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六章)解析ARP数据包(完整程序代码)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六章)解析ARP数据包(完整程序代码)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六章)解析ARP数据包(完整程序代码)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六章)解析ARP数据包(完整程序代码)

数据包的结构,对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通过编

制程序

显示在标准输出上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6章:解析ARP数据包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网络上的ARP数据包

进行解析,从而熟悉ARP

ARP协议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获取网络中的ARP数据包解析数据包的内容将结果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程序的具体要求如下所示

1、以命令行的形式运行arp arp.log

其中arp为程序名arp.log为日志文件名。

2、程序输出内容如下所示

源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IP地址操作时间

各部分的说明如下所示

源IP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源IP地址字段

源MAC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源物理地址字段

目的IP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目的IP地址字段。

目的MAC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目的物理地址字段

操作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操作字段若为ARP请求则为1

若为ARP应答则为2

时间该ARP包产生的时间

3、当程序接收到键盘输入Ctrl+C时字段

完整程序代码:

#in cludevc oni o.h>

#in clude #i ncludevioma nip.h>

#in clude "pcap.h"

#i ncludevwi nsock2.h> #pragma comme nt(lib,"ws2_32 .l ib")

#pragma comme nt(lib,"wpcap.lib") struct arppkt

{

un sig ned short hdtyp; un sig ned short protyp; unsigned char hdsize;

unsigned char prosize;

unsigned short op;

u_char smac[6];

u_char sip[4];

u_char dmac[6];

u_char dip[4];

};

void packet_handler(const pcap_pkthdr *header,const u_char *pkt_data,ostream &out) {

arppkt* arph=(arppkt*)(pkt_data+14);

for(int i=0;i<3;i++)

out<sip[i])<<'.';

out.setf(ios::left);

out<sip[3])<<" ";

out.unsetf(ios::left);

char oldfillchar=out.fill('0');

out.setf(ios::uppercase);

for(i=0;i<5;i++)

out<smac[i])<<'-';

out<smac[5])<<" "; out.fill(oldfillchar);

out.unsetf(ios::hex|ios::uppercase);

for(i=0;i<3;i++)

out<dip[i])<<'.';

out.setf(ios::left);

out<dip[3])<<" ";

out.unsetf(ios::left);

out.fill('0');

out.setf(ios::uppercase);

for(i=0;i<5;i++)

out<dmac[i])<<'-';

out<dmac[5])<<" "; out.fill(oldfillchar);

out.unsetf(ios::hex|ios::uppercase);

out<op)<<" "; struct tm *ltime; ltime=localtime(&header-

>https://www.doczj.com/doc/878427876.html,_sec); out.fill('0');

out<tm_hour<<':'<tm_min<<':'<

计算机网络课设报告解析ARP数据包含C++源码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要求 (2) 3.相关知识 (2) 1)ARP数据报的消息格式 (3) 2)ARP协议的工作流程 (4) 4.课程设计分析 (5) 1)课程设计中的重点及难点 (5) 2)参考算法 (6) 3)核心代码 (7) 5.相关扩展 (8) 6.心得体会 (10) 7.参考文献 (11)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网络上的ARP数据包进行解析,从而熟悉ARP数据包的结构,对ARP协议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编制程序,获取网络中的ARP数据包,解析数据包的内容,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上,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程序的具体要求如下所示: 1,以命令行的形式运行,如下所示: arpparse logfile其中,arpparse为程序名;logfile为日志文件名。 2,程序输出内容如下所示: 源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IP地址操作时间 各部分的说明如下所示: 源IP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源IP地址字段 源MAC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源物理地址字段 目的IP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目的IP地址字段。 目的MAC地址: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目的物理地址字段 操作:输出ARP消息格式中的操作字段,若为ARP请求,则为1,若为ARP应答,则为2, 时间:该ARP包产生的时间

