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药理学课程习题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药理学课程习题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药理学课程习题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药理学课程习题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

第01章绪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二、填空题

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问答题

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3.简述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

4.有人认为中药是天然产物,所以毒副反应低,请简述你对此的看

法。

5.请例举几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或中药的活性成分,并简述其研究概况。

6.什么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

A.NA B.Ach C.5-HT D.GABA E.NO

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

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

二、填空题

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2.在中药中,( )、( )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三、问答题

1.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的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有什么关系?

3.中药归经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4.简述四性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5.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五味”所含成分与中药的“功效”、“归经”间有何规律性?7.简述中药五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第03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作用特点

一、选择题

1.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机体的机能状态B.实验方法C.药物的采收D.药物剂量E.加工炮制

2.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多数应具有下列何种药理作用:A.抗病原体B.降血压C.降血脂D.抗凝血E.镇痛

3.关于中药药理作用特点的说明哪一项是错的:

A、作用的单一性B、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C、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D、作用相对缓慢、温和E、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

二、填空题

1.中药所含成分复杂,因此其作用具有( )的特点。

2.中药的功效和药理作用之间存在( )和( )。

三、问答题

1.中药药理作用有何特点?

2.什么是中药功效和中药药理作用?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3.中药七情中,何谓“协同”、“拮抗”、“减毒”?何者为配伍禁忌?七情的概念是什么?

4.中药药理所特有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5.中药配伍的目的是什么?

6.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7.什么是中药新药?中药新药的分类有哪些?

8.什么是空白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设置该对照组的意义分别是什么?什么是阳性药,对阳性药的要求有哪些?

9.什么是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

10.什么是最大耐受量和最大给药量,在何种情况下进行最大给药量的测定?

第04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一、选择题

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

A.肠内渗透压B.肠内菌群C.肠内温度D.肠内水分E.肠内酸碱度

2.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

A.所含成分B.产地C.采收季节D.剂量E.炮制工艺

3.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A.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

B.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

C.煎液中出现新的成分

D.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

E.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

二、填空题

1.中药产地不同可明显影响其( )的种类和含量。

2.大黄经炒炭炮制后,其( )作用增强。

三、问答题

1.复方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中药产地、品种、采收季节、贮存条件、炮制及煎者方法的不同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中药的产地对中药药理作用有何影响?

第05章解表药

一、选择题.

1.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

A、去甲乌药碱

B、甲基丁香酚

C、细辛醚

D、黄樟醚

E、小檗碱

2.柴胡皂甙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右旋糖酐等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白细胞游走和棉球肉芽肿增生,表明其对炎症哪期有效

A、炎症早期

B、炎症中期

C、炎症晚期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二、填空题

1.解表药的发汗作用与( )和( )有关。

2.麻黄通过( )和( )而产生利尿作用。

三、问答题

1.与解表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2.阐明麻黄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相关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

3.麻黄对心血管有哪些作用?其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有如何?4.麻黄具有哪些主要药理作用?其利尿的成分是什么?

5.简述麻黄平喘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

6.桂枝的作用特点如何?

7.与柴胡“透表泄热”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8.与柴胡“舒肝解郁”相关的药理作用如何?

9.柴胡抗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如何?10.葛根对心血管有哪些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机理如何?

11.除心血管作用外,葛根还有哪些作用?

12.阐明与麻黄"宣肺平喘"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

13.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其毒性成分主要是什么?

第06章清热药

一、选择题

1.黄连制剂、小檗碱对鸡胚中培养的型流感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黄连及小檗碱有:

A、体外抗菌作用

B、体内抗菌作用

C、体外抗病毒作用

D、体内抗病毒作用

E、以上均是2.黄连为广谱抗菌药,抗菌的主要成分是:

A、棕榈碱

B、苦味质

C、无机盐

D、黄连素

E、鞣质

3.黄连、黄柏抗菌的有效成分是:

A.癸酰乙醛

B.穿心莲内脂

C.秦皮乙素

D.小檗碱

E.原白头翁素用

4.板兰根具有的作用是:

A.抗恶性肿瘤作用

B.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用

C.利胆作用

D.兴奋子宫平滑肌

E.升压作用

5. 山豆根具有的作用是:

A.抗恶性肿瘤作用

B.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用

C.利胆作用

D.兴奋子宫平滑肌

E.升压作

6.鱼腥草抗菌的有效成分是

A.癸酰乙醛

B.穿心莲内脂

C.秦皮乙素

D.小檗碱

E.原白头翁素

二、填空题

1.清热药的解热作用与解表药的区别在于前者( )。

2.苦参抗病毒的机制是( )。

3.黄芩抑菌的主要成分是( )和( )。

三、问答题

1.清热药和解表药均具有解热作用,简述两者解热作用的异同。2.金银花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何?

3.黄芩保肝利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解毒作用机理如何?4.黄芩对血压有何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

5.黄芩抗过敏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机理如何?

6.黄连“清解内热”的药理学基础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

7.与知母“清热除烦”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作用机理是什么?

8.除与“清解内热”相关作用以外,黄连还具有什么作用?

9.北豆根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何?

10.大青叶、板蓝根“清解内热”的药理学基础如何?

12.清热药“清解内热”的功效与哪些药理作用有关?

