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7)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7)生态系统的信

息传递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孔雀开屏、雌鸟鸣叫召唤雏鸟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能够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双向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4、蝙蝠能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某些灯蛾种类也能发出超声波干扰蝙蝠的超声波,并使其堵塞或失灵,从而干扰蝙蝠的捕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与灯蛾通过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B.蝙蝠与灯蛾发出超声波属于行为信息

C.蝙蝠与灯蛾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蝙蝠的种群数量会制约灯蛾的种群数量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C.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7、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8、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9、①萤火虫通过闪光来互相识别;②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飞起,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③某种植物根系可以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因找不到宿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一一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11、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 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12、下列属于化学信息传递的是( )

A.蝙蝠通过声波识别周围环境

B.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C.蜜蜂通过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D.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

13、下列有关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电子仪器模拟蜜蜂跳圆圈舞和摆尾舞的振动频率或声音来吸引蜜蜂,属于行为信息的应用

B.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 使有害动物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C.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

D.利用信息传递作用控制动物危害属于生物防治技术

14、有关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

B.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可以降低种群密度

D.利用信息传递可防治害虫,但效果很差

15、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孔雀开屏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雌鸟鸣叫召唤雏鸟属于动物的物理信息,A错误;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B正确;“人间叫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于温度的影响所致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C正确;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如光照、温度、磁力、湿度等,也可以来自生物.如萤火虫发出一定频率的闪光、动物体鲜艳的颜色等,A正确;动物的特殊行为可以传递给同种或异种生物.B正确;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双向进行,如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利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不仅来自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A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体内不同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B项错误;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如母鸡下蛋后的叫声,养鸡人会知道,C项正确;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也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査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蝙蝠与灯蛾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在相互选择中实现共同进化,A项正确;蝙蝠与灯蛾发出的超声波属于物理信息,B项错误;蝙蝠与灯蛾都可以发出超声波,互相影响.说明其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正确;蝙蝠是灯蛾的天敌,蝙蝠的数量变化会影响灯蛾的种群数量,D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是利用了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这属于对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是由“日照长短”这个物理信息对黄麻的刺激引起的,D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难度中等。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来说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行为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即化学信息)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这说明“轰”的声音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据此说明,这一物理信息与繁衍有关。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物理、化学、行为信息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因此,题干信息表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三个实例分析如下:实例①中的“闪光”属于物理过程,因此通过“闪光”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实例②中“急速飞起、扇动翅膀”是雄鸟发出的行为信息;实例③中植物根系分泌的化合物是一种化学物质,传递的是化学信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孔雀开屏,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

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A正确;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B正确;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C正确;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蝙蝠通过声波识别周围环境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A错误。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B正确。蜜蜂通过跳舞传递蜜源信息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C错误。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D错误。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振动频率或声音属于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A错误;特殊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 正确;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利用的是某些害虫的趋光性,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C正确;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且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中的有些就是利用信息传递作用,D正确。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可以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从而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属于化学信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A正确。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其中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索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厲于生物防治,C正确。利用信息传递防治害虫效果明显,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对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没有较大干扰,不会造成环境污染,D错误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行为信息等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物理信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解析:1.X由植物释放,可吸引甲昆虫天敌,也可驱赶乙昆虫,故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传递。

2.光信息影响两种昆虫的活动时间,甲昆虫的活动还受到其天敌的影响,故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两大来源是无机环境和生物。影响乙昆虫的信息有光照和X物质,分别为物理和化学信息。蜘蛛捕食感受的是蛛网的震动,为物理信息。

3.物质X可吸引甲的天敌,驱赶乙昆虫,故甲昆虫天敌增加,因乙昆虫减少,其天敌也随之减少。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一) 1.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鱼 B、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昆虫 C、一个农贸市场的鸡 D、一个公园里的所有日本樱花 2.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3.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节准焦螺旋 4.下列关于使用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C.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楚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B.细胞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D.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6.下列各项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和变形虫 B、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 C、真菌和草履虫 D、蓝藻和乳酸菌 7.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病毒和柳树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青蛙和酵母菌8.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Mn、Zn、Mg B.Zn、Cu、Mg、Ca C.Zn、Cu、B、Mn D.Mg、Mn、Cu、Mo 9.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 A. C、H、O、N、P B. C、H、O、N C. C、H、O D. O、H 10.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元素是( )。 A.C、H、O B.C、H、O、P C.C、H、O、N D.C、H、O、N、P 11.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为() A.12800 B.11018 C.≥11018 D.≤12800 12.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条多肽链,共由574个氨基酸构成,则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和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574、574、574 B.570、570、570 C.574、4、4 D.570、4、4 13. 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含答案)

