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动设计试卷分析

活动设计试卷分析

活动设计试卷分析

质量提升工程

2018——2019第一学期礼仪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张天晓

本学期我担任18级学前(1)(2)班活动设计教学工作,现就本科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试题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四种类型,从试题内容上看,我感觉难易较为适中。有客观性试题,也有理解运用性试题。考察知识点较为全面和灵活。有赖于学生在做出答题前认真思考,好好甄别。本次考试既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准度、精度,也考察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每种题型都有基础知识题。

第一道题是填空,共22分,考查的内容是对现学知识点的考查,得分在16-21分之间,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第二道题是选择,共22分,得分在16-20分之间, 很多学生出现与知识点混淆的情况,得分不太理想。

第三道题是简答题,共10分,问题比较开放,学生有话可说,得分较理想。

第四道题是案例分析,学生通过阅读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结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次学生的期中考试,绝大多数学生成绩比较理想,部分学生课下复习较少。今后教学中我仍会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多做多练,提高学生的能力,争取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2010-3-1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学生得分情况一览 二、错因分析: (一)选择题 (二)11、文言文翻译 (1)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耜,慨叹而去之。(5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家里的祖业是当农民,元达不情愿耕作的辛苦,委屈于耒耜,因此叹着气离开了故乡。 ②家里田地农活,他不喜欢担负劳苦,给他耕地用具,就感慨叹息着离开。 ③元达在家以农为生,不能忍受劳作的辛苦,放下耒耜,感慨而又叹息地离开。 (2)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5分)学生答案示例: ①虽然是盗贼、无赖,也大多处身于这些人之间,与屠夫与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呢? ②即使是盗贼无赖不守信用的人也进入朝廷内,这和杀狗的、贩卖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③即使盗贼无赖,也从其中参与,这与屠夫狗贩卖杂货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三)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学生答案示例:本首诗表现了诗人游庐山借宿在栖贤寺所发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 厌倦和超然物外之情,由诗中“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可看出。 (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5分) 学生答案示例:“千山月午”是静景,“一壑泉鸣”是动景。诗人描绘了静的月光和动的泉鸣, 动静结合,灵动丰富,使意境更充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文学作品阅读: 14。文章第1段描写张翰“莼鲈之思”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引出下文作者要写的莼菜,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体现了莼菜之思就是故乡之思。 ②以一段历史故事作开头写“莼鲈之思”,既为下文写莼菜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对本文 的阅读兴趣。 ③作者这样来安排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 点明中心。 17.文章倒数第2段中为什么对莼菜进行细致的描绘?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两次吃到的莼菜 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其用意何在? 学生答案示例: ①倒数第2段对莼菜细致的描绘为了体现莼菜非常平常。莼菜本身并没有多少特别,人们 喝了它的汤,回味着汤味,让人想到了故乡,让人引发出对故乡的思念,莼菜之味,就是故 乡的味道。 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莼菜的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为下文突出中心,做铺 垫。用意是为了表明莼菜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③作者拿自己老家的莼菜与江南的莼菜做细致比较,意在突出江南的莼菜数量多,品质好,

2020地理试卷分析-教学设计公开课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并重 --------学习2021年全国卷一地理试题心得 黄埔六中白明露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继续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试题重视地理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体现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形成了“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命题特点。同时,试题紧密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和思考生活中地理的存在、作用与魅力,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科学精神。试卷命题兼具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难度合理、区分度强,很好地起到了对学生检验和选拔的作用,对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在题型设计、命题风格、信息呈现等方面,依旧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特点。同时,结合考生平日熟悉的演绎方式,在卷面上给了考生亲切感。 总的来看,这份试卷,选择题部分注重基础原理运用,贴合实际生活,注重地理实践力体现,强化逻辑分析能力,活化地理学习内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类生产活动、社会现象,都蕴含这地理原理。将身边的地理引入试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素养、提升地理学习兴趣、获取地理学习成就感的重要途径。

