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编目种次号规范

图书编目种次号规范

图书编目种次号规范
图书编目种次号规范

图书编目种次号规范

一、多卷书录入,同一种次号用“:”做区分.

例:1.列宁全集1-50卷,索书号:

A2/1:1...A2/1:10...A2/1:28...A2/1:50...

2.高中物理上册第一分册,下册第二分册.索书号:

G633.7/24:1.1 ,G633.7/24:2.2

二、同种文献印刷次数不同,同一种次号以“-”做区分.

例:导游基础知识2001.04第1次印刷价钱11.00元,索书号:F590.63/5

导游基础知识2001.05第2次印刷价钱14.50元,索书号:

F590.63/5-2

导游基础知识2002.06第3次印刷价钱15.60元,索书号:

F590.63/5-3

......以此类推.....

三、同种文献版本不同,用同一种次号以“=”做区分.

例:旅行社经营管理第一版价钱21.00元,索书号:F590.63/19 旅行社经营管理第2版价钱23.00元,索书号:F590.63/19=2

旅行社经营管理第2版但印刷次不同价钱不同,索书号:

F590.63/19=2-2

......以此类推.....

四、同种文献只是年代不同(连续出版物)用同一种次号以“:”

例:F01/10:1980 ,F01/10:1984 ,F01/10:1991......

......以此类推.....

同种文献只是年代不同分册号不同(连续出版物)用同一种次号以“:-”

例:F01/10:1980.1;F01/10:1980.2;F01/10:1980.5….

......以此类推.....

五、同种文献平装、精装用同一种次号以“*”作区分.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思考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通信、多媒体各项技术实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2O世纪9O年代以来,大大拓宽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彻底改变了图书馆原始的、封闭式的手工编目方式,书目数据的联机编制和网上交流有了得以实现的条件,加速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迈向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如何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技术手段及服务范围,是摆在计算机工作人员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编目工作发生的变化及其特点 1.1读者需求的变化网络环境下,高校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读者需求不再以获得与某一问题相关的原始文献为满足。面对庞杂无序的信息资源,他们需要的可能是从各种信息经过提炼的具有研究价值的信息。他们利用信息的目的和类型千差万别,对图书馆编目加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图书馆在信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方面做出努力,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编目工作者必须对自身职能重新定位,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开辟新的工作领域,以适应当前读者服务的新要求。 1.2编目人员的角色变化随着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图书馆编目人员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编目人员如今将更多精力用于对网上资源的整理和开发,编目范围的逐渐扩大,工作手段和作业方式也逐渐发生率改变,编目人员开始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导航上,而不再仅仅只是文献的整理、加工,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标引。此外,编目工作要求编目人员具有一人多能的综合素质,改变了过去的单方面强调个人的专业技能力的要求,同时还应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在具备较高英语能力的同时,熟悉掌握计算机编目的各方面知识。 1.3编目工作职能的多样化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开始扩展到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传统编目工作主要是揭示文献、提供书目、报道图书,但随着读者对网络资源需求的增多,图书馆开始增设书目检索、专题导航、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音频资料等内容。要想满足读者对网络环境和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各方面服务的需求,图书馆编目工作必须要做到多样化、全面化,使网上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得自身的服务更加到位。 1.4编目模式的变化文献编目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决定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传统的文献编目工作一般是各个图书馆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各自的馆藏文献进行著录、标引及目录组织,各馆的编目工作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手工操作状态,所产生的书目信息往往只供本馆的员工和读者使用。联机编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编目工作模式,这时编目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书目数据进行套录,大大减少了原始编目的数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书目质量,加强了各馆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良好的网络环境使编目工作更加社会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使资源共享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1.5编目载体的变化传统图书馆的编目对象是以纸质载体为主的印刷型文献,文献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的特征、数量、格式都是明确的。在数字化环境中,编目对象即文献信息资源呈多样化趋势,新的文献资源如电子文献、多媒体文献、缩微文献、网络信息、计算机文档等层出不穷。随着读者对网络资源需求的增多,这些非印刷型的文献资源也加入到编目对象的行列之中,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和馆藏类型,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类型、多载体的馆藏结构体系。 1.6编目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发挥着其对信息资源环境整体的高层次的影响作用,已经从物化的资源管理者逐步转变成为信息服务的导航者,由传统的简单的对文献资源进行机读目录的录入等内容,转变为对一些新的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加工。随着网络环境的产生和数字资源的大量涌现,开始扩展到对网络上的各种类型信息进行编目加工,不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内的文献信息,从而使网上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编目工作的范围也随之打破原有的限制向外扩展,包括网上全文信息、数据库信息、网页信息等非文献型的信息。图书馆编目工作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对馆藏文献进行的信息加工,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环境中,变成一个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迅速揭示、整理并有效进行组织的过程。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文献编目的标准化问题对于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来说,标准化是一个重要问题。不标准的编目数据,造成数据混乱,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编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直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College Library Cataloging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牛莉侠Niu Lixia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302)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an710302,China) 摘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因工作环境、信息载体、编目职能、编目技术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而呈现新的特点。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编目工作应建立新的管理体系,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Abstract:Because of the major changes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information carriers,catalog functions,cataloging technolog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the cataloging work of university library has new features.The main problems in cataloging work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the idea that new management system of cataloging work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demands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introduced,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编目工作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network environment;cataloging work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47-02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牛莉侠(1969-),女,陕西岐山人,职称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编 目工作及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屹.SystemView通信仿真开发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362. [2]青松,程岱松等.数字通信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27-136. [3]罗卫兵,孙桦等.Systen View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98-104. [4]樊昌信.通信原理(第5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5]汪英,杨喜,张勇华,低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及其System View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4),130-133. ·147·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