3,当程序接收到键盘输入Ctrl+C时字段 三、相关知识 a)ARP数据报的消息格式 网络上的每台主机或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的地址,在网络层,数据被组装成IP包。但是发送IP包需要物理设备的支持(通常是 Ethernet设备,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指定为Ethernet设备),即发送端必须知 道目的物理地址才能将IP包发送出去,所以需要一种将IP地址映射为物理地 址的机制。ARP协议就是用来完成这个任务的。ARP协议能够在同一个物理网 络中,在给定目的主机或设备的IP地址的条件下,得到目的主机或设备的物 理地址。ARP协议的数据包格式如图所示: ARP数据包的消息格式 下面对数据包的各个部分进行说明 ●硬件类型:指定硬件接口类型。例如,值为1表示Ethernet ●协议类型:指定发送方支持的上层协议的类型 ●物理地址长度:指定物理(硬件)地址的长度 ●协议地址长度:网络层协议的地址长度。若为IP协议,其值为4 ●操作:指定ARP的操作类型,例如,1表示ARP请求,2表示ARP应答 ●源物理地址:指定发送方的IP地址 ●目的物理地址:指定目的物理地址。 ●目的IP地址:指定目的IP地址 ARP分组必须在数据链路层中被封装成侦,才能发送出去封装形式如图所示 b)ARP协议的工作流程。 1)在发送一个ARP分组之前,源主机首先根据目的IP地址,在本地ARP高速缓存表 中查找与之对应的目的物理地址。如果找到对应的物理地址,就不用进行地址解析,否则需要进行地址解析。 2)实现地址解析的第一步是产生ARP请求分组。在相应的字段写入本地主机的源物理 地址、源IP地址,在目的物理地址字段写入0,并在操作字段写入1。 3)将ARP分组发送到本地的数据链路层,并封装成帧。以源物理地址作为源地址,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一. 中小型千兆网吧组建 内容及要求: 用BOSON软件实现小规模网络的模拟。熟悉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命令,调通网络,并通过实例深入理解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学会网络构建、日常维护以及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网吧包含100-200台上网的计算机。二.小型网络的组建 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 具体要求如下: 1.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构建一个小型网络。要求使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网络类型。 2.分配和配置IP地址,要求配置内部网络地址。 3.对交换机、路由器等进行配置。 4.通过使用模拟仿真软件,模拟局域网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5.分析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 写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案、拓扑图、设备选型、方案报价、子网划分等内容。 (1)企业网络工程 (2)银行网络工程 (3)医院网络工程

(4)校园网网络工程 (5)大型机场信息网络工程 (6)邮电综合管理信息网 (7)某航空公司网络系统建设 (8)某市宽带信息网络 (9)证券交易网络系统 (10)学校以太网网络建设 三.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层协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设计内容,在给定的Ping程序的基础上做如下功能扩充: ●-h 显示帮助信息 ●-b 允许ping一个广播地址,只用于IPv4 ●-t 设置ttl值,只用于IPv4 ●-q 安静模式。不显示每个收到的包的分析结果,只在结束时,显示汇总结果 Ping命令的基本描述 Ping的操作是向某些IP地址发送一个ICMP Echo消息,接着该节点返回一个ICMP Echo reply消息。 ICMP消息使用IP头作为基本控制。IP头的格式如下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Version| IHL |Type of Service| Total Length | +-+-+-+-+-+-+-+-+-+-+-+-+-+-+-+-+-+-+-+-+-+-+-+-+-+-+-+-+-+-+-+-+ |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 +-+-+-+-+-+-+-+-+-+-+-+-+-+-+-+-+-+-+-+-+-+-+-+-+-+-+-+-+-+-+-+-+ | Time to Live | Protocol | Header Checksum | +-+-+-+-+-+-+-+-+-+-+-+-+-+-+-+-+-+-+-+-+-+-+-+-+-+-+-+-+-+-+-+-+ | Source Address | +-+-+-+-+-+-+-+-+-+-+-+-+-+-+-+-+-+-+-+-+-+-+-+-+-+-+-+-+-+-+-+-+ | Destination Address | +-+-+-+-+-+-+-+-+-+-+-+-+-+-+-+-+-+-+-+-+-+-+-+-+-+-+-+-+-+-+-+-+ Version=4 IHL Internet头长 Type of Service = 0 Total Length IP包的总长度 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用于IP包分段 Time to Live IP包的存活时长 Protocol ICMP = 1 Addresses 发送Echo消息的源地址是发送Echo reply消息的目的地址,相反,发送Echo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2013 年度第2学期) 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互联网模拟 院系:计算机系 班级:计科 学号: 学生姓名:华电老朱家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1周 成绩: 日期: 2014 年 6 月 28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将网络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用于实际,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培养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2.要求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题目以及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设计思路、网络拓扑图、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 1.网络设备认知及基本配置操作 (1)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结构。 (2)完成以下实验,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等的配置方法,理解相关网络协议。 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③OSPF基本配置; ④RIP v2配置; ⑤静态路由配置; ⑥跨交换机实现VLAN; ⑦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⑧广域网协议的封装。 2.互联网的模拟 (1)结合实验环境,提出模拟网络互联需求,设计并完成组网,要求尽最大可能利用实验资源。 ①网络物理拓扑结构设计及IP地址分配; ②网络逻辑拓扑结构设计; (2)网络设备配置实现 按步骤(1)所设计的网络拓扑进行设备连接并配置。配置内容包括路由选择协议OSPF配置,VLAN划分等,并进行测试。 3.基于模拟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分析。在上面设计并实现的网络环境下,完成如下协议分析:

