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癃闭 中医治疗

癃闭 中医治疗

癃闭  中医治疗
癃闭  中医治疗

癃闭中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15T17:01:49.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温丽英

[导读] 常用药物为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车前子、牛膝、肉桂、制附子等。

温丽英 (黑龙江省绥滨县中医院 156200)

【中图分类号】R25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401-02

【摘要】癃闭的临床特点是小便排出困难。轻则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者可以闭塞不通,点滴不出。其中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两者合称为癃闭。临床常见于男性老年患者,多因前列腺增生所致。但临床其他患病人群表现为癃闭现象者,则可能病出多源,应认真加以辨别,正确诊断。

【关键词】癃闭中药治疗

一、病证鉴别

1.热淋热淋以小便灼热、刺痛为特征,也常表现小便量少、点滴而下等症。但热淋之小便量少是因尿痛所致。因痛而恐惧排尿,人为控制饮水量而致小便量少。热淋多为骤发,平素无小便排出困难病史,治愈后也无小便排出不畅的后遗病证。

2.石淋石淋是因为尿中有砂石夹杂,导致小便排出不畅及疼痛的病证。其小便不畅或为砂石所阻,或为因痛而少饮水所致。石淋的小便不畅往往间隙而作,并与尿石间关系密切。一旦尿石排出则癃闭自除。

二、病机分析

1.病位在下焦,与肺、脾、肾、膀胱等脏器有关癃闭之疾,以小便不畅为主要表现,故病在下焦无疑。

2.初期多实、中后期则多虚实夹杂癃闭之疾,多始患于七八之时,痰瘀初结,其势尚缓,其病亦轻。

3.湿热、生石乃兼症之源癃闭之疾以小便不畅为主,除尿频、尿细、滴沥不爽外,并无疼痛、出血等所苦。

三、拟定治疗原则

癃闭之疾,古人虽多有论及,但不出属癃属闭之辨,抑或从肺、从脾、从肾论治之争。及其原因主要在于仅从癃闭的现象人手,而未对形成癃闭的原因及疾病所属加以区分。因此,在癃闭名下,囊括了以癃闭症状为特征的许多疾病。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预后与转归,以不变而应万变显然是困难的,这也是论治难精,疗效难高的原因所在。

由于本章所论及的癃闭仅限于前列腺增生范畴,因此,其矛盾的症结在于尿道梗阻日甚与排尿能力日弱并存。故其总的治疗原则亦不外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前列腺增生本身,从痰从瘀论治,解决或尽可能地减缓日益加剧的尿道梗阻问题;二是在尿道梗阻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益肾健脾,提高机体的排尿能力。而清热利湿,通淋化石则是预防、减轻或消除并发病症的应对措施。

四、分证论治

1.痰瘀痹阻证

(1)治法:化痰行瘀,散结消瘾。

本证为痰瘀互结,阻痹下焦,膀胱气化不利,病机特点为病理产物内生,病性属邪实,“实则泻之”,故以祛除实邪为治则,以化痰、行瘀为其祛邪之法;又因痰瘀为“结”,其化痰之品宜选择化痰软坚类,化瘀药宜选择活血行气类,并酌加利小便之品,以达气化之目的。

(2)选方用药思路:宜选用消瘰丸加味,本方功可化痰行瘀,软坚散结。常用药物为玄参、生牡蛎、浙贝母、海藻、昆布、桃仁、赤芍、泽泻、车前子等。

(3)根据兼症加减:尿液不清者,为湿浊不清,气机不利,加萆薢、石菖蒲、乌药;小腹坠胀者,为气滞较重,加理气的制香附、枳壳、青皮;腰骶酸楚者,兼肾虚腰府失养,加菟丝子、续断补肾壮腰,羌活祛湿定痛;小便余沥不爽者,加益智仁、山药、乌药。

(4)根据变证转方:如疾病日久,前列腺增生明显,质地变韧,或见结节者,则化痰行瘀应侧重于活血化瘀、散结消瘕。可选大黄廑虫丸或代抵当汤一类化裁。

痰瘀痹阻证是癃闭的基本证型,贯彻于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之中。因此,临床中无论是辨为何种证型,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来看,化痰行瘀治则应是贯彻始终的治法,需在辨证基础上灵活把握。

