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草胺

乙草胺

乙草胺
乙草胺

乙草胺

乙草胺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的除草剂,考虑到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的危害,现在还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欧盟委员会决定不予除草剂乙草胺再登记,已下令欧盟成员国在2012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记。现存库存的使用宽限期不能超过12个月。

中文名禾耐斯

英文名acetochlor

1、理化性质

乙草胺纯品为淡黄色液体,原药因含有杂质而呈现深红色。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和光解。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大于0℃,蒸汽压大于133.3pa,沸点大于200℃,不易挥发和光解。30℃时与水的相对密度为 1.11,在水中的溶解度微223mg/l。

2、常用剂型

900g/L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微乳剂、、50%乙草胺水乳剂。

3、适用作物

玉米、豆类、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草莓等阔叶类植物。

3、防除对象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

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3、作用机理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

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

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

4、使用方法

玉米、大豆田:东北地区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马铃薯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4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油菜田:北方直播油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大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种植前或种

植后表土喷雾。

施用乙草胺的喷液量20-25千克/亩,土壤干旱时应先灌水后施药,或施药后混土4-6厘米,以保证药效。

5、注意事项

(1)砂质土壤使用低剂量,粘质土壤使用高剂量。

(2)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超过4%的土壤,用药量应提高30%左右。

(3)土壤含水量低时,使用高剂量,土壤含水量高时,使用低剂量。

(4)水稻、谷子、高粱、黄瓜、西瓜、甜瓜、菠菜、韭菜对乙草胺敏感,应禁用。

(5)本品只对萌芽出土前的杂草有效,只能作土壤处理剂使用。

(6)土壤温度影响植物吸收本品的速度,在较高温度(27℃~32℃)下吸收速度比较低温度(16℃~21℃)时高,因此夏季播种的作物田用量要低。

(7)在播种深度、药层厚度、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植物吸收部位等因素之中,主要受播种深度的影响。一般作物种子应播于药层之下,并确保覆土良好。

(8)活性:受土壤类型、墒情、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土温低、有机质含量高、降雨少和黏土类地区的使用剂量一般要高1~1.5倍。砂质土用药量要相应减少,防止较大的降

雨将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颗粒吸附的药剂带人根层,接触幼芽根而可能导致药害。

(9)施药方法:播后或移栽后3天内用喷雾器施药,或在整地结束播前或移栽前3天施药。需要排水的地块,要预先开沟并将沟泥摊开摊平后再喷药。施药前土表宜充分整细整平,有大块土坷垃妨碍除草效果。

(10)喷雾均匀:北方地区采用机械化耕作的,可在机动喷雾具药箱先加水,再加入额定药量,搅拌均匀即可喷洒。

(11)本品活性很高,施用时剂量不宜随意增大,同时要喷施均匀,避免重喷和漏喷。地膜覆盖作物田取用量下限。如果施药后15天内没有5~lOmm降雨,建议人工灌溉,促使种子萌发出土,并使药剂扩散形成控草药层,确保齐苗及杂草防除效果。多雨地区注意雨后排水,排水不良地块大雨之后积水,会妨碍作物出苗或出现轻微药害。

(12)施药后遇连阴雨天低温,作物可能会表现出叶片褪绿,生长缓慢或皱缩,但随着温度升高,便会恢复生长,一般不影响产量。

(13)空容器及喷雾器具要用清水多次清洗,勿使此种污水流入水源或池塘。

引自:百度百科

莠去津

莠去津 1、产品特点: 本制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植物以根部和叶部吸收,迅速传导到全株,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杂草枯萎而死。 2、适用作物及防除对象 可用于玉米、甘蔗、茶园、高粱及庭院、库区杂草的防除,能有效的防除由种子繁殖的一年生杂草,对许多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 3、推荐用量 4、施药方法 按规定每公顷用药量对水600~900千克(每亩用药量对水40~60千克),春玉米播前、播后阔叶杂草2-4叶期、单子叶杂草1-2叶期均匀喷洒于地表,播前施药结合秋翻春耙形成10厘米左右的毒土层;高粱及糜子播后苗前土壤喷雾施药;甘蔗播后苗前、植后苗前、苗后大部分杂草子叶出土时喷洒施药;茶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春、夏茶施肥施药。其它作物使用方法见使用说明书。 5、注意事项 ①在玉米田除草时,该产品可与金秋乙草胺混用,除草效果好,但不建议与其它产品混用。 ②施药量应根据土质、有机质含量、杂草种类、密度而定、酸性、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密度大的地块适当加大用药量,沙土地、盐碱地及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药量酌减。 ③应选择雨前、雨中(小雨)、雨后土壤墑情较好时施药,提高除草效果。如遇低温15℃以下、干旱、大风天气不利于药效发挥。产品有沉淀时,搅拌均匀后使用。 ④本制剂的残留期较长,对豆类、麦类、棉花、水稻、十字花科蔬菜以及杨树等根系树木易产生药害,避免应用。 ⑤施药时面积要量准,药量均匀,不重不漏。施药后及时填压效果更好。 ⑥施药器具不要在池塘、水渠中清洗,以免污染其他作物。 ⑦对没有使用经验的地区、品种,尤其是自交系应先进行小区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使用。 ⑧一亩等于667平方米,一公顷等于15亩。 6、中毒急救措施 误服后大量饮水催吐并携带此标签及时送医院治疗。施药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眼睛、皮肤接触药液,溅到眼睛、皮肤上及时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严重时送医院治疗。7、贮存和运输方法

