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在建的最高土石坝

中国在建的最高土石坝

中国在建的最高土石坝
中国在建的最高土石坝

中国在建的最高土石坝—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

中国水电五局以24.5亿元中标承建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工程,该电站大坝工程高240米,是中国水电建设股份公司承建的最高土石坝工程,目前世界上尚无已建成同等规模的工程。长河坝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大坝集中超高心墙堆石坝、河床深厚覆盖层、高地震烈度、狭窄河谷四大难度于一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同等规模的工程建成。

位置

长河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为大渡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10级电站,工程区地处大渡河上游金汤河口以下约4km~7km河段上,坝址上距丹巴县城82km ,下距沪定县城49km。大渡河为不通航河流,工程区距铁路线较远,公路有省道S211 线从工程区通过,并在瓦斯河口与国道318 线相接,可较方便地连接外围交通干道及大、中城市,交通较方便,周边有成都、眉山、雅安以及乐山等重要城市。

规模

长河坝水电站为大渡河梯级开发的骨干电站,由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一等大(1)型水电工程,长河坝水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砾石土心墙坝、泄洪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电站装机容量2600MW,近期多年平均发电量约108.0亿KW.h,枯水期平均出力约376MW,远景可达110.4亿KW.h和638MW。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609m,正常蓄水位下库容为10.4亿m3,其中死库容为6.2亿m3,为季调节水库。项目总投资1274413万元,项目预计2013年完成。

工程技术

长河坝水电站安装4台65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单独运行年均发电量108.3亿千瓦时,联合运行年均发电量111亿千瓦时。电站水库总库容10.75亿立方米,调节库容4.15亿立方米,具有不完全年调节能力。长河坝采用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坝高240米,河床覆盖层深约80米,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大坝地震设防烈度为9度,大坝填筑量约3300万立方米。长河坝大坝集中超高心墙堆石坝、河床深厚覆盖层、高地震烈度、狭窄河谷四大难度于一体,坝体和基础的防渗处理设计、大坝坑震安全措施,均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给设计、施工和运行带来挑战性难题,目前世界上尚无已建成同等规模的工程。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工程,2010年12月1日开工,2018年4月30日竣工。

在建及谋划项目情况汇报

截止目前,我镇2014年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3个,拟开工项目1个,谋划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3亿元,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建项目情况 1、总投资亿元的鑫诺压瓦机械有限公司年产4000台套高档数控压型成套设备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树山,建设地点市开发区,面积亩。现在土地平整及围场完毕,近期开工建设。 2、年产2000台冷弯成型生产线项目,承办单位:市众德机械有限公司,位于104国道,堤口张村南,项目负责人杨鹏,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厂房已完工,设备已到厂,进行试产。 3、计划总投资6700万元的户外家具生产项目,项目承办单位市金卓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泊镇前孔村,项目负责人张国桐,选址泊镇前孔村,用地10亩。已完成土地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投产。 4、高档锁具系列产品项目,承办单位:市兴亚制锁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崔之才,选址泊镇宋屯子村交通大街以西,用地20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500万元,正在进行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及项目的报批准备工作。同时,土地已平整,车间基础已打好,等手续完备后进行建设。 5、惠岗物流堤口张分公司,项目承办单位:市惠岗物流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孟宪刚,项目选址及用地:交通大街,堤口张村,用地39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7800㎡,包括库房、办公、修车、售车等。购置修路设备10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停靠大型车辆200余台,货物周转量2000吨/天。目前基础设施已完工,设备正在选型。 6、年产5000台冷弯成型生产线,项目承办单位:市华通瓦楞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喜来,选址104国道,用地18亩。计划总投资5800万元,目前基础设施已完工,设备到厂,进行试产。 7、年加工铸件1万吨项目,承办单位:市昊亿达铸造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董喜鹏,选址市开发区,用地20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700万元,该项目已围场,4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 8、年产汽车配件5万件项目,承办单位:市大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泊镇宋屯子村,项目负责人:竺大勇,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主体办公室及厂房已完工,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9、汽车模具加工生产线项目,承办单位:市海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朱艳华,选址泊镇刘辛村。用地4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200万元,已投产。 10、年产1000台冷弯成型生产线项目,承办单位:市启明压瓦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志刚,选址交通大街,用地5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车间已建设完毕,设备已进厂,准备试产。 11、年产1000台冷弯成型生产线项目,承办单位:市宏信压瓦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辉征,选址交通大街,用地5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400万元,车间主体完工,进行后期建设。 12、年产1000台冷弯成型生产线项目,承办单位:市众腾压瓦厂。项目负责人:刘桂松,选址泊镇堤口张村,用地6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轻钢车间已完工,进行后期建设。 13、年产3000台冷弯成型生产线项目,承办单位:昌隆压瓦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柴金山,选址交通大街堤口张村,用地8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50万元,车间主体完工,设备进厂,进行试产。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 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具体建设内容: 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京沪高铁),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中外高铁隧道简介