①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②网络层分片;ICMP协议分析; ③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 ④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 ⑤FTP协议分析;HTTP协议分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网络配置拓扑图准确,配置结果测试成功; 2.网络协议分析准确; 2.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 五、考核方式 考勤、验收和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23日

计算机网络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网络层/Network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运输/TmsPOEt/T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 1.【解析】网络层在OSI参考模型中位于第三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路由选择、阻塞控制和网际互连等。 【答案】网络层/Network、运输/TmsPOEt/T 2.在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建立一条逻辑电路,称之为____。 2.【解析】虚电路不是专用的,每个节点到其它任一节点之间可能有若干条虚电路支持特定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两个端系统之间也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这些虚电路的实际路径可能相 同也可能不同。 【答案】虚电路 3.虚电路服务是OSI____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它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____到达目的地端系统。 3.【解析】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操作方式,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称之为虚电路。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答案】网络、顺序 4.在数据报服务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____选择路由,在____服务方式中,网络节点只在连接建立时选择路由。 4.【解析】在数据报操作方式中,每个分组被称为一个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地址信息,若干个数据报构成一次要传送的报文或数据块.数据报服务是指端系统的网络层同网络节点中的网络层之间,一致地 按照数据报操作方式交换数据。 虚电路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报服务是无连接的服务。 【答案】分组/数据报、虚电路

TCPIP实验之IP数据包分析--

TCP/IP协议与编程实验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题目用Wireshark抓包分析ip数据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会初步使用Wireshark,能在所用电脑上进行抓包 2、了解IP数据包格式,能应用该软件分析数据包格式 3、查看一个抓到的包的内容,并分析对应的IP数据包格式 二、实验内容 Wireshark 是网络包分析工具。网络包分析工具的主要作用是尝试捕获网络包,并尝试显示包的尽可能详细的情况。 实验步骤: 1、打开wireshark,选择接口选项列表。或单击“Capture”,配置“option” 选项。

2、设置完成后,点击“start”开始抓包: 3、显示结果: 3、选择某一行抓包结果,双击查看此数据包具体结构。

4、捕捉IP数据报。 ① 写出IP数据报的格式。 IP数据报首部的固定部分中的各字段含义如下: (1)版本占4位,指IP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使用的IP协议版本必须一致。目前广泛使用的IP协议版本号为4(即IPv4)。 (2)首部长度占4位,可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值是15。请注意,这个字段所表示数的单位是32位字长(1个32位字长是4字节),因此,当IP的首部长度为1111时(即十进制的15),首部长度就达到60字节。当IP分组的首部长度不是4字节的整数倍时,必须利用最后的填充字段加以填充。因此数据部分永远在4字节的整数倍开始,这样在实现IP协议时较为方便。首部长度限制为60 字节的缺点是有时可能不够用。但这样做是希望用户尽量减少开销。最常用的首部

