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_赵蓉晖

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_赵蓉晖

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
赵蓉晖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社会语言学从诞生至今已近四十年,社会历史的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和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规
律是促使它产生的三个重要原因。目前,社会语言学研究正在全面展开,其内部可以区分出五个主要的分支:
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学、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心理学和互动社会语言学。这些方向各有其侧重,最终合
成为当今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历史发展;分支学科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7242(2003)01-0013-07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
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
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
考察语言。0(5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6,
1988:336)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语言看成
是一种社会现象,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
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社
会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确立至今只有不
到40年的历史,但却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极强
的发展能力而备受关注。目前,社会语言学已经
和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等一起,成为许多大学
语言学系的核心课程。此外,它也已经由最初的
巩固自我地位的初始阶段走向了与其他学科结合
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的高级阶段了。
11社会语言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般认为,社会语言学的确立以1964年在美
国召开的第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为标志。但同其
他任何科学一样,它的出现也是长期的学术积累
和历史发展的结果。
考察语言问题需结合社会因素的思想在中西
学术史中早已有之,但直到18、19世纪,语言的社
会性质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语言和社会
关系的论述开始出现在一些著名学者的文章、著
作中。德国学者洪堡特(Humboldt)关于语言与
民族、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论述对社会语言学家产
生了有益的影响,他在5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
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6中指出:/实际上,语言
总是只在社会中发展。0(1997:245)波兰学者博杜
恩#德#库尔德内(Baudouin de Courtenay)在5对语
言学和语言的几点总的看法6中不仅说明了人类
言语活动的社会性质,而且提出了有关语言社会
功能多样化的见解,认为应当把一切社会等级的
口头语言(言语)和不同年龄(儿童、成人、老人等)
和各种身份的人的语言都列入语言学研究范畴。
瑞士著名学者索绪尔(Saussure)则指出,语言是一
套建立在社会约定基础上的符号系统,而/建立符
号系统是为了集体,正如建造航船是为了大海。0
(赵蓉晖2000)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国社会语言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房德里耶斯(Vendryes)在
5语言)))历史的语言学引论6中明确提出,语言
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结合社会最强有力的纽带,它
的发展依赖于社会集团的存在。此外,房德里耶
斯还分析了语言间的关系、共通语言的形成以及
它和宗教语言、隐语等/特殊语言0的关系。丹麦
学者叶斯帕森(Jespersen)在其名著5语言的本质、
起源和发展6中研究了语言的社会性质、语言发展
的社会原因、语言的传习过程、语言的相互影响
(包括皮钦语和克里奥语问题)、女性的语言等问
题(戚雨村1997:170-171)。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的语言建设工作促
使语言学家们要建立/社会主义的语言学0(由波
利万诺夫(?à?o3±?à3)提出),这门学科的任务在
于描写作为社会历史事实的语言,研究社会经济
现象和语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制定语言政策
(较偏重于宏观方面的内容)。后来由马尔
(Mapp)提出的/语言新学说0在阐明语言社会性
的同时,认为语言属于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这
种观点虽然荒谬,但却把语言和社会这两者的紧
#13#
2003年第1期
总第77期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3,l1
Seriall77密联系特别地突出出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对社会语言学的建
立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英、美两国,语言学家和
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专家一起,对亚、
非、拉美等地的语言状况和本国的语言使用情况
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系列社
会与语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联系社会因
素考察语言问题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20
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学家甘柏兹
(Gumperz)系统论述了社会分层与语言差异的关
系,并在5言语共同体6一文中首次用/语库0
(repertoire)这一概念来表示一个言语共同体使用
的多种语言变体(variety)。1960年,弗格森(Fer-
guson)和甘柏兹共同编写的5南亚语言差异:区
域、社会与功能变异调查6一书对当时的一些语言
学家只凭语言结构的相似和互相的可理解性来划
分/语言0的做法表示了异议,认为一种语言是由
多种变体组成的,语言的划分/必须符合某些社会
条件(如使用标准语、说话者对该言语共同体具有
从属感)以及某些必要条件(如语言内部的变体结
构相似,与语言外部的变体结构相异)。0(祝畹瑾
1985)在英国,社会学家兼心理学家伯恩斯坦
(Bernstein)提出了涉及社会阶层与语言使用关系
的假说。他将不同阶级成员所使用的语言区分为
有限代码(restricted code)和复杂代码(elaborated
code),并指出,不同的代码与说话者不同的心理、
社会经验、家庭环境和阶级地位有关。伯恩斯坦
的理论后来被曲解为缺陷

