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码摄影与后期制作作业要求

数码摄影与后期制作作业要求

数码摄影与后期制作作业要求
数码摄影与后期制作作业要求

数码摄影与后期制作作业要求

及摄影技法

了解、熟悉照相机各部结构以及照相机上的标记和照相机的一般使用,调节对自然光照条件下的景物进行一般性摄影。

◎要求:

1、了解和学会调节所使用的照相机的各系统部件,正确保护照相

机及镜头。

2、面对景物,选取拍摄对象,正确调焦、构图,把握景深。

3、根据当时光照条件,运用自然光对被摄体作主光照明,并调整

拍摄角度,使自然光产生多种光位效果。练习使用反光板及闪光灯作辅光照明。

4、根据机内测光,得出正确的光圈、速度曝光值组合,然后变换

光圈、快门数值,用多组组合曝光值进行拍摄。

5、根据被摄物体运动速度及照片效果的需要,使用快速或慢速快

门进行拍摄;根据内容及景深效果,使用大光圈或小光圈进行拍摄。

6、运用摄影构图原理,灵活、艺术地对被摄景物画面进行多种形

式的构图拍摄。

◎步骤安排

1、先学习一般中景风光、人物摄影,(凡一般园林小景、树,少数

人物小型建筑,约3-10米内的被摄物。)容易调度,便于选择拍摄角度,容易调焦、测光。

2、大场面摄影。大型景区、景点,大型建筑、江河湖畔、草原森

林、群山云海城市风光等。

3、室外静物、近景摄影。农作物、花卉、小动物、昆虫、自然景

物肌理小商品及人物特写等内容。注意控制近摄时的焦距、景深、光线。

4、抓拍及新闻摄影、艺术摄影。

5、夜景拍摄。需使用三脚架、快门线进行长时间曝光练习,积累

拍摄经验,以达到各种效果的正确曝光。

◎作业安排

1、照片数量:四组共八张(原始照片四张及其修改后照片)。

2、照片内容:风景、花卉、场景人物或动物各一张;另一张自选。四张内其中一张为宽幅拼接,至少为两张拼接。

3、按要求将所交作业认真填写在作品记录里,并在拍摄说明里写

明拍摄过程和自我评定(不少于150字),最后连同照片一起交上。

4、交作业最后日期:2010年06月5日。

5、交作业地址:weizongyi4@https://www.doczj.com/doc/877029520.html,或者

注意:发邮件时请在发件人栏填写学号及真实姓名(学号在前,姓名紧跟其后,如:2003050301王某某),否则拒收;后果自负。

成功递交作业后几天之内会收到回复,如五天之内仍然未收到回复者请重新发送,并检查邮箱是否写正确。

附录:

◎摄影基础知识◎

一、“梯级曝光法”

“梯级曝光法”又称“括弧式曝光”、“加减曝光法”,即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1、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①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F16的景深大于f2。

②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例如摄距为10米的景深要明显大于摄距为1米的景深。

③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

2、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

①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对照片上模糊圈的要求,即制作所需放大的倍率,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

②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

③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么,摄距就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这就与原规律相反了。

三、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

1、获得最小景深

在一幅照片中,小景深效果能使环境虚糊、主体清楚,这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拍摄中获取最小景深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若由于光线太亮,使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机上的最快速度,曝光仍然过度的话,解决方法之一就是使用“灰色滤镜”;方法二就是低速胶卷。

缩短摄距和换用焦距更长的镜头也能减小景深,但要注意摄距太近会使前后景物的透视过于强烈而导致失真感。

2、获得最大景深

尽可能使用最小光圈。当光圈缩小时,光线又太暗,那快门速度也要相应减慢,快门速度太慢时就无法手持相机拍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使用三脚架或类似的支撑物;方法二就是换用高速片,但要注意的是高速片会影响成像的质量。

四、超焦距

1、超焦距的含义

它是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当聚焦到超焦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距至无穷远。

2、超焦距的调节与计算公式

镜头上的各级光圈的超焦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H=50F÷fd

H=超焦距F=镜头焦距f=光圈系数d=模糊圈直径

例如,50mm镜头,f8的光圈,模糊圈直径0.05mm时

H=(50×50)÷(8×0.5)=6250mm=6.25米

3、超焦距示意图

五、自然光的用光技巧

使用自然光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不能营造自然光,只能去寻找、等待和捕捉自然光。发现和观察是相当重要的。

①要将被摄体拍摄得清晰而色彩还原真实、饱和,理想的光线是顺光;

②要将被摄体的质感、立体感得到很好表现,则用侧光。

③若要将被摄体的形状、空间感表现得很好,或要表现半透明物体的质感和结构,如丝绸、植物的叶子等,则最好选用逆光。

在自然光摄影中,学会减小高反差非常重要。

①将被摄物体移至阴影下。

②通过其它物体将光柔化。

③对被摄体的阴影部位补光。(一是采用小型闪光灯,二是利用反光板)

六、闪光摄影技术技法

1、机位直接闪光法

机位直接闪光就是把闪光灯直接安装在相机上,或者紧靠相机向被摄体闪光拍摄。是最常用的闪光拍摄法之一。

优点: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容易掌握、光线效果明亮、影像清晰度高。

缺点:①这种平光效果立体感较差;②离主体较近的背景上会产生“黑影环”;③前亮后暗的受光不均匀问题较突出;④光滑面(如墙壁、玻璃窗、镜子等)的反光呈刺眼的光斑;⑤拍摄彩色胶卷会产生“红眼病”。

2、侧位直接闪光法

侧位直接闪光法指闪光灯位于相机的侧上方(左侧或右侧)直接

向被摄体闪光,使用时需要有较长的闪光连动线。

优点:消除或减弱“机位直接闪光”带来的一系列缺点。

缺点:操作较麻烦、使用不够灵活。

3、直接漫射闪光法

直接漫射闪光法指在闪光灯上加乳白色的柔光片或蒙上白色织物

(如手帕、纱布等)直接向被摄体闪光。无论是“机位”还是“侧位”都可用。

优点:①能产生柔和的闪光效果(有利于拍摄人物肖像尤其是儿童和女性)。②有的闪光灯用乳白色的柔光片后还起到扩散光角的作用,能满足广角镜头的闪光需要。

直接漫射法使闪光有所损失,需要用光圈来加以补偿。

4、反射闪光法

反射闪光法就是把闪光灯朝天花板、墙壁或反光板等反射物闪光,使反射的闪光照亮被摄体,是常用的闪光方法。

优点:①消除或减弱“机位直接闪光”带来的一系列缺点;②光线效果柔和、自然,不像“机位和侧位直接闪光”带来生硬的光线效果;③反射扩大了照射范围,能解决使用超广角镜头时的闪光涵盖力。

缺点:①输出功率太小或灯头不能转动的插座式闪光灯无法采用这种方法;②由于光线损失较大,一般难以使用小光圈;③现场必须具有反光率高的反射物。

七、构图的原则

从广义上讲,摄影的取景构图贯穿从现场拍摄至最终剪裁的全过程;狭义地说,就是画面景物的取舍、布局和结构。它通过镜头视野的选择,把被摄的主体、陪体和环境组成一个整体,构成完美的画面,用以揭示主题。

优秀的照片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深刻的内容,构图的原则有两条:一是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二是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一句话,即通过取景使照片的画面能有力地表达其思想内容和摄影者的观点,说明问题,吸引和感染观众。

摄影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摄影技艺一

旅行摄影拍摄佳作的10要素

准备好“大干一场”

在摄影圈,“大干一场”意味着扔掉羁绊,拍摄出精彩的照片。但是,你想在此之前,你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大量收集关于你想去的地方的各种资料。在网上查找也是一个好办法,我用的是https://www.doczj.com/doc/877029520.html,。做好准备工作,会增强你对一个国家、地区文化习俗的洞察力,会使你清楚要拍些什么东西,也会避免你在现场不停地吃惊。

好的“工具”

一个旅行摄影师的工具——相机、透镜和附件——有助于创造精彩的旅行照片。

基本的旅行摄影工具包括一台相机,一只17-35或20-35毫米广角镜(用来拍山水和街景),一只70-200毫米的望远镜头(用来拍人物和野生动物),以及一只室内夜间用的闪光灯,白天也可以用来补光。

更完备的话,还应包括一只300毫米或者100-400毫米镜头,可以拍更紧凑一些的野生物照片,一只微距镜头,拍摄特写照片,和一个额外的机身,以随时备用。

再就是塑料袋(保持相机干燥清洁)和相机清洁用品箱(使胶片仓可以防尘沙)。

选择好要携带的设备后,你要记住,拍摄旅行照片,你并不一定要是一个百万富翁。一套价值几千美元的照相设备并不一照片。正应了一句老话:“相机并不能拍照,只有人能为之。”

胶卷

毫无疑问,在拍摄旅行照片的“食谱”中,如果你使用的是传统相机而不是数码相机的话,胶卷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因此,要准备充足的胶卷,你的需要往往会超出你的预计。在光线较强的条件下,专业旅行摄影师常用ISO100胶卷,而在弱光条件下或拍摄动体,则用ISO200—800的胶卷。

在机场安检口最好请求手检,因为如果把胶卷通过行李传送带的话,新的CAT扫描机会损坏胶卷。

寻找有趣的主题

首先,旅行摄影必须有一个有趣的主题。但并不是说主题要每个人都感兴趣,因为摄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力的个性表达,只要摄影师感兴趣的东西,就都可以拍。但是,如果你想把你的旅行照片拿出来发表或展览,就需要让大多数人喜欢。

好的曝光

现在的自动相机,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使摄影师很容易行得到好的曝光。但有时相机的内置测光表会出现误差,尤其当被摄体较暗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这个办法:使被摄体充满取景框,让你的相机测光表对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区域测光。当你用自动程序拍照时,如果闪光灯,也应该使被摄体充满取景框,否则相机的曝光系统可能会尽力让整个场景都亮堂,这样主体就被淹没了。

