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第28卷第6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8No.62008年12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Dec.2008

[收稿日期]2008-10-19

[作者简介]黄皎碧(1978- 

),女,江苏溧阳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黄皎碧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 要】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数指称,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不同学者那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别。目前,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拓空间,需要在新的社会现实和理论背景下得到新的发展和阐释。在新时期的我国,它在经历钱中文先生提出的“审美反映论”和其他学者提出的诸多理论之后,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转型。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转型;审美反映论;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8)06-0058-0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的话语范式处在一个不断生成演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众声喧哗,竞相争艳,形成了文论形态的多元共存格局。与此同时,对中国现当代文论史的盘点和反思,在新的理论视域的观照中,也越来越成为文艺学工作者的一种自觉追求。例如,近年来文论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本质说的反复争论和探讨,成为一道尤其引人注目的风景。

在这场历时弥久的争论中,对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出现了几派态度鲜明的不同观点。先是有学者提出质疑和反思,然后有学者进行辩护。辩护的角度和方法各各不一,但都是在肯定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本质的这一前提下,对审美和意识形态以及两者的关系做出不同的新的理解。本文认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说不是一个已过时的伪命题,它依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拓空间,需要在新的社会现实和理论背景下得到新的发展和阐释。并且,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复数指称,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不同学者那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选取新时期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钱中文先生的理论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解读,来剖析这一命题在当前的走向和发展,并提出“审美意识形态

论”转型的可能性。

一、审美反映论的提出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最早是以审美反映论的形式出现的。阎国忠的《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对“审美反映论”的出场做了详尽的回顾。他认为当时围绕艺术本质论的讨论所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体现出的基本趋势就是打破旧有的反映论的局限,从人的存在与活动本身寻求艺术是什么的答案。“文学主体性”命题首先由刘再复在长篇论文《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挑起。该文对机械反映论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其中最主要也是很重要的是以往的反映论忽视了人的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只认识到文艺的认识作用,而看不到文艺的价值和情感作用。

在朱立元先生的长篇论文《对反映论文艺观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他把反映论文艺学概括为孕育﹑形成﹑确立﹑全面政治化时期和新生时期这五个阶段,从中思考反映论文艺观的总体得失和功过以及审美反映论提出的意义和局限问题。他认为审美反映论的提出将反映论文学观从“左”的全面政治化错误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同时审美反映论回到了对文艺自身的规律寻找,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和创造性阐释。而其不足主要是仍停留在认识论角度和范围来阐说文艺,并认为

?

85?

审美反映论包括的审美论与反映论两个侧面存在矛盾,在现有理论框架内不易得到妥善解决。

钱中文先生是当时提出审美反映论的重要人物之一,一般认为其发表在1986年第4期《文艺理论研究》上的《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一文(以下简称为《最》文)最具代表性。《最》文中虽然也提到了审美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但全篇阐述的是审美反映这一适用于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该文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他对文学的审美反映的结构特征的论述,分别从心理层面,感性的认识层面,语言﹑符号﹑形式层面和实践功能层面四方面来阐发,其本质特征在于审美反映把握世界的方式,就是马克思说过的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把握。其中不难看出他对认识论基础和实践论基础的糅合。文章还探讨了审美反映和一般反映论在反映对象上的区别,澄清的是这样的问题:“在文学理论中,我们常把文学创作的源泉与对象混同,其实两者的内涵并不一致。文学创作的源泉,应当是指客观的现实生活,它的对象,则是被主体所把握,并被融入了主观性的心理现实。”而从文学创作的对象到心理现实再到审美心理现实的转化才是审美反映的关键,“当审美反映进入艺术,具体体现为艺术构思的实现时,由作为审美反映对象的心理现实便转化而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这已是一种审美的心理现实,它被赋予了作家个人所选择了的感情﹑思想与评价,成为主体审美把握了的新现实。”[1]163也就是说文学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来反映生活的,它不再是生活的复制品,而是经由了艺术家心灵的发酵。现实生活→心理现实→审美心理现实,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现实生活经由了主体的心理化和形式化的双重建构﹑创造后,事物的客观性特征在审美反映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该篇论文后半部分集中论述的,他要突出的是主体的作用,和反映论如何扩展可以统摄到自我表现论。钱中文认为,在审美反映中,客体虽消失了,但客体的客观性特征可以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被保留,其中第三种方式“主体可以把全部客观特征,加以全面主观化,把主观特征全面对象化,形成审美反映中主体侧向主观的全面倾斜”[1]167。关于这点,杜卫先生曾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问题是,主体将主观因素对象化是在审美反映中完成

的,是由反映主体派生出来的,其‘客观性特征’在本质上恰恰是反映者的一些属性,这等于是说,审美反映反映了审美反映本身的客观性特征,这在学理上是说不通的”[2]94295,接着杜卫强调:问题的症结在于审美反映是否必定要揭示事物的客观性特征。

无论是上述杜卫的疑问还是朱立元在总结审美反映论时提出的局限性问题,将反映论的变调处理,我觉得如果透过钱中文先生“审美反映”命题,去寻找支配他提出该理论命题的隐性动力,就不难体会他在试图突破反映论的限制时努力融合再现论和表现论的苦心。他极力强调创作主体拥有的权利,提出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是创作活动的感应体和动力源,背后隐藏的内因实际是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态度和评价,可以其相关论文的编辑情况为证。写于1986年的《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前身是发表于1984年的《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中的几个问题》,《最》一文以该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为基础,后《最》一文又收入他的论文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审美反映论命题的提出除了当时的文论语境,很大部分是和学者的学术旨趣,和对文学本身的审美情趣相关的。如果说审美反映说主要是从文学的创作过程来发现文学的独特魅力,审美意识形态阐释的又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审美意识形态的剖析

对文学的意识形态论的批判(这里的意识形态论主要指把文学看作政党倾向性的代言,看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曾是新时期文艺理论界一个集中的工作。但意识形态本身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包含的理论阐释力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效,人们反而越来越为其丰富的理论容量所吸引,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概念做一点追索。意识形态概念最早出自法国哲学家德斯图?德?特拉西,他把这一术语作为“思想科学”或“精神科学”与旧形而上学观念相区别。现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作是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被引入社会历史领域,成为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此后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有论述。后来对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对经济基础﹑设施的上层建筑﹑观

?

