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州市产业新区规划

胶州市产业新区规划

胶州市产业新区规划
胶州市产业新区规划

胶州市产业新区规划

一、规划背景概况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岛市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以胶州湾生态保护为核心,积极提升青岛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胶州湾区域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协作,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将环胶州湾区域规划建设成以轴向发展、圈层放射、生态相间为空间结构的国际化、生态型、花园式的环湾城市组群。

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中,提出近期发展从“六片四区”上重点突破,实现“率先启动六片、重点规划四区”的发展战略。胶州湾产业新区正处在胶州湾西岸的咽喉地段,是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重点规划的四大片区之一。

胶州湾产业新区的建设,使得胶州湾地区真正实现打破行政界线进行空间资源整合,也使得胶州不仅具备跻身内圈层,而且还将进一步成为大青岛发展的核心圈层,与青岛、黄岛、红岛共同承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宏伟战略。

二、胶州湾产业新区发展策略

在顺应青岛拥湾发展战略中,胶州市政府所提出的拥湾发展的涉及范围北至胶州市兰州路、西至204国道、南以洋河为界、东临大沽河及胶州湾,涉及的面积约为160.45平方公里。从大区域的角度对

各片区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进行协调统筹,对区域内的道路、水系及其他市政设施进行通盘考虑、合理衔接。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位于胶州湾西海岸,北至胶州营里路,西至胶黄铁路,南以洋河为界,东临大沽河和胶州湾,规划面积约3139.30公顷。

2..功能定位

青岛市拥湾发展的重要片区,胶州湾西海岸集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休闲旅游、高端居住为一体的生态新城。

3.空间结构与分区

规划区形成“一环一带、五区五块、多核互补”的有机城市空间结构。

“一环一带”:分别指围绕内湖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环,以及沿跃进河两岸形成的城市功能发展带。滨水地区是产业新区环境景观条件和空间发展潜力最优区域,规划以此作为空间骨架,串联起多个功能核心区和功能板块。

“五区五块”:东北部的商务办公板块及其核心功能区和配套功能区;中部的行政、教育文化板块及其核心功能区和配套功能区;西北部的先进工业区及科技研发区;东南部的休闲度假板块及其核心功能区和配套功能区;西南部的科技研发板块及其核心功能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多核互补”:指在滨水地区一环一带上布置的多个城市功能核心,并与五大功能板块相对应。

5.综合交通

形成城市交通一体化;建立以快速高效的大容量交通,完整的干道网以及发达的支路网为基础,建立以发达地区公共交通网络为主,小汽车合理使用,发挥自行车及步行短途出行和接驳作用的出现方式。

四、规划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实施建议

1、近期环湾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是重要的拥湾发展指导原则。

按照该原则,市拥湾发展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环湾保护工作。首先,组织各部门积极开展保护专题研究,重点包括:为完成胶州湾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体系,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及重点保护对象,结合环胶州湾概念规划提出远期胶州湾水域水质分类及达标标准,胶州湾水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胶州湾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为科学划定生态湿地的保护范围,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并提出控制要求,划分湿地分类(河流沼泽湿地、河口湿地、盐田池塘湿地、潮间滩涂湿地、浅海水域湿地等),提出各类湿地的保护措施与开发建议等进行《胶州湾生态湿地保护研究》;结合青岛市总体规划修编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概念规划重点对环胶州湾地区的海洋功能区划进行研究进行《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调整》。

2、产业新区规划下一步工作计划

胶州湾产业新区总体规划由胶州市政府组织编制,产业新区部分建设用地现状为盐田、虾池及潮间带。在下一步规划方案完善过程中,应与各专题研究进行对接,在拥湾发展的大格局中分析论证产业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应充分分析论证胶州湾湿地保护区调整的可行性,在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下,调整生态湿地保护区分类和范围;收集整理大沽河、五河头、跃进河的水文资料,通过分析论证确定河道宽度、河堤高度和位置;继续细化产业新区防洪排涝规划方案,对场地基础标高方案和防汛排涝措施进行综合论证,保证产业新区防洪排涝安全,科学合理确定场地竖向基础标高;按照我市关于填海建设有关规定,确定产业新区岸线位置为现状盐田虾池边界的原则。

3、规划实施建议

规划的实施应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为指导,与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发展相协调;规划实施应将政策措施、规划发展策略与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结合,确保产业新区的建设有序推进、高效实施、快速见效,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产业发展、商业开发的前提,除了水、电、气、道路等相关设施外,在防洪排涝、土地平整、景观改造、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相关设施更需要统筹考虑,重点建设。

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快速推进,确保在短期内尽快形成规模,在产业进入、城市形象、经济发展等方面出效果,强化本地区的吸引

力,增进投资者的信心。在快速见效中就必然要集中力量,重点突出,通过一定区域的形象塑造、基础建设和大型项目开发进行集中式启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