2.肾气不济证

(1)治法:暖胞益肾,化气利水。

本证为肾之阳气虚弱,膀胱气化无权,“阳气虚者,温之以气”,应以益气温阳为其扶正之法,并选择温肾之元阳的益气药。因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之阳气充足,则膀胱得以温煦,故日“暖胞益肾”;同时根据病机,在补肾益气的同时,配伍化气利水之品。

(2)选方用药思路:可选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济生。肾气丸不仅可以益肾,利水,主要还在于可以增强其气化作用。常用药物为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车前子、牛膝、肉桂、制附子等。

3.脾气虚弱证

(1)治法:健脾益气,补中升提。

本证为脾气虚弱,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而小便不利,其证属虚,当以扶正为其治则,并以健脾益气之法“补其不足”,并配伍升提之品,使清气得升,所谓“欲降先升”之谓,清气得升而浊阴自降,小便自利。

(2)选方用药思路:宜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该方为补中升提的代表方,常用药为炙黄芪、党参、白术、炙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甘草、桂枝等。

4.阴虚火旺证

(1)治法:滋阴降火,益肾化气。

本证为下焦阴虚火旺,膀胱气化不利,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特点为阴阳失调,应以扶正祛邪,调理阴阳为治则;本虚为下焦阴液亏虚,“阴虚则内热”,内热为本证之标实,故以滋补肾阴“补其不足”而扶其本,以清泻虚火“泻其有余”而治其标,并配伍化气利水使小便得行。

(2)选方用药思路: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本方可滋阴降火,常用药物为知母、黄柏、生地黄、泽泻、茯苓、丹皮、赤白芍、车前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小便灼热涩痛,尿频尿急。伴尿黄短赤、尿后滴沥,小便白浊,阴囊潮湿,心烦口干,口臭脘痞。舌苔黄腻,脉滑实或弦数。 (二)气滞血瘀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疼痛、坠胀。伴尿后滴沥,尿刺痛,小便淋漓不畅。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三)肝气郁结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坠胀不适、似痛非痛,精神抑郁。伴小便淋漓不畅,胸闷善太息,性情急躁焦虑,疑病恐病。舌淡红,脉弦。 (四)肾阳亏虚证:畏寒怕冷腰膝疲软,伴尿后滴沥,精神萎靡,阳指或性欲低下。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 (五)湿热瘀阻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或肛门坠胀不适或疼痛。伴尿不尽、尿有余沥、尿黄、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六)肝肾阴虚证:腰膝软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伴小便白浊或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频、夜尿增多、尿急 1.观察患者排尿次数,尿液量、色、性状。

2.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不利于细菌生长,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 3.饮食有节:不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4.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冲洗尿路。有尿时及时排空。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但不宜过劳。 6.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常选用穴位:肾、膀胱、输尿管、三焦、外生殖器等。每日压迫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更换一次。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功能通淋排石。 (二)排尿困难 1.观察患者排尿难易程度,尿色、量,有无尿痛。 2.诱导患者排尿,让患者听水声或用温开水冲洗会阴。 3.做好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紧张、忧郁情绪,消除不良因素,如病室内不宜有生人,病室不宜喧闹等。 4.尿储留6小时以上,诱导无效者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 5.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集尿袋,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6.遵医嘱给予中药口服,中药汤剂少量温服,服药后注意排尿反应。 7.遵医嘱给予艾灸,常选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以减轻排尿困难。

教案中医护理常用技术

第次课授课时间授课地点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训)课() 章、节名称中医护理技术计划学时 4 教学目标及要求1.掌握留罐法、温和灸。 2.了解拔罐、艾灸、刮痧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提问,示教。 教学重点及措施教学重点: 留罐法、温和灸。 教学难点及措施教学难点:闪火法留罐。 解决措施:通过讲解闪火法留罐的过程,视频学习,现场示教,让学生学习掌握。 教具 多媒体(仪器)、幻灯片、示教器具。 注:“信息技术运用”指板书、幻灯片、视频、音频、网络、书籍等。可按统一格式加续页。