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公管20105116闫继耀

一、目前国内外高速铁路及隧道的发展概况 高速铁路是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至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与城市 之间的运输工具。针对高速铁路,德国ICE、法国TGV等西欧国家也相继建设了旅 客服务系统。这些信息包括列车时刻表、路线建议、宜人景点路线详情、与铁路相连 接的机场信息、铁路网络图、包括伦 敦参观旅游卡(London Visitor Travel Card)和大不列颠遗产通行证 在内的增值产品以及最常见问题解答 等。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经过了二十 几年的努力,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 工程的带动下,客车发售和预订系统、行车调度指挥系统(DMIS,现规范为TDCS)、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货运营销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办公信息系 统等各信息系统取得较大发展。中国铁路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高铁系统集成技术标准 和管理体系,提升了高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品质,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缩短 了工期,为世界高铁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目前,中国高铁技术创新正在 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引领世界高铁发展新潮流。 伴随着铁路的出现 和发展,铁路隧道也逐 渐发展起来,但受制于 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很 长的时间内,铁路隧道 的规模都很有限,直到 20世纪,随着人类科技 水平和技术装备的进步,才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型隧道,世界铁路隧道的世界记录也不断被更新。新意法 隧道技术现在立于时代的沿。

经典高铁隧道实例 一、祁连山隧道 经过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六公司300余名建设者20多天的紧张筹备,国家重点工程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祁连山隧道的2号斜井正式爆破进洞。这标志 着当今世界上最长的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祁连山隧道全面开工建设。 全长9.515公里的祁连山隧道,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最高海拔4345米,平 均海拔高达3500~4300米,被誉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天字号工程”,是全线建 设的控制性重点项目。其最大埋深823米,已探明的碎屑流长达1600多米,其中开挖断面面积达50平方米;地质地形异常复杂,断层、裂隙、碎屑流和多年冻土密布,年平均气温1.8℃、最低气温-31.5℃;“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 弱”的世界 级工程建设 困难一应俱 全,科技含 量、施工难度和艰苦环境均创全国之最,线路经过地段为无人区,交通阻隔,车辆无法通行。