3)区分服务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这个字段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没有被使用过。1998年IETF把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 DS(Differentiated Services)。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 (4)总长度总长度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总长度字段为16位,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16-1=65535字节。长度就是20字节(即首部长度为0101),这时不使用任何选项。 (5)标识(identification) 占16位。IP软件在存储器中维持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加1,并将此值赋给标识字段。但这个“标识”并不是序号,因为IP是无连接服务,数据报不存在按序接收的问题。当数据报由于长度超过网络的MTU而必须分片时,这个标识字段的值就被复制到所有的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中。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正确地重装成为原来的数据报。 (6)标志(flag) 占3位,但目前只有2位有意义。 标志字段中的最低位记为MF(More Fragment)。MF=1即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MF=0表示这已是若干数据报片中的最后一个。 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记为DF(Don’t Fragment),意思是“不能分片”。只有当DF=0时才允许分片。 7)片偏移占13位。片偏移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相对用户数据字段的起点,该片从何处开始。片偏移以8 个字节为偏移单位。这就是说,每个分片的长度一定是8字节(64位)的整数倍。 (8)生存时间占8位,生存时间字段常用的的英文缩写是TTL(Time To Live),表明是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由发出数据报的源点设置这个字段。其目的是防止无法交付的数据报无限制地在因特网中兜圈子,因而白白消耗网络资源。最初的设计是以秒作为TTL的单位。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时,就把TTL减去数据报在路由器消耗掉的一段时间。若数据报在路由器消耗的时间小于1秒,就把TTL值减1。当TTL值为0时,就丢弃这个数据报。 #TTL通常是32或者64,scapy中默认是64 (9)协议占8位,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使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在scapy中,下层的这个protocol一般可以从上曾继承而来,自动填充,我们一般可以省略不填此项) (10)首部检验和占16位。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这是因为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一下首部检验和

ARP包的生成与分析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题:ARP包的生成与分析ARP包的生成与分析