第5章第4节 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发生在() A.细胞与细胞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 C.种群与种群之间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可能发生于细胞与细胞之间。 答案: A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 答案: A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鸡场在秋季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②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如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或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B选项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即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B 4.蟑螂喜好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7)植物生长素的发现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7)植物生长素的发 现 1、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2、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提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3、下面是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据图分析,相关实验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 A.鲍森·詹森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IAA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B.拜尔认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C.温特认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

下部的生长 D.达尔文认为单侧光对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使向光面生长比背光面更快,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4、如图是取自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些经典实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①取自达尔文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的感光部位 B.图③取自鲍森?詹森实验,其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 C.图⑤是温特实验的实验组,其对照组使用的是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 D.图①②④都能验证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因单侧光的照射而发生横向移动 5、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D.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6、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7、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 C.尖端、尖端下部、尖端下部D.尖端、尖端下部、尖端

高中生物选修三生态工程知识点

专题四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 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被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系统。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设计所依据的是生态学和工程学原理 1、生态学原理 (1)物种共生原理: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存在着共生、竞争等关系,这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反馈机制。 (2)生态位原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依据此原理,可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种群的稳定而高效的生态系统。 (3)食物链原理:食物链/食物网是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基础,物种间的食物关系是生态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 (4)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陷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如“三北防护林”虫害、珊瑚礁区的生机) 2、工程学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利用收集到的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转变为有机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N、P、K等元素的循环利用。 (2)协调与平衡原理: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太湖等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和藻类疯长现象;西北衰败的杨树和繁茂的当地树种间的大反差。 (3)整体性原理:生态工程建设,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三、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题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习要求 基础训练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森林中的一棵死亡倒下的树及在其上生活的苔藓、藻类、蘑菇、 白蚁、蠕虫和鼠等,它 们共同组成了() A .种群 B . 生物群落 C .食物链 D .生态系统 2 . 农田生态系统属于()

A .草原生态系统 B .人工生态系统 C.陆地生态系统 D .淡水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3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阳光、生产者和分解 者 4.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群落中化学能的是() A.蚯蚓 B. 小麦 C. 硝化细菌 D .酵母菌 5.能加快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的 是() A.生产者 B . 消费者C. 分解者 D .空气 6.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能够() A .吸收代谢废物并释放氧气 B .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成无机物 C.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 .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8完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 9 .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 A .蝗虫 B .蚯蚓 C .蜘蛛 D .蛇10 .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

高二年级生物寒假作业 本学期寒假作业分两部分: 1.整理本学期必修一和必修二各章节的学习笔记,查漏补缺。 2.巩固本期学习内容,完成以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一代,在其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2 B.1/4 C.2/3 D.1/3 ()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5.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A.1/3 B.1/4 C.1/2 D.1/5 ()6、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 B.25% C.75% D.100% ()7.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 ()8.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形成初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B.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C.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 D.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过程中 ()9.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是3:1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10.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测交的一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1、两个杂合子交配,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子是()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2、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

