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D画螺纹方法

CAD画螺纹方法

CAD画螺纹方法
CAD画螺纹方法

AutoCAD三维技巧之六绘制三维螺栓

2009-03-28 21:47

声明:必须用2007以上版本才能够完成本实例的绘制。

本文要点:用扫掠方法建立三维实体。

第一步,用直线工具画如图1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

第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刚才生成的面域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 [对象(O)/X/Y/Z] <对象>:”,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轴端点:”,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下角,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 [起点角度(ST)] <360>:”,直接按回车,螺栓杆的三维实体就形成了,如图2。

第三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后视”。

第四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 <0,0,0>:”,捕捉并点击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螺栓杆底面的圆心上。

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五步,用多边形工具画一个六边形,中心为“0,0,65”,外切圆半径为“12”。点选六边形,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0”并会车。

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看到的图形如图3。

第七步,在空白处画一个如图4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点选这面域,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用右面2mm长的边为旋转轴,将其旋转成实体,如图5。

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刚才旋转成的实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源点:”,用“捕捉到圆心”捕捉并点击图5中所示的源点,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键入“0,7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第二个源点:”,直接回车,该实体被搬到螺栓六方体的顶上,如图6。

第九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差集”,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点选六方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进一步提示“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点选六方体上方的那个实体并回车,六方体上端的倒角形成。

第十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并集”,依次点选六方体和螺栓杆后

回车,六方体和螺栓杆变成一体,如图7。

第十一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

第十二步,操作菜单“绘图”→“螺旋”,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 [直径(D)]:”,键入

“6.9176”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又提示“指定顶面半径或 [直径(D)]:”,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进一步提示“指定螺旋高度或 [轴端点(A)/圈数(T)/圈高(H)/扭曲(W)]:”键入“h”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接着提示“指定圈间距:”,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指定螺旋高度或 [轴端点(A)/圈数(T)/圈高(H)/扭曲(W)]:”,键入“38”并回车。

第十三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可以看到螺旋线画好了,如图8。

第十四步,在空白处画一个如图9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操作菜单“绘

图”→“建模”→“扫掠”,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扫掠的对象:”,点选这个面域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选择扫掠路径或 [对齐(A)/基点(B)/比例(S)/扭曲(T)]:”,键入“b”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基点:”,捕捉并点击面域1.5mm长的边的中点,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选择扫掠路径或 [对齐(A)/基点(B)/比例(S)/扭曲(T)]:”,点选螺旋线,螺纹就形成了。

第十五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剖切”,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剖切的对象:”,点选螺纹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切面的起点或 [平面对象

(O)/曲面(S)/Z 轴(Z)/视图(V)/XY/YZ/ZX/三点(3)] <三点>:”,键入“z”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剖面上的点:”,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下来提示“指定平面Z轴 (法向) 上的点:”,键入“0,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在所需的侧面上指定点或 [保留两个侧面(B)]:”,在螺纹的上部点一下,螺栓下端多余的螺纹就被切除了。

第十六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并集”,依次点选螺栓杆和螺纹后回车,螺栓杆和螺纹变成了一体。

至此,三维螺栓就绘制完成了,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真实”,再操作菜单“视图”→“动态观察”→“自由动态观察”,将三维螺栓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了,如图10。

(转载、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CAD螺纹画法#精选.

将下面一段代码复制到记事本并另存为“螺纹.lsp”文件,将该"螺纹.lsp"拷贝到你电脑的硬盘里。打开CAD,工具,加载应用程序,选"螺纹.lsp"文件,在命令行输入metric回车,便可以生成螺纹,再另外可以和你的圆柱或者孔进交集或并集,便生成了内螺纹或者外螺纹 ;------------------------------------------------------------------- ; THREAD.LSP Creates 3D solid (ACIS) threads. 01/9/1999 ; ; Corrected ; ; written by: Robbert Teggelove ; ;------------------------------------------------------------------- ; ; This is a way to make 3D solid external threads in ; AutoCAD R13 and R14. ; You can make threads according to: ; - ISO 228 (equal to DIN 228 and NEN 176) ; - Gas thread straight inside thread only, ISO 7-1 (equal to DIN 2999 and NEN 3258) ; - Metric inside and outside thread, NEN 81 and NEN 1870, geometrically 100% correct ; ; There is no error trapping or anything like that. ; ; The program works by creating a single thread ; and then arraying it out to the proper length. The threads are ; drawn a little longer and then sliced off to the correct length. ; This program only draws the thread, you're on your own drawing ; the rest of the screw or internal thread. ; ; Note, the threads created by this can make for some rather big files, ; so make sure your system is up to it. Also, it might take a while ; to union all of the single threads together so be patient. ; ;------------------------------------------------------------------- (defun myerror (s) (if (/= s "function cancelled") (princ (strcat "\nError: " s))) (setvar "cmdecho" ocmd) (setvar "osmode" osm) (setq *error* olderr) (princ) )

