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7讲 最优化问题

四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7讲 最优化问题

四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7讲 最优化问题
四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7讲 最优化问题

第7讲最优化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1: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例题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2: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

【例题3】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

练习3:

1、甲、乙、丙三人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水瓶同时到达开水供应点打热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怎样安排他们打水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水所花的总时间最少?

2、甲、乙、丙三人到商场批发部洽谈业务,甲、乙、丙三人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分钟、16分钟和8分钟。怎样安排,使3人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例题4】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练习4:

1.用长26厘米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例题5】用3~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练习5:

1.用1~4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2.用5~8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

三、课后作业

1、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2、在早晨起床后的1小时内,小欣要完成以下事情:叠被3分钟,洗脸刷牙8分钟,读外语30分钟,吃早餐10分钟,收碗擦桌5分钟,收听广播30分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3、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托把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洗衣服需要10分钟,丁用桶注水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用水的次序,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并且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5、用3~8这六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三位数的乘积最大。世纪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世纪新闻网包含了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新闻热点。

今日国内新闻: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今日国内新闻提供最新国内新闻报道,最近国内热点新闻事件排行和今日国内新闻评论,看有深度和厚度的国内热点新闻。

科技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科技新闻网每天更新最新科技新闻,这里有最权威的科技新闻资料,我们是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新闻网。

港悦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港悦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以传播新闻资讯、关注民情民生、倡导公平和谐为办网方向,港悦信息网以新闻内容集中,传输手段先进,集新闻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传播手段为一体的网络新闻平台。

头号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头号新闻网为您及时提供科技、互联网、房产、家居、美食等相关领域的新闻资讯,方便大家的生活。

金马医药招商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金马医药招商网是专业提供医药代理招商的资讯信息发布平台,医药代理招商网即医药视频招商网或医药火爆招商网这里提供专业的医药代理招商服务。

行业资讯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行业资讯网专业企业推广资讯网站提供企业新闻、行业资讯信息发布,为企业提供全面及时的资讯、交流商业信息和企业推广服务的专业行业资讯网站!

财经新闻网_论股堂: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论股堂提供全天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国际财经新闻,涵盖国内股票财经资金走向,聚焦中国财经名家观点以及财经频道、外汇、期货、黄金资讯报道。

科技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科技新闻网每天更新最新科技新闻,这里有最权威的科技新闻资料,我们是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新闻网。

成都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成都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提供成都新闻最新消息发布,今日成都最新新闻,成都今日新闻头条,第一时间知晓成都新闻最新消息就来成都新闻网。

天门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天门新闻网提供湖北天门地区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最新焦点资讯,内容包括关注民生、时政点击、社会百态、等湖北天门本地新闻资讯。

科技新闻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科技新闻网每天更新国内外的最新科技新闻IT资讯与IT新闻,这里有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新闻资料,想找IT资讯或互联网新闻就来科技新闻网。

篮球火教室: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篮球火教室专注于nba篮球与cba篮球的赛事新闻,致力于打造篮球教学、篮球技巧、篮球教程、篮球技术的第一篮球教学分享网站,学篮球技巧就来篮球火教室。

篮球志: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篮球志专注于nba篮球与cba篮球的赛事新闻,致力于打造篮球教学、篮球技巧、篮球教程、篮球技术的第一篮球教学分享网站,学篮球技巧就来篮球志。

114医药招商网https://www.doczj.com/doc/877754499.html,114医药招商网是专业提供医药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疗器械招商的网络平台,114医药招商网站为医药招商企业提供完善的医药招商流程与医药招商技巧的相关医药行业资讯!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6讲 植树问题含答案

第6讲植树问题 一、知识要点 1、基本概念: 总长:植树路线的全长。 棵距:两棵数之间的距离。 段数:总长中共有几个棵距 棵数:植树的总棵树 2、基本类型以及关系式: (1)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棵树=线路总长÷棵距+1 线路总长=棵距×(棵树-1) 棵距=线路总长÷(棵数-1) (2)路的两端都没有植树 棵树=线路总长÷棵距-1 棵数=段数-1 (3)路的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 棵树=线路总长÷棵距 棵数=段数 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问题,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答。比如锯木头、爬楼梯问题等等,这时解题的关键是要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与植树问题中的“总距离”、“间隔长”、“棵数”对应起来。二、精讲精练

【例题1】小朋友们在路的一边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多少米? 练习1: (1)在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0面,这条道路有多长? (2)在学校的走廊两边,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20盆,这条走廊长多少米? 【例题2】在一条长42米的大路两侧栽树,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14棵,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练习2:在公园一条长30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的距离相等,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例题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8分钟,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多少段? 练习3: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2分钟。已知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这根圆木长多少米? 【例题4】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4楼时,乙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16楼时,乙跑到了多少楼? 练习4:小明和小红两人爬楼梯比赛,小明跑到第4层时,小红跑到第5层,照这样计算,当小明跑到第16层时,小红跑到了第几层? 【例题5】一个圆形跑道长300米,沿跑道周围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跑道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练习5: (1)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周长是200米。如果沿着水池周围每隔10米装一盏红灯,再在相邻的两盏红灯中间等距离地装4盏黄灯。问水池周围一共装了几盏红灯?几盏黄灯?

