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2型糖尿病

第四章-2型糖尿病

第四章-2型糖尿病
第四章-2型糖尿病

第四章:第四节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糖尿病分型:4种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

——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组的建议

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其发病除遗传易感性外,主要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

一、糖尿病的诊断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

1999年, WHO提出了基于空腹血糖水平的糖代谢分类标准

糖尿病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年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即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因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

新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HbAlC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

患者依从性好。

但HbA1C<6.5%也不能排除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二、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一)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资料显示:

30多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1980年,根据我国14个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994?1995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2%。2002年,城市人群患病率上升到4.5%。

2008年调查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

2013 年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

(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

糖尿病前期:

是指血浆葡萄糖水平在正常人群与糖尿病人群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GR)。

糖尿病前期包括两种异常的糖代谢状态,即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或二者兼有。

通俗地讲,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程度。

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要经过糖调节受损阶段,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前奏和必经之路——糖尿病后备军,其中约有1/3的人,若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最终必会走上糖尿病这条路。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和/或唐负荷后2h血糖≥7.8mmol/L,<11.1mmol/L。2017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Prevalence and EthnicPattem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2013》。

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成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

(三)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1.I型及妊娠糖尿病等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以2型为主,约占90%。

2.男性略多于女性(11.1%比9.6%)。

3.民族间有差异,满汉较多(约1

4.7到1

5.0%),藏族较低4.3%。

4.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5.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数较大,据2013年调查显示,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约占总数的63%。

6.肥胖和超重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

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者升高了2倍。BMI越高,糖尿病患病率越高。

(四)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2017 年《Prevalence and Ethnic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2013》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知晓率(36.5%)、治疗率(32.2%) 和控制率(49.2%)与2010年(分别为30.1%、25.8%和39.7%)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较低。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提出的慢性病防控目标,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从基线2614万人,到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3500万人和4000万人。

三、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外周组织(主要是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机体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使匍萄糖摄取利用减少,从而引发高血糖,导致糖尿病。

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2.肥胖(或超重)

3.体力活动不足

4.膳食因素

5.早期营养

6.糖耐量损害IGT

7.胰岛素抵抗(IR)8.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1.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高4?8倍。

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一般高于60%,而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44.4%~53.7%,低于60%,可见两型的遗传是各自独立的,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许多研究提示:

与西方人群相比,中国人对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更高。

在相同的肥胖程度,亚裔人糖尿病风险增加。

2.肥胖(或超重)

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同种族的男女,体质指数(BMI)均与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11省市的调查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损害患病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上升,超重者患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RR)为2.36,而肥胖者的RR达3.43。

3.身体活动不足

身体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2~6倍。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

4.膳食因素

高能量饮食,是明确肯定的2型糖尿病的重要膳食危险因素。

目前认为,摄取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缺乏纤维素的膳食也可能与发生2型糖尿病有关。

5.早期营养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可以导致后来的代谢障碍,增加发生糖耐量

受损(IGT)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

低体重新生儿较高体重新生儿在成长期,更容易发生糖尿病。

母亲营养不良或胎盘功能不良,可以阻碍胎儿胰腺β细胞的发育。

6.糖耐量损害

IGT是指患者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在IGT患病率高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一般也高。

IGT者在诊断后5~10年进行复查时,大约有1/3发展为糖尿病,1/3转化为血糖正常,1/3仍维持IGT状态。

改善膳食、增加体力活动,可降低IGT向糖尿病的转化率。

7.胰岛素抵抗(IR)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

低于预期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

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易发展为IGT或2型糖尿病。

肥胖者发展成2型糖尿病前,先有胰岛素抵抗出现。

8.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高血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血压者高。

其他易患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出生及1岁时低体重、服药史、心血管疾病史也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总之,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生的潜在原因,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环境因素如:

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高能膳食、纤维素减少及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等因素的作用下,更易于发生2型糖尿病。