CAD图纸螺纹画法技巧

CAD图纸螺纹画法技巧 一、螺纹参数 1、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牙型。相邻两牙侧面间的夹角称为牙型角。常用普通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牙型角为60°。 2、大径、小径和中径:大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顶、内螺纹的牙底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内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小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底、内螺纹的牙顶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内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在大径和小径之间,设想有一柱面(或锥面),在其轴剖面内,素线上的牙宽和槽宽相等,则该假想柱面的直径称为中径,用d2(或D2)表示。 3、线数:形成螺纹的螺旋线的条数称为线数。有单线和多线螺纹之分,多线螺纹在垂直于轴线的剖面内是均匀分布的。 4、螺距和导程: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螺距。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导程。线数n、螺距P、导程S之间的关系为:S=n.P 5、旋向:沿轴线方向看,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纹成为右旋螺纹,逆时针旋转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 螺纹的牙型、大径、螺距、线数和旋向称为螺纹五要素,只有五要素相同的内、外螺纹才能互相旋合。 二、螺纹的规定画法 1、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如图1所示,外螺纹的牙顶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上,倒角应画出,牙底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螺尾部分不必画出,当需要表示时,该部分用与轴线成15°的细实线画出,在比例画法中,螺纹的小径可按大径的0.85倍绘制。在反映圆的视图上,小径用3/4圆的细实线圆弧表示,倒角圆不画。常见错误画法见图2 图1外螺纹规定画法

三维画螺丝CAD方法

百度空间| 百度首页| 登录老朱草屋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好友查看文章AutoCAD三维技巧之六绘制三维螺栓2009-03-28 21:47作者:朱铮南 (本文发表在《软件报》2010年第1期) 声明:必须用2007以上版本才能够完成本实例的绘制。 本文要点:用扫掠方法建立三维实体。 第一步,用直线工具画如图1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 第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刚才生成的面域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对象(O)/X/Y/Z] <对象>:”,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轴端点:”,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下角,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起点角度(ST)] <360>:”,直接按回车,螺栓杆的三维实体就形成了,如图2。 第三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后视”。 第四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0,0,0>:”,捕捉并点击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螺栓杆底面的圆心上。 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

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五步,用多边形工具画一个六边形,中心为“0,0,65”,外切圆半径为“12”。点选六边形,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0”并会车。 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看到的图形如图3。 第七步,在空白处画一个如图4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点选这面域,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用右面2mm长的边为旋转轴,将其旋转成实体,如图5。 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刚才旋转成的实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源点:”,用“捕捉到圆心”捕捉并点击图5中所示的源点,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键入“0,7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第二个源点:”,直接回车,该实体被搬到螺栓六方体的顶上,如图6。

CAD中螺纹的画法

cad螺纹的画法: 螺纹是指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看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突出,一般称为“牙” 、螺纹的形成 螺纹是根据螺旋线原理加工而成的。如下图 4钻孔 刁具移动专向 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 内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孔表面上所形成的螺 纹 二、螺纹的要素 1、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切面上,螺纹的轮 廓外形。 螺纹的牙型不同,其用途也不同

60* a)昔通鱗纹b)管蝴纹 c)梯形甥纹d)锯齿形轉纹a)普通螺纹(牙型为60o的三角形),用于连接螺 纹; b)管螺纹(牙型为55o),常用于连接管道; c)梯形螺纹(牙形为等腰梯形),用于传递动力; d)锯齿形螺纹(牙形为不等腰梯形),用于 单方向传递动力 2、直径 螺纹直径有大径(外螺纹用d表示,内螺纹用D 表示)、中径和小径之分。 外螺纹的大径和内螺纹的小径均称为顶径; 外螺纹的小径和内螺纹的大径均称为底径。

螺纹的公称直径为大径(管螺纹用尺寸代号 外蠟釵 3、 线数(n ) 单线螺纹 沿一条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 多线螺纹 沿二条或两条以上在轴向等距 分布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PDQxi5M 8yvSdl9。ReyLfbZ 。 4、 螺距(P )和导程(Ph ) 如上图 螺距: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 向 间隔。 导程:是指在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 中 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间隔 表 示)。 V04FA7R 3H5qxgY W7PcXMF ?!86P 、牙型 內螺纹 单线婢纹 眾线螺纹

