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水安全

第一讲水安全

饮用水承诺书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市供水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以下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承诺书。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法规之规定,增强企业法人第一责任人意识; 二、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 三、严格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自来水消毒剂,禁止使用未经批准及标识不清、不全的消毒剂; 四、严格操控自来水生产工艺流程,并按规范投加消毒剂,保证管网末梢水余氯含量; 五、严格建立自来水消毒剂索证、索票制度,健全每日耗量台帐管理,消毒剂仓储符合相关要求; 六、严格水质监测制度,经常开展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及游离余氯等指标测定; 七、严格落实水质风险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环保、卫生部门; 八、严禁瞒报水质异常情况,严禁未经健康体检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人员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自

来水生产实行卫生许可制,未经卫生许可不得生产自来水。 承诺单位:承诺人: 宝坻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二○一一年九月五日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牛道口中心小学篇二: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为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防止饮水污染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认真抓好落实,主动进行自查,积极整改到位。 二、制定和完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三、每批次的桶装水,必需保证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 四、每批次的桶装水必需是最新生产,以保证桶装水的质量。 五、定期对各饮水器进行消毒。 六、定期对学生饮水安全教育 七、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

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今,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水资源安全问题将更为突出。我们要及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迎接这场挑战。 一、水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左右。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匹配。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面积占63.5%,水资源量仅占19%。西北内陆河地区面积占35.3%,水资源量仅占4.6%。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汛期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左右。我国水资源中大约2/3是洪水径流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水资源评价最新成果显示,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更是减少了41%。现状全国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总之,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加上时空分布不均,使得我国成为一个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 二、水资源需求安全保障情况 人类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水资源提出不同层次的需求,水利工作就应该不断提供保障来满足这些需求。这种需求大体可分为五个层次: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饮水安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在2015年前使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一半。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庄严承诺,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抓紧实施。在2000年年底,我国农村有3.79亿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2001—2008年,全国共安排投资65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55亿元,地方资金301亿元),解决了175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把握地说,我国在今年(2009年)就可以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中国政府还决定,要在2013年底前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防洪安全:1998年长江大水以后,国家重点抓了两件事: 一是实施了长江、淮河、海河、松花江、嫩江等大江大河堤防工程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主要江河的防洪能力。长江在与三峡水库联合运用后,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可在不分洪条件下提高到百年一遇。黄河小浪底水库以下河段防洪能力可达千年一遇。淮河19项骨干工程如期建成,构建了淮河流域防洪体系框架,是治淮历史上的里程碑。 二是实施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善了水库安全情况,促进了水库效益的发挥。2000年,一期工程安排了1346座;2004年,二期工程安排了2300座;2006年,专项规划又确定624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这些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都作为中央补助项目。这样,2010年前就可以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但是,我国防洪减灾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主要问题:一是大江大河支流的防洪工程建设、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滞后,遍布全国的大量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偏低。二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短时间超强降雨造成的灾难事故较多。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水上作业安全保证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水上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656-33 水上作业安全保证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因兴城杨家山岛及觉华岛所处地理位置及工程施工特点,为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水上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服从葫芦岛市海事局、葫芦岛市安全质量监督站等相关部门关于水上交通安全和施工作业安全的监督管理,施工期间根据葫芦岛市海事局航行通告规定的水上施工区域进行施工。停泊并按规定设置信号,供水管线及光(电)缆铺设完成后,必须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各种船舶航行及捕捞破坏。 2、本工程系临海产业区觉华岛与杨家山岛之间海洋作业,风险程度较大,投入的各类设备较多,应做好设备的损失投保工作,一旦受灾,减少损失。 3、施工作业前,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并开展对设备、

