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附件1: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省级现代农业

产业园创建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目标

以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岭南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聚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化绿色产品引导、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益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全产业链开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带动农民增收。

二、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主要包括规划布局、主导产业、科技支撑、农民增收、绿色发展、政策支持、管理机制等7方面要求:

(一)规划布局合理。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全面统筹布局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重点突出二、三产业板块。

(二)主导产业突出。突出南亚热带及热带特色资源优势,围绕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产业中的1个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要求。

—1 —

1.种植规模。种植的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形成规模化加工原料生产基地,能够满足供应加工原料。

2.产值规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农业产值50%以上;

3.产业化规模。种养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加销一体化,有一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加工(物流)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二三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50%以上。

(三)科技支撑有力。现代生产要素集聚,主导品种优良,生产技术先进,设施装备领先;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科技研发投入大,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

(四)带动农民增收显著。规模经营显著,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园区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

(五)生态绿色发展。农业生产清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高,果茶菜等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效显著,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耕地质量逐年提升;经营品牌化,创建了一批名牌农产品,形成地方公共品牌;无公害农产品全覆盖,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0%以上;质量可追溯,主要农产品或加工品实现质量可追溯。

(六)政策支持到位。当地政府制定出台扶持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投融资方式,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工商资本

—2 —

投入产业园建设,水电路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七)管理机制健全。建立政府领导挂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调机制,成立产业园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构,产业园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机制健全。

三、资金用途和补助标准

(一)资金用途。资金重点用于:

1.产业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产业园农田生产区域基础设施,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2.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区道路、通信、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及原料、产品贮藏设备,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园区农民参与和分享全产业链的收益,建立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4.扶持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模式等。

5.地方公共品牌创建。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二)补助标准。2018年首期安排每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约2000万元左右,待创建验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后续扶持政策。

—3 —

四、建设内容

按照“生产+加工+科技(品牌)”的内涵,坚持大生产、大加工、大流通协调推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生产要素集聚,集成先进技术装备,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五、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设高标准农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业设施,创建一批名牌农产品和“三品一标”农产品,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原料生产基地。

(一)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建设加工标准厂房及仓库;建设完善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注册集体商标,打造园区品牌。

(二)创新现代技术与装备。建立研发机构,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繁育特色优势品种、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建立绿色高效高质安全发展模式;研发应用现代农业设施及装备、农产品加工储藏和物流配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技术及装备;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远程订制等在线经营服务。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服务主体。扶持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农民开展合作与联合;支持农民合作社、农

—4 —

业龙头企业、农业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打造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建立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显著增收。

六、申报程序和数量

按照“严格标准、宁缺毋滥、少而精”的要求,采取“先创后认、以创为主”的方式,2018年开展首批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扶持工作。

(一)申报程序。申报主体为产业园所在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农业局。

1.地级以上市农业局为申报主体的,由地级以上市农业局会同级财政局向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申报;

2.县(市、区)农业局为申报主体的,由县(市、区)农业局会同级财政局向地级以上市农业局、财政局提出申请,地级以上市农业局会同级财政局筛选后向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推荐申报。

(二)申报数量。围绕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6个产业,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按照申报条件要求,以市、县为主体,各地级以上市分别推荐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额,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的市可推荐2个名额(同一产业只能推荐1个)。已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

—5 —

产业园的不再申报。超过申报数量名额的地级以上市,不予受理申报。

(三)评审方式。实行竞争性评审,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七、申报材料要求

1.地级以上市农业、财政部门联合上报的请示件;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园总体规划或实施方案;

3.推进创建产业园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

4.相关佐证材料。

5.申报材料统一使用A4纸打印和复印,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7份。

附件:1-1.2018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汇总表

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提纲

—6 —

附件1-1:

2018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报表

单位:万亩、万元

市县别项目名称项目申报

主体

建设地点

(乡镇)

园区面积

项目

总投资

其中:1.申请省级

财政补助

2.市县财政

计划投入

3.企业自筹

资金

附件1-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业发展区划布局;

(二)产业园创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产业园发展现状与创建优势

(一)产业园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水平、现代要素集聚水平、基础设施完备水平、绿色发展水平、集约经营水平、公共服务水平、辐射带动水平。

(二)产业园创建优势

政策保障措施,区位、自然资源条件优势,主导产业现状及区域特色优势,一二三产业发展及融合水平,科技支撑能力,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辐射带动农民增收水平等。