9

5

?

念的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的不同形态。而对于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不同定位,又形成了多样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形态。一般认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前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主要是在斯大林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建立而确立并不断强化,以至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最终成为党和国家的政治方针﹑政策﹑决议的图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一个时期里曾经是这种模式的抄袭者,模仿者,但自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开始有自己的探索,我们这里主要指的也是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佛马克在《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中将之归纳为“新马克思主义”,其文论代表人物主要有卢卡奇(部分著作)﹑阿多诺﹑本雅明﹑戈德曼和詹姆逊,是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三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不同主要是源于各自的地域,国情,政体,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理解运用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不同侧重点。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研究的新发展,也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概括来说,这个概念经历了由一般的思想体系向日常生活领域乃至转向科学技术的研究。“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集中反映了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研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统领性范畴。当然在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形态中,对它的认识也有差别。

据查证,“审美意识形态”的说法最初见于俄国批评家沃罗夫斯基1910年的论文《马克西姆?高尔基》中,谈到当时无产阶级的“审美意识形态”尚未成熟。但更有影响的研究来自苏联的美学家布罗夫,在其《美学:问题和争论》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3]42在钱中文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说之后的几年,英国的特里?伊格尔顿出版《美学意识形态》(Ideology of Aest hetic,1990),中文版也称《审美的意识形态》。伊格尔顿主要论述的是美学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钱中文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有个过程,开始是作为“审美反映论”的一部分一起提出,但重点是对作为创作过程的“审美反映”的阐释,完整的“审美意识形态”说见于《文学原理———发展论》。我们可以概括出几点来看。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是否是文学的审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相加?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对这段文论史回顾时要询问的。当时关于文学本质存在两种对立观点:要么从认识论出发,把文学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系统的关系来确定文学的地位及其本质特点;要么认为文学的本质特性是审美,审美扩展化后就是文学本质的自我表现说等主体论。钱中文的“审美意识形态”说身处这样的探讨语境,的确有审美加意识形态之嫌,很容易把他的观点看成是将这两种观点简单地加以糅合,关于这一点,他自己也觉得多有被误解。我们回过头来再仔细审视他的论述:“文学的审美的意识形态特性的阐明,在于对文学把握现实特有的对象﹑创作主体特征和特有的把握方式的认识。”[4]显然,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和文学的审美反映过程紧密联系的。钱中文所说的审美的方法就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在他那里,文学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由此,文学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下面这段话说得更明确:“文学理论所要研究的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具体的意识形态,即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因为文学的审美特性并非外加,它是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固有的本性,它来自文学的独特对象﹑创作主体和把握它的特有的方式之中。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而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过是文学审美特性的一般表现。所以在文学理论中,只存在文学的意识形态,只有在这一形态中,文学才具有主体性特征,才能是它自己,才能来谈它的创造。”[5]116并且为了证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先天必然性,钱先生从发生学上作了追索,文学起源于神话思维,而神话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意识,孕育了文学发生的各种前形式。至此,审美意识形态在钱中文那里的确切含义,我们便不难把握了。这是一个时代催生的命题,虽然钱中文否定了纯粹的审美说,但他的审美意识形态说不能不说充满了审美论气息。在证明文学的意识形态

?

6

?

性时,他用了哲学的方法,并且沿用的还是意识形态论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这种方法论论证上的两分法,使人们在认识审美意识形态性时容易产生审美意识形态=审美属性+意识形态属性的感觉,这也是我们说审美意识形态需要当代转换之主要由来之一。

2.在对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描述上,钱中文是这样说的:“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的形态。”[5]121读来让人深感其浓浓古典哲学气息,可以说这是一种古典意义上的审美意识形态表述。事实上,在当代文化实践中,由于消费文化的极度膨胀,文学艺术在走向产业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作为商品的属性日益加剧,“审美无利害性”原则受到挑战。文学

,在阐释传统文学和当前的一些文学作品上产生了分裂。

3.前文我们提到,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论证上,钱中文用了审美的方法和哲学的方法。审美的方法指在审美反映这样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即审美活动中来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加以证明,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审美意识形态性究竟是文学特有的,还是所有艺术具有的共同属性,说得再抽象化一点,就是文学性能和审美性等同吗?“不过在我看来,把艺术视为‘审美意识形态’这种提法不科学,主要是在艺术中,有的门类如建筑﹑雕塑和绘画,当然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色彩,但并非审美意识形态。”[5]123这段话是钱中文在引用了布罗夫的“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3]42后谈自己的观点时说的。在另一篇文章中,他也有类似的看法:“实际上,只存在文学的意识形态,也即审美的意识形态,这种形态就是文学自身存在的形态,这种形态的特性就是文学自身的特性,这也正是文学理论必须大力阐明的特性。而意识形态的文学,这是对上述文学的哲学概括,是社会结构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对于了解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完全必要的。”同一篇文章中还说到了:“没有审美特性,文学不能成为文学。但是审美这种特性,并非仅为文学所特有,它的性质相当宽泛。”[6]6可见,文学性与其他艺术性和审美性之间是有差别的,那为什么审美意识形态就只能是文学的特有属性呢?我的理解是问题在于钱先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因为既然审美性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共有的,而审美意识形态性却是文学特有的,那如此推断,审美意识形态不是非文学艺术的特性只能是因为其他艺术不具备意识形态性了。在旧有的社会意识框架内对意识形态定义有明显的局限性,旧有的意识形态论主要是强调现实对文学的第一性原理及文学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后来童庆炳等人对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在这个薄弱关节上进行了改造。

钱中文的“审美意识形态”说的理论价值早有定论,不过我们也发现尽管钱中文竭力避免审美意识形态有简单的两属性相加之嫌,但由于在论证方法上的简单化,还有意识形态理论仍主要依靠认识论,在旧有的社会意识形式上使用,强调的是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和文学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使得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所产生的新属性过于心理学化(审美反映中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说)和古典化(审美无功利说)。鉴于当时的时代语境,主要是在审美论方面影响深远。另外新时期对文学的研究,往往习惯于把美学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文学,而美学一般是适用于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艺术形态的,所以在对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特有的还是艺术共有的特性上,结论多少有点不能让人信服。

三、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上文我们已经对审美意识形态在钱中文的文本中的具体内涵作了分析,既看到这个命题的时代合理性与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相对于发展着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变化着的审美文化现实,该概念的滞后性。审美意识形态命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出发点,它是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我们说学科史本身就是范畴史与概念史的集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发展,自然不能离开核心概念关键范畴的发展,同样,后者的变革也会推动前者的发展。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无疑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具备这样的能力,这里我们就来考察一下它主要出现了怎样的转型,或者说审美意识形态范畴具备哪些革新因素。

1.话语活动:语言学的成果

上文提到已有学者对钱中文的审美意识形态

?

