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万瑞中学张君香

一、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601班参加人数53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68分,人均分88.79,及格率100%,,优秀率90.6%;603班参加人数47,最高分95,最低分49,人均分85.26,及格率93.6%,优秀率70.2%。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内容主要是第5、6单元的课文,第5单元写人、说理,第6单元状物抒情,内容都较浅显,学习也刚刚结束,学生的印象还比较深刻;再加上试卷偏基础,与课文联系紧密,难度偏低,因此,虽然两班的成绩均较上次月考有较大幅度提高,也不能让人满意轻松。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有八道题,共50分,包括:选正确读音;看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选词填空;改写句子;根据课文选择;古诗乐园;划去不同类的词。其中,补充词语、选词填空、改写句子等,难度极小,可以说三、四年级就应该掌握了,所以除了极少数学困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失分。

2、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是《夹竹桃》片段,问题简单,几次作业都练习过,每个班都只有4、5个人少量丢分。课外阅读,感觉不是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而是在考查生活常识、人情道德,只要稍有基础或比较知情懂礼的孩子,一般都能较圆满地解答。

3、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假如我是-------》这是学生比较偏爱的类型,取材可以非常广泛,没有严格的中心限制,并且前不久我们讨论过这个话题。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大胆选材,展开丰富想象,也表达了美好的心愿,成绩多数较好。

(二)不足之处

1、部分同学书写不够认真,比如一班的冉照昕、徐广辉、魏青坤,三班的朱龙舟、张健、张庆满等,字迹几乎无法辨认,试想怎可能有良好的成绩?

2、审题不细。越是简单的问题,学生越容易粗枝大叶。比如第7大题的“古诗乐园》,要求用诗中的词概括墨梅和石灰的特点,结果两班都有几个学生用了课外积累的词语,两分丢得冤枉!第8大题的词语归类,并没有多大难度,而且在期中复习时,我还碰巧讲到了原题,但仍有不少基础不错的同学不能准确判断,丢了一分或两分。

3、记忆不牢。看拼音写词语仍有少数人记不住字形,“圆茎”的“茎”字的读音,我们强调过多少遍,但选错的仍有好几个,这是无法容忍的。

4、不愿检查。考试时间是充足的,但多数学生完成后,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或者就是在完成老师反复叮嘱的检查任务,根本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观看,又怎么可能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呢!

5、差距较明显。一班和三班的进步幅度明显低于二班。一班高分不多,还出现了程文龙、马萍等优生的重大失误;三班与一班、二班的差距较大,虽然有不少同学成绩优异,但学困生仍然不少,像韩伟、孟书辉等,成绩相当差,一下子就能把平均分拉下2--3分,让人心惊胆寒。

三、今后努力方向:

还有二十多天,孩子们就要结束小学语文的学习了,现在已是小升初的冲刺阶段,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回想这大半个学期以来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真是让人寝食难安!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1、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平时对学生的书写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部分学生卷面不工整,书写模糊,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写好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这项养成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2、重视双基教学,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打牢基础,抓住重难点及易错点进行分层次训练,争取做到字词少丢分最好不丢分。

3、增加课外阅读量,以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多读书。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4、寻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语段分析、拼音,还有这次没有出现但不可忽视的多音字、近反义词、乱句重组等,时时留心,常常练习,不断复习巩固,

使基本知识点扎根在学生心中。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习作训练,经常练习,并且让习作训练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6、继续关注学困生,对他们适度降低要求,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由此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成绩;同时把工作中心转向培优,使优生能够保持不下滑,稳步前进,中等生打牢基础,大幅提升,提高优生比例。但这也是我的困惑,因为这项工作一直在做,但一直没有多大成效。

7、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严谨细心、勤动手善动脑的好习惯,杜绝低级错误的出现。