例如,全国卷1第4-6题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4~6题。 图2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①并列排布②横向错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④纵向错列排布 A.①B.②C.③D.④ 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1. 本次试卷知识面涉及到教材的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难易程度适中。从学生答卷情况看,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扣分较多的为第一项填空题,知识的分布较宽,需要学生对所学全部知识的掌握,对于这个环节还有待学生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考试成绩统计情况来看,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掌握较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时间恰当。06(1)班的同学总体上发挥出了自身的学习水平。 2. 本次试卷命题覆盖了所有章节,与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一致,包括音乐欣赏与常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 试卷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占了整个试卷的72%,综合运用占18%。试题本身难度、深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吻合,无偏题、超纲内容,难易适中。学生对基本知识普遍掌握较好,丢分较多的在综合运用题上,主要表现为不能够对音乐时期作纲领性和概括性的总结,没有达到论述题的答题要求;这方面还有待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重点地突破。 从考试成绩统计情况来看,06(2)班的同学总体上发挥出了自身的学习水平。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掌握较好,没有不及格现象。 3.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时间恰当。本次试卷知识面涉及到教材的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难易程度适中。从学生答卷情况看,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扣分较多的为第一项填空题,知识的分布较宽,需要学生对所学全部知识的掌握,对于这个环节还有待学生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考试成绩统计情况来看,06(3)班的同学对重要知识点掌握较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4. 本次试卷命题覆盖了所有章节,与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一致,试卷主要包括音乐欣赏与常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欣赏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30%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对经典乐曲的欣赏水平,从试卷情况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等还不错,第二部分属于外国音乐史的常识部分,占了整个试卷的70%,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掌握情况较好,得分率普遍较高。 试卷中,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占了整个试卷的72%,综合运用占18%。试题本身难度、深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吻合,无偏题、超纲内容,难易适中。丢分较多的在综合运用题上,主要表现为不能够对音乐时期作纲领性和概括性的总结,没有达到论述题的答题要求;这方面还有待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引起

试卷分析教案

第一次文综试卷分析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帮助学生寻找知识盲点,查找知识薄弱环节,澄清知识点。 (2)夯实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应考能力,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卷分析的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努力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寻找自己的知识盲点,薄弱环节。 难点:对易错题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的提炼与运用,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三)教学方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四)问题导入 我们班这次期中考试考的怎么样呢,通过考试我们能发现在以前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节课的试卷分析来解决。 (五)互动合作 一、教师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题型分两大类,即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当,涵盖了90%以上的考点内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本次考试成绩我感觉不太理想,基础知识失分较多,很多同学拿到试卷,感觉是开卷考试,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做题格式不规范,叙述语言不准确。本次考试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16分,10个班的平均分为68.71分,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1)卷面书写脏、乱、差。 (2)做题格式不够规范。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4)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5)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三、试卷评讲: 1、学生自主纠正。

学生试卷分数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

广州航海学院课程(C语言)设计任务书 注:1.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后由教研室、系签署意见; 2.任务书应在学生课程设计开始前下达给学生; 3.任务书一式二份,设计人、指导教师各执一份。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系 (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应171班 姓名学号曾雨祥0136 设计基地(实训室) 信息楼605实训室 设计项目学生试卷分析统计 设计日期 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张翚

学生试卷成绩分析系统 一.需求分析 1.适合人群 教师。 2.使用范围 小学至大学,人数数量不大。 二.概要设计 1. 主函数main():初始化各变量并调用各函数。 2. 输入模块accept_data():输入学生个人成绩。 3. 计算模块count():依据学生成绩进行计算需要的各种数值。 4. 输出模块show_data():输出计算的各种数值。 程序功能结构图如图所示: 主函数 输出模块 计算模块 输入模块 学生试卷分析系统

三.详细设计 本系统有一个主函数,3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函数都是由主函数调用,分别说下:1.主函数main() 此函数初始化各变量并调用各函数。 代码如下: int main() 入模块accept_data() 输入模块代码如下: int accept_data(STUDENT stu[],int grade[]) {int i=0,sum=0,temp,a1,a2; FLAG flag; printf("\n 请输入计算总成绩时使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用整数表示(百分比例如:30 70):"); scanf("%d%d",&a1,&a2); umber); umber==-1) core[0],&stu[i].score[1]); if(stu[i].score[0]<=100&& stu[i].score[0]>=0&&\ stu[i].score[1]<=100&& stu[i].score[1]>=0)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对试卷结构、得分情况有深度了解。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 3、方法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要求,指导各题型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难点:文言文阅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 S点评T总结: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二)分析试卷 T:Ppt展示数据统计表

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 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学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毅力,而是缺乏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方法T:请同学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1、字音 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 2、成语 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要求是表达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出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 T:注意避免张冠李戴,望文生义。成语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分析呢?S: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豆蔻年华) 3、4、文言词汇

