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汉语中动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初探

俄汉语中动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初探

俄汉语中动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初探
俄汉语中动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初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 oc Sci) N ovember.2004 

俄汉语中动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初探

沈荃柳,武柏珍

(大庆石油学院外语系,黑龙江大庆163318)

[关键词]俄语;汉语;动植物词;文化内涵;翻译

[摘 要]词汇可以折射出民族文化的色彩,本文浅析俄汉语中动物词和植物词的文化内涵,探讨在翻译中对动

植物词的不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04)06-0117-02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 ranslation of the V ocabulary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 Russian and Chinese Languages

SHE N Quan-liu,W U Bai-zhen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Daqing163318,China)

K ey w ords:Russian;Chinese;v ocabulary of plants and animals;cultural connotation;translation

Abstract:The v ocabulary can reflect the colorfully national culture.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v ocabulary of plants and animals,and discusses how to understand and how to expres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v ocabulary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 Russian-Chinese and Chinese-Russian translation.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而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文化内涵与翻译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一个民族文化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面表现出的民族心理必定会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可以折射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中俄两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同时也有巨大的差异,表现在词汇的文化内涵方面也是这样。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俄汉语中动植物词的文化内涵。

1.俄汉语言中共有的动植物,文化内涵基本一致

这类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可作等值互译,如:俄语中的орёл象征着值得骄傲的,勇敢的人;汉语中的“鹰”用于转义,也具有相似的表评价意义。俄语中的голубь和汉语中的“鸽子”都是和平或爱好和平的象征。俄语中的роза和汉语中的“玫瑰”都代表爱情。在俄汉两种语言中,这些词引起了相同或相似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形象生动的联想,有力地证明了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中,除了差异之外,也存在着相同的方面,即不同民族在某些方面反映出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和感情。

2.俄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动植物,仅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意义

这类词在言语交际,阅读文学作品时,经常会引起一些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引起概念上的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民族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对整个客观世界的符合本民族心理,民族感情的认识。例如:берёза是俄罗斯森林中的典型树木,对俄罗斯人来说,它是“祖国”的象征,在民间创作中,白桦(берёза)常用来喻指姑娘,以及少女的纯洁和苗条。汉语中的白桦却没有这种文化内涵意义。рябина(花椒树)象征着姑娘和年轻人的爱情,而中国人却不太熟悉这种树木。

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中,同一个客观事物可以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如俄语中фикус的和汉语中的“橡胶树”,它们虽是同一种树木,但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家庭舒适”,“家庭生活美好”的象征。俄语中把“无票乘客”叫做заяц(ехатьзайцем),相当于汉语中的“黄鱼”;当然,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词汇为俄罗斯人所不能理解。例如:汉语中“老黄牛”常被比喻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人”,“井底之蛙”被喻为“见识浅薄,目光短浅的人”,汉语中的“松”(сосна)代表“坚忍不拔”,等等。这些都是俄罗斯人无法理解的。

3.俄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动植物,文化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俄汉两种文化中这些词汇字面上完全等值,但涵义不同,引起不同的联想。例如:俄语中журавль(鹤)对俄罗斯人来说,是忠诚于祖国的象征。他们认为,每年秋天,天空中

[收稿日期]2004-05-21

[作者简介]沈荃柳(1970-),男,大庆石油学院外语系讲师,从事俄语教学研究。

71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鹤成群飞往南方,啼声悲切,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对祖国的思念。而汉语中的“鹤”是“延年益寿,长寿”的象征。дракон在俄罗斯民族心目中是凶恶的象征;“龙”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神异的动物,中国人想象中的龙能在陆地行走,能在天空飞翔,能在大海遨游,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也是尊严的化身,此外,龙更是帝王的象征。俄语中сорока(喜鹊)给俄罗斯人的印象是“搬弄是非”。除了这个附加意义外,俄语中还存在сорока-воровка(神话中指偷东西的喜鹊),把它与偷窃联系在一起;而汉民族的民间传说是听见喜鹊的叫声将有喜事来临。кукушка(布谷鸟)是俄罗斯森林中常见的一种鸟,它在斯拉夫民族中象征忧愁的独身女人。此外,还因为有一种古老的说法,кукушка是死亡的先知,俄罗斯人便认为布谷鸟主凶。有民谚为证:Кукушкакукует,горевещает.(布谷鸟叫,苦难到。)Кукушкалетаетподеревне-кпожару.(布谷鸟村上飞,必有大火起。)而在我国恰恰相反,布谷鸟向人们预报春耕的开始。在俄罗斯人的心中,сова(猫头鹰)是智慧和贤明的化身,而在汉民族中,猫头鹰是不祥的征兆。有民谚“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