13.大青叶和板兰根对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其用于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

14.青蒿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其用于抗疟原虫的有效成分是什么?15.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

第07章泻下药

一、选择题

1.芒硝泻下的机制为:

A、刺激肠粘膜

B、肠道润滑C、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

D、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E、使肠内渗透压升高2.属于容积性刺激泻下的药物是:

A、大黄

B、番泻叶

C、巴豆 D 、芒硝E、大黄

3.使实验性高氮质血症动物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高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的药物是

A、甘草

B、黄芩

C、黄连

D、金银花

E、大黄4.大黄解热作用的机理可能是:

A.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B.降低中枢PGE等活性物质水平

C.扩张血管加速散热

D.发汗作用

E.中和内热原

5.炮制后的大黄出现较强抗菌作用属:

A.作用增强

B.毒性减低

C.便于贮存

D.加强和突出某一作用

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

二、填空题

1.大黄止血的主要成分是( )。

2.泻下药的泻下作用类型分为( )、( )和( )。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泻下药有哪些药理作用?

2.简述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

3.阐明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4.与大黄“利胆退黄”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5.大黄止血作用及作用机理如何?

6.大黄止血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如何? 7.大黄治疗胰腺炎的药理学基础如何?

第08章袪风湿药

一、选择题

1.秦艽碱甲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

A、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B、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C、促进毛细血管的渗透性D、减少血细胞游走E、降低机体的应激能力

2.秦艽碱甲的镇静作用表现为:

A、小剂量表现为中枢兴奋B、较大剂量表现为中枢抑制

C、有明显催眼作用D、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E、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

二、填空题

1.秦艽的抗炎活性成分主要是( )。

2.祛风湿药的抗炎机制主要是( )。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祛风湿药“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理基础。

2.秦艽碱甲抗炎作用表现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简述其实验依据?

3.刺五加抗炎作用机理与秦艽碱甲有何不同?简述其实验依据?4.秦艽碱甲对糖代射有哪些影响?简述其作用机理和实验依据。

第09章芳香化湿药

一、选择题

1.厚朴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厚朴酚

B、和厚朴酚

C、厚朴生物碱

D、厚朴皂甙

E、四氢厚朴酚

2.兼有抗过敏作用的芳香化湿药是:

A、厚朴

B、藿香

C、砂仁

D、苍术

E、佩兰

二、填空题

1.霍香抑制胃运动,故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用。2.厚朴抗溃疡的机制主要是( ),毒性成分主要是( )。

三、问答题

1.藿香对消化系统有哪些作用?作用机理是什么?

2.举例说明厚朴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和应用。

3.厚朴对骨骼肌有哪些作用,作用特点和可能的原理是什么?

第10章利水渗湿药

一、选择题

1.茯苓具有利尿作用,其主要成分是

A、茯苓酸

B、茯苓素

C、茯苓多糖

D、麦角甾醇

E、茯苓素和茯苓酸

2.车前子不具备以下哪项药理作用

A、利尿

B、抗病原微生物

C、抗炎

D、镇咳、祛痰

E、保肝利胆

3.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茯苓多糖

B.钾盐

C.卵磷脂

D.茯苓酸

E.麦角甾醇

二、填空题

1.茯苓的抗肿瘤机制是( )。

2.茯苓健脾作用的药理基础是( )。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利水渗湿药的药理作用。

2.简述茯苓的主要作用主要应用。

3.茯苓对免疫功能有何影响?表现有哪些实验指标上,其有效成分如何?

4.泽泻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如何?

5.泽泻降血脂、抗脂肪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机理如何?

6.茵陈的主要作用和应用如何?

7.茵陈利胆,保肝作用表现和作用机理如何?

第11章温里药

一、选择题

1.附子的毒性主要由以下哪一个成分引起:

A、氯化甲基多巴胺

B、消旋去甲乌药碱

C、去甲猪毛菜碱

D、乌头碱

E、桂皮醛

2.附子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乌头碱

B、去甲猪毛菜碱

C、氯化甲基多巴胺

D、次乌头碱

E、消旋去甲乌药碱3.附子强心的有效成分是:

A.去甲乌药碱

B.去甲鹿尾草碱

C.氯化甲基多巴胺

D.A和B E.A、B和C

4.乌头碱局麻作用的机理是:

A.兴奋垂体α-肾上腺皮质系统

B.增强β-受体、cAMP系统的反应性

C.兴奋迷走神经

D.兴奋交感神经

E.阻遏兴奋在神经末梢的传导

5.附子抗炎作用机理是[ ]

A.兴奋垂体α-肾上腺皮质系统

B.增强β-受体、cAMP系统的反应性

C.兴奋迷走神经

D.兴奋交感神经

E.阻遏兴奋在神经末梢的传导

6.附子经炮制后:

A.作用增强

B.毒性减低

C.便于贮存

D.加强和突出某一作用

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

二、填空题

1.温里药对心肌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 )、( )和( )。

2.附子中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 )β受体和( )α1受体的作用。

三、问答题

1.与温里药“温中散寒”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2.简述附子回阳救逆的有效成分及药理学依据。

3.与温里药“温肾回阳”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3.附子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作用?其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如何?4.附子抗炎症作用表现如何?目前认为其作用机理如何?说明其实验依据。

5.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其镇痛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

第12章理气药

一、选择题

1.青皮与枳实注射液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促进消化液分泌

B、升血压、抗休克

C、促进胃肠蠕动

D、利胆

E、缓解平滑肌痉挛

2.舒张胃肠平滑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A、枳实

B、枳壳

C、陈皮

D、青皮

E、木香

3.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药物是

A、丹参

B、香附

C、乌药

D、甘草

E、益母草

4.理气药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与兴奋α-R有关的实验依据是:

A.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

B.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

C.对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

D.酚妥拉明能阻断其胃肠平滑肌松驰作用

E.阿托品能协同其胃肠平滑肌松驰作用

二、填空题

1.甲基橙皮苷对病理性胃酸分泌增加的影响是( )。2.枳实对家兔子宫平滑肌有( )作用。

三、问答题

1.青皮、枳实等理气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哪些作用?其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如何?

