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南京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南京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南京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南京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称赞/称心如意请帖/俯首帖耳婢女/不无裨益

B.测量/量人为出当权/独当一面契约/锲而不舍

C.稽首/无稽之谈曝光/一曝十寒谬误/寥若晨星

D.干练/天干地支差遣/差强人意剽悍/虚无缥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湛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国产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成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却票房榜中出局,这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D.作为南京城市形象符号之一的梧桐树,负载了丰富内涵,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与梧桐树保护的关系,要用经济与文化统一的视角。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4分)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1)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2分)

答:▲

(2)材料提到的法国作家雨果,著有长篇小说《▲》;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出自现代

作家▲的戏剧作品《雷雨》。(2分)

4.近年来,更改老地名的现象屡见不鲜。请从以下两例中任选一个拟写赞成或反对的看法。要求:说出两条理由,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1)“砧杵桥”改名为“珍珠桥”

(2)“仁怀市”拟改为“茅台市”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关桥老僧事

朱辰应

①里巷之侠,有尺寸之长,则思自表见于世。予读徐丈学观所传关桥老僧事至奇,顾.溷迹

浮屠以老,何与? 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呜呼!有明之季,戎政不修,而御.下过急,试一不效,即从而弃之。既已无所归,则往往颓坠放废,老僧殆其流欤?惜乎老僧英略武备,仅见于关桥,而社稷已堕壤矣。

②关桥吾禾郡治东南之通衢也。崇祯间,老僧偕其徒结庐驻锡,气昂藏,不善作缁流态。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问其出处,笑不应。乡之人多忽之。

③顺治二年秋,大兵南下,游骑及关桥。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骑至,厉声叱之,不退。乃引弓射,三射,三握其镞,兵刃交进,鼓声四起。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骑皆咋舌惊去,戒弗犯。当是时,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遥见老僧出门前斗时,旌旗蔽空,甲盾森列,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所向莫当,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既免,各归家,率老幼然香礼拜,老僧笑不纳。

④后数年,老僧出访名山,竟不知所终。或日:“老僧尝自号海涵,谓其徒曰月照。精拳棍,类少林家数。”或日:“人尝从老僧游,遭遇官兵,急不及避。俄.营帅传入见帐中,握手泣下,劳苦如平生。窃听其语,若故为军官者,终莫得其真。”徐丈云。

⑤予既慨老僧溷迹浮屠,不克.表见于世,而复惜徐文有文,而行之不远也。爰节次纪之,以备外史氏采择。(选自《清谷文钞》,有改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顾.涸迹浮屠以老顾:但、不过

B.而御.下过急御:任用

C.俄.营帅传人见帐中俄:忽然

D.不克.表见于世克:能够

6.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

......老僧“英略武备”的一组是(3分) ( ▲)

①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

②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

③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

④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

⑤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

⑥精拳棍,类少林家数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明末不整治军政,朝廷用人无方,致使许多英才颓废堕落,老僧原来是军官,虽混迹于僧侣之中,但不同于稍有一点长处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现的一般里巷侠客。

B.顺治年间,清兵南下,面对游骑的呵斥与多次射击,老僧独立关桥,搏杀迎击,所向无敌,使游骑惊恐地离去,百姓最终免遭战祸,各自归家。

C.老僧是“至奇”之人:带着徒弟筑屋修行,行为却不同于二般僧人,问他出处,笑而不应;击退清军后对乡里老幼的焚香叩拜,也笑而不纳;后来出访名山,不知所终。D.作者读了徐学观老人所记载的关桥老僧的事略,叹息徐氏之文流传不广,于是查考老僧行迹,加以删改编写,来准备给野史编写者采纳选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3分)

译文:▲

(2)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4分)

译文:▲

(3)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温台

[唐]朱放

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雨夜

[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渺渺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3分)

答:▲

(3)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苟子《劝学》)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3)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辅车相依,▲。(左丘明《左传》)

(6)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西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1~14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进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迭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抢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

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乖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同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叉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一”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这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_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1.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说说“最惧怕寿风的,莫过于积雪了”中“积雪”的含义。(2分)

答:▲

(2)“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表达了老哑巴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12.老哑巴的“春天”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括。(4分)

答:▲

13.第②⑥⑦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答:▲

14.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5~17题。

生化学家邹承鲁

①因为有糖尿病,几次提出想吃冰激凌都被拒绝。女儿最终还是给他买来了,吃完这杯他喜爱的甜美的冰激凌,83岁的邹承鲁I心满意足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②在南开中学和西南联大求学期间,邹承鲁似乎没有节假日,整天沉浸在查阅文献、思考问题和撰写科研论文之中。为人师后,有一次一名学生准备发表一篇论文,论文中涉及的数据比书本上列出的数据高出了一倍。他苦苦思索,在论文发表前,突然发现数据之所以高出一倍,是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正是因为对科学发自内0的热爱和尊重,他才不敢对科学有丝毫懈怠。

③上个世纪60年代,邹承鲁作为主要参与者,共同完成了人I合成牛胰岛素的研制工作。这一重大成果,使他成为中国生化科学界的权威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有人为他惋惜,他说,做研究的时候就没有想得奖的事情,为得奖而工作,不可能成为好的科学家。

④邹承鲁最大的憾事是各种政治运动使他在科研上的时间太短,否则或许可以做出更多的事情。他无法逃脱时代给他的局限,所以晚年一直在追赶时间的心态下工作。先前没有安定的研究环境,如今有了,科学界却刮起了浮躁之风,所以他着急,所以他批判。

⑤如今人们在纪念他的时候,议论最多的不是他的科学成就而是他的“说真话”。

⑥当年剑桥求学,邹承鲁在向《自然》杂志投的第一篇论文中习愦巨地署土导师的名字,却被导师删掉,他很是震撼。担任导师后,邹承鲁首先打破了中国科学教育界导师署名的潜规则。

他曾说:“最可恶的是仗势署名,这是一种欺人的方式。”当选中科院院士不久,面对逐渐蔓延的

学术造假现象,邹承鲁首次在科学界提出“科研道德”问题:“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个别人甚至不择手段剽窃他人成果,就更令人不能容忍。”

⑦邹承鲁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有一次评选院士,候选人来找他,希望得到照顾。他不客气地说:“院士选举条例有规定,如果个人搞公兼,就取消资格。你最好别再找我了,下次再这样我就公开了,这样你的资格就会被取消。”

⑧2004年他和同行联名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严辞抨击人治下的科技体制。认为计划经

济时代的科技管理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这是邹承鲁晚年向中国科学界投下的最后一颗重磅炸弹。

⑨这个有性格的老人“不识时务”的举动,使他在公众中赢得了“科学界真理斗士”的赞誉。

⑩回顾邹先生的一生,有一幕令我们难以忘怀:上世纪50年代,刚从英国回来的邹承鲁参加一个学术研计会,一位老先生正在前面慷慨激昂地发言,突然,他从后排座位上站了起来,直率地说:“我不同意您的看法……”

15.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邹承鲁是“科学界真理斗士”的。(6分) 答:▲

16.从全文来看,邹承鲁为什么会坚持“说真话”?(6分)

答:▲

17.文章开头和结尾刻画传主都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七、作文题(70分)

18.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很多,但习惯之后你又有什么样的经历或感悟呢?