增添色彩

我们生活在多彩的世界里,因此也应该把一些色彩带到你的照片中去。寻找合适的色彩,考虑它怎样才能为整幅画面带来好的效果。比如拍风景时,可以用色彩超饱和的胶卷,但不能用它们来拍人物,会使面部看上去太红。你也可以对照片进行调色,专业摄影师一直都在这么做。他们常会准备一些彩色的小道具和布料来增强主体画面的效果。

细心构图

一般来说,你不要把被摄主体直接放在画面的中心。记住这一点:绝对的中心是致命的。为你的照片构图时,试着使主体偏左、偏右或偏上、偏下,或遵循这条老的摄影

规则:在你的相机取景器中想象一个“连城”游戏的井字格子,构图时把主体放在“井”字的交叉处。

抓取最佳瞬间

精彩的佳作和一般的纪念照片的区别就在于一两秒之间。拍摄运动物体时,尽量预计动作的最高潮,在这时按下快门;而拍摄人物时也要尽力抓住最好的表情—因为表情总是在瞬间变化的。

好的时间控制也意味着要等待合适的光线—或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在清晨或傍晚拍照会在照片上得到美丽的“暖色”(红、橙、黄的较深的影调),同时这段时间里,长长的影子,会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讲故事

如果你想捕捉旅游目的地的“情趣”,你就需要像讲一个故事那样去做,也就是说需要拍摄人物、景物、建筑物、野生物等等。还需要找到独特的视角和景点。当然也可以拍明信片照片,但要问问自己怎样才能以独特的方式拍摄主体或景物。

慢慢地“煨”

当你结束旅行回家后,就应该像煲汤那样让你的照片慢慢地“煨”一段时间,不要立刻去评判它们的内容和质量,因为旅行的美妙感觉仍然鲜活生动。而在工作室看照片时的客观这种重要的感觉并没有完全复苏。更重要的易货贸易在旅行中拍照时,你看到的画面是立体的。但是你的胶片或幻灯片却是平面的,因此没胡了附加的立体感你的照片看上去会没有实际景象那么好。我发现,只有几星期后,我才能判断一幅作品是成功还是失败。

摄影技艺二

01,手是人的第二张“脸”——人像摄影中姿态和手势的运用

一幅成功的人像摄影作品,除了曝光、构图、照明等因素外,手势和姿态的恰当运用也至关重要,加拿大人像摄影大师尤素福·卡什曾说过:“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手不仅会劳动,还会传达情感,欢迎——握手,告别——挥手,手善于表情达意,并不次于面部。比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时以手持笔,或者手里点燃一支香烟……这些具体的动作,都有利于刻画被摄者的精神状态及个性特征,眼睛是用“神”来说话,手是用“形”来表达。“形”较之“神”来说,似

乎更容易体察,更容易表现。手,有着因人而异的特征及独特的比例和外观,人在说话、静处、愉快或生气时,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另外,手对人物年龄的展示同样是坦白的:玉指如葱,那是少女的手;脉络微露,那是中年人的手;苍老如树皮,那是老人的手。拍摄中,手势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不当,就会画蛇添足。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手势要自然,有动势;二是形态要鲜明,有个性;三是不可喧宾夺主,要甘当配角(除手的特写外)。总之,拍摄人像时,重视手势和姿态的表现可以深化主题,烘托主题思想,只要摄影者能勤于思考,深入探索,就能拍摄出成功的人像作品来。<返回>

02, 获得精彩人像的八条“捷径”

一、避开正午阳光。拍摄室外自然光人像以日出后或日落前1-2小时的光线为佳,这时阳光角度较低,光线柔和,反差较小,不会在面部形成强烈的阴影。利用侧光可强调面部的形状和轮郭,使肖像具有立体感。

二、消除闪光阴影。当你在室内使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应使人物尽量离墙远一些,以减少阴影;也可以使用反射闪光、加闪光灯柔光罩、使用反光伞、多灯闪光等方式来消除或减少阴影。

三、变换构图方式。使用广角镜头时要注意离人物远一些,否则产生变形。中远摄镜头(80mm至200mm)最适合拍摄人像,变形小。画面构图,被摄主体摆放在画面中间稍显呆板,一般放在黄金分割点处较好。也可以试试斜的甚至是对角线的构图,突出动感。

四、变换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分为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你可以正面拍、斜侧面拍、侧面拍、背面拍,也可以平拍、仰拍、俯拍,仰拍一般宜用广角,有利于表现拍摄对象高大或修长的身材。俯拍则往往能拍摄到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照片。

五、让画面讲述故事。利用几件合适的道具,你就可以拍出具有故事情节的照片了。要注意选择的道具要与人物的身份相吻合,与画面的情节相联系,并且不要让其占据画面的主要篇幅,以免喧宾夺主。

六、善用反光板。反光板是拍摄人像的必备配件,可以为暗部增加光照,或者让光线改变照射角度。安放反光板时要仔细观察效果,不断调整位置和角度。七、检查拍摄背景。拍摄中最常见的错误是没有注意拍摄背景。你过于注意你要拍摄的人物可能就忽视诸如此类的问题:树木从人物头顶长了出来、领子皱皱巴巴等。如果背景有分散人们注意力的地方,或者使用大光圈,使背景虚化。八、善与拍摄对象沟通。姿势和表情表现了拍摄主体的内心和性格,是人像摄

影成败的关键。你要有主导权,善与拍摄对象沟通,帮助主体去摆姿势。拍摄时须将焦点对在被摄者的眼珠上。采用闪光、反光板补光等方式制造眼神光,能使你的人像作品锦上添花。

03,静物加屏障凸现朦胧美

拍静物时,在镜头与被摄体之间设置一道半透明的屏障,如玻璃、纱网、塑料薄膜等,可使照片产生一种朦胧美。可充当屏障物的材料中,图案各异的压花玻璃因使用方便,透明度较好,容易从朦胧的画面中分辨出被摄体本来面目,因此备受摄影者的推崇。此外,普通玻璃稍做处理后也能创造出多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水蒸气喷在玻璃上能营造出雾的景象,用柠檬汁少许擦拭玻璃后洒上绵白糖就能营造出霜花凝结的景象,而用水和液体甘油的混合液喷射到玻璃上则会产生大雨滂沱的逼真效果。但摄影者要让设置的屏障物取得理想的效果,拍摄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较强反差和色彩鲜艳醒目的物体作为摄影的对象是十分重要的。用玻璃做屏障,衬黄色背景拍摄的虞美人,红、黄、绿的搭配,在对比中显得柔和、靓丽。

2、用人工光照明,布光时应把光线直接投向被摄体,而不能通过设置的屏障透射到被摄体上,否则很容易在屏障物表面出现反光,导致看不清被摄体。

3、被摄体与屏障物的距离应视屏障物透明度大小而定。透明度大,距离可适当远一些;透明度小,则可近一些。把焦距调在适当位置,使用小光圈,可使被摄体和屏障物者清楚;若把焦距对准被摄体,使用大光圈,则以虚化屏障、强调被摄体为目的。在创作实践中,选择前者——即让被摄体和屏障物者清楚——往往要更多一些。

04,室内低调人像拍摄技巧

利用室内窗自然光,进行低调黑背景人物肖像摄影,使用的是45度左右的侧光拍摄。其基本要领是:选择顺光方向的窗侧墙角暗部作背景,让被摄者面向光源,站在墙角前靠近窗台的亮光处,相机置于“墙角暗部”与被摄者的延长线上进行拍摄。要真正学好这一手,拍摄出独具魅力的黑背景人像,至少要掌握三

个重要环节。首先,要选好一个房间。该房间应只有朝南或朝北的一面窗户,而顺光方向的窗侧墙角没有家具等物品,以保证“墙角暗部”有足够的“暗”。其次,要在日出之后1小时内,或日落之前1小时内拍摄。这两个时段,不仅较低的光源适合拍人像,而且一般都没有直射进户内的阳光。也就是说,既要有较低的光源,又一定要避开直射进户内的阳光。拍摄时,让被摄者面向光源,以保证有明亮的眼神光。第三,使用大光圈、快速度拍摄。人的脸在亮光处,背景相对较暗,充分利用这一光比反差,达到突出主体、虚化背景的效果,只有“大光圈、快速度”才能胜任。

摄影资讯2005第二期

05,关注人,关注人的命运,关注社会生活的纪实摄影

在讨论社会纪实摄影的评价体系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先弄清楚,一是社会纪实摄影的本质特征,二是社会纪实摄影的范畴和类型,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确社会纪实摄影是什么样的摄影或哪几种类型的摄影是属于社会纪实摄影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在1988年第四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前后,对纪实摄影属于艺术还是新闻有过激烈的争论,当时认为纪实摄影是一种艺术的观点占上风。那时整个国家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恶梦中苏醒过来,摄影界对摄影,特别是新闻摄影作出政治斗争的附属和工具比较反感,极力主张个性的解放和主观情感的抒发,因此“艺术”的呼声占了上风。6年之后,1994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以纪实摄影为主要议题,这一次大部分人认为纪实摄影的本质特征是“非艺术”,在批评摄影界的“恋艺情结”的同时,强调了纪实摄影的平民意识、悲剧意识和文化意识。最后一次是1999年人民摄影报在大连举办新时期纪实摄影理论研讨会前后,这一次全国性的讨论超越了“艺术”、“非艺术”之争,而直指纪实摄影的核心和根本——“关注人,关注人的命运,关注它所置身并与之联系的社会生活,提倡对人性的直接表达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基于对纪实摄影本质特征的这一认识,纪实摄影按照其拍摄目的和手法的差异大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是反映现存的社会问题,以期引起世人的关注,进而推动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纪实摄影,如解海龙的《希望工程》、赵铁林《另类人生》、宋刚明的《戒毒女》、卢广的《艾滋病村》、张新民的《包围城市》等,也称“报道式”纪实摄影。第二类关注由于社会转型而即将消失的文化遗存和传统民俗,为后人留做历史资料,如陈锦的《四川茶铺》、徐勇的《胡同101像》、李玉祥的《乡土中国》系列、侯登科的《麦客》、晋永权的《最后

