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概论 李 单选题 多选题

心理学概论 李 单选题 多选题

心理学概论 李 单选题   多选题
心理学概论 李 单选题   多选题

心理学概论选择和填空顺

P10.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达到了( C ) P10

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思维阶段

P10、动物心理演化的最初水平是(感觉阶段),而当动物进化到灵长类,出现了(思维的萌芽),心理水平便达到了动物界的最高峰。P10

P10.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 A )P10

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意识阶段

2.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P10

11.在冯特之前就对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并做出了出色成绩的心理学家有( AB )A.韦伯 B.费希纳 C.斯佩里 D.艾宾浩斯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B )P18

A.1864年B.1879年 C.1903年 D.1920年

P22.心理学是一门( D )。P22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人文科学 D.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

p28、传递信息和(P28

P31.神经系统可分为( B )P31

A.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C.大脑和外周神经系统 D.脊髓和大脑

P32.因有食物、防御、呼吸和心跳反射的中枢而有“活命中枢”之称的皮质下部分是( D )P32 A.间脑 B.脑桥 C.中脑 D.延脑

P32.对人的觉醒水平起重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 A )。P32

A.脑干网状结构 B.丘脑 C.下丘脑 D.中央后回

P32.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 D )P32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

P33.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在( B )。P33 。

A.网状结构 B.丘脑 C.下丘脑 D.中央后回

P33.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是( C )P33

A.中脑 B.丘脑 C.下丘脑 D.脑干网状结构

P33.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是( B )。P33

A.丘脑 B.下丘脑 C.脑干网状结构 D.中央前回

P33.对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神经中枢是( B )P33

A.网状结构 B.下丘脑 C.丘脑 D.中脑

P38.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是(P38

p3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B )。P38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后端 D.颞叶

P38-40.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前回是(运动)中枢。P38-40

P42.言语机能联合区包括( ABCD )P42

P43

P43.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B )P43

A.表达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P44.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C )P44 A.言语功能 B.数学计算功能 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 D.抽象思维功能

P44.对一般人来说,大脑的左半球是分管( CD )P44

A.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 B.音乐和绘画艺术能力的 C.抽象思维的 D.数学运算的.一般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他们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抽象思维、

P44

P45.对裂脑人进行精细实验研究从而成功地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为此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是( B ) P45

A.乔治.斯波林 B.罗杰.斯佩里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P45.20世纪60年代用裂脑人的实验证明了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神经心理学家是( D )。P45 A.艾宾浩斯 B.韦伯 C.费希纳 D.罗杰.斯佩里

P47.和P47

P48.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 B )P48

A.定势 B.动力定型 C.无条件反射 D.反馈

P49.反射活动效应器活动的结果又作为一种新刺激传入中枢,并进一步影响中枢的活动,使之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 B ) P49

A.反射 B.反馈 C.反映 D.返回传递

P53

P57 .社会性需要又叫( B )。

A.物质需要 B.获得性需要 C.生物需要 D.缺失性需要

P51-99

P51.我们把(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桑代克和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p53.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谈虎色变、闻过则喜) p53是吗?

A.触景生情 B.谈虎色变 C.打草惊蛇 D.闻过则喜

P53.看到酸梅流口水属于( BC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

P55.对延续和发展有机体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应叫( A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爱好

P56.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 AB )

A.自然需要 B.社会性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

P57.社会性需要又称为( B ) A.物质需要 B.获得性需要 C.生物需要 D.缺失性需要

P5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理论叫( B ) P59

A.精神分析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三重需要理论 D.需要演化理论

P59.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C )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P60.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A )P60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后端 D.颞叶

13.起动机作用的心理因素有( ABD )P62

A.需要 B.诱因 C.内驱力 D.情绪

P64.动机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ABCD )

A.需要 B.驱力 C.诱因 D.情绪

P64.引起动机作用的因素除需要、情绪之外,还有(驱力)和(诱因)。

P72.注意的心理功能有( ABCD )

A.选择功能 B.信号功能 C.保持功能 D.监督和调节功能

P72.注意的心理功能有(BCD)

A.引起个体活动的功能 B.对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加以选择的功能 C.使心理活动持续进行并在意识中得以保持的功能 D.调节和监督心理活动朝预定方向进行的功能

P76.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意注意具有目的性和( 意志努力 )的特征。P76

P78.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是( AC )

A.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不能转化为有意注意

C.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不能转化为无意注意

P80.当刺激刚刚达到阈限值的时候,即使我们十分注意,也会觉得刺激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呈现出周期性的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BD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起伏

P80.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 BD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P80.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 A ) A.注意的起伏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分心

P80.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 A )A.注意的动摇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P81.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 A )