4.俄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动植物,文化内涵意义部分相同

这类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有时可以引起共同的联想,有时又可以引起不同的联想。如俄语中的медведь和汉语中的“熊”除了共同表示“头脑简单,笨拙的人”外,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медведь又是“心地善良的主人”:медведь-хозяинрусскоголеса.此外,медведь还具有“未婚夫”这一象征意义:Видетьмедведявосне-бытьнасвадьбе.(梦中见到熊,不久将有新婚之喜。)俄语中的волк和汉语中的“狼”除了“凶残”,“贪婪”的共同点之外,与狼有关的汉语成语和谚语大多数具有贬义,如:“豺狼当道”,“狼狈为奸”。俄语中волквовечьейшкуре(披着羊皮的狼)和汉语基本相同。但是,俄语中还有морскойволк(海狼),用以赞扬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狐狸”在汉语中基本形象是指“狡猾的人”,同俄语中的лиса相对应,如хитрыйкаклиса(象狐狸一样狡猾)。但在汉民族中,狐狸还可喻指修炼千年,得道成仙的精灵,成为民间神话创作中的“狐仙”,这种文化意义与俄语中的лиса不对应。俄汉两个民族文化对ворона(乌鸦)有比较接近的看法,是人们很讨厌的鸟。但俄语中以белаяворона(白乌鸦)来形象地比喻标新立异的人,汉语却没有这种附加意义。петух(公鸡)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家禽,汉语中有“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等。俄罗斯民族对петух一词有十分丰富的联想,петух给俄罗斯人的印象是它的“好斗性”,“挑衅性”,因此,有这样的比喻выглядетьпетухом。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乃至整个斯拉夫民族文化中,петух还有“火神”的意思,由此产生了用красныйпетух表示“火灾”的用法,如:пустить(красного)петуха(放火,纵火)。

5.字面不完全相同、不等值的、分属两种语言的词汇,可以引起相同的联想,相同的文化内涵意义

这种现象常见于成语,谚语中。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而成语,谚语也常产生于历史典故,所以,表示同样的喻意,则使用不同的词汇。例如:汉语中的“竹”(бамбук)和俄语中的гриб(蘑菇),汉语中的成语“雨后春笋”,在俄语中则说какгрибыпоследождя(雨后蘑菇);汉语中有成语“胆小如鼠”,而在俄语中则以заяц(兔)表示胆小(трусливыйкакзаяц);汉语中的成语“一箭双雕”,俄语中用однимвыстреломубитьдвухзайцев(一枪打死两只兔子)表示;汉语中“兔子不吃窝边草”,而在俄语中要说Близнорылисанапромыселнеходит(狐狸不吃窝边鸡),两者都是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做坏事。俄语中谚语Паршиваяовцавсёстадопортит(一只长癞的羊可以传染一群羊),而汉语则是“一条鱼腥一锅汤”,都用于转义,比喻一个行为不好的人,往往可以带坏集体中的一些人或者给集体的荣誉带来损害。汉语中的“一山难容二虎”,在俄语中要说Двамедведяводнойберлогенеживут(неуживутся)(二熊不能同穴),比喻势均力敌的对手,在竞赛中互不相让,你死我活。汉语中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在俄语中要说Слихой(паршивой)собаки(овцы)хотьшерстиклок(癞皮狗身上一撮毛也拔不出,或癞羊身上一毛不拔),意为休想从吝啬鬼身上得到什么。

二、结语

总之,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共性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翻译语言就是翻译文化,文化是翻译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而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动植物词文化内涵差异必然导致传达文化信息的艰难。但这不意味着文化不可译,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相对可译性的。首先,俄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动植物,原语和译入语符号的能指意义和所指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基本一致的,基本上可以等值互译。其次,俄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动植物,仅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意义或文化内涵意义不同与截然相反的情况下,在翻译时应采用必要的注释的补偿办法,以达到词义文化内涵的等值传递。此外,由于俄汉民族不同的文化氛围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少的成语、谚语的喻义相同但采用的喻体不同,翻译时多采用意译,常常需要转换形象,也就是以归化为主,以利于译语读者的认同,如какгрибыпоследождя译成“雨后春笋”比“雨后蘑菇”更能为操汉语的人们所接受。

[参考文献]

[1]В.Н.Комиссаров.Общаятеорияперевода[M].Москва:《Черо》,совместнос《Юрайт》,2000г.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顾亦瑾,吴国华.语言与文化———俄语语言国情学概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4]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5]贾淑芬.简明俄汉谚语辞典[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6]杨喜昌.петух与俄罗斯民族心理[J].俄语学习,1996 (4).