2.根据理气药对胃肠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临床可用于哪些病症的治疗?

3.理气药对消化液分泌有何影响?

4.青皮等理气药利胆作用及其意义如何?

5.理气药对支气管平滑肌有哪些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哪些?

6.枳实等理气药静脉注射时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作用?其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如何?

第13章消食药

一、选择题

1.与山楂消肉积无关的作用是

A、含脂肪酸,促进脂肪的消化

B、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助消化

C、提高胃肠功能有利于消化

D、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的分解消化

E、含有淀粉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消化

2.有明显降血脂作用的消食药是

A、鸡内金B、山楂C、麦芽D、谷芽E、莱菔子

二、填空题

1.消食药助消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2.山楂强心作用的机制主要是( )。

三、问答题

1.常用消食药有哪些?其助消化作用是怎样生产的?

2.山楂降血脂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山楂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作用?

第14章止血药

一、选择题

1.三七止血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人参皂苷Rb1

B、三七皂苷R1

C、三七氨酸

D、黄酮苷

E、三七皂苷R b6

2.三七抗凝血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A、促进上PGI2释放

B、促进血管内皮释放NO

C、减少TXA2合成

D、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

E、抑制血小板内Ca2+增加

3.既有促进凝血也有促进血管收缩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蒲黄

C.仙鹤草

D.白及

E.茜草

二、填空题

1.蒲黄降血脂的主要机制是( )。

2.三七的心血管活性成分主要是( )和( )。

三、问答题

1.止血药的止血途径有哪些?

2.常用止血药是通过哪些环节产生止血作用的?

3.试述三七止血活血的药理学基础。

4.三七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影响?

5.三七“消肿定痛”的药理学基础如何?

6.简述三七止血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第15章活血化瘀药

一、选择题

1.丹参治疗心肌梗塞、硬皮病、疤痕疙瘩的药理基础是

A、镇静

B、抗炎

C、抗休克

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E、调节组织的修复和再生2.延胡索生物碱中止痛作用最强的是

A、延胡索甲素

B、延胡索乙素

C、延胡索丙素

D、延胡索丁素

E、延胡索戊索

3.益母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钾

B、苯甲酸

C、亚麻酸

D、益母草碱

E、多糖

4.迄今为此已知的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为

A、川芎嗪

B、丹参酮

C、水蛭素

D、阿魏酸

E、丹参酚5.对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特点, 描述正确的是:

A.效价强度大于吗啡

B.效价强度小于吗啡

C.效价强度等于吗啡

D.效价强度小于阿斯匹林

E.对锐痛作用优于钝痛

6.益母草兴奋子宫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益母草碱

B.益母草定

C.水苏碱

D.兰香苷

E.苯甲酸

二、填空题

1.延胡索产生镇静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

2.血瘀证是与( )有关的病理过程。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

2.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学有哪些影响?主要实验指标有哪些改变?

3.活血化瘀药对血流动力学有哪些影响?

4.试述活血化瘀药抗血拴形成机作用和作用机理?

5.活血化瘀药对微循环有哪些影响?

6.丹参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

7.丹参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有何影响?

8.丹参对组织修复和再生有何影响?其作用机理如何?

9.川芎治疗冠心病的药理学基础如何?

10.试述川芎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机理?

11.益母草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作用?

12.简述益母草对子宫的作用特点及有效成分

13.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特点和应用如何?

14.延胡索乙素与吩噻嗪类相比,其安定作用有何共同表现?

第16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选择题

1.桔梗祛痰的主要成分是

A、皂甙B、桔梗酸a C、桔梗酸b D、桔梗酸c E、桔梗多糖

2.小量杏仁镇咳平喘作用是由于

A、苦杏仁苷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B、分解出的氢氰酸对呼吸中枢的轻度抑制作用

C、化痰而止咳平喘

D、对粘膜的局麻作用

E、抗炎作用

二、填空题

1.桔梗皂苷祛痰的作用机理主要为胃粘膜及咽喉粘膜刺激作用,使( )从而( )。

2.镇咳实验方有( )。

3.半夏抗早孕的机制主要是( )。

三、问答题

1.常用祛痰药通过哪些作用环节产生祛痰作用?

2.桔梗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和有效成分是什么?

3.桔梗抗炎作用有哪些表现和作用机理如何?

4.桔梗对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各有何影响?

5.桔梗对心血管系统和代射有何影响?

