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类建筑和设施的改造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五指耙水厂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市政类建筑和设施的改造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五指耙水厂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市政类建筑和设施的改造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五指耙水厂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市政类建筑和设施的改造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五指耙水厂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市政类建筑和设施的改造提升设计研究——以深圳五指耙水

厂建筑改造设计为例

摘要: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进行了新的阶段,一部分水厂等市政建筑的形象

已不适应新的城市面貌,市政建筑的改造和提升研究迫在眉睫。文章以深圳五指

耙水厂建筑改造设计方案为例,从设计实践中探索市政类建筑的改造策略及方法,以期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启发。

关键词:市政建筑改造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城市逐渐进展到后工业发展阶段,居

民对城市空间品质和建筑形象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发展进行了新的阶段[1]。与

此同时,很多城市中的市政建筑和设施一方面难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另一方

方面,其建筑形象也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因此,如何通过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

对市政类型的建筑进行改造和提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

深圳市五指耙水厂建筑改造提升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城市发展新阶段下的市政工

程类建筑再设计的路径和方法,以期能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2.项目改造背景

2.1市政类建筑现状

市政建筑是指由政府出资建造的公共建筑,一般指规划区内的各种行政建筑、服务民众的建筑等,包括政府建筑、公共娱乐设施、城市交通设施、教育科研文

化机构建筑、医疗卫生机构建筑、公用设施类建筑等[1]。其中,水厂属于公用设

施类建筑。这类建筑大都是上世纪为服务城市发展而建设,其空间和建筑立面完

全服务工艺流程,在经济至上的原则下,对这类设施和建筑的形象和空间要求极低。而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生活居住地建筑物的修缮和再利用一直处在发展

过程中[2],其目的是使现有的建筑空间、形象等一方面要适应人们生活的变化,

另一方面也要与周边变化的环境相协调,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建筑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水厂等市政设施和建筑既面临着建筑空间和设

施不足的问题,也面临着立面形象和景观不符合城市形象和定位的困境。在这种

背景下,市政类建筑的改造提升设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3]。

2.2市政类建筑改造设计原则

(1)以改造为主,以拆除为辅

在市政工程类建筑改造设计中,首先要坚持改造为主的原则。旧市政工程类

建筑改造设计中要注重体现建筑元素,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尤其

是对于那些包含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文化的建筑和设施,决不能进行拆除,应

考虑其蕴藏的历史价值应如何更好地与现代建筑群融合,让设计更富新意。

(2)工艺优先原则

市政工程类建筑改造设计与其他建设改造根本的不同在于其建筑和设施所承

载的工艺流程和要求,他们是市政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其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

服务于城市发展[4]。因此,对这类建筑工程改造设计时要首先关注它的市政工程

类型和工艺流程,要根据市政设施的工艺要求改造相应的建筑,提升空间品质。

(3)环境和谐性原则

改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美观性,而美观性的内涵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多的在于与周围相搭配。一个成功的建筑提升设计应该是与周边环境相适

应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地域和文化因素,在历史性和时代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深圳市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深圳市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 6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7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2006.11 8 《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2005.3 9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0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 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12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14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2003 15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15-2005 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7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GB50019-2004 1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9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1993.12 2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2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2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3 《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 2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26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2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9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30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3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3-2002 3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3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7-2001 3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18580∽18588-2001 3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3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GB50011-2001 3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39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 4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41 《深圳市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方法》。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9(修订稿)

第1章总则 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得可持续发 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得标准化与规范 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与广东省、深圳市得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 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得城市发展目标要求与实际情况 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得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及相关得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得 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与扩建项目得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1、0、 4 第2章名词解释 2、1建筑分类名词 2、1、1 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与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得总称。 2、1、2 居住建筑 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得,供人们居住使用得建筑。 2、1、3 住宅建筑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 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得建筑。 2、1、4 宿舍建筑 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得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 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得,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 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得,各类非独立选址得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 交通设施与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 供机关、团体与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与从事各类业务活动得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名称:深圳市**工程 申报单位名称:深圳市** 中国**科学研究院**分院 参与单位名称:深圳市**建筑设计事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自评星级:★★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制 二〇一一年四月