[7]赵国栋,宋振荣.俄语民间文学形象的国情语言学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1998(3).

(责任编辑 翟文奇)

811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精)

P384答案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译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于射箭,当世没有人能跟他相比。康肃公也以此自负。他曾经在家中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站在那里,用眼睛斜视很久没有离去。看见康肃公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头。康肃公问他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技术不是很精湛吗?”老人说:“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很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老人说:“根据我的舀油就知道。”于是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滴进葫芦里,油从钱孔滴入而钱却没有湿。老人于是说道:“我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标点: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国语·晋语八》) 译文: 晋平公射鴳没有射死,命令仆人襄去抓它,没有抓到。平公很生气,把襄抓起来要杀了他。叔向听说了,晚上赶去拜见晋平公,晋平公告诉了他这件事。叔向说:“您一定要杀了他。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犀牛,射死了以后,用犀牛皮做了一副铠甲,因此被封在晋。如今您继承我们的先君唐叔,可是射鴳射不死,抓又抓不到,这件事是宣扬我君的耻辱啊。您一定要赶快杀了他,不要让这事传扬出去。”晋平公很不自在,就赶快放了竖襄。 标点: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后汉书·酷吏列传》) 译文: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

翻译中的汉语

第三册Unit 5 1. 奶奶想当然地认为粮价要涨,所以买了许多大米。(take sth. for granted) 2. 我可以给你引用几个例子来说明她献身科学的精神。(quote, instance) 3.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一些经济特区(zone)开始迅速发展起来。(see, swift) 4. 两国关系的紧张部分是由最近的间谍事件(spy affair)引起的。(in part) 5. 彼得已在一家律师事务所(law firm)当了多年律师。你可考虑请他做你的律师,当你需要法律援助时,由他代你行事。(on sb.'s behalf) 第三册Unit 6 1. 这座红房子在参天古树的映衬下十分夺目。(stand out) 2. 我的新工作薪酬很高,但是其他方面我并不满意。(for the rest) 3. 两条溪流的水在我们村子附近汇合了。(mingle) 4. 我们不应该嘲笑别人的宗教信仰。(mock) 5. 这间房间的窗帘同家具的风格不太协调。(in tune) 第四册unit1 1) 多尔蒂先生和他的家人目前正在农场忙于秋收。(be engaged in doing sth.) 2) 我们不能低估敌人,他们装备了最先进的武器。(underestimate, equip) 3) 菲尔已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了,正变得越来越绝望。(desperate) 4) 作为项目经理,山姆办事果断,工作效率高,且判断准确。(efficient, decisive) 5) 既然已证实这家化工厂是污染源,村委会(village neighborhood committee)决定将其关闭,为此损失了一百个工作岗位。(at the cost of)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接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直接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例如:布丁,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一种毒品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古代汉语标点符号练习现代汉语考试必看