1

6

?

概念存在的某些问题作出了回应。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的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该章由王一川撰写)中,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作了更深入的探讨,分别从“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和“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层层递进。变化发生在第三层表述上,这里对审美意识形态为什么是文学的特性而非其它艺术的特性另加了一个限制性条件,显然这个多出来的“话语含蕴”是与文学的物质形式语言文字(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物质材料)直接相关的。在对该概念的阐释中,作者首先对文学作为话语活动加以解释,又指出“话语含蕴”包含的两层意思。语言学的转向,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人本主义的文论,还是科学主义的文论,都开始了语言学维度的深入探索。实际上,在钱中文的“审美意识形态”概念里已注意到了文学语言形式的重要,并部分地吸收了西方美学的研究成果,如对审美反映结构的分析中对语言﹑符号﹑形式层的论述,审美意识形态作为审美反映物化产品的特性,肯定要和文学的载体相关等。童庆炳等人的“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说则把文学与其载体的关系摆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而“话语”与“语言”﹑“言语”﹑“文本”等概念的不同,更是吸收了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语言学的成就对审美意识形态的转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揭示。如当前最为引人瞩目的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更是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带来了崭新的视界。

2.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转向

前面我们提到,钱中文之所以把审美意识形态看作只是文学的特性,在于他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我们也谈到意识形态理论在当前的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动态。意识形态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内容的变革,说得更精确一点,是意识形态内容侧重点的转移,因为毕竟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也都属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经典部分。对这种意识形态内容研究上的转向,已有学者把握到了其动向,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黄力之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当代转换》[7]6一文中首先对现代中国的意识

形态论作了一番批判性反思,他把现代中国限定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当然如果单从这段历史来看,意识形态内容的当代转换的必要性不是很充分。因为新时期以来做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对以前奉行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为主的意识形态论进行纠偏。但在我看来,新时期的意识形态理论只是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而已,所以当黄力之先生在文中又提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本的重新解读,其实这同时也是在反思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运用了。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典籍的重新整理,他得出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要点:如作为社会精神活动的总和,一定的意识形态可能真实地说明一个时代,也可能虚假地说明一个时代;意识形态不只是个认识论结论,更是个价值论结论;意识形态的生产具有非自觉性;尤其要提出的是,他说到了“社会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观念也处在内容和形态的改变中,对其的探寻不是一劳永逸的,意识形态分析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论”。一些西方的学者也已先行一步,系统提出了“意识形态的转型”问题,黄力之在文中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詹姆逊的研究成果。在我看来,詹姆逊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和崭新的前景,詹姆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提出了七种意识形态阐释模式:(1)错误意识;(2)领导权或阶级合法化;(3)物化;(4)支配权的意识形态;(5)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6)意识形态国家机器;(7)语言的异化。

3.意识形态批评:传统与革新

不难发现,在风行于当前文学理论界的各种西方批评流派,学术话语中,意识形态批评随处可见,政治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媒介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处处都有意识形态批评的身影。意识形态批评在西方的重新崛起,是对西方文论界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长期当道的一个反拨,但此意识形态批评已非彼意识形态批评———19世纪的社会历史批评,而是西方文论在经历了语言学的洗礼之后,携带着新款批判的武器的重新登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新时期以来的)中审美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和当前活跃的意识形态批评相比较,还是显得相对滞后。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

?

2

6

?

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并逐渐完善,社会处于关键的转型中,文学艺术的形态已经和旧时理论中描述的面目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差距了。文学艺术的商品化,文化工业的兴起,通俗文学的大量生产,电子传播媒介的扩张,这些都使我们以前所说的审美意识形态在解释这些新的文学艺术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学习西方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的最新成果,取他山之石,用来攻己之玉;同时,从自身经验出发,对转型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和文学的关系保持敏锐的现实感受,这两点应该是建构中国的意识形态批评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意识形态批评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古代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都可以看作是意识形态批评的一种经典表述,只是在60﹑70年代被“左”倾教条主义的僵化模式败坏了名声。同样赞成“新理性精神”的学者许明,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意识形态批评的建设,在他的著作《新意识形态批评》中,收集了《本位话语:意识形态批评的可能视角》﹑《新意识形态批评是广义的人文批评》等多篇相关论文,很有启发意义。杜卫在对新时期文学审美论作出批判性解读后,提出了意识形态批评的又一种途径。在他看来,新时期以来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由于处在理论的矛盾状态,无法被作为文学理论的出发点。他从文化学和语言学结合的角度,把文学看作是“审美话语”,以此介入文学的意识形态批评。“审美话语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功能以及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决定了审美话语对整个文化的建设﹑保存﹑映现的特殊重要意义,从而使文学成为与整个文化在深广度上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态,甚至成为全景式透视文化的心理﹑思想﹑精神等层面的最佳切入点。”[2]260周宪在《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一书第四章“文学的哲学”第一节“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中,为文学的意识形态批评梳理了详细的理论资源,重点不再是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的静态确定,而是文学是如何构成﹑运用和操演意识形态的动态过程,即文学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尤其是文学作为批判性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上述学者从不同层面对意识形态理论作出的阐释,实际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中国的内在活力与蕴含的丰富理论生长点,值得我们追踪深入探讨下去。