的汉族》等,也称“文献式”纪实摄影。第三类描绘世俗生活,以小见大、日积月累地见证社会变迁,如焦波的《俺爹俺娘》、安哥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胡武功的《西安记忆》等,这一类我参照前两类称之为“日记式”纪实摄影。

06,走出风花雪月的误区

今天的中国风光摄影,在沙龙意识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背景下,已经蔚为大观。贫穷积弱多年的中国人,终于有一部分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按马斯洛动机心理学的揭示,当人们满足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后,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艺术,显然是完成这一人格特征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现代机械电子性的摄影,于是成了大众迈进艺术殿堂的便捷手段。摄影主要是一门“看”的艺术媒介,不需要其它技艺的准备和修炼,掌握了一些必要的简单技巧就可以上手了。虽然怎么“看”,是个非常庞大甚至有些复杂的话题,但优美的“看”对任何人都并不难。恰恰风光摄影基本上属于在优美的“看”的范畴内,“优美”的简单理解就是“漂亮”和“好看”,摄影是最容易做到此点的。风光摄影大众性的另一必然,在于它是探险、旅游观光的下游产品。在富裕起来的人群中,旅游越来越成其为人生的基本必要内容。对这一内容的基本记忆则由摄影来承担,风光摄影由此就必然众多。不过风光摄影反过来又促进了旅游的开发,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性的关系。近年来中国的摄影热潮,和各地借用摄影作为地区开发推广手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旅游开发区频繁举办各种带有商业色彩的摄影比赛,风光摄影是这类活动中的主要产品。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摄影比赛,它的组织手法、比赛规则和评判内容标准都是沙龙性质的,而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文化制度。所以风光摄影在当下的中国,是和沙龙摄影不分彼此的。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风光摄影离其早期的风景摄影越来越远。它的含义越来越宽泛,几乎不涉及社会生活内容的照片都被归类在风光摄影里。像本来应属于动植物自然类的摄影,也被归类到风光摄影。至于以自然为素材进行主观处理的艺术摄影,和纯自然的风景摄影就完全混为一谈了。90年代以来,随着电脑数字技术的进步,人们在风光摄影上更是“为所欲为”了。像对风景色彩进行后期的强化处理,将风景弄得俗艳无比,或对自然物象随意移花接木,弄巧成拙,现在已蔚然成风。可以从时下的一些摄影师的画册和获奖照片中看到,真正的风景自然越来越少。许多照片中,天空蓝得象一汪墨水,山头红得像泼上了鲜血,月亮大得像碾米的碾盘,就像许多北方城市的中心广场上,人们滥用塑料

花树装点寒风料峭的冬季,既不伦不类又匪夷所思。另外,风光摄影师们几乎从不用客观实在的说明文字来界定自己的作品,原本是明白易懂的纪实性风光作品,交代出时间、地点即可,却非要附庸风雅、不着要领地诗意命名,影响了人们观看赏阅真正的自然。这些皮毛拙劣的所谓“创作”,都暴露了中国人时下自然文化观念的病态和野蛮浅薄的表面追求。对于自然的态度,往往是考察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指标。把自己看作是自己的家园和不可侵犯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最懂得珍爱自己的有希望的民族。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对自己家园的理解还处于幼儿阶段。铺天盖地的、充满人为造作的风光摄影照片,就是佐证。

百年多来的中国风光摄影,见证了国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折射出政治、经济时代和摄影师的文化心路历程。由模仿古画,到讴歌权力和生活消费,中国的风光摄影实际上和它的真正对象一直存在着距离,显得过于艺术化。对自然过份的艺术化观看,深层的原因是我们骨髓深处的农民意识。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造成我们视自然为掠夺和攫取的资源,而不是生命相依的伙伴。我们缺少对自然的崇敬,而用一种所谓对自然“审美”的艺术沙龙眼光来主观地观看自然。这导致相当长的时期,风光摄影成了游离开中国现代化进程之外的畸形存在。好在近些年来,一些风光摄影师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重新又见到自然的光彩和神韵。中国风光摄影的历程一路坎坷崎岖,相信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自然与人的关系会越来越被人们所珍视,自然一定会得到我们真诚的拥抱。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和摄影师心灵真正交融的风光摄影作品,那将是我们民族文明最有希望和最美丽的风景。

07,中国纪实摄影的先锋人--- 张新民

纪实性的影像记录,是对社会发展最直观的写照。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张照片或一个镜头,往往比洋洋洒洒的万言书更刺激人们的感官司,因而更显得惊心动魄。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张新民已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摄影记者,那么,到2000年,一部厚重的图文并茂的著作《流坑——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后的标本》则使作者张新民进入到当代摄影艺术家的行列。时隔四年半,他的又一部充满现实主义力度和人文关怀的著作《包围城市——中国农村向城市的远征》问世,使其影响扩展出业界,被更多的读者——包括知识阶层和社会学家所关注。拿《流坑》来说,对这样一个保留着千年古文化遗存、以西汉儒学董仲舒为始祖的一个村庄,各种文化人、艺术家都会根据自身经验和感受,从中寻找不同的收获与答案。一般的摄影师和旅游者会更多地流连于它的270

余处明清建筑、典型的明代村庄格局、内涵深厚的祠堂牌坊或匾额楹联中的名家墨迹。然而在张新民眼里,《流坑》并不属于僵化、死亡的名胜古迹,“它是一个有着千年生命的,至今还活生生的、经典的、自然的中国村庄。”于是,他镜头对准了流坑村当下的生活状态,以平实的视角记录了村内普通人家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所思所想及荣辱沉浮,并有意识地与村民访谈、聊天,用文字记录了他们自己的声音。为何如此?记录着今天的流坑,今天的流坑将会很快成为历史陈迹,如同昔日的流坑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样。

1990年代的深圳有两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一个是“棚屋学校”,一个是“老乡情结”,它的主角都是农民。在城市夹缝中应时而生的棚屋学校均属“非法办学”,其简陋的条件令人很容易联想到边远山区的“希望工程”。张新民用他的镜头和充满同情的笔记录了深圳棚户区失学的孩子、专收打工子弟的民办小学。虽然这在当时“严打”式的运动中颇多忌讳,但他并不想违背一个记者的良知,最朴素的道理是:“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人。”“老乡”现象则是乡土情结和一个移民城市的自然延续,从文化的角度看,它维系的是农业社会固有的亲情,企望以集体的力量适应社会并对抗城市的冷漠。关注民生的张新民自然地把多焦点集中在这些闯荡城市讨生活的群体,他们中有山城棒棒军、都市擦楼人、特区边缘的93家房客等等。其影像的直白有时让人触目惊心:一间10余平方的小屋,竟住着5对夫妻、4对朋友、1对姐妹,整整20人!

我以为,张新民的成功更有赖于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如果没有等高的视点,他的镜头不会那么自然地逼近拍摄对象;如果没有平易的交流,流坑的村民和深圳的民工不会那么轻易地坦露心扉;如果没有由衷的热爱,他不会从平凡生活中捕捉到那么丰富有意义的瞬间;如果没有深切的同情,那些常被主流社会忽视的群体不会在他的影像中显得那么生动感人.不论其镜头面对的是壮观还是惨烈,张新民仍然是冷静的。对中国城乡急剧变革的现实,他也有不安,但这不安并非来自意识形态的层面,而是“来自对失忆的恐惧,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些东西用胶片记录下来——这可能才是当时我应该做的摄影。”为了不被遗忘,才有这一幅幅标本式的影像记录,世纪之交的国情生态才有了如此鲜明的时代印证。从专业角度看,它们固然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更可贵的还是其难以复制的文献意义。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它们成群结队地直接攻入历史,且在人文精神的某个坐标点上排成了自己的阵形。”

08,拍广场会演10点提示

如今广场会演更成了城乡的一道靓丽景观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它对于丰富大众娱乐、传播时尚文化以及推广高雅艺术,都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广场会演的拍摄题材看来似乎以舞台摄影为主,其实比起剧场的舞台摄影来,它所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我们可粗略地列为时事新闻、剧照资料、明星肖像、演观互动、幕后花絮、观众情绪等类目。笔者列出以下10点广场会演摄影的经验体会,或许可以作为影友加入此行列的提示。

①器材作用:轻便型35毫米相机较好,而其中以28-125mm焦距段使用用频率最高。建议带一只便携独脚架以应付不时之需,三脚架只是在您占据大群众背后的高处才适用。

②组织构思:若作为新闻记录的画面来拍摄,还需交代时间、地点、会演标题以至演观双方的身份特征等较完整的要素;在一次拍摄内容较多的时候宜做好相应记录,免得事后混淆;合适和恰当的命题能使作品增色不少,有时可在事前就开始酝酿。

③把握高潮:拍摄时刻要有适当的提前意识,这种意识包括内容的提前以及高潮把握的提前两个方面。前者的要求是宁早勿迟,提前拍报摄的内容是一种保障,后者则是那种预见性和反应能力往往是个人不断训练的结果。

④体现效果:会演的主要效果是让观众娱乐,务请密切注意现场气氛并表现出观众的喜怒哀乐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抓拍往往不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⑤视角选择:且把这一概念解析为方向、角度、景别三个方面。取景主要位置以场内偏右为好,因为演员出场的“门帘”在舞台左侧。为了获得事后充分选择的可能性,还是应当尝试以多种视角进行取景构图。

⑥寻找靓点:不必受台上演出情况的牵制,要善于发现最有情趣的场面在哪儿。别忘记幕后也有一些动人的情景和新闻。

⑦合理安排:能事先取得节目单,则更有利于整个胶卷的合理分配,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用途和兴趣控制您的拍摄数量和比例。