试题:1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睢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原文: 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髌龏于宋,卒相中山;①范睢折胁折齿②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翻译: 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 所以女子无论美不美,一进了宫都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不贤,一入朝廷都会遭到排挤。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膑刑,后来到中山国做了相;范雎在魏国被打断了肋骨敲折了牙齿,后来到秦国却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自信一定会成功的计谋,丢弃拉帮结派的私情,依仗单枪匹马的交往,所以不可避免会受到别人的嫉妒。 试题:2 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頋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呼语具有指称特征和语用特征。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效用。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特征;语境;翻译 称呼语是指发话人在直接语言交际语境中用于称呼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称呼语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肖旭月,2003) 。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阻止交际的正常进行。由于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和辈份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亲疏、情感和当时情景不同,称呼语的选择使用也会不同。因此称呼语具有表达“角色、地位、亲疏、态度、情感”等多种语用功能。 中西方一些学者大多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布朗( Roger Brown) 和福特(Marguerite Ford) 就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欧·特里普( Ervin ·Tripp ) 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称呼语选择中可能的制约因素。中国语言学家的代表人赵元任先生和陈原先生从历史、文化、民族的角度研究了称呼语的意义和演变。本文通过分析英汉称呼语的类别和语用特征,探讨如何在语境制约下实现英汉称呼语的“等值”翻译。 一、称呼语的类别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必须使用某种称呼语。汉英两种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称呼特点。王得杏先生指出,与汉语中多样化的称呼形式不同的是,英美国家基本称呼形式只有两种: (1) 称谓词+ 姓; (2) 名(王得杏,1998) 。笔者认为,英语中的称呼语形式并不像王得杏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它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英汉称呼语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一) 姓名称呼语 英语中对姓名的称呼形式是“名”(first name, FN) 和“称谓词+ 姓”(title + last name, TLN) 。例如,人们可以称“Tom Smith”为“Tom”或“Mr. Smith”。英语没有“称谓词+ 名”(title + first name) 这种称呼形式,例如上面的“Tom Smith”不能被称为“Mr. Tom”。汉语的姓名称呼语则灵活得多,可以称呼“姓+ 名”,“名”,“姓+称谓词”,“名+称谓词”,“姓名+称谓词”,还可以称呼“小/ 老+ 姓”和“姓+老”。例如,人们可以称“张大民”为“张大民”,“大民”,“张先生”,“大民先生”,“张大民先生”,“小张/老张”,“张老”。

古代汉语标点翻译练习(DOC)

古代汉语标点练习题 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梁(1)北有黎丘部(2)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3)丈人归酒醒而诮(4)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5)矣无此事也昔(6)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7)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8)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9)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子者而杀其真子 注释——(1)梁:梁国,即魏国。魏曾建都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2)黎丘部:一座叫做黎丘的小山。部:通“培”,小土丘。(3)道苦之:在路上折磨他。(4)诮:责骂。(5)孽:作孽啊。(6)昔:昔日,这里指昨天。(7)嘻:叹词,表惊叹的声音。(8)端:通“专”,专门,特意。(9)逝:往。 3、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4、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

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去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枯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5、(娄)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性沈厚宽恕狄仁杰之入相也师德实荐之而仁杰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太后觉之尝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于边陲贤则臣不知又曰师德知人乎对曰尝同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也仁杰既出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 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略) 2、、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子者,而杀其真子。 译文:附近城邑有一位老人到市场去,喝醉酒后回家。黎丘山的鬼怪装扮成老人儿子的模样,在半路上扶着老人却折磨他。老人回家酒醒后责骂他的儿子说:“我作为你的父亲,难道说还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却在道上折磨我,是为什么啊?”他的儿子跪下哭着用头碰地说:“这是造孽啊!没有这样的事。昔昨天我去城东讨债,您可以去问那里的人。”他的父亲相信了,说:“哎呀!这一定是那个奇异鬼怪,我早已听说过这样的事啦。明天我特意再到市场去喝酒,真想遇到这个鬼吧他杀死!” 3、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精)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分) 于是废除之前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毁各学派的著作,使百姓愚昧。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 (又派遣)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呵问他是谁)。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象回声似的响应他,(很多人)背负着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从(陈涉)。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8、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9、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4分) 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四、(24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敕.造/赦.免逡.巡/竣.工造诣./逃逸.少不更.事/耕.读传家 B.纤.细/鲜.艳炮烙/抛锚不肖./逍.遥六艺经传./传.道受业 C.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穿红着.绿/真知灼.见 D.讪.讪/蹒跚.湖畔./装扮.模.样/模.块度.长絜大/度.日如年

英语和汉语互译中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的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

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及应用

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及应用 电气1101 彭丁祥2011010900 外来语,作为语言间互市贸易的产物,在今天的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只要我们对语言现象留心,就会发现现在汉语蕴藏着一座外来语的宝矿! 英语是迄今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汉语与英语保持着多层面的接触。汉语中英语词源的外来语字民末清初,“五四”运动到现当代雨后春笋般大批地涌现出来,改革开放后更是呈不可阻挡之势。 汉语吸收英语也分几种形式 完全音译形式的。如: 磅(英语pound)拷贝(英语copy)雷达(英语radar)维纳斯(Venus) “磅”源自英语中的“pound”。英语中“pound”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重量单位,一个是货币单位。而汉语在吸收外来语时将重量单位的pound用“石”旁的“磅”来指称,而货币单位的pound则用“金”旁的“镑”来指称。“石”旁的“磅”可以引发人们关于重量的想象,而“金”旁则直指货币的核心。 “拷贝”源自英语中的“copy”。而“copy”原指复制品、抄书、书报等印刷物的一本、印刷品的底稿,又指复制、摹仿,在考试中作弊。进入汉语时,由于其他义项汉语中早有类似的词语表达,于是便改造选用了“用拍摄成的电影底片洗印出来的供放映用的胶片”一义。

