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中国儒道佛三家思想

一、判断题(题数:10,共 50.0 分) 1 道教的教团有士大夫的符水治病和民众的神仙道教。(5.0分) 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2 观世音居住在安徽九华山,她是男身女相,主要为了与众人方便说佛法。(5.0分)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3 道家思想就是完全不理人世。(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4 道教来源于多方,是本土性的宗教。(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5 “主静立人极”中的“极”就是最高原则、最高的道理。(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6 乾道像母亲,坤道像父亲。(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7 庄子讲的“逍遥”意思是唯一的,即摆脱不必要的包袱。(5.0分) 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8 大隐隐于野,小隐隐于市。(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9 道家里的“净”就是凝聚精神的意思。(5.0分) 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10 因人之情属于人性论的内容。(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二、单选题(题数:16,共 50.0 分) 1 下面哪一位主张“心就是理”:()(3.12分) 0.0分 ?A、 程颢 ?B、 陆象山 ?C、 朱熹 ?D、 程颐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 内圣外王是下面哪一项的理想人格:()(3.12分)0.0分 ?A、 法家 ?B、 佛教 ?C、 道家 ?D、 儒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 黄老之学始于下面哪一个时期:()(3.12分) 0.0分 ?A、 汉代 ?B、 宋代 ?C、 战国 ?D、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在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卓越的进步与完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文人的智慧的体现,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常卓发展。 关键词:儒学;道学;佛学;文化;历史;影响 一、儒学 孔孟荀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出现的。西汉董仲舒批判吸收了先秦秦汉其余诸家学说,使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学。理学家出入佛老,返归六经,创建了宋明理学,主要表现形式即为理学从梁漱溟到杜维明,他们的时代课题是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全球文明中继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儒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的思想所传授的不外都是“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不仅只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儒家学说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世界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的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大多都受到了儒家的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到了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儒学的历史发展。 二、道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使得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古人所谓“杂而多端”。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神仙理论(或生死观)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内容。但在道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长生成仙或者说对解脱生死的看法是有所变化的。大体而言,可分为从汉魏时期重视肉体成仙到隋唐偏重精神解脱,再到宋元时期的性命双修理论。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道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