讲授与指导内容 教学设计 (课堂互动、信息技术运用及课时分配) 拔罐 一、概述 1、定义:以罐为工具,造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体表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起源与发展 罐具:牛角罐、竹子、木罐、陶罐、铜罐、玻璃罐、抽气罐、磁疗罐等。 排气法:火力排气法、水煮排气法、注射器排气法、电动排气法等。 拔罐法: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针罐法、水罐法等。 二、作用机理 1、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2、温热作用 中医认为,拔罐可祛除邪气、调整经络气血,使气血阴阳平衡。 本疗法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散淤、消肿止痛、拔毒排脓、扶正固本等作用。 三、治疗特点 1、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易学易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2、罐法多样,取用灵活 3、异病同治,重在调整 4、缓解疼痛,功效迅捷 四、拔罐方法 火罐法 1、准备 明确诊断、选准部位 准备用品:罐具、火柴、酒精、棉球、镊子等。 术前解释 摆好体位 2、操作方法 闪火法 投火法 架火法 闪罐法介绍拔罐、艾灸、刮痧(5min) 讲述拔罐(10min)拔罐方法(10min)

癃闭的中医护理常规(专业研究)

癃闭 因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以尿液排出困难、小便不利、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为“闭”,一般合称癃闭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膀胱。前列腺肥大、尿路肿痛、尿潴留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护理评估 1、排尿难易、尿色及量、尿痛时间及性质。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膀胱湿热、脾肾虚弱、尿路阻塞。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急重或尿闭者,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但不宜过劳。 3)让患者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诱导排尿。 4)经服药、针灸及诱导无效者,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排尿的难易、尿色及量,有无结石,必要时留标本送检。 2)尿潴留在6小时以上,经诱导、针刺无效者,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腹胀、呕恶、心悸、气促、抽搐、神昏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中药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排尿情况。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 2)脾肾亏虚者,多选补脾益肾之品,忌食生冷、油腻、硬固之物。 3)湿热下注者,宜食偏凉、滑利渗湿之物,忌辛辣、肥甘助火之品。 4)除膀胱湿热者之外,适当限制水量。 5、情志护理 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缓解症状的简单方法。 2、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 3、保持心情舒畅,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切忌忧思恼怒。 辨证施护 1、膀胱湿热 证候:小便点滴不通,热赤而闭,小腹胀满,大便不畅,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利小便。 护理:病室宜干燥、凉爽、安静舒适。急性期发热时,应充分体息,注意体温变化,做好记录。可采用针刺降温或药物降温。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渴饮料或果料,如西瓜汁、梨汁、桔汁等,以通利小便。大便燥结时,可泻热通便,必要时灌肠。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食品,并多选用有滑利渗湿作用的蔬菜,如空心菜、菠菜、芹菜、冬瓜、茭白、黄瓜等,以助膀胱气化,清利湿热。 2、脾肾虚弱 证候:小腹胀痛,欲解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乏力,纳谷不馨。或小便不通,点滴不爽,排尿无力,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肾,化气利尿。 护理:病室宜温暖向阳,注意防寒保暖,避风寒。可用各种温热疗法,如艾灸关元、气海、肾俞;用热水袋或用食盐半斤炒热,装入布袋熨脐部、少腹部,同时配合膀胱区胺摩,促使排尿。饮食应注意营养,多食温补之品,如牛羊肉、瘦猪肉、动物肾脏、牛奶、山药、大枣、莲子、桂圆,以及芡实茯苓粥、当归羊肉汤等药膳,可扶阳益精,通利小便。