⑧应付风雨:若遭遇天之不测风云,在保护你的相机免受风雨侵袭的同时,不要急于收拾器材结束工作。不良的气候条件更能体现演员和观众的高涨情绪。

⑨遵守规则:在不影响观众欣赏和演职人员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拍摄工作。

⑩总结整理:作品完成以后,及时归类整理,如能列出拍摄记录更好,这样才有利于充分总结经验,提高水准,同时避免日后重复雷同的差错。

09,舞台摄影四大要领

一、拍摄位置视角的选择 ,到剧场或广场拍舞台照,首先要先好拍摄位置和视角。一般来讲,找偏一点的位置拍出来的效果好,视角的高低也很重要,视角太

高,拍出来的人物会变形,视角低了看不见人物的脚,以能看到舞台的台面为好。选择偏一点的角度来拍摄,人物有正面光、侧面光、和逆光的组合,再加上各种不同色彩光源的丰富,画面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自然都会体现出来,尤其是空间的流动感会增强。

二、要尽量稳定相机 ,通常拍舞台照快门速度往往要控制在1/60秒上下,这样做是为了让该动的动起来、该静的静下去,使拍出来的照片既有清晰的主体形象,又使画面具有流动感。而要达到这些目的,1/60秒上下(尤其是1/60秒以下的)的快门速度,相机的稳定性显得不能忽视。另外一个因素,因为要达到使画面具有虚实变化的效果,往往要将光圈尽量放大,这样做会导致景深缩短,相机稍有晃动,画面的清晰度会受到影响。因此,借助三脚架或独脚架来增加相机的稳定性就显得相当关键。

三、不要借助闪光灯进行曝光,舞台摄影从过去单纯的记录型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创作型,这个变化也就是舞台摄影从实用性转向艺术性的过程。借助闪光灯进行拍报,无非是想将画面拍得更清楚。而这样做的后果是,闪光灯的光线冲淡了舞台特有的灯光和色彩效果,甚至会使舞台效果完全失去。

四、设定恰当的光圈很重要 ,在现场拍摄中,相机与舞台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舞台本身有一个深度,加起来一般都在10米以上。如果不采用大光圈,拍出来的画面就会前后一览无余,缺乏主次感,更谈不上虚实变化。而采用放大光圈的方法来控制景深,就可以将背景虚化。虚化后的背景更加突出前面的主体。

10,舞台摄影之冷暖对比

在舞台摄影的对比处理中,色彩的冷暖对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舞台色彩对营造作品的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正确的色彩冷暖对比处理,对烘托作品的主题和突出主体人物相当关键。在舞台摄影中,画面的色彩感觉特别强烈,有时甚至让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暖色“跳”而冷色“藏”,这是色彩的冷暖规律,拍摄者只要掌握这个规律,就能做到提纲挈领,使拍出来的画面该跳的跳、该藏的藏。形成冷暖对比的色彩有:红(暖色)与绿(冷色)、橙(暖色)与蓝(冷色)、黄(暖色)与青(冷色),这是三组基本的对比色。我们正是利用冷色和暖色的这种特征来对色彩进行处理,然后达到一种效果。比如要拍下人领舞和群舞的场面,为了突出领舞者,灯光师往往将暖色打向领舞者,领舞者接受暖色光后就与其他伴舞者形成一个对比关系。我们将这个场面拍摄下来就是一个领舞者“跳”而伴舞者“藏”的对比性画面,这样的画面也就突出了主体。

舞台摄影的色彩冷暖对比,一方面是为了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画面具有形式感。有对比才有变化,有对比才有艺术魅力。

形式感是一种较直观的审美感爱,由形式感而产生形式美,由形式美进而体现抽象的美,色彩的冷暖对比组合极容易给人产生抽象的美感,这种美感对一幅舞台摄影作品来说相当宝贵。在色彩的冷暖对比和变化下,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体现出的是各种氛围直至升华成各种意境。掌握色彩的对比原则、摸索色彩变化的规律,对拍出成功的作品相当重

要。

11,室内会议拍摄实战经验

会议开始可先拍摄主席台全景,这时台上人员比较整齐精神。拍摄领导人讲话的特写镜头要注意角度,不要太正,可略偏一点儿,拍特写镜头最好使用中焦镜头,闪光灯最好折射闪光(可将闪光灯灯头向上抬45度)。拍摄时要注意讲话人的神态、口形和手势,等讲话出现高潮、发言者离开讲稿声情并茂尽情发挥时拍摄,这样比较容易抓住形神兼备的照片。

会场的拍摄主要是选择角度、构图和掌握曝光,正面拍摄显得严肃庄重,侧面显得活泼。如何掌握曝光是拍摄大场面的关键。这时可将相机设为手动,开大光圈,放慢快门速度,将闪光灯灯头射向天花板,利用反射光作为辅助光增加会场亮度。此时,快门速度根据现场光确定,一般为1/30秒或1/1秒。颁奖、颁发证书或捐赠仪式是会议的高潮。相机应换上广角镜头并设定为自动模式,闪光灯也调至TTL自动档。此时使用大光圈可使闪光灯快速回电,保持连续拍摄状态。一般颁奖之后,受奖者会转身集体亮相,此时要迅速抓拍获奖者的集体合景。

摄影资讯2005第四期

12,拍摄的虚与实

通常我们在拍摄时都要考虑照片的清晰,而在我们的眼中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要求照片要清晰;而有的时候,我们会故意让照片有的地方(或整体)虚一些,而这样的虚化效果,可以带来不同寻常的图片效果,或让我们所表达的意图更明确一些。本期《摄影资讯》就通过对拍摄虚与实的探讨,和爱好者分享摄影的乐趣。

拍摄风光时 :清晰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欲,让画面中每一个实的细节留住观众的眼光;而云雾缥缈的风景,有时更让人身临其境,虚化的细节可以烘托图片的

整体气氛。

拍摄人物时:同样要面临虚与实的考虑。实的人物细节,可以刻画人物个体的表情、神态等,而虚化的人物,却可以通过姿态或动作等,淡化人物个体形象,而突出人与环境的关系。

拍摄小品时:虚与实的关系体现更加明显。如突出主体陪体、前后远近、空间关系等等,都可以通过虚实的变化来表现。

13,引发“虚与实”的自然因素

其实,影响我们图片虚与实的因素,不仅仅是来自于我们的照相机,更多的因素来自于我们的拍摄对象——自然界。抬眼望去,晴朗的天气下,我们可以望到天边清晰的远山,而云遮雾障的天气里,一切又都灰蒙蒙不实;即使同样是晴朗的好天气,污染的城市中,景物的清晰程度也远远低于清新的自然原野,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自然因素会出现在我们的镜头前。如何发现、观察、体验和表现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而不是回避景象,是享受摄影的爱好者的乐趣所在。

晴朗带来的清晰效果 :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得到清晰的图片。为了保证图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表现等实际效果,比较适合于运用顺光或侧顺光拍摄。

云雾带来的虚化效果 :有雾的天气中,自然的虚化效果是我们的照相机所无法虚拟的。风即会刮走尘埃,清晰景物,也会摇动枝条,虚化树林;风雪中,景物虚幻,而其后天空有会格外透彻;尤其是雾,最有其摄影吸引力,距离相机近的景物可以清晰,而远处景物又会被雾抹去细节,只留下虚幻形

象。

14,寻找虚与实

虚与实,不光是我们的照相机中、自然界里,更是在我们的观察的眼中和思考的头脑中。通过观察、思考,反复地调整拍摄,得到与众不同的、有意思的照片与影友们分享,想来其中的乐趣,只有拍摄者自己才能够享受得到的。

水面中的清晰倒影在拍摄水面倒的时候,别出心裁地加上一些水面的漂浮物,不但会为画面增加深度立体感,同时还会产生类似平面构成的美术探索。水面往往在极静的时候才会映出清晰的倒影。有时我们需要让主体与倒影同时出现,而有时仅仅是水中的倒影就足够吸引人的了。

玻璃上的虚化影像模仿云雾的不同效果透过毛玻璃虚化形成了散漫的效果,在侧逆光的照射条件下,汽车启动时的尾气,如同云雾的朦胧效果。

15,如何获得“实”的照片

对于越来越先进的摄影器材来说,获得一张清晰的照片,就像按下快门那样容易。但其中所涉及的拍摄技术,可不象想像中的简单。尤其是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以下知识是不能不了解的。

清晰明确的焦点 :所谓焦点,就是我们拍摄时的对焦基本点,在对焦清晰后,焦点是图片中最为清晰的部分。由于焦点的重要作用,它也通常成为图片的核心。

实焦点拍摄人物 :拍摄人或动物,焦点的选择通常在眼睛上,即所谓引人注目。因为眼睛所能传达的感情是最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所以选择眼睛对焦是拍摄这一题材的首选。

实焦点拍摄风景 :拍摄大型风光照片的时候,焦点的选择其实也类似对焦人物眼睛,需要寻找图片的核心点进行对焦。但也有一个小的技巧,将焦点定在全部景深的近三分之一处,再配合小光圈拍摄,就可以得到从近到远都十分清晰的照片。

实焦点拍摄小品 :拍摄一些情景小品的时候,焦点的选择更要费一番思量。因为这一个点是照片的心,如不突出或模糊,就会使图片大为逊色甚至失败。

小光圈的最大景深 :根据照相机镜头的成像原理,对焦点的前三分之一到后三分之二的范围内,都是可视清晰的景深范围。而影响这个范围的大小,就在于镜头焦距和光圈的大小。光圈孔径越小,景深就越大。根据这个原理,在我们希望得到由远到近尽可能清晰的图片时,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将焦点对在前景上,尽量使用较小的光圈。

实化框架增加形式感 :摄影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捕捉平凡的景象,引发不同一般的心灵感受。当我们从一些平常人难以察觉的角度,发现一些有趣的景物时,适当地增加清晰的景物信息,不但为画面增加形式感,更会让观众理解画面产生的思路。

16,如何获得“虚”的照片

你是否曾经偶尔间得到一张“虚”的好照片;你是否刻意追求照片中的虚化效果;对于钟情于摄影的爱好者来说,在图片中,如果能够通过虚与实的转换来表达自己的影像感受,无疑将是对摄影更深层的乐趣享受。

虚化焦点 :当你明白了焦点清晰作用之后,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虚化焦点,带来不同的影像感受呢?当对焦完成后手动改变焦点。