A.分散 B.转移 C.动摇 D.起伏

P83.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并进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有一种或几种活动是相当熟练的),同时并进的几项活动之间应该是(存在内在的联系)。

P87.感觉反映的是( AC )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P89.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 D )

A.智商 B.韦伯分数 C.情商 D.感觉阈限

P90.心理学家把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 ABCD )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 j.n.d.活动

P90.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A )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或限

P90.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 BC )

A.差别感受性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绝对感觉阈限

P91.S=KlogR表示的定律是( B )。

A.韦伯定律 B.费希纳定律 C.斯蒂文斯定律 D.艾宾浩斯定

12.内部感觉包括( ABC )P92

A.运动觉 B.平衡觉C.内脏感觉 D.机体觉

P93.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B )

A.波长20纳米~200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B.光波

C.波长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D.无线电波

P95.视网膜边缘密集着(视杆)细胞;它对(弱)光比较敏感。

P99)律和代替律。

P99.一种颜色和另一种颜色以一定比例混合产生非彩色,这是颜色混合的( A ) A.补色律 B.中间色律 C.代替律 D.相减色律

P100-150

4.黄蓝色盲的人看不见( D )P100

A.红和绿但看得见黄和蓝 B.除红和黄以外所有的颜色

C.除红和绿以外所有的颜色 D.黄和蓝但看得见红和绿

P100.部分色盲包括( D )

A.蓝绿色盲 B.红蓝色盲 C.红黄色盲 D.红绿色盲

P100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多为先天性,男性色盲是由( B )

C.外祖父和父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D.祖父和母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13.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C )P101

A.声波 B.电磁波 C.16Hz~20000Hz的空气振动 D.380Hz~780Hz的空气振动

P113.皮肤感觉包括( ABCD)

A.触觉 B.压觉’ C.痛觉 D.温觉和冷觉

4.在暗适应过程中,视觉感受性在不断地( B )。P116

A.降低 B.提高 C.先高后低的变化 D.先低后高的变化

2.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 A )P118

A.后象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5.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 )P118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3.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C )。P118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象 C.感觉对比 D.闪光融合现象

8.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 A )。P118

A.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B.空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C.运动分辨能力的指标 D.对比度分辨能力的指标

5.有色觉缺陷的人常常不知道自己有色觉缺陷,别人也难于发现,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物体的( A )。

P100

A.明度的分辨能力特别强 B.颜色名称记得非常清楚 C.饱和度分辨得非常清楚 D.色调名称记得非常清楚

6.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 A )P118

A.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B.空间分辨能力的指标C.运动分辨能力的指标 D.对比度分辨能力的指标

P121.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D )

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

3.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 )P129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3.下述现象中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有( BC )P129

A.在吵杂的闹市里别人喊自己的名字也容易听到

B.在一定距离内看一个人会觉得他高矮不变(大小恒常)

C.在阳光下煤反射的光远大于暗光下石灰反射的光量,看起来石灰总比煤亮(亮度的恒常性)D.画家只用几笔,你便能认出他画的是什么(理解性)

5.知觉选择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B )P130

A.为避免产生错觉 B.感觉通道容量的限制 C.主体理解知觉对象的需要 D.主体为了分析知

3.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 B )P134

A.暗示 B.定势 C.定型 D.期待

13.空间知觉包括( ABCD )P137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3.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ABD )P144-145

A.线条透视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 D.眼睛的调节

113.深度知觉发生的双眼线索有( AB )。P146

A.双眼视轴的辐合 B.双眼视差 C.结构级差 D.运动视

17.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有(双眼视轴的辐合)和(双眼视差)。P146

17.产生立体知觉的主要机制是(双眼视差),通过(实体镜)可加以证明。P147

3.立体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的视觉原理是( A )P147

A.双眼视差B.双眼视轴辐合C.运动视差D.眼睛的调节

P151-199

11.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 BC )P152

A.运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动景现象 D.现象

2.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 A )P161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1.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P154

.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 C )P164

A.后象 B.假象 C.表象 D.想象

4.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的心理现象叫做( C )P154 A.幻觉 B.联觉 C.错觉 D.统觉

14.表象的特征有( ABCD )P164-165

A.直观形象性 B.片段不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9.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 D )P167

A.表象操作实验 B.心理操作实验 C.表象运动实验 D.心理旋转实验

4.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 B )。P167

A.表象操作实验 B.心理操作实验C.心理旋转实验 D.表象运动实验

6.表象是想象活动的( 前提 ),是思维的( 感性依托 )。P168

表象的作用包括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经验的一种形式、(是从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是想象活动的前提,是思维的感性依托)。P168