中医辨证饮食护理文档

中医辩证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的概念 简称食疗,即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 要,采用针对性的饮食,对疾病进行治 疗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 中医饮食疗法的原则 因人因病,辨证施食 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审证求因,协调配食 中医饮食的要点 性:也称四性,即寒、凉、温、热。 ①有清热泻火、解毒和平肝安神等作用的食物,其性质是寒凉的 如:西瓜、苦瓜、紫菜、梨等。 ②有温中散寒、助阳补火和益气等作用的食物是温热的。 如:姜、葱、辣椒、羊肉等。 中医饮食的要点 味:和药物一样,主要有酸、辛、苦、甘、咸五味。 例如,具有滋养补益作用的肉类、内脏,实际并无甜昧,但仍可标为甘味。 中医饮食要点 (二)食物的配伍 1、相须相使 2、相畏相杀 3、相恶 4、相反 食物通过配伍后,不仅可以增强原有的功效,而且还可以产生新的功效。因此,配伍使用食物较之单一的食物有更大的食疗价值和较广的适应范围。也可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形,增强其可食性,提高人们的食欲,这是配伍的优越性,也是食物应用的较高形式。中医饮食要点 (三)四时调节 春季: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选食:韭菜炒猪肝、桑菊薄荷饮。 夏季:机体以心喜凉为特征,可选食绿豆粥、荷叶粥 秋季:机体以肺主收敛为特征,选食:柿饼,银耳羹等 冬季:机体以肾脏阳气内藏为特征,选食:羊肉羹、狗肉汤等。 饮食适宜 1、饮食有节制,提倡“七分饱”.俗话说:‘‘若要安,须常三分饥和寒”。 2、提倡“少食多餐”.“少食多餐”不但能使人不至于肥胖,而且有益于心脏。 3、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早餐吃好才能补充夜间消耗的营养和水分。 4、注意饮食卫生要使饮食对人体有利无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食品卫生问题。 饮食适宜 5、合理饮茶饮茶对人益多害少。 6、饭后漱口。故古人云“食毕者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7、掌握饮酒的学问。少量饮食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恢复疲劳、使人轻快的作用。

中医护理技术八项操作

耳穴压豆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 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艾条灸 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针。 2、颜面部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 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穴位按摩 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刮痧法 禁忌症: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护理及注意事项 1、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湿敷法 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 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涂药法 禁忌症: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中医护理学技能(专升本)

练习题 1. (单选题) 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本题3.0分) 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 C、心火上炎 D、肝郁化火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情志为病,过喜则()(本题 3.0分) A、过喜 B、过思 C、过怒 D、过恐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本题3.0分)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正治的定义是()(本题3.0分)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热者寒之”属于()(本题3.0分) A、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B、正确的治疗法则

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D、扶助正气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本题3.0分) A、正治法 B、反治法 C、治标法 D、从治法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7. (单选题) 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本题3.0分) 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 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 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 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8. (单选题) 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本题3.0分) A、发病急 B、病势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9. (单选题) 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本题3.0分) A、胀痛 B、掣痛 C、刺痛 D、灼痛 学生答案:未答题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小便灼热涩痛,尿频尿急。伴尿黄短赤、尿后滴沥,小便白浊,阴囊潮湿,心烦口干,口臭脘痞。舌苔黄腻,脉滑实或弦数。 (二)气滞血瘀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疼痛、坠胀。伴尿后滴沥,尿刺痛,小便淋漓不畅。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三)肝气郁结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坠胀不适、似痛非痛,精神抑郁。伴小便淋漓不畅,胸闷善太息,性情急躁焦虑,疑病恐病。舌淡红,脉弦。 (四)肾阳亏虚证:畏寒怕冷腰膝疲软,伴尿后滴沥,精神萎靡,阳指或性欲低下。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 (五)湿热瘀阻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或肛门坠胀不适或疼痛。伴尿不尽、尿有余沥、尿黄、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六)肝肾阴虚证:腰膝软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伴小便白浊或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频、夜尿增多、尿急 1.观察患者排尿次数,尿液量、色、性状。