初中语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人不揣冒昧,试图通过解读苏轼儒道佛思想,来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了解苏轼,并达到爱汉语言,爱中国文化的目的。 请看《赤壁赋》中的 儒家思想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著精神,孟子“杀生取义,舍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给儒家子弟以榜样和无穷的精神动力。文死谏,武死战。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这种精神造就了不少英雄和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场面。其中不乏“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誓死不辱”“不成功毋宁死”的心态。 纵观苏轼一生,虽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著,其积极入世用世思想显而易见。作者被贬荒蛮,“破帽多情却恋头”“湿柴如桂米如珠”,物质贫乏到极点;“新贵旧交音书绝”“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神孤苦到尽头。尽管如此,苏轼游赤壁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南往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也".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这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流露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么强烈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永流传。 佛家思想 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毕竟内心还是痛苦无比的。身遭诬陷被贬而说不痛苦,绝对骗人。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人生苦短,万事皆空,佛家思想滤净了苏轼心灵上的渣滓,使其更澄澈清新,不为外物所累了。道家思想 道教思想是我悠悠华夏,皇天后土中孕育诞生的极其宝贵的智慧之树。这颗土生土长的大树,吸日月精华,收天地之灵气,沐风浴雨,生命力极强。它的根系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它的精髓渗透中华儿女的毛细血管里。不能等闲视之,消极看之。 清风明月,白雾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本身就是多么洁净的美好仙境啊!文章第四段充满哲理,说出了渺小与广大、须臾与无穷(一瞬与无尽)、盈与虚、物与我的辩证关系。这正是道教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随时而化,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安命,乐而忘忧,和光同尘。 用心爱心专心 1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摘要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笔者试就儒道佛思想在其小说中的表现、意义及其成因作系统的论述。 一 儒道佛思想对汪曾祺小说的影响,作家自己认为,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他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一文中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1〕儒家思想在其小说中表现如下。 (一)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突出表现在《落魄》和《故人往事?如意楼和得意楼》。这两篇写的是生意场上的事情。前者写抗战时期内地一家小饭馆里一位精明能干的南京人和一位自甘报弃的扬州人;后者写胡老板的自信自强和吴老板的萎靡不振。通过对两类人物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南京人和胡老板的赞同,对扬州人和吴老板的鄙视,表现了儒家“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念和由此形成的崇高的人格气节。《徙》中写小学教员高北溟身处恶境,却不苟合于世。他面对世俗的压力和权势的排挤,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清高方正的品格。为了恩师的遗稿能被刻印,他省吃俭用,甚至不惜牺牲爱女的前途。在《故乡人》中,写王淡人以行医为生,却免费为穷苦的乡人看病治病;家乡发大水,他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乡人,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故里三陈?陈泥鳅》中,写陈泥鳅“也好义,也好利。”她救死尸讨价还价,救活人则不计报酬,救上来的人一无所有了,他连姓名也不问,还把自己的积蓄无偿地周济孤寡老人。这种尚义精神是儒家义以为上思想的表现。在《鸡毛》、《捡金子》以及《故里杂记》中的《李三》和《鱼》等篇,则斥责了见利忘义的卑劣行为,从反面表现了“以义为上”的主题思想。 (三)对仁爱思想的表现。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充分体现构成了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岁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一、儒家的人生态度:“入世”、“有为”、“现实”的人生态度 (一)“入世”: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 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 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现在这么郁闷烦恼,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 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说到儒家的“入世”的情怀。 (二)“有为”: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时人评价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不能干你还硬要干,就不是违反客观规律吗?这是对孔子的最大误解。我们说,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于这番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你的良知判断并确定一个一生将为此奋斗的境界,哪怕是在实现这个境界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在所不惜,不放弃这种努力,不放弃这种追求。它展示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理想暂时不能实现,但不停止努力,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理想就能实现。 有两句话最能代表着儒家这种有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 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中国圣贤要让真正的君子这样呢?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因为“天行健”,即自然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因此人应该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所谓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风雨博施,阴阳大化”,都是在这样运动着,生生不息啊。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重要的特性在于生生不息,人就应该向天道学习,君子要自强不息。大地的品性是承载万物,君子要向大地学习,要宽容,要厚德载物。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担当起多少的责任,心胸能容纳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担当的东西就越多。叫厚德载物,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3)“现实”:重现实,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一种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儒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注重对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家庭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改造。这些现实的命题决定了其学说的“现实”性特征。 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入世”、“有为”和“现实”。 (二)“无为”。道家的超世又和无为相联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对知识、理性的东西,持超越的态度。哲学上讲超越的概念,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依顺事物的本性,依顺人的本性真情,依据本性和规律去办事。这就叫无为。因此,道家讲的无为,前面必须要有两个字加以规定,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在谈道家无为思想时,一般就说“自然无为”。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过《老子》中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者,小鱼也。从字面上看,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一下锅就动铲子翻搅,否则肉就要碎烂。引申开来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是不要扰民,不要烦杂,不要朝令夕改。换句话说,就是要顺应事物的本性而为。这就是道家的无为。它有一个超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里面。(三)“超现实”。道家的思维,说白了就是常人这样看,它就是不这样看。哲学上叫超越常识的经验,这是道家的一个思想观点,应该说它的思想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所以说,当我们读《老子》《庄子》就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非常的清凉,因为它追求的那是一种超越,追求的那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那是一种空灵,追求的那是一种逍遥和自由。所以,我们说道家的人生态度是“超现实”的。佛家:“出世”、“空无”、“非现实”的人生态度(一)“出世”。所谓佛家的出世思想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即超脱人世凡尘,不入六道轮回,超凡入圣。具体来说,佛法又称出世间法,以出离世间,免除生死轮回为目的。即所谓涅磐。人生是苦是全部佛教的出发点,也是佛教对人生的一种根本态度。人生是苦,不是说人生之中有痛苦,而是说苦是人生的根本体验和感受,有受皆苦,在现实生活之中,根本没有快乐可言。佛教的这种人生观决定了它的出世倾向。 佛教的出世态度不仅否定人生价值,也对人生世界和现实社会进行彻底的否定。出离轮回的佛国净土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影像,佛教众生平等、自由自在的理想也根本无法在人间得以实现,因而只能通过离世出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追求,对现实社会只能采取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佛教贬低人性、指出人的种种弱