示范教案(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教学重点 1.信息的种类。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1.文字资料1:信息的种类。 2.文字资料2:信息传递的例子。 3.文字资料3:课外实践的设计。 4.文字资料4:课堂问题、例题。 5.视频: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归纳出信息传递的种类。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信息传递的作用。 5.通过对教材信息传递例子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信息传递的特点。并列举出其他例子,进行归纳,得出信息传递的种类。 6.通过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和“资料分析”,学生能总结出信息传递的作用。 7.通过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实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8.能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9.认识到信息传递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这一事实。 10.关注信息传递在农业上的应用。 11.通过课外实践,培养科学严谨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面先复习一下。 课件展示: 1.物质循环的概念。 2.简要叙述碳循环。 3.简要叙述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生回答(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和修改) 推进新课 师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中十分重要。大家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信息? 生1 文字、语言、消息、情报。 生2 数据、信号、声音、感觉、光线。 生3 气味、动作、表情。 …… 师很好。信息的种类很多,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那这些信息是依靠哪些途径传播的呢?作用的对象是谁? 生电视等媒体、报纸、书本、广播、生物个体等途径。作用于人。 师很好。事实上,信息业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而且时常发挥着奇妙的作用!下面我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培养搜集资料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课堂练习,训练巩固探究实验中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学习,认同生命信息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信息传递实验探究中如何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基于对生物现象的描述,学生通过过网络等多种途径即可搜集到有关信息传递的实例,但如何区分这三种信息;并让他们认识到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这些都还需要同学间的合作、讨论,老师的点拨来完成。探究实验设计一直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结合本节知识点通过课堂训练的形式进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训练和巩固。 学法指导:资料分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探究 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法、讲述法、指导法 教具准备:PPT 信息传递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一节课 教学设计思路: 本人通过一段视频引入新课:“蚂蚁的生活片段:通过信息素设置路径,找到食物如何通

过触角告诉同伴前来帮忙,发生种内争斗,如何释放信息素清理死者等”——引出信息概念— —复习细胞、个体生命信息观——引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搜集到的信息传递种类(有的用PPT 展示、有的组直接举例,各种信息传递种类还是比较全面)——小组合作讨论:信息传递在生命活动、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有何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下讲义,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训 练:从实验结果比较中推导出实验结论;——结课并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6

高二寒假作业6 一、单选题 1.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AA 个体占25%,Aa 个体占50%,aa 个体占25%,但aa 个体失去繁殖能力,则子一代中杂合子基因型占( ) A .91 B .92 C .94 D . 6 1 2. 种群中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②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③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④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3.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 C .基因型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a 基因的频率 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4. 某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这将: A 、降低隐性基因型的比例 B 、使隐性基因淘汰 C 、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很小 D 、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5. 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 A .个体最大的 B .个体最小的 C .个体差异最少的 D .个体差异最多的 6. 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②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④ 新物种产生意味着基因库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 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D .变异都有进化价值 8.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物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 .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 .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 .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9. 对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好题集锦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好题集锦 (2013年高考研讨)(原创+改编)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各图所示的某些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A中,共有条食物链,若由于某种原因蛇突然全部死亡,则短期鹰的数量将。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2)上图B中,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3)上图C中,假设在每种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从来源不同的途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草中含900kg的生物量,最多能使鹰增重 kg。 (4)上图C中,假设每种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来源比例不知道,每种较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比例也不知道,要使鹰增重1kg,则至少需要消耗草 kg。(5)上图D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提供给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答案: (1)8 增加植物→鼠→猫头鹰 (2)3250 (3)4 (4)25 (5)25A/(5-4x) 2013年一模 28题(16分)研究发现,某污染重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功能。图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目前人们依据的理论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2)甲基汞通过富集而危害人体神经系统。研究发现,在甲基汞的作用下突触间隙会持续存在较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同时发现甲基汞高度亲脂,又能与蛋白质结合,请推测乙酰胆碱增多的可能原因是 。 (3)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类似作用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外。其去向还有。 (4)根据题干信息,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危害的思路: 。 答案:(1)净化水体空间(垂直和水平)(生物)群落演替(2)食物链甲基汞导致突触前膜释放过多的神经递质(也可以从影响酶的活性角度回答,也可从影响载体蛋白的角度回答) (3)分解者分解者和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种植能大量吸收贡的植物,再从这些植物中回收汞(在贡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一定量的B类细菌,或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分解甲基汞的真菌)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一)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A.杂交和自交;测交 B.自交;杂交和测交 C.测交;自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自交 3、孟德尔对遗传定律的探索经过了()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讨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4、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5、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a)的儿子,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可能性是()A.0 B.1/2 C.1/4 D.3/4 6、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染=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7、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白化病为隐性基因控制),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A.1/2 B.2/3 C.1/4 D.1/6 8、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黄鼠与黄鼠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1/2 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黑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不可能出现黄鼠 9.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素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10.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