三、产业园发展定位、思路与创建目标

(一)产业园发展定位

总体定位、功能定位。

(二)发展思路与基本原则

(三)创建目标

—8 —

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四、产业园创建内容

(一)总体布局

总体空间布局、功能分区。

(二)重点建设任务

(三)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五、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下乡创业、构建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园内农民与全县农民收入对比等情况。

六、推进创建产业园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

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决策部署、运营管理,用地、财税、金融、科技、人才等扶持政策等情况。

七、附录

相关佐证材料。

—9 —

附件2: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广东农业公园

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一、绩效目标和建设内容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8年拟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具有确定边界、经营主体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企业,申报和创建一批广东农业园区。创建工作以广东特色为基础,将园区打造成为以农业生产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规模化农业旅游综合体,使之成为我省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新业态新产业的示范区。

主要建设内容: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建设农业公园基础设施、乡土文化、农耕体验、产品展示、生态景观及配套设施。

二、项目建设规模和补助额度

在全省范围内按规定程序遴选一批符合建设条件的农业园区,作为扶持对象,省财政给予每个园区约800万元补助(珠三角地区每个园区约500万元补助);项目建设主体自筹资金不得

—10 —

低于省财政补助资金;各地级以上市限报2个园区(2016、2017年度已承担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项目的单位不得再申报,省财政直管县不单独安排申报名额,由所在市统筹考虑),多报无效。

三、资金主要用途

农业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品种引进、推广;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等。

四、申报对象和条件

1.项目建设主体应为依法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企业,具备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满足正常经营所需的各项证照,且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资金总额,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0%;

2.园区农业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园区面积连片500亩以上,农业生产区面积占比不低于50%,且土地使用权10年以上;

3.园区应具备农业公园建设营业场所、附属设施、服务项目和运营管理的用地条件,应符合土地、规划、建设、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规定,园区内生产性用地应统一流转,并登记备案,主要建筑物和配套项目的使用权应一致;

4.园区建设主体单一明确,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具备与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等吸引广大农业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

—11 —

五、申报材料及要求

企业项目申报材料需包括:

(1)地级以上市农业局、财政局推荐上报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项目的请示及项目申报汇总表;

(2)项目申报书;

(3)相关附件材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扶贫龙头企业,需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公证处公证或村委会签字的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租赁协议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计出具的企业财务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无需提供);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4)申报材料份数一式三份。

附件:2-1.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项目申报书(参考提纲)

2-2.××市2018年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12 —

附件2-1:

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项目申报书

专项名称:

项目名称:

行政主管单位:

项目单位:

单位地址:

法人代表及电话:

项目联系人及电话:

项目申报日期:

广东省农业厅监制

—13 —

一、项目基本信息

单位:万元

项目

单位

概况

项目建

设必要

性和可

行性

主要建

设内容

、地点

及规模

—14 —

二、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任

务及进

度安排

申请省

级财政

补助及

主要

用途

项目负

责人及

任务

分工

—15 —

三、绩效目标及保障措施主

(

)

—16 —

四、审核

项目单

位责任

项目单位(盖章):法人代表(签字):

项目单位法人对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17 —

县级农业局意见

(签章)

年月日县级财政部门意见

(签章)

年月日

地级市农业局意见

(签章)

年月日地级市财政局意见

(签章)

年月日

—18 —

附件2-2:

××市2018年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填报单位(地级市):单位:万元

编号县(市、区)项目承担

单位

建设内容建设地点绩效目标

申报财政

补助金额

自筹

资金

报送文号备注

1 2

附件3: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农业产业精准扶贫

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建设内容

重点扶持贫困村按照当地资源实际,选准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示范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设施、大棚、节水灌溉、农艺农机等设施与装备等;引进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开展试验、示范、推广以及技术培训等;开展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发展电子商务,设立直销门店,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效益等。

二、补助标准、项目数。

在省定2277条贫困村扶持建设一批农业产业扶贫示范项目,每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万元。

贫困村数量200条以下的市限报2个项目,贫困村数量200条以上的市限报3个项目。

三、申报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专业合作社。

2.项目符合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 —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全面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 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积累一定财富后回乡兴文重教、建祠修谱,由此带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兴盛;徽州文化又反过来滋养徽商,助推徽商不断走向强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市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黄山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业综合产值突破120亿元,出口占全国的1/10,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300多元。比如泉水鱼,这是我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吃泉水鱼”已成为黄山乡村旅游新亮点,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文化注入经济,有利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为文化振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可谓农业因文化生辉、文化因农业添彩。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徽州人重要的生活理念。历史上,徽州就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习俗养成,就有“永禁泥沙垃