苏轼高见绝尘“野性”之形成

苏轼高风绝尘“野性”之形成 冯静 人的性格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但更应具有独特性,而独特个性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人说苏轼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表现出有时积极进取,有时默然消隐,是受某些学派和学说所主宰,个人觉得有失偏颇。苏轼当然受到儒释道各家学说的影响,但所有“选择”还是出于他自己,整个来说还是他自己是当时的“这一个”,即我这里所谓的具有“高风绝尘”野性的“这一个”。 “高风绝尘”是苏轼在熙宁,元丰年间所提出的一个命题。首先,它是一条审美理想标准和艺术评价标准,但是,这一标准在通向作者的为人和品德的时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状态和苏轼独特的个性了。 “高风绝尘”简单说来,就是高风亮节和超越世俗的韵致。高风亮节,指方正亮直,挺然不群的为人处世态度,即苏轼诗中所谓的“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以来不计身”[1]。因此,苏轼的“忠规谠论,挺挺大节”,“遇事敢言”,“刚正嫉恶”,“独于谋身,锐于报国”,“为官一任,惠民一方”以及倾慕大自然的洁净,无私等品格都应归属于“高风”的范围之内。“绝尘”,是指摆脱世俗尘土的束缚和批判追逐私欲的恶习,即苏轼诗中所谓的“尘世劳方病,局促我何堪。尽解林泉好,多为富贵酣。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2]以及所谓“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3]等。因此,举凡苏轼诗中批判世俗尘土的诗歌也都应归属于“绝尘”的范围。 苏轼的人生理想并非仅仅作为一种意念存在于他的思

想之中的。相反,苏轼在其千辛万苦仕途坎坷、迭遭厄运的人生实践中,在其持续不断、渐趋成熟的创作历程中总是竭力去实现这一人生理想。因而,追溯苏轼一生及其创作历程,这一性格的光辉无处不在。 自苏东坡任职凤翔开始从政以来,他就抱着“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4]的理想和自信,满想有所作为,然而现实却每每令他失望。但是,从政数十年,他始终坚持一种正视现实的态度,对宋朝廷数十年以来,取之无术,用之无度,因此民日困,官日贫的现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自谓“臣而不言,谁当言者?”[5]在京师为官,敢于对北宋积贫积弱的政局进行揭露与抨击,主张“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在地方做官,则做了许多“便民”、“利民”的兴利除弊之好事,这些都是苏轼人生理想中“高风绝尘”的具体表现。 苏轼“高风绝尘”的人生理想就其实质上讲,是诗人对痛苦人生超越基础上所产生的高蹈情怀,是苏轼人生探索和人格自我完善的结果,苏轼的“高风绝尘”显然是来自魏晋人性自觉时代的传统叛逆精神;但更重要的是,苏轼又是一个在世路崎岖,儒道佛思想交汇碰撞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会,改造思维模式,敢于表露自己的思想品性的人。因此,苏轼是在多角度、多方位的思想批判继承中,逐渐形成了他的“自我新体系”,从而造就了他自我文化的新个性。所以苏轼的“高风绝尘”是崭新的、独特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社会现象。也正因如此,“高风绝尘”才使得他具有了不朽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就试着对苏轼的这一性格形成的原因作一个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其一,是循着老师上课所陈述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三教关系在历史不同时期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