论(deficit hypothesis),
和当时流行甚广的不足论(different hypothesis)
一起引发了大规模的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与讨
论,从而激发了人们关注/语言与社会0问题的热
情,从客观上成为促使社会语言学诞生的重要原
因之一。
中国学者杨永林认为,20世纪20年代欧美
出现的伦敦功能学派和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社会
语言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永林2001)。
前者以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y)和弗斯
(Firth)为代表,在语境学说的建立方面功不可
没;后者以博厄斯(Boas)与萨丕尔(Sapir)为代表,
在把人类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的观点引入语言研
究方面颇有建树。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就
是由北美人类学派提出的。许国璋先生也认为,
作为功能主义语言学重要人物之一的韩礼德
(Halliday)为社会语言学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理
论基础(祝畹瑾1985:10-15)。
综合地看,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是由3个方面
的因素共同促成的:
首先,是社会历史的需要激发了语言与社会
问题的研究,为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
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变革频
繁,政治形势多变,社会关系复杂化。在当时,新
兴国家的建立、人口的迁移、民族的融合和教育的
实施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大多涉及到具体的语言政
策问题。作为民族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的语言,因此受到了来自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
诸多方面的关注,它的社会性、文化性、民族性等
以往被忽视的特性因而得以逐步显现并越来越受
到语言学家的重视。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语言研究的物质条
件大大改观,社会科学普遍采用的调查法和统计
法使人们更易于通过事物总体的数量关系来揭示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美国学者拉波夫(Labov)
正是使用了在当时颇为先进的录音设备,同时借
助于调查法成功地发现了社会变量和语言变量之
间的共变关系(co-variation),从而开创了对语言
变异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传统。因此,可以说,新
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为社会语言学的建立提供
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最后,语言学自身的发展也呼唤着变革的出
现,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终于被社会语言学打破了。众所周知,自从索绪
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对立之后,大部分的语言
学家就在他所强调的领域进行着为语言而语言的
结构主义研究,内部语言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跟
语言主体(指/人0)的社会、心理、实际运用等有关
的因素几乎被完全排斥在语言学之外,到了乔姆
斯基(Chomsky)时代,语言的使用者和使用环境
已经完全被理想化了。这种语言观的局限性随着
时间的流逝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渐暴露了出

来,并且终于导致了一些针对性理论的产生和迅
速发展,社会语言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吕叔
湘先生给社会语言学以高度评价,把它与历史比
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并列,称之为/语言学
的第三次解放0(吕叔湘1980)。
#14#在各种条件均已成熟的前提下,社会语言学
的建立水到渠成。1964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
尼亚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社会语言学会议,明确讨
论了该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研究领域等问题。同
年,在印地安那州立大学召开了另一次社会语言
学方面的讨论会。因此,人们通常把1964年作为
社会语言学的诞生之年。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从此
步入了正轨,不仅出版发行了两本专业学术杂志
(由费什曼(Fishman)主编的5国际社会语言学杂
志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
guage);由海姆斯(Hymes)主编的5社会中的语
言6(Language in Society)),而且成为许多大学语
言学系的专业课程,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承认。
就连当初把社会语言学研究比喻为采集蝴蝶标本
的工作,认为其重要性无法同理论语言学相提并
论的乔姆斯基,最后也改变了看法,声称从不怀疑
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语言科学中的合法地位(许国
璋1991:179;杨永林2001)。当代社会语言学的
应用研究在法律、广告、诊断、教育等领域内广泛
开展,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引
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1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在开展社会语言学研究和应用的各国,文化
和学术背景不同,各自所面临的社会现象和语言
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除了进行一些共同理论
问题的探讨之外,各国都致力于解决它们本身的
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在前苏联,社会语言学在苏
维埃政权确立之后急需解决的是语言宏观政策的
制定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创制、标准语的确
立、语言规范的确立等都是摆在语言学家面前的
实际问题,因此,前苏联的社会语言学一直较偏重
于宏观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德
统一前,东德的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中
的功能与语言交际的各种功能在语言中的反映这
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西德则致力于研究外来移
民的语言问题及方言、标准语在教育中的作用。
在新加坡和菲律宾等民族构成复杂的国家,如何
利用语言政策为巩固政权、促进民族交流服务成
为中心议题,标准语的确定、语言态度调查、语际
交流遂成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日本的社会
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以社会调查和
语境研究为中心,70年代以后增加了言语交际模
式、语言与文化、敬语、语言对比、女性语等课题的
研究。欧洲共同体国家为改善国家之间的交流合
作而