农药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农药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农药缓释颗粒由原药、喹硫磷、尿素、分散剂、辅助剂和填充剂构成,其中,原药10~60%,喹硫磷5~10%、尿素5~10%、分散剂2~5%、辅助剂2~5%、其余为填充剂。所述原药的含量为50%。所述喹硫磷的含量为8%。所述尿素的含量为8%。所述包膜材料为树脂、沥青、植物油或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农药包膜的厚度为2~10μm。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3%。本技术制备的农药稳定可靠,成本低,杀虫效果好。 技术要求 1.一种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由原药、喹硫磷、尿素、分散剂、辅助剂和填充剂构成,其中,原药10~60%,喹硫磷5~10%、尿素5~10%、分散剂2~5%、辅助剂2~5%、其余为填充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药选自以下成分的一种:醚菊酯、氟氯氰菊酯、恶唑磷、毒死蜱、氯菊酯、高效氰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苯醚菊酯、除虫菊素、稻丰散、氰戊菊酯、杀草丹、二嗪磷、丁硫克百威、硫丹、阿维菌素、 杀扑磷、哒螨灵、氟硅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野麦畏、 二甲戊灵、广灭灵、氟乐灵、仲丁灵、氟硅唑、快灭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药的含量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喹硫磷的含量为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的含量为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材料为树脂、沥青、植物油或不溶于水的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农药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农药包膜的厚度为2~10μm。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进展