第17章安神药

一、选择题

1.酸枣仁不具备以下哪项药理作用

A、镇静催眠

B、抗心律失常C,降血脂D、降压E、抗休克

2.磁石有抗士的宁所致惊厥作用,主要表现为:

A、降低病死率

B、延长惊厥潜伏期

C、减少发作次数

D、减轻发作时的症状

E、增加惊厥阈

3.酸枣仁与远志共有的药理作用是:

A.祛痰

B.镇咳

C.镇静、抗惊厥

D.降温

E.降血脂

二、填空题

1.灵芝醇水提取物对脑组织的影响是( )。

2.远志镇静、催眠作用的活性成分是( ),镇咳成分是( ),祛痰成分是( )。

三、问答题

1.酸枣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哪些作用?

2.远志祛痰作用和作用机理是什么?

第18章平肝息风药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天麻的成分

A、天麻素B、天麻甙元C、棕榈酸D、乙酰天麻素E、琥珀酸

2.钩籐降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钩籐碱

B、异钩籐碱

C、毛钩籐碱

D、华钩籐碱

E、柯南因

二、填空题

1.抗惊厥的实验方法有( )和( )。2.天麻及天麻素对脑血管功能具有( )作用。

三、问答题

1.本类药物与平肝息风功效相关的作用有哪些?

2.天麻与平肝息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3.钩藤降压特点、原理和有效成分是什么?

4.钩藤对中枢和平滑肌有哪些影响?

5.与羚羊角“平肝息风、清热解毒”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第19章开窍药

一、选择题

1.能明显提高中枢耐缺氧能力的药物是:

A.麝香

B.苏合香

C.石菖蒲

D.冰片

E.樟脑

2.可用于癫痫大发作治疗的药物是:

A.麝香

B.苏合香

C.石菖蒲

D.冰片

E.樟脑

二、填空题

中药药理学模拟题一(答案)

中药药理学模拟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中药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 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3.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 4.温热药:具有温性或热性,能够祛除寒邪的药物 5.中药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填空题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中药药效学___和__中药药动学___两个方面。 2.单酸味药主要含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 。 3.泻下药的泻下作用类型分为、和 。 4.粉防己碱抗炎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白细胞___PLA2____________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5.藿香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_黄酮类物质_____________。 6.茯苓主要含有__茯苓多糖____________,能__增强________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____IL-2_________生成有关。 7. 、、 _________是温里药温通血脉的药理学依据。 8.理气药对胃肠运动具有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与、__药物剂量_________及___动物种类________等有关。 9.川芎嗪对心脏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间接兴奋心脏 所致。 10.甘草解痉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___黄酮类化合物_________,其中以__甘草

素_______作用最强。 11.当归抗血栓作用可能与增加、抗 _______、抑制等作用有关。 12.水蛭生品的抗凝、抗栓作用显著于炮制品。水蛭素是水蛭的有效成分,炙后水蛭素裂解破坏,作用____减弱______。 13.莪术油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除直接杀灭癌细胞外,还能增强癌细胞的 ,诱发或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反应。 三、单选题 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C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 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2.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A A.所含成分B.产地C.采收季节D.剂量 3.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B A.去甲乌药碱B.甲基丁香酚C.细辛醚D.黄樟醚4.芒硝泻下的机制为:B A.刺激肠粘膜 B.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C.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 D.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 5.不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药或化学成分是:A A.青风藤碱B.乌头碱C.雷公藤D.秦艽 6.具有肌松作用的药物有A A.厚朴B.苍术C.藿香D.砂仁 7.泽泻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D A.利尿B.抗感染C.降血脂D.增强免疫 8.附子中对心脏毒性较大的化学成分是:A A.乌头碱B.氯化甲基多巴胺 C.消旋去甲乌药碱D.去甲猪毛菜碱

中药药理学模拟题二(答案)

中药药理学模拟题(二) 一、名词解释 1.中药的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药物性能,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2.清热药:以清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里热证的药物. 3.长期毒性: 4.中药配伍: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5.祛风湿药: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并能解除疼痛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二、填空题 1.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___糖类______、_蛋白质________、氨基酸_________、苷类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为主。 2.解表药的发汗作用机制包括和 。 3.黄芩抑菌的主要成分是____黄芩素_______________和__黄芩苷________。4.秦艽、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炎作用与__兴奋_____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关。 5.化湿药具有驱风健胃作用的共同物质基础是__芳香性挥发油__________。6.与猪苓利水渗湿相关的药理作用为__________利尿______、________保肝______、______抗肿瘤_______等。 7.附子、肉桂、干姜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____兴奋______作用,能_促进肾上腺_______皮质激素合成。

8.大多数理气药的解痉作用与阻断____M胆碱受体_____及__直接抑制 _______肠肌有关,有些药物与兴奋___a受体______有关。 9.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与_镇痛镇静催眠_______、_____抗心肌缺血___、_抑制胃酸分泌________和_抗溃疡________等相关。10.远志镇咳成分是____ TMCA_____,祛痰成分是__皂苷_______。 11.麝香对中枢既有___兴奋______作用,又有____抑制_____作用。 12.补虚药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于防治 13.甘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是____甘草黄酮类化合物_____。 三、单选题 1.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A A.麻黄B.当归C.草乌D.延胡索 2.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B A.肠内渗透压B.肠内菌群 C.肠内温度D.肠内酸碱度 3.长期应用能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C A.麻黄B.桂枝C.雷公藤D.黄芪 4.黄连为广谱抗菌药,抗菌的主要成分是:D A.棕榈碱B.苦味质C.无机盐D.黄连素 5.属于容积性刺激泻下的药物是:A A. 大黄 B. 番泻叶 C. 巴豆 D. 芒硝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 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 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 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 烧杯(1000ml, 400ml) 2. 药材: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 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三、实验内容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 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 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 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 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相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 不同点:(1)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 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2)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 酊剂和流浸膏剂需测乙醇含量。 五、讨论 蕲蛇在粉碎过程中,蛇皮和蛇刺难以被粉碎,但是其他部分被粉的过细。在 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不小心,导致渗漉桶壁上粘上许多药材,造成实验误差。此外,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因为严格按照要