填写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 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 一、自评总述 (1) 二、自评总述 (1) 三、自评内容 (1) 5.1节地与室外环境 (2) 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8)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3)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9) 5.5 室内环境质量 (73) 5.6 运营管理 (90) 四、附录........................................................................................................................................... I 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 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 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试行规定

各会员单位: 为规范我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完善装饰设计行业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市装饰设计水平的提高,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在装饰设计文件编制暂无国家专项标准,行业急需规范的情况下,组织制订了《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试行规定》。经我会常务理事会2001年12月14日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希望各会员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实施,以切实提高我市装饰设计文件编制水平,促进我市装饰行业的发展进步。 实施中有修改意见,请与我会设计委员会联系。特此通知。 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试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在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装饰行业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装饰装修设计(以下简称装饰工程设计)。 第三条设计文件的编制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及本市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第四条建设单位另有要求的,宜结合本规定与其要求进行文件编制,但均应符合第三条的规定。 第五条本规定关于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应表达的内容、深度等要求,是考虑一般性建筑装饰工程而编制的。在进行一项具体的装饰工程设计时,通常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本规定相应内容的深度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则应参照本规定的要求,补充和增加相关内容并编入设计文件中。 第六条设计前应进行调查研究,消化建筑设计图纸(包括建筑、结构、水、电、空调等),搞清与装饰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在认真分析相关专业图纸的基础上,对已建成的建筑物应进行实地踏勘。 第七条本试行规定的解释权在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 第二章设计文件的内容与深度 第八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比较复杂的大型装饰工程应增加初步设计阶段。 第九条方案设计应根据方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应达到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并满足工程估算的要求。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深度应与甲方商议确定。 第十条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后,整体设计接近实施阶段的设计文件,只需经过局部深化设计,便可达到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初步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深度应与甲方商议确定。 第十一条施工图设计 (一)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扉页、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图纸等。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以楼层或功能分区为编排单位。各专业分别编制与装订。小型装饰工程也可将各专业图纸综合编制在一起。

简述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简述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所谓智能建筑,是指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的通讯设备,如计算机、电话、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中心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同时能与住宅外部世界联系,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从而给住户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适应当今高科技发展要求的人性化建筑。智能建筑的出现与发展,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它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智能建筑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引起建筑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造了许多智能建筑,具有相当超前性和智慧性。 智能建筑的内涵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高新技术,即计算机技术,并包含有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智能建筑能使住户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同时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也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智能建筑的特点是首先要确保安全与健康,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与通信手段,创造智能建筑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建筑的选址、体形系数、平面功能、自然通风和采光等对建筑能耗有很大影响,在设计时都必须加以考虑。 绿色建筑则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 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的建筑的绿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立体绿化,而是指一种理念,即指建筑对环境的无害化,其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与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建筑,它的室内布局应是十分合理,并尽量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阳光,为居住者营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关系是绿色建筑首先是强调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其一定是绿色的、生态的建筑,而智能建筑强调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二者都强调节约能源与资源,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绿色建筑离不开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又促进和带动了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对智能建筑的需求是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智能控制与信息管理得不到解决,不能有效地实现各类设备系统的智能控制并进行建筑物建设,绿色建筑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是以绿色建筑智能化为基础的,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必须采集环境、建筑物等各领域的信息,为绿色建筑的控制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绿色建筑的控制多种多样,能利用太阳能提供光和热量,实现低能耗;绿色建筑的管理涉及环境生态、能源、资源、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涉及文件