4.审美意识形态批评的功能性运用:文化诗

学的兴起

近年来,西方的文化研究在文学理论领域被大力引进,形成了颇为浩大的声势。学者们因为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理论兴趣﹑专业方向,对之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为之热情呐喊﹑造势者,有心存观望﹑犹疑态度者,也有想要将之收编者,形成学界又一轮热闹的场景。但和以往一窝蜂地照搬西方文论的各种新名词﹑新观念﹑新方法的学习热情相比,这一次的借鉴更多了些理性色彩。文化诗学的提倡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种理性的表现,虽然这个概念一开始也是作为一个外来词现身的。文化诗学最早可以从巴赫金的美学思想中提炼,但作为较完备与系统的学说,在西方文论中则专指“新历史主义文论”。该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于欧美思想界﹑文学界的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由重新阐释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本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思潮。和我们的新时期文论努力从政治束缚中挣脱出来,全面建设文论的自律性正好相反,新历史主义则强调对文学文本进行历史﹑社会﹑文化的综合分析。这是对在欧美学界长期占主流地位的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挑战,同时也是对传统历史主义的“历时性”方法论的修正,因此受到形式主义和传统历史主义批评家的质疑。而新历史主义学者以“文化诗学”命名自己的流派,可以说就是应对多方批评流派质疑的一种策略,以对文化的关注代替对历史的强调,缓和了传统历史主义者的攻击;而对诗学的提倡又满足了新批评流派的要求,同时还把文化限定在文本﹑话语和语言中,和后结构主义相呼应。

可见,“文化诗学”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那里,是作为一种策略性手段的。有意思的是“文化诗学”在外来语境中作为策略性的命名,在我们本土的语境中,也几乎有近似的“战略”考虑。事实上,可以说“文化诗学”是文化研究在中国接受过程中的一种走向。因为西方的文化研究对意识形态批评的使用有时与文学理论的距离在我们看来委实太大了,如有学者就这样说,“当下许多文化研究呈现为学理无根化﹑思想碎片化﹑甚至时尚化﹑平面化﹑媚俗化倾向,这使文化研究不是走向文艺学,而是离它越来越远”[8]2。“文化诗学”在中国的研究语境里,已经越来越成为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根基,对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进行整

?

3

6

?

合的一次理论探索和创造。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文化诗学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文化诗学”这个文艺学新兴学科的理论特色﹑学术空间和研究方法等议题展开了多方商榷。另外要提到的是,在童庆炳看来,文化视野的文学研究趋向是与对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的文化研究根源在中国的现实,“文化诗学”的发展和“新理性精神”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中国的重建是相一致的。可以说,“文化诗学”这一新兴学科在内部理论肌理和理论品性上都是和“新理性精神”文论有着天然关联的。

由于文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越来越走向多元化,分层化,尤其是经典与通俗,古典时期作品与电子媒介产品的共时性存在,使得经过转型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核心概念,不仅是理论派别的性质区分性概念,还应该成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批评,能够对现实的审美文化产品创造作出迅速有力的介入与回应。文化诗学在运用审美意识形态批评时,不仅成为探讨文学与其他意识形式,文学和意识形态关系时的一种新的思路,相对于原有的文学理论这门学科,文化诗学的提出还表明了文学理论学科本身摆脱旧有意识形态影响的一种走向,即文学理论不再是关于国家总体意识形态的一种注释。文化研究的批判性意识同样也适用于文化诗学,最主要的是,文化诗学与文化研究主要适用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不同,它还可以深入我们的古典文学,挖掘我们本民族的诗性文化,能同时满足我们对文学的审美层面的需求。从更宽广的眼光来看,“文化诗学”的到来,是文学理论在全球化语境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思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应该是:“既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文艺社会学中那种简单的历史批评或意识形态批评,又不简单袭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或西方人所建立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的文化批评理论。它应该是一个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语境﹑具有新世纪特征﹑有一定价值作为基点并且有一定阐释系统的文化批评。”[9]4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2]杜 卫.走出审美城———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批判性解读

[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3]布罗夫.美学:问题与争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4]钱中文.文学原理———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1989.

[5]钱中文.文学发展论:增订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6]钱中文.走向宏放,走向纵深[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6).

[7]黄力之.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当代转换[J].湖南师

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6).

[8]盖 生.文学的文化研究走势探寻[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3(2).

[9]蒋述卓.走文化诗学之路———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构想[J].当

代人,1995(4).

【责任编辑:王建霞】

On T 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Aw areness State

HUAN G Jiao2bi

(School of Literature,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Jiangsu224002,China) Abstract:The aesthetic awareness of literature’s essence has plural references.Different scholars who proposed the above2mentioned statement have quite different opinions.At present,this issue is still of great vitality,and is in need of new development and explanation under the new social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s.It faces three transformations after experiencing Qian Zhongshu’s“Aesthetic Reflection”theory.

K ey w ords:aesthetic awareness;transformation;aesthetic reflection;cultural poetics

?

4

6

?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主要是就文学区别于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制制度来说的,同时,从另一方面讲,也是就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来说的,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呢?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他艺术等。 由于意识形态一词总是涉及人们所说,所写,所信仰的东西,因而与人们所处于其中的种种社会关系形成了复杂的联系。论析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必须从○1文学与话语○2文学与社会○3文学与反映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1、文学与话语 在讲这一标题之前,有必要把话语、语言、言语、文本辨析一下。 语言: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相应的语音、词汇系统和语法体系,它是言语活动的社会性部分。它超越和支配着言语,而又在言语中获得自己的具体存在。 言语:是指在具体日常情境中进行的个体语言活动。 语言和言语虽然相互依存,但决不能混为一谈,这种关系,就像象棋游戏中的那一套下棋规则同一盘盘具体棋局的关系一样。每一盘棋局必须遵守规则;规则超越棋局却又只能在每盘棋局中获得自己的具体形式。 话语: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行动为或活动,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这个概念里面有五个关键词要注意 A、说话人(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作家) B、受话人(接受者,读者) C、本文(text 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语言构成物,它是作家创作的产品,其自身具有召唤结构,具有潜在多释的可能性,但其意义和价值并未实现。 D、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之间通过本文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 E、语境,就是使用评议的环境,是话说人和受话人的语话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例如,宋代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见书,语境:本诗写于作者每一次辞去宰相职务后南归时他看到了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表达了要再接再厉,再度回朝执政,继续推行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1)文学概念的两种含义 文学概念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两种含义。 ①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此种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或专有的性质。 ②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此种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 (2)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 ①在现代世界,通行的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②尽管文学的通行含义已经固定,但也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可以截然分辨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答:(1)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个组成部分 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