8、多向年轻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法,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低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分别从基础知识、阅读、写话三个部分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检测。试卷内容全面,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优点: 1.积累运用 主要包括“看拼音,写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选一选,填一填”、“查字典”、“补充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几个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正确填写词语,这些都离不开日常的训练。 2.阅读理解 学生能够运用老师教的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找出答案的方法去做题。 3.写话 二年级写话是看图写话,图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生活感受及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较条理的内容。 (二)存在问题: 1.发现部分学生对多音字和形近字掌握不好,致使“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选一选,填一填”出现错误。 2.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也没有审清题意,学生机械背诵,按课文内容填空错字较多,错别字也是造成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阅读方面,部分学生做阅读题时不能深入思考,审题不认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出错率较高。 4.写话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能根据题目要求,合理组织语言,能写出四五句通顺流畅的话。但也有极少数的同学语句不通顺或者没有标点,应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努力方向及措施 1.要加强字词句的练习和指导。尤其是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生词,必须让学生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生字、生词都要及时让学生听写。发现错别字及时纠正,力争让学生少写错别字。写字要求必须严格,要让学生规范地书写,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对于课本中的好词佳句,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尤其是课本中的要求背诵的课文,单元练习中“读一读,背一背”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会背会写;同时,要让学生主动积累课外语言,养成积累语言的好

三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班30人,总分1869,平均分62.3,及格70%,优生率10%。 二、本次试卷的特点: 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水平,本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重积累。作为语文学科来说,积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已经理解了很多常用汉字,对汉字构字规律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汉字方法。本套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积累情况,如:第一题拼音小帮手;第二题字词小伙伴,第三题句子小乐园。 2.重使用。学生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语言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如:第三题的第4小题,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第四题填句子,写句子我能行;第五题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六题我能读懂下面的短文。 3.重发展。试卷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如课外阅读,读了短文,你懂的了什么? 三、存有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此题中个别字出错率很高,如:昨天、盼望、播种。这也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字的偏旁和同音字强调不够。 2、我理解下面的汉字,我会照样子连线组词。这些二类字平时也全部训练过,当仍有一部分学生出现错误,说明老师在平时训练时缺少反复性的练习。 3、按要求填空,我能行。比一比组词和积累的成语,准确率很高,极少部分学生有错别字现象。我会填空,极少部分学生对多音字把握不准。选择准确的词语填空。极少部分学生有错误,说明学生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不够透彻。 4、填句子,写句子我能行和 5、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基本上没有错误,只有个别学生有错别字现象。 6、我能读懂下面的短文。(课内阅读)有个别学生段尾的省略号表示的作用不清楚,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读要求。(课外阅读)这道题失分率最高的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觅食”的意思,说明学生对文章内容不够理解。读了短文,你读懂了什么?这道题直接考察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水准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绝大部分学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评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组 【评卷分工】 第一大题:郝美娟、高志俊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李小霞 第二大题《民工父亲的幸福》阅读:赵锁芳、高志俊 第二大题《贫困不是理由》阅读:秦睿娴 作文:李俊荣 一、命题情况: 基础部分:总分23分,内容涵盖生字读音及字形、病句判断与选择、语言连贯性选择、古诗文默写、新闻阅读与运用等,基本覆盖本阶段知识范围。第一题注音题,涉及到第二单元生字,默写题中有一个没有避开文言文阅读原文。重基础,重能力,联系社会生活,部分试题有难度。 文言文阅读中,其中第7小题考察课下注释,第8小题翻译句子,第9小题考察关键语句理解,第10小题拓展题考察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联系现实谈理解。 现代文阅读题《民工父亲的幸福》5个小题,共15分。第11小题考察学生标题的理解能力,共3分;第12小题考察学生对文本脉络的把握能力,共3分;第13小题考察学生对于典型细节的揣摩能力,共3分;第14小题考察学生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共3分;第15小题考察学生联系文本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共3分。

现代文《贫困不是理由》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共11分。第16小题考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共2分;第17小题考察对标题的理解,共1分;第18小题考察人物描写和对人物品格的分析,共3分;第19小题是理解词语含义,共2分;第20小题考察联系实际谈启示,共3分。 作文为半命题作文,“幸福在中”,这个题目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审题难度小,字数不少于600字,篇幅要求适中。 二、答题情况: (一)基础部分 1、第1——4小题均为选择题,第一小题拼音,正确率较高。 2、第2小题错字选择,错误率也较低 3、第3小题病句排除,问题较大。 4、第4小题考句子衔接,正确率较高。 5、古诗文默写掌握较好,但个别学生错别字现象依然较为顽固。新闻阅读掌握普遍不好。原因一是选文不够典范,导语部分不能很好概括内容大意,造成学生概括性错误。原因二是学生概括能力有待加强。第一,审题不清,主要集中在第一题“不超过15字”和第二题的“推荐语”,学生没有留心这些要求,造成失分。 (二)文言文阅读,整体答题效果良好。 其中,文言词语解释,“遂”的理解问题稍大。翻译句子中也有部分词语理解有不准确的地方。例如,“妻子邑人”等。内容理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精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精选)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数:____________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在我国的北京市和张家口市 联合举行,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_______ ,下半年有 _______ 天。 2. 我会填上合适的单位。 3.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千万位上是偶数还是质数,十万 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万位上同时是2和3的倍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__________ 读作: ______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_____ 。 4. _____-8=