小学数学测试卷设计及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测试卷设计及试卷分析 一、指导思想 体现与课改教学衔接的命题思想。 二、目标原则 试卷命题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渗透新理念。遵循基础性原则、大众化原则、应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坚持人文数学、生活数学、学校数学相互结合,有机融汇“双基”的考查与数学思想及综合应用的考查,使学生学数学、做数学,感受到测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从重视基础教育开始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的趋势。 三、试卷内容与要求 1、试卷内容基本扣紧教学重点。试卷内容突出基础性,注重生活性,体现开放性,具有时代性,把基础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注重了综合性和现实性,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较好地展现了学科特点和测试性质。试卷要知识覆盖面广,基本上涵盖了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没有偏题,怪题。 2、基础知识部分,是对学生课堂上学习数学情况的考察,其内容大多来自数学教材, 并注重在生活情境中考察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试卷从题目选择到测试范围,都能紧扣课标、依据教材,测试的视角放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达到比较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体现学科的整合。 4、试卷难易比例比较恰当,有层次、有梯度,立意明确,题量适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能力立意。既考察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考察他们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5、命题内容可以实行“书本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数学素养与学习习惯相结合”, 四、试卷命题标准 试卷命题的标准要规范。在试卷命题过程中目标的制订和执行有协调一致,导致题目质量要均衡。在平衡板块内容、考查各项能力、体现三维目标上不能随意,评分标准统一严密。 五、试卷评价 通过考试评价,引导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观察生活现象,学会数学思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积极利用考试评价结果,客观分析试卷命题、考试结果,从学生考试结果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研究、指导、服务,是今后教学研究的大事。考试评价要客观性、开放性、信息性、应用性、实验操作性、探究性相结合,拒绝“偏、难、繁、怪”,促进实现素质教育考核的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

教师试卷分析

教师试卷分析 最近,我们针对我校学生的数学基础,依排列与组合部分的知识及在这部分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测试。这份数学试卷考查的内容较全面,试题偏简单,能如实反映出我校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通过选择、填空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检测,第二类是通过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命题人的出题水平之高,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从检测情况来看,试卷总分120分,重点班每班有20个左右的学生卷面分在100分以上,优秀率在65%左右,普通班稍差一点但总体较乐观。1、在基本知识中,选择题情况基本较好,许多学生都是满分,题的难易程度很适合我们的学生,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排列组合的意识,对排列组合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2、解答题共四个,由易到难层次感很强。第15题是两个计算题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3、通过学生对解答题的做答

情况的分析,发现对于学生的数学方面的素质教育以后更要加强。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弥补自己思想及操作的不足。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扎根于生活,放眼于高考。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例如班上有部分学生总是忽视课本上的例题及练习题而大量的做一些资料上的题,长时间的这种学习方法导致成绩明显下降。2、学习过程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解答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题,自己慢慢体会,让不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从怕数学到喜欢数学,4、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有些学生的运算能力太差了,因此,必修在高三之前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4、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次的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题量与难度适中。题型比例与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试题设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整个试卷基本反映了数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方面的能力考查。 (1)试题的综合运算性增强。一道试题不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前后章节揉在一起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须上下融会贯通,全面分析,绝不能一叶障目,以偏代全,否则会劳而无效。与此同时,试题的解法也不单一,以便较灵活地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 (2)试题的论证性较强。这类考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试题的定量计算,大部分综合题、应用题是用计算来完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熟练的运算能力是基本功。基本功扎实,才能正确地计算出定量结果来。 (4)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5)试题的求解过程反映《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而不仅仅是记忆、模仿与熟练。 二、试题的基本结构 (一)初一试卷 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三种题型,26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9个,与以往试卷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做,体现了拔高和选优的功能。其中附加题也计入总分,卷面分值100分。 2、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整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一所应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二)初二试卷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25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8个。满分100分,附加题未计入总分。 2、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试卷中占分比例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二本阶段的全部知识点,试题稍难。 (三)初三试卷 三种题型,26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10个。满分150分,涵盖了九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试题偏难。 三、学生答题情况: 七年级:选择题的的整体回答较好,第8题的找规律的问题多数学生没找到规律,回答得最不好。填空题的第12题,余角的性质的几何语言表达由于初学,一些学生不熟悉,导致不理解题意,答错较多。第15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和为零的知识点,有五分之三的学生理解掌握不好,是填空题中回答最不好的一道题,这是本份试卷失分较多的一题。解答题的第20题,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去分母时漏乘了不含分母的项,失分点在此。21题是规律题,结合点在数轴上的运动考察规律的探寻,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如果能够对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 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一: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 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

