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

第一章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

第一章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
第一章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

第一章第一章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章提要本章提要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

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包括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察与岩土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实验、岩土工程评价与监测等内容,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基本程序:

(1)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现场踏勘或工程地质测绘,初步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明确工程中设计与施工方案中所需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以及要求提供的岩土技术参数。

(2)有针对性地制定勘察方案,选择有效的勘探测试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和综合方法,布置合理的工作量,获得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3)认真分析工程中岩土体性状与室内实验和现场测试的岩土样性状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和判断,提供工程所需的岩土指标和计算参数。

(4)运用合理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模式,依据建议的岩土设计参数,加上工程经验的判断,对特定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分析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建设的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以及工程建成后的运营监测提供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

第一节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勘察工作的布置及勘察工作量的确定。显然,

工程规模较大或较重要、场地地质条件以及岩土体分布和性状较复杂者,所投入的勘察工作量就较大。反之则较小。按《规范》规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是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三项因素决定的。首先应分别对三项因素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划分。下面先分别论述三项因素等级划分的依据及具体规定,随后综合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

一、工程重要性等级工程重要性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是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工程重要性等级:

表1-1 工程安全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

工程的规模和特征

破坏后果 一级 重要工程 很严重 二级 一般工程 严重 三级

次要工程

不严重

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来说,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具体划分。目前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设计等级,已在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明确规定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作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1-2选用。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本章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知识,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基本程序、勘察的分级、勘察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以及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方法。并介绍了工程岩土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通过学习,要十分明确岩土工程勘察在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性,掌握不

同勘察阶段、不同勘察等级时的任务,细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现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的目的。

表1-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设计等级

工程的规模

建筑和地基类型

甲级 重要工程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乙级 一般工程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丙级

次要工程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目前,地下洞室、深基坑开挖、大面积岩土处理等尚无工程安全等级的具体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大型沉井和沉箱、超长桩基和墩基、有特殊要求的精密设备和超高压设备、有特殊要求的深基坑开挖和支护工程、大型竖井和平洞、大型基础托换和补强工程,以及其他难度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工程,以列为一级安全等级为宜。

二、 场地场地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复杂程度等级复杂程度等级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是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条件和地下水等五个条件衡量的。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 (4)地形地貌复杂;

(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4)地形地貌较复杂;

(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 (4)地形地貌简单;

(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以上划分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参见表1-3。

表1-3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注:一级、二级场地各条件中只要符合其中任一条件者即可。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建筑抗震稳定性

危险

不利

有利(或地震设防烈度≤6度)

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 强烈发育 一般发育 不发育 地质环境破坏程度 已经或可能强烈破坏 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基本未受破坏

地形地貌条件 复杂 较复杂 简单 地下水条件 多层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无影响

(一)建筑抗震稳定性

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选择建筑场地时,对建筑抗震稳定性地段的划分规定为:

(1)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2)不利地段:软弱土和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斜坡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和性状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古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及半填半挖地基)等。

(3)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

“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是指泥石流沟谷、崩塌、土洞、塌陷、岸边冲刷、地下水强烈潜蚀等极不稳定的场地,这些不良地质作用直接威胁着工程的安全;“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是指虽有上述不良地质作用,但并不十分强烈,对工程设施安全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 。

(三)地质环境破坏程度

“地质环境”是指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缝、化学污染、水位上升等。

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导致地质环境的干扰破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采掘固体矿产资源引起的地下采空;抽汲地下液体(地下水、石油)引起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修建水库引起的边岸再造、浸没、土壤沼泽化;排除废液引起岩土的化学污染;等等。地质环境破坏对岩土工程实践的负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往往对场地稳定性构成威胁。地质环境 “受到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如矿山浅层采空导致明显的地面变形、横跨地裂缝等。“受到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四)地形地貌条件

主要指的是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尤其是微地貌单元)的变化情况。一般地说,山区和丘陵区场地地形起伏大,工程布局较困难,挖填土石方量较大,土层分布较薄且下伏基岩面高低不平。地貌单元分布较复杂,一个建筑场地可能跨越多个地貌单元,因此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或较复杂。平原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均一,土层厚度大且结构简单,因此地形地貌条件简单。

(五)地下水条件

地下水是影响场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和地下水位等直接影响工程及其建设。

综合以上因素,把场地复杂程度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三、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地基复杂程度依据岩土种类、地下水的影响;特殊土的影响也划分为三级:

1.一级地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一级地基:

(1)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大,且需特殊处理;

(2)多年冻土及湿陷、膨胀、盐渍、污染严重的特殊性岩土,对工程影响大,需作专门处理的;变化复杂,同一场地上存在多种的或强烈程度不同的特殊性岩土也属之。

2.二级地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二级地基:

(1)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地下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

(2)除上述规定之外的特殊性岩土。

3.三级地基

(1)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2)无特殊性岩土。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四、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综合上述三项因素的分级,即可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第二节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为保证工程建筑物自规划设计到施工和使用全过程达到安全、经济、合用的标准,使建筑物场地、结构、规模、类型与地质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相互适应。任何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科学地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

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按照《规范》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勘察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

可行性研究勘察也称为选址勘察,其目的是根据建设条件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提出设计比较方案。勘察的主要任务是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岩土工程评价;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满足确定场地方案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勘察范围是在可能进行建筑的建筑地段,一般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场址方案,都要进行勘察;各方案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程度应该是相近,并对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的作初步分析评价,以此比较说明各方案的优劣,选取最优的建筑场地。本阶段的勘察方法主要是在搜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果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已有资料不足以说明问题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或必要的勘探工作。工程结束时,应对场址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岩土工程评价,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当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

2.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

3.当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必要的勘探工作;

4.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应进行比选分析。

初步勘察

二、初步勘察

初步勘察的目的,是密切结合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提出岩土工程方案设计和论证。其主要任务是在可行性勘察的基础上,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岩土工程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进行论

证。勘察阶段的工作范围一般限定于建筑地段内,相对比较集中。本阶段的勘察方法,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并以勘探、物探或原位测试为主。应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地层和地质结构条件,布置勘探点、线、网,其密度和孔(坑)按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原则上每一岩土层应取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取样和原位测试的坑孔的数量应占相当大的比重。此阶段进行下列主要工作:

1.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场地范围的地形图;

2.初步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

3.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4.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

5.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调查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高层建筑初步勘察时,应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详细勘察

三、详细勘察

详细勘察的目的,是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提出利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与评价,以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此阶段的任务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勘察的范围主要于建筑地基内。本阶段的勘察方法以勘探和原位测试为主。勘探点一般应按建筑物轮廓线布置,其间距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确定,较之初勘阶段密度更大、深度更深。勘探坑孔的深度一般以建筑工程基础底面为准算起。采取岩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坑孔数量,也较初勘阶段要大。为了与后续的施工监理衔接,此阶段应适当布置监测工作。在此阶段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施工勘察

四、施工勘察

施工勘察不作为一个固定阶段,视工程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工程地基,需进行施工勘察。施工勘察包括施工阶段的勘察和竣工运营工程中的一些必要的勘察工作,主要是检验与监测工作、施工地质编录和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检验地基加固效果。它可以起到核对已取得的地质资料和所作评价结论准确性的作用。此外,对一些规模不大且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或者由建筑经验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段。

第三节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

1.工程地质测绘。

2.勘探与取样。

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4.现场检验与监测。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

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比,各有优缺点。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可以大量取样。主要的缺点是:试样尺寸小,不能反映宏观结构和非均质性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差;试样不可能真正保持原状,而且有些岩土也很难取得原状试样。

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构成岩土工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工作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进行;但是这项工作一般需在高级勘察阶段开始实施,所以又被列为一种勘察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

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建筑物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中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例如,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测绘制图和不良地质现象监测中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即“3S”技术的引进;勘探工作中地质雷达和地球物理层成像技术(CT)的应用等。

第四节 岩土的工程分类岩土的工程分类岩土的工程分类

岩土的工程分类是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的基础,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岩土分类就是系统

的把自然界中不同的岩土分别根据工程地质性质的相似性划分到各个不同的岩土组合中去,以使人们有可能依据同类岩土一致的工程地质性质去评价其性质、或提供人们一个比较确切的描述岩土的方法。

一、分类的目的分类的目的、、原则原则和分类体系和分类体系和分类体系

土的分类体系就是根据土的工程性质差异将土划分成一定的类别,目的在于通过通用的鉴别标准,便于在不同土类间作有价值的比较、评价、积累以及学术与经验的交流。分类原则如下:

1.分类要简明,既要能综合反映土的主要工程性质,又要测定方法简单,使用方便。

2.土的分类体系所采用的指标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类工程用土的不同特性。 岩体的分类体系有:

⑴建筑工程系统分类体系侧重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的岩土,例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基土分类方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岩土的分类。

⑵工程材料系统分类体系侧重把土作为建筑材料,用于路堤、土坝和填土地基工程。研究对象为扰动土,例如:《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工程用土的分类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土的工程分类。

二、分类方法分类方法::

(一)岩石的分类和鉴定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结构、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1.岩石按成因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类型。

2.岩石质量指标(RQD)

用直径为75mm 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 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表1-4 岩石质量指标的划分