6.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 C )P170

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7.用部分报告法实验证明感觉记忆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D )P170

3.感觉记忆的特点是( ACD )P172

20.系列位置效应包括(首位)和(近因)两种效应。P173

6.能够意识到记忆信息的记忆系统是( C )P176

A.感觉记忆 B.图象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8.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 D )P178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 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8.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 D )P179

A.感觉记忆 B.图像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4.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有( AC )P179

A.语义编码 B.语音编码 C.形象编码 D.想象编码

.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以他自己为被试,以他制作的( 无意义音节字表 )为识记材料,最早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 P192

5.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以他自己为被试,以他制作的( 无意义音节字表 )为识记材料,最早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P192

19.艾宾浩斯在进行记忆实验的时候,制作了大量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实验的材料,并用(重学法/节省法)法来检查识记的效果。P192

9.艾宾浩斯在进行记忆实验的时候,制作了大量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实验的材料,并用(节省法)来检查识记的效果。P193

7.遗忘最快的记忆材料是( A )。P194

A.无意义音节 B.诗歌 C.事物的形象 D.熟练的动作

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速率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P194

21.就记忆的材料而言,遗忘最慢的是(熟练的动作),遗忘最快的是(无意义的材料)。P194

19.艾宾浩斯用实验证明,遗忘的速率表现为(先快后慢)。就识记材料的性质而言,(熟练的动作)遗忘得最慢。P194

。P194

14.对于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种种学说,影响较大的有( AB )P195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抑制说 C.近事遗忘说 D.远事遗忘说

5.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实验证明,保持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量是( C )P195

A.100% B.120% C.150% D.180%

14.对于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种种学说,影响较大的有( AB )P195

7.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 B )P195

A.100% B.150% C.200% D.80%

A.鲜明的形象性 B.信息的被意识性 C.信息保持时间在1秒之内 D、记忆容量较

5.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实验证明对保持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量是( C )。P195 A. 100% B. 120% C. 150% D. 180%

5.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 )。P196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遗忘 D.系列位置效应

14.干扰是遗忘的原因,其种类有( AB )P196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接近干扰 D.相似干扰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B )P196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P200-250

4.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常见的联想,除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外,还有(接近联想)和(关系联想)。P200

13.求异思维的特点有( ABD )P209

A.流畅性 B.变通性 C.形象性 D.独特性

17.常见的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等几种。P200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的特性有( ABD )P209

A.流畅性 B.变通性 C.选择性 D.独特性

4.求异思维的特点是( ACD )P209

A.流畅性 B.可操作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6.求同思维又叫( B )。P209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求异思维 D.再造性思维

6.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称为( A )P121

A.联觉 B.联想 C.感觉融合 D.感觉起伏

7.问题解决的思维就是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的搜索,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P223

7.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 B )P227

A.定势 B.迁移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作用

6.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 A )作用。P228 A.原型启发 B.迁移 C.科学幻想 D.再造幻想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C )

A.最强B.较弱C.适中 D.极强

8.有益于提高思维积极性的动机强度是( B )P229

A.低的 B.适中的 C.较强的 D.强的

9.有益于提高思维积极性的动机强度是( C )P229

A.强的 B.弱的 C.适中的 D.两头的

18.无意想象最极端的形式是(梦);与主体的愿望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过程叫(幻想)。

P232\235

19.触景生情所引起的浮想联翩,睡眠中的梦境均属于(无意)想象。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幻想)。P232、235

20.言语离开语言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语言离开言语就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P245

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C )P234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4.言语和语言不同,在于它( AB )。P244

A.是心理现象 B.是交际的过程 C.在个体身上会表现出缺陷 D.必须以字形或语言的声音来表现

9.具有片断性和简缩性,并具有较快速度的言语是( D )。P248

A.外部言语 B.对话言语 B.独白言语 D.内部言语

P251-299

4.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 ABCD )P258

A.在多维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 B.是一种主观体验 C.伴有显著的生理变化 D.伴有表情

9.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A )P266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博德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汤姆金斯—伊扎德的理论

19.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通常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而坎农-博德的情绪理论则强调情绪的(中枢)机制。P267\268

提出丘脑情绪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P268

A.詹姆斯和兰格 B.坎农和博德 C.沙赫特 D.伊扎德

10.提出情绪三因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C )。P269

A.詹姆斯和兰格 B.坎农和博德 C.沙赫特 D.伊扎德

10.沙赫特认为,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P269 A.外界环境刺激 B.机体生理变化 C.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D.认知过程

15.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是四种( AB )。P276

5.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 ACD )P278

A.心境 B.情操 C.激情 D.应激

7.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是( A )P278

A.心境 B.激情 C.情操 D.应激

15.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 AD )P279

A.激动性 B.弥散性 C.渲染性 D.冲动性

10.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 B )。P280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焦虑

