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标准

1目的

为了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工伤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电工、起重作业、金属焊接(割)、建筑登高架设和厂内机动车辆驾驶。

3职责

3.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办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及变更手续。

3.2 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审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及变更计划,并落实经费,监督检查效果。

3.3 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3.4 各单位负责建立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协助安全管理部门办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及变更手续。

4工作程序

4.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4.1.1 工作负责,具有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

4.1.2 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4.1.3 按规定接受安全教育,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4.1.4 经政府安全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持有全国统一的相应工种“特种作业操作证”。

4.2 各单位更换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经同意并备案后方可更换。

4.3 各单位新增特种作业人员时,要以书面形式将新增人员情况报告安全管理部门。经同意后,由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组织体检,体检合格者,由安全管理部门向人事管理部门提出培训计划,人事管理部门落实经费,由安全管理部门向发证部门提出培训申请,并组织新增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后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并登记建档。

4.4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连续六个月以上未从事本作业或违章扣证期满后要求继续从事本工种作业者需复审。复审人员由特种

作业人员所在单位提供名单,安全管理部门予以确认。复审程序按4.3条相关步骤进行。

4.5 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时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标准。

4.6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按《教育与培训管理程序》执行。

5 相关文件

a)《教育与培训管理程序》

6 记录

a)《特种作业人员台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