5. 一件上衣46 元,一条裤子38 元。上衣比裤子贵________ 元,上衣和裤子共______ 元。 6. 在横线上填上“ >”“或<“”=。” 200+699 _____ 900 600 _________ 1000-452 514-28 _____ 405+52 152+29 ________ 202-21 7.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 -149=222 _________ +582=941 8. 一个数比486 多24,这个数是___ ,436 比800少______ 。 9. 在10 以内的奇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______ ,最大的合数是 _____ 。 10. 用一些小正方体搭建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判断题。(共10 分) 1. 一个棱长是6 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2. 比例3:6=27:54,写成3:27=6:54 也成立。() 3. 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 小圆周长与半径的比和大圆周长与半径的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6. -3 °比-10 °低7°。() 7. 表示两个式子相等的算式叫做比例。() 8. 通分就是把分母不同的分数改写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9. 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1 的倍数。() 10.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其中的每一个数。() 三、选择题。(共20 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yīguìjīng huāng kūwěi bào yuàn tiào wàng yījīn péi yǎng cāi cè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裳(_______)虹(_______)毯(_______)陈(_______) 棠(_______)红(______)淡(_______)阵(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为(____)欲(____)(____)外之(____)铁骨(____)(____)(____)不自(____)大(____)一(____)吉(____)祸(____)虚(____)声(____)不(____)设(____)残(____)碎(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因为……所以……不管……总……与其……不如…… 既然……就……不仅……而且……只有……才……

1.威尼斯的小艇( )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是这座水上城市的一道风景。 2.( )让自己独享美丽的花朵,( )和大家分享。 3.( )每个人心存善意,世界( )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4.( )怎么拥挤,船夫(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5.( )家家户户的花朵都朝外开,( )让行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和老人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声音。(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一件难忘的小事 某天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却很差。 临近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驶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坏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三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刘文娟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只有笔试部分,题量适中,分值100分,有的试题难度偏大。本班学生51人,及格人数17人,优秀3人,平均分为55.8分,及格率为33%,优秀率为6%,就本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如下。 二.试卷题型分析 第一题,字母书写 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在为84.3%,大部分学生字母书写规范正确,做错的几个同学主要是a,b,D,d的占格位置和书写错误。 第二题,将单词与汉语意思连接起来。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不仅仅是黑体单词,这次考试还有白体词,由于平时我过于重视黑体词而轻视了白体词,导致学生在这几个单词错误的比较多,另外赶进度勉强上完第二单元没来得及复习,大多学生将颜色白色单词和黄色单词弄混淆。 第三题,判断下面单词与所给图片是否相符。 全班有14个同学做错,包括一个没按题目要求来的,有的是把pen与pencil 刚好记反了,有的是把文具盒图片看成了书本的图片从而做错,有的是忘记尺子的英文单词。 第四题,选出下面每组单词中不同类的一项。 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英语拿到这样的题是有难度的,最根本的是要知道每个选项单词的汉语意思,这就要求学生不光会认读黑体词,还要知道白体词的意思。由于我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英语刚起步,想尽量简单减轻他们的学习任务,上课没有做深刻的拓展,比如课本出现mum,我简单的提到了dad是爸爸的意思,并没有让他们着重记,也没有特别对课文Let’do部分的动词做积累归纳等导致大部分学生印象不深刻普遍出错。 第五题,选择正确的形式填空 此题考查比较细致,包括了重要句子和书本上看似简单但又容易忽视的句子。改编成填空题让学生选填,是有一定难度的,还记得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6 5 =18÷( )=( )25 =( )(填小数) 2、12个 5 6 是( );( )的 23 是24. 3、比30多 16 的数是( );30比( )多41 4、把 73 米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 )米,每份占全长的(( )) . 5、六(1)班有女生2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 5 ,全班有( )人. 6、在○里填上>、<或= 56 ×4 ○ 56 9×23 ○ 23 ×9 38 × 12 ○ 38 7、 10 13 的倒数是( );( )和 0.25互为倒数. 8、1吨的43和( )吨的4 1 一样重. 9、如果明明在小红的东偏北35°方向上,则小红在明明的( )方向上. 10、一条公路长10千米,第一次修了14 ,第二次又修了1 4 千米,两次共修了( )千米,还剩( )千米. 二、你会判断吗?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打“×”(5分) 1、自然数的倒数都比它本身小. ( ) 2、在1千克水中加入40克糖,这时糖占糖水的1 25 . ( )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 4、 2×31和31 ×2的意义和计算结果相同. ( ) 5、甲数加上它的17 ,正好是乙数,则:甲数×(1+1 7 )=乙数.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任何数 2、“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38 ”,( )是单位“1”. A 、小羊 B 、大羊 C 、无法确定 3、一个数的38 是3 5 ,求这个数的算式是.( ) A.、38 ×35 B 、35 ÷38 C 、 38 ÷35 D 、 35 ×38 4、一根绳子剪去14 后,剩下的部分与3 4 米比较( ) A 、剩下的长; B 、一样长; C 、剩下的短; D 、不能确定.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 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20×34 B 、20× 34 +20 C 、20×(20× 3 4 ) 四、计算题.(29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73÷7= 31×9×32 = 58 × 23 = 712 × 314 = 16 ×12= 29 ÷35 = (318 +7 9 )×0= 15× 35 =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83×75 ×8×7 12 ×25 + 910 ÷920 ( 34 +58 )×32