圾入河,违者罚银三两”的乡规民约。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外在绿”与“内在绿”的 有机统一入手,始终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外在绿”就是外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黄山市坚持点面结合、系统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黄山、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等关键景点保护,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9%,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 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95%以上,PM2.5年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内在绿”,就是内在的生态理念。黄山市聚焦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全面推行生物低残留农药;在基层创新设立“垃圾兑换超市”,鼓励村民以捡拾的垃圾就近兑换生活用品,实现了“村民得实惠转观念、政府花小钱办大事”的双赢。 以徽州文化保护为重点,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现存8000多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多种文献、1300多个非遗项目、超百万件文书,堪称中华文明的 一个重要集聚区。这些文化遗存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很重要的就是让这些珍贵文化留下来、活起来。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文化资源保护,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对空间形态4类116处、单体形态12类3358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徽州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持续关注。同时,坚持“利用是最好传承”的理念,注重发挥文化资源经济属性,以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依托,大力

会计继续教育-2018年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试卷

乡村振兴战略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0 时59 分54 秒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 3 分) 1、村党支部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 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基础是基于《宪法》和党章的国家权威。正确答案: A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村民自治法 C、村规民约 D、国家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 A 2、农村社会治理开始朝着网格化方向实施制度创新,实施“民生110 ”工程。表明:国家权力契合农村基层法治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以()的多元救济通道;正确答案: A A、以基层司法为核心 B、以传统文化文化为核心 C、以乡贤规则为核心 D、以村规民约和村民意愿为核心 3、基层农村社会治理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就是要有规范性的()。正确答案: D A、法律制度 B、行政管理体系 C、村民议事会 D、文本制度 4、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组织基础是()正确答案: D A、利益相关 B、关系相融 C、阶层相近 D、地域相近 5、调查表明:居住在同一块地,同吃一个井里的水,同走一条乡间路,共用一线路电的同村村民,日常交 往密切,具有凝聚力。这种文化被称为()正确答案: A A、地缘文化 B、亲情文化 C、公共文化 6、社区营造就是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激发农村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 以“营造农村社区”为基础,实现基层政府、党团组织、社区协会和农村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社 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多元互动。正确答案: B A、政治资本 B、社会资本 C、人口结构 D、社会组织关系 7、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途径不包括()正确答案: E A、有机肥 B、培养基 C、田园覆盖

2018年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半年总结

2018年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 示范点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一、建设地点 该示范点涉及连五乡马咀村,地处我县西部,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308,1459人,耕地面积1990亩。该村河谷川地面积300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光热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截止2018年4月,在连五乡马咀村建成钢架结构塑料大棚250栋,建成育苗日光温室4座4亩,每年育苗50多万株,保证基地种植需要。2017年对新建大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改变,自主管理责任田内所建大棚,减少了因土地使用权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农业基础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发展蔬菜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等项目和财政扶持资金,依靠县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建设内容和规模 1.新建标准化钢架大棚110栋,维修加固大棚100栋。 2.培育优质苗40万株,蔬菜示范面积200亩。 三、建设标准及投资 1.日光温室育苗技术示范,培育辣椒种苗40万株,主要品种有航椒5号,陇椒2号、3号、5号、8号、10号

等。 2.蔬菜基地示范面积200亩,蔬菜亩均产量预计达到4200公斤,亩产值8400元,总产值168万元。 3.新建钢架大棚110栋,总投资98万元。巩固提升旧棚100栋,预计投资5万元。 四、示范点建设情况 (一)任务完成情况 1、完成总投资:计划总投资15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50万元:其中在连五乡马咀村建成标准化钢架大棚120栋,总投资98万元(中央农业发展扶持蔬菜产业资金);在马咀村已建成日光温室4座进行育苗,总投资4万元,在连五乡马咀村维修、加固旧棚100栋,投入5万元;建成2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200亩,共投资43万元。 2、建设情况: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清水河流域设施蔬菜提质增效示范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一是狠抓冬春季育苗,在连五乡马咀村示范点利用4座日光温室育苗50万株,定植大棚250多栋;二是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连五乡及周边乡镇蔬菜生产,开展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三是整合扶贫、财政等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设施蔬菜基地规模。 (二)经济效益情况 在连五乡马咀村利用日光温室育苗50万株,总产值10万元。设施蔬菜长势良好,为丰产栽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注1 加大惠农政策聚焦“三农”15年 时政热点 1.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3.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知识链接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设题角度】 (一)是什么 1.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体现类)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③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④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说明了什么?(列举类)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明了什么?(说明类) ①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促进共同发展,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项目.pdf