在建、拟建项目介绍

发展现状、在建项目、拟建项目 1、核电生产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8.4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年发电能力近150亿千瓦时,70%销往香港,30%销往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按照“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方针开工兴建,1987年8月7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5月6日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大亚湾核电站投产以来已连续安全运行14年,各项经济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1999年开始,与64台法国同类型机组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共获得16项次第一名。2006年5月13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较原计划提前12.94天完成第一次十年大修,成为我国在运行核电站中首个走过设计寿期内除退役外所有关键路径的核电站。2007年10月18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整个燃料循环不停机连续安全运行487天的国内新记录;至2008年1月12日,该机组实现无非计划停堆安全运行2000天,这是国内核电机组的最高纪录,目前该纪录还在延伸。2007年,大亚湾核电站实现上网电量147.75亿千瓦时,能力因子达到90%,在国际上衡量核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9项关键指标(WANO)中,8项指标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3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1994年投产初期相比,大亚湾核电站机组年发电量已由可研报告的100亿千瓦时提高到目前的150亿千瓦时;反映核电站安全技术水平的堆芯熔化概率由1.24Ⅹ10¬ 5降至1.03Ⅹ10-5,高于欧美同类运行机组的安全技术水平。截至2008年6月底,大亚湾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约1928亿千瓦时,其中70%输往香港;到2008年7月4日,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56.174亿美元,占还本付息总额的100%,按时全部完成基建贷款本息清偿任务。 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成功实现了我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实现了我国核电建设跨越式发展、后发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粤港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岭澳核电站一期是中广核集团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在广东地区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9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进行了52项重要技术改进;按照国际标准,实现了项目管理自主化、建筑安装施工自主化、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化,实现了部分设计自主化和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0%,国内180余家企业参与了设备制造。岭澳核电站一期于1997年5月15日开工建设,2003年1月8日提前66天全面建成投产,节省投资3.81亿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节约近10%。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达到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2002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对岭澳核电站一期作运行前安全评审后认为:“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大部分指标都可以与新的IAEA国际安全标准相媲美,其业绩将成为全球核工业界极有价值的参照。” 岭澳核电站一期建成投产以来,安全运行业绩优良。1号机组创造了商运后连续两个燃料循环无非计划停机停堆安全运行592天的世界纪录,2号机组创造了自首次临界及商运起无非计划停堆安全运行935天的世界核电新机组最好纪录。至2008年4月9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安全运行1000天。2007年,岭澳核电站一期实现上网电量141.23亿千瓦时,能力因子为85.45%。截至2008年5月底,岭澳核电站一期累计实现上网电量约823亿千瓦时;累计偿还基建贷款还本付息21.59亿美元,占累计还本付息总额的44.07%。 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建设和运行,是中广核集团“以核养核,滚动发展”方针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核电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推进核电自主创新、探索形成自主品牌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全面实现我国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自主化、国产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缓解广东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作出了贡献。

中国高速铁路网、国家中长期铁路网

中国高速铁路网、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看到横跨大半个中国的“四横四纵”的客运专线,全长达到130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时速能达到300Km/h,真的很激动,这个速度真的很快,现在的火车若坐的不是动车组,速度只有100公里每小时,动车组才有200多的速度,但动车组开的不是很多,大部分还是一般的火车。而客运专线大部分已经动工,大部分最迟能2013年完工通车,所以只要几年后就能坐上高速腾飞的火车,我相信它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也方便全国人民的出行,从中国的广东到东北也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到了。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1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1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50%以上,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里程达1.3万公里。在高速铁路建设中,铁道部明确要求国产化率必须达7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高速铁路网(客运专线) 如果以最高时速超过200公里的标准来作为高速铁路的定义,则截止2008年末中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达到6000多公里,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铁道部在2007年4月为实现第六次铁路大提速而改造的6003公里既有铁路。中国在建和即将兴建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城际铁路里程已达1.7万公里。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到2020年中国包括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客车和货车混行的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在内的高速铁路里程将会达到5万公里。 中国高速铁路的类型 中国大陆的高速铁路至少涉及4种类型的铁路:客运专线、城际客运系统、经提速化改造后的既有线铁路、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客运专线:在中国大陆,客运专线是指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在原有铁路地区的繁忙干线上,形成客货分线,客运专线上仅行驶旅客列车;在原铁路密度不足的地区,完善路网结构,近期以客货混行为主。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全长达到130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仅行驶旅客列车的客运专线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而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行的客运专线的时速则为200~250公里。客货列车混行的客运专线远期若建设了平行的货运铁路,则此类客运专线的时速会被提升至300公里。