(1)掌握Wireshark抓包软件的使用。 (2)学习抓获ARP包并分析。 2.实验内容 使用Wireshark抓包软件,捕获ARP信息并分析。 3.实验原理 ARP协议的原理:当我们在访问某个网络或者ping某个网址如:ping https://www.doczj.com/doc/878427876.html,时候,DNS需要解析https://www.doczj.com/doc/878427876.html, 成为IP地址,但是在网络中数据传输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输,而帧中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本地主机在向目标主机发送帧前,要将目标主机IP地址解析成为MAC地址,这就是通过APR协议来完成的。 假设有两台主机A,B在互相通信,假设A(192.168.1.2),B(192.168.1.4)双方都知道对方的IP地址,如果A主机要向B主机发送“hello”,那么A主机,首先要在网络上发送广播,广播信息类似于“192.168.1.4的MAC地址是什么”,如果B主机听见了,那么B主机就会发送“192.168.1.4的MAC地址是“**.**.**.** ”,MAC地址一般都是6Byte 48bit 的格式,如“04-a3-e3-3a”,这样A主机就知道B主机的MAC地址,所以发送数据帧时,加上MAC地址就不怕找不到目标主机的了。完成广播后,A主机会将MAC地址加入到ARP缓存表(所谓ARP缓存表就是一张实现IP和MAC地址进行一一对应的表,并且存储起来),以备下次再使用。ARP帧结构如图6-13所示。 图6-13 ARP帧结构 (1)两个字节长的以太网帧类型表示后面数据的类型。对于ARP请求或应答来说,该字段的值为0X0806。 (2)硬件类型字段:指明了发送方想知道的硬件地址的类型,以太网的值为1。 (3)协议类型字段:表示要映射的协议地址类型,IP为0X0800。 (4)硬件地址长度和协议地址长度:指明了硬件地址和高层协议地址的长度,这样ARP帧就可以在任意硬件和任意协议的网络中使用。对于以太网上IP 地址的ARP请求或应答来说,它们的值分别为6和4。 (5)操作字段:用来表示这个报文的类型,ARP请求为1,ARP响应为2,RARP请求为3,RARP响应为4。 (6)发送端的以太网地址:源主机硬件地址,6个字节。 (7)发送端IP地址:发送端的协议地址(IP地址),4个字节。 (7)目的以太网地址:目的端硬件地址,6个字节。 (8)目的IP地址:目的端的协议地址(IP地址),4个字节。 4.实验环境 交换式网络环境和Wireshark抓包软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1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 系名: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设计题目:中型园区网络建设 初始条件: 1. 所要求的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自己截图) 2. 假定ISP服务提供商:武汉电信 3. 设备选型如拓扑图中所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 1.1.交换机之间配置trunk协议 1.2.划分vlan,建立HTTP/DNS服务器 1.3. 通过在三层交换机上建立vlan网关使vlan间通信 1.4 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配置静态路由,使得分公司可以访问总公司服务器 1.5.公网路由器模拟电信的城域网,运行OSPF路由协议。 1.6. 使用缺省路由,防止公网的路由条目传递到公司的网关路由器上。 1.7 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网关配置NAT让内部的PC能够正常上网。 2.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2.1. 网络各节点具体配置步骤及测试结果; 2.2.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2.3. 总体运行情况与结果分析讨论 2.4.个人对本次课程设计感想体会及建议; 注意:设计报告内容严禁与人雷同。 3. 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一、实训目的和基本要求 在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网络工程技术实训。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了解目前主流网络技术的应用;手动配置网络设备;在进行了该项实训后,可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要求能够针对一个具体的要求,搭建一个网络。明确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选型、设备连接、设备配置、IP地址分配、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内容。如果设备条件有限,也可以使用路由器来完成网络的构建。 二、实训步骤 2.1 组建总公司局域网组网 2.1.1 网络拓扑图 摆出小型网络所需要的设备并把说有设备连接起来(相同设备用交叉线,不同设备用直通线,注意路由器和PC机属于同种设备用交叉线),网络拓扑图如图1.1。 图1.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 算 机 工 程 学 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 姓 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学 号:
专业班级: 系 (院) :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3.12.23——2014.1.5 计算机网络技术室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签名:
年 月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2
页,共
12

1.课程设计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 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 OSI 七层模型、TCP/IP 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 划、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 以淮海工学院本部校园为背景,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 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为:教务处楼,党政办公楼,图书馆,计算机 系大楼、讲堂楼、机械楼、土木楼、海洋学院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等,生活区中有 学生公寓区和教师住宅区及各食堂。假设办公区、教学区每个办公室、教室均预留 2 个信息点, 生活区每个房间预留 1 个信息点,全校使用预留的一个 B 类 Internet 地址 172.160.0.0,试根据本 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确定信息点个数及信息点分布,设计出 本部的校园网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进行 IP 地址规划,完成 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并分别给出其价格 的出处(如网站等) ,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要求: (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 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 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和经费预算。 (4)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五个部分,具体要求见设计报告模板。
3.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格式要求及须知: (1)使用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表1 字体及编号要求

(2)参考文献:参考课本的参考文献格式(附录C)。但编号换成[1]、[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打印后递送到指导老师的信箱。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抄袭互联网,该组重做! 二、任务完成形式: 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需要验收)。 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对于第二类题目为仿真文件)。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40个小时。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4小时 2. 程序设计技术 4小时 3. 开发环境与程序调试环境 4小时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8小时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及防范措施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专业 指导教师分校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知识经济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进入21世纪,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不断进步的。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引言 (4)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5)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5) (二)IPv6协议 (5)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7) (一)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7) (二)操作系统方面 (7) (三)软件方面 (8)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防范措施 (10) (一)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10)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11) 第四章结论 (13) 第五章致辞 (14) 第六章参考文献 (15)