螺距、导程、线数的关系是:导程 Ph =线数 nx 螺距P 三、螺纹的种类 螺纹按用途可分为:紧固螺纹、传动螺纹、 管 螺纹、专用螺纹四类。 螺纹按基本要素可分为: 1、标准螺纹 凡牙型、直径、螺距符合国家标准 的螺纹。 2、 特殊螺纹 凡牙型符合国家标准,直径和螺距 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3、 非标准螺纹 凡牙型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n| d' 【 1. I (J 进 A 左旋 单线螺 纹:导程Ph =螺距P5 旋向:左旋和右旋 rkMSOwk pFpQ8ij 。 x9hXNwc a J' ife 转 fl■

cad中螺纹的画法

CAD中螺纹的画法 浏览次数:2525 发表时间:2012-03-19 关于CAD中螺纹的画法,以及相关标注注意事项,贴于此,方便大家: (1)螺纹参数 ①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牙型。相邻两牙侧面间的夹角称为牙型角。常用普通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牙型角为60°。 ②大径、小径和中径:大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顶、内螺纹的牙底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内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小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底、内螺纹的牙顶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内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在大径和小径之间,设想有一柱面(或锥面),在其轴剖面内,素线上的牙宽和槽宽相等,则该假想柱面的直径称为中径,用d2(或D2)表示。(如图8-1所示) 图8-1 螺纹参数 ③线数:形成螺纹的螺旋线的条数称为线数。有单线和多线螺纹之分,多线螺纹在垂直于轴线的剖面内是均匀分布的。 ④螺距和导程: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螺距。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导程。线数n、螺距P、导程S之间的关系为:S=n.P ⑤旋向:沿轴线方向看,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纹成为右旋螺纹,逆时针旋转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螺纹的牙型、大径、螺距、线数和旋向称为螺纹五要素,只有五要素相同的内、外螺纹才能互相旋合。 (2)螺纹的规定画法 ①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如图8-2 所示,外螺纹的牙顶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上,倒角应画出,牙底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螺尾部分不必画出,当需要表示时,该部分用与轴线成15°的细实线画出,在比例画法中,螺纹的小径可按大径的0.85倍绘制。在反映圆的视图上,小径用3/4圆的细实线圆弧表示,倒角圆不画。常见错误画法见图8-3 图8-2 外螺纹规定画法 8-3 外螺纹常见错误画法

CAD中螺纹画法

近日正在用CAD画图,找到关于螺纹的画法,以及相关标注注意事项,贴于此,以备查阅。 (1)螺纹参数 ①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牙型。相邻两牙侧面间的夹角称为牙型角。 常用普通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牙型角为60°。 ②大径、小径和中径:大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顶、内螺纹的牙底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 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内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小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底、内螺纹的牙顶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内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在大径和小径之间,设想有一柱面(或锥面),在其轴剖面内,素线上的牙宽和槽宽相等,则该假想柱面的直径称为中径,用d2(或D2)表示。(如图8-1所示) 图8-1 螺纹参数 ③线数:形成螺纹的螺旋线的条数称为线数。有单线和多线螺纹之分,多线螺纹在垂直于轴线的剖面 内是均匀分布的。 ④螺距和导程: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螺距。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 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导程。线数n、螺距P、导程S之间的关系为:S=n.P ⑤旋向:沿轴线方向看,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纹成为右旋螺纹,逆时针旋转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 螺纹的牙型、大径、螺距、线数和旋向称为螺纹五要素,只有五要素相同的内、外螺纹才能互相旋合。 (2)螺纹的规定画法 ①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如图8-2 所示,外螺纹的牙顶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在不反映圆 的视图上,倒角应画出,牙底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螺尾部分不必画出,当需要表示时,该部分用与轴线成15°的细实线画出,在比例画法中,螺纹的小径可按大径的0.85倍绘制。在反映圆的视图上,小径用3/4圆的细实线圆弧表示,倒角圆不画。常见错误画法见图8-3 图8-2 外螺纹规定画法 8-3 外螺纹常见错误画法