岩石质量指标

好的 较好的 比较差的 差的 极差的 RQD

>90%

75%-90%

50%-75%

25%-50%

<25%

3.岩石按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六个级别,见表1-5。

表1-5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风化程度参数指标风化程度野外特征波速比K

v

风化系数

K f

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0.9-1.0 0.9-1.0

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里面有渲染,或略有变形,有少量风化痕

0.8-0.9 0.8-0.9

中等风化结构部分变化,沿节理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

割成岩块。用镐难挖,用岩芯钻进方可钻进

0.6-0.8 0.4-0.8

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部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

破碎。可用镐挖,干钻不易钻进

0.4-0.6 <0.4

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确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

钻可钻进

0.2-0.4 --

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

具有可塑性

<0.2 --

注:①波速比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②风化系数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③岩石风化强度,除按表列特征和定量指标划分外,也可根据当地经验划分。

④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为强风化;为全风化;为残积土。

⑤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4.岩体按结构可分为五大类(见表1-6)

表1-6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

岩体

结构类型岩体地质类型

结构面

形状

结构面发育情况岩体工程特征

可能发生的岩

体工程问题

整体状结构巨块状岩浆岩和

变质岩,巨厚层沉

积岩

巨块状

以层面和原生、构造节

理为主,多呈闭合性,

间距大于1.5m,一般为

1~2组,无危险结构面

岩体稳定,可视为

均质弹性各向同

性体

块状结构厚层状沉积岩,块

状沉积岩和变质

块状

柱状

有少量贯穿性节理裂

隙,节理面间距

0.7~1.5m,一般有2~3

组,有少量分离体

结构面相互牵制,

岩体基本稳定,接

近弹性各向同性

局部滑动或坍

塌,深埋洞室的

岩爆

层状结构多韵律薄层、中厚

层状沉积岩,副变

质岩

层状

板状

有层理、片理、节理,

常有层间错动带

变形和强度受层

面控制,可视为各

向异性弹塑性体,

稳定性较差

可沿结构面滑

塌,软岩可产生

塑性变形

碎裂结构构造影响严重的

破碎岩层

碎块状

断层、节理、片理、层

理发育,结构面间距

0.25~0.50m,一般3组

以上,有许多分离体

整体强度较低,并

受软弱结构面控

制,呈弹塑性体,

稳定性差

易发生规模较

大的岩体失稳,

地下水加剧失

散体状结构断层破碎带,强风

化及全风化带

碎屑状

构造和风化裂隙密集,

结构面错综复杂,多充

填粘性土,形成无序小

块和碎屑

完整性遭极大破

坏,稳定性极差,

接近松散介质

易发生规模较

大的岩体失稳,

地下水加剧失

5.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应分别按表1-8~表1-11执行

(1)岩石的坚硬程度等级可按表1-7定性划分。

按表1-7 岩石的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划分

名称

定性鉴定

代表性岩石

坚硬岩

捶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硬质岩 较坚硬岩

捶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弱风化的坚硬岩:未风化-微风化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石灰岩、钙质胶

结砂岩等

较软岩 捶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指痕 强风化坚硬岩;弱风化较坚硬岩;未风化-微风化:千枚岩、页岩等

软岩 捶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 强风化坚硬岩;弱风化-强风化的较坚硬岩;弱风化较软岩;微风化的泥岩 软质岩

极软岩 捶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全风化的各种岩石;各种未成岩 (2)岩石的坚硬程度等级可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 rk 定量分类(表1-8)。

表1-8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分类

坚硬程度类别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 rk (MPa)

f rk >60

30<f rk ≤60

15<f rk ≤30

5<f rk ≤15

f rk ≤5

(3)岩体的完整性程度等级可按野外鉴定特征定性划分(表1-9)

表1-9 岩体的完整性程度等级定性划分

结构面发育程度 名称 组数 平均间距

(m)

主要结构面的结合

程度 主要结构面类型 相应结构面类型 完整 1~2 >1.0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裂隙、层面 整体状或厚层状结构 1~2 >1.0 结合差

块状或厚层状结构 较完整 2~3 1.0~0.4 结合好或一般 裂隙、层面 块状结构

2~3 1.0~0.4 结合差 镶嵌碎裂结构 结合好 中、薄层状结构 较破碎 ≥3 0.4~0.2 结合一般 裂隙、层面 小断层 裂隙块状结构 0.4~0.3

结合差

裂隙块状结构 破碎 ≥3 ≤0.2 结合一般或结合差 各种类型结构面

碎裂状结构 极破碎

无序

结合很差

散体状结构

(4)岩体的完整性程度等级按表1-10定量划分

表1-10 岩体的完整性程度等级定量划分

完整程度等级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完整性系数 >0.75 0.75-0.55 0.55-0.35 0.35-0.15 <0.15 注:完整性系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和岩块测定波速时应注意代表性。