面试热点之——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安排资金建设饮水工程,重点解决了中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农民的吃水困难问题,但仍有一些地区的农村饮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工业污染、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初步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3亿多人,其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约有650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00万人。 据了解,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长期饮用苦咸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地区,易导致疾病流行,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血吸虫病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有些地区与饮用水水源有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稳定,成为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重要意义】 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妇女儿童受危害最严重。要减少疾病、拯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群众身体健康,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取水不便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的迫切需要。 二、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等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农村的饮水设施以传统、落后的分散供水为主,与城市供水有相当的差别,饮水安全问题很多,是我国农村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也是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已与农村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别。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饮水安全问题不解决,这些目标和构想就难以实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可减少疾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农村经济普遍薄弱、农民收入较低,需要政府扶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涉及到水资源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和保护,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和协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针对目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国家应该调整政策倾斜对象,从保护弱势群体、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角度考虑,加大对包括农村饮水在内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使全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在2015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我国政府对此已作出了郑重承诺。

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学易解析09年公考申论热点系列: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饮用水安全及保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必须放在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位置。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饮用水保障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污染源治理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城市水源地水质不合格、水源地污染和水量不足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供水管网建设落后,导致二次污染,有的水质监测和检测能力不足,应急供水能力较低。要在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同时,切实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要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创新机制、强化监管的原则,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科学规划水源保护区,建设水源地隔离防护设施,实施污染源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保障水质安全。 二、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水源。科学改造和扩建现有水源地,科学规划新建水源地工程,提高供水能力。 三、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改进净水工艺,改造供水管网设施,统筹安排新增供水工程。 四、建立健全从水源地到供水末端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供水预案。落实供水监测检测值班制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重点监测断面和监测频次,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强化水厂处理措施,改善安全供水条件,防患于未然。 五、加大投入力度,理顺价格机制,完善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和评价标准体系。

六、落实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要对供水保障全面负责。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指挥,将供水保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信息共享、沟通顺畅、运转高效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机制。

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

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研究所金银龙鄂学礼张岚 一、饮用水与疾病 水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饮水2500mL左右。饮用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程度及寿命的长短。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 1、介水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s)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 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在我国的37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染病有8种:霍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感染性腹泻病。2006年,上报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4608910,其中介水传播疾病发病人数1277980,占27.7%。 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有的地区土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包括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 ①饮水型氟中毒 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地区饮水中氟可高达4mg/L以上。氟病是以影响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损害发育中的牙釉质发生氟斑牙;引起骨骼变化,表现为腰腿疼、关节活动受阻,发生氟骨症。 ②饮水型砷中毒 砷中毒的表现主要为皮肤损伤周围神经病变,重者发展为皮肤癌。 在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于8省市区(内蒙古、山西、新疆、吉林、宁夏、青海、安徽、北京),受影响人口2343238人,查出砷中毒1076人。内蒙古、山西仍为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其饮水含砷浓度最高。 3、化学性污染引起的急慢性中毒 据WHO报道,现查明全世界水体中可检查出2221种化学物质,其中饮用水中有害的有机污染物765种,经鉴定确认其中致癌物20种、可疑致癌物23种、致突变物56种、促癌剂18种。 我国主要饮用水源黄浦江江水中曾检出有机物700多种,松花江吉林段测出有机物317种,福建闽江检出有机物100多种,武汉东湖水查出有机物102种。重庆水源种检出101种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具有生殖毒性的内分泌干扰物。重庆长江水中壬基酚0.05~7.5,一自来水中0.1~2.73。天津引黄水和郑州黄河水源

水利“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方向及要点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方向及要点 1、水利发展阶段研判与“十四五”发展重点研究 “十四五”水利发展战略选择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事业。综述国内外水利发展历程演变及其变化特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演变趋势,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水利发展的阶段和定位,研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在防洪抗旱、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的阶段性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2、水利发展主要指标设置和保障标准预测分析研究 科学设置和分析确定水利发展指标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水利发展的新需求,深刻把握水利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基本内涵,研究提出具有方向和导向性作用的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依据保障标准,分析测算“十四五”时期水利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值,并进行可达性分析。 3、水利工程补短板思路与重点研究 研究“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下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水利工程补短板的标准体系,分析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短板,研究水利基础设施网