[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6-1236-05[收稿日期] 2012-07- 2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30973187 )[作者简介] 刘 剑(198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在读医学硕士,主要从事生殖系统肿瘤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 赵淑华(Tel:0431- 88796569,E-mail:zhaoshuhua-1966@163.com);赵丽晶(Tel:0431-88796569,E-mail:zhao_lj @jlu.edu.cn)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 Advance research on biological toxicity  of herbicide atrazine in vivo刘 剑1,赵 菁2,郑晶莹1,张凌怡1,赵淑华1,赵丽晶2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 在神经系统,阿特拉津(ATR)可干扰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小鼠行为反射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抑制多巴胺的摄取和储存,导致细胞内多巴胺增加,进一步导致氧化损伤。在免疫系统,ATR可减少免疫系统构成细胞并影响淋巴细胞分布,影响树突状细胞(DC)细胞成熟,干扰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生殖系统,ATR可诱导小鼠睾丸发生变性,抑制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排卵并诱发流产。在内分泌系统,ATR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损伤线粒体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抑制雌激素引起的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高峰。此外,ATR还具有遗传学毒性并可引起氧化应激损伤。 [关键词] 阿特拉津;除草剂;毒性;生物体[中图分类号] R114 [文献标志码] A 阿特拉津( atrazine,ATR)又名莠去津,化学名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氯苯,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我国ATR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ATR的毒性为中等偏低,但由于其使用量大、残留期长(半衰期为244d)和污染范围广(水环境、土壤、大气) ,使其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生物蓄积,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作者从神经系统毒性、免疫系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内分泌系统毒性、氧化应激毒性和遗传毒性方面阐述ATR对生物体的影响。1 ATR的神经系统毒性 Belloni等[1] 以ATR处理孕期及哺乳期雌鼠,观察 2~15d龄仔鼠的行为反射指标发现:对照组与ATR组仔鼠在出生质量、抓握反射成熟、超声波发声分布及光谱特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且低剂量ATR对行为反射的影响更为明显,提示在孕期和哺乳期雌鼠即使接触低剂量ATR,也可能干扰仔鼠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仔鼠的行为反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为了探讨低浓度ATR对神经系统 的作用机制,Coban等[2] 以ATR喂饲C57BL/6雄性幼鼠 14d发现:ATR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该效应持续至ATR处理后1周;ATR还可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黑质致密层和腹侧被盖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TH+)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在ATR处理终止7周后该效应仍较明显,因此推测ATR可导致基底节神经元内DA的短暂改变及TH+神经元 的持续减少,从而产生神经毒性。Hossain等[3] 发现: ATR处理15min的纹状体囊泡摄取DA的量明显减少,摄取速率下降,且低浓度ATR即可明显增加突触小体的摄取。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TR可影响突触囊泡和突触小体的吸取,干扰突触囊泡储存和摄取DA。 Giusi等[4] 从受体角度进一步研究ATR神经毒性的作 用机制。该实验于妊娠14d到出生后21d,以ATR处理小鼠发现:高浓度ATR可诱导仔鼠的下丘脑以上神经元如大脑皮质和纹状体发生神经元损伤,海马和下丘脑核亦发生显著变化,以雌性仔鼠的变化更为典型。雌性仔鼠下丘脑尤其视上核细胞中神经生长抑素受体亚型2(sst2)mRNA表达上调;雄性仔鼠下丘脑和杏仁区细胞中神经生长抑素受体亚型3(sst3)mRNA表达上调,皮质区和海马 区细胞sst3表达下调;Allen等[5] 的研究提示:ATR作用 后,在不同性别小鼠的大脑不同区域中,生长抑素亚型呈二相性表达。 2 ATR的免疫系统毒性 Nikolay等[6] 以A TR处理1月龄的C57BL/6小鼠14d发现:高浓度ATR处理后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和构成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减少,7d后该效应仍存在,7周后该效应在胸腺中消失而在脾脏中仍存在。胸腺所有细胞表型均受ATR影响,其中以CD4+/CD8+T细胞最为显著。低剂 6 321第38卷 第6期 2012年11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Vol.38No.6  Nov.2012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6-12-28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事业费项目(Q S 0012C 32201)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毛 斌,韩根亮,李工农,刘国汉 (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 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农药和抗生素残留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检测农药和抗生素残留的各类生物传感器存在的利弊和甘肃省进行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农药残留检测;抗生素残留检测 中图分类号: T P 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0366(2007)022******* The Appl i ca ti on of Bi osen sor to D etect the Pesti c i de and An ti bi oti cs L ef tover i n Food M AO B in ,HAN Gen 2liang ,L I Gong 2nong ,L I U Guo 2han (Institu te of S ensor T echnolog y ,Gansu A cad e m y of S ciences ,L anzhou 730000,Ch ina ) Abstract : T he basic structure of bi o sen s o rs and their app licati on s fo r exa m in ing pesticide and an tibi o tics left 2overs are briefly in troduced here .Its advan tages and disadvan tages are discussed .T he i m po 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study in th is field are e mphasized . Key words : B i o sen s o r ;pesticide leftover detecti on ;an tibi o tics leftover detecti on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分析、生物医学工程、发 酵工业、环境监测、军事监控等多个领域[1],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以下就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做以探讨. 1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装置,它将某种生物敏感基元与转换器连接,通过各种转换器捕捉目标物与敏感基元之间的反应,然后将其转换成连续或离散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再经电子仪器对这些信号处理,从而成为人们可以掌握的信息[2],结构原理见图1. 生物体系提供用于生物传感器的主要敏感基元有:酶、抗体、组织材料、微生物、线粒体、核酸、接受器等.最早应用的转换器是电化学转换器,随着各种物理手段的引入,测定生化反应的热效应、压电效应、光效应的转换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生物传感器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由生物敏感基元引起 图1 生物传感器基本结构 的变化不同,所采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就不同,如表1. 2 应用于食品安全的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包括食品成分、食品添加剂、有害毒物及食品鲜度等的测定分析,主要探讨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农药和抗生素残 第19卷 第2期2007年6月 甘肃科学学报Journal of Gansu Sciences V ol .19 N o .2 Jun .2007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_董春香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董春香 姜桂兰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化学系,长春130026) 摘 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阿特拉津降解菌及降解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在微生物产生的阿特拉津降解酶、其操作基因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除草剂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 Progress in study of biodegradation of the herbicide atrazine Dong Chunxiang Jiang Guilan (Departm ent of Chemistr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 A bstract The summary of current prog ress in studies on microo rganisms,pathways, sy stem of enzy mes and genetic operatio n of biodeg radation of atrazine at home and abroad is presented.The trend of research in biodegradation of atrazine is put forw ard too. Key words herbicide;atrazine;biodegradation 1 引 言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又名莠去津,全称为2-氯-4-乙胺-6-异丙胺-1,3,5-三嗪,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林地等,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目前,阿特拉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大面积使用。在美国,阿特拉津被列为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在1980—1990年间,每年喷洒阿特拉津达8000万磅[20]。1986年,瑞典全国施用了120t的阿特拉津[2]。1980年,全球释放到环境中的阿特拉津总计9×104t[2]。阿特拉津虽然是一种低毒除草剂,但在土壤中具有中等持留性,其半存留期长达4—57周[3,4]。由于其广泛使用,该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已在地表水[2,5,6]、地下水[7]、雨水[8]、大气[9]中检测出来,其浓度远远超过美国环保局规定的安全浓度[10],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达到一定浓度时,能抑制多种藻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11],使鱼体内的Ca2+、Mg2+等无机离子浓度显著下降,导致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当浓度达到3μg/L时,可使小鼠的染色体受损,杀死水底节肢动物[12]。通过食物链富集会危害人类健康。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致力于寻找高效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出能彻底降解阿特拉津的单菌株[13,14]。阿特拉津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也获得了迅速发展。近两年来,国内也开始了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报道[15,16]。 第2卷第3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ol.2,N o.3 2001年6月T 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 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 ntrol Jun.,2001