开展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结果促进了外语教
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其他国
家也分别有各自需要解决的语言问题。
在社会语言学研究开展得比较系统和深入的
英美语言学界,可以区分出这样几个主要的分支
学科:
211 社会方言学
以拉波夫、特鲁吉尔(Trudgill)为代表的社会
方言学(Social Dialectics)(或称语言学派、变异学
派)主要考察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因
阶级、职业、年龄和性别等社会因素而形成的社会
方言是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特鲁吉尔把这种研
究称作/纯社会语言学0(sociolinguistics proper)。
这一部分的研究现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的经典内
容,它还被称作/狭义社会语言学0、/经典社会语
言学0。由于这一派的学者坚持认为自己的研究
纯粹是为了充实和完善语言学,有关研究因此也
被称为/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0。
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
的核心问题。变异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把语言看作
是异质有序的客体。/异质是说我们所能观察到
的语言是有差异的,有序是指语言成分的分布是
有规则可循的。0(祝畹瑾1992:8-9)异质和有
序、变异和系统,这两对在传统语言学看来是相互
矛盾的特征在社会方言学家的眼里却是相互贯通
的,而且/从异质的语言事实中去探求语言的有序
结构,这就是以拉波夫、特鲁吉尔为代表的变异研
究者(variationist)的旨趣所在。0(同上)在此基础
上,他们把音位学中常用的/变体0概念应用于此,
用以具体说明语言的变异规律。
变体(variant)这一概念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
极其广泛,它既可指称语言、方言或语体,也可指
称单个的语音、语法或词汇项目。它现在已经成
为社会语言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分析社会中
的语言现象时所采用的基本单位。英国社会语言
学家赫德森(Hudson)把它定义为/社会分布相似
的一套语项0,而/使一种语言变体不同于另一种
的东西就是语言变体所包含的语项0(Hud-
son1989:36),即表明它是/由具备相同社会特征
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
#15#表现形式0(祝畹瑾1992:19)。这是一个所指范
围很广的概念,可以涵盖众多由各种因素(民族、
社会阶层、年龄、性别、职业、社团、地域、语域等)
所导致的语言差异现象。后来有人提出用更为客
观和中性化的/语码0(code)代替/变体0。这两个
术语目前都有人使用。
从沃德哈弗(Wardhaugh)在5社会语言学通
览6(2001)一书中的篇章布局来看,/变异0概念可
以看作是整个社会语言学体系的核心和枢纽)))
如果将/变异0概念在共时的维度上加以扩展,那
么语体(口语体、书面语体)、语域(指某一行业或
领域所使用