需需求求分分析析报报告告 一、 背景: A 、系统名称:北京友谊中学图书管理系统 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北京友谊中学 本项目的最终用户:北京友谊中学 二、 用户需求分析: A 、 系统要求提出: 北京友谊中学图书馆是一家所有工作手工操作的图书管理,随着计算机的发 展,更多的图书馆采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来实现,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目前,北京友谊中学已经购买了所有的计算机硬件很网络设备。设计一从采购—编目—流通—管理 一体化的图书馆系统。主要表现:(一)采购,对新书的目录,要查存,判断图书馆是不是已经订过了,要人工查阅帐本完成,是很麻烦的事。(二)验证,要填写两个帐本和盖章,而且在帐本上面很多信息是重复的。(三)编目,通过手工对书编目,对不同种类的书都要查找书是否已有,如果没有的话对新的书进行查阅中图法宝典来要编目,并且还有填写跟书卡,和大量的查阅用的卡片。这块消耗的人力最大了。(四)流通,在借书的时候要填写跟书卡和借书证并保管跟书卡做为借条;在还书的时候工作人员先要花一定时间把保管的跟书卡先找出来,再填写跟书卡和借书证。然后再把跟书卡和书夹在一起,工作人员要消耗很多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五)无法统计书的阅读次数、当天的借还数目等很多统计信息。 B 、 系统总体需求: 通过调研了解到:1)图书馆希望能够在编目的时候迅速查找新的书籍是否已编目,并可以快速编目2)图书馆希望省去编写查询卡能够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快速查找。 3)图书馆希望使用条码枪来实现图书的借还书籍。4)图书馆希望通过能统计大量的以前无法统计的数据,方便管理。5)在还书时实现计算机自动进行罚款;6)有多个库,要可以灵活设置库的性质。7)图书管理员有不同的职位要可以进行权限设置。 C 、 对系统的要求: 图书馆提出的要求,结合我们的技术建议再加以考虑,产生了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1)、编制一套采购管理系统(订购和购书); 2)、采编室需要一个管理模块,主要是查询库存进行验收和所有书的个别帐登记,以及编目管理系统; 3)、编制一套流通(借书和还书)管理系统 ; 4)、编制一套库存管理系统(库存); 5)、查询模块; 6)、用户管理(用户记录管理和权限设置); 7)、统计打印模块。 另外该公司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强调以下要求: 1) 做个有条形码的借书证,方便借书还书。 2) 在编目和流通这两块一定要改善,用计算机管理。

SQL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完整代码)

作品设计报告书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网络2012-1班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技术 指导教师