2.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不利于细菌生长,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 3.饮食有节:不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4.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冲洗尿路。有尿时及时排空。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但不宜过劳。 6.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常选用穴位:肾、膀胱、输尿管、三焦、外生殖器等。每日压迫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更换一次。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功能通淋排石。 (二)排尿困难 1.观察患者排尿难易程度,尿色、量,有无尿痛。 2.诱导患者排尿,让患者听水声或用温开水冲洗会阴。 3.做好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紧、忧郁情绪,消除不良因素,如病室不宜有生人,病室不宜喧闹等。 4.尿储留6小时以上,诱导无效者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 5.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集尿袋,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6.遵医嘱给予中药口服,中药汤剂少量温服,服药后注意排尿反应。 7.遵医嘱给予艾灸,常选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以减轻排尿困难。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技术操作规程 一、艾条灸 (2)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5)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5) 隔物灸技术 (7) 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10) 二、拔罐法 (11) 拔火罐疗法操作流程图 (15)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16) 三、耳穴贴压技术 (17)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图 (19) 耳穴贴压操作评分标准 (20) 四、穴位贴敷疗法 (21) 穴位贴敷法操作流程图 (23) 穴位贴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24) 五、穴位按摩疗法 (25)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28) 六、中药热奄包(热熨)法 (29) 中药热奄包(热熨)操作流程图 (32) 中药热奄包(热熨)法操作评分标准 (33) 七、中药湿敷法 (34) 中药湿敷操作流程图 (36) 中药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37) 八、中药涂药法 (38) 中药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40) 中药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41) 九、中药熏洗法 (42) 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44) 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45) 十、中药塌渍疗法 (46) 中药溻渍操作流程图 (48) 中药塌渍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49) 十一、红外线照射治疗 (50)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流程图 (53) 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54) 十二、中药保留灌肠法 (55)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图 (58) 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59)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艾灸气味的耐受、接受程度。 4、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 5、心理状况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型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如胃脘痛、腰背酸痛、四肢凉痛、月经寒痛等;中气不足所致的急性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等症状。 三、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处,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 3、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左右不宜施灸。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然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巾、艾条、打火机、弯盘一套(内有无菌纱布)、

中医护理常用技术操作流程

中医常用技术操作流程 及评分标准 一、艾条灸法 (一)评估 1.患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主要症状、体质及心理状况。 2.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痛的耐受程度、女病人是否处于妊娠期。 3. 评估环境,必要时屏风遮挡。 4.告知患者: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如是瘢痕灸会由于艾火烧灼皮肤产生剧痛。 (二)适应症 1.经络闭阻所引起的风寒湿痹证、寒凝血滞的胃脘痛、痛经、闭经、菌痢等。 2.阳气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带下、阴挺、久泻、各种虚寒证、虚脱证、寒厥证和中气不足等。 3.防病保健。 (三)禁忌症 1.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部、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极度疲劳、空腹、过饱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灸。体弱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灸。(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快速手消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五)操作流程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核对医嘱,做好解释,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再次核对施灸部位和施灸方法。施灸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方法。 4.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厘米处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灸5-15分钟。 5.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8.洗手,核对医嘱,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操作注意事项 1.多穴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3.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次 ~3次 次 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上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内 3. PRN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长期备用医嘱 4. SOS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临时备用医嘱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 ;O代表。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癃闭中医护理办法

瘾闭(前列腺增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小便灼热涩痛,尿频尿急。伴尿黄短赤、尿后滴沥,小便白浊,阴囊潮湿,心烦口干,口臭腕痞。舌苔黄腻,脉滑实或弦数。 (二)气滞血瘀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紙及肛周疼痛、坠胀。伴尿后滴沥,尿刺痛,小便淋漓不畅。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三)肝气郁结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紙及肛周坠胀不适、似痛非痛,精神抑郁。伴小便淋漓不畅,胸闷善太息,性情急躁焦虑,疑病恐病。舌淡红,脉弦。 (四)肾阳亏虚证:畏寒怕冷腰膝疲软,伴尿后滴沥,精神萎糜,阳指或性欲低下。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 (五)湿热瘀阻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或肛门坠胀不适或疼痛。伴尿不尽、尿有余沥、尿黄、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六)肝肾阴虚证:腰膝软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伴小便白浊或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频、夜尿增多、尿急 1?观察患者排尿次数,尿液量、色、性状。 2.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不利于细菌生长,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 3.饮食有节:不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4.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冲洗尿路。有尿时及时排空。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但不宜过劳。