的语言)、不同变体的选择和混合(双
言、双语、语码转换、洋泾浜与克里奥语等)均可进
入变异研究的视野;如果从历时的角度将/变异0
概念加以延伸,那么便可将语言的演变、语言的消
亡也纳入变异研究的范围,而语言演变和消亡的
过程又和语言接触密不可分。社会语言学的微观
和宏观领域因此便得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可
见,/变异0作为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是当之无
愧的。
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于20世纪60年代对纽
约市社会方言所做的调查开创了社会方言研究的
传统,他于1966年出版的5纽约市英语的社会分
层6一书成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作。拉波夫突破了
传统方言学的研究模式,首先运用社会学的量化
研究方法揭示了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之间的相关
关系(correlation)。为了采集到合适的语料,拉波
夫想了不少办法。这些收集语料和量化分析的方
法合成了著名的/拉波夫法0,为以后的许多社会
语言学家所采用,成效十分显著。语言变异研究
不仅从语音扩展至语法、词汇、语体等诸多方面,
研究的课题也包括了语言与性别、职业、年龄等许
多内容。此外,拉波夫还提出了言语社团(speech
community)的问题,他强调划分言语社团的标准
不仅在于其成员是否具有同样的言语特征,而且
在于他们对某一语言变体是否具有同样的评价和
认同。
米尔罗伊(Milroy)的网络研究构成了变异研
究的另一个层面。她在1975)1977年间对贝尔
法斯特市的工人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
以说话人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为分析单位
较之按照社会阶层划定调查范围的做法能够更合
理地解释语言差异形成的原因。社会网络是人们
按照自己的意愿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结构,它有可
见的形式化结构参数(密度、复合度、聚合圈)。个
人在网络中的地位也可以用网络强度尺度(NSS)
来确定,交换原理(exchange theory)是网络中各
种关系的建立基础。网络研究综合了拉波夫社会
方言学和甘柏兹人类语言学的特点,在研究程序、
调查方法和统计检验等方面均有所发展,被看作
是一种承前启后式的研究。
语言演变的规律是语言学家们一直都很关心
的问题,语言内外的因素都可对语言的变化造成
影响。社会语言学家特别关注的是社会因素在这
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变异理论为语言演变
机制的揭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迄今为止,
拉波夫在进行中的变化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无可
争议的领先地位,他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
PENN)语言学系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语言演
变0研究中心。拉波夫在考察美国马萨斯葡萄园
岛上的一个语音变化时,发现了限制语言变化的
强制规则

(obligatory rule)和可择规则(optional
rule)。在此之后,法索尔德(Fasold)、盖尔(Gal)、
比克顿(Bickerton)等人也在探索语言变化的规律
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认为,促使语言变
化的社会动机主要在于人们对社会地位和认同感
的追求,变化的过程既可以是自下而上的(change
from below),也可能是自上而下的(change from
above),变化的方向取决于驱动力来自哪个方面。
变异研究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主体,至今仍在
不断发展。对于它所面临的问题,按照沃尔夫拉
姆(Wolfram)的观点,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由于群体内部存在的语言差异往往被统计
所使用的平均值掩盖,个人语言变异的表现和原
因往往被忽视,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对群体语言特
征的客观描写。
212 语言社会学
语言社会学(Sociology of Language)主要研
究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其出
发点在于把语言问题看作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具体课题包括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言现象、语库、
语码转换、语言忠诚、语言接触和语言规划等,主
要属于宏观社会语言学领域。
语言社会学派又称/社会学派0或/社会学的
#16#社会语言学0,是由美国学者费什曼(Fishman)开
创的。他在1969年发表的5语言社会学6一文中
提出,语言社会学要集中研究语言行为的社会结
构,不仅包括语言用法本身,而且还包括语言和语
言使用者的态度(Giglioli 1972:45-46)。但在此
之前的50年代,他就在宾州大学社会学系开设了
/语言的社会学0课程。他的一系列论著代表了语
言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
1959年,弗格森(Ferguson)所著的5双言6
(Diglossia)一书成为语言社会学的一个里程碑。
弗格森首先发现了在许多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的不
同语言变体并存的现象,并将代表社会权威的语
言变体称作高级变体(简称H),将其他变体称作
低级变体(简称L)。双言是一种持续稳定的语言
状态,它的存在是由诸多社会因素所共同决定的。
双语(bilingualism)或多语(multilingualism)指某
一语言社团或个人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
行交际的现象。/双语0往往包含了/多语0的所
指。人口的迁移、民族主义在政治上的联合、教育
和文化都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祝畹瑾
1992)在社会语言学家看来,双语是一种社会现
象,可以从民族学、政治学、文化学等角度来研究。
由于对语言和方言之间的差别有时难以给出明确
的界定,因此亦有学者把/双言0也归入双语的范
围。假如使用/语码0(code)这一概念来统一表示
不同的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双语和双言
之间的差别就更加不明显了。双语/双言现象直
接涉及到政治、文化、心理等问题,因此一直是