(5)岩体的基本质量指标的划分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依据岩石的坚硬程度等级和岩体的完整程度等级来划分,见表1-11。

表1-11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二)地基土的分类和鉴定

地基土的分类可按成沉积时代、地质成因、有机质含量及土粒大小、塑性指数划分为如下几类:

1.土按沉积时代划分: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

世中近期沉积的土,应定为新近沉积土。

2.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

积土等。

3.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按表1-12执行。

表1-12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

分类名称有机质含量

W u(%)

现场鉴定特征说明

无机土W u<5%

有机质土 5%≤W u≤10%深灰色,有光泽,味臭,除

腐殖质外尚含有少量未完

全分解的动植物体,浸水后

水面出现气泡,干燥后体积

收缩

1如现场能鉴定或由地区经验时,可不做有

机质含量测定

2当w>w L,1.0≤e<1.5时称为淤泥质土

3当w>w L,e≥1.5,时称为淤泥

泥炭质土10%<W u≤

60%

深灰色或黑色,有腥臭味,

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

结构,浸水体胀,易崩解,

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干缩

现象明显

可根据地区特点和需要,

按W u细分为:

弱泥炭质土(10%<W u≤25%)

中泥炭质土(25%<W u≤40%)

强泥炭质土(40%<W u≤60%)

泥炭W u>60%除有泥炭质土特征之外,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干缩现象极为明显

4. 根据土粒大小、土的塑性指数把地基土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四大类。(1)碎石土的分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碎石土(表1-134)。

表1-13 碎石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颗粒形状 颗粒级配

漂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块石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卵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碎石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圆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角砾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2)砂土的分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砂土(表1-14)。

表1-14 砂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颗粒级配

砾砂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占全重25%~50%

粗砂 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中砂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细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85%

粉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3)粉土的分类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塑性指数I P≤10的土称为粉土。

(4)粘性土的分类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塑性指数I P>10的土称为粘性土。粘性土根据塑性指数细分(表1-15)。

表1-15 粘性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塑性指数

粘土 I P>17

粉质粘土 10<I P≤17 注:塑性指数由相应于76g圆锥体沉入土样中深度为10mm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

5.特殊土的分类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土的密实度鉴定 (1)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按表1-16或表1-17确定,表中的N63.5和N120应进行杆长修正。定性描述可按表1-18的规定执行。

表1-16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

重型动力触探捶击数N63.5密实度 重型动力触探捶击数N63.5密实度 N63.5≤5 松散 10<N63.5≤20 中密 5<N63.5≤10 稍密 N63.5>20 密实 注: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碎石土,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或野外观察鉴别。

表1-17 碎石土密实度按N120分类

重型动力触探捶击数N120密实度 重型动力触探捶击数N120密实度 N120≤3 松散 11<N120≤14 密实

3<N120≤6 稍密 N120>14 很密

63<N120≤11 中密

表1-18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

密实度 骨架颗粒含量和排列 可挖性 可钻性

松散 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质量的,

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

锹可以挖掘,井壁易坍塌,从井

壁取出大颗粒后,立即崩落

钻进较易,钻杆稍有跳

动,孔壁易坍塌

中密 骨架颗粒含量等于总质量的,

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

锹镐可以挖掘,井壁有掉块现

象,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

持凹面形状

钻进较困难,钻杆、吊锤

跳动不剧烈,孔壁有坍塌

现象

密实 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的,

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

锹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

动,井壁较稳定

钻进困难,钻杆、吊锤跳

动不剧烈,孔壁较稳定

注:密实度应按表列各项特征综合确定

(2)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并应符合表1-19的规定。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表1-19 砂土密实度分类

标准贯入捶击数N 密实度 标准贯入捶击数N 密实度 N≤10 松散 105<N≤30 中密 10<N≤15 稍密 N>30 密实

(3)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w(%)划

分为稍湿、湿、很湿。密实度和湿度的划分应分别符合表1-20和表1-21的规定。

表1-20 粉土密实度分类

孔隙比e 密实度

e<0.75 密实

0.75≤10e≤0.90 中密

e>0.9 稍密

表1-21 粉土湿度分类

含水量w 湿度

w<20 稍湿

20≤w≤30 湿

w>30 很湿

(4)粘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I L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并符合表1-22的规定。