八段锦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

八段锦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 发表时间:2018-01-19T14:14:32.2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3期作者:唐月琴何珂朱立萍陆晶晶费莺莺[导读] 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 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方法 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对照组,运动组早餐后1h起分别行30min八段锦或步行运动,观察患者空腹、运动前、运动后、中餐前血糖,及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计算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结果八段锦组及步行组运动后及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组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P<0.05)、VO2max(P<0.01)低于步行组。结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八段锦为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经济、简便的运动治疗方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八段锦;运动疗法;餐后血糖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而有效的运动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2]。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功法,其通过舒缓伸展、动静相兼的动作,有效调节全身气血运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各脏腑功能[3-5]。相比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对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影响更大。本研究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观察餐后30min有氧运动八段锦对患者血糖、心率及最大耗氧量的影响,寻找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运动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06-2016.12无锡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30-70周岁;③病程≥0.5年;④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或并发症;⑤应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或目前未用降糖药。生活习惯规律,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饮食,目前血糖控制均相对稳定,入组前三天及入组期间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调整。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糖尿病急性或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糖尿病足或肢体残疾;严重心、肝、脑、肾、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急性感染;合并认知障碍;不能耐受运动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空白对照组3组。八段锦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49.65±9.00)岁,病程(5.70±0.95)年;步行运动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49.36±11.54)岁,病程(4.48±1.11)年;空白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0.09±10.41)岁,病程(6.88±1.08)年。3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运动方案 八段锦运动: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八段锦培训,通过考核的患者正式进入试验。八段锦主要分为8个步骤: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顾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步行运动:先快速步行(120-150步/min)5min,然后慢速步行(80-100步/min)5min,交替进行。 1.2.2 评估指标 试验期间,患者规律进食早餐,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餐后1h、餐后2h及中餐前血糖。八段锦组及步行运动组分别于早餐后1h 起八段锦或步行运动30min。测量患者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半小时的脉率。并计算患者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VO2max(%)=(运动中脉率-安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安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210-年龄。 1.2.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3组患者入组时空腹血糖、运动前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后,运动后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8.81±1.10 vs. 11.23±1.84,P<0.05;7.52±1.11 vs. 11.23±1.84,P<0.01),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后的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均有下降(6.89±0.87 vs. 9.74±1.85,P<0.01;5.93±0.74 vs. 9.74±1.85,P<0.01),而八段锦与步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糖尿病病例试题

糖尿病病例分析(一) 现年45岁的王先生就职于北京某研究机构,工作一番风顺,家庭也和和美美。研究工作之余,带着妻子儿子开车兜兜风,购购物,要不就和研究所的其他老师游游泳,跑跑步,生活中总是欢声笑语。可就在两年前,王先生体型消瘦,常感疲乏;尿频,烦渴,饮水量增加,饭量增大,餐后2~3小时即感饥饿。 查:血压:14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4次/分,心音低钝,心律整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触不及,双下肢无水肿。空腹血糖:23.6mmol/L(正常值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9.5 mmol/L(正常值3.9-7.8mmol/L)。尿糖(+++)(正常尿糖为阴性)。 诊断:糖尿病 问题与思考 1.为何患者的血糖和尿糖会明显增高? 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饭量增加,饮水量增加、小便增加和消瘦(三多一 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4.糖尿病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糖尿病病例分析(二) 王先生因“发热2天伴神志不清1小时”来急诊,原因是因为王先生自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而近2周未服用降糖药。查体:T38.6℃,Bp85/50mmHg,R36次/分,HR90次/分,神志不清,烦燥不安,脱水貌。急测血糖39mmol/l,尿酮体++,血气:pH6.91(正常值:pH7.35~7.45),HCO3- 5mmol/L(正常值:21 ~ 27mmol/L)电解质:血钾3.35mmol (3.5~5.5mmo1/L),Na+、Cl-、Ca2+正常。

问题与思考 5.上述表现,你考虑什么诊断? 6.为什么糖尿病病人会产生酸中毒? 7.糖尿病病人为何出现严重失水? 8.出现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血钾的原因? 9.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10.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11. 12. 13.