4.情绪、情感具有动机性功能、( 信号 )功能、( 易感性 )功能和意识性功能。P285

性 )功能和意识性功能。P285

18.意志行动可分为(采取决定)的阶段和(执行决定)的阶段。P294

20.意志行动可分为(采取确定)的阶段和(执行决定)的阶段。P294

8.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 A )P298

A.意志的坚韧性 B.意志的果断性 C.意志的自觉性 D.意志的自制

3.一个人善于管理自己的意志品质是( 自制力 ),善于把已经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 坚韧性 )。P298-299

5.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 ABC )P299

A.顽固 B.执拗 C.动摇 D.怯懦

P300-350

P30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B )

A.意志 B.能力 C.素质 D.性格

P307.智力的核心是( C ) A.注意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观察力

7.智力的核心是( C )。P307

A.注意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观察力

P310.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无法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 B.李平比王方高 C.相等 D.无法相比

P310.编制世界上最早的一个智力测量表的是( C )

A.吉尔福特 B.推孟 C.比奈-西蒙 D.韦克斯勒

P310.李平5岁,王方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如果李平与王方相比,那么( D )。

A.李平的智商比王方的高 B.李平的智商比王方的低

C.李平的智商和王方的一样高 D.李平和王方的智商没法相比

P311.智商(IQ)是智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相对值,表示(智龄)和(实际年龄)之比。

P313.素质又称天赋,是个体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 感觉器官 )、( 运动器官 )和脑神经系统。

PP322.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除了兴奋型、抑制型外,还有(活泼型)和(安静型)。

P322.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P322 15.粘液质的神经过程的特性是( ABD )P323

P323.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B )

A.强、平衡、灵活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不平衡 D.弱

P323.抑郁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D )

A.强、平衡、灵活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不平衡 D.弱

P323.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性是( AD )

A.强 B.平衡 C.灵活 D.不平衡

P323 .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C )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

P322.巴甫洛夫认为兴奋和抑制的三种基本特性特别显著的结合只有四种类型,即(强、不平衡)的兴奋型;(强、平衡)的活泼型;强而平衡、不灵活的安静型;以及弱的抑制型

P324.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 B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P327.气质可以影响活动的( 效率 ),还可以影响人对环境的( 适应及健康 )。

P326、327.气质不决定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气质影响活动的(效率)。

P330.个性的核心( D )。

A.能力 B.智力 C.气质 D.性格

P336.人格类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荣格 B.阿尔波特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P336、338.人格类型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荣格);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阿尔波特)

P339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特质是( C )

A.共同特质 B.核心特质 C.枢纽特质 D.次要特

P339.阿尔波特把描述人格的个人特质划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P339.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类特质,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P340.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C )

A.共同特质 B.枢纽特质 C.核心特质 D.次要特质

1.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谈虎色变、闻过则喜)

A.触景生情 B.谈虎色变 C.打草惊蛇 D.闻过则喜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 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 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 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 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A。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E投射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F低错误率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CDE 。 A责任感 B 情绪感C道德感 D理智感E审美感F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A实验法 B 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E投射法F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A B E 。 A发散性 B 流畅性 C 独特性 D 变异性E变通性F新颖性 7.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A B C D E F 等。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 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 12 情境认知理论 二、选择题 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 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 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 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 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 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 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下面哪些做法是与“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差异”的研究相符合的:A.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让新教师脱产进修,多学习,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D.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一道说课、听课、评课。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B.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大学生自 身的事迹;C.既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注意使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D.改革心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罗森塔尔关于要是的预期的实验表明: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它对学生的态度;B.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D.问题解决过程。 10、情景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A、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B、学习者细心观察专家的示范过程;C、在专家指导下主动实践的过程;D、学习者观察和模仿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实践的过程。

最新设计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最新设计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心灵) 1.菲利德伦德尔在《论艺术和鉴赏》一书中说:“艺术是关于 的,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2.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3.设计心理学解决设计艺术领域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 设计研究问题 4.(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正在进入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发展 的时代。 5.设计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它在(方法)论上是更加宽 容的,但是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6.心理学不是对人类常识的描述,因为常识不是与人类(行为)相互一致的知识。 7.设计心理学的艺术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对象)的性质上。 8.设计心理学的人文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概念)的抽象上。 9.布卢诺斯奇在《人类的升华》中写道:“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他之 所以独特是因为科学和艺术同样都是他的(精神)的可塑性表现”10.对麦克尔·怀特而言,(科学)就是探索、它提出问题,它是想象 力的发挥,它是分析。 11.(达芬奇)被誉为第一位集合了科学与艺术大成的人物。 12.在(艺术)的形象思维中,表现活动、概念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一 起进行的。 13.艺术家普遍认为视觉事物是绝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