CAD中 螺纹的规定画法

关于CAD中螺纹的画法,以及相关标注注意事项 (1)螺纹参数 ①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牙型。相邻两牙侧面间的夹角称为牙型角。常用普通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牙型角为60°。 ②大径、小径和中径:大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顶、内螺纹的牙底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内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小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底、内螺纹的牙顶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内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在大径和小径之间,设想有一柱面(或锥面),在其轴剖面内,素线上的牙宽和槽宽相等,则该假想柱面的直径称为中径,用d2(或D2)表示。(如图8-1所示) 图8-1 螺纹参数 ③线数:形成螺纹的螺旋线的条数称为线数。有单线和多线螺纹之分,多线螺纹在垂直于轴线的剖面内是均匀分布的。 ④螺距和导程: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螺距。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导程。线数n、螺距P、导程S之间的关系为:S=n.P ⑤旋向:沿轴线方向看,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纹成为右旋螺纹,逆时针旋转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螺纹的牙型、大径、螺距、线数和旋向称为螺纹五要素,只有五要素相同的内、外螺纹才能互相旋合。 (2)螺纹的规定画法 ①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如图8-2 所示,外螺纹的牙顶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上,倒角应画出,牙底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螺尾部分不必画出,当需要表示时,该部分用与轴线成15°的细实线画出,在比例画法中,螺纹的小径可按大径的0.85倍绘制。在反映圆的视图上,小径用3/4圆的细实线圆弧表示,倒角圆不画。常见错误画法见图8-3 图8-2 外螺纹规定画法 8-3 外螺纹常见错误画法

CAD中螺纹的画法

cad螺纹的画法: 螺纹是指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突出,一般称为“牙”。 一、螺纹的形成 螺纹是根据螺旋线原理加工而成的。如下图。 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 内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孔表面上所形成的螺纹 二、螺纹的要素 1、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切面上,螺纹的轮廓外形。 螺纹的牙型不同,其用途也不同。

a) 普通螺纹(牙型为60o的三角形),用于连接螺纹; b) 管螺纹(牙型为55o),常用于连接管道; c) 梯形螺纹(牙形为等腰梯形),用于传递动力; d) 锯齿形螺纹(牙形为不等腰梯形),用于单方向传递动力。 2、直径 螺纹直径有大径(外螺纹用d表示,内螺纹用D表示)、中径和小径之分。 外螺纹的大径和内螺纹的小径均称为顶径;外螺纹的小径和内螺纹的大径均称为底径。 螺纹的公称直径为大径(管螺纹用尺寸代号表示)。

3、线数(n) 单线螺纹沿一条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 多线螺纹沿二条或两条以上在轴向等距分布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 4、螺距(P)和导程(Ph)如上图。 螺距: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间隔。导程:是指在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间隔。 螺距、导程、线数的关系是:导程Ph=线数n×螺距P 单线螺纹:导程Ph=螺距P5、旋向:左旋

和右旋 三、螺纹的种类 螺纹按用途可分为:紧固螺纹、传动螺纹、管螺纹、专用螺纹四类。 螺纹按基本要素可分为: 1、标准螺纹凡牙型、直径、螺距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2、特殊螺纹凡牙型符合国家标准,直径和螺距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3、非标准螺纹凡牙型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四、螺纹的规定画法 螺纹的真实投影是繁琐的,为简化作图,国家标准

CAD画螺纹方法

AutoCAD三维技巧之六绘制三维螺栓 2009-03-28 21:47 声明:必须用2007以上版本才能够完成本实例的绘制。 本文要点:用扫掠方法建立三维实体。 第一步,用直线工具画如图1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 第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刚才生成的面域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 [对象(O)/X/Y/Z] <对象>:”,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轴端点:”,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下角,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 [起点角度(ST)] <360>:”,直接按回车,螺栓杆的三维实体就形成了,如图2。 第三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后视”。 第四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 <0,0,0>:”,捕捉并点击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螺栓杆底面的圆心上。 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五步,用多边形工具画一个六边形,中心为“0,0,65”,外切圆半径为“12”。点选六边形,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0”并会车。

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看到的图形如图3。 第七步,在空白处画一个如图4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点选这面域,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用右面2mm长的边为旋转轴,将其旋转成实体,如图5。 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刚才旋转成的实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源点:”,用“捕捉到圆心”捕捉并点击图5中所示的源点,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键入“0,7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第二个源点:”,直接回车,该实体被搬到螺栓六方体的顶上,如图6。 第九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差集”,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点选六方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进一步提示“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点选六方体上方的那个实体并回车,六方体上端的倒角形成。 第十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并集”,依次点选六方体和螺栓杆后

cad螺纹的画法

cad螺纹的画法 螺纹是指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突出,一般称为“牙”。 一、螺纹的形成 螺纹是根据螺旋线原理加工而成的。如下图。 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 内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孔表面上所形成的螺纹 二、螺纹的要素 1、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切面上,螺纹的轮廓外形。 螺纹的牙型不同,其用途也不同。 a) 普通螺纹(牙型为60o的三角形),用于连接螺纹; b) 管螺纹(牙型为55o),常用于连接管道; c) 梯形螺纹(牙形为等腰梯形),用于传递动力;