附件1: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省级现代农业 产业园创建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目标 以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岭南特色优势 产业为基础,聚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化绿色产品引导、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农 业产业集群,构建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益机制,促进农业生产、 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全产业链开发,推进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带动农民增收。 二、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主要包括规划布局、主导产业、科技支撑、农民增收、绿色发展、政策支持、管理机制等7方面要求: (一)规划布局合理。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 全面统筹布局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 板块,重点突出二、三产业板块。 (二)主导产业突出。突出南亚热带及热带特色资源优势, 围绕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产业中的1个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要求。 — 1 —

1.种植规模。种植的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 药等,形成规模化加工原料生产基地,能够满足供应加工原料。 2.产值规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农 业产值50%以上; 3.产业化规模。种养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加销一体化, 有一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加工(物流)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二三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50%以上。 (三)科技支撑有力。现代生产要素集聚,主导品种优良, 生产技术先进,设施装备领先;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与省级 以上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科技研发投入大,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 (四)带动农民增收显著。规模经营显著,农业龙头企业、 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园区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 (五)生态绿色发展。农业生产清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高,果茶菜等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效显著,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耕地质量逐年提升; 经营品牌化,创建了一批名牌农产品,形成地方公共品牌;无公害农产品全覆盖,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0%以上;质量可追溯,主要农产品或加工品实现质量可追溯。 (六)政策支持到位。当地政府制定出台扶持产业园发展的 政策措施,创新投融资方式,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工商资本— 2 —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分析报告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 分析报告 2018年7月

目录 一、乡村振兴已是国家战略 (4) 1、十九大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稳步进行 (4) 2、振兴乡村战略承前启后,三农工作进入新阶段 (6) 二、乡村振兴担负的历史使命 (8)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乡村振兴 (8) 2、城乡协调发展为经济提供长足动力 (10) 3、乡村振兴有助减缓农村老龄化趋势 (11) 三、乡村振兴的机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3) 1、农业强:新一轮的农村建设启动 (13) 2、农村美:“绿水青山”更为长效 (15) (1)政策大力推动 (15) (2)环境短板明显 (15) (3)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16) 3、农民富:大众消费基础更为扎实 (16) (1)精准扶贫,提升农民收入 (16) (2)农民收入提高推动消费升级 (17)

乡村振兴已是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进现代化农村建设。新战略的出现表明,农村建设发展已经上升为最高国家战略,在当前三农问题凸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以及农村贫困人口集中等现实背景下,该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未来仍将有广泛而密集的配套政策出台,从而持续驱动农村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从2018年起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进入了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的主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正牵头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已经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细化政策也处于酝酿之中,三农工作新阶段的新政策有望在后期密集落地。 乡村振兴担负的历史使命:首先,通过乡村振兴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领域,且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其次,未来单独依靠城镇化这一架马车拉动经济压力较大,城乡协调发展才能为经济提供长足动力;最后,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老龄化问题在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改善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状况。 乡村振兴所蕴含的市场机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给市场提供一些全新的机遇: 农业强:新一轮的农村建设启动; 农村美:“绿水青山”更为长效;

2018年乡村振兴资金分析报告

2018年乡村振兴资金 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定位:新时代绘制三农蓝图,下半年助力稳定增长 (7) 1、政策部署不断完善,规划落地渐次展开 (7) (1)中共十九大:两次提及乡村振兴并写入党章 (7) (2)2018年中央1号文件:五点总要求和三步走规划 (8) (3)全国性战略规划文件已经印发,《乡村振兴法》立法启动 (9) 2、重三农延续政策传统,稳增长赋予时代内涵 (9) (1)1978-1987年:农业农村是改革的排头兵 (10) (2)1988-2003年:城市化、工业化成为重心,农村农业被边缘化 (10) (3)2004-2015年: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促乡 (11) (4)2016年至今:新阶段,新问题,新改革 (12) (5)最新会议: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稳增长重要一环 (14) 二、问题:农村基建存洼地,农民增收有困难 (14) 1、生活、生产、人文、流通,四类基建均显不足 (14) (1)生产类基础设施 (15) (2)生活类基础设施 (16) (3)人文类基础设施 (18) (4)流通类基础设施 (19) 2、经营、工资、财产收入,三类增收皆有困难 (20) (1)农业生产成本走高,农产品价格增幅有限,普惠式政策边际效益减少 (21) (2)农业生产方式粗放,重量不重质,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较弱 (22) (3)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欠缺,渐难适应产业升级,要素盘活提高财产性收入尚待改革 (23) 三、现状:2017年财政涉农支出超两万亿 (25) 1、公共财政支出:2017年涉农投入2.35万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类开支4435 亿 (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