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有什么影响范文

2019年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有什么影响范文

2019年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有什么影响范文
2019年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有什么影响范文

2019 年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有什么影响范文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选址有什么影响?

(一)一般中小型建设工程选址

考虑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形成的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

(二)大型建设工程选址

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形成的整体滑坡,地下水的性质、状态和活动对地基的危害。

(三)特殊重要的工业、能源、国防、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新建项目的工程选址

避免在高烈度地区建设。

(四)地下工程的选址

避免工程走向与岩层走向交角太小甚至近乎平行的地质构造。

(五)道路选线

1.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不稳定边坡;

2.避开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的顺向坡,尤其是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3.避免路线与主要裂隙发育方向平行,尤其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的;

4.避免经过大型滑坡体、不稳定岩堆和泥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六)裂缝对工程选址的影响

裂缝的主要发育方向与建筑边坡走向平行的,边坡易发生坍塌。裂缝的间距越小,密度越大,对岩体质量的影响越大。

(七)断层对工程选址的影响

1.当路与断层走向平行,路基靠近断层破碎带时,由于开挖路基容易引起边坡发生大规模坍塌,直接影响施工和公路的正常使用。

2.当隧道轴线与断层走向平行时,应尽量避免与断层破碎带接触。

二、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有什么影响?

(一)对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影响

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而要采用钢结构;可以选用砌体的,而要采用钢筋混凝土。

(二)对基础选型和结构尺寸的影响

采用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加大基础的结构尺寸。

(三)对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的影响

要加大承载和传力结构的尺寸,提高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

(四)地震烈度对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工程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越高,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结构的布置密度、断面尺寸和配筋率要相应增大。

三、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有什么影响?

(一)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有利的路线,对工程造价起着决定作用;

(二)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三)由于对特殊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认识不足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

(完整版)2019年岩土工程勘察.doc

岩土工程勘察 课程设计指导书 简文彬编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资源与城乡建设系 2004.5.

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 (1) 二、课程设计时间 (1) 三、主要内容 (1) 四、课程设计要求 (2) 五、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5) 六、主要参考规范及文献 (7) 附录1:勘察纲要示例 (10) 附录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17)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适用) 一、目的与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将使学生所学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后,可系统掌握工程建筑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掌握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实用方法。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能充分应用本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时,能很快熟悉工作方法,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工作,提出合格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课程设计时间 本课程设计安排在学生学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之后进行,学生在掌握各类工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总体把握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定在教学日历的最后一周半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 三、主要内容 侧重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使学生掌握该类型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1.2.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与条文说明第3.1.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等级划分表 表1-2 1.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 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 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 1.4 勘察依据 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首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2010年03月09日开始,至2010年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方法详见第5节)。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要求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处理。

工程地质勘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远程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工程地质勘察 学生姓名批次 专业学号 学习中心

摘要 人类社会一切建筑工程活动都是在地壳上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在几乎所有时、空尺度上观察和监测地球系统能力,为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而且也为勘查技术各分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地质勘查技术室地质可科学研究报告的“先行官”,是地质调查工作的“倍增器”,是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关键。充分认识和了解与工程有关的岩土体、研究和掌握该部分岩体的工程属性,是安全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科技发展;成就 ABSTRACT The human society al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in the earth's crust certa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now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t only greatly enhance the human in almost all the time and space scales ob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earth system ability, for earth science theor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but also for exploration technology branc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office geological can repo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ander of an advance vanguard", is the geological survey work "multiplier", i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key geological work. Fully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engineering rock mass, research and grasp this part of the rock mass engineering properties, is safe and reasonable to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premise.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exploration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chievement

环境工程地质学介绍

环境工程地质学介绍 胡经国 作者说明 该文发表于1985年3月出版的《重庆水利》总第8期。该刊由重庆市水利学会和重庆市水利电力科技情报网编辑、出版。当时该刊不定期出版,内部发行。 该文是作者于1978年10月来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任教以来,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该文在1985年9月召开的重庆市水利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被列为交流论文,并被评为表扬论文。 下面是正文 一、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逐步形成 近十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与日俱增。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地质营力。这种地质营力正在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和强度改变着岩石圈表部——地质环境,造成不少区域性或地段性的地质灾害。例如,由于工业发展而引起的农业地区土地退化和污染,由于人类砍伐和耕种而引起的水土流失,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由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引起的水库区淤积、塌岸、浸没等。各种地质灾害反过来又对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以及人类的生活、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强度,现在已不亚于自然地质营力。例如,全世界铁路、公路路基石料的用量,可以与全球近代河流堆积物的数量相比较。目前,人类每年从地壳中提取的矿产约为1000亿吨,平均每人25吨。规模如此巨大的石料、矿产开发活动,必然使地质环境