6.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常选用穴位:肾、膀胱、输尿管、三焦、外生殖器等。每日压迫 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更换一次。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功能通淋排石。 (二)排尿困难 1.观察患者排尿难易程度,尿色、量,有无尿痛。 2.诱导患者排尿,让患者听水声或用温开水冲洗会阴。 3.做好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紧张、忧郁情绪,消除不良因素,如病室内不宜有生人,病室不宜喧闹等。 4.尿储留6小时以上,诱导无效者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 5.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集尿袋,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6.遵医嘱给予中药口服,中药汤剂少量温服,服药后注意排尿反应。 7.遵医嘱给予艾灸,常选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以减轻排尿困难。 8.经常有排尿困扰的老年人,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前,排空小便,仰卧于床,双手搓热,左手置于小腹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双腿屈曲,腹部放松,双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开始每次按100圈,以后次数逐渐增加,以改善症状。 (三)尿不尽、残余尿增多 1.注意外阴卫生,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外阴。 2.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 3.多喝开水,增加尿量,排出细菌和毒素,保持尿道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5.除积极药物治疗外,也可遵医嘱配合穴位按摩,点揉气海、关元、中级、关元、三阴交,揉搓涌泉、肾俞、命门等,以强壮体质、补益肾气、固摄小便。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计划修订稿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 计划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大专水平临床高级护理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2、热爱中医护理专业,具有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严谨、认真、求实、勤奋的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事业心与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3、具有必备的中、西医护理基础知识,较宽厚的中西医临床各科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一定的美学素养;具有教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适应基层工作所需要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艰苦耐劳的毅力。能履行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业务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要求: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度掌握为学习中西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针灸推拿等方面的一般知识能力,能胜任临床护理、预防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专科技能的中西医护理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中西护理学系统理论知识,通过中西医学护理基础和临床各科护理的各项操作的基本训练,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及管理工作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理论,以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原则。 2、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临床各科护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将中西医护理技能应用于临床。 4、熟悉中西药的功效、配伍、应用及管理。 5、熟悉卫生法规和基层卫生工作的管理规范与程序。 6、初步掌握英语,有一定的读、学、听、译能力。能借助辞典阅读专业书刊。 7、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般的应用能力。

癃闭的中医护理常规讲解学习

癃闭的中医护理常规

癃闭 因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以尿液排出困难、小便不利、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为“闭”,一般合称癃闭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膀胱。前列腺肥大、尿路肿痛、尿潴留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护理评估 1、排尿难易、尿色及量、尿痛时间及性质。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膀胱湿热、脾肾虚弱、尿路阻塞。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急重或尿闭者,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但不宜过劳。 3)让患者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诱导排尿。 4)经服药、针灸及诱导无效者,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 尿。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排尿的难易、尿色及量,有无结石,必要时留标本送检。 2)尿潴留在6小时以上,经诱导、针刺无效者,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腹胀、呕恶、心悸、气促、抽搐、神昏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

理。 3、给药护理 中药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排尿情况。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 2)脾肾亏虚者,多选补脾益肾之品,忌食生冷、油腻、硬固之物。 3)湿热下注者,宜食偏凉、滑利渗湿之物,忌辛辣、肥甘助火之品。 4)除膀胱湿热者之外,适当限制水量。 5、情志护理 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缓解症状的简单方法。 2、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 3、保持心情舒畅,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切忌忧思恼怒。 辨证施护 1、膀胱湿热 证候:小便点滴不通,热赤而闭,小腹胀满,大便不畅,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利小便 护理:病室宜干燥、凉爽、安静舒适。急性期发热时,应充分体息,注意体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小便灼热涩痛,尿频尿急。伴尿黄短赤、尿后滴沥,小便白浊,阴囊潮湿,心烦口干,口臭脘痞。舌苔黄腻,脉滑实或弦数。 (二)气滞血瘀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疼痛、坠胀。伴尿后滴沥,尿刺痛,小便淋漓不畅。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三)肝气郁结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坠胀不适、似痛非痛,精神抑郁。伴小便淋漓不畅,胸闷善太息,性情急躁焦虑,疑病恐病。舌淡红,脉弦。 (四)肾阳亏虚证:畏寒怕冷腰膝疲软,伴尿后滴沥,精神萎靡,阳指或性欲低下。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 (五)湿热瘀阻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或肛门坠胀不适或疼痛。伴尿不尽、尿有余沥、尿黄、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六)肝肾阴虚证:腰膝软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伴小便白浊或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频、夜尿增多、尿急 1.观察患者排尿次数,尿液量、色、性状。

