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概括的方法

地图概括的方法

地图学第四章复习题(zuizui新好题)

第四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 )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A 地图比例尺 B 地图的用途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 数据质量 2. 一条河流长8cm, 它距两测河流的平均距离为6cm,跟据下表判断它能否入选.( ) A 能 B 不能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等比数列表 3. 常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的地图定量概括方法为(). A 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回归分析法D区域指标法 4.下图为用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居民点选取曲线,如果要制作一副1:100000的地形图,地面上有150个居民点,在所做的地图上应保留多少个居民点.( ) A 30 B 60 C 90 D 120

5. 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方法 A 层次归类 B 数量分级 C 降维转换 D 等级合并 6.地图概括时,为表达正确的相互关系,常用( )方法处理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7.一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比例尺机械的化简,这些弯曲将被全部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 )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8.对于相同比例尺\同一主题的南方分散式居民地和北方集团式居民地的地图概括, 南方分散式居民地比北方集团式居民概括程度() A 大 B 小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9、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方法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10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A.合并 B.位移 C.分割 D.降维转换 二、计算题 由一张1:1万的地形图,编绘成1:25万的地形图,已知1:1万地形图上河流有100条,如果新编地图河流宽为1mm,原始地图的河流宽为2mm,河流重要程度为很重要,问在新编地图上应有几条河流?(40条)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地图概括?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2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四、名词解释 地图概括、比例综合、目的综合、开方根规律、符号化、比例尺概括

地图概括

第四章地图概括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地图概括的实质、意义,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地图概括的影响因子,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等。 教学难点:地图概括的实质及地图概括方法分析。 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 概括-- ①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纳在一起。②简明扼要。 综合-- ①把分析过得对象或现象的各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起来。 1.1 地图概括的实质 地图概括,是地图编制的重要环节。其实质就是采取简明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地球表面的信息)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地图概括包括取舍与概括两大环节。通过有目的的取舍、概括揭示制图区域或制图对象最主要的、本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取舍:就是从制图区域中选取主要的、本质的地理事物,舍去次要的、非本质性的事物。 概括:就是对制图对象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包括图形概括(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以突出事物的总体特征)和数量、质量特征的化简(即减少分类和分级的数量,以缩减客观事物的差别)。 取舍和概括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上各要素及共同内在联系加以分析研究,选取和强调主要的事物和本质的特征,而舍去次要的事物和非本质的特征。 地图概括意义体现在两大矛盾的协调(1)地图图幅有限性和制图对象的丰富性;(2)地图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地图概括的水平和质量对地图恰当地反映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与相互联系,保证地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概括-----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点对地图内容进行的选择和化简,概括和综合的过程。

地图学概论期末复习

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地图的概念:地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缩小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的是个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2.科学的地图概括(地图综合)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符号系统) 4.地理信息的载体(可记载性)。(原题) 3、现代地图的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 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4、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要素。(数量、质量、时间、空间。)(原题) 5、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的模拟功能2、地图的信息负载与传输功能3、地图的认知功能。 第二章 1、数学法则:数学法则由投影、比例尺、坐标系统构成。(原题) 2、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3、比例尺的作用:1、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2、决定着地图的测制精度3、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4、★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地图投影的变形有:1、长度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变形4、形状变形(原题)(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方位投影,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5、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制图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原题) 6、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性质:(经纬线怎么变形?)长度变形是必然存在的! 1:100万用等角割圆锥投影 第三章 1、普通地图的概念: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全面、综合地反映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普遍特征的地图。(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区别方法) 2、★图幅号的计算:例1、已知经纬度坐标,求坐在新图幅号。 例2、已知新图幅号,求图幅西南角经纬度。(1:5万或1:10万) 第四章 1、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1、个体符号法 2、线状符号法 3、范围法 4、质底法 5、量底法 6、等值线法 7、点值法 8、运动符号法 9、定位统计图表法 10、分区统计图表法 11、分级统计图法 12、格网法(原题) 第五章 1、地图概括(传统)的概念:地图概括是根据地图比例尺、地图的用途和制图区域的特点,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吧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1、地图比例尺 2、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组图数据(资料)的质量 5、符号图形的图解限度