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3)文学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文学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经过能动创作的文学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理解: (1)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中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3)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浅析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

浅析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主观心理的表现的统一。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存在于审美性中,而艺术的审美性又总是表现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两者是辨证统一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一种新质——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即社会;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现实,属于这个社会网络。所以,艺术审美意识形态既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所谓艺术的真实与否,实质上就是艺术家的这种审美放映与客观现实生活是否一致。在审美反映过程中,这种主客观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着艺术真实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在这对矛盾中又是客观的一方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它决定着艺术真实的性质。即使是偏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其真实程度也是由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决定的,只不过是这种审美反映与客观现实相一致是通过更加曲折的方式达到的。 著名画家毕加索说过: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但是真实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实现,因为它所实现的是作品和现实之间发生的联系而已。 毕加索是从艺术本性的角度来谈论艺术的假定性的,实际上把生活转移到艺术创作中去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假定。没有假定也就没有艺术。 但是假定性如果不同真实性结合,那就成了虚假的了,那就没有价值了。艺术的真实性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要求。 艺术真实性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又不止是

认识。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艺术作品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创作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有了这种合理的逻辑,也就可以被欣赏者理解,大家也就觉得它真实。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不在乎所创作的艺术内容是否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过,而在于创作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联系。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因为艺术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是主要以情感作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真实。所谓“合情”就是指作品必须表现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将合理的虚构升华为艺术的真实。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所以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上。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这种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的集中概括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这些现象与本质的理解评价和情感态度上。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规律理解得越深刻、越准确,政治倾向和道德评价越正确、越全面,情感态度越丰富、越强烈,艺术创作的艺术性就越高。在这儿,需要强调一下情感态度问题。单凭形象,有时难以把艺术这种审美意识形态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意识形态完全区分开来,而情感则可以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所以形象固然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相对的意义上来看,情感对于艺术创作就更为重要。 就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来说,艺术创作要求

审美的意识形态

《文学概论》教案 授课名称《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教师 审批人 授课时数 3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具黑板、粉笔、电脑、投影仪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汉语言文学15级各班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文学审美性的三个特征。 2.掌握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及审美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学难点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 本次授课要点 导入:面对一片森林,导入观察事物的三种方式。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两种规定性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特性 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 第三节: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 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文学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 文学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 第四节:文学的社会功能 审美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思想启迪功能 布置作业P46思考练习题1—5题

第一章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导入:当我们面对一片森林,你会用哪种方式去看待这片森林?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者是森林的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 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的科学研究。 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他作为风景的一部份其效果如何?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具有审美性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属于意识形态,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意识形态。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是:文学是审美的。 我们认为,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最重要的属性。 文学的本质必然要包括文学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性两个方面。 一、意识形态两种基本的规定性: 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景语”指对景物的描摹,“情语”指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通常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 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首先,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例如: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 其次,文学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西游记》的背景及主题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特征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艺术也就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意识形态极为接近的话语形式。詹姆逊在总结卢卡契、阿尔都塞等人的经验教训及其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论战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政治无意识”批评理论,并提出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这1概念,即“存在于既定艺术过程和1般社会规范中的各种符号系统,会散发出特殊的象征性信息,这些信息能披露出各种生产方式间的确定的矛盾”。尽管我们1直强调文学是自本自根的,文学作品是自足的,它与社会、政治、历史甚至作者本人无关。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还在其它层面上使用文学这1概念。既便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看,高尔基的“文学即人学”的命题也具有理论可行性。因为文学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命运和人的存在,文学所体现的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立统1关系。这意味着文学作品将必然与人处身其中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文学作品本身也是构成这1社会现实的1部分,而现实社会总是在1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操纵下运转,文学作品自然也难以幸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毫不犹豫地将文学艺术纳入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范畴。①王1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②[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21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构建的上层建筑体系中,文学艺术与政治、宗教、法律和哲学等构成1个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葛兰西认为文学艺术就是1种意识形态,他说:“文艺作为观念形态,属于历史的范畴,是历史的事实。在阶级社会中,文化艺术问题始终同社会的劳动分工、阶级关系联系在1起,并且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它们做出反映,因此,文艺是上层建筑,是1定社会的精神生活,代表1个民族对生活和人的观念。”①在此基础上,他进而赋予文学艺术以政治功能,指出文艺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实质上就是1场“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卢卡契则通过他的特殊的“世界观”概念将艺术家与社会、文学与意识形态联系在1起。在《自由的艺术还是领导下的艺术》1文中,他对“文学艺术纯粹是1种宣传”和“为艺术而艺术”两种倾向都进行了批判,他首先承认艺术和艺术家有充分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有它的“活动场地”,也就是说,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在世界观上,在题材上,在表现方式及语言形式上都要受他们作品所从属社会的领导。具体1些说:他们出身的阶级或他们所服务的阶级的世界观,题材内容及形式的出发点对他们来说便是方向的指南。他们根本不可能想象其他可行的方式。”②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则有如拉康对无意识的语法的分析1样,意识形态在他眼中就是具有结构和功能色彩的对于人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表述的话语体系,而艺术作品在这里与意识形态达成共识:“艺术使我们看到的,因此也就是以‘看到’、‘觉察到’和‘感觉到’的形式(不是以认识的形式)所给予我们的,乃是它从中诞生出来、沉浸在其中、作为艺术与之分离开来并且暗指着的那种意识形态。”③文学艺术也就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意识形态极为接近的话语形式。詹姆逊在总结卢卡契、阿尔都塞等人的经验教训及其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论战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政治无意识”批评理论,并提出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这1概念,即“存在于既定艺术过程和1般社会规范中的各种符号系统,会散发出特殊的象征性信息,这些信息能披露出各种生产方式间的确定的矛盾”。④这可谓是对形式主义者关于文本脱离意识形态而自足的观念的最直接的回应。①[意]葛兰西:

审美意识形态.