表1-22 粘性土的状态分类

液性指数 状态 液性指数 状态

I L≤0 坚硬 软塑 0.75<I L≤1

0<I L≤0.25 硬塑 流塑 I L>1

0.25<I L≤0.75 可塑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第二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1概述 边坡是指建(构)筑物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人工开挖后形成的斜坡。边坡工程与滑坡的主要区别在于,边坡工程强调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着重于评价边坡与工程建设场地、地基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滑坡侧重于地质环境,着重研究各种自然斜坡滑动的成因机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当然,两者并非截然分开,例如,当滑坡发生于建筑场地之内或附近、并对建筑场地与地基稳定性产生影响时,则既是滑坡的问题,也是边坡的问题。 边坡根据其岩土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两大类。岩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一般是岩体的结构面,土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土的强度。但无论何种边坡,地下水的活动都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行边坡工程勘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边坡的破坏变形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动(平面型、弧面型、楔形体)蠕动(倾倒、溃屈、侧向张裂)与剥落。其特征见教材P.128表2-6-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1)岩土的性质;(2)岩层结构与构造;(3)水文地质条件;(4)风化作用;(5)气候条件;(6)地震作用;(7)地形地貌;(8)应力状态与应力历史;(9)人类工程活动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对建(构)筑物可能有影响的边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评价边坡稳定性(即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边坡断面尺寸或验算已拟定的断面尺寸是否稳定合理),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整治与加固措施。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测试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如下主要内容: (1)地形地貌条件与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等)条件; (2)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 (3)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是否存在外倾结构面; (4)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与动态变化,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 (5)地区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 (6)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发表时间:2018-05-28T11:38:42.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巨向飞 [导读]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 510000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勘探的时候,需要根据土质的特点和岩土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勘探方式。勘探关系到了岩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项目勘察情况简述 (1)工作者的总体素养较低,技术能力有限 我们国家目前拥有许多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者,然而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员的技术能力较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够和国际接轨。除此之外,团队的勘察技术有高有低,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的技术工作者仍旧使用以往的技术,在工作中容易受到很多要素的影响,而且结果也有失精准性,对于施工工作来讲非常不利。对于有关的管理机构来讲,在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对技术工作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未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使得技术工作者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开展勘察活动的时候时常发生不协调问题。同时,在当前时期,在进行勘察工作改造的时候,未合理开展技术交流,未适时的引入国外的优秀工艺。 (2)岩土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不高 目前,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机构已经实现了完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所以在开展运作活动的时候其所需的费用不再由国家调拨,而是自负盈亏。这种运作模式的出现有利有弊,其弊端在于此时企业过于重视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两大要素,很显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勘察设计的结果有失精准性,质量得不到提升,最终影响到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为工作者为了提升效率,通常会加班加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加之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只能不断缩减工作成本,最终导致质量下降。钻探与取样过程不符合勘察技术标准,同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期间不重视分层的准确度,甚至还会造成勘测上的疏漏。 (3)勘察技术与勘察质量标准未能符合国际要求 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和西方国家比对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具体来讲主要以为我们国家在该方面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力度较低,缺乏沟通,目前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仅仅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稍作发展,较为闭塞,对于和西方先进水平国家接轨来讲非常不利。 二、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基于岩土工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需求,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果、岩土性质、土质特征等等)以及环境特征进行勘探、分析与评价的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设计与施工的决定依据,对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提升工程整体品质不可或缺的存在。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广,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层钻探)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实现综合勘察技术在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已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结合应用,如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多瞬面波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等,可实现对岩土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全方位勘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勘测结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发展。 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界面的划分,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 (2)地质的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 (3)岩土的参数,主要是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强制性条文 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4.1.20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量。 4.8.5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或隔渗),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4.9.1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尤其在岩土工程当中的勘察方法也在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并成为了工程建设的一个先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详细分析了目前岩土工程主要的勘查方法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查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 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 决方案。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1勘察场地概貌 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埋藏物情况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地质作用的影响 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 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地下水埋藏情况 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 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1 总则 1.0.1 为了使院属各勘察处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深入地准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 15-38-2005)等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中的强制性条文,紧密结合具体的岩土勘察工程,提高专 业技术水平及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使院属各勘察处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尽量做到与市 建委规定一致、与国家规范规程一致、院属各勘察处一致。保障勘察成果质量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为资质晋升及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包括基本规定、岩芯钻探、取样、原位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0.3 本实施细则只针对一般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未涉及的其它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要求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水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尚应符 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行业勘察标准、规范的规定或ISO的有关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岩土层分类 2.1.1 岩石分类,按成因、强度、风化程度进行分类,划分出残积土、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对于硬质岩类(主要指花岗岩类、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的风化程度应按标准 贯入试验击数(不校正)N′≥50击为强风化,N′=30~50击为全风化,N′<30击为残积土;其它岩类N′≤50击为残积土,N′≥50击为强风化。各风化带分类的野外特征及其它参数指标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附录A的表A.0.1~A.0.6。 2.1.2 土层分类,应按成因、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进行分类。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类和砂土类还可根据颗粒含量、颗粒形状进一步细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20的4.1.7~4.1.14的有关规定。对于特殊性土如广东地区的淤泥、淤泥质土、花岗岩残积土、膨胀土、红粘土和人工填土的准确细分详见《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21~22的4.1.15~4.1.20的有关规定。 2.1.3 建筑石料分类与等级及其用途分类与确定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划分标准和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2.2 岩土层定名 2.2.1 岩石根据习贯使用风化程度及颗粒综合定名,例如强风化花岗或强风化细粒砂岩,矿物特征较为明显,可定名为强风化细粒石英砂岩等。 2.2.2 土层综合定名可考虑成因、年代及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及其状态,可将野外定名结合土工试验给予更正,如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或将成因、年代作为代号直接定名为粉质粘土。2.3 岩土层描述 2.3.1 岩石主要描述成因或年代、名称、颜色、颗粒,岩石的主要矿物(以云母为主或含量为75%,其它次之),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岩心破碎程度指碎块、饼状、柱状及长度)、裂隙(风化、构造),亲水特征(遇水崩解、软化现象呈粉粒或粘粒),风化性(半岩半土状或 风化岩为主、均匀或连续)。 2.3.2 土层重点描述成因(冲积、洪积、淤积、残积、坡积),矿物组成、颗粒形状(粘、粉、砂粒等)及含量。对砂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10)、稍密(1030);湿度按饱和度Sr(%)划分为 稍湿(Sr≤50)、湿(Sr=50~80)、饱和(Sr>80)。粉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摘要:现今,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其勘察成果 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 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建设环节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投资效 益和使用安全。切实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 因此,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 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研究的对象是岩体 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 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岩土工程勘察的目 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 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 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 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 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 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 工程参数,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 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和上 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 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 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2.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目 的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要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区分 新近沉积土和各种特殊性土。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 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 法的作用。 2.2勘探和取样 目前,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和坑探等方法,根据岩土的不 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这些勘探方法主要作用于对地下地质条件的取 样和测试。其中物探主要是属于一种间接的方法,它的主要优点就是能钻井和探 测光,且此种方法经济又快速,能够让工程地质人员及时的推断和了解地质条件,因此,这种方法较多使用在测绘工作当中,它可以用在钻探工作之前或者辅助工 作中。除此之外,钻探是岩图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根据勘探的要 求来选择不同的钻井方法,当钻探方法都无法确定的地质条件的时候,就应该使 用坑探。由于勘探工程需要使用机械和电力设备,而且勘探的周期和时间较长,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方法