第二十六周 巧算年龄【小学4年级奥数精品讲义】

第二十六周巧算年龄 专题简析: 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或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有些年龄问题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地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 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 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的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1

例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分析与解答:儿子出生后,无论在哪一年,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个年龄差是43-11=32岁。所以,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3倍时,儿子是32÷(3-1)=16岁,因此16-1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练习一 1,妈妈今年36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妈妈年龄是儿子的2倍? 2,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几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 2

3,爷爷今年60岁,孙子今年6岁。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比孙子大2倍? 3

例2: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和是39岁。妈妈和女儿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3年前到今年,妈妈和女儿都长了3岁,她们今年的年龄和是:39+3×2=45岁。于是,这个问题可转化为和倍问题来解决。所以,今年女儿的年龄是45÷(1+4)=9岁,妈妈今年是9×4=36岁。 练习二 1,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3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4岁。爸爸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 2,今年小丽和她爸爸的年龄和是41岁,4年前爸爸的年龄恰好是小丽的10倍。小丽和爸爸今年各是多少岁? 4

学而思三年级奥数第9讲.数阵图进阶

把8,9,10,11,12,14,16这7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中,使得每条直线上4个数的和都等于46. 把1,2,4,5,6,8,10这7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中,使得每条直线上4个数的和都等于20. 数阵图进阶 第九讲 第4级下·提高班·学生版

第4级下·提高班·学生版 把2,3,4,5,6,7,8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中,使两个正方形中四个数之和都等于19. 将5,9,13,14,17,21,25这7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中,使得每条直线上3个数的和都等于44.

第4级下·提高班·学生版 将5,6,9,11,14,15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两个大圆上4个数的和都等于40. 把1,5,9,10,16,21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里,使每一个大圆上的四个数之和都等于36.

第4级下·提高班·学生版 1. 把5,6,7,8,9这5个数分别填在下图的 内,使横行、竖列3个数的和都等于( )中的 数. 把1,3,4,5,6,8,11,15这8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得每个大圆上5个数的和都等于33.

第4级下·提高班·学生版 2. 把3,5,7,9,11,13,15这7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内,使每条直线上的3个数的和都等于 27. 3. 把2,4,6,8,10,12,14,16,18这9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圈中,使得每条直线上的3个数 的和都等于24.

4.把2,3,4,5,6,7,8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内,使两个正方形中四个数之和都等于21. 5.把1,2,4,5,6,11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里,使每个圆圈上的四个数之和都等于22. 第4级下·提高班·学生版

三年级上奥数第1讲 树形图

三秋第1讲有序思考——树形图 一、教学目标 在数学计数问题中,每当我们面对一些非常规的题目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时,枚举法往往可以发挥巨大的威力。枚举法又叫穷举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所有符合题目条件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根据要求从中挑出合理的。 但是,怎样在枚举的过程中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枚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来呢?“树形图”就可以使我们的枚举过程不仅形象直观,而且有条理又不易重复或遗漏,使人一目了然。 二、例题精选 【例1】乌龟、兔子、米老鼠站成一排,如果乌龟不站在第1个,兔子不站在第2个,米老鼠不站在第3个,那么,它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巩固1】甲、乙、丙、丁四个人站队,站成一条直线,如果甲不站在第1、2个,乙不站在第2、3个,丙不站在第3、4个,丁不站在第4、1个,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队方法? 【例2】小高、小莫、小萱玩传球游戏,每次持球的人都可以把球传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先由小高拿球,经过4次传球之后,球又回到了小高的手里,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传球过程? 【巩固2】有A、B、C三片荷叶,青蛙“呱呱”在荷叶A上,每次它都会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结果它跳了3次之后,不在荷叶A上,那么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跳法? 【例3】一个四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是0、1、2中的一个,并且相邻的两个数字不同,一共有多少个满足条件的四位数?