《中药药理学》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1分]D.无机盐 3.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相畏配伍的目的是[1分]A.减少毒性 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1分]B.体温降低 6.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1分]B.有机酸 7.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1分]D.日照 8.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1分]B.相须 9.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1分]C.麻黄 10.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1分]A.相反 1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1分]D.无机盐

14.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1分]D.蛋白质 15.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1分]E.附子 1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1分]E.枳实 18.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1分]D.麝香、麻黄 2.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1分]A.黄芩、栀子 3.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1分]D.延胡索 4.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1分]B.乌头 5.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1分]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1分]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附子经炮制后[1分]B.毒性降低 8.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1分]C.便于贮存 9.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1分]B.相须、相使

中药药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A) 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分离有效成分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 A.生物膜对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强度 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 A.黄连B.黄芩C.金银花D.麻黄E.人参 4.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 5.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 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E) A.解热B.抗炎C.降血脂D.利胆E.抗心律失常 7.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E) 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解热E.镇静 8.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 9.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10.苦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和苷类E.氨基酸和糖类11.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D) A.麻黄B.桂枝C.细辛D.柴胡E.葛根 12.葛根治疗偏头痛的主要依据是(D)

A.有镇静作用B.有降压作用C.有兴奋吗啡受体作用D.有调节脑血管收缩、舒张功能E.以上均非 13.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平喘B.解热C.发汗D.抗炎E.镇静 14.下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E)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5.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适应症(B) A.突发性耳聋B.风湿性关节炎C.冠心病、心绞痛D.高血压E.感冒、头痛 16.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C)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7.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B) A.麻黄碱B.D-伪麻黄碱C.甲基麻黄碱D.麻黄次碱E.去甲基麻黄碱 18.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A)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9.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E.解热 20.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E) A.清热泻火药与燥湿药B.清热燥湿药与凉血药C.清热凉血药与解毒药 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E.清热燥湿药与解毒药 21.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D) A.小檗碱B.苦参碱C.绿原酸D.原儿茶酸E.癸酰乙醛 22.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B) A.生物碱B.黄酮C.有机酸D.挥发油E.氨基酸 23.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A.小檗碱B.黄连碱C.药根碱D.木兰花碱E.甲基黄连碱 24.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抗炎B.解热C.中枢兴奋D.抗细菌毒素E.抗溃疡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1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白鼠中毒表现得影响(6学时) 【目得】观察生附子与制附子致小白鼠得死亡数量,评价炮制对附子毒性得作用。【器材】1ml注射器、鼠笼、天平。 【药品】生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制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 【动物】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 ~22 g。 【方法】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按0、2ml/10g腹腔注射给药,第1 组给予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第2组给予制附子水煎醇沉液。观察并记录30min内 各组小鼠死亡情况。 【结果】记录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组与制附子水煎醇沉液组动物死亡数,比较两者 毒性得大小。 【注意事项】生附子与制附子水煎液制备时均应煎煮4小时以上。 【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前后附子毒性作用差异得原因。 实验2 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 得影响(炭末法)(4学时) [目得]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得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得药理意义。[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得推进距离。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大黄久煎或炮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故生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泻作用增强。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药品] 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1), 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末0、1g/m1),苦味酸。 [动物]小白鼠。 [方法] 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得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用苦味酸标记。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得肠管,置于托盘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1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白鼠中毒表现的影响(6 学时) 【目的】观察生附子和制附子致小白鼠的死亡数量,评价炮制对附子毒性的作用。 【器材】1ml注射器、鼠笼、天平。 【药品】生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制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 0.5g/ml。 【动物】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 g。 【方法】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按0.2ml/10g腹腔注射给药,第 1 组给予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第2组给予制附子水煎醇沉液。观察并记录30min 内各组小鼠死亡情况。 【结果】记录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组与制附子水煎醇沉液组动物死亡数,比较两者毒性的大小。 【注意事项】生附子和制附子水煎液制备时均应煎煮4 小时以上。 【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前后附子毒性作用差异的原因。

实验2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 的影响(炭末法)(4学时) [目的]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的药理意义。 [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大黄久煎或炮 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故生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 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泻作用增强。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 [药品]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 (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 0.1g/m1),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末0.1g/m1),苦味酸。 [动物]小白鼠。 [方法]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的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 只,用苦味酸标记。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炭 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取各组3只小自鼠平均值,用公式汁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各组小肠容积是否增大。 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cm) 炭末推进率= ---------------------------------------- X100% 小肠全长(cm) [结果]按结果记录分析并填表。