络补短板的战略布局和建设重点,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在防洪、供水、生态和信息化等方面补短板的思路与举措。 4、水利行业强监管思路与重点研究 分析水利行业强监管法治体制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原因,深入研究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要求下,水利行业强监管法治体制机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提出在法治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强化水利行业监管的目标、思路、措施和政策建议。 5、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与模式研究 分析总结我国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估生态流量保障情况,分析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标准,提出我国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对策,以及生态河湖治理方向与模式。开展不同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6、国家水安全保障的战略重点研究 分析我国水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研判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评估我国水安全风险防控的能力和潜力,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等领域,建立水安全评估标准体系,提出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重点及实施路径,提出加强水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水的安全卫生知识

水的安全卫生知识 长期喝矿泉水或纯净水好吗? 一、常饮纯净水不安全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称:“安全、优质、营养”体现的是绿色食品的质量特性。第一特性是它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情况下食品不会引起身体危害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一个成年人每天需饮用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保持水分收支平衡,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饮用2000毫升左右的纯净水,长期下去会不会引起身体的危害呢?北京化工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说:“纯净水的水分子极度串联和线团化结构,不易通过细胞膜,会导致身体内有益的生命相关元素向体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体免疫力,甚至引发某种疾病。”我国心血管病专家、中科院院土王士雯教授指出:“长期饮用矿物质少的软水,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了临床反应:“舟山海岛战士饮用雨水半年后普遍感到乏力。”经测试,雨水中缺少矿物质,其水质与纯净水相似。这是在合理饮用方式和正常饮用量情况下引起身体危害的例子,这能说纯净水是安全食品吗?我国有几亿成年人每天都喝与纯净水同量(2000毫升左右)的自来水、天然水或矿泉水,喝了十几年、几十年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看到一例有关危害身体的报道,相比之下,常饮自来水、天然水和矿泉水是安全的,常饮纯净水不安全。 二、纯净水没有营养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说:“除了安全性外,优质、营养也是绿色食品的重要特性,在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中有具体体现,要求其有优良的感官特性、品质质量和营养价值。”如此说来,绿色食品不仅要求有优良的感官特性和品质质量,还要求有优良的营养价值。纯净水有没有优良的营养价值呢?可以肯定的回答:没有!大家都知道,纯净水加工时,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同时也去除了水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水是人体获取矿物质的重要途径,在特殊情况条件下还是主要来源。清华大学环境系王占生教授强调指出:“最起码我国居民的现有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并不能全面而自然地补充各类元素,所以,饮水的营养功效依然不能漠视。”水营养专家、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说:“已经证实水中有近10种微量元素是身体所必需的。就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许多微量元素难以从食物中摄取,主要从水中得到。水中钙的吸收率可达90%以上,而食物中钙的吸收率只有30%。”全国饮用水卫生组组长、上海医科大学朱惠刚教授着重指出:“对饮水来说,并非越纯越好,水中的无机元素是以溶解的离子形式,易被机体吸收,因此,饮水是人们矿物质的重要摄取途径。纯净水含很少或不含矿物质,过去主要用于热电厂锅炉、电子工业洗涤、集成电路板等。饮用纯净水要慎重为之,尤其是对儿童、老年人和孕妇是不适合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饮用水必须符合六个条件,即:不含有害物质、含有适量的矿物质、硬度适中、含氧丰富、水分子团小、pH值为弱碱性。纯净水基本上不含矿物质,硬度接近于0,含氧量极少(蒸馏水为0),水分子团大(>100Hz),pH值6.0左右,为弱酸性。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硬度不得小于50mg/L(以CaCO3计),欧共体和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硬度要保持60以上。显然纯净水不符合健康水的条件,没有营养,更谈不上优良的营养价值,那怎么能称绿色食品呢? 三、长期饮用纯净水影响身体健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六大营养素中最重要的一种,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安排资金建设饮水工程,重点解决了中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农民的吃水困难问题,但仍有一些地区的农村饮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工业污染、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初步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3亿多人,其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约有650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00万人。 