【巩固3】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是5、6、7中的某一个,并且相邻的两个数字不相同,一共有多少个满足条件的三位数? 【例4】王老师有一个带密码锁的公文包,但是他忘记了密码,只记得密码是一个三位数,这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并且没有比5大的数字,那么王老师最多试几次就肯定能打开这个公文包? 【巩固4】一个三位数,百位比十位大,十位比个位大,个位不小于5,那么这样的三位数一共有多少个? 【例5】小甲和小乙两人进行围棋赛,谁先胜三局就赢得比赛,如果最后小甲获胜了,那么比赛的过程有多少种可能? 【例6】如下图,如果小高站在1号地毯上,他想要走到5号地毯上,每次只能走到相邻的编号,而且只能向右边走(例如1——>2——>3——>5),那么小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全国通用】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奥数经典培训讲义——植树问题(三)

植树问题(三) 姓名 1. 一位小朋友以相等的速度在路上行走,从第1棵树走到第17棵树用了16分钟,如果这位小朋友走了30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2. 一个人以相等的速度在林荫路上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21棵树用了20分钟,当他走10分钟时走到第几棵树? 3. 一位老人以相等的速度在公路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12棵树用了22分钟,如果这条公路上每相邻两棵树之间距离相等,这位老人走到第36分钟时能走到第几棵树?走到第36棵树时用几分钟? 4. 马路的一边等距离栽种着梧桐树,早晨小强以均匀的速度在马路的该边跑步锻炼身体,他从第3棵树跑到第15棵树用了12分钟,他准备往返跑步48分钟,问小强跑到第几棵树时应返回? 5. 有一根长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做一记号,每4厘米也做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开,绳子共被剪成多少段? 6. 一根木头长150厘米,从一端开始,每隔15厘米画一个红点;再从同一端开始,每隔10厘米画一个绿点。然后在画有红点和绿点的地方用锯锯断,问:一共可以锯成多少段? 7. 有一根长21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 厘米做一记号,每5厘米也做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开,绳子共被剪成多少段? 8. 一座大桥全长300米,计划在桥的两侧栏杆上各安装20块花纹图案,每块图案的横长为3米,靠近桥的图案距离桥两端都是25米。求相邻两块图案之间的距离。

9. 一座桥长168米,计划在桥西侧栏杆上,等距离地各安装16块广告牌,每块广告牌长3米,靠近桥两端的广告牌距桥端都是15米,求相邻两块广告牌之间间隔几米? 10. 一座桥有7个桥洞,从第1个桥洞到第7个桥洞全长100米,相邻两桥洞之间间隔5米,平均每个桥洞长多少米? 11. 一列火车全长350米,共有16节车厢,已知每节车厢之间的距离为2米,求每节车厢长多少米? 12. 六年级学生360人排成四路纵队,也就是四人一排,排成许多排,已知两排之间都相隔2米,这个队伍长多少米? 13. 四年级有350人,每10人排成一排,如果每相邻两排之间间隔1米,这个支队伍长多少米? 14. 某运动员有160人参加运动会入场式,他们每4人排成一行,前后每行间隔1米。主席台长25米,他们以每分钟32米的速度通过主席台,需要走多少分钟 15. 军训队伍共有学生有2404人,每4人1排,前后两人相隔3米,队伍以每秒2米的的速度前进,通过一座大桥时,从排头上桥到排尾离桥共用去18分钟,求这座大桥全长。 16. 陆、海、空三兵种组成三个仪仗队方阵,每方阵400人,都是8列纵队并列进行。陆军方阵前后每人间隔1米,海军方阵前后每人间隔2米,空军队伍方阵前后每人间隔3米,各兵种间隔4米,整个仪仗队前进速度为每分钟80米,求仪仗队通过98米检阅台要用多长时间? 17. 三年级共有4个班,每班40人,现组织三年级同学外出春游,每个班4个人一排,每排间隔1米,而每班与班之间间隔10米,队伍每分钟走30米,要全部通过一座234米长的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三年级奥数 第七讲 简单推理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 年级三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简单推理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一、知识要点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 □+△=28 □=△+△+△□=()△=()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进行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 解答这类推理题时,要求小朋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28 □=△+△+△□=()△=() 【思路导航】根据□+△=28,我们可以得出□=28-△;由□=△+△+△得到28=△+△+△+△,4个△等于28,一个△等于28÷4=7;由□=△+△+△可求出□=7+7+7=21。 练习1: 1.☆+○=18 ☆=○+○☆=()○=() 2.△+○=25 △=○+○+○+○△=()○=() 3.○+□=36 ○=□+□+□+□+□○=()□=()