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各行业岩土工程地质分类不尽相同。这里综合介绍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7-2002)和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15-31-2003)的岩土分类方法。其他行业的岩土分类小异。 (一)岩石分类 1.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如表1。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表1 坚硬程度分类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fr>6060≥fr>3030≥fr>1515≥fr>5 fr≤5 注:1.无法取得fr值时,可用点荷载强度指数换算,见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3.4.1式; 2.定性划分可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表A.0.1。 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如表2。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表 表2 完整程度完整较完善较破碎破碎极破碎 完整性系数>0.750.75~0.550.55~0.350.35~0.15 <0.15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应选代表性岩体、岩块测试。无波速测试资料时,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表A.0.2定性划分。 3.按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为5类,如表3。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表 表3 完整程度 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 坚硬程度 坚硬岩I II III IV V 较硬岩II III IV IV V 较软岩III IV IV V V 软岩IV IV V V V 极软岩V V V V V 4.石按软化系数分为易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 软化系数,fr、frd分别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干燥单轴抗压强度。Kd≤0.75为易软化岩石,Kd>0.75为不软化岩石。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4T10:03:46.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江俊 [导读] 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还要准确分析、科学的判断修建不同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这样做可以确保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进行,还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主要建立在地质学、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上。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得不到解决。根据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 1、界面划分问题: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4、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 5、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能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难题。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基础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准确了解当地的地形、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当地的地层、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作用间的关系,以此可以准确的划分地貌单元。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还要了解岩土的成因、岩土的分布情况、岩土的实际厚度、岩土的风化程度。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场地,必须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然而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的场地,有时候工程地质测绘可以被调查所取代。要想准确认识、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条件,那么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工程地质测绘。高质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到地质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合理的指导勘察方法。 2、勘探和取样技术 现阶段,钻探、物探、坑探等方法成为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由于岩土的实际情况不同,那么所采取的勘探方法是不同的。在取样地下地质条件、测试地下地质条件的时候往往会运用这些勘探方法。 在岩土勘察过程中,钻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往往会将勘探的实际要求作为参考资料来选择钻井方法。如果所选择的钻探方法不能了解到地质条件的时候,并且该钻探方法会受到某一些条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钻探技术的时候,事先要做好调查工作,还要分析地质条件,从而可以选择出合适的、科学的钻探方法。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钻探方法,那么可以减少在勘探中的失误,还可以促使岩土工程勘探的实际效率得以提高。 物探这种方法具有间接性,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钻井、探测光。再加上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工程地质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当前的地质条件,所以在测绘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物探这种方法。一般在钻探工作之前,物探起着辅助性的作用。 3、数字化勘察技术 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勘察方法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数字化勘察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如下:1、数字化建模方法。现阶段,数字表面模型法是建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切实表现出地面的起伏情况。数字表面模型法的基本内容是准确将工程地质体外表面情况表示出来,换句话来说依据相关的规则来将同属性的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网状曲面片,进一步还可以将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确定下来。离散的测点资料是表明模型法数据的主要来源。其中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属性特征数据成为该数据的组成部分,然后借助数据来对地质体界面进行分析。地形建模方法往往以该地域的DEM 数据为参考资料,然后借助叠加遥感影像来显示三维地形。在投影变换正射影响时,往往会用到地质三维数字化这一重要技术。2、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岩土工程勘察中包括了一些原始数据,具体来说这些原始数据包括了地理信息方面的非空间数据、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然而基础地理数据、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是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由于各个建筑场地的地质信息是不同的,因此最终得出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三、岩土勘察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岩土取样技术方面,岩土取样技术的标准化、工程地质钻探技术的标准化、混凝土灌注桩取心技术等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原位测试技术新进展上,用原位测试确定土工参数、非破损探测技术的发展都有了长足发展;在地基处理新技术方面,老方法不断翻新,新方法层出不穷。目前常用的方法有CFG桩、砂石桩与低强度混凝土组合型复合地基、夯坑基础、超载预压加固软土、劈裂注浆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相信我国市场将逐步完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将逐渐融合。例如我国众多知名大企业在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及报价