会语言学家格外关注的研究课题。除了针对上述
现象的理论探讨之外,双语/双言社会中的语码转
换、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语言接触等领域内的研究
无不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之势。因此,可以看出,
双语/双言现象是语言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是宏观社会语
言学领域内的典型课题,其本质是对社会语言状
况的一种人为调节,它是社会语言学参与社会工
程建设最直接的体现。具体的语言规划活动从古
印度时就已开始,在其他许多国家也早有类似的
经历。20世纪30年代布拉格学派关于语言标准
化的观点对现代的语言规划活动有着较重要的理
论指导意义,但对语言规划所进行的正式的理论
研究却是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内开展的。1966年,
在美国召开的语言问题大会(Conference on Lan-
guage Problems)上专门讨论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的跟语言规划相关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语言规
划过程0(Language Planning Processes)项目的实
施,则对世界范围内的语言规划研究发挥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课题组1969年的夏威夷会议和
1973年出版的文集5语言可以规划吗?6(Can
Language Be Planned ?)在国际社会语言学界产生
了相当大的影响。语言规划目前已经成为社会语
言学领域内一个十分成熟的分支。许多国家都设
置了专门从事语言规划研究和实施的机构,这对语
言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是十分有益的。
213 交际民族志学
交际民族志学(Ethnography of Communica-
tion)又被译成/交际人种志学0,这个术语是美国
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
使用的。因其渊源和人类学有着不解之缘,这一
方面的研究又被称为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人类
学派0或/人类学的社会语言学0。交际民族志学
/从语言和文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语言使
用的规律。这个学派侧重于用文化人类学的观念
来描述语言的运用,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社团、
组织、社区以及社会中因文化习俗的不同给语言运
用所带来的限制特征。0(徐大明等1997:36-37)
交际民族志学者以描写交际事件为己任。他
们特别关注交际情景,认为只有在对言语环境进
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弄清人们在特定环境
中所做出的言语行为的原因,因此交际情景的结
构分析在这一学派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海姆斯
非常看重定性分析,他把具体情景中的典型言语
事件及其组成因素当作主要的分析对象。在5语
言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及其模式6(1972)一文
中,他将交际情景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归结为
SPEAKING(S)))环境和场合、P)))参与者、
E)))目标与效果、A)))信息内容与形式、
K)))传递信息的方式、I)))交

际工具、N)))交
流中的行为规范、G)))言语体裁),基本上囊括
了跟言语活动有关的各方面因素。当然,这种结
构分析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交际民族志学要探
索的是人们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如何根据这些因
素进行选择言语表达手段的活动。
海姆斯于1962年发表的论文5话语民族学6
#17#为这一方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在此后发表的
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体现了该方向的基本研究内容
和主要的学术观点。交际民族志学广泛吸收语言
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知识,试图在
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独立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它
所探寻的规范同时含有语言、文化和社会的成分,
因此使得交际民族志学具备了强烈的个性和综合
的特点。徐大明等人(1997)把交际民族志学的研
究范围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1)特定社区的社会
语言学资源;(2)实际的言谈活动及社交场合中,
上述社会语言学资源是如何被开发和利用的;(3)
不同类型的言谈活动和社会交往形式在一个社区
中是怎么相互关联的;(4)交际规约跟这个社区成
员其他文化生活的关系。这个学派的重要特点之
一就是注重实际的言语交际,把它看作是联系语
言和社会文化的核心,因为在实际的言谈活动中
语言与文化、社会及个人的关系能够得到最充分
的体现。交际民族志学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说明
了在语言社区内部存在着有社会意义的言语运用
模式。此外,海姆斯对/语言能力0的论述也早已
为人们所熟悉。
20世纪70年代前后,交际民族志学的研究
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有关的研究专著大量涌现。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海姆斯和甘柏兹合作编写的
5交际民族志学6(1964)、5社会语言学的方向:交
际民族志学6(1972)、葆曼(Bauman)和谢尔茨
(Sherzer)的5言谈的民族志学探索6等。在这一学
派的影响下,/实际话语中的语言使用规律0成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关注的一个焦
点。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往往会侧重于某一个方
面,一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如跨文化交际学、会
话分析、互动社会语言学等)也因此而发展起来了。
214 语言社会心理学
兰勃特(Lambert)等人所从事的语言社会心
理学(Social Psychology of Language)从心理学的
角度研究社会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对语言及其变
体的态度问题。兰勃特和他的同事从1958年起
花了8年时间采用配对实验法(matched guise
technique)来测验市民们对英语和法语的评价,结
果发现:一个种族-语言集团的成员对另一个种
族-语言集团成员的某些固定印象往往取决于人
们的性别、年龄、使用的语言变体、双语状况和社
会阶级背景等因素。继兰勃特之后,有不少语言
学家也做了类