请以“习惯之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南京市盐城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即评分标准 2011.05

1.C(C.qǐ/jī;bào/pù;miù/liáo。A.chēng/chan; tiě/tiē;bì。B.liáng/liàng;dāng;qì/qia。D.gàn/gān;chāi/chā;piāo)

2.D(3分。A项语序不当,“因为”应放在句首。B项搭配不当,“越来越重”和“职场竞争”不搭配;“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不能并列。C项成分残缺,应是“从……中”)3.(1)文学作品要有留白,读者可以自由地思索、判断。(2分。每点1分)

(2)《巴黎圣母院》(或《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海上劳工》);曹禺(或万家宝)(2分。每点1分)

4.答案示例:

(1)赞同改为“珍珠桥”:易写易记,朗朗上口;水似珍珠,寄予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或赞同保留“砧杵桥”:内含古诗文典故,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富有生活气息。)(5分。每条理由2分,修辞1分)

(2)赞同改为“茅台市”:符合经济时代的特征;加强了对地方产品的宣传,因为“酒好也怕巷子深”。(或赞同保留“仁怀市”:仁德播后世,关怀流四方,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同时具有浓厚的历史感。)(5分。每条理由2分,修辞1分)

5.C(3分。不久)

6.B(3分。①为“至奇”表现;⑤为侧面烘托;⑥为他人揣测,属侧面烘托)

7.A(3分。“原来是军官”错)

8.(1)我考证他的行为,大概也是在当时失意的人的作为啊。(3分。“考”、介宾后置句、语气各1分)

(2)全乡人都扶老携幼,像狐狸兔子一样逃窜潜伏,从芦苇丛中探头窥视。(4分。“举”、“狐兔”、“窃”、语言通顺各1分)

(3)从此无论知道的与不知道的,(都)才叹服老僧本来就不是一般的人。(3分。“无问”、“固”、“非常”各1分)

[附]译文

里巷中的侠客,稍有一点儿特长,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现自己。我读了徐学观老人所记载的关桥老僧的事略感到非常奇特,但是老人混迹于僧人中而终老一生,(这是)为什么呢?我考证他的行为,大概也是在当时失意的人的作为啊。唉!明代末年,不整治军政,且任用下属操之过急,试用一次不见效,就随即抛置一旁。(这些人)既然已经无处归附,就往往颓废堕落,放纵自己,老僧大概是他们一类人吧?可惜老僧的英略武备,仅仅表现在关桥一战,可是国家已经灭亡了。

关桥是我们禾郡治所东南的交通要道。崇祯年间,老僧带领他的门徒在此筑屋修行,气宇轩昂,不善于表现出一般僧人的情状。经常整日端坐,有拜访他的人,只是瞪着眼睛看不起身。问他出自何处,也只是笑而不答。乡里人大多轻视他。

顺治二年秋天,清兵南下,游骑到了关桥。老僧拿出所持的禅杖,扛着上前,依桥而立。游骑到了,大声呵斥他,也不后退。于是拉弓射他,多次射,他多次握住箭头,兵刃交接,鼓声四起。老僧迎刃而上,击杀了数十人,游骑都咋舌惊恐离去,告诫不要触犯他。正当这个时候,全乡人都扶老携幼,像狐狸兔子一样逃窜潜伏,从芦苇丛中探头窥视。远远地看见老僧出门上前格斗的时候,旌旗遮蔽了天空,盔甲盾牌排列得繁密森严,老僧奋身在雪白的兵刃中搏击战斗,闪烁腾伏,左冲右突,所向无敌,乡里的男人妇女,没有不颤栗流汗、拍手叫喊的。

从此无论知道的与不知道的,(都)才叹服老僧本来就不是一般的人。已经免除战祸,乡人各自回家,所有老人孩童烧香叩拜,老僧笑而不予接纳。

后来数年,老僧外出拜访名山,最终不知到哪儿去了。有人说:“老僧曾经自号海涵,称他的徒弟叫月照。老僧精通拳术棍法,像少林派的路子。”有人说:“有人曾经跟从老僧出游,在路上遇到官兵,急忙中来不及躲避。不久营帅传令到大帐中见面,老僧与营帅握手流泪,像平生好友一样问劳问苦。私下听他们的谈话,好像老僧过去是做过军官的人,终究没有人得知他的真实情况。”这是徐学观老人所说的。

我既感慨老僧混迹在僧人中,不能够在世人面前表现出来,又可惜徐学观老人写了文章,却流传不广。于是加以删改编写,来准备给野史编写者采纳选用。

9.(1)“渺渺天涯”表现了担忧之情;“浮云流水”表现了不舍之情(2。每点1分)

(2)诗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怆的秋夜孤吟图。庭院幽深,瑟瑟秋风,摇动翠竹,掀动帘幕,客房者惟有孤灯相对,自吟自怜。(3分。特点“萧瑟凄怆”1分;画面描绘2分,其中“帘”“竹”“院”“客”“灯”每两个意象描绘合乎情境1分)

(3)同: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1分)。第一首“何必”表达了面对别离的豁达,对朋友的宽慰(1分);第二首“无端”表现幽怨之情,“思乡万里心”表现思乡之情;(1分)。异:第二首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1分),“一夜空阶雨”烘托思乡之情(1分)。

[附]鉴赏

听听那冷雨……

——张咏《雨夜》赏读

【北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张咏是北宋名臣,家在濮州鄄城(今山东境内),一生多在朝外为官,辗转鄂、蜀、秦等地。真宗咸平二年知杭州,晚年又知升州(今南京),其诗多有怀乡思归之作。此诗约作于知鄂州崇阳(今湖北境内)时。