目录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设计目标 1.掌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组织 和实施。 2.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编程技术,并能独立完成一般小系统的程序设计、调试 运行等工作。 3.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并能求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数据库存储设计指导思想 在数据库存储设计的无数选择中,简单是系统架构师和DBA 的秘密武器。 简单,有时候就来自于对一个特定的表或表空间没有选择最优I/O 特性,总有这么一种可能,一个富有经验的DBA 拥有高超的存储技能并可以没有时间限制的去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或者索引配置一个存储。然而这样做的问题是,就算能达到设计的最佳性能,为了维护原始对象,这也经常造成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好的数据库存储设计的要点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上,实现所有目标应该是最初的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并应该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长期进行。这篇文档简单的最佳实践描述达到了这些目标并且几乎没有性能损失。 三、任务 角色:读者、图书馆馆员、系统管理员;基础数据:读者信息、图书信息、操作员信息;业务数据:借还书记录登记、罚款登记;统计数据:书籍借阅情况统计或读者借阅情况统计。基本要求:利用数据库技术,完成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储存和操作,数据库设计合理1.设计报告:含E-R图、数据字典、关系模式、关系实例、查询描述、关系代数、SQL 实现的查询语言及查询结果。 2.上机实现。

1.问题描述 1.1背景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net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信息管理的革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1.2数据需求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 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 3.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4.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5.书籍库存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 6.书籍库存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等。 7.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借书日期。 8.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等。 9.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还书日期。 10.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等。 11.超期还书罚款输入,还书超出期限包括超出期限还书的读者借书证号,书籍编号,罚款金额。

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中图分类号 填写要求:要求分类细分到22个大类代码后三位数字。例如: “古代文学”,其分类号是I206.2,填写时只需填写I206即可;又如“人造石生产机械制造”的分类号是TQ177.1+5,只需填写TQ177。 可在以下网址查询详细分类号: https://www.doczj.com/doc/877887122.html,/tools/ztf/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分类号查询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877887122.html,/sjk/tsflf/index.htm (中图法第四版计算机辅助分类查询系统)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四版,即1975年出版的第一版,1980年出版的第二版,1990年出版的第三版,1999年出版的第四版。此外1973年还出版了试用版。《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在它的发展史上,获得了许多殊荣,曾于1985年连同各种版本及辅助工具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曾被美国图书馆协会主持编制的《世界图书馆及情报机构百科全书》收入到"世界九大分类法"词条中。但是,《中图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中图法》的发展历史就是从第一版到第四版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史,每出一版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至四版为止,《中图法》为五大部类: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二十二个大类;53,811个类目(包括专用和通用类目)。中图分类号简表附后

当前国内图书馆界在编目上可以分为五大系统全

编目规则差异和统一进展 姜新年 深圳图书馆广东深圳518026 The Differences and Unify Standard Progress on Cataloging Rules Jian Xinnian Shenzhen Librar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26 1国内编目规则的差异 目前,国内所存在的编目体系呈多足鼎立态势,各地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以及港澳台图书馆的编目方式均有不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全国联合编目中心是公共图书馆的代表,CALIS是高校图书馆的代表,这两大系统几乎覆盖了全国大多数公共馆和近50%的高校馆。国家图书馆是全国联合编目中心规则的制定者,而CALIS编目规则的制定者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加入这两大系统的图书馆都要遵循这两大系统的规则,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两大阵营,阻碍了图书馆数据的交流与传输。 编目工作包括著录规则和机读格式。著录规则就是文献编目规则,机读格式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MARC格式。在MARC格式的问题上,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和CALIS没有多少异议。问题的焦点突出表现在著录规则上。中国图书馆学会曾经组织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和CALIS的专家参与编写《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一书,该书已推出了第2版。但是国家图书馆也仅使用此书作为参考,而CALIS对于这本书的态度是:对的就用,不对的就不用。很显然,这里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取决于CALIS。双方都参与制定的规则,而且冠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之名,但谁都不作为标准执行。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和CALIS在编目规则上到底有哪些分歧呢?概括地说,CALIS编目体系属于“学院派”,而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编目体系则属于“实用派”。前者的文献著录规则和MARC格式的规定,大部分都可以在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和UNIMARC中找到依据;而后者的文献著录规则和MARC格式的规定,则更多考虑了中文文献的特点。CALIS的数据偏重教参、教辅、科研类图书,其编目人员过去又长期从事西文编目工作,因此认为中文图书编目也应该严格执行国际标准;而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数据以中文社科图书为主,很多社科图书都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两大系统在诸如作者与年代的放置顺序等问题上不统一。是保持特色还是与国际接轨?这对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与CALIS而言确实是一个问题。CALIS主张与国际接轨,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也不反对与国际接轨,但强调打造中国特色。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对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和CALIS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的差异进行比较。 1.1并列题名著录及其标目的差异 例1.题名页有并列题名信息 国图:200 1 @a世界国家地理@e图文版@f翟文明主编 510 1 @a National geography @zeng CALIS:200 1 @a世界国家地理@d= National geography @f主编翟文明@zeng 510 1 @a National geography @zeng 例2.题名页没有并列题名信息,但封面有外文并列题名信息 国图: 200 1 @a布尔芬奇讲述神祇和英雄的故事@f(美)布尔芬奇著@g姚志永,陆蓉蓉译 510 1 @aStories of Gods and Heroes@zeng CALIS:200 1 @a布尔芬奇讲述神祇和英雄的故事@f(美)布尔芬奇著@g姚志永,陆蓉蓉译 312 @a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510 1 @aStories of Gods and Heroes@zeng 对于并列题名,两家图书馆的著录方式都不尽相同:国图不在200字段中著录,关于200字段的@d 子字段,国图在它编写的《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中明确规定:“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不使用该子字段。” CALIS则根据ISBD的著录规定,当并列题名信息在规定信息源(题名页)中出现时,著录在正题名之后;当并列题名信息不在规定信息源出现时,则不著录在题名与责任说明项,而在312字段中说明并列信息的出处。 对于并列题名的标目,两家编目机构都在510字段作检索点。国图是按原题名形式作检索点;但CALIS按CNMARC格式的规定,以标目检索点的形式录入,即当有带首冠词的外文并列题名时将首冠词略去。