引言 计算机网络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如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着,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应用到各个行业,普及到千家万户;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计算机网络故障也让我们烦恼,本此课题主要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计算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正是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通信系统的远距离传输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以主机为中心的主机——终端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客户机/服务器、基于多种协议的局域网方式,再到现在以Internet TCP/IP 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计算模式,短短的30多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共享全人类所共有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热点技术的研究与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 目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要实现三网合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将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有机融合起来,以降低成本,方便使用,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网合一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的出现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推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业务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学、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和在线咨询等,使人们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坐在家中就可以工作、学习和娱乐。 (二)IPv6协议 IP协议开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并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广泛使用的IPv4。不可置疑,它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20多年中,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但是日益增长的对多种服务质量业务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而IPv4的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发送Ethernet+ARP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题目发送Ethernet ARP包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01 学号201059225101 学生姓名王立娟 同组成员潘明越、曾兵、田胜杰、宋炼杰、陈坦、韦国挺指导教师郭步 编写日期2012-6-30

目录 一、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 二、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 三、设计的相关技术 (3) 3.1 ARP协议及工作原理 (3) 3.2 ARP的分组格式 (3) 3.3工作原理 (4) 3.4 ARP包的填充 (6) 四、程设计过程 (6) 4.1流程图 (7) 4.2源程序 (8) 4.3运行结果 (18) 五、课程设计小结 (19) 六、参考文献 (19)

一、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IP地址将不同的物理地址统一起来,从而将物理地址隐藏起来,上层软件使用IP地址标识结点。但是。两台计算机只有在知道彼此的物理地址时才能进行通信。 IP数据包常通过Ethernet发送。Ethernet设备并不识别32位IP地址,它们是以48位MAC地址传输Ethernet数据包的。因此,IP驱动器必须把IP目的地址转换成Ethernet网络目的地址。这两种地址之间存在着某种静态的或动态的映射,通常需要查看一张表来进行这种映射。这种地址协议(ARP)就是用来确定这些映象的协议。 ARP工作时,送出一个所希望的IP地址的Ethernet广播数据包。目的地主机以一个含有IP和Ethernet地址对的数据包作为应答。发送者将这个地址对高速缓存起来,以节约不必要的ARP通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ARP协议的帧结构以及它的运行过程。 二、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 基本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熟悉ARP协议并了解Winpcap编程,或者下载JAVA类:jpcap包构造ARP包,选择并打开网卡,将ARP包发送。 1)命令行格式: arpsend src_ip src_mac dst_ip dst_mac flag 其中arpsend作为程序名。 各参数意义: src_ip: 源IP地址。 src_mac: 源MAC地址。 dst_ip: 目的IP地址。 dst_mac: 目的MAC地址。 Flag:0表示ARP请求;1表示ARP应答。 例如: arpsend 192.168.1.1 FA:01:02:03:04:05 192.168.1.2 0D:E1:02:03:B4:06 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第一次在线作业

