4.8里有个十分之一,0.58里有个百分之一. 23.甲数是56.2比乙数多4.8,甲乙两数的和是. 24.当a=3,b=2时,式子3a﹣2b的值是,式子a2+b2的值是. 25.计算15﹣5×2时,最后结果是.如果想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最后结果是.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

都江堰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都江堰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2.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成分输血。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 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D.血小板、全血、血浆、红细胞 4.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B.鱼肉蛋奶C.新鲜蔬菜、水果D.钙片 5.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实验装置,已知试管A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试管B实验材料应为 A.淀粉液+碘液 B.唾液+碘液 C.淀粉液+清水 D.唾液+清水 6.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应你的反应速度,下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A.1cm B.3cm C.4cm D.5cm 7.下列器官或系统与排泄无关的是

A.皮肤B.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 8.外界空气由鼻腔进入到肺泡,依次要通过 A.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B.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C.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D.口→咽→气管→支气管→肺泡 9.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 ) A.水、无机盐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10.某同学体检时,3次测得肺活量的数据分别为3400mL、3800mL、3700mL,那么他的肺活量数值应是 A.3400mL B.3800mL C.3700mL D.10900mL 11.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的是A.维生素B.脂肪C.糖类D.水 12.人体的肝脏是构成的器官之一。() A.内分泌系统B.消化系统C.神经系统D.循环系统 13.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C.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14.下面是某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的一张化验单的部分内容,请分析后判断()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3.0×1012/L(4.0~5.5)×1012/L WBC(白细胞)13×109/L(4~10)×109/L HGB(血红蛋白)80 g/L120~160g/L PLT(血小板)246×109/L(100~300)×109/L A.该人既有贫血又有炎症B.该人只有贫血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有答案-最新

八年级数学数下册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八页,共三道大题, 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纸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作图题请用铅笔。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一元二次方程022=+-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D .无法确定 2.如果方程2630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x 12、,那么x x 12的值是() A . 3 B .-3 C.- 32 D . 32 3.11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初赛,他们的得分互不相同,按从高分录到低分的原则,取前6名同学参加复赛,现在小明同学已经知道自己的分数,如果他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复赛,那么还需知道所有参赛学生成绩的(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 4.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0862 =+-x x 的一个根,则 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0 B .11C.13D .11或13 5.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 E 是BC 的中点.若OE =3 cm ,则AB 的长为() A .12 cm B .9 cm C.6 cm D .3 cm 6.如图,菱形花坛ABCD 的面积为12平方米,其中沿 对角线AC 修建的小路长为4米,则沿对角线BD 修建 的小路长为() A .3米 B .6米 C .8米 D .10米 7.将抛物线2 3y x =-平移,得到抛物线2 3(1)2y x =---,下列平移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8.已知二次函数2 241y x x =+-的图象上有点A 1(1)y -,,B 2(2)y -,,C 3(3)y -,,则 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y 3>y 2>y 1 B .y 3>y 1>y 2C.y 2>y 3> y 1 D .y 1 >y 2>y 3 9.在学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后,老师让学生们说出2 23y x x =--的图象 的一些性质,小亮说:“此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是1x =”;小丽说:“此 函数图象肯定与x 轴有两个交点”;小红说:“此函数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3)”; 小强说:“此函数有最小值,3y =-”……请问这四位同学谁说的结论是错误的 ()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理科 地理 ) 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世界工厂”的称号,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初属于美国,后期属于日本,这项桂冠现在又转给了我国。我国成为“世界工厂”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 . 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B . 我国资源潜力巨大 C . 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D . 我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和技术 2.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地理学者可以利用高空的地球资源科技卫星来探索地上多种地理现象。下列哪种地理现象不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 )。 A . 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 B . 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 C . 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 D . 甲型H7N9流感疫情严重区域