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 - 副本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考试范围:一---五单元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请你直接在试题上答卷,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一.基础知识。(31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四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梗.概(gēng)宪.兵(xiàn)肩胛.(jiá)摩.平(mó) 迄.今(qì)漩.涡(xuàn)颅.骨(lú)糊.弄(hù) 改正: 2.& 3.巧填同音字。(4分) (hàn)()卫强()遗()震() (xū)吹()空()废()长()短叹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两组词语是()和()。(3分) ①约.定/节约.②嫁.祸/出嫁.③乘法./乘.地铁④荒.无人烟/荒.山野岭 ⑤历.险/日历.⑥无赖./依赖.⑦酒鬼./淘气鬼.⑧虚.心/虚.惊一场 4.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5分)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实验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2)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温暖暖和)的火炉、(精致精美)的盘子、美丽的圣诞树和(温和柔和)的奶奶。

(3)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冶炼)出了克镭。》 5.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子通顺。(4分) (1)一切()都不存在了,鲁宾孙安全 ..地回到了祖国。 (2)他看上去一点也不(),看上去非常镇定 ..。 (3)这件事根本不是(),早就公开 ..了。 (4)机遇藏在人们()的事物中,司空见惯 ....的小事里。 6.补充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11分) ()类旁通邯郸()()莫()其()舍()逐()一如既()与世()()标()立()精()简()(1)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的词语是。(1分)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 举一反三--- 独出心裁--- (3)这些人都隐居在深山大泽中,从不愿意展示自己,过着的生活。(1分) 二、能力提升。(24分) 1.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8分) (1)山洞内地形太复杂了。(改为夸张句) (2)如果这件工作做完了,我一时还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做,无非是 ...在 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罢了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三年级第二次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三年级第二次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一 . 成绩分 析 全班参加考试的有11人,其中有3人考得80~100 分,7人考70~79分1人考不及格。优秀率是27%,及格率是91%,平均分82.5. 二 . 试卷反映情况分析 这次的试题基础分占的比例很大,体现在位置与方向,几位数除以一位数等知识占分较多,其它一些比较灵活的题也是围绕着这些基础知识来出的,从学生的考试情况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但是一些灵活性的题学生丢分比较多,这说明了我在教学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漏洞. 1、平时对学生做作业时出现的粗心大意的毛病虽然纠正了,但没有进行长期的严格要求,时严时松,使学生粗心大意的毛病不能得到彻底的纠正. 2、平时上课都是老师读题,然后进行条件分析,才让学生思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得不到良好的锻炼,考试时容易出现学生读题难,理解难,分析更难的情况. 3、平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学生遇到难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三、改进措施 1 、对学生粗心这一毛病要长期的严格要求,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2 、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 、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生产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就要多采用激励法,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更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因为他们基础差,学习中的困难比较多,表扬和鼓励可以使他们的脑细胞更加活跃.同时又可以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4 、要关住学生的校外时间的利用,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纠正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一起,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外环境. 5 、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对后进生的改造是个必须有耐心的,长期的工作,急于求成只会是适得其反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讲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四年级2班语文教师闫贵芳 一、基本情况 本试卷分为五大板块,共九个大题。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从汉语拼音、词语填空、课文精彩段落填空、阅读、习作等对四年级本阶段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检查。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综合性。属中等难度。 二、试卷分析情况 1、字音、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我抽查了30份试卷,全对的有13人,10人得6分,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还可以。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2、课文精彩段落填空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课文精彩段落。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4、阅读 阅读1做错较多,学生没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导致用词不当。另外学生对短文理解不够深,对文章内容把握不准确。 5、作文(9题共30分)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