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复杂性体现在技术、成员、环境、()四个方面。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在数据通信网络设计中,ITU-T系列标准更接近于OSI/RM模型()的定义。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网络系统集成的工作在于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信号交换和()问题。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相当于一个()。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城域网往往由多个园区网以及()、传输网等组成。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TCP/UDP端口号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为交换机所利用,这是第()层交换的基础。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电信网络流量很大,对网络设备要求有较高的()和可靠性。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需求管理包括需求跟踪、()、需求评估等工作。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网络工程师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来获取用户需求。 ? ? ? ?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电信网的主干链路,一般采用()和DWDM技术。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文档定义了网络工程项目的需求基线。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支持广播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对于用户比较集中的环境,由于接入用户较多,因此交换机应当提供( )功能。 ?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优秀课设——发送ARP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 课程设计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 题目:发送ARP数据包 姓名: 学号: 同组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评阅意见: 评定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要求: (2) 三、课程设计分析 (3) 1.课程设计中的重点及难点 (3) 2.参考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核心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源程序及运行截图 (6) 五、心得体会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网络上的ARP数据包进行解析,从而熟悉ARP数据包的结构,对ARP协议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二、课程设计要求: 用网络流量监测工具让ARP欺骗原形毕露CNET中国·https://www.doczj.com/doc/878427876.html,·转载作者: 赛迪网来源: 赛迪网责编:kachesiji 时间:2007-06-03 标签:网络流量笔者的工作单位是一所学校,最近学校的一栋教学楼内的网络突然出现时断时好的现象,这可是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工作,情况危急,需要马上解决!信息中心立即着手进行调查,据老师们反映上网有时候网页打开速度非常缓慢,有时丝毫没有动静,直接显示无法打开网页。不过,在非上班时间,如中午和晚上等休息时间,网络一切正常。根据这一情况,网络硬件故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排除了物理上的错误。看来是软件上的问题,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ARP攻击。ARP协议的中文名为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网络中的IP地址解析为硬件地址(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当计算机接收到ARP应答数据包的时候,就会对本地的ARP缓存进行更新,将应答中的IP和MAC 地址存储在ARP缓存中。所以在网络中,如果有人发送一个自己伪造的ARP应答,网络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ARP欺骗,其常见的特征就是主机频繁掉线。我们的网络症状与之非常相似,但是ARP攻击需要找到它的源头,一般的方法很难查找,需要在交换机上进行抓包分析,于是找到了Iris Network Traffic Analyzer(以下简称Iris)。这是一款网络流量分析监测工3.当程序接收到键盘输入Ctrl+C时退出。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一 基本要求: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网络,并完成相关文档和文件工作。要求通过查找资料,独立完成设计,全部图、表只能使用WORD或VISIO 的相关工具来画,不得粘贴扫描的图片。 路由器和交换机、PC机配置利用boson netsim 或类似软件来辅助进行,防火墙、服务器配置用文档描述。 1、某高校要求设计一个校园网, 一、用户需求 (1)用户规模500台计算机。 (2)用户大致平均分散在4栋楼房内,4栋楼房排成前后两排,楼房之间各相距200米,楼房高4层。每栋楼的4楼用户构成两个VLAN。(3)中心机房设在其中1栋楼房的1楼靠近另一栋楼房的一端。 (4)安装对外WWW、业务WWW、邮件、FTP、BBS、DNS、数据库七个服务器。提供匿名服务,但FTP仅对内部开放。 (5)提供LAN、WLAN接入。

(6)在业务WWW服务器上配备基于Web的业务应用系统,所有用户使用业务系统实现网上办公。 (7)要求出口带宽为1Gbps。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用户计算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 (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题目二 设计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一、用户需求 (1)公司有1000 台PC (2)公司共有7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

要求有限制,公司有3个跨省的分公司。 (3)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公司能够提供匿名的FTP,邮件,WWW服务,但FTP 只对内部员工开放。 (4)公司有自己的OA 系统 (5)公司中的每台机能上互联网,每个部门的办公室联合构成一个VLAN。 (6)核心技术采用VPN。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PC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题目三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

网络实验5ARP_IP_ICMP数据包捕获分析

网络实验5ARP、IP、ICMP协议数据包捕获分析 实验性质:综合型 实验学时:2学时 知识点:三种协议数据包的组成与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的三种协议数据包组成,通过捕捉到的数据分析验证; 2.为同样方法分析高层协议数据包提供初步训练。 【实验原理】 1.ARP数据包的组成 在以太网中,链路层数据帧是以48位的MAC地址传输的,而互联网的IP分组在网际层是以32位的IP地址传输的。IP分组通过网络接口层到达一个LAN时, 由与LAN相连的路由器根据目的IP地址找出目的主机的MAC地址,然后按此MAC 地址将数据帧递交给目的主机。 ARP协议的功能是:由目的IP地址找出目的MAC地址。当本机ARP缓存中有目的IP与目的MAC对应表项时,直接利用;没有时则以广播方式发送ARP请求, LAN中的所有主机都会接收到这个请求数据包。 如果一个主机的IP地址和ARP请求中的目的IP地址相同,该主机会对这个请求数据包做出ARP应答,将其MAC地址发送给请求者。这时,双方主机的ARP缓存 中各自会增加一条对方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表项,此表会定期刷新,以防 止由于主机离线或网卡改变所造成的解析错误。 1.1 ARP报文格式: ARP或RARP报文是封装在以太网 V2帧中发送的,其组成如图5-1所示。 图5-1 ARP报文封装在以太网 V2帧中 ARP报文中,有硬件类型、协议类型、MAC地址长度、协议地址长度,操作类 型,源、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与IP地址等信息,总长28字节,具体内容见图5-2。