d) 锯齿形螺纹(牙形为不等腰梯形),用于单方向传递动力。 2、直径 螺纹直径有大径(外螺纹用d表示,内螺纹用D表示)、中径和小径之分。 外螺纹的大径和内螺纹的小径均称为顶径;外螺纹的小径和内螺纹的大径均称为底径。 螺纹的公称直径为大径(管螺纹用尺寸代号表示)。 3、线数(n) 单线螺纹沿一条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 多线螺纹沿二条或两条以上在轴向等距分布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 4、螺距(P)和导程(Ph)如上图。 螺距: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间隔。 导程:是指在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间隔。螺距、导程、线数的关系是:导程Ph=线数n×螺距P 单线螺纹:导程Ph=螺距P5、旋向:左旋和右旋

三、螺纹的种类 螺纹按用途可分为:紧固螺纹、传动螺纹、管螺纹、专用螺纹四类。 螺纹按基本要素可分为: 1、标准螺纹凡牙型、直径、螺距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2、特殊螺纹凡牙型符合国家标准,直径和螺距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3、非标准螺纹凡牙型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 四、螺纹的规定画法 螺纹的真实投影是繁琐的,为简化作图,国家标准《机械制图》规定了螺纹的规定画法。 1、外螺纹的画法 螺纹的牙顶(大径)及终止线画粗实线;螺纹的牙底(小径)画细实线。 在垂直螺纹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表示螺纹牙底的细实线圆画约3/4圈。 2、内螺纹的画法 剖视时,牙底(大径)画细实线;牙顶(小径)及终止线画粗实线。 视图时,牙底、牙顶和螺纹终止线皆为虚线。

螺纹在CAD中的参数、画法以及标注

螺纹在CAD中的参数、画法以及标注 (1)螺纹参数 ①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牙型。相邻两牙侧面间的夹角称为牙型角。常用普通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牙型角为60°。 ②大径、小径和中径: 大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顶、内螺纹的牙底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内螺纹的大径用D表示。 小径:是指和外螺纹的牙底、内螺纹的牙顶相重合的假想柱面或锥面的直径,外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内螺纹的小径用D1表示。在大径和小径之间,设想有一柱面(或锥面),在其轴剖面内,素线上的牙宽和槽宽相等,则该假想柱面的直径称为中径,用d2(或D2)表示。(如图8-1所示) ③线数:形成螺纹的螺旋线的条数称为线数。有单线和多线螺纹之分,多线螺纹在垂直于轴线的剖面 内是均匀分布的。 ④螺距和导程: 螺距: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螺距。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轴向的距离称为导程。线数n、螺距P、导程S之间的关系为:S=n.P ⑤旋向:沿轴线方向看,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纹成为右旋螺纹,逆时针旋转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 螺纹的牙型、大径、螺距、线数和旋向称为螺纹五要素,只有五要素相同的内、外螺纹才能互相旋合。 (2)螺纹的规定画法 ①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如图8-2 所示,外螺纹的牙顶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上,倒角应画出,牙底的细实线应画入倒角,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螺尾部分不必画出,当需要表示时,该部分用与轴线成15°的细实线画出,在比例画法中,螺纹的小径可按大径的0.85倍绘制。在反映圆的视图上,小径用3/4圆的细实线圆弧表示,倒角圆不画。常见错误画法见图8-3

CAD螺丝画法详解(教学材料)

第一,用直线工具画如图1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 第二,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刚才生成的面域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 [对象(O)/X/Y/Z] <对象>:”,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轴端点:”,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下角,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 [起点角度(ST)] <360>:”,直接按回车,螺栓杆的三维实体就形成了,如图2。 第三,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后视”。 第四,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 <0,0,0>:”,捕捉并点击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螺栓杆底面的圆心上。 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五,用多边形工具画一个六边形,中心为“0,0,65”,外切圆半径为“12”。点选六边形,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拉伸的

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0”并会车。 第六,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看到的图形如图3。 第七,在空白处画一个如图4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点选这面域,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用右面2mm长的边为旋转轴,将其旋转成实体,如图5。 第八,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刚才旋转成的实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源点:”,用“捕捉到圆心”捕捉并点击图5中所示的源点,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键入“0,7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第二个源点:”,直接回车,该实体被搬到螺栓六方体的顶上,如图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