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 一、想好了再填。(20分) 1、( 101+41)×4,要想使计算简便,可应用乘法( )律,把101和4 1 分别和( )相乘,再把两个积( )。 2、12米的 65是( ), 32 吨的是43( )千克。 3、112×( )=316 ×( )=a 1 × a (a ≠ 0) 4、58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6 1 。0.7和( )互为倒数。 5、电影票上的7排9号,记作(9 , 7),则3排6号记作( , )。 6、两个因数的积是1,其中一个因数是2 7 ,另一个因数是( )。 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83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8、一根铁丝,每次用去7 1 ,5次用去总长的( )。 9、一个苹果41千克,2 1 个苹果重( )千克,列式为( ),就是 求( )的( )是多少。 10、用1除以一个数(0除外),得到的商是这个数的( )。 二、想清了再判断。(5分) 1、2×3 1与 31 ×2计算结果相同,算式的意义也相同。 ( ) 2、2米的51 和1米的 5 2 一样长。 ( ) 3、12米长的铁丝,用去4 1 后,还剩9米。 ( ) 4、因为157 × 715,所以157 和 7 15都是倒数。 ( ) 5、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 。 ( ) 三、看准了再选。(10分) 1、求9 4 的 41 是多少,列式是( ) A 、94 ×41 B 、41×94 C 、94 + 4 1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 ) A 、0.6和 53 B 、45和54 C 、65 和54 3、(21 + 31)×61=21×61+31×6 1 ,这是运用了( )。 A 、乘法结合律 B 、加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4、比56的 87 少5的数是多少?列式为( )。 A 、56×87+5 B 、56×87 -5 C 、(56—5)×8 7 5、龟的年龄是45岁,山羊的年龄是龟的32,狗的年龄是是山羊的2 1 ,狗的年龄 是( )。 A 、5岁 B 、10岁 C 、15岁 四、在О里填上“>”“<”或“=”。(12分) 119×87〇119 1513×67〇1513 1513×67〇67 94×16 〇 16×94 87× 16 〇78× 16 36×52 〇18×5 4 五、计算小行家。(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32×43= 56×85= 4×121= 91× 6 = 0 ×75= 10 3× 15 = 2、计算下面各题。 ( 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2110×2517 ×87 (98 + 274)× 27 95×12 +18×9 5

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副本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人教版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考试范围:一---五单元 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请你直接在试题上答卷,时间90 分钟。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一.基础知识。( 31 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四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并改正。(4 分) 梗概( gēng)宪兵(xiàn)肩胛(jiá)摩平(mó) .... 迄今( qì)漩涡(xuàn)颅骨(lú)糊弄(hù) .... 改正: 2.巧填同音字。( 4 分) (hàn)()卫强()遗()震() (xū)吹()空()废()长()短叹 3.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两组词语是()和()。(3分) ①约定/ 节约②嫁祸/出嫁③乘法/乘地铁④ 荒无人烟/荒山野岭 ........ ⑤历险/ 日历⑥无赖/依赖⑦酒鬼/淘气鬼⑧虚心/虚惊一场 ........ 4.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5 分)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实验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温暖暖和)的火炉、(精致精美)的盘子、美丽的圣诞树和(温和柔和)的奶奶。 (3)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冶炼)出了0.1