地图学的历史和发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马京振29020142001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 1.地图学史 1.1古代地图 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 27 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1.2近代地图的发展 公元 14 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从 16 世纪开始,出现了社会对新地图的需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在东方是我国的罗洪先,西方就是佛兰德Flanders的墨卡托(Gerhardus,1512-1594)。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我国罗洪先的《广舆图》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历史成就。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国家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并先后测制和出版了大比例尺地图和中比例尺地图。我国是亚洲最早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朝乾隆皇帝期间就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全国的三角网,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后来又编成中国分省图。这些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1.3传统地图学的形成 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图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形成。一方面,由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引论 1.如何理解反映地表像片,素描画和地图的区别? 地图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航空相片拍摄的是实物不具备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的特征,而素描画则不具备符号系统运用的特征。 2.浅述地图定义的变化。 第一页第二段 3.结合实际试谈地图的用途。 在经济建设方面,地图是各项建设事业的尖兵。在国防建设方面,一切军事行动,不论是司令部统观战局,各级指挥员研究战略,战役,战术,战斗问题,或从单一兵种的战斗到多军,兵种的协同作战,都需要各种比例尺地图提供地形保证。在国际交往方面,地图也是重要的依据。在文化教育方面,地图是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工具。日常生活中,地图滴看书看报弟弟顾问,外出旅游,地图是可靠的向导。 4.试分析地图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地图学概念:他研究用地图 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互相关联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 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5.地图制作有哪些方法?传统实测成图法,传统编绘成图法,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 6.我国古代对地图制图的贡献是什么?P19—P21

7.21世纪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智能化,虚拟化,功能多极化,主客体同一化,全球一体化,地图﹑RS﹑GIS﹑GPS一体化。 8.试述地图学与RS,GPS,GIS的区别。 GIS 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 。在这些相关学科、技术中,测量和遥感主要从数据源的角度为GIS 服务,而地理学和地图学是GIS 应用所关注的主要领域。 RS遥感:遥感技术的利用促进环境信息采集手段的革新,从而出现了遥感制图。此外由于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遥感制图从目视解释走向计算机化的轨道,并为地图更新、研究环境因素随时间变化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GPS:卫星大地测量的出现, 为大地测量制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建立了世界大地坐标系, 二是精化了地球形状, 三是填补了海洋上的测量空白, 四是拓宽了大地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五是提供导航和实时定位资料, 六是对传统的常规测量提供检测手段。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1.地图投影的主要矛盾是什么?P39 2.谈谈你对地图投影变形的理解。P41 3.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性是什么?P47—P48 4.什么是地图的主比例尺?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P36 5.举例说明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36 6.莫卡托投影具有什么性质?其主要用途是什么?p52‐p53 7.什么高斯‐克吕格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61‐P63 8.为什么伪圆柱投影和伪圆锥投影都没有等角投影?P50

新编地图学教程总结

中国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准原点高程H=72.289m、1985青岛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H=72.2604m 平均海平面:黄海平均海平面 第一章导论 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地图的功能:①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②地图的传递功能;③地图的模拟功能;④地图的认知功能。 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的类型:①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②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和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和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局部区域图;③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前者较详细,后者较概略)和专题地图;④按地图维数划分,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立体地图;⑤按其他指标的分类,用途、语言种类、历史年代、出版和使用方式。 国家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裴秀,“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一里=500m,十里=5000m,一寸=3.33…cm。(P13) 地图的成图方法:①实测成图(在现场或记录载体上,利用各种测量设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作业,将成果缩小绘制在介质上的过程),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②编绘成图(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地图编制)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数字制图(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制图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手工作业各阶段进行地图设计和原图编绘的成图方法)。 1.野外地形测图过程: 大地控制测量→加密控制网→展绘控制点→碎步测量→符号化→清绘→地图复制。 2.常规编图过程: 资料收集、分类与区域特点分析→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前准备→地图制印。 3.遥感制图过程: ①地图数据→地图制作→ ②遥感数据→图像增强、几何纠正、图像解译→专题编辑、矢量化→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马京振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 1.地图学史 古代地图 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近代地图的发展 公元14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从16世纪开始,出现了社会对新地图的需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在东方是我国的罗洪先,西方就是佛兰德Flanders的墨卡托(Gerhardus,1512-1594)。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我国罗洪先的《广舆图》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历史成就。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国家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并先后测制和出版了大比例尺地图和中比例尺地图。我国是亚洲最早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朝乾隆皇帝期间就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全国的三角网,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后来又编成中国分省图。这些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地图学复习提要