中药学知识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知识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现代认识(C) A 血流动力学异常 B 微循环障碍 C 血小板聚集障碍 D 血液流变学异常 E 以上均非 2、下列哪项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B) A 丹参素 B 丹参酮 C 异丹参酮 D 异阿魏酸 E 以上均非 3、莪术抗癌作用机理是(B) A 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 B 对癌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 C 增加肿瘤组织血流量 D 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 E 以上均非 4、下列哪项不是川芎抗脑缺血作用的机理(A)

A 增加脑组织TXA2的生成 B 提高脑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C 降低细胞内Ca2+的超载 D 对脑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有保护作用 E 以上均非 5、丹参所没有的药理作用是(D) A 抗心肌缺血 B 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C 改善微循环 D 抗急性肝损伤 E 抗血栓形成 6、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E) A 藁本内酯 B 川芎哚 C 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 E 川芎嗪 7、下列哪项不是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表现(D) A 改善微血流 B 改善微血管形态 C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D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E 以上均非 8、川芎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D) A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B 抗心肌缺血 C 镇静、镇痛 D 抗射线损伤 E 抗肿瘤 9、益母草静脉注射后可出现(C) 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 B 提高MDA活性,降低SOD活性 C 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降低 D 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 E 以上均非 10、下列哪项不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药理基础(A) A 抗肿瘤 B 兴奋子宫 C 抗凝血、抗血栓形成 D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E 抗心肌缺血 11、益母草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B) A 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 B 降血脂

中药药理学(课后习题)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 第01章绪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二、填空题 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问答题 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3.简述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 4.有人认为中药是天然产物,所以毒副反应低,请简述你对此的看法。 5.请例举几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或中药的活性成分,并简述其研究概况。 6.什么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 A.NA B.Ach C.5-HT D.GABA E.NO 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 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 二、填空题 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2.在中药中,( )、( )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三、问答题 1.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的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有什么关系? 3.中药归经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4.简述四性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5.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五味”所含成分与中药的“功效”、“归经”间有何规律性? 7.简述中药五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第03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作用特点 一、选择题

中药药理学深刻复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三七止血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氨酸). 2.麻黄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碱). 3.党参抗胃溃疡和胃粘膜损伤的有效成分为(党参多糖). 4.细辛镇痛、局麻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 5.五味子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为(五味子醇甲). 6.秦艽抗炎的有效成分为(秦艽碱甲) 7.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同一中药可调节截然相反的两种病理状态.8.人参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Rg3). 9.茯苓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茯苓素). 10.桔梗祛痰的有效成分为(桔梗皂苷). 11、辛味药具有健胃,化湿行气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_挥发油_________。 12、黄芩产生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__黄酮类________。 13、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抗菌作用__互补或增强________。 14、秦艽的抗炎作用必须在动物两侧____肾上腺______保持完整时才能发生。 15、附子中降压的有效成分为__去甲乌药碱________。 16、人参皂苷____ Rg ______类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17、收涩药中所含的鞣质及___有机酸_______均有抗菌活性。 18、使君子中的有效成分__使君子酸钾________可使蛔虫麻痹。 19、苦杏仁经炮制后,抑制了___苦杏仁酶_______的活性,苦杏仁苷分解减少。 20、党参中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为___党参多糖_______。 21、__出血________是人参急性中毒的表现。 22、五味子____粗多糖______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3、____葛根素______是葛根降糖有效成分。 24、细辛的抗菌有效成分是____黄樟醚_____。 25、寒证或阳虚证病人基础代谢___偏低 _______。 26、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__鞣质________。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及药剂人员调配中药处方培训试题 科室: : 成绩: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18.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

第一组 题目:延胡索提取物的镇痛作用 班级: 成员: 指导老师: 延胡索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的研究) 一、延胡索镇痛的历史[1] 罂粟科紫堇属延胡组植物延胡索的块茎。根据南北朝以来直到明清的医案记载和现代科学研究,可把延胡索的临床应用分为三类:1.镇痛作用:延胡索中多种生物碱对胸部疼痛、胃肠疼痛、腹部疼痛、跌打扭伤等有显著的止痛作用;2.治疗心血管疾病:延胡索对心血管疾病有肯定的药效,能扩张冠脉,治疗心率失常;3.用于妇产科通经、行气:可治疗痛经和产妇产后宫缩痛。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使肌肉松弛,并具有解痉作用。口服延胡索可产生类似吗啡及可待因的效果,能缓解一般神经痛、头痛、腰痛、关节痛、月经痛、肿疡疼痛等。延胡索对轻度痉挛性疼痛的有效率大致与杜冷丁相当。另外,延胡索还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功效。 延胡索的研究新发现 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金国章院士为代表的药理学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延胡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的镇痛、镇静机理与传统的麻醉性镇痛或消炎解热镇痛机理不同,延胡索乙素是属于植物中枢多巴胺受体抑制剂,是一种增强内源抗痛系统功能的新作用机制,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且安全性好,无成瘾性。二、延胡索的主要功效及化学成分[2] 功效:延胡索有活血、理气、止痛功效和镇痛、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 化学成分: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丙素、延胡索丁素、延胡索戊素、延胡索己素、延胡索辛素、延胡索壬素、延胡索癸素、延胡索子素、延胡索丑素、淀粉、黏液质、挥发油及树脂 三、延胡索乙素的镇痛机理[3] 延胡索乙素生物活性最强,其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内多巴胺(DA)受体有亲和力起通过阻断多巴胺DI受体增加脑内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而产生镇痛作用。 四、提取方法[4]