一部影片发行了多少个“拷贝”成了电影行业的衡量发行量的标尺。 音译兼顾表意形式的。如: 俱乐部(英语club)引得(英语index)芒果(英语mango)绷带(bandage) 可口可乐(英语coca-cola)雪碧(英语Sprite)嬉皮士(英语hippie)其中“可口可乐”从文字形式“口”、“乐”上我们可以想见这是一种可以入口的而且可以吃下或喝下后感觉舒服快乐的东西。这种联想义可以与“可口可乐”联想而来的词义只是隐约的,含糊的,让人玩味与沉吟的,虽不能准确释义,确为此类外来语表意的汉化寻觅除一条适当的途径。 半音译半意译形式的。如: 色拉油(英语Salad-Oil)冰激凌(英语ice-cream)拓扑学(英语topology) 费边主义(英语Fabianism) 其中“冰激凌”的“冰”并不表示意义类别,但由汉语中“冰”的意义可以联想到这是一种凉爽宜人的东西,这种联想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此类外来语表意的不足。 音译后加表示类别的表意成分。如: 鲨鱼(英语shark)卡车(英语car)啤酒(英语beer)霓虹灯(英语neon) “音译后加表示类别的的表意成分”的方式无疑使嘴直接的外来语汉化了。因为音译后加附加的表意成分清楚的标明了这个词语在汉

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

翻译练习答案: 1、卫懿公有臣曰弘演,远使未还。狄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人也。召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号,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表。”因自刺其腹,内懿公之肝而死。齐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无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救卫于楚丘 2、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译文】 古代的圣王主张正义战争而没有废止过战争

3、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遂赴敌,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一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再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三北。”将军曰:“毋没尔宗,宜止之,请为兄弟。”庄子曰:“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今士节小具而塞责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返敌,杀十人而死。君子曰”三北已塞,又灭世断宗,于孝不终也。”

4、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确,其取弥确。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古事记现代汉语翻译v0.1版

古事记第一章天地开辟 第一段、天地初成 当年天与地刚刚形成之时,在高天原上出现了一名神仙,他的名字被叫做“天之御中主神”。与天一样高,名字读あま(ama)。 然后又出现了神仙,名字叫“高御产巣日神” 再后又出现了一名新的神仙,神产巢日神。这三个神仙,都是独自出现并且没有实体的幻想神。被并称为“造化三神”。 后来,天下就好像漂浮在世间的油脂一样混沌不清。正在此时,有苇原中国的芽体发育成了一名神仙。这个神仙被人称作宇魔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读作“うましあしかびひこぢ”。日本书纪记作“珂美苇芽彦舅尊”。 再后来又出现了一名叫做天之常立神的神仙。读作とこ。 这两位神,也是没有实体的神。以上这五位神,就是被称作“别天神”那一群。 二、神世七代 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两名叫做“国之常立神”与“丰云野神”的神仙,他们也是没有实体的。 再后来又出现六对兄妹神,从大到小依次为“宇比地迩神”与“须比智迩神”(前为兄神,后为妹神。下面以此类推。日文读音与日本书纪称呼我就偷懒不写啦。);“角杙神”与“活杙神”;“意富斗能地神”与“大斗乃辨神”;“淤母陀流神”与“阿夜诃志古泥神”;“伊邪那岐神”与“伊邪那美神”。(暨“伊奘诺尊”与“伊奘円尊”,最初的男女主角登场了。) 从上到国之常立神,下到伊邪那美,被后人称为“神世七代”。(评书:笔者明明数着只有只有六代,古代的霓虹人数死早,要不我就是下到了盗版书。)以上的所谓神世七代,最初两神被记作一个辈分,其余的又分为一个辈分。 段二、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交合生出万物。 一、天地固成和阴阳结合。 最高天神找来伊邪那岐兄妹说“天与地漂浮不定,你们去将其整理一下固定下来。”另外天神还给了他们固定天地所用的天沼矛。兄妹俩得到命令之后站在天浮桥上,用天沼矛向下搅拌着海水,当泥土聚集到矛身时再将其抖落,于是堆积成叫做“淤能基吕岛”的大岛。 兄妹俩定居在自己亲手堆积成的岛上,并建造了天之玉柱和八寻殿等名胜。有一天,二神谈情说爱时,伊邪那岐问道“你的身体造的怎么样了?”伊邪那美说“咱嘛,身体是一遍又一遍的铸成,就是还有一个漏洞怎么也堵不上。”伊邪那岐欣喜若狂的说“我的身体也是层层铸成的,不过与你不一样的是,我身上有块多余出来的地方。我想,用我多余出的那一处,塞到你不足的那一处里面,就完美了。”伊邪那美听到后也高兴的说“好啊好啊,汝的方法听起来真不错。”伊邪那岐最后说“既然如此,咱俩围着天之玉柱转,你往右转,我往左转,遇上咱俩就结婚。” 俩神于是依言而行,就在碰上之时,伊邪那美抢着说“咱靠,汝怎么这么帅呢。”伊邪那岐跟着说“你啊,真——真——漂亮啊。”兄妹俩说完后,兄长又说“女人先说话,不吉利啊。”不过二神还是由兄妹俩成功进化为夫妻俩。 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不过这孩子命苦,发育不完全长得像水蛭,只有被夫妻俩放入框中扔到河里顺流而下的命。 第二个孩子,名叫淡岛,和他哥哥一样命苦。夫妻俩都不承认有这俩孩子。(ps:春日野家的那俩,你们不吸取教训吗?天女目没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夫妻俩商议道:“现如今,我们的孩子都发育不良,我们去天神家里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