…○…………外…………○…………装…………○…………订…………○…………学 校 :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 _ _ _ _ _ _ _ _ _ _ _ 班 级 : _ _ _ _ __ _ _ _ _ _ 考 号 :___________ …○…………内…………○…………装…………○…………订…………○…………3.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 ①资源丰富②农业基础好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④市场需求量大⑤开采条件好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⑤ 4.热带雨林的集中三大片分布区位于( ) A . 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 B . 南亚、南美洲、欧洲 C . 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 . 南亚、非洲、南美洲 读甲、乙两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地在草原内部形成斑块状沙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B .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C . 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D . 水井周围农牧业活动频繁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九章阶段测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单项式2(2x )y 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 2、 多项式2x 1-与1 x 12-+的乘积为_____________ 3、a 与b 互为相反数,x 与y 互为倒数(y 0≠),则x (a b) xy y +-=_____________ 4、如果n m n 3a b +与3m 223 a b 4--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____ 5、1001021(3)()3 -?=_____________ 6、将多项式223343643x y xy x y y -+--按字母x 降幂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D ,高为h ,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圆柱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8、如果x 20->,化简42x x 1-+-=_____________ 9、多项式323a (bc)4bc a 1+-+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10、()2 345x ????---????????=_____________ 11、如果m 23=,n 25=,则2m n 12++=_____________ 12、如果n 为偶数,那么n n 1n (2)(3)(4)-----_____0 (填< ,>或=)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5a 2b 7ab += B. 224x y 5xy xy -=- C. 7ab 7ba 0-= D. 2353x 5x 8x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2是单项式 B. x 的次数是0 C. 1y 是单项式 D.23 x y 没有系数

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说明 1、整套试卷都是图文并茂盛、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考试内容主要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主,深入浅出地将开学到现在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 从统计数据来看: (一)取得的成绩 总体上看,本次试卷的书写较工整,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也在提高。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2、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提高。 3、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不能仔细读题,不能认真揣摩题意,答题意识不够清晰,没有养成很好的认真审题的习惯。还有的学生做题时只凭自已的直觉,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看出来。 3、综合应用的能力不强。学生掌握知识太死,对于碰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就不会分析,这方面能力的训练还有待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强。 4、学生实际应用性不灵活,有待训练。稍微变形一下学生就更弄不明白了。 5、学生的数学严谨性不强。数学讲究的是严密,而有些学生糊里糊涂。 (三)改进意见: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学好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把握好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学生在答题中,由于书写表达的不规范或是表述能力的欠缺,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述能力。 3、加强中、差生的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4、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扎实做好计算题教学,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从口算抓起,坚持天天练习,课课练习,以口算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5、加强学生应考能力培养,细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实际应用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为未来培养良好的习惯。 6、严格要求学生,做应用题要多读题、细读题,读明白题意再列式计算。

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会计学基础与模拟》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2.我国的会计核算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3.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反映)和(监督)。 4.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大小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5.企业会计六要素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企业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借贷记账法下,成本费用类账户( D )。 A.一定有借方余额B.一定有贷方余额 C.一定没有余额D.可能有借方余额和没有余额 2.下列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是(ACD )。 A.设置科目和账户B.成本分析 C.财产清查D.编制报表 3.( D )是指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属于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 A.制造成本 B.制造费用 C.费用 D.期间费用 4.( B )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项目。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户 5.账户按( D )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A.会计要素 B.用途和结构 C.核算的经济内容 D.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6.下列属于成本类账户的是( C )。

A.待摊费用 B.预提费用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7.复式记账的理论根据是( C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会计等式 D.会计假设 8.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在接受30万元投资后,所有者权益为( C )。 A.100万元 B. 130万元 C. 110万元 D.150万元 9.本期发生额属于( B )。 A.历史指标 B.动态指标 C.静态指标 D.未来指标 10.下列各项目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C )。 A.无形资产 B.固定资产 C.待摊费用 D.预提费用 11. 在账户中,用“借方”和“贷方”登记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数额,按照账户结构,概括地说是( A )。 A.“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反之 B.“借方”登记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反之 C.“借方”登记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反之 D.“借方”登记资产的减少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反之 12. 某企业月初资产总额1,000万,负债总额200万,本月发生以下业务:(1)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50万元。则月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B )。 A.900万 B.800万 C.850万 D.115万 13. 待摊费用是指( A )。 A.先预付,后计入成本的费用 B.先计入成本,后支付的费用 C.先支付,后预提的费用 D.先预提,后计入成本的费用 14. 某企业3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投入人工工时分别为4,000工时、3,000工时,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35,000元,则分摊计入甲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为