乙草胺生产中酰化工段的影响因素_尤勇军

第28卷第5期山 西 化 工Vol.28 N o.5 2008年10月SHAN XI CHEM ICA L INDU ST RY O ct.2008 专题讨论 乙草胺生产中酰化工段的影响因素 尤勇军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化学纺织工程系,江苏 江阴 214433) 摘要:介绍了乙草胺生产中酰化工段的作用,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较佳的反应 条件下,产品纯度 95%,产品收率 87%。 关键词:乙草胺;2-甲基-6-乙基苯胺;酰化反应 中图分类号:T Q4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50(2008)05-0046-03 除草剂乙草胺(acetochlor)化学名为2-甲基-6-乙基-N-乙氧基甲基- -氯化乙酰替苯胺,是一种优良的选择性芽前酰胺类除草剂,适用于玉米、棉花、花生和大豆田的芽前除草,也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在全球除草剂市场上,乙草胺属大宗品种,年销售额在3亿美元~4亿美元[1,2]。 1 2-甲基-6-乙基苯胺(M EA)酰化工艺流程 MEA酰化工艺是国内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的乙草胺合成工艺,其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见第47页图1。 MEA酰化工艺的生产原理是由多聚甲醛、乙醇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中间体氯甲基乙醚,由M EA经酰化反应生成中间体2-甲基-6-乙基-N(2-氯乙酰)苯胺(以下简称伯酰胺),将两种中间体在碱液中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乙草胺原药[3]。生产上通常将MEA的酰化工艺分为4个工段即酰化工段、醚化工段、缩合工段和脱溶工段。 酰化工段的任务是得到中间体伯酰胺,即由酰化剂氯乙酸和三氯氧磷与MEA反应得到伯酰胺。反应式见(1)。 该工段的操作过程为:投加氯乙酸,再加三氯氧磷,开搅拌,开真空,滴加M EA至回流关闭,待真空稳定后续滴,滴加完毕后进行保温反应。然后加热水洗涤分去水层,加二甲苯溶剂静置分层后得酰化产物伯酰胺。 伯酰胺是乙草胺合成中最为重要的中间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乙草胺的质量,因此酰化工段是制备乙草胺的关键。 收稿日期:2008-05-20 作者简介:尤勇军,男,1972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2 酰化工段的影响因素 2.1 MEA滴加时间对酰化反应结果的影响(见表1) 表1 M EA滴加时间对酰化反应产物的影响M EA滴加时间/min产物现象 0~10生成凝胶物 10~30生成凝胶物 30~60生成少量凝胶物 60~90淡黄色液体 90~120淡黄色液体

sc农药系数手册20090218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药流失系数手册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二月

农药流失系数测算是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准确测算出全国各大区域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施用情况、流失量、流失系数和流失规律。该系数为顺利推进全国农业污染普查工作,准确测算全国农药污染负荷,摸清农药污染底数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奠定了基础。 一、系数测算依据 (一)系数获取思路 在收集分析国内外农田面源污染流失系数研究方法结果和全国农业种植区划及优势农产品布局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种植制度、土壤类型、耕作方式等参数在全国设置典型农田作为定位监测点,通过1周年针对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的连续监测、样品采集化验和数据资料的汇总分析,测算不同模式下农田农药流失系数。 (二)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监测方法 农药监测试验共设试验点372个,全国各个省、市、区基本上均有分布,监测周期为1年,地下淋溶监测试验和地表径流监测试验均设置两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对照处理),可以施用低毒、易降解的农药,但不可施用毒性高、难降解的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吡虫啉、克百威、2-4-D-丁酯、涕灭威、丁草胺、乙草胺等)。 处理2(常规处理),农药的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期完全遵照当地农民生产习惯。 (三)农药检测方法 详细列出九大农药的检测方法(列出检测方法名称、代码及最小检出量) (四)系数计算方法 1.流失量测算方法 以地表径流(或地下淋溶)途径流失的农药量等于整个监测周期中(一个完整的周年)各次径流水中农药浓度与径流水(或淋溶水)体积乘积之和。计算公式如下: I

阿特拉津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属低毒除草剂。动物实验致癌、致畸为阳性。对人有致突变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 672mg/kg(大鼠经口);850mg/kg(小鼠经口);750mg/kg(兔经口); 50 7500mg/kg(兔经皮) 刺激性:人经皮500mg,中等刺激;人经眼100mg,严重刺激。