14.科学家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再现艺术,描述和解释也只 是将(经验)的大体轮廓呈现出来。 15.科学的创造:直观、表象---抽象概念---(理论) 16.艺术的创造:直观、表象---意象形态---(形象) 17.阿恩海姆认为,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 18.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19.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功能。 20.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艺术史)角度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1.设计是围绕着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2.德拉克山认为心理学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研究(心理),必定是自我反省式的。 23.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因为它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24.在审美研究中,人们看画展的行走方式、停留时间和观看引起的 身体姿势变化,都可以作为(行为)的变量,其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25.心理学不仅是行为的科学,对人类意识体验的研究,也为了了解 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知识。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设计心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设计心理学》第1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消费者 2、人格 3、种子消费者 4、焦点小组法 5、访谈法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题2分,共10分) 1、()和生产者是一对共生概念,没有前者后者也难以存在。 2、当研究的心理现象不能直接观察时,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间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这种研究方法叫()。 3、在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结构思维模式中,运算这一维度方面,包括认识、记忆、()、集中性思维、评价五种。 4、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定性研究和()。 5、心理测试中的案例研究法可分为探索性案例研究和()案例研究两大类。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在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当涉及到个人隐私等高敏感主题时,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投射法 C、深度访谈法 D、小组讨论法 2、现代产品突出整体含义,有三层结构,其中技术服务属于() A、内部产品核心层 B、中间产品形体层 C、外部产品附加值层 D、以上都不是 3、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它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的结合和统一 A、美学设计 B、操作设计 C、外观设计 D、广告设计 4、()即消费者多次使用同一品牌,或长期使用同一品牌,已经产生了心理定势,个体对其他品牌形成了一道心理隔离墙。 A、产品情结 B、品牌忠诚 C、产品认知 D、品牌名气 5、消费者满意度研究中,消费者态度指数用喜欢/不喜欢评价时,是处于()消费时代。 A、理性 B、感情 C、体验 D、感觉 6、消费者满意度中的行为满意是企业() A、设计的中心点 B、组织设计行为的内容 C、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内容 D、产品设计的重要参数 7、()法是专门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可以取得精确数据,具有控制条件严格,可以反复验证等特点。 A、实验室实验法 B、自然实验法 C、观察法 D、反射法 8、以下关于问卷调查法不正确的是()。 A、事先拟出所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问卷,交消费者回答 B、可以设置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和混合式问卷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九章 《设计思维和设计师心理》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9)

《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九章设计思维和设计师心理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逻辑思维 2.形象思维 3.创造性思维 4.创造思维过程 5.顿悟 6.直觉 7.灵感 8.设计艺术思维 9.创造力 10.创造力人格 11.天赋 12.设计师的职业压力 11.拖沓效应 二、问题与讨论: 1.试论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2.结合你的设计过程,论述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在设计中的表现。 3.结合本章中介绍的创造力的理论和心理研究,谈谈艺术设计师如何能提高创造力。 4.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职业压力。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二、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称为抽象思维,是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到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以抽象为基本的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

态。P360 2.形象思维:普遍认为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形象为依托和工具的思维方式,这里的形象既包含了外界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包括人们思维中对具体形象产生的表象。P361 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与常规性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们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从某种事实中寻找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活动。P366 4.创造思维过程:创造思维过程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P368 5.顿悟:是指通过理解和洞察了解情境的能力或行为。P368 6.直觉:是不经有意识的推理而了解事物的能力或行为。P368 7.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最佳的、暂时的创造状态。P368 8.设计艺术思维:设计师根据设计人物和设计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以艺术思维为基础,与科学思维相结合,并且其中艺术思维是在设计思维中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重要的位置,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P369 9.创造力:P375 创造力的定义,学者们一般有三种定义角度: (1)对于创造力的定义,学者们一般有三种定义的角度。首先,从创造力的结果入手。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创造”定义为“生产前所未有的事物”,目前国内心理学界比较认同的一种定义也是从这一角度入手的,即根据一定目的和人物,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者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2)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要理解创造力的概念,必须从创造过程入手。美国学者阿恩海姆提出“创造力是个体认识、行动和意志的充分展开”,他认为:“创造力中应该以超越感觉本身的一刹那的顿悟来定义。”在这个层面上,创造力被看作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3)第三种对创造力的定义,则强调创造主体的素质。持这一理论的学者目前居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创造力是普遍存在的能力,但创造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以创造力的结果——新“产品”来定义创造力,岂非意味着那些没有进行创造活动、没有产生创造性产品的主体就没有创造力;并且,创造力表现在多种方面,如果个体具备有助于创造的个人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创造动机、创造能力交互作用,参与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的整合过程,那么这个个体就表现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10.创造力人格:当艺术设计师从更高层次开要求自己的创作,那么他们的人格特征往往更接近艺术家,表现出艺术家的典型创造人格,我们可以成为“艺术设计师”,另一种是将艺术设计视为一门职业的设计师,他们比较注重实际条件和工作效率,但并不期望个性表达或作出经典之作,设计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技能,这类设计师明显创造力不足,可以称为“工匠设计师”;设计师还需要有一定发明家的创作人格特征。P378 11.天赋:天赋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这些特点来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体会 谭理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对学生的心理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好地促进了自身业务的提高。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 一、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二、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本书告诉我们:1、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3、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 4、让学生更新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方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5、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我们可以说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过程和接收过程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心理学里两个较为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 善,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知觉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 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关系 知觉特性 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三、知觉选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许多对象中优先地把某些对象区分出来予以反映,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优先地把某些特性(如对象的标志、性质)区分出来予以反映。 四、知觉的整体性及两方面含义