多次曝光的虚幻效果 :多次曝光中有一种非常经典的拍摄方式:先对焦清晰进行第一次拍摄;在机位不动的情况下,稍稍调整焦点,进行第二次拍摄。所得图片中,景物由实向虚融化开去,形成了亦真亦幻的奇异效果。

滤镜柔化焦点 :柔焦镜常用于拍摄人物,它通过在附加镜片上的不同纹理,虚化(柔化)焦点,为图片带来虚化的效果。当然,如果不想多购置滤镜,在UV镜上涂抹凡士林油,或在镜头前蒙上一层尼龙丝袜,也可以带来类似的效果。与手动调整焦点不同,柔焦的效果通常会虚中有实。在这古建筑的拍摄中,用柔

数码照片后期合成技术要点

数码照片后期合成技术要点 摄影爱无忧后期合成/图/文万壑松风听琴韵 照片的合成技术由来已久,在摄影术发明之后不久,就已经出现了合成技术,拍摄很多张胶片(底片)之后进行叠加放印,比如一些模仿学院派油画的多底合成放印、中国早期摄影家郞静山的画意多底合成放印等。 在摄影术发明之前,人们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生活。绘画可以在描绘现实的基础上再进行超出现实的创作,而摄影只能如实地记录下生活的画面。合成技术却可以使摄影插上梦幻的翅膀,创造出现实中很难拍摄到的画面,在艺术的天地里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在图像艺术里,电影、电视和照片的制作都大量地使用后期合成技术,创造出惊人的艺术效果。1950年代美国的史诗电影《十诫》中,晴空下起冰雹、分开红海、水淹法老军队、火柱、上帝显现于何烈山、上帝书写十诫法版、冒烟的何烈山等合成的场景令人瞠目结舌,即使今天看来,也令人惊叹不已。1970-1980年代电影《星球大战IV-VI》系列中,运用了步进摄影、模型与实拍合成、蓝屏与绿屏抠图等特技合成,开启了现代电影视觉技术的先河。在计算机时代,数字技术深入到艺术门类的各个领域,创造出各种各样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来。 1990年代以来,由于图形操作系统的发展,使计算机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胶片摄影逐渐为数码摄影所取代,暗房后期制作也逐渐为数字暗房(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技术)所取代。 图像后期处理是只奇妙的手,可以对图像的内容进行任意的修改和组合,这种技术在摄影术发明不久就开始发展,并且方法越来越多,直到进入数码时代。 传统胶片时代,暗房后期处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对于图像的合成方面,还没有像数码时代在电脑上进行后期处理这样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在现实中和互联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合成的照片,但其中精品非常少,粗制滥造的非常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后期制作者没有注意到后期合成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如果能掌握这几点,合成出来的照片就会真实得多。 这里以换背景的两张照片为例来说明合成的技术要点,图片A表示需要换背景的图片,

数码摄影学习总结

数码摄影学习总结 有人常问我:你的照片是经过后期处理的吧?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我的作品不是用于新闻和纪实摄影,艺术摄影是需要前期和后期完美结合的,而且我认为数码摄影的前期和后期技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表现在: 第一:每张片子在拍摄前期我的想法和手段不一定被所有人理解,尤其很多影楼、工作室的数码师,所以片子需要自己来做后期,才能更好地表现、实现你的想法,否则,常发生后期处理完,不是拍摄者所要的东西,目前的数码后期编辑处理师的审美观不敢恭维;否则一定要你交代清楚。 第二:后期技术的强大你才知道去拍什么样的格式、什么样的前期拍摄是后期可以弥补的、会出什么样的效果、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很多人摄影进步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此,发现不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数码后期可以对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验证、校正,起到警示、提示的作用。

又有人说:那艺术摄影就没有造假吗?回答是否定的,后期处理把握的度很重要,一定要把握适度。 真假照片的定义和类型: 1、前期造假:如华南虎照片--“周老虎”,在拍摄现场设计故事情节、利用道具达到制造虚假行为的目的。或使用物理器械改变镜头正常成像,在现场看不到的场景照片。鉴证真伪的办法:要原片。 2、后期制作造假:移动像素、挖东补西,制作合成现场没有的元素,传递虚假信息。青藏高原藏羚羊穿过铁路大桥和广场鸽子的照片。 3、不移动像素的后期制作造假。前期真实、后期通过改变局部色彩和明度是,使照片的信息与事实内容发生重大差异。如黑发变白发,主题是表现老人家的活动的。 真实的数码照片:通过正常的数码技术显现的照片,后期的目的是为了还原和改善画质的反差、色彩、影调,保持原始照片的内容和信息如实传递,无歧义理解、误导、歪曲

摄影后期制作流程攻略

摄影后期制作流程攻略 影楼后期制作,包含了对数码照片的设计、修整和后期产品的制作三个部分。.设计,主要是对照片进行裁剪、拼接、加入文字、添加艺术效果等。.修片,主要是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淡化皱纹、黑点等。.冲印和制作,通过专业的设备制作相册、版画等产品。 一、影楼后期制作软件的选择 市场上流行的影楼后期制作软件很多,例如 (简称)、、、、、、、、等,令人应接不暇。另外,影视技术更新也很快,如何选用合适的软件确实让人头痛。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条件,提出采用()的模式。 首先,影楼后期制作分为视频合成和非线性编辑两部分,两者缺一不可。视频合成用于对众多不同元素的进行艺术性组合和加工,实现特效、剪辑和片头动画[],而非线性编辑可以实现对数字化的媒体随机访问、不按时间顺序记录或重放编辑[]。擅长视频合成,支持从*到*像素分辨率,可以精确定位到一个象素点的千分之六,特效控制等功能非常强大。而在非线性编辑领域同样具有突出优势。由于和来自同一个公司,协调性极好。 其次,软件的应用必须紧跟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应尽量选用最流行、潜力最大的软件。国产的简单易用,但是功能较弱;功能不俗,但在易用性、扩展性明显不如风格的软件。众所周知,解决方案早已成为数码成像领域的金科玉律,例如、、、等均为业界标准。作为旗下的软件,和同样具有人员所熟知风格界面,减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它们在导入、等图像文件时,具有得天独厚的兼容性优势。 因此,综合考虑,采用模式开展影楼后期制作的操作。 二、影楼后期相关软件的选择 目前,影楼后期制作仅仅有合成软件和非线性编辑软件是不够的,实际操作中还需要选择一些易学易用的相关软件,为影楼后期制作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音频。笔者谈谈自己常用的辅助软件。

影视后期制作合同(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影视后期制作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法定代表人:地址:乙方:法定代表人:地址: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为明确双方责任,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一致条款: 一、委托事项甲方委托乙方对XXX后期制作等事宜,具体委托事项为: 1、XXX视频后期制作。 2、XXX视频后期修改。 二、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1、本合同总价款共计人民币XXX元(大写:人民币XXX圆整)。 2、付款方式:转账;合同签订后甲方即付合同金额的100%,即XXX元(大写:人民币XXX圆整)。 3、乙方指定收款账号如下: (1)开户户名:XXX。 (2)开户银行:XXX。 (3)开户账号:XXX。 三、双方责任 1、乙方按照甲方要求对甲方的活动进行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甲方如有修改意见,应根据甲方要求进行修改。 2、乙方需按时按质提交成片,若甲方提出修改意见则时间相应顺延。 3、本合同执行完毕后,乙方拍摄制作的视频版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侵犯。 四、违约责任 1、若甲方未按合同要求的时间支付费用,甲方从应付费用的次日起计算,每延误一天,向乙方按合同价款的XXX%偿付违约金。乙方未按合同要求的时间提交成果,乙方从应提交日期的次日起计算,每延误一天,向甲方赔偿经济损失为合

同价款的XXX%违约金。 2、逾期XXX天及以上,乙方不履行合同时,乙方必须向甲方赔偿经济损失为合同价款的XXX%违约金。 3、在乙方未收到合同金额的全款前,甲方擅自使用乙方制作的视频(包括影片、小样、影片画面和音乐等),用于媒体宣传或其他用途,则视为甲方侵权。甲方必须向乙方支付全款且赔偿经济损失为合同价款的XXX%违约金。 五、不可抗力 1、本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指甲乙双方任何一方在签订本合同时不可预见的、遭受影响的一方不能克服和不能避免的,并对本合同的履行产生影响的事件,包含但不限于6级以上地震、10级以上台风。 2、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甲乙双方受该事件影响下的合同义务在不可抗力影响引起的延误期内将暂停履行。 3、甲乙双方任何一方遭受不可抗力时应及时通知另一方,解释其需要提出发生不可抗力的理由,并且应在其后XXX天内对该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及其持续时间提供适当证明。 4、若发生不可抗力,甲乙双方应就履行本合同或变更终止本合同达成协议。 六、终止合同的条件 1、本合同履行完毕。 2、发生不可抗力或其它特殊原因双方合同终止。 3、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各项规定的,对方有权书面通知另一方予以及时纠正,如一方不能及时纠正,则另一方有权通过书面终止本合同的执行。 七、争议解决合同在执行中,发生争议时,本着友好协商、调解的原则解决问题,

影视后期制作的个人工作总结文档

影视后期制作的个人工作总结文档Personal work summary docu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 n post production

影视后期制作的个人工作总结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XX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培养和支持下,在各位同事的 关心帮助下,我本着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宗旨,以公司的效益为最高准则,踏踏实实,努力工作,给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公司效益的不断增长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圆满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修养,提高职业道德。一个公司员工的修养 和职业道德反映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状态。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为公司赚得更多的利润,还可以让顾客满意,为公司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工作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让顾客满意,让领导放心。每次工作后,我都会及时的让顾客反馈一些消费信息,如满意度、是否下次还愿意合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等。这样我就可以不断的从每次的工作中吸