【例题2】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6 □÷△=4 □=()△=() 【思路导航】根据□÷△=4可知△为一份,□是这样的4份,即□=4△;又根据□×△=36,可以得到4△×△=36,即△×△=9,进一步得到△=3,□=4△=4×3=12。 练习2: 1.○和□各表示几? ○×□=16 □÷○=4 ○=()□=() 2.想想,填填。 ○×△=20 ○=△+△+△+△+△○=()△=() 3.□和○各代表几? □=○+○+○+○○×□=16 □=()○=() 【例题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16 □+△+△=14 □=()△=() 【思路导航】16里面有2个□,1个△;14里面有1个□,2个△,16减去14等于2,即□-△=2,那么如果把△换成了□,则16需要加上2,即□+□+□=16+2,那么□=(16+2)÷3=6,△=16-6×2=4。 练习3: 1.□+□+○+○=38 □+□+○=22 □=()○=() 2.□+□+□+△+△=52 □+□+△+△+△=48 □=()△=() 3.○+△+□+□=10 △+□+△+□=12 △+○+□+○=12 ○=()□=()△=() 【例题4】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4 ○+○+○+○+□+□+□=48 □=()○=()

三年级奥数 第6讲 植树问题例题练习及答案

第6讲植树问题例题练习及答案 (1)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1; (2)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3)在一段距离中,一端不植树,棵数=段数. 3.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棵数=段数. 例题精讲: 例1 有一条长10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5米栽一棵树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分析:先将全长1000米的公路每25米分成一段,一共分成多少段?种树的总棵树和分成的段数的关系是棵数=段数+1. 解1000÷25+1=41(棵).

答:一共需要准备41棵树苗. 例2 公路的一旁每隔40米有木电杆一根(两端都有).共121根.现改为水泥电杆51根(包括两端),求两根相邻水泥电杆之间的距离. 分析:公路全长为40×(121-1) 解40×(121-1)÷(51-1)=40×120÷50=96(米). 答:两根相邻水泥杆之间的距离是96米. 例3 两幢大楼相隔115米,在其间以等距离的要求埋设22根电杆,从第1根到第15根电杆之间相隔多少米? 分析:在相距115米的两幢大楼之间埋设电杆,是两端都不埋电杆的情况,115米应该分成22+1=23段,那么每段长是115÷23=5米,而第1根到第15根电杆间有15-1=14段,所以第1根到第15根电杆之间相隔(5×14)米. 解115÷(22+1)×(15-1)=115÷23×14=70(米) 答:从第1根到第15根之间相隔70米. 例4 工程队打算在长96米,宽36米的长方形工地的四周打水泥桩,要求四角各打一根,并且每相邻两根的距离是4米,共要打水泥桩多少根? 分析:先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是(96+36)×2=264米,每4米打一根桩,因为是沿着长方形四周打桩,所以段数和根数相等,可用264÷4来计算. 解 (96+36)×2÷4=132×2÷4=66(根). 答:共要打水泥桩66根. 例 5 一个圆形水库,周长是2430米,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又在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每3米种杨树1棵,要种杨树多少棵? 分析:沿着封闭的圆形水库四周植树,段数与棵数相等,沿着2430米的四周,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共可种2430÷9=270棵,也就是把水库四周平分成270段.又在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每隔3米种杨树一棵,每段可种9÷3-1=2棵,总共可种杨树2×270=540棵. 解 (9÷3-1)×(2430÷9)=2×270=540(棵) 答:水库四周要种杨树540棵. 例 6 红星小学有125人参加运动会的入场式,他们每5人为一行,前后两行的距离为2米,主席台长32米.他们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通过主席台,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是一道与植树问题有关的应用题.利用"有125人,每5人为一行"可求出一共有125÷5=25行,行数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棵数,"前后两行距离是2米"相当于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这样可求出队伍的长度是2×(25-1)米.再加上主席台的长度,就是队伍所要走的距离.用队伍所要走的距离,除以队伍行走的速度,可求出所需行走的时间了. 解 [2×(125÷5-1)+32]÷40=[2×24+32]÷40=80÷40=2(分钟). 答:队伍通过主席台要2分钟. 水平测试 4 A 卷 一、填空题 1.学校有一条长80米的走道,计划在走道的一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栽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棵树. (2)如果两端栽柳树,中间栽杨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杨树. (3)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棵树. 2.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是60米,如果在水池的四周每隔3米放一盆花,那么一共能放______盆花.

三年级奥数第一讲 文字之谜

第一讲文字之谜 姓名 例1下式中每一个汉字各代表一个不同的数字,其中“心”代表9,请问其它汉字分别代表哪些数字? 少年足球活动中心 ×心 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 少=年=足=球= 活=动=中=心=9 练习 1.下面每个汉字各代表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分别代表数字几? 儿童俱乐部 ×儿 部部部部部部 2.如果A、B满足下面的算式,它们各代表几? A B ×B A 114 304 3154 3.下面每个汉字分别代表数字几? 世博成功举办 ×办 好好好好好好 例2下面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它们各代表数字几?