绿色建筑设计涉及的材料及文件: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和得分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全部满足本规范中控制项要求的建筑,方可认为已具备绿色建筑的基本性能。得分项则是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得分项每条分值均为1分。 在可选项中选用的项目需要提供相关的图文,采用项目必须在相关的图文上体现,相关文件如下: 甲方提供: 环评报告书(表) 场地地形图 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 场址检测报告或项目立项书 旧建筑评价分析报告(仅适用于有旧建筑利用的项目) 场址检测报告(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绿建软件: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噪声环境分析报告 自然通风分析报告 室内采光分析报告 室内视野分析报告 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如无绿建软件,将无法完成以上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场地规划设计图 水系统规划方案及说明 小区规划设计图纸、说明 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设计文档与计算书 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效果图 建筑总平面图 各层平面图 建筑立面图(如有装饰性构件要提供功能说明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表) 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灵活隔断的计算书及说明 建筑设计(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及设计说明 围护结构做法详图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图纸 节能计算书 建筑主要材料汇总表

幕墙设计说明 电梯相关设计文件 景观设计: 屋顶绿化设计图纸 垂直绿化设计图纸 景观总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 种植设计图 场地铺装图 苗木表 场地下垫面、建筑表面设计说明和详细做法 电气设计: 电气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照明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建筑智能化设计文件 建筑智能化施工图及设计说明 空调设计: 暖通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空调设备列表及性能参数计算说明书 给排水设计: 给排水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说明 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说明书 雨水/中水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说明 景观用水设计说明 雨水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 结构平面图、结构施工图及设计说明 综上所列,大量的可选得分项是可以在施工图设计时采用的,到达深圳“铜质”只需要得到总分70分中的23~28分即可。其中5分为创新项。所以,施工图期间采用绿建设计手段是可以做到铜质等级的,不需修改建筑方案。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绿色建筑评价规范》 《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ZJG 29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试行)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 (试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2013年10月28日

目录第1章总则 第2章名词解释 2.1 建筑容量名词 2.2 建筑术语 2.3 各类建筑名词 第3章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3.1 建筑面积 3.2 建筑基底面积 3.3 容积率 3.4 建筑高度 3.5 建筑栋数 3.6 建筑层数 第4章总图设计 4.1 总体要求 4.2 建筑退线 4.3 建筑间距与建筑日照 4.4 建筑通风 4.5 道路系统 4.6 场地其它规定 第5章建筑地下及外部空间设计 5.1 建筑地下空间 5.2 市政道路上方跨街建(构)筑物 5.3 建筑立面设计 5.4 建筑屋面设计 第6章建筑分类设计 6.1 通用规定 6.2 住宅建筑 6.3 宿舍建筑 6.4 老年人居住建筑 6.5 居住社区公共配套设施 6.6 办公建筑 6.7 商务公寓 6.8 商业建筑 6.9 教育建筑 6.10 城市综合体 6.11 小型垃圾转运站 6.12 公共厕所 6.13 附设式停车库 6.14 厂房 6.15 研发用房(新型产业用房) 6.16 仓库 6.17 物流建筑 第7章附则 附录1 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报批图纸基本内容及要求 附录2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1章总则 1.1 为了提高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规范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的标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 1.3 本规定中某些条款需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相关条款配合执行。 1.4 本规定未尽之处应执行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和标准。 1.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有特殊约定的,从其约定。 1.6 本规定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2章名词解释 2.1 建筑容量名词 2.1.1 用地面积 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1.2 建设用地面积 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1.3 建筑面积 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2.1.4 总建筑面积 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2.1.5 规定建筑面积指标 ⑴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 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 的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⑵地下规定建筑面积指标 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 允许建设的地下建筑面积。 2.1.6 规定建筑面积 ⑴地上规定建筑面积 在项目设计、实施阶段,经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部分实际使用 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⑵地下规定建筑面积 在项目设计、实施阶段,经市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建筑物地面以下部分实际使用 地下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2.1.7 地上核减建筑面积 地面以上建筑层高、阳台(或开敞式公共走道)面积、虚空间等超过本规定相应规定限值, 应占用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2.1.8 核增建筑面积

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论文(设计)题目: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类型:公选课 学生姓名:田璐 学号:07514115 所在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完成日期:2009.12.