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下次更好的开展工作做好准备。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牵引下,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了领导和顾客的一致好评。 (二)团结互助,营造好的工作环境。在公司里,一个 良好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大家工作的更加愉快,更有激情和动力。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我与领导融洽相处,与同事们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当别人遇到困难事情时,我会及时地关心帮助;当看到垃圾未倒时,我会很自觉的把垃圾清理掉;当同事累了,我会及时的送上一杯热开水。大家在一起相处的很愉快,都是好朋友,彼此关心,坦诚相待。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也给公司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积极地公司文化。 (三)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来公司已经三年了,虽然工作已是轻车熟路,但要学习的东西始终无止境,良好的专业知识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在平时上班中,我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对一些新的技术不断去探索、学习,及时掌握最新剪辑本领。经常买一些有关工作方面的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虚心向同事学习,耐心请教,向优秀的老员工靠拢。遇到困难时自己绝不会退缩,而是努力去克服,通过看书、上网查询、向他人请教等方法解决了很多难题。

影视后期制作专业课程简介

影视后期制作专业课程简介 影视后期制作专业课程简介 一、PS主要是理解抠像合成原理,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二、AE是用二维层三维层合成动画,常用内置及外挂插件学习 运用插件制作小型特效片头。 三、C4D基本操作及基本模块学习掌握C4D基本模块,特别是对MoGraph的理解和运用。产品模型道具制作与合成C4D+AE 能独立完成使用三维渲染素材在AE中的合成 四、Nuke基本知识及基本合成流程,高级抠像及Roto技术。 五、Paint擦除技术就是动态影像修补技术。主要针对影视镜头 中出现的穿帮进行修补。 影视后期教学大纲 课程一、工具篇-Photoshop技法入门 1、设计的入门与Photoshop基础入门 学习photoshop平面设计软件的使用,重点讲解认识光和色关系、常用工具、图层及图层样式的使用娇俏、通道应用、色彩调整和透 视关系的把握。 2、Photoshop矩形工具的应用贝塞尔曲线的运算 3、Photoshop钢笔工具的应用 4、Photoshop渐变的两种方法与图层混合模式 5、Photoshop图层样式的应用与填充和不透明度区别 6、Photoshop蒙版的三种方式 7、文字与形状应用

8、Photoshop写实图标的绘制 课程二、工具篇-Photoshop高手进阶 1、Photoshop的创意合成 2、Photoshop的抠图方法与技巧 3、Photoshop修复工具 4、Photoshop画笔工具 5、Photoshop颜色与色调调整 6、Photoshop滤镜特效设计 7、Photoshop合成 课程三、AE后期合成基础 1、AE界面认知,软件基本操作 AfterEffects是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专门用于视频后期处理 及剪辑的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广告等专业视频编辑领域。本 课程以AfterEffects软件为基础,讲解影视后期合成和特效的制作 思路及技巧,使学生能够快速入门并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合成作品。 2、影视后期合成和特效的制作思路及技巧 3、AE二维层三维层合成动画 4、计算复合路径与图层的运用 5、达到能熟练制作关键帧动画的能力 课程四、AE插件应用技巧课 1、光晕插件 本课程是以之前学习的内容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技能提升。学习 AE的插件使用从而可以制作出更多的效果包括光晕插件、粒子插件、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期末试题库

数码照片后期技术精粹(科目)题库 一、单选题 1、包含了Photoshop中所有的图像编辑与操作命令是() A、标题栏 B、菜单栏 C、工具箱 D、调板 答案:B 2、关于调板说法错误的是() A、切换调板时单击其标签名称 B、隐藏调板需双击其标签名称 C、若工作区中没有需要的调板,可选择“窗口”菜单,可将某个调板显示出来 D、显示图层调板也可按下F5 答案:D 3、在Photoshop CS3中,下列不属于图像窗口标题栏显示内容的是() A、图像文件名 B、图像当前图层名称 C、图像颜色位深度 D、图像当前通道名称 答案:D 4、在Photoshop CS3中,下列不能在新建对话框中设定的是() A、文件名称 B、图像分辨率 C、背景内容 D、图层名称 答案:D 5、在Photoshop CS3中,双击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相当于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命令。 A、放大 B、缩小 C、实际像素 D、按屏幕大小缩放 答案:C 6、在Photoshop CS3默认状态下,选中“历史记录”调板中的一个状态,执行调板菜单中的“删除”命令,结果是()A、删除该状态及其后的状态 B、删除所有的状态 C、删除该状态后面的状态 D、只删除该状态 答案:A 7、在Photoshop CS3中,无法保存在PSD格式中的信息是() A、历史记录 B、蒙版 C、参考线 D、路径答案:A 8、在Photoshop CS3中,要突出显示“绘画和修饰”工作状态下重点使用的菜单命令,应使用的菜单是() A、图像 B、窗口 C、视图 D、图层 答案:B 9、在PS工具箱中要切换某工具组里的工具,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按下左键不放,在弹出的工具组列表中选择 B、按下Alt键的同时连续单击该工具组按钮 C、右击该工具组,在弹出的工具组列表中选择 D、连续单击该工具 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图像窗口的是() A、标题栏 B、工具箱 C、画布 D、状态栏 答案:B 11、下列不属于对调板的操作是() A、展开 B、收缩 C、复制 D、拆分 答案:C 12、在Photoshop的“新建”对话框的“背景内容”列表中不包括的是() A、背景图像 B、白色 C、背景色 D、透明

《数码摄影及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课程 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IED0066-0441 名称:代码: 课程课程 学时:学分: 适用 所有专业 专业: 开设 信息工程系 单位: 先修 摄影基础 课程: 后续 课程: 日期: 2012年 5 编写:李辉审核:批准: 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础的摄影知识, 使学生能在学习完本专业课程后基本掌握数码摄影的拍摄方法和后期处理照片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创造机会。 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课程主要学习拍摄开始,介绍了数码相机、各种配件、扫描仪等可以产生原始。图像的设备,以及熟练使用这些设备的技巧如何将照片传送到电脑中,要求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网络相册等。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 N学 备时 o. 内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 注 容配重点:关于数码相机,普及型数码相机,轻便型相机,复合型 数码相机,数码单反相机,特种相机,相机工作原理,镜头,传感器,感光度, 像素数量,数字处理,文件格式,存储, EXIF电拍源,屏幕,对焦,对 焦模式,手动对焦,最小拍摄距离,曝光测量, 1 曝光设置,曝光补偿,色温,手动设定白平衡,白平衡进阶设置, 摄 闪光灯,闪光模式,驱动模式,内置效果。 难点:各种硬件的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摄影效果和摄影方 法。

创 重点:快门速度,相机抖动,如何保持平稳,定格,虚化的动感,延长曝光时间,相机支撑,景深,景深最大化,景深最小化,模糊度,景深的难点,光圈和分辨率,焦距,透视,背景处理,使 2意操 作 难点:模糊度和景深的难点掌握情况。 重点:了解构图,格式,色彩,形状与轮廓,纹理,图案,斜线构图,增加深度,避免对称,变换相机角度,改变相机高度,预留 处理空间,光照,变化的自然光,柔光与强光,正面光,侧光,了 背光,改变光线,使用闪光灯,工作室灯光,风格和主题,传达信 3解照息,抽 象化,单色,人像摄影,动物摄影,建筑摄影,体育摄影, 片旅游摄影,风光摄影。 难点:柔光与强光的理解和人像摄影,动物摄影,建筑摄影,体育摄影,旅游摄影,风光摄影的掌握。 重点:平板扫描仪,胶片扫描仪,分辨率,图像文件,扫描优化,灰尘和污垢,增加动态范围, PART2图像处理。 4 扫 难点:分辨率,图像文件,扫描优化很容易出现错误导致不能正常调描 整。 重点:数码暗房,显示器的选择,屏幕校正,人机互动,编辑硬 软件的选择, RAW文件处理,常用工具,图片的元素。 5件与 软件难点: RAW文件处理的掌握。 重点:基本操作技巧,裁剪,色阶,巧用色阶,色彩平衡,色 图彩饱和度,仿制技术,滤镜,锐化,保存图像。 6 像处 难点:色彩平衡,色彩饱和度很难让学生找到平衡点。 理的

6影视后期制作比赛试题

2014年校园文化节技能大赛《影视后期制作》试题做题要求: ◇以下各题的素材和样片均放在“素材”文件夹中,请根据题目要求和样片效果进行制作。 ◇请在考生文件夹中建立项目文件,项目格式:25iPAL。每道题目建立相应的序列(时间线)。项目名称为第N题。 ◇每道题目完成后,导出视频文件到考生文件夹,格式: MOV,分辨率:720×576,文件名: 第N题。 ◇参赛作品要及时存盘,以免数据丢失影响比赛成绩。 ◇要合理安排比赛时间,在考试时间结束前完成影片导出并检查导出结果,请勿在考试时间到以后还进行影片导出操作。 ◇注意: 没有成功导出视频文件或命名不正确本题得0分。 一、基本题(共100分) 1、在2个3秒的镜头中间添加1个10帧的闪白。(6分) 2、根据第2题样片和提供的素材在2个3秒镜头中间添加1个1秒的从左飞到右的转场。(6分) 3、为提供的素材画面进行左右颠倒。(8分) 4、给1个2秒的镜头进行50%慢速处理。(8分) 5、给3秒的画面进行绿色背景抠像,把绿色的背景换成其他画面。(6分)

6、根据第6题样片将素材画面人物面部进行马赛克处理(必须运动跟踪)。 (8分) 7、根据“第7题样片.wmv”和提供的素材制作出相应的影片效果: 使用6幅图片素材,每个图片长度3秒,在两张图片之间制作如样片的转场效果。(8分) 8、根据“第8题样片.wmv”和提供的素材制作出相应的影片效果: 长度4秒,使用特效做出相应的效果,过渡长度3秒。(8分) 9、把4个5秒的画面都变成40%的大小,并作如样片所示的运动,总长度为6秒(10分) 10、根据“第10题样片.wmv”和提供的素材制作出相应的影片效果: xx3秒,1.85的遮幅。(10分) 11、根据“第11题样片.wmv”和提供的素材制作出相应的影片效果: 长度6秒,前2秒是黑白效果,利用3秒的时间逐渐过度到正常彩色效果。(6分) 12、根据“第12题样片.wmv”和提供的素材制作出相应的影片效果: xx6秒。(8分) 13、根据提供的素材制作遮罩字效果,总长度为3秒。(8分)