危险特性:不易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15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必须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

乙草胺除草剂的全面介绍及其药害成因和防治措施

乙草胺除草剂的全面介绍 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一种除草剂。其它名称:禾耐斯。英文名称:acetochlor。化学名称:2-乙基-6甲基--N-乙氧基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分子式:C14H20ClNO2。分子量:269. 8。结构式:如右图。 理化性质乙草胺纯品为淡黄色液体,原药因含有杂质而呈现深红色。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和光解。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大于0℃,蒸汽压大于133.3pa,沸点大于200℃,不易挥发和光解。30℃时与水的相对密度为1.11,在水中的溶解度微23mg/l。 常用剂型90%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 适用作物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等。 防除对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牛繁缕、莬丝子等阔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对禾本科杂草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作用机理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 使用方法大豆田:东北地区春大豆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华北地区春大豆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华北地区夏大豆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玉米田:东北地区春玉米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华北地区春玉米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华北地区夏玉米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玉米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60-8 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花生田:华北地区春花生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华北地区夏播花生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 0毫升,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棉田:华北地区地膜覆盖棉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 0-100毫升,新疆地区地膜覆盖棉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覆膜前表土喷雾。露地直播棉田比地膜覆盖棉田用药量提高3 0%。棉田施用乙草胺后遇到低温高湿天气,棉苗生长可能受到较微影响,一般情况下晴天后即可恢复生长。马铃薯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4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油菜田: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移栽油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移栽前或移栽后表土喷雾。北方直播油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甘蔗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种植前或种植后表土喷雾。 大蒜田: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种植前或种植后表土喷雾。施用乙草胺的喷液量一般应掌握在20-25千克,土壤干旱时应先灌水后施药,或施药后混土4-6厘米,以保证药效。

嗪草酮

嗪草酮 通用名称嗪草酮(metribuzin) 商品名称赛克(Sencor) 化学名称4-氨基-6-特丁基-4,5-二氢-3-甲硫基-1,2,4-三噻-5(4H)-酮 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熔点125.5~126.5℃,比重1.28,蒸气压 133.3×10-5Pa(20℃)。20℃时溶解度为:水1.2 克/升,正己烷2克/升,甲苯120克/升,甲醇450克/升。原药有效成分含量90%,外观为白色粉末。 制剂由有效成分、湿润剂及填料组成。外观为浅黄色粉末,不溶于水,但易在水中扩散,其悬浮性符合WHO标准。在正常贮存条件下稳定3年以上。 制剂由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以及黏土组成。外观为褐色小颗粒,在45℃条件下贮存3周未见分解。 毒性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嗪草酮属低毒除草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 L501100~2300毫克/千克,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700毫克/千克;大鼠、家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0毫克/千克。对眼晴和皮肤有中等刺激作用,未见致敏作用。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三代繁殖试验和迟发性神经性试验中未见异常。两年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狗和大鼠均为10毫克/千克。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低毒,对鸟类毒性较低。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2500毫克/千克,小鼠急性经口LD50749毫克/千克;急性吸入4小时LC50大鼠大于450毫克/ 米3,小鼠大于240毫克/米3。 制剂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 作用特点嗪草酮为选择性除草剂,有效成分被杂草根吸收随蒸腾流向上传导,也可被叶片吸收在体内进行有限的传导。主要通过抑制敏感植物的光合作用发挥杀草活性,施药后各种敏感杂草萌发出苗不受影响,出苗后叶褪绿,最后营养枯竭而致死。症状为叶缘变