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班级:0703 姓名:田璐学号 07514115 自我评分 80 成绩 摘要: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 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1 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2 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节能与环境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 %消耗于建筑

简述绿色建筑设计

简述绿色建筑设计 简述绿色建筑设计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其内涵既通过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极大地减少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环保节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推广应用,人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将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 1.1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巨大,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再生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现有建筑面积400 多亿平方米,预计在今后30 年内,还要建设400 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2 以低耗为核心发展中国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内,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共享设计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的实践 ---以深圳建科大楼为例

共享设计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的实践 ---以深圳建科大楼为例 摘要:研究在绿色建筑技术理论指导下的深圳建科大楼在各个方面、细节的设计,分析其对于共享理念的实践,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与结论。 关键字:深圳建科大楼;共享设计;设计中的再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如何实现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大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成为我们一直追求目标。本文探讨了深圳市的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共享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技术,其目的不仅提供健康舒适、资源高效利用的构筑物,还要引导社会行为和人文,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引领。 1. 项目简介 深圳建科大楼是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办公楼,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北部梅林片区。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共14 层,其中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功能包括实验、研发、办公、学术交流、地下停车、休闲及生活辅助设施等。建筑设计采用功能立体叠加的方式,将各功能块根据性质、空间需求和流线组织,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针对不同需求的建筑外围护构造,形成由内而外自然生成的独特建筑形态。 建科大楼已实现了最初的建设目标,以4300元/m2的工程单方造价,达到 了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和美国 LEED金级的要求,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经初步测算分析: 1. 8万平方米规模的整座大楼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 约150万元。其中,相对常规建筑节约电费145万元,节约水费5.4万元,节约标煤610 t,每年可减排 CO21600t。 2. 共享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过程是个共享参与权的过程,设计的全过程体现了权利和资源的共享,关系人共同参与设计;同时,建筑本身是一个共享平台,设计结果要实现建筑本身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共享提供一个有效、经济平台的目的。深圳建科大楼从设计始,整个过程都定量验证并应用新的设计技术。楼体的竖向布局与功能相关联,材料、通风、自然采光、外墙构造、立面及开窗形式等各方各面的确立也都经过优化组合。每一项技术并非机械地对应于绿色建筑的某单项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 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 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第1章总则 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 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 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 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 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 材。 1.0.4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 2.1建筑分类名词 2.1.1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居住建筑 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住宅建筑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 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宿舍建筑 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公共建筑 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 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办公建筑 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公寓式办公建筑 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商业建筑 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教育建筑 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城市综合体 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 10 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2.1.12附设式停车库 与主体建筑相连、设置在地上或地下的停车设施。 2.1.13工业建筑 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建筑。 2.1.14厂房 供人们进行各类工业化生产的建筑。 2.1.15新型产业建筑 区别于传统产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及推广、应用等的建筑,也称为研发用房或新型产业用房。 2.1.16仓库 以货物储存为主的库房建筑。 2.1.17物流建筑 用于进行物品储存、运输、配送、物流加工、物流管理及展销等综合功能的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要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要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咨询是协助建筑师确定最佳的小区布局方式,最佳的体型方案和户型布局,并最大可能的优化建筑物和能源性能。小区的总体布局及区内环境的布置都直接影响着区内建筑的能耗和区内环境的舒适度。比如小区的风环境,如果小区的布局影响了区内空气的流场,导致夏季区内空气流通不畅,冬季风速太大,就会大大增加居民空调的能耗;再如,太阳辐射对区内环境的影响,若小区内绿化或水面面积少,大部分是硬质水泥地面或柏油路面,它们对于太阳的辐射热吸收快,升温快,就会使区内温度升高,形成“热岛效应”。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小区内住户的舒适度和日常使用能耗。 小区热环境分析通过分析建筑物所在小区微环境的局部热岛效应,找出降低人员室外活动空间的热舒适度的潜在因素,并采取措施缓解局部热环境的状况。小区风环境分析分别模拟在夏季和冬季典型风向、风速工况下,建筑物所在小区自然通风的现状,并作出评价;根据小区现状的通风模拟结果,对不满足通风要求的区域提出改进建议。日照模拟评估与优化对小区的日照现状进行模拟,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不满足日照要求的区域提出改进建议.他具体包括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与评估 ?建筑物全年逐时能耗分析 ?小区热环境,风环境,日照模拟评估,室内环境品质评估;自然通风,照明采光,热舒适性评估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墙体构造,遮阳,门窗幕墙系统节能方案设计 ?节能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诱导式地道通风 ?可再生能源技术可行性论证: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小型风力发电设计 同样绿色小区设计是一项新的设计任务,我司与贵司签订的施工图设计合同并未包含此内容,若贵司要求香苑西园、香苑东园小区做绿色小区则需按照贵司提出的具体任务要求进行具体设计或者修改设计并重新签订相应服务合同。我司可为贵司先期提供有关小区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认识。 第一部分、绿色建筑基本认识: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人,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3月19日最新版《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讨论稿20140319