英语翻译成汉语

[转] 英语中常见的123个中国成语写作就不用愁字数啦 1.爱屋及乌 Love me, love my dog. 2.百闻不如一见 Seeing is believing.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worse off than some, better off than many; to fall short of the best, but be better than the worst. 4.笨鸟先飞 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 5.不眠之夜 white night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not pleased by external gains, not saddened by personnal losses 7.不遗余力 spare no effort; go all out; do one's best 8.不打不成交 No discord, no concord. 9.拆东墙补西墙 rob Peter to pay Paul 10.辞旧迎新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 in the new; ring out the old year and ring in the new 1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try first to make their mistake sound less serious and then to reduce it to nothing at all 12.大开眼界 open one's eyes; broaden one's horizon; be an eye-opener 13.国泰民安 The country flourishes and people live in peace 14.过犹不及 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beyond is as wrong as falling short; 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 15.功夫不负有心人 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 16.好了伤疤忘了疼 once on shore, one prays no more 17.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Good news never goes beyond the gate, while bad

汉语中的外来词初探

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初探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日益增多,针对这种语言现象,重点分析探究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 的类型,发展特征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此做出了 评价。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性质类型特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不例外,词汇的变化尤为明显。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词汇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交流的需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世界语言的融合与交流,随之而来的是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外来词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在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现代汉语》中曾提到“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叶蜚声,徐通锵先生的《语言学纲要》对外来词是这样定义的“外来词又叫借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外来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把对方语言的词吸收到本民族语言中的结果。 万红在《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观照》第一章第二节“外来词的性质”中指出,“外来词产生的原因是在社会之间相互接触时,本族语中没有表达特定内容的词或短语,或者本族词语、短语不合适。”其实这是对外来词社会性质的论述。史有为先生从社会文化的视角考查外来词的性质,认为“外来词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重性质”他还认为“外来词是‘异文化的使者’。” 自古以来,汉民族就和其他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与联系,其间不断有新的词语传入,有些词还一直被人们使用并流传下来,因使用频繁,很多时候人们已经察觉不到它们是外来词了,例如“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是汉语从西域借入的词;“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是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语;“胡同、站、蘑菇”是元代借入的蒙古语词…… 其次,介绍一下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类型。