1.从哲学追究中西艺术差异 宗白华最早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有明确的认识,是在他留德期间。他初“借外人的镜子照自己的面孔”,照出的是东方民族的“静观”的特色,他说:“这种东方的‘静观’和西方的‘进取’实是东西方文化的两大根本差点”[8]。这种认识还是很粗略的。回国之后,在对中国艺术的深入研究中,他从艺术的角度对中西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希腊时代的艺术给与西洋美学以‘形式’、‘和谐’、‘自然模仿’、‘复杂中之统一’等主要问题,至今不衰。”“而中国艺术的中心——绘画——则给与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笔墨’、‘虚实’、‘阴阳明暗’等问题”,从而认识到“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基础”,希腊人的心灵所反映的世界是一个圆满的、完成的、和谐的、秩序井然的宇宙,而中国人感到的宇宙则是产生万物的无尽的虚空,中国人的心灵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9]。顺着这个思路,他又写下了《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文章,深入宇宙观、时空观、生命观的层面探寻中西艺术的差异,而《形上学》的完成则可代表他的中西差异追究的最深刻的思索。 在这篇提纲式的笔记中,宗白华完成了他对中西方观念世界最为艰难深奥的探索历程。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学说、欧氏几何学、笛卡儿解析几何到中国的律历哲学、易之卦象一一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以水喻道”与“以数代乐”的中西法象的不同;着重推理作用的西方的“概念世界”与着重感通作用的中国的“象征世界”,从而勾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本体世界,为中西艺术的根本不同确立了哲学上的最终依据。这也是对中国艺术的独有特质作了最好的辩护,从他对中西哲学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中国人的生存依据的维护。他说:“中国出发于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易传哲学与出发于心性命道之孟子哲学,可以贯通一气”,“西洋出发于几何学天文学之理数的唯物宇宙观与逻辑体系,罗马法律可以贯通,但此理数世界于心性界,价值界,伦理界,美学界,终难打通。”[10]所以他向往着易象的指示人生行动的“范型”(而非笛卡儿物质运动之“范型”),即由中和之生命,直感直观完形的、和谐的机构。他说:“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由序秩数理中聆出其内在的节奏和谐,音乐,即能‘知味’,即能‘以情契情’。……以解放活跃之情绪抚摩体贴之,而意味出矣,音乐生矣,生命适悦矣!”[10](P627)这是诗意的形上学,是中国艺术”意境”最深的哲学依据。 2.从文化揭示中国艺术的本质 宗白华所揭示的中西形上学的根本差异在于:西方形上学的世界是一个概念的逻辑的体系,它与构成世界的质料是分离的,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没有内在的联系和贯通;而中国的形上学世界则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它的意义是人的生活所赋予的,这个世界是充满意蕴的天地。 正惟如此,宗白华看到了艺术与中国社会的“一体化”存在:中国人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可以直接达到形上学的境界,“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2]这样传统的礼乐,就使日常生活最物质化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艺术领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于是成为艺术化的生活。“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浑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03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节文学的含义 一、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 文学历来有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所谓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主张此说者,如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文学论略》云:“文学者,以有文字者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所谓狭义文学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因素的语言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主张此说者,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序》云:“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 所谓折中义文学是那种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主张此说者,如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首称,“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所谓三变,指王勃杨炯一变,张说苏廷一变,韩愈柳宗元一变.王杨所作是骈文,张苏秘作是制诰文,韩柳所作古文.它包括诗、小说、戏剧及传奇、书札、游记、史论等散文. 从历史演变看,广义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4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专有的性质;狭义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折义文学概念从惯例角度接纳的难以确切归类的文学现象,如新文体、边缘文体或实验文学.我们主张以狭义的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吸纳广义的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和折中义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明确的文学概念——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二、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文化形态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文学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学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神学、修辞学(演讲术)等一样都是文化产品,并无特殊或专有的性质. 如宋人蒋捷(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在度宗咸淳十年,即时1274年中进士.)的词《虞美人?听雨》.这首词,作者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中年的流离景况,以及宋亡之后,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与心情,刻划得逼真逼肖,入木三分.其文字容量之大,表现手法之高,令人叹服. 三、文学的审美含义 所谓审美就是主体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的美的享受.审美对美的客体的一种超功利纯情感的全身心的体味和审视.人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多样性活动中的一项特殊活动,一般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欣赏活动及艺术欣赏活动,是不同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存活动、认识活动、宗教信仰活动及社会交往活动的一种精神享受活动.它是在闲暇中对色、形、声等所引起的美感的享受. 审美活动的特征是:超功利性、主体性与感性. 如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描写人生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阶段的“听雨”体验. 四、文学的通行含义 1

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教材精讲】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视频讲解] 4.1复习笔记 一、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1.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文学广义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文章和博学,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1.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2.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世纪至18世纪。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1.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的因素 (1)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一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2.文学通行含义的确定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四)文学与非文学 1.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2.判断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文学的审美意识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概念、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可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目的看,文学并不直接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然而间接地或内在地又有某种功利性,即力求审美地掌握世界,并把审美无功利性当作实现现实功利目的的手段。第二,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又渗透着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并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审美态度去把握。但形象被置入文学时,必须依赖于作家分析时代、素材、主题及预测读者反应的理性力量。第三,从态度看,文学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着作家或读者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的客观理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武汉、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