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

赤壁赋儒道思想

《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人不揣冒昧,试图通过解读苏轼儒道佛思想,来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了解苏轼,并达到爱汉语言,爱中国文化的目的。 请看《赤壁赋》中的 儒家思想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著精神,孟子“杀生取义,舍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给儒家子弟以榜样和无穷的精神动力。文死谏,武死战。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这种精神造就了不少英雄和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场面。其中不乏“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誓死不辱”“不成功毋宁死”的心态。 纵观苏轼一生,虽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著,其积极入世用世思想显而易见。作者被贬荒蛮,“破帽多情却恋头”“湿柴如桂米如珠”,物质贫乏到极点;“新贵旧交音书绝”“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神孤苦到尽头。尽管如此,苏轼游赤壁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南往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也”.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这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流露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么强烈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永流传。 佛家思想 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毕竟内心还是痛苦无比的。身遭诬陷被贬而说不痛苦,绝对骗人。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人生苦短,万事皆空,佛家思想滤净了苏轼心灵上的渣滓,使其更澄澈清新,不为外物所累了。 道家思想 道教思想是我悠悠华夏,皇天后土中孕育诞生的极其宝贵的智慧之树。这颗土生土长的大树,吸日月精华,收天地之灵气,沐风浴雨,生命力极强。它的根系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它的精髓渗透中华儿女的毛细血管里。不能等闲视之,消极看之。 清风明月,白雾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本身就是多么洁净的美好仙境啊!文章第四段充满哲理,说出了渺小与广大、须臾与无穷(一瞬与无尽)、盈与虚、物与我的辩证关系。这正是道教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随时而化,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安命,乐而忘忧,和光同尘。

论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论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摘要:君子、真人和菩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它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的构成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君子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关怀他人、重情守信、文质彬彬等品格;真人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宽容、豁达等品格;菩萨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智慧、悲悯、愿望、意志等品格。 关键词:理想人格;君子;真人;菩萨;大学生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且结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在人格修养上分别有君子、真人和菩萨的目标,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人格, 根本上讲均是受此三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和对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的影响一样,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构成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育,包括对大学生的德育,就其基本方面来讲是成功的, 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目前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就是,我们在才、德问题上偏重了才的培养,而于德的一面则重视得还不够,在才的培养上又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而偏重了其功利性和应用性的一面。再者,尽管我们也耗费了极大的力气来进行德育,但我们的德育却因流于相对空泛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价值观的教育而使其成效不能令人满意。对于以上不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关于理想人格的定位能够对我们起到一定程度的补救的作用。 一、儒家理想人格及其对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资治通鉴》上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1]。就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定位可见,儒家是以德才结合为标准来定位人格的。一般说来,尽管儒家也认为通过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实际上圣人的层次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就连孔子自己也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2]47,孔子的圣人的地位是后人追封的。圣人的要求极难达到,小人或愚人的人格,又是为人所不齿的,故对儒家来说,其理想人格实际上是君子。传统儒家典籍对“君子”的描述是很多的,本文仅从《论语》入手,来考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关于君子内涵的原始定位。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就君子的内涵做出的诠释之处总计86处,形成了其全面系统的关于君子的理论。 首先,《论语》认为,君子的本质是仁。君子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典范,而对“君子”的思想和行为的第一要求便是“仁”,故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仁” 、“义”、“德”,而其“仁”的要义则是“孝”与“悌”。关于以上的内容,《学而》篇有曰: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5在《里仁》篇里,孔子也说: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

(弟子规)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doc

(弟子规)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弟子规》教学反思 从事《弟子规》教学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里,我是一边学习一边教学。使我对我国国学有了新认识。 儿童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经典篇章,使其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和提高,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综合目,使儿童逐渐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因此,学习一些永恒经典作品,将会对他们一生产生极其重大作用。 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诵读方法,学生喜闻乐见文学独裁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个别没有《弟子规》同学或自觉性不强孩子背诵起来相当困难,我只好降低要求,他们能背一句是一句。我想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肯定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液体压强教学反思(一) 这是一堂以实验探究为主实验教学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需要和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刚开始利用潜水员穿不同潜水衣、深海中鱼等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引入铺垫了良好开端,在课结束时,请同学运用本节课教学内容解释这几个图片所蕴含道理来结束这节课,为本节课学习画了一个圆满句号。 物理是以实验为主一门学科,很多物理现象都要通过实验去呈现、通过观察现象去体验,本节课,物理实验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体验液体存在压强时,我利用自制教学演示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未装入水时容器底部和侧壁橡皮膜形状是平整,装入水后橡皮膜形状变化,思考形状变化原因,引入液体压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谈论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时,我主要采用了引导学进行思考得出: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但本节课仍有不足地方,有待改进: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了一些,应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到探究中来。 2、有些环节语言不够简练,浪费了时间,导致最后练习没能完成。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时间比较少,以至于有些问题提出后很难有预想效果,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预习。 4、教学中细节处理欠妥。学生在探究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时,没有提示学生:橡皮膜朝上、朝下时注意橡皮膜深度有所变化,学生知识简单探头盒子旋转了,使得橡皮膜朝上和朝下改变了一下方向,但在转动过程中橡皮膜深度已有2CM左右深度差距,致使测量橡皮膜朝上和朝下时压强有较大误差。