产生深刻的变化。 同时,自然环境中的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岩石圈的变化,必然引起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变化,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如果不对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不是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不是合理地规划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控制其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那么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国民经济规划地区地质环境的评价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工程地质研究,日益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这正是环境工程地质学赖以开始逐步形成的强大动力。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传统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同时又是工程地质学与环境科学或环境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就是说,它是在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的基础上,当然主要是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形成的。 工程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是本世纪30年代的事。在70年代初,国际上环境保护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始,比较偏重于大气圈和水圈的问题,但很快就涉及到岩石圈。并且,从1970~1981年,相继出版了几本环境地质学专著。 1980年,在巴黎召开的工程地质协会全体会议,提出了进行环境评价和开发的工程地质研究的任务。1982年,在新德里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列出了“环境评价和开发的工程地质研究”这一专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出现了一批实例性和方法性的论文。可以认为,这次大会是环境工程地质学开始逐步形成的起点。 我国的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起步较晚。1982年,全国环境工程地质专题学术座谈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议着重讨论了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我国当前的研究重点,并交流了已有的工作经验。对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1984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收到了与环境评价和开发有关的文章达119篇。这表明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路计路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 1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 2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缓状 6纵 台角 无 冷天大 为最

工程地质知识点

1、名词: 工程地质学:就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工程地质条件:就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工程地质问题:就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上稳定与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2、工程地质条件的六大要素就是: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 3、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与区域稳定性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就是: (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与地下建筑工程兴建与运行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与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 (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与预测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与发展趋势。 (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与防治地下水的方案。 (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与分区及区域性特点。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地球概况 1、概念: 地壳运动:主要就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2、地壳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地壳运动的特征:方向性、普遍性与长期性、运动速度不均一性。 二、矿物与岩石 1、概念: 矿物:就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成的天然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矿物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 岩石:就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所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就是在地表与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经过压固、脱水与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019年西安交大工程地质在线作业

1.火成岩按所含矿物的结晶程度可分为( 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 2.下列哪一组构造均属于变质岩的构造类型(板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3.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4.长大的河流从山区到入海处,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地段,其V字形主要分布在(上游)。 5.下列各种构造中,哪一种是沉积岩的构造?(层理构造) 6.下列各种构造中,哪一种属于火成岩的构造?(气孔构造) 7.两侧岩层向外相背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并且两边对称出现的是(背斜)。 8.方山、桌状山地貌形态应属于下列哪一种地貌类型(构造、剥蚀地貌)。 9.节理按成因分为(构造节理、原生节理、风化节理)。 10.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花岗岩) 11.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岩石. 12.具有砾状结构的沉积岩是(砾岩) 13.洪积扇是由下列哪种作用形成的?(山谷洪流堆积作用) 14.角度不整合接触是两套地层()的一种接触关系。(产状不平行,时代不连续) 15.阶地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堆积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 16.某地区出露地层为TPCSO?,经判断存在一岩层产状与断层产状相反的走向断层,该断层是(逆断层) 17.现代海岸带由陆地向海洋方向可划分为下列哪三个带?(海滩、潮上带、潮间带) 18.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 19.二云母片岩的结构是(片状变晶结构) 20.下列岩石中,哪一种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而形成的?(玄武岩) 21.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承压水) 22.下列岩石中,不属于变质岩的是(白云岩)。 23.阶地是(地壳升降作用的产物) 24.阶地面和阶地陡坎均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叫做(侵蚀阶地) 25.花岗斑岩属于:(浅成岩) 26.我国广西桂林象鼻山属于什么地貌形态?(黄土) 27.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走向节理) 28.冰川运动形成的主要冰蚀地貌是(冰斗、幽谷、冰碛平原)。 29.河流两岸洪水期被淹没,平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叫做(河漫滩) 30.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流纹状)。 31.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锤击方向)方向产生的断裂 32.根据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通常把沉积岩分为哪几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33.确定岩层空间位置时,使用下列中哪些要素?Ⅰ.走向Ⅱ.倾向Ⅲ.倾角(Ⅰ、Ⅱ和Ⅲ) 34.侵蚀性CO2是因为地下水中(CO2含量超过平衡标准) 35.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石英) 36.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安山岩). 37.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全晶质中粒结构) 38.未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是(节理) 39.溶水度等于(持水度加给水度) 40.黄土沟间地貌主要包括:(黄土塬、黄土碟、黄土峁) 41.沉积接触是指(先有岩浆岩,后有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42.某种矿物常发育成六方柱状单晶或形成晶簇,或成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无色或乳白色,玻璃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呈油脂光泽,硬度为7,此矿物为(石英)。