这是一首宦游怀乡诗,风格平夷妥帖,语言谐婉自然,情致悱恻动人。

首句写景,从官舍的室外空间环境起笔,用侧面描写手法表现秋风秋雨的萧瑟凄凉,暗扣诗题“雨夜”。“萧萧”二字使人宛然听到凌厉的秋风掀动薄薄帘幕、摇撼森森翠竹的飒飒之声,冰凉的秋雨敲打窗棂、洒落竹叶的沙沙之音。一个“深”既表明时节逢秋,凉意袭人;又突出写院落之幽深寂寥,暗示了诗人怀乡情愫之深沉。“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如此“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景象,尤其使客居他乡的人黯然伤神。此句以景传情,为下句写人物怀乡的心理、行为埋设了伏笔。

次句紧承上句,画面转向室内,写客居者独处幽居生活的茕茕孑立、郁郁寡欢之状。“客怀孤寂”是直抒胸臆,这种“孤寂”感在那样的雨夜昏室的肃杀凄怆的环境中更是无法逃避。总不能就这样如同槁木一般在昏黄的灯下枯坐着吧!如何消遣这无边的孤独和寂寞呢?也许,战胜这种情感孤寂的唯一的方式是诗歌。于是,他自吟自唱,同自己的心灵对话。“伴灯吟”,然而没有知音来赏,惟有荧荧一盏孤灯相对。这种自守寒窗、形影相吊的处境,怎一个愁字了得!读到此处,或许你可以依稀看到诗人眼角的斑斑泪痕了。

第三句转折一笔,再次写景,主要从听觉角度写,以声来衬静。长夜漫漫,孤吟独唱得久了,倦了,累了,腻烦了,正当恹恹欲睡之时,他越来越清晰地听到了“雨打空阶”的声音,这凉凉的秋雨,一点点,一滴滴,不知疲倦地溅落在自己的耳畔。这可是异乡永夜的断肠销魂的音乐!“夜雨”“空阶”“孤灯”“幽舍”这些意象是中国古代别离诗中最常见的意象。如六朝诗人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中的“夜雨滴空阶,吹灯暗离室”,又如温庭筠《更漏子》中的“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都格外使人伤悲。此诗不避庸常,择取这些习见的意象,营造出一个凄美的氛围。“空”字极耐把玩,一则表明夜深人寂,院子杳无人迹;二则表明内心深处因身不在家园而起的莫名的恐慌;那台阶其实也并非空,风吹雨打,满地是“憔悴损”的竹枝竹叶,而诗人偏偏言“空”,主要是为了强调客居者远离故乡的种种理想失落、人生幻灭之感。“无端”两字用得神妙,无端是“没来由,没道理”的意思,“雨打空阶”本是自然情形,而诗人偏偏见怪;这虽无理,但有趣。秋雨不懂抚慰诗人的怀乡之痛,兀自淅淅沥沥,不绝于耳,岂不更令人忧愁郁闷!

结句铿锵悦耳,浑厚苍凉。“滴破思乡万里心”,又由自然环境转移到人的心境。诗人善于打通客观景象、物象与主观情绪、心态这二者之间的关节,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填充的空间。那冷冷秋雨,怎的就如此的不近人情,不解人意,仿佛硬生生地要在本就支离破碎的心上再錾下几道印痕!这一夜,雨的搅扰,使他辗转无眠。“滴破”化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秋雨》(其二)“冷露滴破梦”,将“客怀”的内涵具体化。“万里”与“一夜”呼应,“万里”之遥与“一夜”之瞬构成强烈的时空对比,强烈地突出了诗人乡思之切:这一夜之间他仿佛是插上翅膀,飞越了万水千山,梦回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破”字下得沉重有力,极化了诗人思乡的痛苦与酸楚。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乖崖集提要》中说张咏的诗“特其光明伟俊,发于自然,故真情流露,无雕章琢句之态”。这首绝句取象平易,用字浅近,情意真切,善于转化前人诗句而剪裁出清新、幽深的意境,给人以隽永的回味。

10.(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4)小园香径独徘徊(5)唇亡齿寒(6)为生民立命(8分。每句1分)

11.(1)①自然界的积雪;②人与人之间的冷漠。((2分。每点1分)(2)①对美的热爱、对爱的渴望;②能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喜悦。(2分。每点1分)

12.(1)自然界的春天;(2)充满着爱与美的生活环境;(3)有平等的生活权利;(4)有尊严的生存地位。(4分。每点1分)

13.(1)结构上与前两处描写达子香花开放形成呼应(2分);(2)达子香花“依然”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发生了改变((2分),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思考,深化了主题(2分)。(6分。每点2分)

14.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

(1)地位:都是底层无名小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尊严。

(2)环境: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冷漠。

(3)性格:都勤劳、善良。

(4)命运:都受到伤害,结局都很悲凉。(6分。每个方面2分。答出三点即可)

15.(1)批判科研道德的堕落;(2)痛恨院士评选的公关行为;(3)抨击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6分。每点2分)

16.(1)热爱并尊重科学;(2)痛恨当代人浮躁,不珍惜良好的科研环境;(3)崇敬导师的品质;(4)忧虑于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受到阻碍。(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7.(1)细节描写;(2)①突出了传主纯真、直率的性格;②增强了传记的可读性。(6分。每点2分)

18.见《等级评分标准》。

南京市盐城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即评分标准 2011.05

19.星澜取素纸铺于墙/即就兰影/用墨浓淡图之/日间取视/虽不成画/而花叶萧疏/自有月下之趣(6分。每处1分)

20.梅、竹、菊(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

21.肖(真或像)、趣(2分。每点1分)

22.A、C(5分。A项中,陈琳是袁绍的属下;C项中,“河街的吊角楼”未象征人物的命运。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

23.(1)拿侬是一个忠心耿耿、勤劳能干的佣人(3分),三十几多年始终伺候葛朗台一家,并包办了他家中的一切杂活(2分),

(2)背景:宝玉是在科举高中、宝钗怀孕后离家出走的;觉慧是在鸣凤死后离家出走的。(2分)

意义:宝玉用消极的方式实现了对仕途经济的背叛;觉慧用积极的方式实现了与封建家庭的决裂,具有反封建性。(3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24.滞后性、独立于官方、灵活性、直接源于民间。(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25.构成对官方统计的有益补充;能矫正和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实现对政府施政行为的监督。(6分。每点2分)

26.在制度上予以改革,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在法律上予以认可。(6分。每点2分)南京市盐城市三模评分补充细则及范文