似的调查。配对实验法已经成为调
查和研究语言态度最有效的方法,至今仍在广泛
使用。
为了能够更科学地解释社会交际中言语的多
样性,贾尔士(Giles)和史密斯(Smith)于20世纪
70年代末提出言语适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
ory),揭示了人们在交际中的趋同(convergence)、
趋异(divergence)和语言保持(language mainte-
nance)现象。言语趋同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
际一方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或语体以接近谈
话对方的言语风格,为的是获得对方的认同、好感
和理解;言语趋异指交际中的一方使自己的言语
风格有别于交谈对象的,以保持和凸显自己的社
会身份特征、群体特征等;言语保持指没有任何改
变的情况,贾尔士视之为言语趋异的次类(sub-
type)。这一理论的基础是4个社会心理学原则
(即相似吸引原则、社会交换原则、动因属性原则
和保持本集团特色原则),最初提出来主要是为了
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心理动机,后来被社会
语言学家用来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规律。进入20
世纪的80)90年代以后,许多社会语言学家运用
言语适应理论对使用双语或多语的语言集团进行
了大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使该领域的研究范围
不断扩大,理论不断深入。耶格尔#德洛尔
(Yaeger Dror)、波伊德(Boyd)、基内西(Genesee)
等把研究的范围由内部扩大到外部;斯马德
(Simard)、泰勒(Taylor)等提出了适应理论的修
改模型。该项研究的动态性质日渐增强,学科交
叉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言语适应理论的不断发
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正如贾尔士所说
的那样,言语适应理论的目的是要解释各种社交
场合中人们言语风格变化的动机以及这些变化所
带来的社会后果,以弥补过去的社会语言学(主要
指拉波夫等人的社会方言学)只偏重描写言语变
化而忽视解释变化原因的不足。此外,由于言语
适应理论越来越重视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过程和各
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这一理论正由预测性模
型向解释性模型发展(刘正光2001)。
215 互动社会语言学
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
tics)曾被译为/交际社会语言学0、/相互交往社会
#18#语言学0等,是20世纪70)80年代兴起于西方语
言学界的一个流派。其特点是用语言学的知识解
释人际交流的过程和结果。早期的社会语言学偏
重于变异、变项和变体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多限于
低层次的语言单位。随着研究的进步,一些社会
语言学家把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到连续的谈话和
篇章方面,这跟功能语言学派中话语分析学派的
发展是平行的。互动社会语言学最重要的发现就
是,会话过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罗列词语的过程。
于是,研究语言和非语

言知识在会话过程中的作
用以及说话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跟这些知识相
互影响就成了互动社会语言学最主要的任务(徐
大明等1997;陶红印2001)。
在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材料方面,互动社会语
言学家借鉴了话语分析(CA)中的一些做法,特别
重视人们之间面对面的自然谈话。这些谈话往往
通过现代化的声像手段记录下来,说话的节奏、停
顿、音调和习语、套话等以往不被人重视的现象均
得到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非言语交际手段(如手
势、体态、表情等)也成为这一派语言学家眼里重
要的研究素材。因此,互动社会语言学不仅扩大
了人们对语言信号的理解范围,其研究成果对人
们的交际实际亦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般认为,高夫曼(Goffman)、布朗(Brown)、
莱文森(Levinson)等人对礼貌现象(politeness
phenomena)的论述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建
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方向的代表人物甘柏
兹(1982)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谈话的
指示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用它来统一概
括谈话人所使用的一系列表明意图的特征,包括
音律的和非言语的特征,以及习语、套语等等。这
一概念还可以用来指示当前言语事件(Speech
Activity)的类型。甘柏兹对言语事件的理解同海
姆斯所说的/风格(Key)0颇为相似。
目前,最为活跃的互动社会语言学家当属美
国的坦嫩(Tannen)博士。她承袭了导师切夫
(Chafe)重视口语材料的思想,继承了甘柏兹的跨
文化交际研究法、舍格洛夫(Schegloff)的会话分
析法、拉波夫的微观研究法等,对美国社会中不同
的言语社团的交际策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理论上看,互动社会语言学经常被人们看
作是在经典社会语言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交
叉学科,它同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
科的关系异常密切。这一认识本身就可以充分说
明,社会语言学自身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它已经
由最初的巩固自我地位的阶段走向了与其他学科
结合形成新的发展方向的阶段了。陶红印在5交
际语言译丛#总序6(2001)中则指出:/交际社会语
言学紧扣社会文化问题研究语言,研究交际的过
程和效果,这种研究有其先天的优势:它既可以直
接为社会服务,也可能把语言学带入集体意识之
中。,,作为语言学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
走向社会而不是远离社会。加强交际社会语言学
的研究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0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丰富而多样,尽管人
们对其内部分支的分类和表述有所不同,但有关
的研究基本上是在上述几个范围内开展的。这些
分支或流派之间往往互相借鉴,研究的内容多有
交叉,例如语言和