中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中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从1874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上海至吴淞的窄轨铁路起,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的37年中,我国共建成了9100公里的铁路。在这段时期所修建的10条总长4600公里的铁路干线上,共修建了总长42公里的230余座隧道。 我国在1898~1904年修建了长度为3078米的兴安岭隧道,这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宽轨铁路隧道。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隧道工程是由我国杰出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规划和督造的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全长1091米,工期仅用了18个月,于1908年建成。这也是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越岭铁路隧道。 自1911年10月清王朝覆灭,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中,我国共在40余条总长度约7000公里的铁路干线和支线上修建了总长度约100公里的370余座铁路隧道。其中有当时我国最长的滨绥铁路第二线上长度为3840米的杜草隧道,建于1939~1941年,所穿过的地层为花岗岩,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混凝土衬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其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隧道建设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突破。 起步: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一代隧道建设工程。该阶段采用钻爆法施工,以人工和小型机械凿岩、装载为主,临时支护采用原木支架和扇形支撑。隧道施工基本无通风,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人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该阶段的主要标志性工程有位于川黔铁路上的凉风垭隧道,该隧道长度4270米,于1959年6月贯通。该隧道首次采用平行导坑和巷道式通风,为长隧道施工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 稳定发展:6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二代隧道建设工程。 该阶段代表性工程有位于京原铁路上的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1967年2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最长的隧道。这一时期施工机具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普遍采用了带风动支架的凿岩机、风动或电动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和通风机等。在成昆铁路的隧道施工中还采用了门架式凿岩台车和槽式运渣列车。 在隧道支护方面,采用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这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里程碑。由于主动控制了地层环境,较好地解决了施工安全问题。 经过3年国民经济调整,1964年重点加强西南大三线建设,川黔、贵昆、成昆三线全面复工。这些铁路隧道比例大,开工隧道数量猛增,迎来了隧道建设的大发展。 成昆铁路工程浩大,举世瞩目,全线共有425座隧道,总延长344.7公里,占线路长度的31.6%,其中2公里以上的34座,3公里以上的9座,成为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沙木拉达隧道全长6379米,线路标高2244.14米,为成昆铁路最长与最高的隧道。关村坝隧道全长6107米,为成昆铁路第二长隧道,是北段控制铺轨的大门,为集中力量攻坚的重点工程之一,快速施工成为本隧道的主题,施工中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岩脚寨隧道位于贵昆铁路安顺至六枝间,全长2715米,隧道横穿贵州普定郎岱煤田的大煤山,共穿过7层煤层,厚度最大达8.92米,含三级瓦斯。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穿越大量瓦斯的隧道。

拟在建项目信息样本

江西省岩盐资源综合利用——年产100万吨纯碱工程 设计招标 20万吨/年轻质纯碱、 40万吨/年重质纯碱的纯碱装置 100万吨/年精制盐、 10万吨/年工业无水氯化钙、 10万吨/年工业二水氯化钙、80万吨/年液体盐生产线 180万吨∕年( 折盐量) 采集输卤配套工程 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3.5万吨硝酸项目 沧州大化年产13.5万吨硝酸项目, 总投资2.9亿元 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溶液丁苯橡胶( SSBR) 项目 主生产工程包括6套丁苯橡胶反应生产设备; 变配电系统、循环冷却供水系统、制冷机组、空压机房; 供水、排水依托现有工程, 蒸气由金东纸业提供等; 仓储工程包括原料罐区、原料及产品仓库; 环保工程主要有废气RTO炉、废气燃烧塔, 废水送公司现有第4污水处理厂处理, 废物焚烧利用现有工程废物焚烧炉。 德纳南京增资建设二期10万吨环氧乙烷项目 建设地点: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潘姚路, 德纳(南京)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 建设性质: 扩建; 占地面积: 拟建设区域占地20479.7m2, 其中, 主装置区占地17013.6m2(166.8米*102米); 投资金额: 总投资6600万美元(约4.16亿人民币)。 江苏德邦兴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搬迁改造工程35万吨/年合成氨系列产品项目本搬迁改造项目工程总投资约363568万元, 劳动定员1119人,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约253378万元。