克镭。 5.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子通顺。( 4 分) (1)一切()都不存在了,鲁宾孙安全地回到了祖国。 .. (2)他看上去一点也不(),看上去非常镇定。 .. (3)这件事根本不是(),早就公开了。 .. (4)机遇藏在人们()的事物中,司空见惯的小事里。 .... 6.补充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11 分) ()类旁通邯郸()()莫()其()舍()逐()一如既()与世()()标()立()精()简()( 1)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的词语是。(1 分)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2 分) 举一反三 ---独出心裁--- (3)这些人都隐居在深山大泽中,从不愿意展示自己,过着的生活。( 1 分) 二、能力提升。( 24 分) 1.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8 分) (1)山洞内地形太复杂了。(改为夸张句) (2)如果这件工作做完了,我一时还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做,无非是在 ...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罢了。(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 ( 3)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的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的神情。(照

三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河阴寄宿制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调研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卷共六大题,满分9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分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位置与位置与方向;计算题;和解答题六部分。我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1分,最高分是95分,最低分24分。优秀率为80%,及格率为93%. 二、试题分析 1.突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试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加强了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提高了试卷的概括性和综合性。 2.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直接考查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试卷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研究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试卷中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设置分布广泛,力求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实现对数学思想方法不同程度的考查。通过设置操作、观察、探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研究空间,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数学活动过程等方面的数学素养,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三、存在的问题 1、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透彻,使一些简单的题失分的原因。 2、粗心,不认真,理解能力较差导致答错题。 3、审题不细心,解题方法等掌握的不熟练。 4、时间分配不合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前半部分的题上,其实后面的题并不难。却没有时间做,实在是很遗憾的。

四、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一如既往的努力,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提高计算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特别要注重提高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分析教师:余梅花 2016年4月1日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不知不觉间,9 月份的月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和孩子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挑战!在本次月考中,我们51 班,均分是72.04 分,但不及格的人数就占到20 个,优秀率也不是很高,说句实话,这份成绩的取得,让我更感到了压力之大!要想让学生再提高,说句实话,心里还有点恐慌!毕竟学困生比较多,但是,一些学生的进步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教学反思 一、试卷分析: 拿到这份试卷,心里有些担心,尤其是对于初一学生,虽说考的是第一单元的试题,知识 点少,但学生考试经验不足,难免会有失误。比如第一题第二小题的改正错别字“白白糟塌”,这是在小学就应该会的,可好多同学都找不出来,基础知识一点儿也不过关。还有好几个基础题学生不会写,看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提高感悟能力,做到熟能生巧。 剩下的基础题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平时所常见的,经常练习的,比的是细节问题,认真程度,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再简单的题目还是会有学生答错,该如何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阅读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一道难以逾越的槛,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反映出我们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下的功夫还不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渗透阅读方法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答题的快乐,而不把阅读理解当成是老虎,不敢问津。当务之急是让这些孩子不惧怕阅读,我觉得增强孩子的自信,更重要,其次是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方法指导! 二、存在问题: 语文学习常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过好审题关。表现为:闪电式审题,拎不清题目要求。好多学生根本没弄清题目的意思,就连忙作答,结果答非所问。还有 小部分学生试卷卷面较脏较乱。这些情况说明: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细作业前静心、作业中