3.结论应从作者(或作品)和读者两方面加以概括,答到“留白”和“参与”类的意思即可。如“留白”也可表述为“留给一定空间(想象空间)”“留下悬念”等,“参与”也可表述为“读者自己思考(思索、发散思维)”等。两者的顺序不论。如只用一句话表述,但包含了两方面意思也算对,如“文学作品要留给读者自我思考、抒发见解的空间”。

4.补充答案:

①赞同“珍珠桥”。砧杵、珍珠,本为谐音,改后对百姓生活影响不大;体现时代发展,旧事物的消亡;通俗易写易记,朗朗上口;寄予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水似珍珠,形象写出桥下流水的清澈美丽。

②赞同“砧杵桥”。改后不便于以后历史查证;改名后就像把一个古朴的农妇改装为一个珠光宝气的贵妇人,失去了历史内涵;含励志之意,“铁杵磨成针”。

③赞同“茅台市”。茅台享有盛誉,注重地方文化保护。

④赞同“仁怀市”。名如其城,城市恰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历史悠久,富有古韵,富有传统的文化积淀;“仁怀”,心怀仁厚,注重道德情操的陶冶;有历史意义,提示人们勿忘历史;“茅台市”太过庸俗,过于现代化,更改老地名,似将一首古诗全换成现代文,失去了那种古韵。

(注意答案中须包含两点理由,如仅从正反两个角度说同一个理由,只能得一半分)

8.(1)“考”译为“考查(察)”“查考”也可,理解为“观察”“查阅”“研究”不可;“盖……也”必须译为推测语气,译为“就是……呀”不给分。

(2)“狐兔”必须译为名词作状语,如“像狐狸兔子……(一样、一般)”“狐狸兔子般……”,也可采用互文形式,翻译为“像狐狸……,像兔子……”;如果把“狐兔”直接作为主语处理,不得分。

(3)“无问”译为“不论”“不管”都可,重点在“无”上,“问”字不译或译为“询问”等正确,但“无问”译为“不再问”“不用问”不给分。“始”译为“才”“才开始”都可,译为“开始”“始终”不给分。“固”译为“一定”“果然”“一直”不得分。

9.(1)“渺渺天涯”:答“惆怅”“牵挂”“前途渺茫的落寞伤感”等情感,或扣“不知何时相见”“相隔之远”而生的情感,都正常判分。

“浮云流水”:答“不舍”“追随”,或扣“相伴相随”而生的情谊都正常判分。

(2)特点答“孤寂”“冷清”等类似词语均可,画面描绘判分标准不变。

(3)“同”“异”答题顺序不影响判分。抒情方式、诗歌情感的分析踩点给分。第一首“何必”中“豁达”“宽慰”答到一点即可给1分;第二首“无端”中“幽怨”“思乡”答到一点即可给1分。“异”中“间接抒情”答“借景抒情”等“景”“情”关系词语也可。

11.(1)第一题第二得分点答为因受到冷遇而形成的心理感受如“孤寂”“悲伤”“凄凉”等可给1分。

(2)第二题第二个得分点答成“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可给1分。补充第三个得分点:“对花的喜爱”。本题满分2分。

12.第三点答成“有爱情”或者“有普通人一样的家庭生活”同样给1分。

13.第二个得分点针对“反衬”或“对比”的手法运用进行分析,同样可给2分。第三个得分点大意对即可给分。

14.补充一个方面:“都对生活有追求或渴望被尊重”。

15.第一点抓住“科研道德”、第二点抓住“院士评选”、第三点抓住“科技管理体制”作答即可。超过5点倒扣1分。

16.答到“性格(品格、品质)使然”也可给2分。

17.(1)描写手法超出一点不得分;手法答错,作用答对正常判分。

(2)作用①答“突出性格”即可,具体性格不做得分点;答成“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等也可。②答成“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感染力(表现力)”等也可。

23.拿侬的性格:忠诚、善良、节俭、能说会道、善解人意等,只要符合人物性格即可。

拿侬的身份:仆人、女佣、服侍等能表明主仆关系的词都可。

24.背景:宝玉和觉慧各答1点即可。

宝玉科举高中(中举、考取功名等),或宝钗怀孕。

意义:主题共同得1分,方式不同各1分,共2分。

主题:反抗、决裂、背叛、讽刺等。(1分)

方式:宝玉:消极、逃避、消隐等;(1分)

觉慧:积极、对新生活的追求等。(1分)

26.给予合法身份。意思对即可。

作文部分

一、审题立意

“习惯”和“习惯之后”既有联系又存在较大差别,二者都和“习惯”相关,而“习惯之后”更侧重于“之后”的内容。“习惯之后”,写作重点在于对“习惯”后的反思。譬如,可从以下角度思考:①“习惯之后”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重新审视、修正或完全改变这一习惯。②“习惯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后果?(包括生活、心理、思维、人格等)写作时要更多地倾向现实生活,在对现实生活的叙写、议论之中表达感悟或认知。可以写与“习惯之后”相关的故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主题可褒、可贬,应作理性认识。可写“习惯之后”的喜悦与舒畅,也可以写“习惯之后”突显出的思维的定势、见识的平庸、审美的固化、自我的丧失、人格的沦丧、心理的扭曲等问题。

二、评分说明

1.基本原则

评分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重视写作基本能力,全面衡量构思、语言、文体等方面。从考生写作的实际出发,分等分类赋分,确保一定的区分度。

2.赋分等级说明

统一规定:①偏离话题,将“习惯之后”置换为“习惯”等,一律四类卷(含四类卷)以下赋分;②机械套用提示语的格式,先说“习惯”了什么,再说“习惯之后”的反思,而且两部分内容篇幅失当,一律四类卷(含四类卷)以下赋分;③文体不规范,一律四类卷(含四类卷)以下赋分;④生拉硬拽,没有“习惯之后”的内容,且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的文章,原则上都要在及格线以下赋分;⑤提倡以规范的文体写作,若有特殊的写作样式酌情给分;⑥记叙文重点关注故事、情节、立意和语言等,议论文重点关注论点、论证和论据。

(1)一类卷:(70—63)

内容体现了习惯之后的影响或后果,立意深刻、独到,具有一定个性。(正面和反面立意皆可)

(记叙文)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与“习惯之后”相关的故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进行描写,引发自己对“习惯之后”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议论文)能紧扣“习惯之后”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

(2)二类卷:(62—56)

立意准确,以“习惯之后”为主体来写。

(记叙文)故事情节生动,有细节描写,对社会和人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议论文)能扣住“习惯之后”,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上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概括能力强。

(3)三类卷:(55—49)