2.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不利于细菌生长,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 3.饮食有节:不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4.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冲洗尿路。有尿时及时排空。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但不宜过劳。 6.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常选用穴位:肾、膀胱、输尿管、三焦、外生殖器等。每日压迫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更换一次。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功能通淋排石。 (二)排尿困难 1.观察患者排尿难易程度,尿色、量,有无尿痛。 2.诱导患者排尿,让患者听水声或用温开水冲洗会阴。 3.做好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紧张、忧郁情绪,消除不良因素,如病室内不宜有生人,病室不宜喧闹等。 4.尿储留6小时以上,诱导无效者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 5.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集尿袋,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6.遵医嘱给予中药口服,中药汤剂少量温服,服药后注意排尿反应。 7.遵医嘱给予艾灸,常选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以减轻排尿困难。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与否。 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但“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这就是说病可概括证。如《伤寒论》对伤寒病以六经分证,可分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温热论》对温热病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但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豆豉汤、生妾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苦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应采用室温宜低而温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辩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辩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主持人:蔡保兰 主讲人:邹慧 2013.4.20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 中医护理发展史 ?中医护理的起源:夏-春秋 ?初步形成:战国-东汉 ?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孙思邈《千金方》首创葱管导尿术、灌肠等。 ?充实阶段:宋金元的食疗养生、调护 ?成熟阶段:明清李时珍《本草纲目》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1959《中医护理学》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理优势 ?理论特色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护理操作优势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医护并行没有分家 医家集看病、抓药、煎药、护理于一身。 ?弟子和家属代劳 ?专业的护理人员 ?古老又年轻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辩证施护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 辩证施护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 辩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1、远用四诊方法收集辩证资料 a、远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b、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c、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 d、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验2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医护理方向的必修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涵盖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护理技术部分则包含了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运动、用药和针灸调护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实验实训或临床为主,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将来在中医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示范、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注重每一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说明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的地位,适当对比现代护理理念,突出中医特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训2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实验项目、性质与器材、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的含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概念和内容。技能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态度目标:热爱中医事业,立志为中医而奉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护理在典籍中的体现:历代医著、医家对护理的记载和论述。

癃闭中医护理办法

癃闭中医护理办法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癃闭(前列腺增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小便灼热涩痛,尿频尿急。伴尿黄短赤、尿后滴沥,小便白浊,阴囊潮湿,心烦口干,口臭脘痞。舌苔黄腻,脉滑实或弦数。 (二)气滞血瘀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疼痛、坠胀。伴尿后滴沥,尿刺痛,小便淋漓不畅。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三)肝气郁结证:会阴部、或外生殖器区、或下腹部、或耻骨上区、或腰骶及肛周坠胀不适、似痛非痛,精神抑郁。伴小便淋漓不畅,胸闷善太息,性情急躁焦虑,疑病恐病。舌淡红,脉弦。 (四)肾阳亏虚证:畏寒怕冷腰膝疲软,伴尿后滴沥,精神萎靡,阳指或性欲低下。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无力。 (五)湿热瘀阻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或肛门坠胀不适或疼痛。伴尿不尽、尿有余沥、尿黄、尿道有灼热感,口苦口干,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六)肝肾阴虚证:腰膝软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伴小便白浊或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频、夜尿增多、尿急 1.观察患者排尿次数,尿液量、色、性状。 2.积极治疗糖尿病,保持血糖接近正常水平,不利于细菌生长,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主要手段。 3.饮食有节:不食油腻、辛辣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4.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冲洗尿路。有尿时及时排空。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但不宜过劳。 6.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常选用穴位:肾、膀胱、输尿管、三焦、外生殖器等。每日压迫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更换一次。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功能通淋排石。 (二)排尿困难 1.观察患者排尿难易程度,尿色、量,有无尿痛。 2.诱导患者排尿,让患者听水声或用温开水冲洗会阴。 3.做好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紧张、忧郁情绪,消除不良因素,如病室内不宜有生人,病室不宜喧闹等。 4.尿储留6小时以上,诱导无效者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 5.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集尿袋,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6.遵医嘱给予中药口服,中药汤剂少量温服,服药后注意排尿反应。 7.遵医嘱给予艾灸,常选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以减轻排尿困难。 8.经常有排尿困扰的老年人,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前,排空小便,仰卧于床,双手搓热,左手置于小腹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双腿屈曲,腹部放松,双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开始每次按100圈,以后次数逐渐增加,以改善症状。 (三)尿不尽、残余尿增多 1.注意外阴卫生,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外阴。 2.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 3.多喝开水,增加尿量,排出细菌和毒素,保持尿道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知识讲解