陕西永塬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活性石灰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及报价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2017年07月13日

、报价单 、企业简介 三、勘察技术方案附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一、报价单 对陕西永塬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活性石灰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我方布置勘察工作量为:534延米。最终报价为人民币:60000.0元(大写:陆万元整)。 1、详细工作量清单如下: 钻孔38个,其中:15m/28个、12m/10个。钻探进尺:534延米。 2、工期:自进场之日起,30个日历日内提供正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5个日历日内可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电子格式快报。 3、服务与承诺:保证勘察报告质量优良、在地基基础方案论证上提出经济可行、施工简易的方案;如业主需要,我院将免费为业主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免费参加验槽、验收、技术论证等各种后期服务。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2017年07月13日

二、企业简介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于1953 年成立,先后被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建设部首批审查批准为甲级勘察单位(现为综合类甲级勘察单位),全国先进勘察单位,全国第一批质检达标单位。在50 多年的发展中,共承担各类勘察项目20000余项,其范围遍及全国30 个省、市,先后获得勘察金质奖一项,银质奖六项,省部级优秀勘察成果奖50 余项,工程优良品率达93%以上,无一例工程出现过任何质量事故。 我院在50 多年发展中,除了不断完善传统勘察专业的工艺手段外,从八 十年代初扩大了工程测试、岩土工程施工及治理、环境监测、岩土工程设计等专业的研究及施工,经过努力及工程实践,取得了岩土工程施工的国家壹级资质证、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地基动测检测证、国家环境总局颁发的环保甲级监测资质,是陕西省人工地基第二质量检测站(现更名为陕西中电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为我院在岩土工程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技术发展方面,我院参与国家级的规范、规程等11 种标准的编制,并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尤其是勘察、岩土设计及施工方面,我院始终处于国内发展前列。我院是容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勘察单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397 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6 人、高级工程师53人、工程师162 人。各种勘察仪器设备1842台套。尤其是岩土工程勘察设备是目前陕西地区台数最多、设备最新、配套最齐全的单位。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论文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 摘要:本文从使用先进技术、人员培训和体制建设等方面为了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并保证工程的质量,则仅就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method and cont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from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etc.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建设 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xploration technology;discuss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078-02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查明 并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和环境特征、分析岩土工程条件。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是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并最终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现场检验和检测、勘探及采取土试样等几种或全部手段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国家分别对港口码头、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

2019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

2019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一、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2015) 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8.《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0.《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1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1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5.《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 147-2017) 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 J464-2017) 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2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 J447-2016) 2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2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 2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 J449-2016) 2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3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 3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 3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 3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38.《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