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120万吨/年联碱扩建项目 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盐化工园区, 项目用地位于盐北大道南侧, 淮范路西侧, 厂区总用地面积1158亩。拟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生产技术、经验以及当地盐矿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 生产高质量的纯碱产品。项目总生产规模为120万吨/年纯碱, 各装置规模分别为: 合成氨装置规模21万吨/年, 新旭法联碱装置规模120万吨/年。在井神盐化公司现有纯碱生产经验的基础上, 依托大连大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 新增合成氨生产装置348( 台) 套, 新旭法联碱工艺设备398( 台) 套, 新增生产设备合计746( 台) 套, 同时新增给排水、供配电、供热、空压、冷冻等公辅系统设备共11套。投资总额 : 333333.5万元 广西钦州澄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特种磷酸项目 广西钦州澄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拟在钦州港金谷石化工业园临海大道西面、海豚路东面、勒沟东大道南面以及中亚石化北面的围合地块——磷化工项目区, 建设广西钦州澄星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特种磷酸建设项目, 设置2套15万吨/年特种磷酸生产装置, 配套建设办公室、空压站、余热电站、黄磷储罐等。拟建项目主要产品为食品级磷酸、电子级磷酸。拟建项目征占地面积406585.178m2, 建筑面积29804.31 m2。本项目规模总投资为34236.07万元, 其中企业自筹30%, 银行贷款70%。 北部湾玉柴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0万吨/年重油制烯烃和芳烃项目 项目利用海外重油M-100重油为原料, 采用加工方案为”渣油加氢—渣油催化裂化( DCC) —轻芳烃醚化加氢、芳烃抽提—稀乙烯、丙烯利用方案”。年加工重油220万t, 主要产品为醚化轻烃36.18万t/a、中芳烃64.49万t/a、石脑油22.72万t/a、混合碳四29.94万t/a、丙烷4.53万t/a、聚丙烯16.04万t/a、甲苯11.28万t/a、混合二甲苯10.28万t/a、苯乙烯21.70万t/a、异丙醇10.00万t/a、 PMMA6.04万t/a、 K树脂2.00万t/a、硫磺5.29万t/a、

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

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太行山隧道) 太行山隧道,如图所示,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山岭隧道,位于石太客运专线井陉北-阳泉北区间,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为双洞单线,穿过海拔为1311米的太行山山脉主峰越宵山,最大埋深445米,两线间距35米,下行线全长27839米,上行线全长27848米,2007年底已经全线贯通。 太行山隧道 本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隧道采用1个进口,9个斜井,1个出口共11处施工通道,在24个工作面上同时施工的施工方案,加速隧道施工速度。太行山隧道地质结构复杂,极易发生坍塌和大变形。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个单位优化施工组织,采用钻爆法施工,全隧设进口1个、斜井9个、出口1个共11处施工通道、24个工作面同时展开施工。同时,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成立科技攻关组,几次组织全国隧道专家围绕8 个重点课题进行现场挂牌攻关,为我国特长大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首条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正线全长189.93公里,2005年6月11日开工,2009年建成。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运营初期,预计年度单向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发送货物4000万吨,对于促进山西、河北两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太行山隧道全线贯通。这是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全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首条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正线全长189.93公里,2005年6月开工,计划于2008年年底建成。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将形成大能力的快速客运通道,为旅客提供舒适、快捷的运输服务,对于缓解既有石太线运能紧张状况,促进山西、河北两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太行山隧道施工中的多项技术和组织模式,为国际和国内相关地质条件的隧道挖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为我国特长大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徐鹤寿 速度是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64年日本成功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效益高、全天候、节能、环保、安全等显著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1 国外高速铁路简介 目前,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不同长度、不同速度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运输需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其最高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自1964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后,陆续又修建了山阳、上越、东北、北陆、九州等5条新干线,全部是纯客运运输,新干线总长度已达2258km。同时,其最高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东海道新干线从建成运营的210km/h,已提高到270km/h;山阳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达300km/h。2011年3月采用最新型高速列车“隼”号,运行速度300km/h,2012年达到320km/h。 德国从1991年建成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以来,陆续修建了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等高速铁路以及科隆~迪伦、拉斯塔特~奥芬堡、莱比锡/哈雷~格勒伯斯等高速段,运行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其总里程已达1057km。其中,2002年建成的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高,为300km/h。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货共线,如汉诺威~维尔茨堡,采用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分时段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为250km/h;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为纯客运。 法国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为1983年通车的TGV巴黎东南线,初期运行速度为270km/h,1989年提高到300km/h。目前,已建成并开通运营8条高速铁路,总长度已达1884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 及以上,都是纯客运运输。目前,法国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都达到300km/h,其中TGV东部线的运行速度达320km/h,是国外高速铁路中运行速度最高的。 西班牙的既有铁路为轨距1668mm的宽轨铁路,新建高速铁路为与欧洲铁路网连接,均采用标准轨距。1992年建成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客货混运,运行速度为270km/h;2008年全线开通的马德里~巴塞罗那,为纯客运,设计速度350km/h,最高运行速度300km/h。目前,已建成的高速铁路的总里程达1902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为欧洲高速铁路长度第一。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时速300公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随后新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实现速度的技术跨越,将速度目标值确定为300km/h及以上,如法国2001年开通的TGV地中海线、2007年开通的TGV东部线(巴黎~斯特拉斯