杂交稻制种的生产流程

杂交稻制种的生产流程记录 品系:扬南优6号 一、前期准备 1、人事准备(在落谷前必需落实到位) (1)生产、技术管理人员4--5人:(生产管理:负责田间人事安排、生产措施落实、生产机械的调配。技术管理:负责秧苗、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草预防、肥料的运筹)。 (2)田间管理人员,每人按200亩左右,即13人(每人负责田间水层管理) (3)调水员2人:(负责管水员的调动、白天晚上水的调度) (4)栽秧、杂工、施肥打药人员的落实:(根据田的面积而决定人的数量,可找领班的根据需要人员数量决定领班人要找的数量) 2、种子的准备(3月底准备好) 种子由总公司负责配备品种及种子数量,父本种子每亩0.4斤,母本种子每亩3.5斤 3、秧池田及落谷盖草的准备(10月下旬落实) (1)在10下旬到11上旬种植小麦时要将所需要的秧田留好,父本秧田按大田面积的1 :70;母本秧田按大田面积的1 :20留足备用(秧田要根据移栽大田的面积来留,要考虑生产好管理更重要是运秧方便,可分为多段、多地块 (2)落谷盖草,(在种植小麦时可在母本秧田种上小麦,在父本落谷前割下使用,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又解决了盖草问题) 培育多蘖壮秧是夺取制种高产的基础,没有强壮的父本不可能有好的产量,父本分蘖多,花期长,花遇就有保障。母本分蘖多,成穗率高,容易形成大穗,施用“九二O”后穗层平整,开花集中结实率高。所以培育分蘖壮秧是育秧工作的主攻目标。所以要求做到精心计划,合理安排 二、秧池田的规划(3月下旬划分好) 1、父本秧田,因父本秧苗栽插是分2期进行,头期秧田占总面积的40%,二期秧田占总面积的60%。栽插时间不能过长,那首先要根据栽插人员的落实来决定面积的规划,一般规划分为2期4批次落谷,来缓解栽插人员的不足 父本一期秧田的准备 (1)一期第一批秧池田考虑与农村栽秧有冲突,秧田面积占15% (2)一期第二批秧池田由于农村栽插基本完成,秧田面积占30% (3)一期第三批秧池田农村栽插全部完成,秧田面积占40% (4)一期第四批秧池田进入扫尾,秧田面积占15% 父本二期秧田根据一期的比例同步 2、母本秧田按大田面积的1 :20留足 三、秧池平整及播种(传统水田露天育秧)(4月12日) 1、秧池平整:按期、批次分别进行平整(4月12~~18日) (1)将池田上水浸泡 (2)用旋耕机械对已泡田进行旋耕一到二次(视田间绒土而定次数) (3)亩施二铵30斤(人工撒施) (4)用牛耙或机械耙平 (5)人工挖沟做畦,畦宽2米包沟,用自制拖板整平(第一次)

农田系统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农田系统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薛晓博,周岩梅,许兆义 (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系,北京100044) 摘要: 对阿特拉津在农田土壤中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着重评述了阿特拉津的吸附机制与影响因素、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生态毒理、生物修复,最后提出微生物降解法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农田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关键词:阿特拉津;土壤;环境行为;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S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6)04-0028-04 ResearchAdvanceofEnvironmentalFateandEcologicalRemediationofHerbicideAtrazineinFarm-landEcosystem XUEXiao-bo,ZHOUYan-mei,XUZhao-yi (DepartmentofCivilandEnvironmentEngineeringof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Abstract:Byintroducingadvancesin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useofatrazine,itprovidesakeyreviewonthefollowingas-pectsofatrazine’sabsorptionmechanism,influentialfactors,chemicalandbiologicaldegradation,eco-toxicologicalassessmentandecologicalremediation.Itprovedthewideapplicationfutureinmicrobialdegradationofatrazine.Keywords:atrazine;soils;environmentalfate;ecologicalremediation 收稿日期:2006-08-14;修订日期:2006-10-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37020) 作者简介:薛晓博(1983—),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工作.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中,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和保证高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中使用农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可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的社会劳动,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但是由于农药具有难降解和水溶性强的特点,在食品和饮用水中不断检测到农药的残留。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受污染面积已达 2.667×107hm2,其中受农药残留和过量施肥污染 面积为1.0×107hm2[1]。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生态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对农药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问题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 1阿特拉津简介 1.1阿特拉津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温下,阿特拉津的纯品是无色、无臭晶体,熔点173~175℃,在25℃时,蒸气压为38.5μPa, 水中溶解度为33mg/L。在微酸和微碱介质中稳定,但在高温下,碱和无机盐可将其水解为除草活性的羟基衍生物[2]。 1.2阿特拉津在农田系统中的应用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又名莠去津,化学名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 系均三氮苯类农药。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传导型除草剂,适用于玉米、甘蔗、高梁、茶园和果园等,可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阿特拉津是在 1952年由瑞士BaselGeigy化学公司开发,1958年 申请专利,1959年在美国注册商业生产[4]。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近年来使用面积不断扩大,1996年阿特拉津全年的使用量为1800t,1998年为2130t,1999年为2205t,2000年为2835.2t,每年用量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5]。2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阿特拉津使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在土壤中长 2006,12(4):28-31 天津农业科学TianjinAgriculturalSciences

除草剂分类大全

除草剂分类大全 (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 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 1、土壤处理剂 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 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三)、按传导性能分类 按药剂在杂草体内传导性的差异,将其分为触杀型和传导型,触杀型造成的是外伤,药效表现迅速,但是当喷雾不匀时杂草会死而复生;传导型造成的是内伤,药效表现相对慢一些,但杂草所受的伤害不易恢复。 1、触杀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与杂草接触后,只对接触部位起作用,而不能或很少在植物体内传导。这类除草剂在施用时要求尽量均匀。如百草枯,如果只覆盖了少量杂草叶面,其余的大量叶面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杂草会表现出受害症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后又慢慢恢复生长能力。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被杂草吸收后,能够在其体内传导,药剂能到达未着药部位,甚至传遍全株。如草甘膦,可以由杂草茎叶吸收,经传导到达其余的部位,甚至