图书馆管理系统ER图

长沙理工大学 《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设计报告 邹松林 学院计通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03-05 学号27 学生姓名邹松林指导教师卢曼莎 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06年9月20号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邹松林指导老师:卢曼莎 摘要: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读者信息管理模块,图书信息管理模块,借阅信息管理 模块,系统信息管理模块等组成。其中又各自分成读者注册,证件修改,用户注销,图书查询,操作记录等子模块。在设计本系统过程中,我们第一步由自顶而下的需求分析概括设计出系统总模块的数据流图,再设计个子模块的相应数据流图,列出数据流信息及数据字典;第二步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用E-R图表示出数据及相互间联系,采用先作子图,再合并成初步E-R图,进行修改和重构后得到基本E-R图;第三步逻辑设计,在SQL Server的设计环境下把图书馆管理系统E-R图转化为成逻辑数据模型表示的逻辑模式,同时实现数据模型的优化和数据模式的规范化;第四步进行物理设计设计数据的内模式,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路径,存储空间分配等等,具体形式为表,视图,索引的建立。 关键字:数据库,SQL语言,MS SQL Server,图书管理 1 需求分析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 在仔细分析调查有关图书馆管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 用户需求:图书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和SQL Server所工作的范围; 2) 应用资源:数据库应用的平台包括物理平台和图书等; 3) 应用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包括操作人员素质和系统的纠错能力等 项目名称: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背景和内容概要 对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详细地分析后,我们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借阅管理模块、借书证信息管理模块、图书信息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其主要功能如下: 借阅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如下:

北邮-MELINETS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MELINETS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北邮创讯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II)是发展创新的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它除了拥有以前细致的业务处理功能,更增加了馆长决策、移动办公、学术论文提交、自助借还等系统和功能,为广大读者和图书馆馆员带来更多的方便。 北邮创讯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支持分馆、虚拟馆、系部资料室与图书馆共用系统的要求,提高系统整体可管理性,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 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或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体系结构,数据库平台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支持SYBASE、ORACLE等数据库,采用POWERBUILDER、JAVA、C等多种语言开发,增强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服务器端的设备可以选用高档微机、专用服务器以及中、小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选用UNIX、PCUNIX、LINUX、WINNT、WIN2000等,适用于大、中、小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以及信息中心。 主要特点: 1.先进的技术起点,规范的设计思路 2.支持多种数据接口,坚持接口的标准性与开放性 3.采用先进的多分馆、虚拟馆接入模式 4.支持移动办公,便于采购人员外出采购、在家办公以及分馆网上实时借还图书的需要 5.为图书馆馆长打造的决策办公系统 6.具备图书馆一卡通功能 7.支持图书馆24小时的自助借还服务,支持图书盘点功能 8.规范控制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准率与查全率 9.多项设置允许自定义,增强系统灵活性 10.灵活多样的参数设置控制各个分馆之间合作的紧密度,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