中医护理:肛周脓肿的分型与辨证施护

精品文档 以肛门肿痛、隆起、坚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难,有里急后重、舌紫痕,此型应活血化痕消肿止痛,以三黄膏外敷,三黄栓纳人肛内一枚每日一次,重点做好情志护理,因情志不畅,气滞则血癖病情加重。此外使病室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料理生活。 2、湿热下注型 以肛门坠胀疼痛、红肿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饮,大便燥结或澹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给予清淡无刺激性的饮食,如绿豆粥、青菜等。便秘者多吃水果,塘泻者少吃粗纤维素蔬菜,肛门坠胀者肛内纳人三黄栓一枚,清热通便。 3、肛门热毒型 局部以红肿热痛,坐卧不安,受压或咳嗽时症状加剧,溃破后液黄浊,稠而带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口渴冷饮,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此期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窟,软坚散结为主,发热盛者给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局部外徽三黄膏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每日换药一次,用硝硼散30g每日热水坐浴2次,疼痛盛者给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宁胶囊每晚2粒,嘱患者多饮水。 4、饮食调护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因此我们便用“培土生金”方法,加强病人的饮食调节。 肛周腔肿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关系,所以油腻生湿热的食物应有所节制,同时要戒除烟酒及嗜茶习惯,忌食难以消化的甘厚腥和辛辣刺激之品,应多食清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萝卜等。 5、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完整统一的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之说,肛周脓肿患者,尤其女病人怕羞,不方便等因素而不诊治,延误病情,因此我们对此类患者更应做好情志护理,可给患者讲述病情的转归以及此病的发病机理,解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医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肛周脓肿的护理是很重要的。我们应严格掌握病人的辨证施治原则,辨证分型施护,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早防治尽快解除病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癃闭的中医护理查房

前列腺增生病人的中医护理查房 查房时间:2011年8月26日 主持人: 主讲人: 参加人员: 查房形式:中医护理查房 查房题目: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治疗与中医护理 查房地点: 一、病例资料 1.基本资料:,男,81岁,于2011年8月17日14:18入院,住院 号: 中医诊断:癃闭 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 2.现病史::患者约4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排尿困难,小便滴沥,且 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次数增多,今日则完全排不出尿,未处理,急来我院,由门诊以前列腺增生收住我科,自患病来,未发现肉眼血尿,也无发热腰痛、骨痛等症状,食欲可,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时证见:神清,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恶寒,纳良好,眠良好,二便正常。 3.辅助检查 专科检查:腹稍膨隆,膀胱区隆起,下腹部压痛,肛诊前列腺2°大小,未触及明显的结节,中央沟变浅。直肠内未触及包块。 4.治疗原则: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手术治疗。艾灸关元、气海、肾 俞穴等。 二.体查 1一般检查,生命体征T 36.3 ℃、R 18 次/分、P 75 次/分、BP140|90 mmHg;望:神清、精神疲倦,主动体位,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

灵敏。颈部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75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稍膨隆,膀胱区隆起,下腹部压痛,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Oppenheim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三.健康宣教: 1. 一定要注意多饮水,保证有效尿量,保持排尿通畅,如有尿排尿 费力应及时就诊。 2.术后1个月~3个月定期复查小便,有否出血、感染等情况,以及 时处理。 3.术后1个月~3个月不宜骑自行车、爬高及久坐,避免过度活动, 搬运重物,禁止性生活,防止盆腔或前列腺窝过度充血而引起出血。 4.注意会阴部卫生,防止逆行感染。 5.多食易消化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防止便秘。出院后按医生嘱托复诊。 四、电针示范操作(床边) 用品:选择合适型号的针灸针 作用: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五、主要护理问题及主要中医护理措施 1.疼痛:与术后刺激尿道有关。 (1)鼓励多饮水,以通利小便。 (2)针灸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阳陵泉等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