老年2型糖尿病70例病例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70例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3T11:27:43.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房新梅[导读] 预防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有些症状不明显,但低血糖对机体危害性较大,故血糖控制标准要放宽。 房新梅(山东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三十七处医院山东邹城 2735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193-02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居世界第2位。我院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7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均为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7年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男32例(46%),女38例(54%);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60~69岁35例(50.0%),70~79岁31例(44%),80岁以上4例(6.0%)。病程1~10年25例(36.0%);10~20年31例(44%);>20年14例(20%)。发病年龄最小33岁,最大74岁。初诊时糖尿病症状典型者23例(33.0%),以心脏病就诊者16例(23%),以高血压病就诊者14例(20%),以脑卒中就诊者7例(10%),以尿潴留就诊者1例(1.4%),以感染性疾病就诊者3例(4.3%),体检时偶然发现者6例(9%)。 1.2临床表现明显多饮、多食、多尿18例,消瘦17例,乏力34例,腹泻15例,便秘21例,尿潴留1例,尿失禁4例,肢体麻木30例。 1.3并发症 70例患者中有并发症者52例(74.3%),其中并发有冠心病30例,高血压病28例,脑卒中12例,糖尿病肾病10例,视网膜病变33例,白内障7例,周围神经病变40例,下肢坏疽3例,并发感染者10例,酮症酸中毒1例。 1.4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0~23.8mmol/L;平均13.9mmol/L;餐后2h血糖9.0~28.7mmol/L,平均15.0mmol/L;全部病例尿糖(+~++++),胆固醇>5.2mmol/L44例,甘油三酯>1.7mmol/L46例,LDL> 2.6mmol/L43例,以上均增高25例,各项指标均正常者6例。 1.5治疗与转归本组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用了口服降糖药,部分加用了胰岛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者8例(11%),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以尿潴留就诊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留置导尿管出院,2例患者仍有腹泻和(或)便秘现象,1例仍有尿失禁,10例肢体麻木有改善但仍存在,2例肢体麻木治疗无效。其余病例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 2 讨论 2.1症状不典型老年糖尿病往往症状不典型,有时无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仅有各种并发症的表现,故医生接诊时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肢体麻木、感染不易控制者要常规检测血糖,必要时做OGTT试验以明确是否有糖尿病。 2.2并发症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预后严重。本组病例有并发症者52例(74.3%),其中并发有冠心病30例,高血压病28例,脑卒中12例,糖尿病肾病10例,视网膜病变33例,白内障7例,周围神经病变40例,下肢坏疽3例,并发感染者10例,酮症酸中毒1例。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疾病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亦是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基本病理为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主要原因为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脂代谢障碍,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高血糖,并注意控制血脂、血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以减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3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机体常有器官老化和退行性变,同时合并症较多,易致重要脏器功能减退,故在选用降糖药物时,宜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在体内半衰期短的、中效药物,以防止低血糖发生。一般不用强化胰岛素治疗[2]。 2.4预防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有些症状不明显,但低血糖对机体危害性较大,故血糖控制标准要放宽。一般认为血糖水平在6.7~11.1mmol/L左右为合适[2],入睡前血糖高于8.3mmol/L,以防夜间低血糖发生[3]。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7. [3]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38-343.