2华罗庚数学 ×3 华罗庚数学2 练习 下面每个竖式中的汉字分别代表几? 小数报 ×学 1673 1奥林匹克赛 ×3 奥林匹克赛1 例3下面的坚式中,A、B、C、D各代表什么数字? A B C D ×9 D C B A 练习 下面坚式中的字母各代表几? A0b c3 -s72t 777 758 -A B C A+B+C=() A B C 4A8 ×B 1C6C

例4下面各式中“巨”、“龙”、“腾”、“飞”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下列算式成立。 腾飞 龙腾飞 +巨龙腾飞 2001 练习 学生 好学生三=好= +三好学生 2012好=生= 谜 式谜 填式谜巧=填= +巧填式谜 2012式=谜= 奥运 奥运开庆=奥= +庆奥运开 2008运=开= 683÷4=458÷8=36×25= 328÷9=12.5-4.8=18-20.3=

W e l c o m 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三年级奥数详解答案 第七讲 填算式

第七讲填算式(一) 在这一讲中介绍填算式的未知数的方法.我们将根据算式中给定的运算关系或数量关系,利用运算法则和推理的方法把待定的数字确定出来.研究和解决这一类问题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联想、试探、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例1 在下面算式的空格中,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分析这是一个三位数加上一个四位数,其和为五位数,因此和的首位数字为1,进一步分析,由于百位最多向千位进1,所以第二个加数的千位数 问题得解. 例2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分析这是一个四位数加上一个四位数,其和仍为四位数.先从个位入手, 解:此题有以下两解。

例3 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下面的加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现已写出三个数字,请把这个算式补齐 . 分析 由于三位数加三位数,其和为四位数,所以和的首位数字为1,第一个加数的百位数字为9或7。 如果第一个加数的百位数字为9,则和的百位数字为1或2,而1和2都已用过,所以第一个加数的百位数字不为9。 如果第一个加数的百位数字为7,则和的百位数字必为0,且十位必向百位进1.现在还剩下9,6,5,3这四个数字,这里只有一个偶数,如果放在第二个加数 (或和)的个位,那么和(或第二个加数) 解: 例4 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分析 由于被减数是三位数,减数是两位数,差是一位数,所以被减数的首位数字为1,且十位必向百位借1,由于差是一位数,所以个位必向十位借1.因此,被减数的个位数字为0,被减数的十位数字也为0。 解: 的个位也必为偶 的十位数 和的十位数字为5。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第四讲配对求和 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七讲数图形 第八讲分类枚举 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第十讲填数游戏 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第十七讲时间与日期 第十八讲推理

第十九讲循环 第二十讲最大和最小 第二十一讲最短路线 第二十二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二十三讲格点与面积 第二十四讲一笔画 第二十五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第二十六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二十七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二十八讲年龄问题 第二十九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三十讲盈亏问题 第三十一讲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讲周长的计算 第三十三讲等量代换 第三十四讲一题多解 第三十五讲总复习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 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你可以试一试。”?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这下小熊明白了,掌握了速算的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我们在进行速算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关定律和法则,选择合理的方法。下面介绍在整数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几种速算方法。 例题与方法 第一题: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答: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7讲数阵图-

顿悟教育三年级数学培优训练 第七讲数阵图 在神奇的数学王国中,有一类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它变化多端,引人入胜,奇妙无穷。它就是数阵,一座真正的数字迷宫,它对喜欢探究数字规律的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以至有些人留连其中,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它的变化,就连大数学家欧拉对它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阵呢?我们先观察下面两个图: 左上图中有3个大圆,每个圆周上都有四个数字,有意思的是,每个圆周上的四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3。右上图就更有意思了,1~9九个数字被排成三行三列,每行的三个数字之和与每列的三个数字之和,以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5,不信你就算算。 上面两个图就是数阵图。准确地说,数阵图是将一些数按照一定要求排列而成的某种图形,有时简称数阵。要排出这样巧妙的数阵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还是先从几个简单的例子开始。 例1把1~5这五个数分别填在左下图中的方格中,使得横行三数之和与竖列三数之和都等于9。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道题太容易了,七拼八凑就写出了右上图的答案,可是却搞不清其中的道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其中的道理,只有弄懂其中的道理,才可能解出复杂巧妙的数阵问题。 分析与解:中间方格中的数很特殊,横行的三个数有它,竖列的三个数也有它,我们把它叫做“重叠数”。也就是说,横行的三个数之和加上竖列的三个数之和,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次,即重叠了一次,其余各数均被加了一次。因为横行的三个数之和与竖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9,所以