中药药理学试题与答案(1~3)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活性较强的二醇类人参皂苷是( B ) A.Ra1 B.Rbl C.Rc D.Rg3 E.Rg1 2、能导致肾小管坏死的中药是( D ) A.马钱子 B.乌头 C.木通 D.雷公藤 E.大黄 3、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D ) A.人参B.当归C.附子D.枳壳E.白术 4、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C ) A.中和内毒素 B.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C.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D.抑制内毒素的释放 E.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5、下述除哪项外,均是大黄止血的作用机理( D ) A.促进血小板聚集 B.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C.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 D.补充维生素K E、降低凝血酶Ⅲ活性 6、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C ) A.抗炎 B.解热 C.中枢兴奋 D.降低血压 E.抗溃疡 7、苦参对下列病原体有抑制作用( B ) A.疟原虫 B.滴虫 C.血吸虫 D.肠道阿米巴原虫 E.鞭虫 8、丹参扩张冠状动脉机理是(A) A.阻滞钙内流和钙调蛋白作用 B.促进钙内流 C.开放钙通道 D.开放钠通道 E.促NO生成 9、许多寒凉药具有哪项药理作用( E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 E.抗感染 10、延胡索总碱/左旋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的不正确描述是( C ) A.延胡索总碱具有镇痛作用 B.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 C.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弱于复方阿司匹林 D.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没有成瘾性 E.镇痛机制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受体有关 11、不具有利胆保肝作用的中药是(A) A.苍耳子 B.柴胡 C.茵陈 D.大黄 E.栀子 12、三七的扩张血管的作用机理与以下哪项有关( D ) A.兴奋β2受体 B.阻断α受体 C.直接作用 D.阻Ca++内流 E.促NO释放 13、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 D ) A.甘草甜素 B.秦艽 C.大黄 D.人参 E.芒硝 14、银杏内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 B ) 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cAMP B.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C.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TXA2合成 D.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E.促进PGI2生成 15、大多数补虚药增强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正确的描述是( C ) A.增加动物免疫器官重量 B.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D.升高血白细胞 E.诱生干扰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除抗病原体外,清热药的_抗细菌毒素_、_解热__和影响免疫功能作用等也参与了抗感染。 2、五味子能明显诱导鼠肝微粒体_____ P450酶系____活性,增加______解毒___能力。 3、益母草中的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已被证明具有兴奋______子宫___的作用。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 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性质:专业课、独立开课 适用专业:中药学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 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本门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54,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32学时共8个实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验证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单个实验考核: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占30%,操作过程与结果占50%,实验报告项目占20%。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试验考核占80%。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张大方主编的《药理与中药药理试验》,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实验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及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 中药药理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3. 中药药理实验样品的注意事项 4. 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 5. 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 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学时)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

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组方法和原则。 四、学时安排 2学时 实验二祛风湿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及 秦艽对蛋清致大白鼠足肿胀、耳肿胀的影响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抗炎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秦艽对小鼠足肿胀(蛋清法)的影响 4.掌握秦艽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5.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及常用实验方法的选择。 5.蛋清法和二甲苯法制造急性炎症模型的方法。 6.足趾部皮下注射的方法、肿胀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三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实验设计及实验研究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消化系统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一附子炮制前后致小鼠中毒死亡的情况比较 实验目的:用小鼠死亡数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毒性的不同 实验原理:附子的有毒成份主要是乌头碱。它的性质不稳定,经长时间用水浸泡和加热煎煮炮制,都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生附子中乌头碱含量高,经过炮制后乌头碱含量减少,毒性也降低,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的剂量就比生附子大得多。实验器材:小鼠笼(或罐)、电子天平、注射器(1ml),小鼠灌胃针头。 药品:生附子和熟附子水煎液1g/1ml、苦味酸。 材料: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拘。 实验方法 1,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附子和炮制后的附子水煎液灌胃。30min后观察两组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数有无不同。 2,生附子灌服后约20min动物出现腹部收缩,身体摇摆,步态不稳和不安静等现象;30min 左右可能死亡。而炮制附子水煎液灌服后则无此中毒现象。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 思考题: 1.中药炮制后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2.为预防附子中毒,应如何降低其毒性

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醋酸扭体法观察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变化 实验原理:延胡索的醇制浸膏、醋制浸膏、散剂等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较弱。延胡索乙素为镇痛主要有效成分,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弱但优于复方阿司匹林,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与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副作用少而安全,没有成瘾性。镇痛时对呼吸没有明显抑制,也无便秘等副作用。生品中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煎液中有效成分低,醋制后生物碱成盐,易溶于水,镇痛作用增强。 左旋四氢巴马汀是一个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 受体,使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方法: 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延胡索和炮制后的延胡索水煎液灌胃。45分钟后分别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15min后观察小鼠们15分钟内扭体的次数。 实验结果: 思考题: 1.炮制后延胡索镇痛作用增强的原因