广东省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功能不同B.内质网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形成有关C.抗体的产生与游离核糖体有关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 )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气等小分子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3.下列图中,① 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 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 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 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4.下列关于细胞 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变是正常细胞遗传 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 B. 细胞凋亡是在不利环 境下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 C.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D.衰老细胞的酶活性一般比较低 ()5. 右图为一个家族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传递情况,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细胞质遗传 B.Y染色体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6.20世纪30年代之前,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但通过实验充分证明了,DNA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遗传物质DNA的实验发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

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B.要证明什么是遗传物质,必须设法将蛋白质、糖类、DNA等物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 C.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是整个噬菌体进入细菌内 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12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7. 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无丝分裂繁殖 B.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D.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产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导致的 ()8.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此细胞中基因a可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也可能是减 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 叉互换产生的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中,下一分裂相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 的分离 三、非选择题,每题16分,共64分。 9.(2009·广东卷改编,每空2分,共16分)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6~8h间,光合速率________(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CO2含量________,植株干重________。 (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______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每空2分,共16分)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 B、Z 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

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_训练案及答案(上课用)

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高效课堂高二生物必修3训练案 一、(A层)基础知识巩固: 1、蜂王能分泌一种物质,使失散的蜂群能重新聚集在自己的周围,这种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激素调节 2、美国科学家用浸有甲基丁香酚的纸片挂在柑橘园里,三天内诱得大量的雄性柑橘害虫。这种药物属于( ) A.性激素B.物理信息物质C.化学信息物质D.杀虫剂 3、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 A.蛾类在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D.柳树喜欢在强光下生长 4、生态系统的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下列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 A.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细胞内B.狼捕食兔子 C.雌蚊能找准血管吸食哺乳动物的血液D.一个蜂巢中的蜂王和工蜂 5、一阵微风吹过,蜘蛛在蛛网上静待不动;一阵狂风来袭,蜘蛛迅速逃离蛛网;一只小飞虫被粘在蛛网上拼命的挣扎,蜘蛛大步奔向小飞虫所在位置,美餐一顿。由以上不同情况下蜘蛛的行为差异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蜘蛛可以从蛛网的振动中获得信息 B.风的大小可以给蜘蛛提供是否有食物的信息 C.蛛网上有给蜘蛛提供是否有食物的信息的化学物质 D.小飞虫的挣扎为蜘蛛提供了行为信息 6、雄孔雀开屏、蝙蝠捕虫时的“回声定位”,干旱季节蚯蚓的“深居”行为分别体现出动物的什么信息传递() 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7、一种萤火虫能以别种萤火虫的雄虫为食物,它会发出别种雌虫的回应闪光以骗取雄虫自投罗网。它能以闪光信号吸引4种其他种类的雄虫。当别的雄虫热切地接近它并欲行拥抱之际,正好走向死亡之渊。萤火虫的闪光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信息素 8、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B.萤火虫发荧光 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D.雄鸟的“求偶炫耀”9、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起的作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动物只有在求偶时才表现出行为信息 10、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换毛现象是感受到外界环境中的什么信息引起的() A.温度B.光照强度C.光周期D.湿度 11、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既有报警作用又有防御功能。这种气体信息与下列哪种情况传递的信息是同一类型( ) A.蒲公英即使在很弱的磁场下,开花也要晚很多 B.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 C.胡桃树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起毒害作用 D.地行鸟发现敌情时,雄鸟就会急速起飞,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信号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13、连年种植花生的土地里有大量的蛴螬(一种昆虫),严重危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实。人们发现,若花生与甘薯轮种(一年种花生,一年种甘薯),除了能大大减轻蛴螬的危害,还能够增产,原因是() A.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B.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 C.促进了农田的物质循环D.巧妙地利用了种间关系 14、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要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在适当的时期() A.补充光照,延长光照时间B.适当提高温度 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D.适当多浇水 15、右图所示为I和Ⅱ两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日照长度的关系曲线。 由图可以判断( ) A.I是短日照植物,Ⅱ是长日照植物 B.I是长日照植物,Ⅱ是短日照植物 C.I是短日照植物,Ⅱ是中日照植物 D.I是长日照植物,Ⅱ是中日照植物 16、用黑光灯诱杀害虫是利用了生物的什么特性?这种信息属于哪一种类() A.趋光性、物理信息B.向光性、物理信息 C.趋光性、行为信息D.向光性、化学信息 17、下面有关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信息传递 B.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与信息传递没有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范围可以是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之间,还可以是生物与环境之间 18、生物根据环境信息的变化能() A、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B、改变生物自身的遗传性