全中国最长的火车隧道是哪一条

全中国最长的火车隧道是哪一条 全中国最长的火车隧道:新关角隧道 新关角隧道,作为西格西宁-格尔木铁路二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于2021年11月6 日全面开工,采用钻爆法施工,全长32.645公里,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负责设计,新关角隧道设计为两座平行的单线隧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两线间距40米, 均位于直线段上共设置了11座斜井合计15.26公里及9.8公里的平行导坑辅助正洞掘进,建设总工期为5年,实际将近7年。2021年4月15日,新关角隧道全线贯通。 位于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青海天峻县境内,全长32.645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极端复杂。隧道开通后将使火车翻越关角山的时间缩短近2小时,大大提高青藏铁路的运力。 全中国最长的火车隧道建设历程 截止2021年4月25日,国内在建最长铁路隧道、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新关角隧道正 洞完成开挖61382.8米,占设计的94%。3月20日,由中铁十六局集团一公司承建的青藏 铁路西格二线控制性工程 关角隧道4号斜井与5号斜井Ⅱ线实现零误差贯通,标志着世界高海拔第一铁路长 隧Ⅱ线全线贯通。2021年6月30日调试完成并开通天棚至察汗诺区间电气化。该隧道的 建成将打破入藏铁路瓶颈,极大提高青藏铁路运量。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关角隧道工程施工标段位于既有青藏铁 路天棚至察汗诺车站区间,增建二线线路跨布哈河、鲁茫曲于青海南山山前新设天峻站 后以32.605公里的隧道穿越青海南山隧道进口轨面高程为3380.97,出口轨面高程为3323.58,延肯德隆沟接入察汗诺。线路在此段一次取直,区间长度39.084公里,废弃了 既有关角隧道,新建 关角隧道为两座平行的单线隧道。隧道进口端里程为DK280+570,出口端里程为 DK313+175。建设地点:青海省。 规模:隧道全长32.605公里/座两座单线隧道。 突破性进展2021年9月1日,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关角隧道进口段1号斜井与2 号斜井I线正洞顺利贯通。 全长32.645公里、双线双洞的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铁路增建第二线工 程的控制性工程,十六局集团承建进口段17.372公里,管段工程、水文地质极其复杂, 不仅存在连续砂层段、长大段岩溶、断层,而且地下涌水量之大极为罕见,全管段日涌水 最大可达32万立方米。 关角隧道进口段共分成7个斜井和1个进口正洞作业区施工,最长斜井2808米,其 余斜井均在千米以上,平均坡度11%。这种长距离大水量持续反坡隧道施工排水技术目前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正是 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 到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 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读书报告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 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目录 一、我国遂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 (1) 1.1 交通隧道 (1) 1.2 水利水电隧洞 (2) 1.3 地下工程 (2) 二、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主要开挖方法及新技术 (2) 三、当前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主要存在技术问题 (3) 3.1 爆破精细控制技术 (3) 3.2 改进开挖技术 (3) 3.3 机制砂喷混凝土湿喷工艺 (4) 3.4 仰拱与掌子面进度的协调性 (4) 3.5 隧道沟槽施工工艺 (4) 3.6 通风及空气净化技术 (5) 四、贵广铁路建设实例 (6) 五、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前景 (7) 5.1 隧道发展前景 (7) 六、高速铁路隧道的研究几个热点问题 (8) 6.1 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 (8) 6.2 高速铁路隧道的瞬变压力 (9) 6.3 高速铁路隧道的微压波 (9)