性 11.友好的操作方式,使用更加方便 12.崭新美观的界面风格 13.采用先进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14.INTERNET网上应用,信息量大,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创新技术: ?独特的多分馆、虚拟馆接入模式实现书目信息的共享; ?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资源新增的移动办公系统,让馆员可以实时完成多种操作,不受地域限制 ?采用全新的MARC屏编辑方式,令MARC 编辑方便快捷 图书馆业务应用: 系统管理系统: 系统管理模块是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使用的MELINETSII网络管理系统,让管理员一次完成所有设置,轻松完成各种工作。在系统管理中可以一次完成所有工作人员权限的设定、各种全局型系统参数的设置等。 采访系统: 采访系统主要处理与图书订购相关的业务。包括新书预订、书目验收、经费查询、书目移交、数据统计、系统维护等功能。它具有多渠道的订购方式、科学的采购管理、标准的数据处理、灵活的验收处理、实用的经费管理、强大的统计功能。系统提供与书商系统的电子订单接口,直接实现电子订单的上下载;系统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

create database 图书管理系统 on ( name = 图书管理系统, filename ='c:\图书管理系统.mdf', size = 10 , maxsize =20 , filegrowth=5) log on ( name = lib_log, filename= 'c:\lib_log.ldf', size = 5, maxsize = 25 , filegrowth =5 ) Create table 管理员信息表 ( 工作号varchar(10) primary key not null, 姓名varchar(10) , 性别varchar(10), 电话varchar(10) ); (2)书籍信息表的建立 drop table 图书信息表 create table 图书信息表 ( 图书编号varchar(20) primary key not null, 书名varchar(50) not null, 主编varchar(20) not null, 出版社varchar(20) not null, 作者varchar(20) not null); (3)读者信息表的建立 create table 读者信息表 ( 读者学号varchar(10) primary key not null, 读者姓名varchar(10) not null, 联系电话varchar(10) not null, 读者性别varchar(5) not null, 所在院系varchar(10) ) (4)借阅关系表建立 drop table 借阅表 create table 借阅表

图书馆管理系统

目录 摘要................................................ I II Abstract ............................................... I V 引言.. (1) 第一章开发概述 (2) 1.1 课题的开发背景 (2) 1.2 课题开发的作用和意义 (2)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2.1 任务概述 (4) 2.2 功能需求分析 (4) 2.3性能需求 (5) 2.5可行性论证 (6)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7) 3.1 新的业务流程 (7) 3.2 系统功能模块图 (7)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 (9) 4.1 程序流程图 (9) 4.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0) 4.2.1接口,输入输出设计 (10) 4.2.2功能模块描述 (11) 4.2.3主要功能模块界面设计 (14) 4.3 数据库的设计 (15) 4.3.1数据字典 (15) 4.3.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16) 4.3.3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19)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 (23)

5.1系统开发环境 (23) 5.2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23) 5.2.1登陆界面 (23) 5.2.2主界面 (24) 5.2.3系统管理模块 (24) 5.2.4图书管理模块 (25) 5.2.5读者管理模块 (25) 5.2.6借书管理模块 (26) 5.2.7借书查询界面 (26) 5.2.8还书管理模块 (27) 5.2.9还书查询界面 (27) 第六章系统测试 (28) 6.1 测试计划和要点 (28) 6.1.1 主模块测试要点 (28) 6.1.2 借书模块测试要点 (28) 6.1.3 读者模块测试要点 (28) 6.1.4 图书归还模块测试要点 (29) 6.2 测试用例 (29) 6.2.1 主模块测试用例 (29) 6.2.2 借书模块测试用例 (30) 6.2.3 读者管理模块测试用例 (30) 6.2.4 图书归还模块测试用例 (31)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31) 结束语 (33)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附录: (36)