2018年10月福建省自考04462设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设计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4462)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里格尔在其代表作《________》中提出风格知觉问题,建立了所谓“风格心理学”。 A.道德心理问题 B.风格心理学 C.风格问题 D.设计心理学 2.从心理学中的“知、情、意’’(感知、情感、意志)的角度出发,将美感划分成三个层级的是 A.李泽厚 B.费尔巴哈. C.康德 D.车尔尼雪夫斯基 3.常见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 A.观察性研究、预测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4.蔡尔德在《现代心理美学》中将心理美学理论分为外因论、________和交互论三种。 A.阴谋论 B. 客观论 C.内因论 D.必然论 5.下列不属于视觉重要特性的是 A.颜色视觉 B.明度视觉 C.运动视觉 D.远近视觉 6.唯物主义认为美感来自——的特征。 A.审美想象 B.审美经验 C.审美对象 D.审美道德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社交需要 C.爱情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8.以下不属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三个层次的是 A.本我 B.真我 C.自我 D.超我 9.以下记忆分类方式中,属于按照记忆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的是 A.内隐记忆 B.词语逻辑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语义记忆

设计心理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考试科目:《设计心理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是创造行为的关键成分。(2 分) A. 记忆 B. 评价 C. 集中性思维 D. 发散性思维 2. 现代产品突出整体含义,有三层结构,其中技术服务属于()。(2 分) A. 内部产品核心层 B. 中间产品形体层 C. 外部产品附加值层 D. 以上都不是 3. 360安全卫士给用户电脑体检属于()(2 分) A. 功能型微创新 B. 营销型微创新 C. 定位型微创新 D. 渠道型微创新 4. ()即消费者多次使用同一品牌,或长期使用同一品牌,已经产生了心理定势,个体对 其他品牌形成了一道心理隔离墙。(2 分) A. 产品情结 B. 品牌忠诚 C. 产品认知 D. 品牌名气 5. ()法是专门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可以取得精确数据,具有控制条件严格,可以反复验证 等特点。(2 分) A. 实验室实验法 B. 自然实验法 C. 观察法 D. 反射法 6. 消费者满意度研究中,消费者态度指数用喜欢/不喜欢评价时,是处于()消费时代。 (2 分)

A. 理性 B. 感情 C. 体验 D. 感觉 7. 以下关于问卷调查法不正确的是()。(2 分) A. 事先拟出所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问卷,交消费者回答 B. 可以设置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和混合式问卷 C. 可以观察到消费者的行为和表情 D. 不能用暗示的语气 8. 在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当涉及到个人隐私等高敏感主题时,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 (2 分) A. 观察法 B. 投射法 C. 深度访谈法 D. 小组讨论法 9. 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它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的结合和统一。(2 分) A. 美学设计 B. 操作设计 C. 外观设计 D. 广告设计 10. 消费者满意度中的行为满意是企业()。(2 分) A. 设计的中心点 B. 组织设计行为的内容 C. 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内容 D. 产品设计的重要参数 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5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1. 以下对设计心理学研究意义描述正确的是()。(3 分) A. 设计心理学为好的设计服务 B. 消费者心理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 C. 研究消费者心理能促进设计是素质 D. 研究设计心理可以丰富设计人员的知识面 12. 设计师的独特贡献在于强调了产品或系统与人类特征、需求及兴趣的相关方面,可以影响 消费者的()。(3 分) A. 家庭结构 B. 心理体验 C. 生理活动 D. 社会经验 13. 下面哪些选项是显在消费者的特点:()。(3 分) A. 分布面广 B. 有情感障碍 C. 购买产品 D. 为购买承担后果 14. 拟定一个故事情节或情景,让用户参与的研究方法有()。(3 分) A. 案例分析法 B. 问卷调查法 C. 情景分析法 D. 生活事件法 15. 准消费者不发生购买的三大原因()。(3 分) A. 认识未到位 B. 情感障碍 C. 意志冲突 D. 执行能力差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讲课教案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设计心理学 2016年考试