冬季大棚如何管理,大棚冬季管理四大要素

冬季大棚如何管理,大棚冬季管理四大要素大棚越冬管理是承上启下、打牢生产基础、提高产出的重要生产管理环节。这一时期的管理切不可盲目去做,一定要对症下药,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教大家冬季大棚如何管理,下面火爆农资网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大棚冬季管理四大要素。 大棚冬季管理四要素 1、温度管理,立足于增强植株自身耐寒能力与配套增温保温设施。越冬大棚作物的生长,在水、肥、气、热四要素中,温度是作物生长最活跃的因子。防冻保苗、保温促长是大棚越冬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提高越冬大棚温度以成为时下农资人和大棚种植户讨论的热点,可谓是出了不少点子。我个人认为,从实际出发、从产投比以及安全角度考虑,越冬大棚的防冻保苗、保温促长温度管理措施,还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根据不同蔬菜作物对温度需求、生长特性,配套相适应的大棚设施。对于番茄、茄子、青椒等茄果类、瓜类生长温度需求较高的作物,推行双棚四膜覆盖栽培;对莴苣、甘蓝、叶菜类蔬菜,使用单棚双膜即可。同时,为增强薄膜透光保温性能,外层顶膜最好用新薄膜,有利于蔬菜作物提早上市、提高商品价值。 二是推行“迟通风、早盖棚”保温增温的越冬大棚通风排湿方式。越冬阶段,大棚光照弱、温度低。这个时期温度是影响发棵生长最活跃的因素。温湿度管理要以增加和延长有效生长温度为重点。一月份前采

取闭棚与间隙通风调节的方法,闭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天,防止大棚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正常生长。一般闭棚期间温度不要超过30℃。 间隙通风应掌握在晴好天气,在越冬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原则上在下风开棚透气,晴好无风时上风也可小通风,以加快排湿和增加棚内气体交换。通风时间,冬季一般上午9:00揭去小棚膜,10:30~11:00外棚通风,14:00前盖小棚,同时关闭大棚,以增温保温,最大限度延长大棚有效生长温度,促进其发棵搭架。如果久阴暴晴,通风时间不宜过迟,并注意只能一边通风,防止叶片蒸腾失水萎蔫。 三是控制漏风跑热。一些细节不能大意。如薄膜结合处要紧密、内外裙膜和底膜与地面接触要紧、封土要实。哪怕是细小洞口也要修补。四是注重提高植株耐寒能力。不同作物耐寒能力不一,同一作物耐寒能力也不相一致。主要是与植株细胞内浓度有关。偏施氮肥、生长偏旺、久阴植株柔软,体内细胞浓度下降、耐寒力降低。因此,对越冬栽培的蔬菜更应该注重合理施肥、合理通风降湿、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对生长仍然较旺的可以喷施25%丙环唑2000倍液,可明显提高控旺防冻效果。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通过以上四项措施的到位,大棚蔬菜越冬不会出现多大问题。为防止出现极端降温天气,可在北风口用玉米秸秆搭建挡风屏障,加盖草苫,添加其他应急保温增温设施,确保不毁苗毁棚。 2、防病治虫,做到突出重点,安全有效。