立意正确,能体现“习惯之后”的内容。

(记叙文)主体叙述的是“习惯之后”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结构较完整。但是构思无明显新意,语言表达一般,且有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议论文)能从不同角度解读“习惯之后”,形成几个相关联的观点或其中某一个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写成常规式的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

(4)四类卷:(48—42)

基本切合题意,有“习惯之后”的认识或感悟,但有一定的游离。

(记叙文)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语言平淡。(议论文)虽然观点正确,但观点与材料缺乏内在联系,只列举而不作分析,且观点属于大话、套话,或者论据材料陈旧老套等。

(5)五类卷:(41—28)

(记叙文)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体验或感悟又与“习惯之后”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明显毛病。(议论文)形式上是一篇关于“习惯之后”的议论文,但或者没有自己的中心观点,或者观点闪烁不明,或者观点和材料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或者缺少论证等。

(6)六类卷:(27—0)

(记叙文)故事情节明显低幼化,乱造“习惯之后”的故事,语言表达粗俗,前言不搭后语,文章主题不明。(议论文)认识浅薄、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结构混乱、随意组合不成章法的文章。

3.特别说明: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2/3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l0分。②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l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参考赋分如下:不满l00字,0—5分;200字左右,6一10分;300字左右,ll—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③语言粗俗、格调不高的,最高不得超过40分;思想情感庸俗低下的,即使完篇、切题,最高不得超过25分;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3分。④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得分数;卷面较差的,最多扣1分。

分类例文,仅供参考:

习惯之后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而微妙的,它不像火车转轨,“啪”让你一下换到另外一条道上,倒是更像慢性药,日积月累,药力慢慢发散,习惯后,药性已经渗入五脏六腑,人就好不自主跟着习惯走了。

中国文坛目前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习惯后时代,大家都习惯跟着“旗帜”、“潮流”,都习惯了逃避现实,都习惯了不说实话。

于是市场上充斥着以“主流文化”作为护身符、挡箭牌,赫然占据着畅销书架。不然就是写些花鸟虫鱼,性灵散文,文化大散文,忽悠读者去了另一个世界,忘记我们活在当下的责任

与使命。习惯啊,把作家们的毛都摸顺咯,本应个性张扬的棱角都被磨平咔!对于社会敏感话题,他们不敢碰触,怕惹事上身;对国民的劣根,他们不敢批判,现在作家是“都有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

这习惯后的时代不正与鲁迅笔下“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相契合吗?作家成了习惯的奴隶,成了潮流的奴隶。然而,我们需要“逆流而动”的作家。他们是能“打破习惯”的人,是能“睁了眼看”的人!鲁迅在《睁了眼看》中说:“中国作家对社会现实是没有正视的勇气的,甚至仰视、斜视都不能。”所以,要打破习惯,作家得先“睁开眼”。能“妙手著文章”的必先要有“铁肩担道义”。拥有广阔的社会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心忧天下的胸襟才是成就大作的先决条件。像费孝通先生所著《江村经济》是深入农村几十年而写成的,并不像现在某些作家将自己锁在“空中楼阁”里,像待字闺中的小姐,只凭想像虚构文字,写出了的仍是“不接地气”、“习惯之内”。

打破习惯,中国文坛需要“闯将”。前段时间李承鹏的作品《李可乐抗拆记》掀起了不小的波涛。并不是专业作家的他敢于对强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评头品足”,还些小说加以讽刺宣泄,我觉得他可被视为闯将之一了。他“闯”过的是习惯铸成的铜墙铁壁,是潮流形成的一道封锁线,是很多作家不敢碰的“禁区”。暂且不说这部作品从文学角度看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中国第一步拆迁主题小说”的名号是让他为历史所铭记、我也十分欣赏某杂文报刊将他的办刊宗旨归为“一本说真话讲事实的杂志”。它无疑是报刊中的一员闯将。可以为更多闯将抒发心声,针砭时弊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作家就是该显现出自己的棱角,站起来,逆流而动,用“匕首”和“投枪”打破这“习惯之后”的时代,闯出新天地。

(评分建议:一类65分)

习惯之后

当规则已然无法突破,左冲右突也只能头破血流乃至灭亡时。我便只能试着顺应,久之便成“习惯”。

“习惯”之力,可是有着莫大的威能。

不信?且看习惯之后,众生百态:方苞在《狱中杂记》里记述了一位“习惯”了坐牢的老兄,倘一日不在牢中便若有所失,以至于“皇恩大赦”后还想着法儿再犯点儿事回到牢里去。刘蓉在《习惯论》中记自己读书时于轩中踱步,久过地面一凹陷处,习惯以后,如履平地。一日凹陷填平,再履之竟以为地面隆起,颇不适应。由是观之,习惯以后,你们便被牵着、引着,因循着习惯的轨道。一旦偏离,也能将你拉回正途。

“吾国与吾民”似乎是最能体味习惯之妙处的,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之国民性形容为“老猾俏皮”。这正是一种圆融的生活态度,是习惯之后的产物,因为国人的棱角早已被习惯之力的锉刀磨平。彼此密密匝匝挨在一起,却绝无妨害对方的痛楚。于是习惯之后,囹圄便安逸如卧榻,坑洞也能平坦如康庄大道。国人久在习惯之中便不自觉,但被锉刀磨擦的痛楚却还记忆犹新,于是一旦有些人想要挣破这习惯的束缚,众人便惊惶了:“怎么?难道破了习惯,让我们再去受另一套习惯的磨制么?于是因磨擦的痛苦记忆而生出恐惧,因恐惧而生出维护旧习气的疯狂决心,只求“习惯”的国人开始主动借用这把锉刀去磨擦,教训少数人,甚至以习惯为乐、为荣,以挣脱习惯为耻、为害。习惯早已不是负担、枷锁,习惯是矛是盾,是杀人的工具。习惯杀人!三纲五常之类,国人不正是挥舞着这些过了一两千年么?