第1章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 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实现建筑设计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 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 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 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 第2章名词解释 2.1 建筑分类名词 2.1.1 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 居住建筑 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其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 住宅建筑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 房、卫生间、阳台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 商住楼 下部商业用房(不包含商业服务网点)与上部住宅组成的建筑。 2.1.5 宿舍建筑 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6 公共建筑 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7 社区级公共配套设施 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辅助型 公共设施。 2.1.8 办公建筑 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9 公寓式办公建筑 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10 商业建筑 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1 教育建筑 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 王啸峰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王啸峰 发表时间:2018-06-15T15:18:54.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王啸峰 [导读] 摘要:绿色建筑理念是具有全方位、全面性、全阶段的建筑技术,其目的在于运用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材料,构建无污染的绿色建筑,减少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大量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并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减少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产生的能源损耗,以太阳能电池板等材料,来提高对于太阳能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 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绿色建筑理念是具有全方位、全面性、全阶段的建筑技术,其目的在于运用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材料,构建无污染的绿色建筑,减少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大量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并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减少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产生的能源损耗,以太阳能电池板等材料,来提高对于太阳能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1导言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一个全新的概念,强调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新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各项建筑技术间的关系,并在建筑功能、内部条件及建筑设计三者间需找平衡,进而在实现建筑美观基础上,确保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谐性,这就满足了绿色建筑的需要,也使建筑的使用效率得以充分体现。 2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性论述 绿色建筑技术的根本理念就在于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可以在满足人的生活条件的前提下,有效起到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实现对于能源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加强各种因素互相关联、推进建筑设计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不仅仅是设计形态的变化,还要切实而全面地体现绿色的建筑理念。 3绿色建筑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3.1要保证设计的高效性 充分合理的利用建筑实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绿化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阶段,更加侧重对整体建筑生命周期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土地科学合理规划、节约生态资源、使用可回收材料等方面。 3.2要充分掌握设计的地域性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很多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生态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文化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 3.3要保证设计效果的协调性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也属于工程建筑范围内;但在社会生态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属于社会生态建设的一部分,可以单独作为一项绿色生态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将整个规划设计结合城市地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量,保证建筑要与城市氛围和周边环境相融合。 4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与结合 4.1建筑规划技术结合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中如果要用好绿色建筑技术,最为基层和关键的重点就是与建筑规划技术进行优化和结合,就是要重视并借鉴以往建筑规划经验,优化规划设计。具体而言,应从这几方面进行:设计人员必须深入分析建筑项目的基本信息和资料,主要有光、电、声、水等方面,重视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以实现建筑技术和能源资源间的良性循环,从根源减少建材浪费,把建筑工程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设计人员需明确并合理地设计好绿色建筑的平面规划,并结合设计的具体内容,以保证设计出的内容可优化,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建筑规划相关影响性因素,在不同阶段,所设计的内容必须存在差异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以保证建筑设计的优化,此外,在施工阶段必须与相关方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以免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保证施工质量,比如:某地区新科技馆项目,为充分体现出它的地域特色,需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采用围护结构实现建筑的遮阳、隔热,更为充分有效的应用自然通风、采光等技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满足功能需要,提升建筑使用的舒适度;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高科技的应用,重视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应用,尽量选用性能好、耗损低、寿命长的新型环保型建材,结合先进节能技术,实现建材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提升建材的使用效率。 4.2气候适应性结合 建筑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环节中,需要着重考量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与位置,依据外部环境来调整建筑材料与建筑参数。例如,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建筑设计就需要着重考量窗墙比,并合理规划建筑结构。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春秋多风,在设计建筑绿化时就需要考虑到植物种类的问题,尽量选用北方常绿植株,如常夏石竹等。商品经济与汽车等重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自然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天气情况,例如,近两年被广泛关注的雾霾,已经被列入到灾害性天气现象,而这一天气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因素共同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就应当有所体现,可以选用无污染、低耗能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在建筑中设计新风系统等。另外,能够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利用气候的自调节作用来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近两年逐渐流行起来的被动节能技术也是基于气候的自调节发展出来的。被动节能技术,从本质上是对于自然能源的应用,通过优化建筑设计、运用建筑围护蓄热、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式,将建筑物的内部温度维持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实际的应用中,应当将被动节能与主动节能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以延长基本热舒适时间,减少对室内温度的人为干预,减少空调与采暖时间。 4.3建筑形态与节能的结合 相对普通建筑而言,绿色建筑设计有着本质差异,就是采取量化分析法替代以往的感性认知法,以定量化分析结果作为设计依据。而建筑形态和节能设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在,形态设计上,不但要考虑人们的视觉享受,还应充分体现建筑的绿色和低碳特性。可通过计算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法以及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优化设计质量和效果。具体而言,对外墙屋面,主要注重隔热与保温两方