寒假作业高中生物高二

高二学年寒假作业·生物(一) 完成时间:1月19日~1月25日 单元检测——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选择题 1、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统一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②各种生物核酸都相同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④各种生物的 蛋白质都相同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 2、甲学者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C三种化合物,乙学者将组成T2噬 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D三种化合物。你认为C、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 A.尿嘧啶、胸腺嘧啶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D.尿嘧啶、腺嘌呤 3、新鲜黑藻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及化学元素分别是()。 A.水、碳B.水、氧C.糖类、碳D.蛋白质、氧 4、有关生物体细胞组成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B.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 C.在同一生物的不同体细胞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 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5、经分析,某一有机小分子样品含C、H、O、N 4种元素,该分子很可能是()。 A.氨基酸B.磷脂C.核苷酸D.蛋白质 6、用含有放射性14N的肥料给植株施肥,在植株中最先检测到含放射性14N的物质是()。 A.葡萄糖B.氨基酸C.蛋白质D.脂肪 7、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下列物质中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 A.B.C.D. 8、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五碳糖种类及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9 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由氨基和羧基组成的 B.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氨基酸是酸碱两性化合物,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山东省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二)

高二生物寒假作业(二) 一、选择题 1.用同位素标记法跟踪氨基酸,了解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看到标记物出现在下列细胞结构上的先后顺序是 A.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B.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细胞膜、内质网、细胞核 D. 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 2.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4. 人体肝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 H2O B. 氨基酸 C. 甘油 D. O2 5.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①核糖体②叶绿体③中心体④线粒体 A.①②④ B.④ C.②④ D.③④ 6.右图所示为一种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 肽链和肽键数目分别是 A.1、124 B.8、124 C.1、123 D.8、116 7. 若环境温度从15C o上升至25C o,人体内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8.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单位:kg/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丙种群个体所含有机物的平均值一定大于丁种群 B.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等于a所含的能量 C.若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20%,则b+c+d=0.2a D.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什么是生物圈? 2、如何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试用结构模型来表示。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哪些? 5、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什么?生产者的作用是什么? 6、硝化细菌是分解者吗? 7、消费者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的生物?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8、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的生物?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9、什么叫食物链?什么叫食物网? 10、什么是营养级?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在不同食物链中相同吗?? 1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什么渠道流动的? 12、食物网的复杂水准与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相关系吗?如果有,是一种什么关系?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试用模型表示。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为什么? 5、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 6、地球上绝绝大部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极少数特殊空间,如光线照射不到的深海热泉附近的生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7、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是如何获得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能量传递率一般是多少? 9、什么是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是否有倒置的情况? 10、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实践意义? 11、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使用了什么生态学原理? 12、素食和肉食哪一种更能充分利用能量?为什么?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比有什么特点? 2、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有? 3、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如何?请以碳循环为例实行模型描述。 5、“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大力植树造林,是否会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为什么? 6、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什么?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哪些类型?

天津市高二生物寒假作业(5)

(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40个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种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B.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D.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相同 3.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原因是 A.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B.背光一侧生长素大量合成 C.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快D.向光一侧光合作用旺盛 4.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 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 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仍然可以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 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一侧放置一含赤霉素的琼脂块,胚芽鞘会向未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 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 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 用适宜浓度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6.下列关于激素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需要血浆的运输作用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并且能够释放递质 C.二者都不能长期存活D.激素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产生与释放 7.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传递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8.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 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9.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可表示突触小泡的膜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

(完整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知识点

精心整理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知识点 知识点概述 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与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

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

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2、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 常见考点考法 对信息传递有关知识点辨析不清 ⑴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