2型糖尿病人应该怎样运动

2型糖尿病人应该怎样运动? 运动对 2型糖尿病人的辅助康复作用已经被公认。西医对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运动疗法是其中一驾马车。 西医认为,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加快2型糖尿病人体内聚集的糖、脂肪消耗掉,改善血糖、血脂水平。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改善2型糖尿病人四肢末端血液循环障碍。 国外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人按照计划运动之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西医对2型糖尿病人运动要求主要是强调有氧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全身大多数的肌肉都参与,运动强度在低、中等之间,以心跳和呼吸不出现明显改变为度,持续时间为15-40 分钟或更长。快走是西医推荐给2型糖尿病人最主要的运动形式。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体内的糖和脂肪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够充分氧化,转化为能量、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酮体、乳酸等酸性物质,运动后肌肉没有酸痛感。 但是,从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2型糖尿病人运动后精力增加,血糖下降,有的人运动后却更加疲劳,状态更差。 这是因为没有根据2型糖尿病人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运动”。 传统的运动养生学认为,运动方式不同可以对机体产生“补”或“泻”的作用。如果运动方式不当,不但对健康没有帮助,还会对身体产生损害。西门子公司的前中国区总裁就是因为没有根据身体状态的具体情况,盲目运动而猝死在健身房里的。因此,2型糖尿病人想通过运动来辅助康复,首先必须分清运动的补泻。 缓慢的匀速的松和的运动,运动后感觉不到呼吸和心跳的异常,周身微微有温热感,不出汗,为补; 速度较快,运动后感觉呼吸和心跳比平时加速,大量出汗,为泻。适合做泻性运动的2 型糖尿病人,做泻性运动时,最快速度不要超过慢跑,可以快走,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不要比平时超过10%。 功能衰退的2型糖尿病人适合补性运动;负担过重的2型糖尿病人适合泻性运动。 2型糖尿病人散步运动注意事项: ①最好是进餐完毕 30分钟以后开始慢走,太饱太饿都不要进行。 ②天气太冷太热都不要到户外慢走,以免感冒或者中暑,户内的锻炼效果也一样。 ③根据身体情况,选择补泻运动,掌握好运动量。如果身上有汗出,应及时在避风处用干毛巾把汗擦干,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内衣干爽。无论补、泻,每次运动后四肢末端没有达到温热感,就不能起到锻炼效果。每天运动的时间累计应该能达到1-2个小时左右。体重超标者最好能到达2个小时。 ④严重下肢血管病变者、行动不便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传统运动养生学认为,用匀速松柔的方式,做特定的运动姿势,可以带动体内气血的运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2型糖尿病人是脾功能出了问题。下面的运动,有利于脾功能的恢复。 方法: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微弯曲,全身放松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双臂于身前交叉,缓慢由内向上划弧,高过头顶,再向外向下划弧,双手下落到起始状态,为1圈。全身一定要放松,动作一定要舒缓,才能带动内部气血的运行。 运动量:闲暇时间均可进行,每次锻炼应累计不少于100圈,才能起到锻炼效果,如果体力限制不能一次连续完成100圈,可以分组完成,每组20圈或者30圈,休息几分钟做下一组。 养生作用:此锻炼方法能调畅三焦,通顺胃肠,促进脾肺之气的宣发,促进营养成分在机体的运化输送,对肩周炎、颈椎病的康复也有好处。2型糖尿病患者每顿饭餐后用此锻炼方法,能改善糖耐量。运动后出现打嗝、排气增多,是达到养生效果的表现。 注意事项: ①全身放松,动作缓慢舒展,胸腹尽量扩展。 ②吃饭后稍事休息即可进行,太饿的时候不要进行。 ③疲劳或者下肢行动不便者可以坐着进行锻炼,一样能起到锻炼效果。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摘要:糖尿病(Diabetes)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且近年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95%患者属于2 型糖尿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积极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成为关注的热点。但关于其发病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人们一直在寻找着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本文从运动、饮食、药物等方面来说明2型糖尿病的治疗。 1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内分泌代谢失常性疾病,具有难治、并发症多、发病率较高的特点,现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现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 2 运动治疗 数十年来,运动与饮食和药物一起被认为是糖尿病基础疗法。然而,直到近年来,才有确凿证据证明运动健身对于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 运动疗法也称医疗体育,是利用人体肌肉关节的活动,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运动疗法常根据患者的情况,以运动处方的形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运动疗法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消除肥胖,促进机体代谢,还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与稳定血糖的作用。运动疗法已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运动模式则是具体的运动方法、频率、时间、强度的选择,作用是使运动干预的效果最优化。 2.1 2型糖尿病的运动风险评估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可以参加运动,在运动前相关的医学检查是必要的,这些检查应该定期反复做,用以判定运动疗效,运动前