运用Excel实现学生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的程序化

第19卷第2期收稿日期:2011-01-26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FFB108148)作者简介:李翠梅(1974-),女,讲师,硕士,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工作和计算机应用研究。 文章编号:1005-1228(2011)02-0055-03 运用Excel 实现学生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的程序化 李翠梅 (内蒙古财经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Excel 是一个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功能的电子表格软件,可以高效而准确的完成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和处理。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用Excel 2007处理学生成绩的模板,该模板的使用,能够使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处理变得程序化,从而极大的提高成绩处理的效率和准确率。关键词:Excel ;成绩处理;模板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Realizing Students'Score Statistics and Examination Paper Analysis Procedure By Use of Excel LI Cui-mei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Financial College,Hohhot 010051,China ) Abstract :Excel is a strong spreadsheet software of data processing functions .It can be mor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to finish the score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a kind of student score processing template with Excel 2007,using this template can make the teacher to process student score becoming stylized,thus greatly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to process score.Key words:Excel ; Score Processing ;template Vol.19No.2Apr .2011 第19卷第2期2011年4月 电脑与信息技术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学期期末教师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就变得异常繁琐。而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压力也很大,因为成绩的统计和分析不能出错,一旦出现错误,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很大的,而对教师自身也会产生不好的负面影响。 Excel 2007是办公系列软件之一,是M icrosoft 公司开发的专门用来制作电子表格的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方便快捷地编辑生成表格数据,并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生成图表的功能[1],可应用于学生成绩处理,避免错误 并大大提高处理效率,辅助完成大量的、繁琐的、重复性的计算和统计工作[2],有助于教师高效而准确的完成学生成绩的各项统计和分析工作。 笔者是一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老师,同本教学部的老师一起,随着对Excel 的深入了解,不断探索改进,现形成了一份比较成熟的成绩处理模板,并以此文对该成绩模板做一个详细说明,以期和老师们共享。 1工作簿的结构和数据录入 该成绩处理模板中,每个班级对应一个工作簿,工 作簿中包含两张工作表Sheet1和Sheet2。在Sheet1工作表中输入原始的成绩数据和计算总评成绩;Sheet2 工作表中进行成绩的分析和统计。首先对Sheet1工作表做如下说明: 一般来说,一个班级的人数大约在40-60人,因此Sheet1工作表打印预览后有两页,下面分别是在打印 预览视图中对这两页当中前面部分的截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成绩报告单一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教案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教研组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教研组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北河小学 本学期期中考试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就期中测试小学数学试卷以及学 生的成绩与问题,对全校数学教学质量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总体数据统计 一年级16人参加考试,及格率56.3%,平均分62,优秀率12.5%。二年级30人参加考试,及格率40%,平均分52.7,优秀率10%。 三年级11人参加考试,及格率9.1%,平均分30.2,优秀率0。四 年级24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6.7%,平均分30.1,优秀率4.2%。 五年级36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3.9%,平均分29,优秀率2.8%。二、各年级试卷分析 一年级: (一)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题知识小锦袋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很好,但是运用知识还不够灵活的,如有几个同 学在第6、8题,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人民币掌握不够好。第二题数学乐园。 学生们掌握较好,出现丢分是因为粗心。例:我是比78少得多的数,我可能是()。个别学生答案70。错误的理解为少就可以了。第三 题计算小擂台。 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还需多练习。各别学生有丢分现象,在今 后的教学中要加强个别学生计算能力。 第四题聪明屋。解决问题。90% 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强,很准确,学 生们对提问题并解答。一部分学生丢分较多。 (二)存在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 2、个别学生应用知识还不够扎实,不够灵活。 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还只处于表面,不能灵活的应用。对于稍微有一 点变化的题目就无法独立理解,思维出现混乱。如卷面上平常练习 用文字出现的数学信息,改为用图画出现,学生就不能正确的转换 获得的信息,更显处理问题的死板,单一。