岗位说明书影视后期制作

岗位说明书影视后期制作 影视后期制作是指利用实际拍摄所得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的人员。 影视后期制作岗位职责 1、视频编辑:按要求、按脚本,为突出某主题内容为目的剪辑制作、段落删减、增加删减片段、增加LOGO、上字幕、配音、蒙太奇效果、专业调色处理、三维片头定制、制作花絮、视频各个格式转码、电子相册、FLASH等,以及根据自主化要求剪辑制作; 2、素材处理:为视频素材提供片段删减、段落顺序重组、历史素材并入、相关素材引入组合等; 3、特效处理:为视频素材编辑过程中加入转场特技、蒙太奇效果、三维特效、多画面、画中画效果、视频画面调色等; 4、字幕处理:为视频素材添加Logo、中外文字幕、说明字幕、修饰字幕、三维字幕、滚动字幕、挂角字幕等等; 5、音频处理:为视频素材添加背景音乐、特效音乐、专业播音员多语种配音解说、对口型配音、配乐; 6、包装处理:为视频素材剪辑后全方位特效包装,蒙太奇效果、制作三维片头片尾、Flash片头片尾、形象标识特效等等;

个人通过网络报名,每人限报1个岗位,报名截止时间为XX年7月20日。将材料扫描件(打包压缩)发Email:rscsz@,邮件主题示例“岗位编号+姓名”。 7、成品输出: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输出到各种格式的录像带、播出带,压制或刻录至DVD、VCD,或输出各种格式的数据文件。 影视后期制作岗位要求 调整部门人员岗位,招聘高素质的人员充实接待力量。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大,来访客户也日渐增多,市场部负责接待的人员明显不足。为了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做好接待工作,落实好人员招聘工作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1、熟练掌握电视各类节目的技术制作程序与要求,并熟练掌握各类机器的性能; 2、熟悉当日各类节目的内容,并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独立完成节目制作与合成; 3、积极配合编导的工作,和编导达成良好的沟通,使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4、对工作细心负责,保证节目准确无误; 5、后期制作完善和修复制作的不足。 影视后期制作关键技能 专业能力premiereAE合声配音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实训指导书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实训指导书 实习时间:2014年度下学期第16周 实训指导书拟定人:信息技术教研室鞠娜 实习班级:计算机1301(物联) 实验一、基本图像处理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对Photoshop CS 5的工作方式有一个总体认识。 2、掌握Photoshop界面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和调板,文件操作等内容。 3、重点理解掌握图层,选区的概念。 4、掌握裁切工具、自由变换命令的使用,掌握批量重命名、拼接全景图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启动Photoshop程序,新建一个图像文件。熟悉Photoshop界面,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 2、Windows中照片的批量重命名 3、自由变换修正照片广角畸变 4、裁切工具 5、制作证件照 6、更换蓝天 7、拼接全景图 三、实验步骤 1、熟悉Photoshop CS 5程序 (1)启动Photoshop CS 5,新建一个空白图像文件,观察主界面 (2)点击工具箱上列出的Photoshop的各种图像编辑工具,同时观察工具属性栏,并在文件中使用工具,观察其作用。 (3)分别点击界面右侧控制面板,观察其变化。 2、Windows中照片的批量重命名 (1)全部选择要重命名的照片。

(2)对任意一张照片单击右键,选择重命名。 3、自由变换修正照片广角畸变 (1)打开自由变换-修正照片广角畸变.jpg (2)双击背景图层,重命名为图层0 (3)编辑-自由变换 CTRL+T (4)右击鼠标,选择透视 (5)在透视模式下,移动一边顶点,另一边随之变幻。 4、裁切工具 a裁剪工具-调整照片 1 裁切工具,阴影部分删除。 b裁剪工具-调整照片 2 突出主体删除广角畸变 c裁剪工具-调整照片 3 设置600像素*800像素,分辨率是72---300用来打印的查看图像大小确实是600*800,论坛发图,操作简洁,快速。保存,压缩 5、制作证件照 1寸 2.5*3.5cm 413*295 分辨率300 2寸 3.5*5.3cm 626*413 分辨率300 新建 A4纸,网格对齐。 6、更换蓝天 (1)图层面板内,双击两下背景图层,转为图层。 (2)用魔棒工具(容差20)选择白色天空,删除 (3)将天空拖拽到图内,放在图层0以下 (4)对图层1进行动感模糊,角度-11度,距离25像素 (5)对比度+9 (6)调整色彩平衡,蓝色+51 7、拼接全景图 实验二、照片缺陷的修饰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影视后期制作自学考试大纲

影视后期制作自学考试大纲 [01940] 自学用书: 《Adobe College Premiere Pro标准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 辅助用书: Ι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影片后期制作课程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的必考课,学习重点在于学习影片非线性编辑原理及视频文件格式区别,adobe premiere软件基本界面与操作。 п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Adobe College Premiere Pro标准教材》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概述 本章基本内容:编辑系统的发展过程、线性编辑的背景知识、非线性编辑的革新以及两种系统的结合;关于Adobe Premiere Pro的一些基础常识。 第二章影视基础 本章基本内容:电影与电视的关系、影视艺术的时间与空间、画面的视觉要素、镜头画面的安排、镜头的运动、景别、轴线规律、蒙太奇、从模拟到数字的过渡、模拟影像技术及其常用格式、数字影像技术及其常用格式、色彩的原理、平衡画质、扫描格式、制式(Broadcast Standards)、压缩的原理。 第三章工作流程 本章基本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空间、创造性工作、流程应用、实例练习。 第四章从项目开始 本章基本内容:关于项目(Project)的创建、修改和保存,以及各个界面和窗口的功能及介绍。 第五章采集与输入 本章基本内容:在线编辑与离线编辑、关于采集(Capture)、比例、素材的采集和导入等。 第六章监视器与时间线窗 本章基本内容:快捷键的介绍、监视器、波形示波器和矢量显示器、音频单位(Audio

Unit)、显示安全区、时间线窗(Timeline Window)、轨道显示控制、改变编辑线位置、改变时间线窗显示、轨道的功能属性和编辑、素材的编辑。 第七章视频编辑 本章基本内容:工具箱的介绍、素材的添加和编编辑、在时间线窗移动素材、音视频素材链接、三点编辑和四点编辑、编辑时间线素材、Lift和Extract、Trim视窗、Split剪辑、预演序列。 第八章转场 本章基本内容:无技巧转场与技巧转场、转场效果控制、选项设置、替换转场效果、以及一些效果的制作。 第九章音频编辑 本章基本内容:声音元素的采集和编辑、声画关系。 第十章字幕 本章基本内容:了解字幕、字幕的创建和编辑、创建图形、钢笔工具、调整锚点和曲度、使用位图作为Logo(标志)、排列图形、转换图形、设置风格、颜色、辉光和材质属性等。 第十一章视频特效 本章基本内容:效果窗、效果应用与控制、关键帧、插值、运动、Motion & Blur 实例操作、视频效果分类、Adjust(调整)类、Blur & Sharpen(虚化/锐化)类、Channel(通道)类、Distort(变形)类、Image Control(图像控制)类、Noise(噪波)、Perspective (透视)类、Pixelate(像素化)类、Render(渲染)类、Stylize(风格化)类、Time (时间)类、Transform(转换)类、Video(视频)类。 第十二章视频特效(二) 本章基本内容:键控(Keying)、键控特效、Alpha Adjust(Alpha 通道调整)、Blue Screen Key(蓝屏键控)、Green Screen Key(绿屏键控)、Chroma Key(色键)、Difference Matte Key(差异键控)、Garbage Matte(垃圾遮罩)、Image Matte Key(图像遮罩键控)、Luma Key(亮度键控)、Multiply and Screen Keys(加暗加亮键控)、Non-Red Key(非红键控)、RGB Difference Key(颜色差异键控)、Track Matte(轨道遮罩)、Remove Matte (删除遮罩)。 第十三章音频特效 本章基本内容:音频特效常用分类,Adobe Premiere Pro音频特效分类、Balance(平衡)、Bandpass. Highpass. Lowpass、Bass(低频)、Channel Volume(通道音量)DeNoiser(降噪)、Delay(延迟)、Dynamics(动态调整)、EQ(均衡调整)、Fill Left 和Fill Right(填充左声道或填充右声道)、Invert(倒相)、MultibandCompressor(多段压缩)、Multitap Delay(多回声)、Notch(去除指定频率)、Parametric EQ(参数均衡)、PitchShifter(变调)、Reverb(混响)、Swap Channels(声音通道翻转)、Treble (高音)、Volume(音量)。

《数字影视后期制作(AE)》课程标准

《数字影视后期制作(AE)》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Adobe After Effects,实现后期制作,毕业后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后期制作、栏目包装等工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培养创业精神、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认真负责、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形成正确、规范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2.掌握动画的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Adobe 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各种动画特效的制作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始终贯彻“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思想,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每个单元在讲清基本概念、操作步骤的同时,均有大量实例贯穿其中,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介绍与制作相关的知识点。在具备了相应的基础后,再来完成任务,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要点。 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养成认真学习、勇于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精益求精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求真务实与乐于奉献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内容标准