地质勘察报告

无锡恒隆广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2007-8-38 一、工程概况 (一)前言 受无锡恒隆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无锡恒隆广场工程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设计提供依据。 拟建工程位于无锡市人民中路、后西溪路之间和健康路东侧,拟建物包括一座购物广场和二座塔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3万m2,设计正负零为3.5m(黄海高程),购物广场共有7层,楼高32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西塔楼41层,高度216m,东塔楼47层,高度245m,另设3层地下室及1层地下夹层,地下室深度21.65m,以上深度参照正负零,塔楼结构体系筒体结构,其它为剪力墙结构。 接受任务后,我公司于2007年9月12日开始现场野外施工,因拆迁原因,中间几次进场施工,到2008年12月15日结束,2008年12月25日提供土工试验成果报告,2009年1月5日提供正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设计单位为: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顾问为凯达环球有限公司、结构顾问为迈进公司。 (二)勘察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勘察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支护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根据本工程建筑类型,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如下: (三)勘察工作依据及完成工作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按规范要求确定本次勘察的工 作依据与工作量。 1.工作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2008版) (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8)《土的分类标准》 GB 145-90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JGJ87-92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年6月版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2.地基设计等级、抗震等级、勘察等级 (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拟建工程主体工程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为甲级。 (2).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等级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3).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以及地基复杂程度,按照《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第3.1条划分: 工程重要性等级:拟建工程为一级;

2019《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重点1、复习指导下册子 重点2、《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1、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第二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一、地质作用 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2、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3、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二、造岩矿物 1、按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3、硬度:是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 4、解理: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三、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岩石吸水率:岩石在常压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 2、岩石软化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一种性质。衡量软化性的指标是软化系数。它表示岩石在 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 3、岩石的抗冻性: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用强度损失率和重量损失率表示抗冻性能。 4、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五类。 5、岩石抗剪断强度是在剪切面上有一定垂直压应力作用,被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抗剪强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 抗切强度是压应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 6、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岩石的地质特征,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另一个是岩石形成后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第3章地质构造 一、地质年代 1、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岩性对比法、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浆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 2、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 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1.水文地质 1.1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埋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 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 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 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悄岩

2019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110 课程代码:00472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土木工程;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A)。 A.区域稳定、地基稳定、斜坡边坡稳定、洞室稳定 B.区域稳定、基础稳定、斜坡边坡稳定、洞室稳定 C.基础稳定、结构稳定、斜坡边坡稳定、区域稳定 D.地基稳定、基础稳定、斜坡边坡稳定、区域稳定 2.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A) A.地质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 3.下列关于造岩矿物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矿物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B.矿物的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C.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单体及同种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D.鉴别矿物时,首先应找到矿物的新鲜面 4.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形式是(B)。 A.流纹构造B.层理构造 C.片理构造 D.块状构造 5.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称为(A)。 A.岩石的透水性 B.岩石的抗冻性 C.岩石的软化性 D.岩石的吸水性 6.下列各项关于地质构造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单斜构造往往是由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B.地质构造是地球外力的产物 C.水平构造主要分布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地区 D.单斜构造的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 7.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1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

综合测试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 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二、填空题(20分)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 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 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 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多余的约束。 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4分):全错 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四、问答题(40分) 1.识别滑坡的标志有: (1)地形地貌方面:滑坡形态特征、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 (2)地质构造方面: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结构松散、破碎(3)水文地质方面:结构破碎→透水性增高→ 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 滑体表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勘察工程地质包括报告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成都地质勘察报告 篇一:地勘报告包含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1)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2)拟建工程概述; (3)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6)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7)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 (8)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9)必要的图件。

篇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次性勘察) 重庆市勘测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参与人员:报告编写:审核:(一次性勘察)陈翰新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 冯永能教授级高工注册号:何忠良 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注册号: 何忠良、陈小平、陈永川、李沙、朱维、任亚飞陈小平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江景雄 教授级高工 注册号: 重庆市勘测院 建设部勘察综合类甲级证书号:311018-KJ 二○一二年十一月 . . 目录 4.2 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3 4.3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6 4.4 小区道路 .................................................................... ........................................... 24 4.5 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型式的选择 .................................................................... ....... 24 4.6 场地施工建议 ....................................................................