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展望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交通、水利水电、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东西高差大、地势复杂,隧道工程是铁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例如最近刚开通的兰新高铁,隧道比例达到60%以上。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势必造成列车振动荷载进一步加大,从而对隧道结构的动力稳定性提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铁路的出现和发展,铁路隧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很长的时间内,铁路隧道的规模都很有限,直到20 世纪,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技术装备的进步,才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型隧道,世界铁路隧道的世界记录也不断被更新。我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全国各铁路干线列车提速正在进行之中。 一、我国遂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 1.1 交通隧道 交通隧道主要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工程,铁路隧道目前在数量、长度、设计及施工技术上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1997年,在我国的铁路线上已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的隧道大约5200座,总长度2457.89km,平均占铁路网总长度的4.7‰。目前我国已建成铁路中隧道占线路长度在30%以上的就有襄渝线34.3%,成昆线31.6%,在建铁路中隧道占线路长度比例最大的达到50.42%(西康线)。目前已建成的最长隧道是西康线的秦岭单线隧道,长18.4km,其它较长的还有衡广铁路复线上的大瑶山双线隧道,长14.295km,于1987年建成。南昆线上的米花岭隧道,长9.383km。地铁工程目前仅有京、津、沪、穗四市约80km正在运营,而在建工程则很多,目前除上述四城市仍在继续扩建地铁外,南京、重庆、青岛、沈阳、深圳、成都等约2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地铁和轻轨交通系统规划,部分项目正在全面施工。我国公路隧道在80年代前,因公路等级较低,同时限于设计、施工及短期投资大等多种原因,很少设计长大隧道,且数量(总长度)上也不多,但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实现截弯、降坡、提速、提高运营安全及实现长期运营收益提高等,相继修建了一批长大公路隧道,如辽宁的八盘岭双线公路隧道(长1600m),吉林的小盘岭公路、,速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和设计、施工总体水平的提高,公路隧道工程在总量、单体长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隧道单体长度记录不断被刷新。目前已提高到4km长度以上的水平,如川藏公路上的二郎山隧道全长4160m,目前我国海拔最高,2000年4月18日峻工通车的重庆铁山坪路隧道双线全长5424m,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大跨度公路隧道,北京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上的潭峪沟公路隧道主隧道全长3455m,单向三车道,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公路隧道。

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1]

1.我国高速铁路网规划情况与思考 规划情况:本规划分两期 近中期:五纵六横七连线 从2010年起至2040年,用30年的时间,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考虑现实,线路东密西疏;照顾西部,站点东疏西密。所有高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全部由中央政府集中组织实施,建成后的营运,交中国高铁公司集中管理。本方案除京广和京沪线外,所有线路建设应采用磁浮悬技术方案。 五纵: ①哈沪线:哈尔滨-扶余-长春-四平南-沈阳-营口-大连-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海州)-盐城-南通-上海。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4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②京沪线:北京-天津-沧州-德州-济南西-济宁-徐州-蚌埠-南京-无锡-上海-浦东机场。按以上节点只设12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③京港线: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北-安阳南-郑州-漯河-信阳北-武汉-岳阳-长沙南-衡阳-郴州-韶关-广州-深圳-九龙。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7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④集昆线:集宁-大同-朔州-忻州北-太原南-界休-临汾-韩城-西安-佛平-汉中-宁强-广元-绵阳-成都-乐山-冕宁-西昌-攀枝花-昆明。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20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⑤西湛线:西安-安康-万源-达州-华莹-重庆-遵义-贵阳-都匀-独山-南丹-河池西-马山北-南宁-钦州-北海-湛江。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7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六横: ①沈兰线:沈阳-盘锦-锦州-秦皇岛-唐山-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市-包头-杭锦-乌海-石嘴山-银川-青铜峡-中卫-白银-兰州。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20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②青银线: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西-武城-衡水-石家庄-阳泉-太原南-吕梁(离石)-绥德-靖边-鄂托克-银川。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4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③盐西线: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西-商丘-开封东-郑州-洛阳-三门峡-华阴-西安-宝鸡-天水-定西-兰州-红古-西宁。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7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④沪蓉线:(上海)——南京-合肥-六安-麻城-武汉-潜江-荆州-宜昌-水布垭(或五峰)-恩施-黔江-涪陵西-重庆-遂宁-成都。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15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该线向东南,可经粟阳-湖州-杭州-绍兴-宁波;向东可沿江北,经扬州、泰州至南通。 ⑤沪昆线: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衢州-上饶-鹰潭-南昌南-新余-萍乡-长沙南-娄底-邵阳-洞口北-怀化-玉屏-凯里-都匀-贵阳-安顺-关岭-盘县-曲靖-昆明。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24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⑥沪南线:上海-宁波-台州-温州-福鼎-宁德-福州-浦田-泉州-厦门(同安)-漳州南-云宵-汕头-汕尾-惠州-广州-肇庆-云浮-郁南-梧州-桂平东-贵港-南宁。全线按以上节点只设23个停车站,站点之间直连。 八连线: ①津唐线:天津-唐山。 ②开河线:开封东-菏泽-东平-济南西-滨州-东营北-河口。 ③宁南线:南京-扬州-泰州-南通。 ④宁宁线:南京-粟阳-湖州-杭州-绍兴-宁波。 ⑤金温线:金华-丽水-温州。 ⑥汉福线:武汉-黄石西-武穴(江南)-九江(县)-德安-南昌南-抚州-邵武-南平-福州。 ⑦南厦线:南平-三明-大田-厦门(同安)。 ⑧衡南线:衡阳-祁东-永州-全州-桂林-柳州-来宾-宾阳-南宁。