影视后期简介

招生效率高不高,宣传很重要,下面是教大家宣传上的一些技巧: 一、影视后期的介绍: 1、什么是影视后期? 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者软件做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加特效,加文字,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等。后期软件具体可以分为平面软件、合成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三维软件。 2、影视后期传统下所需的软件: 合成软件:AE、 Combution、 Dfsion、 Shake、 5D Cyborg等,各种不同分别是层级与节点式的合成软件(前两个是层级后两个是节点式) 三维软件:3D MAX、MAYA、和Softimage、Zbrush等。 3、对于市场上综合软件的选取学习: 市场上流行的影视后期制作软件很多,例如After Effects(简称AE)、Vegas、Combustion、VideoStudio、Premiere、EDIUS、DFsion、Shake、Avid Xpress等,令人应接不暇。另外,影视技术更新也很快,如何选用合适的软件确实让人头痛。 首先,影视后期制作分为视频合成和非线性编辑两部分,两者缺一不可。视频合成用于对众多不同元素的进行艺术性组合和加工,实现特效、剪辑和片头动画,而非线性编辑可以实现对数字化的媒体随机访问、不按时间顺序记录或重放编辑。AE擅长视频合成,支持从4*4到30000*30000像素分辨率,可以精确定位到一个象素点的千分之六,特效控制等功能非常强大。而Premiere在非线性编辑领域同样具有突出优势。由于AE和Premiere来自同一个公司,协调性极好。 其次,必须紧跟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应尽量选用最流行、潜力最大的软件。国产的VideoStudio简单易用,但是功能较弱;Vegas功能不俗,但在易用性、扩展性明显不如Adobe风格的软件。众所周知,Adobe解决方案早已成为数码成像领域的金科玉律,例如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Acrobat等均为业界标准。作为Adobe旗下的软件,AE和Premiere同样具有IT人员所熟知Adobe风格界面,减低了学习难度。同时,它们在导入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像文件时,具有得天独厚的兼容性优势。 因此,综合考虑,采用AE+Premiere模式开展影视后期制作的学习。 二、影视后期技术所应用的领域(指所能胜任的工作)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全国各地各级电视台摄像后期编辑部; 传媒公司:为各地各级电视台服务的各大传媒制作公司; 配音机构:各话剧院、配音公司、配音网及其他配音社团;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

数码后期制作 时间:年月日(周四)晚 地点:中科院地理所段层报告厅 主讲人:冯喆,影像输出专家,现任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影像工程师、培训讲师、爱普生影像学院讲师。 【主持人】各位会员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讲座准时开始,今天我们非常容幸的邀请到了爱普生中国影像工程师冯喆老师,为我们带来数码照片的后期制作的讲座,上一期我们讲了 数码相机的使用技巧,我看了今天有不少熟悉的面孔,想必是上一期听了讲座,然后想了解 更多后期制作的知识。我从大家当中了解一些信息,就是大家的器材现在已经是不愁了,但 是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照片能够在锦上添花,今天我们就特别的邀请到了冯喆老师,前来为 我们大家答疑解惑,有请冯喆老师。 【冯喆】各位国家地理的会员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天晚上跟大家见面,跟大家探讨一下,咱们互相聊一下关于数码影像后期制作的技巧。首先在做讲座之前我先跟大家 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来自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可能有朋友知道,爱普生这个公司是专门做 影像技术跟设备的,我个人从事影像工作已经有大概十五、六年时间了,我今天跟大家想分 享一下,在我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接触到关于数码影像制作的技巧和技术。现在数码非常 的火,其中就包括数码相机。我也知道,大家都是咱们国家地理的会员,可能经常参加一些 户外旅行的活动,那么咱们可能带着咱们自己非常不错的数码影像的设备,比如说照相机, 然后一些数码伴侣,包括一些移动的数码存储设备,咱们到外边拍片。拍完片回来以后,我 们可能要后期制作,那么怎么把相片做的更漂亮,咱们今天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我把今天 要讲的内容打开。 首先我想跟大家咱们来聊一下,就是现在关于这种数码影像是有两种观点,其中一种观 点大家可以看,我是一个数码摄影师,或者我就是一个摄影师,我只把自己的照片拍好就了,我根本不用考虑后期怎么做,可能我有很多朋友电脑用的很厉害,我就拍完交给他,让他做 就了,这是现在的一种观点。那么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就是说,我不但要拍照片, 我还要专注于后期制作,我来控制整个从拍摄一直到输出,整个的环节,这也是一种观点。

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标准

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Aftereffects(AE)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144 学分: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装饰色彩、构成、Photoshop、Maya等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媒体传播与制作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由于之前的课程中同学们已接触到过Premiere,并有一定了解,因此,本门课程主要以After Effects为后期合成工具讲述影视后期合成的基本技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After Effects中涉及的大部分基础技术,并能创造性地进行特效合成。它要求选修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知识,建议高年级学生选修 二、课程相关说明 (一)课程简介 Premiere是当前流行的视频编辑软件,After Effects是目前主流的影视后期合成软件,该课程以After Effects为主,以Premiere为辅讲述影视后期特效合成技术。包括层融合模式、透明信息、抠像键出、速度调整、3D效果、文字效果、变形效果、矢量画笔、粒子、追踪、光效和音画节奏等在影视后期合成中经常接触到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四十多个针对性实例和1个综合案例的详解,使学生对使用两大软件进行影视后期合成有深入的了解,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容面对影视后期工作。 (二)成绩考核与评定 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三、教学内容(192学时) 第一章Maya基础知识(96学时) 第一节 Maya基本操作及应用领域介绍 本节应掌握:对Maya的界面以及视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快捷键的操作。熟悉:菜单、工具架、快捷键和视窗的使用 了解:Maya界面与视图操作 第二节 Maya的建模 本节应掌握:几种建模方式的适用范围 熟悉:1. Revolve 旋转成型命令,2. Loft放样工具,3. Planar成面工具等应用及数值设置

AfterEffect影视后期制作相关介绍

AfterEffect 影视后期制作相关介绍 AfterEffect 影视后期制作相关介绍 AE 全称After Effect 是adobe 公司开发的一个视频剪辑及设计软件,现在正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广告等媒体行业。现在影视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最大众化,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表现形式。从好莱坞创造的幻想世界,到电视新闻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再到铺天盖地的广告,无一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AE 也随之走进校园、走进生活。据了解,现在的影视院校以及其他设有影视、新闻专业的学校几乎都开设了AE 这门课程。可见,AE 的应用之广。 过去,影视节目的制作是专业人员的工作,对大众来说似乎还蒙著一层神秘的面纱;十几年来,数字合成技术全面进入影视制作过程,计算机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影视设备,并在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不久前影视制作所使用的一直是价格极为昂贵的专业硬件和软件,非专业人员很难见到这些设备,更不用说用它来制作自己的作品了。但现在,随著PC 性能的显著提高,价格不断降低,影视制作从以前的专业硬件设备逐渐向PC 平台上转移,原来身份极高的专业软件也逐步移植到PC 平台上来,价格日益大众化,同时影视制作的应用也扩大到电脑游戏,多媒体,

网络等更为广阔的领域,许多这些行业的人员或业余爱好者 都可以利用手中的电脑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控制,制作出天衣无缝的合成效果 ; 关键帧、路径的引入, 使我们对控制高级的二维动画游刃有余 ;高效的视频处理系 统,确保了高质量视频的输出 ;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系统使 AE 能实现使用者的一切创意 ;AE 同样保留有 Adobe 优秀的 软件相互兼容性。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调入 Photoshop , Illustrator 的层文件 ;Premiere 的项目文件也可以近乎完美的 中;甚至还可以调入 Premiere 的 EDL 文件。 新版 本还能将二维和三维在一个合成中灵活的混合起来。用户可 以在二维或者三维中工作或者混合起来并在层的基础上进 行匹配。使用三维的层切换可以随时把一个层转化为三维的 维和三维的层都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 ;三维层可以在三维 空间里进行动画操作,同时保持与灯光,阴影和相机的交互 影响 !并且 AE 支持大部分的音频,视频,图文格式,甚至还 能将记录三维通道的文件调入进行更改。 AE 视频教程 01 AE 视频教程 02 AE 视频教程 03 AE 视频教程 04 AE 视频教程 05 Photoshop 中层的引入 ,使 AE 可以对多层的合成图像进行 再现于 AE

中国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教程认识我的相机

中国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教程—认识我的相机 2010-08-31 20:17:09 作者: 本文由原创,任何网站、出版品均可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和作者! 有了自己的数码相机,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初步的了解。 我们先看看相机的组成。从外观上讲,相机由机身、镜头、闪光灯组成。其中机身部分是相机的主体,我们的参数设置、操控部分大部分在机身上。而镜头则用于对景物进行光线的收集并传递给机身。闪光灯用于对场景进行照亮,使相机在较暗的环境也可以正常使用。大部分相机内置了闪光灯,但在低端和高端相机中,都有不配内置闪光灯的机型。这是因为低端相机从成本出发,省略了闪光灯,而高端机型则必须另配专用的外接闪光灯。 机身顶部往往集成了闪光灯热靴(安装外置闪光灯的带有触点的基座)、模式转盘、快门等。有些小型相机将开关设置在机顶。快门按钮的位置一般放置在右手食指处,模式转盘的位置则不确定,根据相机的设计安排具体位置。但是它们都会遵循方便易用的原则进行布局设计。

适马DP1s机顶布局 单反相机的快门释放按钮往往安排在右手食指所处的位置,在其附近往往会有电源开关等最常用的按键和旋钮。对焦辅助灯往往也安排在这个位置,它的作用是在对焦时照亮主体,让相机能正确而迅速地对焦,从而得到清晰的图像。 图示为尼康D700相机的右侧布局:

当然,并不是所有相机都如此布局,比如佳能系列相机的电源开关位置常被放置在机背部,按键位置和操作习惯的不同,使得不同品牌相机的用户在更换相机时要习惯一段时间。 单反相机往往将内置闪光灯收拢于机顶正中位置,如图所示为内置闪光灯弹开时的状态: 中高端单反相机一般会有肩屏,使用简单的图标和数字显示主要拍摄参数。这样预览更加方便,从开机到拍摄更加迅速,比使用大屏要省电得多。 较为专业的相机有着更多的功能与参数设置,所以它的操作按钮与拨盘形式会更加复杂化。教程将摄影原理与常用参数进行讲解,不可能包含所有相机的操作方法,自己的相机具体操作方式,还需要看一下说明书。 相机的正面布局主要安排镜头,在专业相机中往往将一些辅助按钮和拨轮安排在前面,比如景深预览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