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中将外来词分为四类: 1、音译外来词: 根据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例如 克隆——clone 扑克——poker 模特——model 基因——gene 休克——shock 沙发——sofa 布丁——budding 比基尼——bikini 苏打——soda 逻辑——lodic 桑拿——sauna 幽默——humor 2、音意兼译外来词: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例如 romanticism——浪漫主义chauvinism——沙文主义 Marxism——马克思主义 3、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精)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3分) 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分) 7.在这两段选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四、名著阅读和默写(33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二项是:(5分) A.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突然,加西莫多冲出来抱走了少女,把少女藏在了圣母院。流浪人为了救少女武装起来冲向法院和圣母院,加西莫多不知内情,杀死了很多流浪人。副主教叫来的卫队抓获了少女,把她送上了刑台。 B.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被和食物。爱斯梅拉达看到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虽然害怕但还是激动地向他表示感谢。卡西莫多为了不让她害怕,让爱斯梅拉达闭着眼睛听他说话。 C.伽西莫多是圣母院的敲钟人,外形奇丑,心地善良。他因副主教克洛德对他的养育之恩而极其感激。在受刑时对爱斯梅拉达的送水感动不已。他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悉心照顾,并深深爱上了她。最后他杀死了邪恶的克洛德,自己也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而死。他是理想化的人物,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人道主义精神。 D.“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在那危急情况下他没有给她什么帮助。 上面提到的“危急情况”是指两个钟头以前爱斯梅拉达在达格雷沃广场表演的时候,罗兰塔里的那个隐修女对她的威胁。 E.加西莫多受到副主教支使抢劫爱斯梅拉达,结果被绑在广场上鞭打,痛苦的他发出了“给水喝”的号叫,围观者不但不同情,反而哄笑辱骂他,只有爱斯梅拉达不念旧恨,给他送上水,这一举动,唤醒了他沉睡的高尚心灵。 9.下列说法有误的二项是:(5分) A.克洛德通过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再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此时的隐修女将失去孩子的怒火都倾向爱斯梅拉达,当她拿出自己珍藏的小鞋时,爱斯梅拉达也从脖子上挂着的荷包里取出一只小鞋,小鞋上贴着一张羊皮纸,上

《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

《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 俗说愚人以八百钱买匹绢持以染绯工费凡千二百而仅有钱四百于是并举此绢足其数以偿染工艾子云人有徒行将自吕梁托舟趋彭门者持五十钱造舟师师曰凡无齑而独载者人百钱汝尚少半吾不汝载也人曰姑收其半当为挽纤至彭门以折其半又夷坚戊志载汪仲嘉自言其族人之仆出干抵暮趑趄呻吟而来问何为曰恰在市桥上有保正引绳缚二十人过亦执我入其中我号呼不伏则以钱五千置我肩上曰以是倩汝替我吃县棒我度不可免又念经年佣直不曾顿得五千钱不可失此遂勉从之到鄞县与同缚者皆决杖乃得脱汪曰所得钱何在曰以谢公吏及杖直之属仅能给用向使无此将更受楚毒岂能便出哉汪笑曰憨畜产可谓痴人仆犹愠曰官人是何言同行二十人岂皆痴邪竟不悟 林外字岂尘泉南人词翰潇爽诙谲不羁饮酒无算再上庠暇日独游西湖幽寂处得小旗亭饮焉外美风姿角巾羽氅飘飘然神仙中人也预市虎皮钱箧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酒且尽复出一箧倾倒如初逮暮所饮几斗馀不醉而箧中钱若循环无穷者肆人皆惊异之将去索笔题壁间云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明日都下盛传某家酒肆有神仙至云南桥暗淡滩湍险善覆舟行人多避之外尝戏题滩傍驿壁曰千古传名暗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唯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虽一时戏语颇亦有味 天宝以前多刺客报恩李岍公勉为开封府鞠囚有意气者咸哀勉求生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官客行河北偶见故囚厚迎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以缣千匹可乎曰未也二千匹可乎曰亦未也妻曰大恩难报不如杀之故囚心动其僮哀勉密告勉被衣乘马而遁比夜半百余里至津店津店老人曰此多猛兽何故夜行勉因言其故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几误杀死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而至示勉 容斋续笔曰欧公作尹师鲁墓铭但称其文章简而有法或以为未尽公怒至贻书他人责之荆公作钱公辅母墓铭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公辅不满公曰宜以见还二公之不喜人议其文如此仆谓荆公人有片善称赞不已欧公制作窜改无馀二公好善动皆若此岂有吾文未尽而反讳人议之理不知前辈作文轻重贵于适中假借不欲太甚或者往往欲其极力称借岂二公之所乐乎昔韩熙载尝为江南一贵人制墓铭其间无甚可述文竟其人不满再丐润色韩书一