拟建项目

年产10万吨双酚A项目 所在地区:东北 项目性质:新建 企业性质:股份制 投资总额:120000万元 进展阶段:正编可研 审批机关:国家发改委 设备来源:国内采购 建设周期:2005年~2007年 关键设备:离心机、薄膜蒸发器。 建设内容/主要产品:年产双酚A10万吨。 25万吨甲醇扩建项目(振兴东北) 所在地区:东北 项目性质:改扩建 企业性质:股份制 投资总额:58360万元 进展阶段:工程设计 审批机关:省级发改委 设备来源:国内采购 建设周期:2004年~2006年 关键设备:空分装置、转化炉、氧压机、鼓风机、分成压缩机、甲醇洗涤塔、甲醇合成塔。建设内容/主要产品:年产甲醇25万吨。 苯二酚(邻苯二酚)项目 所在地区:华东 项目性质:新建 企业性质:股份制 投资总额:7200万元 进展阶段:正编可研 审批机关:省级发改委 设备来源:国外引进 建设周期:2005年~2006年 关键设备:离心机、蒸发器、加氢釜、干燥塔。 建设内容/主要产品:年产苯二酚5000吨。 邻甲酚项目 所在地区:华东 项目性质:新建 企业性质:股份制

投资总额:4800万元 进展阶段:正编可研 审批机关:省级发改委 设备来源:国内采购 建设周期:2005年~2006年 关键设备:离心机、蒸发器、加氢釜、干燥塔。 建设内容/主要产品:年产甲酚5000吨。 合成氨、硝酸铵、亚硝酸钙技改项目 所在地区:西南 项目性质:改扩建 企业性质:股份制 投资总额:8000万元 进展阶段:开工在建 审批机关:省级发改委 设备来源:国内采购 建设周期:2004年~2005年 关键设备:干燥器、冷却器、结晶机、二氧化碳吸收塔、氨氧化炉。 建设内容/主要产品:年产合成氨8万吨、硝酸铵6万吨、亚硝酸钙1万吨。 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项目 所在地区:西南 项目性质:改扩建 企业性质:股份制 投资总额:5000万元 进展阶段:工程设计 审批机关:省级发改委 设备来源:国外引进 建设周期:2005年~2006年 关键设备:反应塔、精馏塔、分离设备。 建设内容/主要产品:年产碳酸二甲酯1万吨,丙二醇0.8万吨。 年产3万吨有机硅单体项目 所在地区:华东 项目性质:新建 企业性质:股份制 投资总额:26000万元 进展阶段:报批可研 审批机关:省级发改委 设备来源:国内采购 建设周期:2005年~2006年 关键设备:流化床、反应器、氯甲烷反应器、脱高塔、脱低塔、精馏塔、压缩机。建设内容/主要产品:年产有机硅单体3万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