(1+2+3+4+5)+重叠数=9+9, 重叠数=(9+9)-(1+2+3+4+5)=3。 重叠数求出来了,其余各数就好填了(见右上图)。 例2把1~5这五个数填入下页左上图中的○里(已填入5),使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分析与解:与例1不同之处是已知“重叠数”为5,而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什么数。所 以,必须先求出这个“和”。根据例1的分析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遍,其余各数均被加了一遍,所以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1+2+3+4+5)+5]÷2=10。 因此,两条直线上另两个数(非“重叠数”)的和等于10-5=5。在剩下的四个数1, 2, 3, 4中,只有1+4=2+ 3=5。故有右上图的填法。 例3把1~5这五个数填入右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分析与解:例1是知道每条直线上的三数之和,不知道重叠数;例2是知道重叠数,不知道两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本例是这两样什么都不知道。但由例1、例2的分析知道, (1+2+3+4+5)+重叠数 =每条直线上三数之和×2, 所以,每条直线上三数之和等于(15+重叠数)÷2。

三年级 奥数 第6讲 植树问题

第6讲 植树问题 一、知识要点 爸爸给晶晶出了一道题:“小朋友们在路的一边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多少米?”晶晶一看,随口答题:“27米。”同学们,晶晶答对了吗? 这一类应用题我们通常称为“植树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总距离、间隔长和棵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植树问题先要考虑植树的方式,一般在不封闭的线路上植树,棵数=总距离÷间隔长+1;在封闭的线路上植树,棵数=总距离÷间隔长。 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问题,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答。比如锯木头、爬楼梯问题等等,这时解题的关键是要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与植树问题中的“总距离”、“间隔长”、“棵数”对应起来。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小朋友们在路的一边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多少米? 【思路导航】要得出正确的结果,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示意图: 根据“已经植了9棵”,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棵树和第九棵树之间的间隔是9-1=8(个),每个间隔是3米,所以第一棵和第九棵相距3×8=24(米),具体列式如下: 3×(9-1) =3×8=24(米) 答: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24米。 练习1: (1)在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0面,这条道路有多长? (2)在学校的走廊两边,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20盆,这条走廊长多少米? 【例题2】在一条长42米的大路两侧栽树,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14棵,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思路导航】根据“在路的两侧共栽了14棵树”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先求出每一侧栽了14÷2=7(棵)树,那么从第1棵树到第7棵树之间的间隔是7-1=6(个)。42米长的大路平均分成6段,每段是42÷6=7(米)。列式如下: 42÷(14÷2-1)=42÷(7-1)=42÷6 =7(米) 答: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7米。 3米6米9米12米15米18米21米24米9棵 8棵7棵6棵5棵4棵3棵2棵1棵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 需要牢背的基本概念 1、加法中的巧算:加法交换律:a+b =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巧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相反,一个数减去几个 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即a-b-c=a-(b+c) a-(b+c) =a-b-c (2)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 号“搬家”。 如:a-b+c=a+c-b (3)加、减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或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 么括号里“—”变“+”,“+”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里的 符号不变。如a-(b-c)=a-b+c,a+(b-c)=a+b-c 如果两个数的和恰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 另一个数的“互补数”。 2、乘法中的巧算: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 ×(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3、除法中的巧算: (1)除法交换律:a÷b÷c=a÷c÷b (2)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进行 巧算。 公式:如果a÷b=c 则 (a×n)÷(b×n)=c (a÷n)÷(b÷n)=c n ≠0 (3)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积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因数”的规律, 进行巧算。 公式:a÷(b×c)= a÷b÷c (4)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因数的商等于一个数除以第一个因数乘以第二个因 数” 公式:a÷(b÷c)= a÷b×c (5)除法分配律:(a + b)÷c = a÷c + b÷c a÷c + b÷c=(a + b)÷c 4、你知道巧算中有几对好朋友吗?请写出来: 2×5=10 4×25=100 8× 125=1000 16×625=10000 3×37=111 7×11×13=1001 37037×3=10101 5、“头同尾合十”:头×(头+1)×100+尾×尾 “尾同头合十”:(头×头+尾)×100+尾×尾 6、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7、配对求和,也就是等差数列求和。实质是变加法(连加)为乘法,这可以从 乘法的意义来理解。 公式:和= (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 (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末项(或者某一项)= 首项+公差×(项