2019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试题资料汇总附答案

2019年电大开放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试题资料汇总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C基础形式)。 2.概括地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A区域稳定和地质稳定)。 3.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宇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D材料力学)。 4.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雨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5.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29.2%). 6.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A大气圈)。 7.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内圈的是(C地幔)。 8.海洋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70%)。 9.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外的圈层是(A地壳)。 10.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里面的圈层是(B地核)。 11. 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处于中间的圈层是(C地幔)。 12. 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A地壳)。 13.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B变质作用)。 14.些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D沉积作用)。 15.岩石按成成原因可以分为(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6.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成为(A硬度)。 17.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D岩浆岩)。 18.岩浆岩构造不包括(A层面构造)。 1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质胶结以后所形成的构造成为(A碎屑结构)。 20.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形式时(B层理构造)。 21.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成为岩石的(D软化系数)。 22.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断强度成为岩石的(C抗切强度)。 23.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岩石的(D抗剪强度)。 24.在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德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成为岩石的(D饱水率)。 25.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成为岩石的(A吸水率)。 26.可以用来表示岩石抗冻性能指标的是(A强度损失率)。 27.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性质是指(C岩石的软化性)。 28.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A泊松比)。 29.沿岩石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的最大剪应力称为(A抗剪强度)。 30.岩石抵抗外荷载作用面不破坏的能力称为(A岩石的强度)。 31.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称为(A岩石的透水性)。 32.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称为(B岩石的抗冻性)。 33.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称为(C岩石的溶解性)。 34.岩石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吸水性能称为(D岩石的吸水性)。 35.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A差)。 36.岩石的力学性质指岩石在各种静力、动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质,主要包括(A变形和强度)。 37.下列不属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是(B统)。 38.下列不属于地层年代单位的是(D代)。 39.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能是(A沉积接触)。 40.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D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41.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商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直的岩层形成时间(A较早)。

[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编制单位: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年10月

目录 一、概况 (1) 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 三、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层特征 (3) (一)区域地质构造 (3) (二)工程地层特征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5) (一)水文地质条件 (5) (二)水文地质试验 (5) (三)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 (6) 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 (8) (一)岩石力学性质 (8) (二)工程地质评价 (8) 六、综合测井测试 (10) 七、封孔情况 (13) 八、结论 (13)

附图、附表 图号顺序号比例尺 1 1-1 区域地质图1:200000 2 2-1 SSZ-6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1:1000 3 3-1 抽水试验曲线图1、图2 4 4-1 综合测井成果图 附表: 附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报告 附表:岩石鉴定报告 附表:水质检验报告 其它:岩芯照片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评隧道SSZ-6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一、概况 黄竹坪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境内,设计钻孔SSZ-6,里程为DK320+700右15m处。为查明隧道沿线两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院特委托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南广铁路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深孔的钻探任务。 我公司受理业务后,迅速组织精干的技术人员、设备物质及资金,采用XY-300型钻机,于2008年7月23日进场,设备安装调试后于2008年8月3日至2008年8月11日完成钻探任务(终孔深度为150.0m),尔后又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及岩、水样的采取送验和电测井工作,直至2008年8月21日全部竣工,历时30天,共完成如下工作量(见表1、表2) 钻探施工期间,我公司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勘察规程》(TB10049-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钻探规程》等规程规范施工,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1 概述 1.1 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行政区域属于崇左市大新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45′~107°09′,北纬22°36′~22°56′,拟建项目路线起于大新县雷平乡,与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相接,经勘圩、排塘、硕龙至下雷,路线全长约60Km,附加硕龙支线3.7 Km。 本项目于二○○七年五月至二○○七年七月进行了现场勘察,并于二○○七年七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 1.2.1 勘察目的 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确定公路路线、工程构造物位置及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1.2.2 主要任务 (1)查明拟建项目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场地要素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查明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地质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测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的变形和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定量评价。 (3)查明各隧道隧址区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条件,为各方案的比选论证及隧道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4)查明场地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性质、提供防治设计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 (5)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并对大型公路工程建筑物场地进行必要的地震烈度鉴定或地震安全性评价。 (6)提供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1.2.3 工作依据 1.2.3.1 规范、规程及技术资料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51-93)。 (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 (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 (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 (12)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 1.2.3.2 已有技术成果 北京中咨路捷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西雷平至下雷公路可研报告》。 1.3 勘探点的布设与勘察方法 1.3.1 勘探点的布设 (1) 一般路基勘探点 一般路基结合小桥涵位置布设勘探点,每处小桥涵布置1个勘探点孔,在其之间特征路基段增加路基勘探点。勘探方法小桥、盖板涵、高路堤、不良地质路段采用钻探,

工程地质课后练习与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包括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 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答: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2、风化壳: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3、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 4、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 5、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6、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7、地震作用: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8、力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以外的能源,也就是由太阳能和日月引力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10、地壳运动:指包括花岗岩- 变质岩层(硅铝层)和下部玄武岩层(硅镁层)在的整个地壳的运动。广义的指地壳部物质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如地壳变形、岩浆活动等;狭义的指由地球营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隆起、拗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 二、填空 1、岩石的风化程度可根据岩石的矿物颜色、结构、破碎程度、坚硬程度等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