图5-2 ARP报文的组成 1.2 ARP缓存和ARP命令 通过arp实用程序,可以对ARP高速缓存进行查看和管理。ARP命令可以显示或删除ARP高速缓存中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表项,也可以添加静态表项。 arp命令(文本界面下)的格式如下: arp -a [IP地址] 显示地址映射表项,[ ]为可选项。 arp -g [IP地址] 功能与arp -a相同。 arp -d IP地址删除由inet_addr所指定的表项。 arp -s IP地址 MAC地址增加由“IP地址”和“MAC地址”指定的静态表项。 可用“arp /?”获得系统对ARP命令的在线帮助。 用ARP命令删除、清空当前ARP缓冲区内容后,再捕捉网络数据包,才能捕捉到ARP广播数据包。 用过滤条件“eth.type == 0x0806”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就能找到ARP数据包,从而分析其ARP报文。也可用过滤条件“eth.addr contains ff:ff:ff:ff”找出广播包,进而找出其中的ARP数据包。 图5-3 IP数据报的组成 2.IP v4数据包的组成 IP数据包是TCP/IP网络的核心,网际层的IP、ARP、RARP、ICMP、IGMP五个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Web服务器的搭建及HTTP协议和底层协议运行分析 学生: xxxxxxx 学号: xxxxxxx 班级: xxxxxxxx 教师: xxxxxxx 完成日期:2017年 6月 22 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班级:xxxxx:xxxxx学号:xxxxxxx阅卷教师签名:

Web服务器的搭建及HTTP协议和底层协议运行分析 一、题目说明 1、课程设计题目分析5 本题是要在Window操作系统上进行web服务器的搭建,之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运行该服务器,同时在该电脑上抓来往的数据包,并观察该数据包中的HTTP协议的结构。 2、题目涉及的技术原理10 本题通过对操作系统中的IIS(Internet 信息服务器)的安装,再通过编辑自己的编写的服务器代码设置自己的默认网页,进行Web服务器的配置。 在另一台电脑上,将这台电脑用作客户端,运行自己刚配置好的Web服务器。同时,打开wireshark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包抓包,抓取http包,对抓到的http包进行结构分析。 当前对于Web页面的访问应用都是基于Http应用协议的,而在下层则使用TCP(传输控制协议);但TCP并不适合于短会话(少量的数据交换的情况),当期用于短对话时会增加额外开销,而建立、撤销TCP的开销却又是必需的。因此,提出了一种混合TCP与UDP 的动态选择传输层协议来实现Http协议的方法,若在短对话时使用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而当有大量数据需要传输时则使用TCP作为传输层协议,这样,对于短对话可以避免TCP的

额外开销,而对于长会话又可以得到有TCP提供的可靠传输并减少网络拥塞。 3、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5 ProgressiveDownload (渐进式下载方式)也可以认为是HTTPStreaming 的前身,其通过 HTTP 协议来传输文件。目前,国外比较主流的视频(如YouTube ,优酷,土豆,六间房等)一般都用ProgressiveDownload 的方式播放视频节目。ProgressiveDownload在用户点击播放视频节目时,会给用户发送视频文件,用户可以边下载、边播放,而不是等到文件下载完毕才可以播放视频。在用户暂停播放时,服务器依然会给客户端发送视频文件,直至整个文件下载完毕或者用户关闭视频。基于此特性产生一个问题:如当一个文件为3min ,用户观看前 1min 后就不想再观看而关闭视频播放时,而此时文件可能已经全部下载完毕,这样就会造成后 2min 资源传输的浪费。 ProgressiveDownload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参见下图,由客户端发起 HTTP 请求,服务器受到请求后回复给客户端其请求 图1 HTTP请求/响应 目前,支持 HTTPStreaming 的客户端有有 AdobeFlash Player 10.1 ,微软的 Sivelight 以及 APPLE 的Safari 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