三年级奥数第7讲 填数游戏专题

第7讲:填数游戏 专题分析: 小朋友都喜爱做游戏,填数游戏不但非常有趣,而且能促使你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但做填数游戏也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填起来就很轻松了。 填数时要仔细观察图形,确实图形中关键位置应填几,关键位置一般是图形的顶点或中间位置。另外要将所填的空与所提供的数联系起来,一般要先计算所填数的总和与所提供的总和之差,进而确定关键位置应填几。关键位置的数确定好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题1、在右图的小圆圈中他分别填入数字1∽9,使两条直线上的五个数的和相等,这五个数的和是多少呢? 习题一、1在下面的小方格内分别填入2∽10,使横行、竖行中的五个数的和相等。 2、把1、4、7、10、1 3、16、19这七个数填入下图中的7方框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3、把6、8、10、12、1 4、16、18这七个数填在下图的小圆圈中,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及大圆圈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32 例题2、把数字1∽8分别填入右图的小圆圈内,使每个五边形上的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0。 习题二、1、将数字1∽6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圈内,使每个大圆圈上的四个数的和都是15.

2、把5、6、7、8、9、10这六个数填入下图三角形三条边的小圆圈内,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21. 3、把1∽8这8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各个小方格里,使每一横行、每一竖行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3. 例题3、用5∽13这九个数补全右图的方格,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习题三、1、将1∽9这9个数字填在下面的方格内,使横行、竖行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5. 2、将1∽16这16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16个方格内,使每行、每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四个数的和都相等。 3、将1∽11这11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王”字格中,使每行、每一列的数之和都等于18.

三年级奥数第15讲 解决问题二

第15讲:解决问题(二) 专题简析: 一般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变换的形式多,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但只要善于分析,善于思考,善于抓住关键,不管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解答一般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解应用题中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解题方法,灵活解题。 【例题1】一列火车早上5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点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乙地的时间是下午5点整,晚点2小时。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习题一】1、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点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早上6点从甲城开往乙城,计划每小时行驶100千米,下午6点到达乙城。但实际到达乙城的时间是下午4点,提前2小时到达。这辆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王叔叔骑摩托车上午11点出发从城东驶向城西,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2点到达城西。实际到达城西的时间是下午3点,晚到1小时。王叔叔实际每小时比计划每小时少行多少千米? 【例题2】小猴上山摘桃子,它把摘到的桃子平均分成了5堆,把其中的4堆送给它的好朋友,

给自己留了1堆。后来它又把给自己留的这1堆平均分成了4堆,把其中的3堆送给了小山羊,1堆留给自己吃,自己吃的这1堆有6个桃子。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习题二】1、妈妈买来一盒彩色笔,她把这盒彩色笔平均分成3份,把其中的2份送给了小明和小红,给自己留下了1份。后来她又把给自己留下的这1份平均分成了3份,把其中的2份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给自己留下了1份,数了数这1份共7支。妈妈一共买来多少支彩色笔? 2、学校买来一些练习本,要把这些练习本平均分给9个班,每个班有3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本练习本。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本练习本? 3、一项工程4人做需要4个星期又4天才能完成,中间无休息日,那么1人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例题3】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向空瓶里倒进去2杯牛奶,则牛奶和瓶共重450克;如果向空瓶里倒进去5杯牛奶,则牛奶和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习题3】1、有12筐苹果,每筐苹果的质量相等,我们要把这些苹果装入一个箱子里。如果给这个箱子里装进2筐苹果,则苹果和箱子共重65千克;如果给这个箱子里装进5筐苹果,则苹

三年级奥数-第1讲 加减法的巧算

第1讲加减法的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 (2)(1350+49+68)+(51+32+1650)。

解:(1)23+54+18+47+82 =(23+47)+(18+82)+54 =70+100+54=224; (2)(1350+49+68)+(51+32+1650) =1350+49+68+51+32+1650 =(1350+1650)+(49+51)+(68+32) =3000+100+100=320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解:(1)57+64+238+46 =57+(62+2)+238+(43+3) =(57+43)+(62+238)+2+3 =100+300+2+3=405; (2)4993+3996+5997+848 =4993+3996+5997+(7+4+3+834) =(4993+7)+(3996+4)+(5997+3)+834 =5000+4000+6000+834=15834。 下面讲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 a-b-c=a-c-b,a-b+c=a+c-b,

四年级奥数春季讲义

第一讲四则运算的关系 例题1、“华杯赛”是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而举行的数学竞赛。华罗庚生于1910年,现用“华杯”代表一个两位数,已知1910与“华杯”之和为2004,那么“华杯”代表的两位数我多少? 例题2、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2倍,差是多少? 例题3、粗心的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末尾的“0”写漏了,结果得到24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例题4、31?□—□?27=24,如果两个□里的数相同,这个□里的数应是多少?