一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悦纳,习惯之后的人便真的只能凭着一股子“惯性”,死命地、飞快地向前行进,哪怕这条线路是通向无尽的深渊,也刹不住脚。由此而来的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崩溃与运行的停滞。如何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这一怪圈产生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国人的痛觉神经过于发达,因怕痛而坚决抵制一切触动既有习惯之人、事。因此,要想避免为习惯所累,

便只有钝化以至切除我们的痛觉神经,这样哪怕旧习惯的锉刀拼命阻止我们的挣脱,新习惯又让我们鲜血淋漓,我们都毫无痛感,因无痛而生勇气,因勇气而产生打破习惯的动力。当然,此处的无痛绝非运用于外来者融入既有习惯的过程中,因为那样只会生出没有的球体,绝生不出冲决旧体制的勇者。

冲决旧有习惯在今天仍显得很有必要,在一些民情汹涌事件的背后,我们依稀看到了“怀疑一切”的可怕惯性,而当民众对这一非理性精神形成习惯之后,对于社会发展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习惯之后,绝不应相着去适应,去维护,以至用它“杀人”。而应时刻保持警惕,在习惯运行失控时破壁而出。

(评分建议:一类63分)

习惯之后

爷爷走的那天,瑞雪纷飞。

奶奶挎着小竹篮——今天是去赶集。她将买好的、枯黄的烟草卷了又卷,折了又折,心想着又得挨老烟鬼的骂,跨入门槛时,却打了个激灵——老头子已经不在了。习惯了赶集买烟草,再为他点上,听着他叨叨的骂声,而现在……

奶奶微颤地拿出捂在心口的烟草,洒在了香火炉里。

亲人的离去也许会随时间消匿了印迹,但那些习惯呢?

令我家欣慰的是,奶奶倒显不出天塌下来的悲伤。可萧落的村庄,荒凉的田垄,也可逼得人生出淡淡悲苦来。但奶奶坚持不走。

叶落归根,我和父亲轻言劝慰,却不强求。

那日,我又被父亲派来劝说奶奶。砖囱生起几缕灰烟。进入厨房,奶奶生着火,一如平常烧饭。

“奶奶!”我叫得脆亮,害得奶奶将手中的碗打碎。

“你啊,不省心,这碗一打碎,又不知道你爷爷会怎么说道我。”奶奶忽然紧张起来,矗在原地,眼睛紧紧锁住木门,像是等待着什么的宣判。

我蹲在地上,困惑地向奶奶眨了眨眼。我这一眨,惊醒了奶奶,她不知所措地望了望我,明白了什么,面带歉意地苦笑,蹲下来拣拾着碎片。

奶奶的眼角里含着泪花。

妈妈事后告诉我,奶奶原来是不会做饭的,经常打碎东西。爷爷每每听见脆响,便从堂屋救火似的奔来,将奶奶臭骂一顿。

打的碗多了,自然挨骂也成了一种习惯。可这一次,奶奶习惯性地立身等着挨骂,可人却迟迟未来。

习惯了。奶奶经常这样对我说。

像是为这一切不寻常的举动找开脱,又像是在怀念着那些习惯。

人说越老越糊涂,也许真的是这样。

奶奶拿着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糖果招待我,却不知,我早已改吃巧克力。

一遍遍地重申,奶奶总是说,习惯了,我老是记得你喜欢吃的就是这种啊……

奶奶渐渐遗忘着什么,甚至隔壁老张家她都记不清。她只记得,老张让她从集市帯只鱼。当提着鱼兴高采烈地拜访时,老张家早已铁将军把门,这时,奶奶就会挠挠头,说,习惯了。

是啊,习惯了。当时光好如冰底水流淌时,带走了记忆的流沙,而沉淀在人生这个河床上的肥沃的河泥,就是泥沙。

物是人非,可总有什么东西是在的。无论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评分建议:二类58分)

习惯之后

习惯之后要有对人生经历的感悟,正如苏子游玩赤壁之后所说的“物与吾皆无尽也”的豁达感慨。

习惯,按达尔文的话说就是适应,习惯之后便是生存。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隐居我是很不赞同的。他先争着做官,说明他已经适应了当时的时局,习惯之后又放弃了,只可谓“只增笑耳”。他完全可以不送礼但仍为百姓办事,没准天天有酒喝还落个清官的美名。即使他被人排挤,他也可以做点别的营生,也不至于后来的那份凄苦。习惯之后,我们更懂得生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然后光逃避不行,我们更应当去完成更高的目标。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正是这份信念让拿破仑一步步地走向权力的颠峰。人生就如从平地到山坡,平地走得很顺,但上了山坡就要慢慢习惯,有的人虽然习惯了但却满足于现状在半山腰停留,而有的人却一步步向上爬,凭借着之前的经验到达了人生的顶峰。

现在,我们即将高考。班级里的竞争、排名的压力、父母老师的期待已经让我们习惯了。但是有的人却已经对这些麻木了,他们的习惯说白了是对落后现状的漠视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漠不关心。一切的压力全都变成了“最后的疯狂”的动力。但我说:“卷土重来未可知”。许许多多聪明的少年因为平日的不努力,成绩不稳定而不为老师理解甚至自暴自弃。但既然习惯了,既然没有重的心理压力了,为什么不就此奋起呢?反观另一些同学却是越战越勇,他们不仅习惯了学习的潮流,而且站到了风尖浪口,引领着学业的进行。

习惯之后,我们杜绝回避,杜绝平庸,因为谁也不是天生的胜者,谁也没有权利轻视你的强大。虽然离高考时日不多,但是你未必输在能动,兴许只是基础不够坚固,兴许只是心态不够沉稳。当你抛开一切杂念,勇往向前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比你刻苦的人被你甩在身后,许多安于现状的人于是渐行渐远,而那曾经让你看不见摸不着犹如水中月镜中花的成功也变得清晰可见了。

习惯了是可喜的,但重要的是习惯之后你干了什么?如果我是充满潜力的你,我会说一句:“鹿死谁手还未知呢?”然后笑应高考。

(评分建议:三类54分)

习惯之后

人生有许多事情不容得我们去挑选,去逃避,我们总是在不断的习惯中向着未来前进。什么是好?什么是孬?在习惯前谁也不知道,然而当习惯之后,有些人笑了,而有些人则哭了。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运动,不会停下也不能停下。我们只能在被碾过之后的土地上,在已经习惯之后去判断自己的得与失。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从柴油灯到电灯,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社会的现状。然而当我们从遗留的历史车辙向后看时,却发现在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也习惯了天更灰了,水更臭了。习惯之后,我们开始懊恼,开始明白去保护环境,于是我们又要去重新习惯,去习惯低碳,习惯节能。

在习惯之后,我们审视了自身缺点,后悔当初没有与环境自然友好相处。习惯之后的我们感悟到了环境的重要,也知道了习惯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嘴角淡淡的一笑并不能掩藏住我们哭泣的心。

习惯不分古今,习惯没有时代的差别,习惯只有好坏之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忍辱中习惯了自己的现状。习惯之后,他不停地努力,让自己铭记