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五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五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卷面分总分得分 1、填空:(1×20=20分) 1.爸爸于9月8日在银行存入5000元,在存折上记作__________元,9月28日取出3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____________元。 2.一个三角形,它的底是20厘米,高是底的一半,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3.一个数的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5,十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 4.在○里填上:“﹥”、“﹤”或“=” 1.70○1.700 0.809○0.81 3.24×0.9○3.24 2.88×1.4○2.88 5.用0,2,8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___________,组成一个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___差是 ___________ 。 6.在除法运算中,当除数大于1 时,商______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_________被除数。 7.13.5÷0.7,当商是19时,余数是__________。 8.一堆钢管,每相邻两层都相差1根,最上层2根,最下层8根,这堆钢管共_________根。 9、把1.4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________。 10、在34.03中,左边的“3”表示3个________,右边的“3”表示3个 ____________。 二、判断:()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 2、30.54去掉小数点就相当于把该小数扩大100倍。 () 3、计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要把末尾的数对齐。 () 4.一个数先扩大1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和原来的数大小一样。() 5.8.9×8表示8个9.8连加的和是多少。() 三、选择:(2×5=10) 1、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也扩大3倍,面积就会扩大()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卡 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 一致。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07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2007级物理学专业、临床物理专业光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填空(10分,按照数字编序给出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光学是研究①(光的物理本质)和②(光的应用)的学科。 2. 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的认识有两种学说十分著名,分别是以牛顿为代表的③(微粒学说),和以胡克和惠更斯为代表的④(波动学说),现代物理学普遍认为光是⑤(具有量子特性的几率波)。 3. 托马斯·杨的实验是证实光具有⑥(波动性)的代表性实验。 4.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是⑦(费马原理),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推到几何光学的⑧(光的直线传播),⑨(光的折射)和⑩(光的反射)定律。 二、 简答题(20分) 1. 说明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数学表述。 ?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是费马原理,其具体表述为:光在介质中沿着光程稳定的路径传播。若光的路径为d l ,光的折射率为n ,则费马原理的数学描述为总的光程的变分为零,即 0=?ndl δ。 2. 光的波动的复振幅的物理涵义是什么? ? 光的波动的复振幅表示光的振动中振幅、相位的空间分布,即振动中不考虑本征振动因子;复振幅中的实部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虚部则不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三、 证明题(10分) 1. 某准单色光的频宽为νΔ,试论证相干长度λ λδΔ2 =m 和波列长度L 二者相等. ? 由测不准关系:h t E ≥???和波列的定义得:

h c L E =??/,即ν ?= c L ; 又,c =νλ,因此有c 2λλ ν?=?,所以可以得出:m L δλ λ=?= 2 。 2. 已知光学纤维的折射率沿径向的分布为)1(222 02r n n α-=,式中0n 为中心 (0=r )的折射率,α是比1小得多的常数.试求光线在纤维中传播的轨迹为正弦曲线的形状。 取坐标如图所示,纤维轴线为x 轴,其横截面的径向为r 轴.考察光线在xr 平面内的 传播,把平面分成许多平行x 轴的窄条,每一窄条对应薄圆筒的厚度.设光线从0=r 处以与r 轴成夹角0θ入射.设各窄条的折射率和折射角依次为2n 、2θ、3n 、3,θ ,任一窄条的为n 、θ,其厚度为r d . 由折射定律,光线经各薄层时应遵循下式: θθθsin sin sin 2200n n n === ① 由几何关系有 2 2 2)d d ( 1/1)d ()d (d sin x r r x x +=+=θ ② 由①②得 1sin 1sin 1)d d (02202 2 2-=-=θθn n x r ③ 对x 求导,得 x r r n n x r x r d d d d sin 1d d d d (2202 2 022θ= ④ 将)1(222 02r n n α-=代入上式,则式④写为