文学的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尤静蓉 中国语言文学X班 学号: 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在文本中蕴含的作者本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文学的理论发展至今也还是离不开对于意识形态的文学属性的讨论。本文从文学的四种定义说起,试探究四种定义下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 关键词: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人的意识形态、审美 正文: 文学的审美意识的含义在中国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宋文帝在5世纪的时候始创文、儒、玄、史四学。故有了最初的文学概念,而后相继而来的文学的审美以及意识形态的问题自然是从古至今文人学者们讨论研究的重点。在西方的18世纪,美的艺术终被提出,那时候盛行的启蒙思想与浪漫主义情怀都孕育着人们对于文学的审美的产生。历时不多的审美意识形态(在上世纪80年代1)提出以来引来了很多的争议,若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坎坷的,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这一文学研究课题就是这样的情况。从马克思主义文论角度看,这是一种强调文学和社会文化关系的一种观点。这是前人学者们的一些观点,学生接下来则从,文学的四种定义开始对于这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 什么是文学?这个每一个文学院的学生在最开始接触课程时候就一定得略知一二的问题。学生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艺术的四要素,将文学的定义分为模仿说、表现说、文本说和读者说。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这样四要素的一种或几种的表现。1747年查理斯·巴托将诗(这种能在当时作文文学的代表的表现形式)与绘画、雕塑、音乐、建筑、舞蹈和戏剧同时纳入七中“美的艺术”(“Fine Art”),由此开始了审美属性登上艺术家们争宠的舞台。 二、模仿说中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 从模仿说,也就是文学作为对客观世界的模仿来说。审美艺术形态性似乎有了天然的土壤。本身,文学就是一个世界的再现,对于这样的文学的审美,那当然是进一步的对于已知的、正在历经的、正在进行的世界的世界的再次审美。可以这样说,文学的出现,给了更多人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机会,让自己暂时性的跳出自己生活的圈子却又没有脱离的看一看这个世界。就拿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来说吧,《围城》的所有文字都是当时一个战火硝烟中被困的大上海的一个模仿,一个再现,不过是用了捏造的角色名字和事件罢了。可是《围城》却能让人一下子跳出自身存在的,这个躯体所在的时空来,用另外一双不一样的眼睛来审视这个大上海里的林林总总。这样的意识时时刻刻在脑子里显现:我是处在一个大上海里,我是一个方鸿渐一样的留学生,我有他的情怀和无限的感慨。这样的感触,恐怕就是模仿说下对于审美意识形态性的理解吧。逼近审美意识形态性是人的文学的一个属性。 三、表现说和读者说2下的文学意识形态性 从表现说来说,也即是从文学即使作者主观感情以及各种意志的表现来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就变得好像只属于作者一人了。因为在这个学说下,文学就是作者纯主观、纯个人的珍宝了。要说审美,那肯定是审美的客体像审美的对象发出的动作。不管审美的结果是批评的还是赞扬的,都是一种有指向性的动作。那么在表现说下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不是可以 1《浅议“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姜洪真,文学理论研究2010年7月 2作者注:学生以为此处用读者说代替艾布拉姆斯的实用说更有助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使用读者说这样的称呼来替代原版的实用说。

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第28卷第6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8No.62008年12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Dec.2008 [收稿日期]2008-10-19 [作者简介]黄皎碧(1978-  ),女,江苏溧阳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论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型 黄皎碧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 要】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数指称,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不同学者那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别。目前,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拓空间,需要在新的社会现实和理论背景下得到新的发展和阐释。在新时期的我国,它在经历钱中文先生提出的“审美反映论”和其他学者提出的诸多理论之后,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转型。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转型;审美反映论;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8)06-0058-0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的话语范式处在一个不断生成演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众声喧哗,竞相争艳,形成了文论形态的多元共存格局。与此同时,对中国现当代文论史的盘点和反思,在新的理论视域的观照中,也越来越成为文艺学工作者的一种自觉追求。例如,近年来文论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本质说的反复争论和探讨,成为一道尤其引人注目的风景。 在这场历时弥久的争论中,对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出现了几派态度鲜明的不同观点。先是有学者提出质疑和反思,然后有学者进行辩护。辩护的角度和方法各各不一,但都是在肯定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本质的这一前提下,对审美和意识形态以及两者的关系做出不同的新的理解。本文认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说不是一个已过时的伪命题,它依然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开拓空间,需要在新的社会现实和理论背景下得到新的发展和阐释。并且,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复数指称,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不同学者那里,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选取新时期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钱中文先生的理论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解读,来剖析这一命题在当前的走向和发展,并提出“审美意识形态 论”转型的可能性。 一、审美反映论的提出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最早是以审美反映论的形式出现的。阎国忠的《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对“审美反映论”的出场做了详尽的回顾。他认为当时围绕艺术本质论的讨论所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体现出的基本趋势就是打破旧有的反映论的局限,从人的存在与活动本身寻求艺术是什么的答案。“文学主体性”命题首先由刘再复在长篇论文《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挑起。该文对机械反映论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其中最主要也是很重要的是以往的反映论忽视了人的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只认识到文艺的认识作用,而看不到文艺的价值和情感作用。 在朱立元先生的长篇论文《对反映论文艺观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他把反映论文艺学概括为孕育﹑形成﹑确立﹑全面政治化时期和新生时期这五个阶段,从中思考反映论文艺观的总体得失和功过以及审美反映论提出的意义和局限问题。他认为审美反映论的提出将反映论文学观从“左”的全面政治化错误中解放出来,促进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同时审美反映论回到了对文艺自身的规律寻找,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和创造性阐释。而其不足主要是仍停留在认识论角度和范围来阐说文艺,并认为 ? 85?

浅析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浅析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1002班王安然2010334010214 摘要:文学作品与意识形态是互动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且折射出所属意识形态的色彩和特质。其次,文学作品又反作用于意识形态,将作者和创作主体的意识形态通过作品的传播,影响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 关键词:文学,文学作品,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古往今来,丰富的文学作品帮助人们战胜无数艰难险阻,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作者和创作主体的意识形态不仅可以影响读者个人,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1.文学作品概述 文学作品,指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学的认识是:首先,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次,它是用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而不是象哲学、社会科学那样用抽象的概念去反映社会生活;其三,它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由此可见,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

2.意识形态概述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3.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此处“意识形态” 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支点。这是因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中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和思想要求、利益、愿望的那一部分思想观念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先在的。 3.1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离不