自己的任务。经过多年的艰苦,他推翻了凌辱自己的人,获得了成功。

他在习惯之后,明白了自己的任务,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并且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他人看来,勾践生活艰苦,并遭受着耻辱。习惯之后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事情是不容得我们选择,习惯之后的好与坏我们是不清楚,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惯过程,来改变自己习惯之后的结果。环境恶化我们习惯之后才发现,但如果在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常常回顾历史,常常比较古今,就会发现它变化的过程,再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改变习惯的方向,从而改变结果。越王勾践就是在习惯中明白,在习惯后努力,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我们无法选择习惯的事物,但可以改变习惯的过程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习惯之后,再回顾一下整个事件,再看一下自己的结果,感悟似乎就有所改变了吧。不要在习惯之后再发出“叹”的声音。

(评分建议:四类48分)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1~6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④《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慷慨聘任羞怯.(qiè)琢.磨(zuó) B.污涩帐蓬庇.护(bì) 嗔.怪(chēn) C.余晖乞丐匍.匐(pū) 热忱. (chén) D.硬郎炫耀哺.乳 (bǔ)掺.和 (chān) 3. 下面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 ....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民意调查是反映美国总统大选进程的晴雨表。可不同的民调,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 ....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沙漠地区并不完全是不毛之地 ....,其中也有一些草木葱茏的绿洲。 4.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啊! 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 D.秋雨似乎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 ..而沉静。 5.请你参与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1)为了响应学校提倡的组建我们自己的文学部落活动,七年级各班纷纷成立了文学兴趣小组。你所在的七(1)班也在积极地开展,你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参加了以下活动。 (一)接近文学的方式——读书写作交流会 ⑴文学兴趣小组各成员就“跟名家学作文”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发言。你能从名家的话中听出对写作文有帮助的经验吗?请简要概括。(2分) 甲同学:老舍说:“假若有个人告诉我们:他刚下过两次水,可是决定马上去参加国际游泳比赛,我们会相信他能得胜而归吗?不会!我们必定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拼命练习,不成功不拉倒。这样,你会有朝一日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我看,写作也是这样。” 乙同学:莫言说:“一个孩子在初学作文的时候,反复的有意识的描写名家,模仿的多了,自然的发现,第一步很像。有很多的中学生写的作文很像鲁迅的风格。因为鲁迅的作品

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卷面综合评价 等级 一、基础知识 1、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词语。 wān yán chuí bèi yú chǔn zuìè lónɡ yǎ 2、读读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给.(ɡěi jǐ)予憎.(zēnɡ zènɡ)恨山涧.(jiān jiàn) 骨髓.(suí suǐ) 颤.动(chàn zhàn)蓑.衣(shuāi suō)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心( )目形态( )( ) ( )( )不解天( )地( ) 响彻( )( ) 波( )壮( ) 4、选词填空。 开卷有益千方百计三顾茅庐千言万语 手不释卷千山万水初出茅庐千辛万苦(1)读书就是这样,因为我懂得( ),所以才( )。 (2)有了刘备的( ),才有了诸葛亮的( )。 (3)为了开发西部,奋斗者们艰苦创业,他们走尽了( ),说 尽了( ),历尽了( ),想尽了( ),终于如愿 以偿。

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成反问句) (2)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地,露出了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缩句) (3)我告诉了温迪外公捐献器官的心愿。(改成“被”字句) (4)纪昌勤学苦练。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题目的意思是:。最能体现农忙的诗句是:。 (2)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 的跳动,给我极大的,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它。一切,。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澄江一道月分明。 (2)老吾老,;幼吾幼,。 (3)蚂蚁搬家蛇过道,。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考号的最后两位□□ 第1页 共10页 第2页 共10页 学校 班级:___ 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期末考试 七年级 语文 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淫慢则不能厉精,险燥则不能治性。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丰腴.(y ú) 伫.立(ch ù) 蜷.伏(qu án) 秾纤.合度(qi àn) B.褴褛.(l ǚ) 蹒.跚( p án) 瞵.视(l íng) 人迹罕.至(h ǎn) C.欹.斜(q ī) 吝.啬(l ìn) 莅.临(l ì) 拈.轻怕重(ni ān) D.倜傥.(d ǎng) 怂.恿(s ǒng ) 迷惘.(w ǎng ) 骇.人听闻(h ài)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一些日用品的广告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 。 C. 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 的效果。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才能写好作文。 B.能否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人敢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C.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使我们体会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国际主义精神。 D.我们要打击校园欺凌行为,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5.下列有关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由孔子记录编纂而成的。 B.《动物笑谈》的作者是美国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他的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 C.《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作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植树的牧羊人》一文赞扬了牧羊人不求回报、自发地为大众造福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劝勉人们应像牧羊人一样,不求回报地为世界做出贡献。 6.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用语的本来面目。(3分) ①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改正: ②一明惊人(眼睛治疗仪广告) 改正: ③战痘到底(洗面奶广告) 改正: 7.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①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诗句是: , 。 ③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④《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8.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 。 二、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3分) 骚扰电话 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亲一人仍孤零零地呆在旧房里。 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④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无聊,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他。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⑤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下楼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置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欲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蹒跚,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⑥母亲一见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

盐城市2018届高中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教师版)