论_儒道佛_思想在苏轼人生中的作用

中 国古代文学研究 odern chinese2009.02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 “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1]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 ○张承启 摘 要: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全才,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苏轼在政治生涯中却扮演着失败的角色,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被迫外任,“乌台诗案”的发生,标识着苏轼政治仕途的重大挫折,但这却成全了苏轼在文学上的“功业”。政治与文学的互动,使得诗人不仅收获了斐然的文学成绩,同时也在文学中释然自己苦闷的心情,从而为后人展现了面对不幸命运的生存智慧。关键词:苏轼 儒道佛 生存智慧 论“儒道佛”思想在苏轼人生中的作用 生之平和淡雅。江流的滚滚不息与千古英雄的群象长卷构成了雄浑深沉的时空感,雄奇的赤壁与雄姿英发的周郎多么妙合无痕,而华发苏子的“一尊还酹江月”又蕴含了何等丰富而微妙的意味!除了手法之妙外,亦有其功用:壮丽之自然令人心胸廓大,精神振奋,唤起一展宏图之豪情。词中对于大江赤壁的描写即是此类。秀美之自然令人心境平和,心绪宁静,有抚平心灵伤痛,归于冷静思索的功效。词中“江月”的意象即是此类。 第三,进退两适的人生态度。词中所写的两种人生形式,作者并没有否定其一的意思。是英雄人生的奋发有为,还是平淡人生的乐天知命,还得顺天应时。如此看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又出世的”[8](p6)。作为大学者的苏轼,广采百家,兼收并蓄,在他看来,儒道释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智者总是站在人世的边缘,相机而动,并不偏执一端,于是这便有了二美并具的人生形式。 注释: [1]陆机:《文赋》,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谭爱旭主编:《高级中学语文第六册(必修)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李白:《将进酒》,转引自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6]王剑引:《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7]陆游:《游山西村》,转引自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8]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转引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董成亮 湖南省桃源县第二中学 415722)

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五讲 今天,我们运用<内业>的人性知识,来分析一下儒道佛的思想,看看会是个什么样的境界。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范围都很广博,逐一去分析当然是难做到,我们就主要的几个问题来讲讲。儒家的选《大学》和《中庸》,道家选《道德经》,佛家选《金刚经》。 从儒家《中庸》开始吧;中庸这个词怎么解释,先不论他,看里面内容再定。中庸里面重要的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符合)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句话搞明白了,中庸也理解的差不多了。那么,“喜怒哀乐之未发”这句子中,什么东西要不发;为什么要不发呢!“发而皆中(符合)节”这个节指的是什么;怎么来“中”这个节。做到不发和中节,怎么就做到天地位,位就是定位,,怎么可以就“育万物”了呢!。这些问题要是不弄明白,不仅是中庸读不好,恐怕对整个儒家思想的理解上都会出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内业的知识来解释。 内业里面有重要的一句话,“精不现,证不丑”。意思是讲,当对外界有感应的时候,第一时间要先审视所感应的事情。不要用自己以前怎么想或怎么做来干扰自己对外界的认识,这样,心就不会跟着别的东西跑掉,时刻保持自己本心。这样心就会很好的发展,这个在土豆网“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一讲”里面详细讲过的,可以在网上查看。在现实中,人看问题,一般都会采用自己过去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么,就是精现和证丑了。所以要尽量避免。 人性知识图 我们再来看中庸里面的这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这个未发,不仅仅是说喜怒哀乐,人对外界有感应了,都要做到不发。简单的说就是“含而不发”。这样做到了,才可以对所有的事情做到正当处理。那么为什么要不发呢!按照内业的观点,上面说到的,“精不现,证不丑”,人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本心来思考和处理问题,不要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这一般都做不到,就是说都想到自己以前是怎么处理的。用过去的方式来应对问题,这么一来,那么自己的本心不就没有思考吗,本心就没有神气的凝聚,就是心被别的东西带走,本心就没有得到发展。人就会出问题。讲到这,再来看为什么要“不发”,当自己用过去的方式来处理外界的感应的时候,是不好的,所以要停止住。停止了,就是“不发”。就会返回到感应到的问题上,并且思考这个问题,这样神气就会凝聚而增强。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 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 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 一、 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 的儒士,以儒治国。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 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宏伟抱负。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苏轼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经世致用, 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 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他从道家那里吸取的是崇尚自然, 在个人进退得失、利害荣辱上无欲无争、随遇而安的态度, 追求精神自由解放、无往不乐的性格。他