据了解,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长期饮用苦咸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的地区,易导致疾病流行,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血吸虫病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有些地区与饮用水水源有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稳定,成为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妇女儿童受危害最严重。要减少疾病、拯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群众身体健康,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取水不便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的迫切需要。 二、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等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农村的饮水设施以传统、落后的分散供水为主,与城市供水有相当的差别,饮水安全问题很多,是我国农村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也是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已与农村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别。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饮水安全问题不解决,这些目标和构想就难以实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可减少疾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农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我国饮用水安全管理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饮用水安全管理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体系,但与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需付出较大努力。本文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饮用水安全监管、法律和政策三个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在总结国外饮用水安全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可操作的饮用水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建设方案,配套政策及相应的实施路径,为建立健全我国饮用水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我国解决饮用水安全管理问题的能力提供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支撑。首先,通过对我国现存饮用水安全监管体系的分析,梳理了我国涉水行政部门的职责。 针对供水安全监管关节亟待加强的重点环节,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和后果,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提出了以地方政府对饮用水安全负总责为核心的饮用水安全管理机制。其次,通过对我国现存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的分析,梳理了我国现存与水相关的法律体系。并针对法律体系不健全、部分法律层级低、法律内容缺失、法律之间协调性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最后提出了以《饮用水安全法》为核心的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框架建议,初步搭建了《饮用水安全法》的法律框架,并撰写了部分条文。此外,还建议修订和调整《城市供水条例》等多部法规和规章,立足构建完善的水安全立法体系。 最后,通过对我国现存饮用水安全政策体系的分析,梳理了现有政策文件。并针对当前全流程供水安全环节政策缺失现象,提出相应的政策对策。典型政策建议主要有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特许经营政策、二次供水行政许可等。本论文通过对现有饮用水安全监管、法律和政策的具体分析,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理清了涉水事物中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供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水质监督、风险评估、应急响应、责任追溯、信息共享等机制,形成了一套以监管为主体,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支撑的新型饮用水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我国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第一批重大专题研究方向及要点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第一批重大专题 研究方向及要点 1、水利发展阶段研判与“十四五”发展重点研究 “十四五”水利发展战略选择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事业。综述国内外水利发展历程演变及其变化特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演变趋势,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水利发展的阶段和定位,研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在防洪抗旱、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的阶段性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2、水利发展主要指标设置和保障标准预测分析研究 科学设置和分析确定水利发展指标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水利发展的新需求,深刻把握水利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基本内涵,研究提出具有方向和导向性作用的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依据保障标准,分析测算“十四五”时期水利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值,并进行可达性分析。 3、水利工程补短板思路与重点研究 研究“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下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水利工程补短板的标准体系,分析水利基础