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发表时间:2018-03-07T14:48:13.2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作者:华秀丽[导读]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1) 【摘要】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威胁健康。大量研究证实,适度运动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适度运动的内容包括运动频率、量、时间安排和强度以及运动前、中、后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医疗部门应加强硬件及软件建设,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医务人员应进行定期督导,提高患者知晓率,改变态度和行为。【关键词】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适度运动;血糖控制;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212-02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高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上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由于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散布在社区,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糖尿病社区管理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1.运动疗法的理论依据 国外科学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运动疗法的机制,发现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性主要由于葡萄糖转运(gLUt 4)及其信使核糖核酸(GLUt4 mRNA)的减少,有临床试验和证明,大量的运动是利用肌肉的关节活动,可以对身心都有益的一项有氧的运动[1]。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智力,陶治心境。糖尿病运动疗法,在国内外都通过临床观察和试验证实,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还可以降低稳定血糖的正常值,对肥胖患者也可以体重[2]。 2.有关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研究 血糖控制不佳会造成重要脏器的损害[3]。刘志强通过糖尿病运动疗法社区应用研究提示,88例正在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男的51人,女的37人,以每天餐后1小时锻炼一次,每次30~40min(肥胖者每次40~50min)的有规律锻炼。结果显示,运动疗法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4]史波英等通过2型糖尿病社区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发现,运动疗法对血糖控制有一定作用[3,5,6,7]。 3.适度运动的作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肌肉,提高人体免疫力。有规律的运动,比如慢步、快走、太极拳、瑜伽、打羽毛球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锻炼。早餐和晚餐后60min锻炼血糖值变化不大,如果在餐后90min后运动最合适。因为这段时间消化吸收快,更有助于降低血糖。因此,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每天适度锻炼,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8]。 4.适度运动的频率、量、时间安排和强度 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科学运动,缺乏运动可使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下降[5]。应做到每周至少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以运动后的心率来衡量。简易衡量方法:运动后心率=170-年龄,以50岁者心率120次/分钟、60岁者心率110次/分钟为宜,这样能保持一个有氧的代谢,起到运动的作用[9]。人体运动是吸入大量的氧气与机体所需相等,其运动的特点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为特点,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ATP主要靠糖、脂肪完全氧化来供给,有氧的运动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2]。运动分为中、低等强度。低等强度运动包括购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中低等强度运动包括游泳、快走、慢跑、跳绳、打兵乓球等[10]。 5.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运动最适宜的对象是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更要加强锻炼,适个人情况决定运动量。并随身携带糖块和饼干备用,年龄大的一些老年人最好有家人陪同,选择安静空气新鲜的地方。 6.运动疗法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对于运动疗法要必须坚持,规定是每天都要有规律的坚持锻炼。有些人应缺乏专业知识,不能正确应用运动疗法。因此,有必要加强糖尿病社区管理,制定相应的对策:(1)邱健等研究提示社区健康教育,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规范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01)[11,12]。我们可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工作室平台及居委老年活动室等,使大家知晓糖尿病的危害性和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糖尿病随访质量和服务能级。 (2)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规范随访,关注每个慢性病患者,了解病情,进行针对性指导。 (3)提高糖尿病随访质量和服务能级,制定个体化运动疗法计划,定期督导。 (4)加强软件建设,提高社区医护人员有关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5)加强硬件建设,备用一套辅助运动疗法的血糖仪器,每一个季度开展社区免费测量血糖、血压活动,与街道、居委会联合,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2型糖尿病是多因素疾病,包括遗传基因、毒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各种因素。生活行为方式因素可通过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改善。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延缓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燕.步行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2]高春兰.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 [3]韩冠宙.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运动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 [4]刘志强.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社区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 [5]史波英,2型糖尿病社区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6]黄雪兰.饮食与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