地图学考试提纲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地图的分类(根据图型内容、比例尺分类) 3.地图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不同地球表面(自然表面、物理表面、数学表面)对制图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地理坐标包含哪几方面?分别应用于什么地方?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3.大地坐标系的地面参照系统与高程地面参照系统分别是什么?在哪里? 5.大地控制网包含哪两方面?? 6.地图投影的概念? 7.投影变形类型??(长度、面积、角度); 8.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各自的变形状况如何?)(2)、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条件投影(经纬线特点) A.几何投影包括什么? B.条件投影有哪几种类型? 9.全球区域地图常用投影—— ?(1)、圆柱投影——正轴情况下经纬网形状,及其变形规律 ?A、正轴情况下,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 ?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直线, ?经线为垂直于纬线且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经线间的间隔与实地相应的经差成正比。 ?B、圆柱投影的变形规律及其应用范围 ?a。一般变形规律: ?圆柱投影的各种变形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条纬线上各种变形的数值是相等的; ?不同纬线上变形值大小不同,离标准纬线愈远,变形值愈大; ?变形值的分布具有对称性,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方向同纬线上变形值相等。 ? b.不同变形性质投影的变形分布

?等角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不断增大 ?等积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逐渐缩短 ?等距圆柱投影:纬距不变 ? c.应用范围(典型:墨卡托投影) ?在赤道附近沿东西向延伸地区的地图,最适宜于采用各种变形性质的圆柱投影; ?全球区域的地图可采用等角或等距圆柱投影,航海和航空图上常用墨卡托投影。 ?(2)、伪圆柱投影(各种投影的投影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3)、多圆锥投影 10.区域地图常用投影 ?1、方位投影(方位投影的变形规律与应用) ?2、圆锥投影(圆锥投影的变形规律与应用) ?3、伪圆锥投影 4、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11.选择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 12.地图投影的判别(下面三个方面分别如何判别?) (一).几何投影图和非几何投影图的判别(方位、伪方位) (二).投影所属系统的判别(方位、圆锥、圆柱) (三).地图投影变形性质的判定(等角、等积、任意) 第三章,地图概括 1.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2.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1)选取(方法、优缺点) (2)简化(数量、质量、图形特征简化) (3)夸大 (4)符号化 第四章地图符号化 1.地图符号的分类及其量表 3.地图视觉变量包含哪些变量? 4.色彩的作用 5.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注记设计包括哪几方面? 第五章地图表示法 1.点状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定位符号法 定性特征的表示:形状、颜色(色相)及其组合变量

《新编地图学教程》期末复习

题型:填空(20*1′分)名词解释(5*4′=20′)简答及计算(6*5′=30′)论述及应用(3*10′=30′) 复习内容: 第一章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 地图的基本特征 构成地图的三大数学法则 地图的定义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地球体的三极逼近 地理坐标系统中的三种经纬度 地图投影的概念 投影变形的三个方面:角度、长度、面积适合制作中国各类地图的投影类型是:正圆锥投影 课后作业题2,5,6,7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电磁波谱的概念 航空像片的投影方式

不同比例尺高差限制的计算 四种数据处理的量表 课后作业3,4,5 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定义 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地图概括的步骤 选取的方法 运用开方根规律法计算新编地图中要素的数量课后作业4,5,8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地图符号的功能 视觉变量 色彩三要素 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第六章地图表示法 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并举例 线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并举例 一、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定性表示,定量表示

1、定性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a.视觉变量组合: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三级分量() b.定位符号法的定义: 2、定量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1)表达地图信息的强度或排序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法;表达地图信息的数量差别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法或()法。 2)常数法、线性比率法、对数法的特点 二、线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1、定性表示部分的知识点: 视觉变量组合:定性: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定量:一级分量是(),二级分量(); 本章知识点: 1、定位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异同 2、类型图和范围图的异同 3、分区统计图和等值区域图的异同 4、点值图和等值线图的互换 等值线的特性 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地图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地图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原始地图 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图1-5)。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二、古代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 指出“凡宾主者,要先审之地图”,精辟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候之地,五倍于秦”,表明当时的地图已具有按比例缩小的概念。《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说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及主权。《史记》记载,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反映汉代很重视地图。 我国发现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地形图内容包括自然要素(河流、山脉)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这和现代地图四大基本要素相似。驻军图用黑、红、蓝三色彩绘,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彩色地图。城邑图上标绘了城垣范围、城门堡、城墙上的楼阁、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用蓝色绘画城墙上的亭阁,红色双线表示街坊庭院,院内红色普染。城