万家图书馆自动化方案

万家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方案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体现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实现科学管理,充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高效率、多方位的图书信息管理和服务为宗旨和目标。 实现采编、流通、检索、期刊等传统业务环节的的自动化管理,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此外,充分采用先进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信息技术,扩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例如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书目查询等),也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结合考虑学校图书馆的具体特点,如规模适中,读者对象层次较整齐,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方案的设计既要坚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稳定可靠,又要做到经济实用、易于使用维护、易于扩充升级。 我公司根据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实际情况,按省一级学校建设标准提供以下方案:方案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经济实用,力求先进 2.充分利用客户已有的资源,保护原有投资 3.充分保障数据安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结构图

三.图书馆基础设施配置 1.为建设良好的流通、阅览环境;图书馆应配备办公桌、流通台、寄存柜、书架、陈列柜、阅览桌椅、报刊架;装订机、过塑机、卡片切割机、打印机、图书防盗 监测等设备。 2.根据省一级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要求;本方案将为图书馆配备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后备电源及数据备份设备。 四.硬件系统 充分利用客户原有硬件资源,并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添加相应设备;推荐配置如下:1.电脑:建议选用性能稳定,数据处理速度快,硬盘存储容量大,且性价比较高的机型电脑(可由学校自备)。 2.UPS电源:为保障图书数据安全特设置专用UPS电源,防止突然断电造成数据丢失,并采用光盘刻录机定期备份数据(可选配置)。 3.图书防盗系统: 为保障图书资料不能通过非正常途径带出图书馆,本方案采用先进的图书防盗系 统监测所有出馆图书,凡没有正常办理借出手续的书籍通过防盗仪时,能够自动 报警(可选配置)。 4.自动化录入系统: 绝大多数数据都可以用条码扫描仪输入,将管理人员从原来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 来,而且效率更高。 5.书架 本公司采用全钢结构七层双面标准书架,经济实惠、美观实用而且更节省空间,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含代码范文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 统含代码

目录 一.需求描述和系统边界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业务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功能需求及数据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业务规则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实体集及属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联系集及E-R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逻辑数据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数据库编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创立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创立触发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管理员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读者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管理员对借阅关系的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代码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输入数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完成借阅、续借、归还的操作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模式求精 ............................................................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书馆管理系统(含代码)

图书馆管理系统要求: 图书管理系统框架 1. 整个系统由两个独立的模块组成 1.1 内部管理模块 A 主要对图书馆的进行维护,包括对图书馆使用人员的管理,对图书的管理,对用户以及管理人员的密码管理。同时管理的用户的最大量为100。图书的最大量为500。 1.2 外部服务模块 B 普通图书馆用户的一些日常操作:如借书,还书,查询个人信息,查询图书信息。

2. 系统功能A(内部管理模块) 2.1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可是实现注册新用户,删除用户,修改用户等等。用户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和借阅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编号、联系方式。借阅信息包括借书总数(规定每个用户最多同时借3本)、欠款额。对于所有已借到的书,可以看到图书的信息、借书日期。 2.2 对图书的管理,也是新增,删除等。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编号、出版社。图书可以实现多种方式查询。同时有标识能指出该图书是否已经被借出。 /* 2.5 对图书预订用户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预约时间最长为一周,如果有书已经可借了,那么通知预订该书的用户。如果该用户在一周内还没来借书的话,那么就通知第二个预订该书的用户。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 */ 3. 系统功能B 3.1 按多种方式查找图书。(书名、作者、编号、出版社)

3.2 借书 要求输入用户的编号,然后判断该用户是否有欠费(超过30元则不允许借书)或者已经借满。判断要借的书是否已被借出,若未借出,将该书借给用户,修改相应的信息。 3.3 还书 判断是否有欠费(规定每本书可借一个月,超过规定时间按每天0.1元计费。 3.4 查询用户信息。包括个人信息以及借还书信息。 4. 要求 1.界面友好。对于用户输入,要有足够的提示信息,如“请选择(1借书2 还书……):”提示用户选择。 2.不用因为用户的错误输入而引起程序运行错误而中止执行。对输入值的大小范围、类型等进行正确性检查。对不合法的给出出错信息,指出错误类型,等待重新输入。 3.对删除数据(用户、图书)给出警告。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详表2007-03-14 13:33 编号含义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11 选集、文集 A12 单行著作 A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A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 A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 A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A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 A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14 诗词 A15 手迹 A16 专题汇编 A18 语录 A2 列宁著作 A21 选集、文集 A22 单行著作 A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25 手迹 A26 专题汇编 A28 语录 A3 斯大林著作 A31 选集、文集 A32 单行著作 A3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35 手迹 A36 专题汇编 A38 语录 A4 毛泽东著作 A41 选集、文集 A42 单行著作 A4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 A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 A42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 A42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A42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1949年9月) A42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A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44 诗词