20162型糖尿病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糖尿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 A.米格列奈 B.优降糖 C.美吡哒 D.亚莫利 2.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 A.胰岛素增敏剂 B.α糖苷酶抑制剂 C.双胍类药物 D. 磺脲类药物 3.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 A.视网膜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 C.微血管并发症 D. 糖尿病肾病 4. 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 D. 以上均是 5.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D) A.体重增加 B.头痛、乏力 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D. 以上均是 6.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B)。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7.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是(C)。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

岛素增敏剂 8.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 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 A <140/90 B <130/80 C <135/90 D <130/90 9.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 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 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 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D. 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10.世界糖尿病日是(C) A.11月12日 B.11月13日 C.11月14日 D. 11月15日 11.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 A.短效() B.中效() C.长效() D. 预混() 12.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 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 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 C.2岁以下幼儿 D. 以上均是 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 的比例是(A) A.小于等于 6.5% B. 大于等于 6.5% C. 小于等于7.5% D. 大于等于7.5% 14.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A) A.胰岛素缺乏 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 C.胰岛素抵抗 D. 胰岛素分泌延迟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其发病逐年增多,1997年WHO报道,1995年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1.25亿,到2025年将增至299亿。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占全部糖尿病人的80%以上,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引起高血糖,高血糖导致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严重时会危机病人生命。 2型糖尿病的发生除与遗传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联系。现在认为糖尿病的增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与高能量食品摄取过多,饮食结构改变,缺乏运动有关。缺乏运动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se tolerance,IGT)是糖耐量正常向糖尿病过渡的中间状态,防治IGT恶化为糖尿病是糖尿病早期预防的关键。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运动是预防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措施。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佳的治疗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非常关键,即饮食结合运动治疗。本文主要就有氧运动和抗阻性运动在2型糖尿病中的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1有氧运动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1.1有氧运动对糖代谢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血糖正常化为主要目标,来预防和延缓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有氧运动可以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直接利用,提高胰岛素转运血糖的活性,纠正胰岛索相对不足所造成的糖代谢紊乱。 Boule通过14项临床实验分析发现50%~60%VO摘要2摘要max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了O。66%,表明了血糖控制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输注(GIR)明显比正常对照组低,即糖尿病人葡萄糖利用较差。在随后的30分钟运动中,两组的GIR均显著增加,运动30~60分钟后下降。不同的是在糖尿病组,运动后GIR显著高于运动前休息状态,说明了运动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利用率。 运动使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促进骨骼肌对血液中葡萄糖的直接摄取。运动时,肌肉首先利用肌糖原,因肌糖原储备有限,继而利用循环中的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FFA)。正常情况下,运动中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与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稳定,如果运动继续进行(大约90分钟左右),肝脏产生的葡萄糖不能维持肌肉对糖的摄取的需要,血糖逐渐下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急性运动引起血糖下降,理论上;这可能是由于肝糖输出减少(肝糖元分解和肝葡萄糖异生受损)造成,也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过程中对血