例题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5,积增加80,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4,积就减少100,原来这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练习题: 1、如果25?□÷3?15+5=2005,那么□=()。 2、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与和这三个数的和是360,已知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4倍,求较大的加数是多少? 3、小华在计算乘法时,由于粗心,把一个因数末尾的0写掉了,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4、小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15当成151,结果商比正确的得数大3,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算是应是多少? 5、一个学生做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数字4看成1,得出的积是525,另一个学生把这个因数的个位数字误看成8,得出的积是700。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6、如果5?(2+△+△)—4=2006,那么△=()。 7、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和比一个加数多2008,另一个加数比这个加数少92,和是多少? 8、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00,而减数是差的4倍,减数是多少? 9、小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将除以3看成乘以3,算出的结果是28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10、粗心的小虎在计算(200—□)?4时错看成200—□?4,算得结果为2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11、一个数除以8后再减3,得到的数比原来少66,原来的数是多少? 12、有一个数,把它减去37,再乘以18,减去323,得到的结果用23去除,商是16,余数是11,求原来的数是多少?

三年级奥数第七讲 消元问题

三年级奥数第七讲消元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消元问题数学题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重点:在解决消元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消元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口述解决消元问题时的想法。 教具准备:苹果等水果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设疑。 1、故事导语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故事,今天也准备了一个,开心吗? 2、讲故事 在一个动物王国里,动物大王和他们的动物们都过着开开心心的生活。有一天,动物大王从市场里买了很多水果回来,然后每只动物发了一些水果,但是没想到有一些动物当收到水果时却很不高兴,因为它们分到的水果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后来,经过棒小猴出谋献策后又高兴起来,知道棒小猴的妙方在哪里吗?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都可以边长聪明的小猴。(出示课题:消元问题) 例题1.小兔分到了一个菠萝跟一个梨子,但是小兔喜欢吃的却是苹果。而小猪分到的是6个苹果,但是它喜欢吃的是菠萝和梨子,因为如图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子于6个苹果的重量是一样的所以小猴就让小兔和小猪交换了他们的水果。但是当小兔拿到苹果吃了一个它又觉得苹果不好吃了,它还是想把梨子换回来,它又找到了小猴;于是聪明的小猴就让小兔拿了4个苹果去跟小鹿换了2个梨子,如图两个梨子的重量于四个苹果的重量相同。这时小猪就不高兴了,因为它看小兔换了梨子于是它也想拿自己的菠萝换苹果。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是怎么帮助小猪换苹果的么?

T:注意观察黑板上面的图,老师要把他们换的东西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放上去以后天平的两端怎么样了?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小猴怎么样交换才是公平的)因为分别是2个动物互相交换,而天平是平衡的说明了两边的重量是一样,重量是一样的才可以交换。这样交换才公平。观察兔子拿苹果换梨子的图片,如果我在天平的左边拿掉一个梨子这时候天平还平衡么?如果我要使天平平衡应该在天平的右边拿掉几个苹果?2个。同学们这时候就会发现1个梨子的重量就等于2个苹果的重量,那么我们再看看小兔和小猪交换的时候,就会发现我的梨子可以用2个苹果代替。这时候老师再将天平左边的2个苹果拿掉如果要使天平平衡我们应该再天平的右边拿掉几个苹果?(点名让回答的学生自己上来拿)现在我们就可以帮助小猪用菠萝换苹果了1个菠萝就可以换4个苹果。(让学生自己上来贴) 练习:1.看图思考。 、小结:像这样类型的题目我们要找到的是它们相等的量,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将它们替换,就可以得到最后我们想知道的量。 例题2.小老虎分到的是香蕉,它现在想知道自己的香蕉有多重,于是它就去问动物大王,这时动物大王犯难了因为动物大王只知道两个苹果的重量是360克。这时聪明的小猴正好路过它一看就说出了这一把香蕉的重量。同学们猜一猜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T:原来呀小猴刚才帮助森林里的动物们换水果的时候发现3个梨子的重量和4个苹果的重量是一样的,而两个梨子的重量又正好等于这把香蕉。这时候小猴就请到了乘法和除法两位兄弟来帮忙。首先我们根据动物大王知道的两个苹果等于360克就可以知道3个梨子的重量是360×2=720克,而4个苹果的重量和3个梨子的重量是一样的,那么三个梨子的重量就是720克,我们请除法兄弟来帮忙就知道了1个梨子的重量就是720÷3=240克,而一把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