有效的试卷分析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工作导向作用。我们从每次的考试分数中能获得许多信息,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术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等,而仅限于单科结业成绩上报是远远不够的。 试卷的宏观分析 一、试卷宏观分析的需求分析 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省时省力地获得有关教学的大量信息,有助于教学管理者作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的通过考试对教学措施进行检查和研究,是管理者改善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掌握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帮助、指导和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学管理者与学科教师通过对试卷的宏观分析,可以把握学生集体知识水平、集体走向等重要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试卷宏观分析案例 本层面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为:试卷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平均值,总体难度,差异系数,偏态量数,标准差及其频数与频率分布,试卷难度及区分度分布,试卷总体构成差异,试卷信度,试卷结构效度、内容效度等。 本案例对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一(2)班第二学期期末成绩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用进行了全距、标准差、中位数、频数分布、试卷难度、试卷信度、试卷区分度的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全距 全距是一群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指的是两个极端值间的全部差距,常用符号R 表示: min max X X R -= (2.1)

用全距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差异程度,如果全距R 比较大,说明考生的考分差异较大,如果R 比较小,则说明考生的考分比较集中,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能够再就试题的平均得分进行对比,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全体考生该知识点掌握的水平高低。 由表中数据,数学试卷的全距为77,可见学生该科目考试成绩差距较大,而数学平均分为70.2708,说明总体水平较好但差生过差,要提起注意。而语文、历史和政治的全距较小,平均分也较高,说明总体水平较好,学生间差异不大。这也体现了理科与文科的差异。 (二)标准差 表示变量值与其平均值离散的程度,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平均状况的数字指标。在考试中可以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3],以便来对此次考试的区分程度有大概的了解,计算公式为: n x x S i ∑-= 2)( (2.2) 式中,S 为标准差;i x 为各观测值;x 为平均数;N 为观测值的个数。一般情况下每次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如果标准差小于8分,说明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试卷区分度太小,中等难度的题目偏多;标准差如果大于16分,则说明成绩过于分散。 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因此数学和外语考试的成绩分布正常。而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历史的成绩过于集中,说明试题的区分度

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讲课教案

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期末统考是苏人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全册内容,分值50分,试卷由判断题、单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四部分构成。试卷内容覆盖全面,难易适中,结构合理,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学生实际,紧扣时代热点。试卷中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如第10题中学生报名培训班被侵权;第12题和13题子女与父母的交往;18题(2)学生在网络空间转发分享信息时,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同时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人脸识别技术、全国交通安全日、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网络安全法的颁布等。 2.重视能力立意,兼顾基础知识。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核理解,既紧扣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如第2题未成年人的含义;第11题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20(1)四大保护的辨别等。但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如20(2)结合情境二,分析小张走向犯罪的原因。 3.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德育功能。试题中利用文字、漫画、图片、故事等内容,创设情境,如13、16题的漫画;19(1)的图片;20题围绕七年级学生李强“上学的一天”创设连续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4.开放试题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试题形式别出心裁,具有开放性,如19(2)让学生从三则故事或者名言中选择一个最让自己感动的谈理解和思考,展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更大的答题空间。19(1)选取传统哲理故事以及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话,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品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值得肯定之处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答题素养初步形成,这从学生的卷面上就可以窥见一斑,材料和设问上都或多或少留有痕迹,这说明学生比较注意审题和审材料,简答题的答题规范比较好,条理清晰。学生能合理安排和分配政治和历史考试的时间,来不及做的情况有所减少,答题的心理素质有所改善。 2.需要改进的地方 (1)基础知识尚不牢固。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误解,以为开卷考可以查书,知识点不太熟悉没关系,致使做题时仓促应战,要么不分析题意狂抄一气,要么偏离书本知识。如第2、3、11等题,考查未成年人的概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知识,明明是书本上的原话,却有部分学生出错,说明对书本知识不熟悉。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如20(1),请学生判断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然而部分学生不会区分四大保护。第10题的错误率较高,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于诉讼和非诉讼的区别认识不到位。