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

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 不可否认,糖友运动是有许多好处的。其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二,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其三,增强体力及免疫力功能。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 运动计划的制定 制定运动计划不能偏离以下原则:1。量力而行,适度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2。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无氧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持续缓慢消耗能量的有氧运动;3。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要实现个体化。值得提醒的是,所有患者在制定运动计划前要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监测运动前后的血糖、心电图或运动试验、眼底检查、足部检查、关节检查、肾脏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或损伤,并了解其慢性并发症情况,从而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运动计划应包括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项目4个方面。 运动时间 2型糖尿病患者应从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 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早晨运动时,只要运动持续时间掌握得当,无明显不适,亦可接受;只要有运动的观念,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进行运动,运动时间和内容可以灵活选择;避开药物作用高峰,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量对体重正常的患者,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应与其饮食摄入的能量保持平衡;对肥胖和超重的人要求运动消耗的能量大于饮食摄入的能量,才可达到减肥目的。年龄在70岁以下,无严重合并症者,在注意控制饮食的条件下,一日的运动量消耗在300千卡左右为宜。 运动强度 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跳数的60%~70%。运动后,患者应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最大心率为220-年龄。 运动项目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高强度运动如跳绳、运动球类、游泳、快跑;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轻度运动如广播操、太极拳;非常轻度运动如购物、散步、做家务。 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肢体伸展的运动等, 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弹性,动作宜由大至小。运动后再进行适当的整理运动。 适合2型糖尿病的减肥运动 1、跳舞:跳30分钟消耗热量为165卡,1小时为330卡。 2、爬坡快走:30分钟可消耗热量320卡,1小时达650卡。

2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方式建议及注意事项

2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方式建议及注意事项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锻炼应当排在他们待办事项清单的前列。毕竟,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调节血压。运动对糖尿病的额外好处体现在它能降低血糖水平和帮助身体有效地使用胰岛素。 然而,在开始锻炼前,患者需要征求医生的意见,确定合适的锻炼方法和锻炼量,并掌握一些要点,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 一、体重小减轻,收获大满贯 由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因此饮食方案和体育活动通常侧重于逐渐减重,每个月大约减轻1~1.5公斤即可。 运动有益于新陈代谢功能,而不单纯体现在体重减轻方面,因为它能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只要初始体重减轻5%~10%,就会对血糖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这对于不习惯于锻炼时挥汗如雨的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此外,患者从事体育运动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血管耐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平衡功能、耐力和情绪,提升整体幸福感。 二、留意血糖水平 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还能帮助患者减肥,保持心脏健康。留意血糖水平是件重要事情,因为任何体育运动都会使患者对胰岛素更敏感。

当人们锻炼的时候,身体在使用胰岛素方面变得更有效,这可以降低血糖,无论是在运动期间,还是在运动后24小时内。 由于血糖可能会降低到危险的程度,因此要在锻炼前检测一次;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头晕或虚弱,也要再做检测。如果血糖水平低于70 mg/dl ,立即吃15克简单碳水化合物,如橙汁、葡萄糖片或糖果。 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如果患者正在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口服药物(这些药物的药效只在就餐前后活跃),就要向医生告知锻炼安排。当患者在就餐前后的几个小时内锻炼时,有些人可能需要减少这些药物的剂量,以防止低血糖发作。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正在使用长效胰岛素或每日一次的口服药,这些药物的药效通常在一整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是活跃的。使用这些药物的人需要在锻炼前食用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特别是对于持续超过30分钟的活动,他们应该在锻炼期间经常检测血糖水平。 另一种选择是在饭后进行短时间的锻炼,以降低血糖水平,因为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通常会升高。

53个经典病例分析及答案

1.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61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 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整",服药疗效不好。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170/100mmHg)未经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年,不饮酒。 查体:T37.1℃,P72次/分,R20次/分,Bp 160/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区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移动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 化验:血常规Hb129g/L,WBC6.7×109/L,尿蛋白(++),比重1.016,镜检(-),BUN:7.0mmol/L,Cr:113umol/L,肝功能ALT 56u/L,TBIL:19.6umol/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 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 3.肺部感染 (二)诊断依据 1.高血压性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夜间憋醒,不能 平卧);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充盈,肝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脉率 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二十余年血压高(170/100mmHg);现在Bp160/100mmHg;心功能IV级 3.肺部感染:咳嗽,发烧,一侧肺有细小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5分) 1.冠心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