从佛家那里吸取的是抛却名疆利锁的束缚, 从内心感悟中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同时,他又扬弃了儒家绝对忠君的缺陷, 他忠君是为了国家人民;为了国家人民就要敢于死谏, 不从昏君。他也扬弃了道家反对一切人为努力的缺陷, 他不主张完全顺水推舟地盲目跟随王安石和司马光, 不主张在一切问题上绝对无为无欲。他也扬弃了佛家抛弃尘世,沉醉于四大皆空的寂灭情绪, 寄希望于幻想的来世和天堂的缺陷, 他始终是积极乐观地拥抱现实, 在现实中积极奋斗。 二、 “乌台诗案” 后苏轼对牢狱心有余悸,人生态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批评朝政,积极用世到不问政治,心向佛教。苏轼刚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此间他开始反思自己,转向佛教。在对佛老的参化中,苏轼逐渐从痛苦中体验出生命的实相与妙谛,在对大自然的观照中,悟出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超然于物外,抛弃了尘世的桎梏,获得了精神上的完全自由。他转而向往山水林泉,渴望个体的真正人生自由,渴望那种无拘无碍的闲适生活。于是,我们开始看到一个“放浪形骸”的苏轼: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易议优劣也。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屡,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大悟之后的苏轼,词作的风格也开始了明显的改变。先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是苏轼谪贬黄州第三年的春天写下的。这首词一反苏轼前一时

深刻影响普通中国人的儒道佛三家

深刻影响中国普通人的儒道佛三家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墨家、儒家、道家成了影响普通中国人的三大家。墨家思想接近社会主义,有严明的组织,终为统治者、中国传统宗族制度所不容,墨家影响渐渐消失。到隋唐时,东汉时期传入的佛教彻底中国化,被中国人广泛接受,所以深刻影响中国普通人的三家变成了儒道佛。进入民国,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中国,也逐渐彻底中国化,某种程度上是墨家思想的回归。这里主要讲儒佛道三家。 国学大师南怀瑾对儒佛道三家有个比喻——儒家是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是药店。我非常欣赏这个比喻。没有粮食吃,会饿死,儒家强调人要自强不息,要积极承担对自己、家庭、民族、社会的责任等等,没有这些东西,个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在百货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必需品,佛家提供每个人需要的生活的大智慧,解决人们生活的困惑。没有病,不用去药店买药,病了必须要服药。道家告诉人们,道法自然,不要逆天而行、违背规律,不要因外在的名利、荣辱损害人的生命、人格等更重要的东西。道家的清静无为绝对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乱作为,有不作不死的意思。 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看,道家的本体是道,道生万物,本性清静无为、无私无欲,道法自然。道家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严密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儒家从诞生起,并没有明确的本体,只有仁这个核心词,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佛家的本体是佛性或清净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能生万法,本自具足,要照见清净自性,就要清除一切外在的尘垢的蒙蔽,还要消除前世、今生自己作孽产生的业力。当然,多做善事会有好报。佛家对心和镜的关系、因果报应等值得人们体悟。佛家也是有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到宋明时期,儒家的理论体系完善起来,在程朱理学这里,本体是理,在陆王心学是心。从这个角度讲,儒者是行动派,理论体系不完整、高深,先行动起来,先关心人,在行动中、学习中,想明白了再把理论体系弄完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