几种特殊时段草坪除草剂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几种特殊时段草坪除草剂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草坪除草剂要慎重对待。 一、禾本科草坪在播种以前,有些草坪管理者为减少草坪生长期的杂草数量,往往采取提前10-15天对待播地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 1、封闭除草法:先浇水,然后使用封闭型除草剂对待播地进行均匀喷雾,除草剂形成药膜后,杂草种子萌发时因幼芽接触药膜而死亡。 (1)在这个措施中,选择除草剂至关重要。除草剂持效期长,对15天后的草坪草种子出苗有影响,如播坪乐、乙草胺、甲草胺、异丙草胺、农思他、杜尔、二甲戊灵、氟乐灵、敌草胺、阿特拉津等除草剂,残留期较长,约在60-90天内不能播种草坪,甲磺隆、广灭灵等除草剂,残留期更长,约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均不能播种草坪。 (2)该措施对土壤要求高。对同一种除草剂,在粘土地中的持效期最长,壤土地适中,砂土地中持效期最短,并且在砂土中易淋溶,发生淋溶药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对除草剂的持效期影响也很大。有机质含量高,微生物活动旺盛,除草剂降解快,持效期就短;有机质含量低,特别是瘠薄地,除草剂降解慢,持效期就长。 2、茎叶处理法:先浇水,杂草在良好的墒情下几种萌发,12天左右,杂草萌发整齐,正处在除草剂敏感期,使用除草剂将杂草杀死。 (1)除草剂的选择,多使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异丙铵盐或百草枯类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异丙铵盐,是内吸性除草剂,通过杂草叶片吸收传导,可以将杂草根系烂掉。使用该类除草剂后,杂草4-7天死亡,而药剂仅需8-10个小时就会被土壤降解失效,2-3天后播种草坪草不受影响。百草枯类除草剂,是触杀性除草剂,光照强烈时使用后2个小时即开始见效,在杂草幼嫩的时候使用,杂草受灼伤2-3天后死亡。光照是决定除草效果好坏的关键条件。 (2)湿度大,杂草生长旺盛,除草效果好。喷雾要细致均匀,避免漏喷。 二、禾本科草坪草在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使用合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杂草数量。目前草坪草在播后苗前可以安全使用的除草剂较少,主要是环草隆。 1、环草隆对土质的要求:粘土地、壤土地可以使用环草隆;沙壤土、砂土不建议或不宜使用环草隆。在粘土、壤土中,环草隆可以顺利形成药膜,持效期可以到达50-60天,对草坪草安全。在沙壤土、砂土中,除草剂不能形成药膜,易形成淋溶药害。 2、环草隆对土壤有机质的要求:肥力强的土壤,草坪草发芽生根突破药膜以后,能够迅速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形成壮苗,从而解毒生长良好;肥力差地瘠薄地,草坪草没有营养可以吸收,仅凭光合作用制造的一点营养不能形成壮苗,对除草剂不能完全解毒从而生长极差甚至造成草坪草中毒死亡。

毒死婢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毒死蜱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1.立题背景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药的使用确实提高了粮食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但农药残留的不良影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显得突出。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经地表水或降雨进入沟渠、池塘和河流中,进而对水域中淡水鱼类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甚至出现邻近养殖水体出现鱼类急性中毒死亡事件,或者造成水体慢性污染而引发系列生态污染事件。毒死蜱作为常用农药,普遍存在于沟渠、池塘和河流中,从而对生活在其中的淡水鱼类具有潜在风险。 2.目的及意义 毒死蜱(chlorpyrifos)是一种稻田杀虫剂,随着研究的深入,毒死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己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稻田排水中毒死蜱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是评价毒死蜱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与危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毒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稻田排水中毒死蜱对鲫鱼的半致死浓度及机体急性毒性的大小,毒效应特征和剂量-反应效应,并根据LD 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50 为毒死蜱污染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⒊国内外研究现状 (1)毒死蜱的理化性质 毒死蜱(chlorpyrifos)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已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粮食、水果、茶叶、蔬菜、甘庶、卫生和畜牧体等表面害虫。其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有硫醇臭味,密度 1.398(43.5°C),焰点41.5~43.5°C,蒸气压为2.5mPa(25°C),可与苯、甲醇、丙酮、正己焼等常用有机溶剂以任意比例互溶。制剂有乳油、颗粒剂。

(2)毒死蜱在环境中的分布和代谢 毒死蜱除喷雾使用外,还可用颗粒或毒土法直接施用于土壤中。毒死蜱在土壤中相当稳定,其半衰期与施用剂型、施用量、土壤类型、气候及其他因素有关,通常变化在7~120d,甚至长达1a。与土壤颗粒结合的毒死蜱可通过紫外线、化学水解、脱氯作用、微生物等途径降解,其过程与在动植物体内的降解相似,主要产物是3,5,6-三氯吡啶-2-醇。毒死蜱与土壤颗粒牢固结合,几乎不会迁移或挥发,而且水溶性低,而其代谢产物TCP与土壤颗粒结合弱,迁移性和持久性中等。在高pH值的土壤中毒死蜱的持久性降低。毒死蜱难以直接进入水相,地表径流中的毒死蜱绝大部分是以颗粒结合态存在的。在水体中毒死蜱的挥发半衰期是3.5~20d,盛夏季节其光解半衰期为3~4周。毒死蜱水解速度随pH、温度升高而加快,pH7、25℃时的水解半衰期为35~78d。在空气中毒死蜱可与光化学过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作用,半衰期推算为4~11h,产物是毒死蜱氧化物。 (3)鲫鱼在毒理学方面的指示作用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一种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鲫鱼肉质细嫩,味道甜美,营养价值很高。与此同时,它的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利水除湿、补虚、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鲫鱼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较高,对环境污染物较为敏感。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或强度时,将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病变,直到死亡。鱼类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寻找某些毒物或工业废水对鱼类的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并提供指定水质和污水排放标准的科学依据;测试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检查废水处理效果等。有时鱼类毒性试验也用于一些特殊目的,如比较不同化学物质毒性的高低,测试不同种类的鱼对毒物的相对灵敏度,测试环境因素中的废水毒性的影响等。因此,进行鱼类毒性试验的研究,对试验结果给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对于我国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1)毒死蜱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