关于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探析

关于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探析 在建筑项目中会使用非常多的物质,此时就会带来一些资源的耗费现象。当前国家颁布了节能条例,在设计的时候,引入了绿色思想。它的实现能够节省非常多的建筑物质,而且能够带动环保,是当前以及今后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标签:绿色建筑;环保节能;绿色思想 当前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可持续思想,其对于当前的城建工作来讲,要切实的从过去的高消耗岩石变化为绿色体系,而此类建筑就是为了落实这个变化的关键道路,是当前社会的关键发展方向。建筑作为城市的关键组成元素,群众对其定义非常的清楚,不過对于绿色建筑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只是认为它们就是对其进行一些绿化设置等,很显然这是不准确的,其仅仅的作为一项体现的模式。它是一种思想,不是说非常严格的一个体系,其可以通过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进而降低对空调等的使用来那个。也可以在设计时使用一些环保的物质。降低资源的浪费,确保其能够有序使用。还可以是建筑的外在和附近区域的融汇,互相保持一致,确保生态和自然有机统一。 1 何为绿色建筑 1.1 定义 它是说在建筑的使用阶段,尽量的节省资源,维护生态降低污染,为群众提供一个非常健康稳定的氛围。此处的绿色并非是我们平时说的绿化和草地等,它是一种代表性的内容,是说建筑对于生态没有干扰,可以切实的发挥出自然的优势,而且在不干扰外在环境的前提下,它是一种节能的建筑。 1.2 关于其具体特点 建筑自身较之于过去的建筑,在能耗方面有所减弱。它关注所在区域的环境和天气等,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特点而设置,在所在区域之中寻求材料,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等。它切实的结合自然来发挥效益。它的布局较为开放,和过去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整个时期都非常的关注环保事项。 1.3 关于其本质 1.3.1 节约环保 它是说群众在使用建筑体的时候,尽量的节省资源,维护生态,降低污染,把由于人类对建筑体导致的资源使用性减少到最小。 1.3.2 自然和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