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分数: (6分) kān cè zǔ náo miǎn lìzhēn zhíèè ( ) ( ) ( )( ) ) (2分) 1、耳畔.(pàn bàn) 食不下咽.( yànyè)藐.视(miǎom o) 2、《水浒传.》(zhuàn chuán)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请选择正确的一组在“( )”里打“√”,错的把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4分) 思潮起伏恍然大悟狂风怒吼司空见惯水落石出 ) 濒来入梦百折不回寝不安席张冠李戴可见一斑 天涯海角牙牙学语滔滔不绝悬崖绝壁波涛起伏 ) 惹人叽笑水落石出碧空如洗顶天立地同心协力 ) (4分) 小学五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 ) 。 )中打“√”,错误的在原句旁边改正。(4分) 1、冬天到了,所有的树木都落光了叶子。( ) 、五星红旗在蓝蓝的天空中迎风飘扬。 ( ) 3、凡是穿大白褂的人就是医生。( ) 4、这些作业我基本上完全做了。 ( ) 6分) 阻碍阻挡阻挠精细精密精致1、詹天佑不顾帝国主义的( ),亲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惰性是我们前进的( )。 3、小红太任性了,妈妈无论怎么说,也( )不了她出去。 4、显微镜是一种()的仪器,用它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七、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2、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 部分换成成语)() 3、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八、日积月累,按要求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另外再补充喜欢的一句。(5分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2.(),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此夜曲中闻折柳,()。 。 九. 阅读理解 (一)阅读《詹天佑》回答问题。(12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蜜周密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鼓舞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惹外国人讥笑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正确的词语。2分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4月质量跟踪抽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题号 得分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2分) 1、3.6立方米=( 1.05立方米=()立方米( )升 )立方分米8050毫升=( )立方米 )升()毫升360立方分米=( 2、边长是6.28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体积是()立方分米。 3、一个盛满水的圆锥体容器高9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中,则水高()厘米。 4、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 方分米。 )立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28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6、将右图所示图形以4cm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 (),它的高是()cm,底面积是(),4cm 5cm 体积是()。3cm 7、某地一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6摄氏度,记作+6℃,最低气温零下3摄氏度,记作()℃,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低()摄氏度。 8、海平面的高度记作0m。昆明西山比海平面高2511m,记作(),死海海拔高度-392m, 表示()。 9、一件衣服的零售价90元,售出后可获利50﹪,如果按零售价的八折出售,可获利( 元。 )10、在比例里,两个()的积等于两个()之积,这叫做()。 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25,则另一个内项是()。

1 1 2.4 =( ) 6 ) 11、6A=5B,则A:B=():() : 535 =14:() ( 12、用10,4,15,4组成1个比例是():()=():() 13、高一定,圆柱体的体积与( 比例。 )成正比例;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二、我会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6分) 1、总页数一定,已看页数和未看页数成反比。 2、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 ) 1 3、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3 () 4、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5、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 ) ) 6、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9.42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A、正方体体积大 B、长方体体积大 C、圆柱体体积大 D、体积一样大 2、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求滚筒的( A、表面积 B、侧面积 )C、体积 3、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立方分米。 A、50.24 B、100.48 C、64 4、圆的周长和半径(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5、下面,那两个量不成比例( A、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B、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C、正方体的棱长之和和棱长 6、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两倍,高也扩大两倍,则圆锥体积() A、扩大4倍 B、扩大6倍 C、扩大8倍