浅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讨

浅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力学原理、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地质手册及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读,为监理的实施保障勘探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做好保障工作。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学习体会,同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交流。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 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理论、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等,这些工程理论都是一种半科学半经验的理论,很多理论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如很多公式都是经验公式。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加上良好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扎实的基础理论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是同等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与预测→现场观测→对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和总结3 个过程,可见积累经验的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2 岩土勘测的有效方式 (1)设计沟通的必要性。当前,由于部分经营人员与技术人员对此都缺乏认识,影响到勘察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具体的要求是:执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详勘之前,应广泛收集附有坐标与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的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准确的资料。在勘察前期必须要设计沟通的主要意义与影响,由于设计者是勘察成果的直接实践对象。工程的前期时,勘察者必须要把握好设计意图,明确拟建物的工程特性。这就可以有利于放矢和经济合理,这样也能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勘察成果。 (2)等级划分的重要性及经济性。由于相应的分级与标准,在开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比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的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等。这些都是会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在充分的熟悉掌握各等级,才可以实现安全、经济、合理的局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其它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与经济方面可得到优化。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可采用较为经济的勘察手段与工作量,实现岩土工程的勘察目标与任务。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成本量就反映了技术水平的优劣。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节约了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 (3)不断吸纳新知识。工作主要来源就是规范、规程,及对勘察工作主要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方法 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各行业岩土工程地质分类不尽相同。这里综合介绍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和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的岩土分类方法。其他行业的岩土分类大同小异。

4.石按软化系数分为易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 软化系数,fr、frd分别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干燥单轴抗压强度。Kd≤0.75为易软化岩石,Kd>0.75为不软化岩石。

注:1.波速比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2.风化系数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二)土层分类 1.按形成年代划分 (1)老沉积土:晚更新世(Q3)及以前沉积的土层; (2)一般沉积土:全新世(Q4)早、中期沉积的土层; (3)新沉积土:全新世(Q4)中、近期沉积的土层。 2.按成因类型划分

分为人工填土、冲积土、洪积土、海积土、海陆混合堆积土、坡积土、残积土、风积土、冰积土等。 3.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划分 (1)碎石土 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按表5进一步分类。

(4)粘性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其中Ip>17的为粘土,10<Ip≤17为粉质粘土。粘性土状态按表10划分。

4.特殊性土 常见的有五类: (1)填土 ①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的一种或几中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少。 ②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其物质组成和密实度常不均匀。 ③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 ④压实填土:经压实和夯实的填土 (2)软土 空隙比e≥1、且天然含水量W>液限WL的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3)红粘土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

- -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2015 年 5 月22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4) 二、工程地质概况 (5)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5) (二)水文地质条件 (5)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6)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7)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10) (三)工期计划 (10) (四)技术管理 (12) (五)安全生产管理 (16)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7) (一)质量保证体系 (17) (二)优质服务保证 (17)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7)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8)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9) (一)成果整理 (19) (二)检查验收 (19)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9)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试题

岩土工程师岩土工程勘察试题 一、勘察工作布置 1、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 (B)规划勘察、可行性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 (C)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D)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由勘察单位决定; 答案:A 2、某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拟建在对抗震不利地段、地形地貌简单、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应按那种等级布置勘察工作? (A)二级; (B)一级; (C)三级; (D)视场地复杂程度确定; 答案:B 3、岩土工程勘察中,岩石按强度分类可分为几个亚类?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六个; 答案:C 4、某种岩石,其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20MPa、压缩波速为3500m/s,据此判定岩体的风化等级为: (A)强风化; (B)微风化; (C)中等风化; (D)未风化; 答案:B 5、按岩块的湿抗压与干抗压的比值判定岩石的软化性,其值应为: (A)0.90; (B)0.80; (C)0.75; (D)0.50; 答案:C 6、土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 (A)有机质土、泥炭; (B)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 (C)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

(D)有机质土、无机质土; 答案:C 7、老堆积土的时代界限为: (A)Q3及以前; (B)Q4及以前; (C)100年以前; (D)在50-100年之内视压密情况而定; 答案:A 8、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5击,该砂土应为: (A)松散; (B)密实; (C)稍密; (D)中密; 答案:D 9、粉土的密实度可用那种方式判别: (A)孔隙比; (B)标准贯入击数; (C)相对密度; (D)含水量; 答案:A 10、粘性土的液性指数为0.2,判定土的状态为: (A)坚硬; (B)硬塑; (C)可塑; (D)软塑; 答案:B 11、花岗岩的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划分应依据: (A)动力触探击数; (B)标准贯入击数; (C)静力触探侧摩阻力; (D)金刚石钻进速度; 答案:B 12、在海滨地区、8度地震区修建六层砖混住宅,基础宽15米,长80米,拟定采用筏板基础。地下2米为杂填土、2-7米为粘土、7-11米为粉质粘土、11-15米为粉砂、15-20米为粉质粘土、20-23米为粘土、23-28米为粉砂。请据此布置勘察工作? 答案:(考虑孔深、孔数、标贯、剪切波、室内实验等) 13、同一土层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时,应描述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