初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初一期中考试数学试卷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

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 鮀济中学初一级数学科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代数式表示a 与b 的相反数的差_____________ . 2.-0.12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____. 3.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10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表面积约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平 方千米. 5.59800保留2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_____________,9874精确到百位 是_____________. 6.已知(x +2)2和| y -3 |互为相反数,则x y =____________. 7.有理数为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b_____0,a 2b_______0. 8.如图,化简| b -a |+| a -c |+| b -c |=___________. 9.当n 为正整数时,(-1)2n ·(-1)2n+1的值是____________. 10.若-m=2,则m 3=________.如果a >0,b <0,那么b a _______0.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个有理数与它相反数的积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2.有理数a 、b ,若a+b <0,ab >0,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a >0,b >0 B .a >0,b <0 C .a <0,b <0 D .a <0,b >0 3.若| a |=2,| b |=a ,则a +b 为( ) A .±6 B .6 C .±2、±6 D .以上都不对 4.当n 为正整数时,(-1)2n -(-1)2n+1的值是( ) A .2 B .-2 C .0 D .无法确定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0cm ,一边长为acm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A .a(40-a)cm 2 B .2 1a(40-a)cm 2 C .a(40-2a)cm 2 D .a(20-a)cm 2 6.代数式y x 5 的意义是( ) A .x 减去5除以y 的商 B .y 除以x 与5的差 C .x 除以y 减去5 D .x 与5的差除以7的商 7.某厂去年生产x 台机床,今年增长了15%,今年产量为( )台. A .x+15% B .(1+15%)x C .1+15%x D .x+15 8.若a 为有理数,则说法正确是( )

初1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doc

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选择题 1.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2. 春钟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最早种植粟的我国古代先民是( ) A山顶洞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3.为纪念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B炎帝C 秦始皇D 大禹 4.你认为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 A历史的倒退B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C是历史的进步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 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期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是( ) A夏朝B 西周C商朝D东周 6.周灭商的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场战争是( ) A.涿鹿之战 B.鸣条之战 C.牧野之战 D.殷之战 7.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哪一项最能体现以法治国

思想( ) A建立县制B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 法之不行,自下犯之 D 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8.夏商二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统治者没有治国经验 B.后期的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酷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诸侯内乱所致 9.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A大运河B都江堰C 灵渠D郑国渠 10.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 ①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②得到了所有贵族的拥护 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④敢于同旧势力进行斗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350年的关中地区,在你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你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由于你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了,政府免除了你的徭役 C.后来,你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数年后,你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官府的奖励