20xx年7月浙江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药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3046 一、名词解释 ( 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四气 2.七情 3.相恶 4.泻下药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B.确定中药品种 C.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D.研究中药作用机制 2.研究认为多数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 .兴奋中枢神经B.增加能量代谢 C.具有抗感染作用D.兴奋内分泌系统 3.中药药理作用双向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A .剂量B.实验方法 C.药物产地D.机体状态 4.中药制备工艺差别可产生的影响为()。 A .作用强度改变B.影响毒性 C.减少副作用D.影响吸收 5.桂枝发汗解肌功效与下列哪项作用无关?() A .扩张血管促进发汗B.抑制血小板聚集 C.解热D.抗菌抗病毒 6.以下哪项不属于麻黄的主治范围?() A .支气管哮喘B.低血压 C.肾炎与水肿D.白细胞减少症 7.以下哪项无降压作用?() A .黄连B.黄芩 C.知母D.北豆根 8.大黄的止血有效成分是()。 A .大黄素、大黄酸B.大黄酚 1

C.芦荟大黄素D.番泻甙 A 、大黄酸甙 9.下列哪项不是秦艽的药理作用?() A .抗炎B.镇痛 C.抗过敏D.降血糖 10.下列哪种药具有抗脂肪肝的药理作用?() A .茯苓B.猪苓 C.泽泻D.茵陈 三、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使君子可驱杀哪几种寄生虫?() A .蛔虫B.蛲虫 C.绦虫D.姜片虫 E.鞭虫 2.具有促进骨骼生长作用的药物是()。 A .人参B.党参 C.当归D.鹿茸 E.淫羊藿 3.人参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A .增加肾上腺重量 B.增加垂体组织重量 C.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 C 含量 D.增加尿中类固醇排泄量 E.降低血液中类固醇水平 4.下列何为麝香的药理作用?() A .强心作用B.增加心肌的供血 C.兴奋中枢D.抑制中枢 E.抗炎作用 5.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 A .口服有效B.作用快 C.对动物自主活动有影响D.可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 E.量效关系不规律 6.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加速微血流B.改善微血管形态 C.促进微血管重新开放D.促进新生微血管形成 2

中药药理学试卷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试卷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A) 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分离有效成分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 A.生物膜对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强度 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 A.黄连B.黄芩C.金银花D.麻黄E.人参 4.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 5.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 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E) A.解热B.抗炎C.降血脂D.利胆E.抗心律失常 7.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E) 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解热E.镇静 8.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9.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 10.苦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和苷类E.氨基酸和糖类 11.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D) A.麻黄B.桂枝C.细辛D.柴胡E.葛根 12.葛根治疗偏头痛的主要依据是(D)

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

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中药教学部姚干编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2005年02月10日 前言 我国中医中药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在历代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药效学经验。中药和方剂是祖国医学的精华,其药理作用需要不断地加以研究与探索。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来研究中药的组方、成分、作用机理及用途的一门前沿科学,而中药药理实验和中药药理学是不可分割的一门学科的两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中药药理实验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为主线,运用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进行单味中药与经典方剂的研究,对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这一伟大宝库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中药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指导是以中药专业培养计划为依据,按照《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编撰而成的,主要供我院中药专业本科学生实验教学使用。 本实验指导首先对中药药理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选择的实验项目力求内容经典、实用,既与理论课有密切联系,又有实验课的独特体系;既有整体动物实验,又有器官水平实验;既有定性实验,又有定量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实验。从而使学生初步具备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解基本理论,从而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目录 中药药理学实验须知 3 中药药理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 5 实验一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的影响17 实验二生大黄、制大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17 实验三秦艽对蛋清致大鼠后跖肿胀的影响18 实验四青皮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19

实验五金铃子对小鼠的镇痛作用20 实验六人参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作用20 实验七人参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21 中药药理学实验须知 一、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㈠目的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中药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验证中药药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更牢固地掌握中药药理学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精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精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新修本草) 3.“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证类本草)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本草经集注) 7.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三七) 8.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矿物药) 9.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蜜)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土) 11.淡味药的功效是(利水) 12.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甘) 13.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辛) 14.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收敛固涩) 15.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苦) 16.咸味药的功效是(软坚散结) 17.苦味药可以治疗(便秘证) 19.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相杀) 20.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甘草与芫花) 23.入汤剂应当后下的药物是(白豆蔻) 24.入汤剂应当先煎的药物是( 石决明) 25.入汤剂应当包煎的药物是( 车前子) 26.下列应当冲服的药物是( 蜂蜜) 27.治疗风寒表实证,首选的药物是(麻黄) 28.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29.具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荆) 30.素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生姜) 32.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荆芥) 33.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羌活) 35.下列可以熄风止痉的药物是(蝉蜕) 37.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之要药是(石膏) 38.既清虚热,又清实热的药物是(知母) 39.黄芩、黄连与黄柏的共同功效是(泻火解毒) 41.“乳痈要药”指的是(蒲公英) 43.下列属于生地黄与玄参共同功效之一的是(养阴) 44.既清虚热,又解暑热的药物是(青蒿) 45.泻下攻下,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大黄) 47.独活既可散风寒又可(祛风湿) 49.防己能够治疗的病证是(水肿) 51.肝肾亏虚,胎动不安,首选的药物是(桑寄生) 53.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宜首选的药物是(广藿香) 54.既温中化湿,又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 55.行气消胀满的要药是(厚朴) 56.治疗脾经湿热,口中甜腻的药物是(佩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