地图学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论述地图学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测绘102班程斌 03 摘要:传统地图的制作严格遵循手工制图工艺,由于技术限制,其生产过程复杂,成图速度慢、周期长,造成地图更新慢,信息陈旧。因此,人们从传统地图上提取的往往是滞后的信息,由于其现实性不够好,势必造成应用上的局限性。 关键词:地图学、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应用领域 一、地图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与对象 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国家的疆域可以用地图、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其中,地图是表示国家版图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在地图上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国家的疆域范围和边界、各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主要城市等。现阶段对地图学的定义是:研究地图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结构与特性的空间信息,包括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现实与历史的所有空间信息。涉及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许多领域,而且随着人类认识范围的扩大,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正向外层空间和地壳深部延伸。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是:探讨以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载体与传输工具,依据数学法则,按照比例建立空间模型,运用符号系统和最佳感受效果表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认识;综合分析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内在联系及其时间变化;研究地图编制与应用原理、方法与工艺、技术。 二、地图学应用领域 由于地图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使地图分析与应用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图方法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航空摄影、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等的应用和进步,地图学出现了系列地图、遥感地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的方法和形式。信息论、传输论、模式论、感受论等的引进,推动了地图学的理论研究。现代地图学逐渐从地理学和测量学中脱颖而出,其研究手段兼收并容空间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最新成就,研究内容跨越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范畴。它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横断科学的性质。 现代地图学是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地图,地图被认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信息载体,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的概念模型。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指通过地图的制作和应用过程,聚集大量有关自然和经济现象的位置、形态、动态和内部联系的信息,进而加以浓缩、复制、存贮、传递,使读者能感受、量测、理解和

地图学教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 说明 《地图学》是高等师范地理教育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在学习地理专业各课程、从事地理教育和野外地理工作所必需的地图知识以及基本的编辑、绘图技能。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性质、特点和用途,并能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 2.使学生了解常见绘图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初步形成编辑、绘制专题地图、 教学挂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地图阅读与图上作业。 三、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 (详见表1) 附表1地图学学时分配表 四、建议使用教材: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06 五、主要参考书: 1 陆淑芬.《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 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 廖克.《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 4 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六、考试考核方式: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通过闭卷形式的笔试考试;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部分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进行考核,编绘地图的基本能力通过地图的编绘实践考核。 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配置条件:地图学理论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及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以讲授为主,学生的自学为中心的教学学习。实验及基本技能部分主要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技能和技巧。教学配置条件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测图、绘图工具:如绘图工具、求积仪等;常用测图、绘图软件:如MAPINFO、MAPGIS等类似软件等 八、实践环节及其安排:通过使用测绘仪器绘制校园地形图。 九、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地图学的发展以及重要的地图作品和历史人物。 3.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 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特性、作用。 教学难点:地图的特征 新知识点:地图的特征和分类 实验实习:了解实测成图的基本程序,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堂训练:读中国地图,分析该地图的特征。 课外训练:阅读中学地图册,总结3—5幅地图的特征(构成要素、分类等)课堂教学内容: §1 地图的基本概念 1.1 地图的特征和定义 1地图的特征 2 地图的定义 1.2 地图的构成要素 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四章复习题(

第四章复习题0 一、选择题 1. ( A )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A 地图比例尺 B 地图的用途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 数据质量 2. 一条河流长8cm, 它距两测河流的平均距离为6cm,跟据下表判断它能否入选.( B ) A 能 B 不能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等比数列表 3. 常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的地图定量概括方法为( B ). A 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回归分析法D区域指标法 4.下图为用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居民点选取曲线,如果要制作一副1:100000的地形图,地面上有150个居民点,在所做的地图上应保留多少个居民点.( D ) A 30 B 60 C 90 D 120

5. 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C )方法 A 层次归类 B 数量分级 C 降维转换 D 等级合并 6.地图概括时,为表达正确的相互关系,常用( B )方法处理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7.一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比例尺机械的化简,这些弯曲将被全部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 A )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8.对于相同比例尺\同一主题的南方分散式居民地和北方集团式居民地的地图概括, 南方分散式居民地比北方集团式居民概括程度( B ) A 大 B 小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9、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A )方法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二、计算题 由一张1:1万的地形图,编绘成1:25万的地形图,已知1:1万地形图上河流有100条,如果新编地图河流宽为1mm,原始地图的河流宽为2mm,河流重要程度为很重要,问在新编地图上应有几条河流?(40条)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地图概括?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2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整理资料