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 及答案

高一政治试期中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以往手机功能繁琐,使用数据业务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开关机界面、手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心机”已经上市。据此回答3--4题。 3.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交换价值 D.商品的价格 4.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厂家为客户量身订做手机主要是为了() 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 A.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 B.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 C.充当货币的是贵金属 D.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6.2013世界X-CAT摩托艇锦标赛于今年11月在北仑梅山湾举行,门票从230元到2880元不等,共有5种不同票价,而且根据赛事激烈程度的增加,每天的票价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3区票价,11月8号、9号、10号票价分别为230元、290元和300元。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中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7. 金银货币与纸币在职能方面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都是() A.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B.商品交换的媒介 C.商品交换的计量单位 D.一般等价物 8.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个人支票。信用卡和支票的共同点是() A. 都有可以透支 B. 都属于电子货币 C. 都是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D. 都是由银行发行的 读下面2013年人民币汇率(100美元/人民币)变化情况表.回答9--10题: 8月20日10月8日11月4日 616.97 614.15 603.85 美元对人民币 汇率 9. 关于上述图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汇率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②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③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跌落,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④10月8日100美元的人民币价格是614.15元人民币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人民币升值将会()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A卷)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A 卷) 满分:120分 时量: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 ①74 2-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正整数、负整数统 称为有理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⑥3.14不是有理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 、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C 、43 2与2.75都是4 11- 的相反数 D 、0没有相反数 3、已知a -=a ,则a 是 ( ) A 、正数 B 、负数 C 、负数或0 D 、正数或0 4、用“>”连接032,, ---正确的是 ( ) A 、032>-->- B 、302-->>- C 、023<-<-- D 、20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B 、异号两数相加,取较大数的符号 C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D 、异号两数相加,用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 6、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之积 ( ) A 、符号必为负 B 、一定为非正数 C 、一定为非负数 D 、符号必为正 7、()5 2-表示 ( ) A 、5与-2相乘的积 B 、-2与5相乘的积 C 、2个5相乘的积的相反数 D 、5个2相乘的积 8、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 ) A 、x5 B 、n m ?4 C 、4 3) 1(+x x D 、ab 2 1- 9、下列各式中,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 ) A 、31a 2 2-+ a B 、1332++ C 、ab a ++23 D 、y x y x -++22 装 订线内不要答题、装 订线外不要写姓名等,违者试卷记零分 …………⊙…… ⊙ ………………………………⊙……⊙………………………………⊙……⊙…………………………… ⊙ …… ⊙ …………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分数________ 一.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3}∈{1, 2, 3, 4 } 2. {x, y, z }?{x, y, z } 3. a 2+b 2=0与a=0且b=0等价 4. 15能被5或7整除 5. a -b 是整数是a, b 是整数的充分条件 6. 若 a >b, 则a 2>b 2 7. 对任意的a ∈R,不等式4a 4≥4a 2-1恒成立 8. 不等式x 2+5x+7>0的解集是空集 9. 2 1 x <-3?x >-6 10. 方程x 2=1的解为x=1且x=-1 二. 填空( 每题3分,共30分 ) 1. 方程x 2(x 2-1)=0的解集用列举法表示_______________ 2. 设U=R, M={x |x >-2}, N={x |x ≤2}则M I N=______________ M Y N=___________________ 3. 命题:对任意实数x,都有x 2+2x+5>0的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等式- 2 1 x >5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设A={x |x 是等边三角形},B={x |x 是等腰三角形}, 则集合A, B 的关系为_________ 6. 已知x >0, 则x+x 4 -3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7. 若x <3, 则31 x+2的取值范围用区间记为_____________ 8. 设A={x |x 1 >0}, 则C u A=________________ 9. 使不等式 x x +-12>0成立的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10. 不等式| 2 1 x+1|<3在正整数集中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三. 选择( 每题3分,共30分 ) 1. 集合{小于10的非负偶数}中所有元素是( ) A {2,4,6,8} B 2,4,6,8 C {0,2,4,6,8} D 0,2,4,6,8 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Φ={0} B Φ?{0} C Φ∈{0} D 0∈Φ 3. a >0且b >0是ab >0的( ) A 充分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4. 满足{1,3}∪A={1,3,5}的A 有( ) A 3 B 4 C 7 D 8 5. a, b, c, d ∈R,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a >b, c >b 则 a >c B 若a >-b, 则c+a >c -b C 若a >b, 则ac 2>bc 2 D 若a >b, c >d, 则ac >bd 6. x 2-2x+3<0的解集是( ) A (-3, 1) B (-∞, -1)∪(3, +∞) C R D Φ 7. 不等式组?????+≤-0 531 21 φx x 的解集是( ) A (-2, -35) B (-∞, -2 ] C [—2, +∞) D (-3 5 , +∞) 8. 不等式(x+2)(3-x)>0的解集是( ) A (—2, +∞) B (—2, 3) C (3, +∞) D (-∞, -2 )∪(3, +∞) 9. |x -4|<7的解集是( ) A (11, +∞) B (-∞, -3 ) C (-3, 11) D (-∞, -3 ) ∪(11, +∞) 10. 不等式(x 2-4x -5)(x 2+8)<0的解集是( ) A {x |-1<x <5} B {x |x <-1或x >5} C {x |0<x <5} D {x |-1<x <0} 四. 解答( 共30分 ) 1.(本题5分) 方程x 2-ax -b=0的解集为A ,方程x 2+bx -a=0的解集为B ,若A ∩B={1},求A ∪B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