A45 手迹 A46 专题汇编 A48 语录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 A56 专题汇编 A58 语录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 A71 马克思 A72 恩格斯 A73 列宁 A74 斯大林 A75 毛泽东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A8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A82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A83 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A84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A85 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 B0 哲学理论 B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 B0-01 哲学基本问题 B0-02 辩证唯物主义 B0-021 物质论 B0-022 意识论 B0-023 认识论、反映论 B0-024 唯物辩证法 B0-025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B0-026 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B0-027 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 B0-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B0-0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B0-081 唯心主义 B0-082 实证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 B0-083 唯意志论、生命哲学 B0-084 新康德注意、新黑格尔主义 B0-085 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新实证论、逻辑经验主义) B0-086 存在主义(生存主义) B0-087 实用主义 B0-088 新托马斯主义(新经院哲学) B0-089 其他哲学流派 B1 世界哲学 B12 古代哲学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的三大主题

第28卷第3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6月 收稿日期:2008-03-12 作者简介:张明明(1973-),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实现了文献编目计算机化。计算机编目是一种信息深加工(智能化)的过程,是以现代的信息技术和软科学为主形成的信息产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从事图书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存贮、传递、传播的工作。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术性、稳定性这两个方面。高校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文献检索的频次和要求都相对较高,因此,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问题也就特别值得关注。 1编目模式标准化建设是核心主体 编目模式标准化,就是指图书馆的计算机编目需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实现机读目录的标准化。编目模式标准应该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的著录详简级次为依据。《规则》规定了三个著录详简级次:“简要级次、基本级次和详细级次。”同时还规定了三个级次著录的要求:“a.简要级次只著录主要项目;b.基本级次既著录主要项目又著录部分选择项目;c.详细级次著录主要项目和全部选择项目。”实现机读目录标准化必须依据这三个级次。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这里列出《规定》规定的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的内容:“主要项目: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的正题名、第一责任说明;版本项的版本说明;文献特殊细节;出版、发行项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载体形态项的数量及特定文献类型标识、尺寸、附件;丛编项的丛编正题名、丛编编号、分丛编名;文献标准编号。选择项目:并列题名、一般文献类型标识、其他题名信息、其他责任说明;印制地、印制 者、印制日期;版本项的版本说明;文献特殊细节;出版、发行项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丛编并列题 名、丛编其他题名信息、丛编责任说明、丛编ISSN;附注版;装帧、获得方式、附加说明。”由上述可知,这三个著录级次的数据范围是清晰的。实际上,无论是计算机编目,还是传统的手工编目,都存在以上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以外的编目信息,如索书号、条码号等馆藏信息。所以,计算机编目数据的选择范围与《规定》的规定范围是包含关系。但这并不影响编目模式标准化的确定。《 规则》的第一章《总则》对采取何种著录详简级次有明确的规定:“国家书目和全国集中编目必须采用详细级次;其他类型目录的著录详简级次可根据文献机构的类型与规模和文献用户的检索要求做出选择。”因此,计算机编目中,高校图书馆可采用基本级次。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CNMARC格式。所设的字段、子字段较多,一不注意就容易出错。如:把卷(册)号著录在200字段的题名后,把附录说明著录在225字段的丛编项目中,把第二出版者著录在210字段等,要想使得每条目录数据都成为规范的目录数据,就要促使编目员彻底弄清整个CNMARC格式,了解每个字段的著录内容,掌握每个字段的著录技术,使之能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去编制符合标准的目录数据。选用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是为了编制统一的机读目录,以利于更多的读者使用,实现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开展计算机编目工作,首先要提倡选用标准化的目录格式。否则,广泛性的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 随着时代的迁移,图书馆所采用的标准化机读目录格式也会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而作出必要的调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的三大主题 张明明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许昌 46100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CALIS;联机合作编目摘 要:针对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编目标准化建设问题,从编目模式、CALIS联机合作编目、 编目员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详述了一些具体做法。中图分类号:G2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588(2008)03-0085-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