从_审美意识形态_视角看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从 审美意识形态视角看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从 审美意识形态视角看布迪厄的 美学批评 张意 摘 要:中国文艺美学界提出的 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极大的理论整合与发展潜力,它使我们能 够从新的层面和框架来理解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本文以布迪厄的美学批评为 例,试图分析西方批评理论整合审美和意识形态两重维度的复杂过程。本文揭示了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与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的对话和差异性重构关系,以及布迪厄的美学尝试以反康德美学的方式重返康德 提出的审美自律的价值追求。本文希望通过这一例证,来彰显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布迪厄;审美意识形态;实践理论;文学场;重返美学 一 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双重特质 中国文艺美学界对于文学的双重性,即社会意识形态性和审美独立性的张力关系的认识经过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的淘洗,如今积淀为富有本土创见的文学 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体系。将文学视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这显示出文学话语的双重性:一方面,文学摆脱经验现实和社会的关系而具有审美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经验现实、整个社会网络,因而成为社会性事实。!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不断整合与发展使得它具备极大的理论开放性,能够在新的层面和框架中探讨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提出和阐发与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语境有密切关联,它既体现出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界对于文学作为有机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功能的重视,同时审美意识形态强调了文学不同于政治、宗教、法律等意识形态话语的独立审美价值,这一认识吸收了中国文艺美学对于文学艺术以审美符号、形式为自身立法这一基本属性的深刻体会。基于独立的自为逻辑,审美性的符号和形式与其他同质性、虚妄的总体性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形成既联系又对抗的关系。 审美意识形态将一度被抽象为审美形式的文学重新置于历史空间,还原文学与社会话语、历史权力之间的微观或宏观交流。在这个意义上,从审美意识形态进行文学研究,意味着以相对独立的知识话语进行广泛的文化参与、文化关怀,从而加入社会公共空间丰富而复杂的辩论和探讨。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概括的开放性维度,来自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和理论总结的历史,来自于当代批评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的体认,以及站在新的历史语境跨越古今的时空距离,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批评意志,同时也来自于中国文艺美学对广义的20世纪以来的西方批评理论(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美学、文化研究)的接受和对话关系。当代西方批评理论首先通过语言论转向,转换了旧意识形态批判范式,此后经历了文化批评的意识形态回归。新的意识形态批评结合了当代理论成果,深入分析主体性构成,抨击消费社会的商品化审美趣味,意在重构美学、回归审美的价值追求。本文以布迪厄的美学批判为例,希望揭示当今西方文学批评整合审美与意识形态两个维度的复杂关系和过程。从这一例证的分析,由此说明中国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广泛意义。 二 布迪厄与阿尔都塞关于 意识形态 理论的影响、对话关系 意识形态理论在战后的西方曾遭遇极大的危机,传统意识形态理论所内含的意识与物质实践、真实与虚假等二元对立关系受到 语言学转向后的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的质疑。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路易?阿尔都塞富有创见地结合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和拉康的镜像理论,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说。经过这次理论刷新,意识形态概念褪去了它的意识哲学的旧壳,与拉康意义上的无意识语言结构论结合起来。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和主体的虚幻性联系起来,意识形态询唤了主体,反过来主体通过想象关系建构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认为: 主体的范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502班学生姓名:谢佳敏 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本文将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探究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内涵表现 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无功利,是指人类的文学活动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有任何利害的。”“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额鉴赏判断了。”1这一“审美无功利说”承认了美感的无功利性,而否定了它的功利性。而王国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的观点,就深受康德审美无功利论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文以载道”的旧文艺工具论,还是对于同时期梁启超等人服务于政治改良的新文艺工具沦,王国维均表示了不屑。他提出美之性质在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日‘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2 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中国古代 的“虚静”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虚”是摒弃一切杂念,“静”是指停止的,没有声音,“虚静”就是虚空宁静,进入一种无功利的创作境界。刘禹锡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就是说当创作者进入犹如佛门禅定的离欲状态时,万千景物可以返照于心,作者可以捕捉到生动的景象,然后用文词表现出来。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是在某个时刻,进入了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传达出“静穆淡远”的美感,这就是无功利的境界。 但是,如果由此而认定文学是无功利的,那就片面抹杀了文学同社会经济、

在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之间——试论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观

第28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7月 Vol. 28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6 ────────── 收稿日期:2006-02-22 作者简介:黄茂文(1973-)男,广西柳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批评理论。 - 1 - ?文学研究? 在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之间 ——试论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观 黄茂文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以文学形式为切入点,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起点分析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化现象,是伊格尔顿文学观念的理论核心。在伊格尔顿看来,现代文学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它的生成及转变与西方社会和历史的变化有着内在的社会关联,这种关联不是体现在文学内容上,而是体现在文学形式上。打破文学的自律性幻想,引入文化研究的思想,进而在深层次上突破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伊格尔顿文学观的现实指向。作为“左”派理论的重要代表,伊格尔顿的文学观念具有鲜明的反本质主义色彩,但也体现着这种“左”派理论的泛政治倾向。 关键词:文学观念;文学形式;艺术生产;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4-0001-05 马克思主义批评仍然是当今批评理论中重要的理论流派之一。坚持在经济基础和历史境遇中对文学和文化现象作出解释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论立场,但具体的理论切入点在不同的理论流派中有明显的不同,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理论家极力强调艺术的否定性,以文化工业作为切入点大力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现象;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詹姆逊在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以生产模式为主导概念分析当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则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起点,分析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化现象,它的突出代表就是特里·伊格尔顿。 形式问题可以说是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现代审美艺术理论努力由“他律”走向“自律”的思想坐标。在20世纪后期,马克思主义批评重新思考了文学形式问题,使文学和艺术理论重新由“自律”走向“他律”。人们不难看到,雷蒙德·威廉姆斯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这些著作对文化研究和“新历史主义”的深刻影响。可以说,19世纪的文学理论强调“自律”是经由形式之路,而在20世纪末重新走向“他律”的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同样经由形式之路。 一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是伊格尔顿较早、较系统地阐明他的文学批评观念的著作。在该书中,他重点提出了“形 式”和“艺术生产”这两个概念。在他看来,卢卡契在文学形式的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1](P4)——正确地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传统马克思主义(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受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影响,都认为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内容优于并先于形式,正是这种对形式的“天然”的看法使“本世纪30年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常常陷入‘庸俗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即从文学中搜索意识形态内容,并将这种内容直接联系到阶级斗争或经济”[1](P28)。伊格尔顿接受了卢卡契这个观点,认为形式与意识形态是相互密切地关联在一起的,并进而指出历史上的众多文学体裁的变化无不与意识形态的变动发展有关,“文学形式的重大发展产生于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1](P28)。在伊格尔顿的理论中,形式的独特涵义是“体现感知社会现实的新方式以及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新关系”。[1](P29)因而,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研究文学应从形式着手,因为形式是感知现实的方式,并且是社会交流所认可的合法途径,假若认为它是组织内容的方式的话,那么非要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来组织内容,而不是以别的形式来组织内容才被人们接受,这其中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因素,所以,真正体现意识形态因素的是形式,“艺术中意识形态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本身的形式,而不是可以抽象出来的内容。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历史印记明确地是文学的,而不是某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1](P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