设计心理学2016年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个体或群体对客观事物的欲求是(C) A.刺激B.理念C.需要D.感受 2、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瓦西里椅子的设计者是包豪斯的著名设计师(B ) A.瓦西里 B.布鲁尔 C.康定斯基 D.格洛佩斯 3、对设计心理学的描述正确的是(B) A.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B.设计心理学具备显著的学科交叉和边缘性 C.设计心理学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有秩序、脉络清晰的整体 D.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单一 4、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是(A ) A.模仿能力 B.创造能力 C.理解能力 D.感知能力 5、发散思维的本质是(B ) A、灵活性 B.独创性 C.流畅性 D.习惯性 6、被称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的人是(D ) A.惠特曼 B.考夫卡 C.罗杰斯 D.马斯洛 7.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国家是(A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英国 8.提出“设计的外观应该为用户的正确操作提供关键的线索”这一观点的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 ) A.莫里斯 B.富兰克林 C.约翰逊 D.唐纳德----诺曼 9.研究消费者如何解读设计信息以及在购买和使用商品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学科是(C) A.设计美学 B.消费心理学 C.设计心理学 D.设计史学 10.传统纹样中有很多蝙蝠纹,因为“蝠”与“福”谐音,表达了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这表明传统纹样在“形”之外的另一个属性是(C) A.境 B.象 C.意 D.气 11、所有设计心理的基础是() A.市场调研 B.感觉和知觉 C.消费反馈 D.主观情感

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新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个别答案可能不一致,同学们自己核对、相互检校一下) 第一章 一、填空 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 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 12 情境认知理论 二、选择题 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 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 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 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 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 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 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下面哪些做法是与“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差异”的研究相符合的:A.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让新教师脱产进修,多学习,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D.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一道说课、听课、评课。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B.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大学生自 身的事迹;C.既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注意使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D.改革心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罗森塔尔关于要是的预期的实验表明: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它对学生的态度;B.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D.问题解决过程。 10、A 11、B 第二章

设计心理学柳沙考试题

1)感觉依赖于输入信息得性质、强度与差异。 2)感觉就是复杂经验建立得基本过程。 3)感觉具有得两方面功能: A:就是生存需要,帮助人类适应外界环境 B:人们通过感觉获得各种生物意义上得快乐体验 4)阀限就是个体产生感觉得刺激水平 5)绝对阀限: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得最小刺激水平。 6)差别阀限:通过只有刺激超出一般规律得变化,才能作为外界信号被接受,这两种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得最小差别叫做差别阀限 7)韦伯定律:外界刺激之间得最小可觉差3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就是恒定得,也就就是说,所能察觉得强度得最小差别,与背景强度长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则达到最小可觉察得刺激增强越大, 8)颜色视觉:个体能察觉颜色就是依赖于各种色彩得物体反射到视觉感受器上得光线,大脑对光线进行加工,产生颜色视觉 9)明度视觉:明度就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得一定强度得光得感觉,她受到两个要素得影响:A:眼睛得适应状态,B:光得强度 10) 运动视觉:运动视觉就是感觉物体空间位移与移动速度得视觉。 11)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她认为正常人得眼睛具有三种类别得颜色感受器,能对红,绿,蓝三种色光产生基本感觉,其她颜色都就是这三种颜色加减混合得到得,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获得白光, 12)拮抗加工理论:所有得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括两种拮抗成分,红绿、黄蓝、黑白,也成为互补色,互补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当一个成分疲劳或过度刺激,就会增加拮抗成分得相对作用。 13)明度就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得一定强度得光得感觉 14)椎体细胞:在明亮得环境下,椎体细胞起作用,杆体细胞被仰制,在黑暗得条件下则相反 15)眩光:当人得视野中物体与背景间得零度对比过大时,就会造成视觉不适应或能见度下降。一般而言,灯具不应使光线直达人得眼睛,而应经过反射降低强度。 16)知觉:就是对感觉经验得加工处理,就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与我们得刺激得过程。 17)知觉得组织:一切知觉经验都必须就是某种分门别类得加工过程得最终产品。简洁律、图与底、接近律与相似律、恒常律、错觉轮廓、深度知觉 18)知觉得三个阶段:A—感觉、B知觉组织 C辨别与识别客体。 19)认识心里学得核心:就是因信息加工理论为核心得心理学,有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20)short_term memory 一种记忆系统,初次接受信息后,(没有机会重复练习)能保持20秒左右得记忆,与长时间记忆相对 21)long_term memory 经复习信息,保持时间超过30秒,甚至按年计算得记忆,因此这种记忆得时限就是按时、日、月、年计算得,故也成永久记忆。 22)长时记忆相等于电脑中得硬盘 23)信息加工得三级模式:P76 24)记忆中存在得两种在作用得现象:一种叫做:重学节省既我们对于那些曾经记忆得信息,即就是不能再现,甚至不能再认,但在此学习时,学习得时间与遍数都能减少,另一种就是:称为:正负迁移,使指前后记忆得得信息相互之间存在影响。 25)正负迁移前后学习之间得迁移关系:

设计心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设计心理学》第2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安全性需求 2、自我实现 3、换购欲 4、双趋冲突 5、消费决策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马斯洛七层需求中维持个体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是()。 2、个体被压抑的需要有时会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这种方式是社会所接受和赞许的,就称为()。 3、“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是指购买动机的()。 4、将态度看作由()、()和()所构成的持久系统更能反映态度的本质。 5、消费者倾向于以最初掌握信息作为参照来做出最后的决策,属于()启发法。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现代消费者心理需要层次提高,对生活中精神、情感追求不断增多,是消费需求中的()特点。 A、复合化和关联化 B、方便化和快捷化 C、个性化与多样化 D、情感化与感性化 2、在消费者购买时附带购买配套商品,我们可以把握消费需求的()。 A、系列性和替代性 B、伸缩性 C、时代性 D、季节性和时间性 3、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A、认同作用 B、压抑作用 C、退行作用 D、退缩作用 4、对独立、自信、地位、名誉、认同等关系个人荣誉感的需要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需要。 A、审美 B、自尊 C、求知 D、安全 5、消费者的欲望在其产生和发展之始即明确指向某一特定事物,这是欲望的()。 A、起动性 B、方向性 C、驱强性 D、持久性

读《学与教的心理学》心得体会

读《学与教的心理学》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

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

设计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库汇总

设计心理学题库 1. 菲利德伦德尔在《论艺术和鉴赏》一书中说:“艺术是关于(心灵)的,所以任何一项科 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2.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3. 设计心理学解决设计艺术领域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4. (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正在进入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发展的时代。 5. 设计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它在(方法)论上是更加宽容的,但是必须有严谨 的科学态度。 6. 心理学不是对人类常识的描述,因为常识不是与人类(行为)相互一致的知识。 7. 设计心理学的艺术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对象)的性质上。 8. 设计心理学的人文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概念)的抽象上。 9. 布卢诺斯奇在《人类的升华》中写道:“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他之所以独特是因为科学和 艺术同样都是他的(精神)的可塑性表现” 10. 对麦克尔?怀特而言,(科学)就是探索、它提出问题,它是想象力的发挥,它是分析。 11. (达芬奇)被誉为第一位集合了科学与艺术大成的人物。 12. 在(艺术)的形象思维中,表现活动、概念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一起进行的。 13. 艺术家普遍认为视觉事物是绝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 14. 科学家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再现艺术,描述和解释也只是将(经验)的大体轮廓呈现出来。 15. 科学的创造:直观、表象---抽象概念---(理论) 16. 艺术的创造:直观、表象---意象形态---(形象)

17. 阿恩海姆认为,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通过(意象 )进行的。 18.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19.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功能。 20.19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艺术史)角度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1?设计是围绕着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2. 德拉克山认为心理学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研究(心理),必定是自我反省式的。 23. 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因为它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24. 在审美研究中,人们看画展的行走方式、停留时间和观看引起的身体姿势变化,都可以作为(行为)的变量,其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25. 心理学不仅是行为的科学,对人类意识体验的研究,也为了了解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知识。 26. 阿恩海姆不仅仅是纯粹使用实验科学方法,或行为的研究,而是大量采用(意识)体验的研究。 27. 心理活动是在(头脑)中进行的,是一个内部过程,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手段直接观察和 测量。 28. “人生是一场梦”这个课题,无法用科学心理学方法论证其真伪,只有通过(艺术)的表现方法来实现。 29. 阿恩海姆说:“不管承不承认,实际上他们(艺术家)至终都在运用心理学,不是家传的,便是其他人留传下来的”。 30. (哲学)是心理学的前身,古希腊人很早就有系统的对心理学的一些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