平面设计成绩分析

平面设计2018—2019年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分析 1.试卷分析:考卷总体来说知识考查较为全面,双基考查仍是重点,在此基础上,综合性更加强,大部分题目难易适中,但有30%题目较难,学生做起来比较吃力。因本次考试题量一下增加了,是以前的两倍学生在答卷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张,一个小时七十二道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熟悉程度相当高,读一遍题就要给出答案,要不时间根本不够。本次的成绩不太理想各班的成绩分析如下: 2.学生答题状况分析 从学生的状况来看,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细心度不够。因为总体成绩不是那么到理想。但由于时间仓促,没有为考试专门耗时进行复习,成绩是很真实的,很常态的。具体状况 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构成较好。从卷面看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构成还是较好地达成了目标。 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及正确理解较复杂题目意思的潜力相对较弱。本次考题中出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需要灵活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还有一些题在知识点多转了一个弯,甚至两三个弯,需要学生仔细理解题意,并灵活胜利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这一部分学生的答题效果不佳,失分较重。 3.下一阶段努力方向:

(1)习惯上还需加强,首先老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做到及时提醒、巩固;其次还要想一些具体的方法落实加强,如对易错的知识以各种题型加以巩固应用,加强训练;所以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加强他们独立审题、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习惯与潜力。 (2)最基本的实操中常用的知识还需加强,不要在最基础的地方失分,这是能够透过努力与加强解决的。 (3)对于课外的和不太常用的知识重视程度还要加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这是学校目前整体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是老师们要不断地继续学习教学理念,不仅仅要立足课本教学,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知识实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知识的学习具有广度与深度,不为教而教。 (4)对于潜能生,不能放下每一个同学,只要能到达他自己应有的水平并能有所提高就是很大的进步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地关注他们,让他们也能体验到自己努力而有收获的喜悦。不能出现优者更新,差者更差的状况。 透过这次考试,不仅仅看到了学生的不足,更看出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足。望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逐步改善,争取更好的成绩。

计算机历年试卷分析优选稿

计算机历年试卷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计算机文化基础 主要讲述两大方面的内容:如何考试、如何复习 一、考试: A、参考教材:(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98)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导与上机实验(Windows 98)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2000)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导与上机实验(Windows 2000) B、考试形式:笔试, C、其中客观题占80分、主观题占20分。 1、判断题:10个小题, 2、每小题1分, 3、共10分 4、单选选择:50小题, 5、每小题1分, 6、共50分 7、多项选择:10小题,8、每小题2分,9、共20分 10、填空题:10小题,11、每小题2分,12、共20分 2005年试卷按章节统计结果: 章节 目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判断题 题目数5 0 1 1 3

分值50113 单项选择 题目数15610910 分值15610910 多项选择 题目数43111 分值86222 填空题 题目数52111 分值104222 分值小计3816151417 其中,判断和单选题每小题1分,多选和填空题每小题2分,客观题占80分,主观题占20分 综合试卷、教材内容,结合本科目的特点,按照大纲的总体要求,命题人在出题时,考查的要点不外乎以下形式: 记忆:名词、快捷键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ENIAC。(04年单选) 在Internet上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04年单选) CPU的中文名称是中央处理器。(04年单选)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04年多选)

英语试卷分析教案

英语试卷分析教案

英语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英语试卷评析课】 龙源期刊网 .cn 英语试卷评析课 作者:熊静格 英语试卷评析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其目的在于检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准确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实和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高质量的试卷评析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上好一节试卷评析课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有所创新激发情意 试卷评析课犹如复习课,涉及的知识点学生都已学过,教学内容的重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正因为如此,试卷讲评课的模式要求创新,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是提高讲评课质量的前提。主要的做法有: 1.诊断疑难确定重点 上好试卷评析课要求教师更充分地备课,阅卷要及时,要趁热打铁,并且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试题的难易要做出正确的量化分析,及时反馈信息。 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使讲评有针对性,才能突出重点,突出难度。要么不讲,要讲就讲到位、讲通,同时也为进一步选题,跟踪训练找到依据。 2.重组试题系统评讲

评讲试卷前,先按题型特点或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形成“模块”,以此为单位进行评讲。这样做不仅使试题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重建,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例如,在一份试卷中涉及到非谓语动词的有两个单选,一个完型的选项,还有一个改错,我将这些试题归为一类,集中讲评,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从而在头脑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非谓语动词的知识网络。除此之外,对典型题采取“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等方式强化,如这样一个单选题: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we _______ other places in our solar system suitable for living. a discover b are discovering c will be discovere d d will hav e discovered 【篇二:七年级英语试卷分析(多篇)】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总分12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由听力,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词汇,书面表达组成。 本次考试平均分为79.9,及格率为89.6,优秀率为48.4。难易适中,大家都感到比较满意。 七年级英语期末考试由教研室命题。试题有以下几个导向: 1.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 2.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