三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阮进彪一、基本情况 熊乐小学三年级一共有31人参加考试,平均分分,最高分100分有1人,最低分25分,及格人数25人,及格率为80﹪,从这次成绩来看,两头成绩差距较大。分析了一下得出结论,考低分的同学在计算题方面还没有掌握。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涵盖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前三章知识体系,试题紧扣新课改标准,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教材为根本,无偏题怪题,内容全面,知识覆盖面广,考察方式灵活,题目有新颖性,题型多样,题量适中,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了《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现将我乡此次期末考试卷面作如下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综合性大,错误率偏高。如第5、6、11小题,学生不能通过逆向思维进行计算;填错较多,失分较大,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注重不够,学生掌握知识模棱两可,这以后需要改进。 2、判断题是一些常识或者是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数学概念的理解比如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最大的三位数等等。 3、选择题本题是考查学生数的计算,此题做得较好。 (二)计算部分 计算题少数学生计算不准确,不能准确的直接写出得数,竖式准确,横式写错,加法忘记加进位,减法忘记了退位,除法余数比除数大等。 (三)动手操作题 主要考查方位的知识,全年级四分之一的学生出现错误,主要没有掌握方位的具体步骤,没有明白应该站在谁那里观看,是以谁为参照物没有搞懂。(四)解决问题部分 这部分共有6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的综合分析差,绝大部分学生考得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不重视审题,匆忙列式,不注意数量间的关系,导致错误率偏高。 第1、2、3小题做得较好,满分较多。第4小题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题,错误按168×4的步骤来算,因为这是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倍数的认识,时隔一个学期没有复习,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惯性思维用来相乘导致错误的学生相当多。第5小题解答买票合不合算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搞懂怎么买票,第一是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涉及这种图形的练习较少,第二是买票问题平时讲的不多,所以导致错误的同学很多。第6小题,在大多数同学来说最后一题都是很难的题目,但是这个题做错的有成绩好的,做对的有成绩差的,我觉得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或者说是惯性思维,比如说平时都是倒数的同学在这一题上竟然做对了,而平时考八九十分的同学反而做错了,这也跟他们的不细心有关。 三、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的知识和理解差。 2、学生计算能力差,在直接写出得数仍有少数学生得分低。 3、学生书写格式差,写字不认真,有些卷面不清洁。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王瑞 本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它紧扣新课标要求,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试卷主客观交融,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学生的思想。如何学好语文,当然不能光从一份阶段性测试试卷中去下决断,但是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下面,我将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就本试卷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上作粗浅的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本试卷采用闭卷形式,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课内回顾13分;第三部分课外拓展26分;第四部分写作训练40分。 这套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题量适合,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宜。具体说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如第一部分1.2.3.4小题;也有考难度较大的知识,如第5小题的古诗文默写;第6小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第二部分课内回顾选取了课文中的古文,学生掌握较好。其次,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的考察。如第三部分的课外拓展,选取了两篇课外阅读,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注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第四部分作文仍保持比较大的比重,是一篇命题作文,学生可根据要求,不限文体,自由发挥,学生可打开作文的思路,描摹自己眼中的天地。 二考试情况分析 我们班级总体情况:七年级三班参加考试人数——47人;79--70分以上6人,69--60分以上19人.59—50分有11人,49—40分有7人,40分以下有4人,及格率——53﹪,平均分——57.04。这套试卷难度偏小,有利于七年级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班级情况分析:60—79分之间的有25名,这些学生最主要的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主要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基点,以此达到他们整体的能力。59—50分以下的有11名,他们当中有些人自学意识淡薄,不能主动积极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严格督促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这些学生,要狠抓基础,提高基础是最关键的,但同时也不能放松对阅读和作文的训练。49分以下的学生11名,其中40分以下的4人,对这些学生要以最基础的为重点,他们中不乏不会写字,不会认字的人,应该对他们以最低的要求来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38 +38 +38 +38 = 3 8 ×( )=( ) 2、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每段长( )( ) 米。 2、48个 56 是( ); ( )的 2 3 是12。 3、9 4 1的倒数是( );( )和 14 互为倒数。 4、甲数的74等于乙数,是把( )看作单位“1”,( )是( )的7 4。 5、在○里填上>、<或= 56 ×4○ 56 9×23 ○23 ×9 38 × 12 ○ 38 25 ×2 ○ 25 ×3 4 6、边长为 4 3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7、六班有女生22人,女生占全班的 2 5 ,全班有( )人,男生有( )人。 8、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5 3,吃了( )kg,还剩( )kg 。 9、电影票上第一排二号通常记作(1,2),其和是3,那么和为4的座位记作( )或( )或(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7分) 1、“山羊只数是绵羊只数的 38 ”,( )是单位“1”。 A 、山羊只数 B 、绵羊只数 C 、无法确定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任何数 3、小明家11月用电50度,是10月的5 4,10月用电多少度?算式是( ) A 50?54 B 5054÷ C 50+5 4 4、12×(14 + 1 3 )=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 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20×34 B 、20× 34 +20 C 、20×(20× 3 4 ) 6、比35的 2 7 多9的数是( )。 A 、19 B 、14 C 、1 7、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34 米,第二根用去3 4 ,两根绳子剩余部分相比 ( ) A 、第一根剩余的长 B 、第二根剩余的长 C 、两根剩余的同样长 三、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共5分) 1、自然数a 的倒数是1 a 。 ( ) 2、1吨的8 5和5吨的8 1不一样重。 ( )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25 米后,还剩下 3 5 米。 ( ) 4、60的 25 相当于80的 3 10 。 ( ) 5、一个数(0除外)乘以真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四、计算.(共39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13 ×0= 14 × 25 = 56 ×12= 712 × 3 14 = 89 ×38 = 15854÷= 9×718 = 9 2 278÷= 18 × 16 = 45 28 154÷= 3221÷= 47 ×712 = 2、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110×131×13×11 (45 +310 )310? 4913×21+28×49 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