古代汉语1练习题

《古代汉语(1)》练习题 练习题一 一、论述题 1、什么叫宾语前置? 论述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并举例分析说明。 2、什么是隶变? 论述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并举例分析说明。 3、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的特点有哪些,并举例分析说明。 4、什么是被动句? 论述古代汉语中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式的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5、什么是“六书”? 论述“六书”说的具体内容,并阐述其贡献及不足 6、论述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几种情况,并举例说明。 二、阅读题 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 2. 找出文中同义词连用的两个例子,并解释词义 3.找出文中有使动用法的句子,并标出有使动用法的字,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2.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 1.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 2.找出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说明是哪种宾语前置的类型,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找出文中的双宾语结构,指出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文中义。

古事记 现代汉语翻译v0.1版

臣万安侣言: 古事记第一章天地开辟 第一段、天地初成 当年天与地刚刚形成之时,在高天原上出现了一名神仙,他的名字被叫做“天之御中主神”。与天一样高,名字读あま(ama)。 然后又出现了神仙,名字叫“高御产巣日神” 再后又出现了一名新的神仙,神产巢日神。这三个神仙,都是独自出现并且没有实体的幻想神。被并称为“造化三神”。 后来,天下就好像漂浮在世间的油脂一样混沌不清。正在此时,有苇原中国的芽体发育成了一名神仙。这个神仙被人称作宇魔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读作“うましあしかびひこぢ”。日本书纪记作“珂美苇芽彦舅尊”。 再后来又出现了一名叫做天之常立神的神仙。读作とこ。 这两位神,也是没有实体的神。以上这五位神,就是被称作“别天神”那一群。 二、神世七代 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两名叫做“国之常立神”与“丰云野神”的神仙,他们也是没有实体的。 再后来又出现六对兄妹神,从大到小依次为“宇比地迩神”与“须比智迩神”(前为兄神,后为妹神。下面以此类推。日文读音与日本书纪称呼我就偷懒不写啦。);“角杙神”与“活杙神”;“意富斗能地神”与“大斗乃辨神”;“淤母陀流神”与“阿夜诃志古泥神”;“伊邪那岐神”与“伊邪那美神”。(暨“伊奘诺尊”与“伊奘円尊”,最初的男女主角登场了。) 从上到国之常立神,下到伊邪那美,被后人称为“神世七代”。(评书:笔者明明数着只有只有六代,古代的霓虹人数死早,要不我就是下到了盗版书。)以上的所谓神世七代,最初两神被记作一个辈分,其余的又分为一个辈分。 段二、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交合生出万物。 一、天地固成和阴阳结合。 最高天神找来伊邪那岐兄妹说“天与地漂浮不定,你们去将其整理一下固定下来。”另外天神还给了他们固定天地所用的天沼矛。兄妹俩得到命令之后站在天浮桥上,用天沼矛向下搅拌着海水,当泥土聚集到矛身时再将其抖落,于是堆积成叫做“淤能基吕岛”的大岛。 兄妹俩定居在自己亲手堆积成的岛上,并建造了天之玉柱和八寻殿等名胜。有一天,二神谈情说爱时,伊邪那岐问道“你的身体造的怎么样了?”伊邪那美说“咱嘛,身体是一遍又一遍的铸成,就是还有一个漏洞怎么也堵不上。”伊邪那岐欣喜若狂的说“我的身体也是层层铸成的,不过与你不一样的是,我身上有块多余出来的地方。我想,用我多余出的那一处,塞到你不足的那一处里面,就完美了。”伊邪那美听到后也高兴的说“好啊好啊,汝的方法听起来真不错。”伊邪那岐最后说“既然如此,咱俩围着天之玉柱转,你往右转,我往左转,遇上咱俩就结婚。” 俩神于是依言而行,就在碰上之时,伊邪那美抢着说“咱靠,汝怎么这么帅呢。”伊邪那岐跟着说“你啊,真——真——漂亮啊。”兄妹俩说完后,兄长又说“女人先说话,不吉利啊。”不过二神还是由兄妹俩成功进化为夫妻俩。 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不过这孩子命苦,发育不完全长得像水蛭,只有被夫妻俩放入框中扔到河里顺流而下的命。 第二个孩子,名叫淡岛,和他哥哥一样命苦。夫妻俩都不承认有这俩孩子。(ps:春日野家的那俩,你们不吸取教训吗?天女目没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