设施网络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短板,研究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补短板的战略布局和建设重点,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在防洪、供水、生态和信息化等方面补短板的思路与举措。 4、水利行业强监管思路与重点研究 分析水利行业强监管法治体制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原因,深入研究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要求下,水利行业强监管法治体制机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提出在法治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强化水利行业监管的目标、思路、措施和政策建议。 5、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与模式研究 分析总结我国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估生态流量保障情况,分析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标准,提出我国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对策,以及生态河湖治理方向与模式。开展不同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6、国家水安全保障的战略重点研究 分析我国水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研判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评估我国水安全风险防控的能力和潜力,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等领域,建立水安全评估标准体系,提出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重点及实施路径,提出加强水安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和人的身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

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

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 年) (二○一一年十二月) 前言 目录 第一章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 第一条概述 第二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三条指导思想 第四条基本原则 第五条规划编制依据 第三章规划范围与目标任务 第六条规划范围 第七条规划期限 第八条规划目标 第九条规划指标 第十条规划重点任务 第四章实施策略 第十一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建设 第十二条饮用水水质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 第十三条饮用水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 第十四条水性疾病监测能力建设 第十五条饮用水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第十六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第十七条饮用水水质卫生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第十八条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近期实施意见 第十九条投资估算

第二十条投资来源构成 第二十一条近期实施意见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二条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 第二十三条重视科学研究,增强技术支持 第二十四条保障资金投入,畅通财政渠道 第二十五条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 附表 附表1 省级疾控机构饮用水卫生检验能力状况 附表 2 地县级疾控机构饮用水卫生检验能力状况 附表 3 实验室大型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 4 实验室大型检测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 5 实验室水质监测能力配套投资估算 附表 6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7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8 现场快速检测能力配套投资估算 附表9 水性疾病数据库和现场诊断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10 水性疾病数据库建设投资估算 附表11 水性疾病现场诊断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12 水性疾病现场诊断设备投资估算 附表13 水性疾病监测点实验室诊断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14 水性疾病监测点投资估算 附表15 应急能力建设投资估算 附表16 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 附表17 省级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附表18 市县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 附表19 水质在线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 附表20 水质在线检测投资估算 附表21 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投资估算分项汇总表

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影响

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而我们在利用水资源时往往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带来诸多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本文则阐述了中国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影响,以引起中国人们对水资源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关键字:水资源水资源安全水危机影响减少水土流失 近年来,水危机渐渐向我们走来,水资源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而水资源安全问题之所以会被社会如此关注,是因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近50年来,中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到2004年底,已累计建成江河堤防长达27.7万公里;建成水库8.5万座,形成了约600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5625万公顷,除涝面积212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的1/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3的条件下,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经济高速发展,水利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国在水资源安全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土地少,北方水少、土地多。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1/3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中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的水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约1100万公顷,80-90年代约2000多万公顷,近5年来,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上升到3300多万公顷,因旱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5%左右。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中国平均农田因洪涝灾害受灾面积937万公顷,而1990-2000年的十年间,年均受洪涝灾害面积为1580万公顷,因水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3%左右。 二是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我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是,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从1980年到2004年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25%,而农业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全国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88%下降到2004年的66%。