性别、语码转换、语言接触、语言
与文化、语言变化等问题在各个领域内都有不同
侧重的探讨。因此,也有一些社会语言学方面的
综合性著作对研究内容仅做微观/宏观的区分,或
者干脆把重点放在专题的论述上。此外,有些和
社会语言学研究关系极为密切的理论学说(如会
话分析等)还不能完全归入社会语言学领域。这
种现象再次印证了社会语言学这一学科所具有的
综合和交叉性质。
参考文献:
[ 1 ] Coulmas,F.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 2 ] Dittmar, N.Sociolinguistics: A critical Survey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M]. London: Arnold,
1976.
[ 3 ] Giglioli,https://www.doczj.com/doc/809001537.html,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M]. Har-
mondworth, Middlesex: Penguin, 1972.
[ 4 ] Humboldt.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
发展的影响(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 5 ] Hudson,R.A.Sociolinguistics(中译本)[M].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9.
[ 6 ] Labov,W.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Its Social Con-
text[J]. Studium Generale 23, 30-87.
[ 7 ] Milroy,L.& Milroy J.社会语言学中的/网络分析0
(中文本)[J].国外语言学,1995,(2).(下转第26页)
#19#[17] Caplan, D.Neurolinuistics and linguistic aphasiolo-
gy: An Introdu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 1987.
[18] Jakobson, R. 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A]. In R. In Jakobson and M. Halle
(eds.)Fundamentals of language. The Hague: Mouton.
[19] Fromkin, V. A. Bra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J].
Brain and Language Vol.71: 72-74.
[20] Stemmer, B. An on-line interview with Noam Chom-
sky: On the nature of pragmatics and related issues
[J]. Brain and Language Vol.68: 393-401.
[21] Harley, T. A. Connectionist modeling of the recovery
of language functions following brain damage[J]. Brain
and Language Vol.52: 7-24.
[22] Plaut, D. C. Relearning after damage in connectionist
networks: Toward a theory of rehabilitation[J]. Brain
and Language Vol. 52:25-82.
[23]李荣宝等.侧前额皮层的语言功能)))用近红外技术
研究语言功能的初步实验[J].心理科学,2000,(3).
[24]杨炯炯,曾绍群,骆清铭等.左前额叶参与非相关
词对的语义编码过程)))来自光学成像的佐证[J].
心理学报,2001,(1).
收稿日期: 2002-05-10
作者简介:梁丹丹(1973- ),女,江西人,现南京师范大
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
顾介鑫(1977- ),男,江苏人。现徐州师范大学语言所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神经语言学。
(上接第19页)
[ 8 ] Nida E.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
cation(中译本)[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9.
[ 9 ] Saussure F.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10] Trudgill P. Socio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
guage and Society(中译本)[M].北京:商务