第一章导论 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2.地图的传递功能 3.地图的模拟功能 4.地图的认知功能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球投影 地图投影的概念 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变形 1. 性质地图投影引起变形的具体表现: 长度(距离)变形 角度(形状)变形 面积变形 2.变形椭圆:地球上一个无穷小圆——微分圆,在投影后一般会变为一个微分椭圆,利用该椭圆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这种图解方法称为变形椭圆,也称底索指线。 特别方向:变形椭圆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及经向和纬向。 3.长度比 4.角度变形 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 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 2.比例尺 3.地图内容 4.出版方式 斜分比例尺(微分比例尺)(重点掌握)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可以量取比例尺基本长度单位的1/100。读数:2.640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本影:是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像。 落影:是在地物背光方向上地物投射到地面的阴影在像片上的构像。

地理属性信息可通过量表系统进行描述和区分,它是制图对象分类分级的理论基础。量表系统是按从定性到定量的四级(或四类)精确度描述和区分制图对象的属性特征,由低到高依次为: 1.定名量表 2.顺序量表 3.间隔量表 4.比率量表 第四章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1.选取——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2.简化——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除次要的细部。 3.夸张——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4.符号化——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成各种图形。 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 1.图解计算法(苏霍夫) 2.开方根规律法(特普费尔) 3.等比数列法(鲍罗金) 影响(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1.地图的用途与主题 2.地图比例尺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制图数据质量 5.制图图解限制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地图符号的分类 1.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 体状符号 2.视觉含义分类 形象符号 抽象符号 3.比例分类 依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注记也是一种地图符号。 (一)名称注记名称注记包括地名、河名、山名等,其中以地名为主 (二)说明注记说明地理要素具体的属性值 (三)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图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等。 符号与分类量表根据地图比例尺和制图目的不同,同一地物可有不同空间维度。

地图学考试重点

地图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类型: 按尺度划分:大于比例尺1:10万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称中比例尺地图;小于比例尺1:100万称小比例尺地图。 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越详细。1:x即1/X(X越大比例尺越小,X越小比例尺越大) 第二章 1.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1940年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参数,1980年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年IUGG椭球体参数,而全球地位系统则采用WGS-84椭球体参数。 2.1980年大地坐标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境内。 3.以黄海平均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称为“1956国家高程基准”。1980年1月1日正式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推算的平均海平面比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的平均海平面高出0.029m,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 4.H85=H56-0.029M 4.地图投影的分类 1.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上述投影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几何位置不同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 正轴方位投影:投影面与地轴相垂直;横轴方位投影:投影面与地轴相平行。 2.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3.我国地图采用等角割圆锥投影 4.墨卡托投影:(UTM投影)有等角航线的重要特征。其主要特征: a.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相互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b.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c.中央经线投影后长度比为0.9996。 5.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特征: a.除赤道外其余纬线投影后为凸相赤道的曲线. b.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相互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c.具有等角投影性质; d.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6.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解比例尺。图解比例尺分:直尺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复式比例尺。P76 第三章 数据的预处理: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将数据压缩、增加、保留主要特征;或对数据的使用进行取舍,以适用于符号化和地图作业。 数据的分布量表 1.定名量表:定名定采用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它是一个群体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变率V,V=1-(众数的频率F/总数N),V值愈小,命名的代表性愈大。 2.顺序量表:它是将数组按顺序排列,其结果没有绝对的零值。顺序量表的运算方法是选择中位数,并以四分位法研究数据排列位置或编号的离差。 3.间距量表:采用间距量表可以区分空间数据的差别,常用的统计量是算数平均值,而描述数据平均值离散程度是标准差。 4.定性数据:表示空间上或时间上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不考虑它的数量变化。 5.定量数据:

地图发展史

一、地图发展史. (1) 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 学 科。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据苏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 年前即出现用线画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 元 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图。中国已发 现 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管子·地图篇》最早 论述 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2100 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平。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 勒 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 圆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中国著名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 关

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 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 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 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 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 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20世 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 题制图的发展。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 形成。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 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 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 学等新理论的提出,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地图学的发展经历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马京振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 1.地图学史 古代地图 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近代地图的发展 公元14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从16世纪开始,出现了社会对新地图的需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在东方是我国的罗洪先,西方就是佛兰德Flanders的墨卡托(Gerhardus,1512-1594)。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我国罗洪先的《广舆图》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历史成就。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国家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并先后测制和出版了大比例尺地图和中比例尺地图。我国是亚洲最早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朝乾隆皇帝期间就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全国的三角网,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1718年完成了《皇

地图发展史

地图发展史

一、地图发展史. (1) 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 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学科。 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 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 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 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 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据苏 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即出现用线画 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 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 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 图。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 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管子·地图篇》 最早论述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 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 2100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 平。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 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 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圆 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中国著名地图学

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关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题制图的发展。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形成。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学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