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5-11-10T16:06:59.37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作者:裘燕春 [导读] 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目前中国水环境很脆弱,水源一旦污染,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 裘燕春 (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城市供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是构筑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成为饮用水安全头号问题,传统的制水工艺,已不能满足日益恶化污染原水水质的净化处理要求。本文通过对水源、制水、输配水管网等方面,就目前的城市供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供水安全;水源;水处理工艺;输配水管网;绿色水处理工艺 目前中国水环境很脆弱,水源一旦污染,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如污染持续存在,原来的水源就会失去水源的功能。如今人们更加关注供水安全,2007年我国新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其中水质指标由1985版中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消毒剂指标由1项增至4项;毒理学指标及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均提高了检测项目。新标准加强了对有机物、微生物和消毒等方面的要求。但目前我国供水安全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及采用绿色水处理工艺三方面进行阐述。 1.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1.1水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是威胁城市供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续8年对35个大中城市约12000个取水口水源水样检测表明,达到Ⅱ类水样标准的水样数量比例由2002年的24.8%下降到2009年的8.6%。一些位于降水量充沛或水系发达地区的城市,周围水源污染严重,水源水质已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水污染是影响供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1.2净水工艺总体落后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水厂还是采用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随着水源污染的加剧,水体中的有机物成分不断增加,其中,部分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如持久性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物、“三致物”等,难以被常规水工艺去除。常规的处理工艺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率仅为50%,氨氮为10%,对有机物通常仅限于NOM的去除,去除率也只有10%~50%,平均为30%左右。这种常规处理的出厂水不能满足饮用水水质要求。不少水源水质是变化的,但现在的处理工艺缺乏应急处理,不能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的要求。 1.3输配水管网老化破损 中国城市目前的输配水设施存在老化和腐蚀现象,管网更新改造较滞后,不少地方市政给水管网还使用钢管和灰口铸铁管,输配水管道材质落后现象普遍。因管网老化腐蚀污垢等原因造成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4 管网二次污染 自来水通过管网、加压提升和二次供水系统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到用户,水的质量下降甚至变成不合格水,形成二次污染。很多城市仍然存在大量的较为落后的二次供水设施,且管理分工不明确,监督管理不到位,如用户蓄水水箱或地下水池未定期清洗,人孔盖松动,消火栓不常使用或检修形成死水区等,污染现象极易发生。 2.解决供水安全的措施 2.1水源 2.1.1完善相关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应法律基础上,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水资源状况以及工业、农业发展水平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可操作性的水源保护及防护法规,进行水源地规划、建设和保护。 2.1.2水源的选择 每个城市周围都有一些水质较好的水源,采用原水优质优用,加强用水规划,将优质水源优先用于城市供水;远距离引水,远距离取用水质较好的原水;兴建水库。有的城市具有修建水库的条件,有的地区有兴建农用水库的规划,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加强水库水源的保护,为城市提供较好的水源水。 2.2.1强化常规处理工艺 根据目前的水源地水质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出厂水水质,应当根据当地的水源水质、气温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强化常规改造,同时加强运行管理。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可以降低出水浊度及细菌、病毒、铁、锰等的浓度,并降低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活性有机物含量,抑制氯消毒副产物形成。主要有强化混凝、强化沉淀与气浮、强化过滤、优化消毒等。 2.2.2 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改造 随着有机化工、石油化工、采矿、农药、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水源水污染的有害物质数量也逐年增多。水源水中的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很难通过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当原水水质超过Ⅲ类水体且有机物总量或单项有机物、氨氮浓度等长期超标,或经强化处理工艺改造仍不能实现供水水质达标,要按照原水水质和超标项目的特点,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比选采用预处理、深度处理技术或预处理与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净水技术。预处理方法有生物预处理法、化学预氧化法、粉末活性炭法等。主要的深度处理办法有粒状活性炭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膜分离技术(主要为微滤和超滤)。 2.3输配水管网设施改造 因管网老化腐蚀污垢等原因造成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改善管网水质是提高供水水质的重要环节。可采用以下措施改善管网的水质。 2.3.1强化净水工艺去除水中营养物质 水质生物稳定性主要与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无机营养物等微生物生长基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处理水进入管网之前使水中营养基质含量降至适当的水平,可有效地抑制微生物在管网中的再生长。对各种水处理工艺进行评价、优化和组合。采用常规处理、生物处理、活性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李圭白: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 时间:2009-12-08 来源:水世界作者:李圭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分两方面:一个是水质问题;另一个是水量问题,我主要讲水质问题,就水质问题,一个是水的生物安全,另一个是水的化学性安全问题,这两方面构成了保障饮用水质安全的主要方面。 我国的水环境,水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有机污染和氨氮,由于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使我们国家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所以我们近年来也不断的出台各种饮用水质标准,2006年我们国家颁布了新的国标,水质指标达到106项,和国外饮用水水质指标基本上接轨。一方面我们水环境水质比较差;另一方面饮用水指标大大提高了,形成了比较大的矛盾,也是挑战,正是这种矛盾、这种挑战对我们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国家现有的水的处理技术谈一下城市饮用水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过程。 我们知道,20世纪以前,城市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水分烈性传染病流行,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这使人类面临着一个重大的生存安全问题,这就是生物安全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初,研发出了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工艺,我们把这个工艺称之为常规水处理工艺,使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可称之为第一代工艺。上世纪50年代又发现水中间病毒性疾病的流行问题,为了控制病毒性水界流行病的传播,人们发现这些病毒在水中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吸附在颗粒物质表面存在,如果我们能够把水中颗粒物质浑浊度大大降低,就可以显著减少水中间病毒的浓度,再经过第一代工艺处理以后仍然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毒,浊度原来是作为生活饮用水感性指标考虑的,现在具有了生物安全性的作用,所以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美国列出了微生物学指标,对浊度的要求,大大推动了第一代工艺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又发现了一些有毒物,这些物质能够致癌,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害,人类又一次面临饮水安全问题,这次遇到的是化学安全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开发出了在第一代工艺基础上增加臭氧颗粒活性炭的工艺,我们称作第二代工艺,国外把它作为通用的工艺来推广,国内也继续在推广这样的工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