印书馆,
1992.
[11] Wardhaugh 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Third ed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2]??é?à3??±? ?.?.?àèo±???±??o?′3o??o?±.
?1μ±?o?3?à?à?[M].?1μ.??á????????, 2000.
[13]?3??è???.?.?à3??????±??àèoà?o?′3o??o?±.
??à?o?,??à2???í,???àμí.?1μ.?±??±, 1997.
[14]高一虹.社会语言学通览#导读[M].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15]刘正光.言语适应理论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
2001, (2).
[16]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7]陶红印.交际语言译丛#总序[M].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2001.
[18]徐大明等.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97.
[19]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1991.
[20]杨永林.社会语言学40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6).
[21]赵蓉晖.论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社会观[J].解放
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3).
[22]赵蓉晖.语言与社会性别)))俄语研究的新方向
[J].外语研究,2002,(4).
[2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1985.
[24]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 (3).
[25]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
社, 1992.
收稿日期: 2002-12-16
作者简介:赵蓉晖(1969- ),女,西安市人,上海外国语
大学博士,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
向: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口语学。
(上接第30页)
[16]李佐文.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J].外国
语, 2001,(3).
[17]李佐文.英语插入句的信息提示功能[J].河北大学
学报, 2000,(1).
[18]汪玲,方平,郭德俊.元认知的性质、结构和评定方法
[J].心理学动态,1999,(1).
[19]周海中,刘绍龙.元认知与二语习得[A].中国语言
学研究与应用[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外语研究,
2002,(3).
收稿日期: 2002-06-20
作者简介:李佐文(1966- ),男,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
研究人员。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语用学。
#26#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Mult-i level Semantic Structure in Narrative,by REN Shao-zeng, p.1
There have been severalmodelssettingout thestructure of agenre, whichconsistsof aseriesof linearlysequencedelementsor
stages, for instance, narrative structure (Labov 1972), and 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s (Hallidy & Hasan 1985). However, a
narrative does not merely tell astory. Associalpractice, it has itssocialsignificance and, with its intentionality, offers an explana-
tion or gives a moral. This suggests that a narrative has three levels of meaning.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bring out the mult-i
level semantic structure in t

he light of functional theory by analyzing a short text, a short story and a novel. The findings in the
analyses show how the first two levelsof meaning are determined by the physical context, and how the deepmeaning is constrained
by the cognitive context. The paper alsoshows how the three levels of meaning center round the three contextual factors, and how
they are realized by different features in lexico-grammar.
Sociolinguistics:Its Past and Present,by ZHAO Rong-hui,p.13
It has been about 40 years since the appearance of sociolinguistic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 histor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itself, are three important reasons for its coming into
being. At present, studies in sociolinguistics are widely made, and five branche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it, i.e. Social Dialectics,
Sociology of Languag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of Language,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 These dif-
ferent orientations have their own focuses and they will eventually become the basic contents of investig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
olinguistics.
Metadiscourse: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of Metacognition,by LI Zuo-wen,p.27
Metacognition refers to higher order thinking which involves active control over cognitive process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Metadiscourse refers to aspects of discourse which explicitly organize the discourse, engage the
audience and signal the speakerps attitude, which are linguistic strategies used by speakers to convey their communicative inten-
tions. This paper seeks to reveal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discourse and metacognition.
Russian Linguistsp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mplicature Phenomena,by XU Han-cheng,
p.31
Implicature phenomena are rather complicated, involving structur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linguistic forms. Opposed to
the mainstream in the implicaturestudy representedby westernEnglishscholars, Russian linguistsadopt different approachestothe
study of implicature in oral and written discourse (mainly literature works). Approaches taken by Russian linguists are character-
ized by descriptive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aim to establish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interpretation of implicature phenomena,
etc. The characteristic study of Russian linguists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descriptiv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mplicature
phenomena, and deserves our close attention.
Contrast Between the Positions of Objects in Archaic Modern Japanese and Chinese,by
QIN L-i jun, p.50
The position of objeect in japanese is as complicated as that in Chinese. In both archaic and modern japanese,the object pre-
cedesthe predicate, while modern Chinese has itsobject after the verb, and archaic Chinese once had itsobject either before or after
the verb. But the pre-positionof the object gradually disappears. It isfound that the pre-positionof object in J

apanese doesont have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of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Motivational Intensity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College Undergraduates, by GAO Yihong, CHENG
Ying, ZHAO Yuan & ZHOU Yan, p.60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ollege undergraduatesp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types
and their motivational intensity (learning effort). The subjects were 2,278 undergraduates from 30 Chinese universities.
Seven typesofmotivationwere found: intrinsic interest, immediate achievement, situational, going-abroad, socialresponsibi-l
ity,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media. Students with higher motivations of intrinsic interest, going abroa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mediamade more effort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The group/high0insocial responsibility motivation
also made more effort than the/middle0and/low0groups, th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iddle0and/low0groupswas not
significant. In contrast, students with higher immediat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made less learning effort.
#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