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D 身怀济世宏愿的汤显祖,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由身居庙堂的仕宦沦落为游走江湖的剧优,曾经的▲之梦破灭,他只能为戏曲世界中的儿女申诉。▲的际遇使他阅尽世事沦桑,于是他以诗以剧的艺术形式描绘出一个▲、人鬼通情的艺术世界。 A.经天纬地急转直下惊心动魄 B.经国济世江河日下惊心动魄 C.经天纬地江河日下勾魂摄魄 D.经国济世急转直下勾魂摄魄 2.对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C 《有一天啊,宝宝》有谈到关于媒体的一段:“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媒体很有戒心,是因为媒体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首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媒体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鱼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 A.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 B.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C.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D.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 3.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①三代鼎彝昭日月一堂图画灿云霞 ②龙蛇蜿蜒归梨枣鸟兽飞腾入简笺 ③有迹可寻模传墨本无体不备意在笔先 ④白首壮心写大海青春浩气画高山 A.①古董行②刻印社③碑帖馆④书画社 B.①古董行②书画社③刻印社④碑帖馆 C.①碑帖馆②刻印社③古董行④书画社 D.①碑帖馆②书画社③刻印社④古董行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B 汉代塑在艺术风格上没有直接继承代的具象写实,汉兵马俑较之兵马俑,在形式处理上“取大势去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卷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朗润恍然大悟疲惫不堪各得其所 B.酝酿花团锦簇截然不同喜出望外 C.憔悴油然而生大相径庭咄咄逼人 D.决别美不甚收自做主张花枝招展 3.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4分) 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 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 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 “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 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登。那罗刹 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 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 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 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1)这段文字中的“罗刹”又叫_________,她因为__________ 与孙悟 空结下深仇大恨。(2分) (2)孙悟空此次借扇子的结果怎样?后续故事如何?(2分)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 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说文解字》说它是“知时畜也”。“知时畜”指的是_________,所以我国一直有“雄鸡报晓”的说法。雄鸡报晓又称“金鸡报晓”,这是因为作为十二生肖的鸡,_________,“酉”按阴阳五行属“金”,于是便产生了“金鸡” 一说。 6.综合性学习。(8分)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试卷A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下面每道小题 ..字的注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中,都有一个 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lǜjièwùpéng 1 A.率领B.慰藉C.可恶D.澎湃 kuì hèqǐxī 2 A.窥伺B.重荷C.绮丽D.膝上 lǚ cōu qǐchà 3 A.屡次B.搓洗C.祈求D.刹那 zhòng jiéxuàn shé 4 A.范仲淹B.睫毛 C.炫耀D.拆除 二、下面每道小题 ..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中,都有一项 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5. A.松脂B.遗憾C.蜿蜓D.趔趄 6. A.佛拭B.战役C.规矩D.呼啸 7. A.蔬菜B.警戒C.搏学D.劫难 8. A.秩序B.未期C.倔强D.癌症 三、下面每道小题 ...?请你把它找出来,....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 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9. 祈求 .. A.要求B.请求C.恳求D.哀求 10. 坚定 .. A.坚强B.坚决C.坚持D.坚固 11. 悦耳 A.刺耳B.喜悦C.顺耳D.动听 12. 忠厚 A.厚道B.忠心C.忠诚D.厚实 四、下面每道小题 ...?请你把它找出来,....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 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 周总理一生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十分。 A.简单B.简洁C.朴素D.简朴

14. 面对神奇的金华双龙洞,游客的心灵受到极大的。 A.震惊B.震动C.震撼D.震颤 15. 傍晚,天边的云儿在夕阳的下显得格外绚烂。 A.映照B.倒映C.烘托D.衬托 16. 一次的机会,我感受到了乡村的乐趣。 A.竟然B.忽然C.果然D.偶然 17. 这件事太难了,我感到。 A.不知所措B.无能为力C.不以为然D.不自量力 五、古诗文积累 下面三道小题中,哪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8.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A.忙趁东风放纸鸢 B.短笛无腔信口吹 C.飞入菜花无处寻 D.也傍桑阴学种瓜 19.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下列诗句中,最符合图画内容的一项是: A.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第二部分阅读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道选择题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 .....的答案,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七颗钻石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诅咒.(zhóu)裸露.(loù)害人听闻 B.悖谬.(miù)浸.湿(qìn)抽噎.(yē)伥然凝望 C.描摹.(mó)轻蔑.(miè)惘.然(wǎng)锲而不舍 D.倔.强(jué)惩.戒(ch?ng)执拗.(niù)归然不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云宵鉴赏人声鼎沸 B.感概绽开争执疲倦不堪 C.悔恨激荡奥秘花团锦簇 D.拼凑企盼寻觅小心冀冀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 ....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 ....,签署了合作协议。 4、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径河北,到达京津。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5、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②。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2018南京市联合体一模语文试卷

2018南京市联合体一模语文试卷

2018年中考模拟测试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一(28分) 1.请在横线上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句子。(4分)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1) 和xù( ▲ ) (2) 震hàn( ▲ ) (3)默契.( ▲ ) (4) 称.心如意( ▲ ) 3.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第 2 页共 6 页

(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4)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6)▲,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朱自清《春》)(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9)自古多情伤离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李白依依惜别的深 情;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 “▲,▲”也有类 似的表达。 第 3 页共 6 页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垂髫”代指童年;我们常说的“豆蔻年华”指十七 八岁的妙龄女子。 B.《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 社,土地神;社戏,是旧时某些农村中迎 神赛会时演的戏。 C.风骚,原指屈原的《离骚》,后把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把诗人叫“骚人”。“迁 客骚人”则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D.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 阴”即汉水的南面。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5-6题。(7分) 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掀起了全民“诗词热”,网友纷纷发表看法。 【乐呵铺子】:节目中诗词大多耳熟能详,很多就是中小学的课文,让人觉得诗词就在我们的 第 4 页共 6 页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恍然大悟 )(2 分) 疲惫不堪各得其所 B.酝酿花团锦簇截然不同喜出望外 C.憔悴油然而生大相径庭咄咄逼人 D.决别美不甚收自做主张花枝招展 3. 古诗文默写(8 分) (1)),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4))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4. 名著阅读。(4 分)

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 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 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 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 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 “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我 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登。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 坐于地下叫苦。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那罗 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 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 使使。” ,她因为与孙悟空结下深仇大(1))这段文字中的“罗刹”又 叫恨。(2 分) (2))孙悟空此次借扇子的结果怎样?后续故事如何?( 2 分)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 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说文解字》说它是“知时畜也”。“知时畜”指的是,所以我国一直有“雄鸡报晓”的说法。雄鸡报晓又称“金鸡报晓”,这是因为 作为十二生肖的鸡,,“酉”按阴阳五行属“金”,于是便产生了“金鸡”一说。 6. 综合性学习。(8 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nù hǒu màn mièyōu lǜɡē bo ()()()() fú rónɡ kū lonɡ jiè shào zēnɡ tiān ()()()()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允.许(yǔn)瘦.弱(sòu)主宰.(zǎi)解剖.(pōu) B.澎.湃(pénɡ)韩愈.(yú)捆.绑(kǔn)簇.拥(cù) C.懈.怠(xiè)徜徉.(chánɡ)刹.那(cà)窥伺.(sì) D.厌恶.(wù)供.养(ɡōnɡ)疙.瘩(ɡē)杜甫.(f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屋檐凶很蝙蝠成千上万 B.锐利拂式隧道无能为力 C.教炼淘气啼叫生气勃勃 D.呼唤脾气分辨一丝不苟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改善生活改进缺点改正方法 B.发扬精神发挥作用发展生产

C.磨炼意志坚持真理提高效率 D.爱惜粮食珍惜时间征服自然 4.从说话要文明、得体的角度看,填入下面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菜场里,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青菜时,把菜叶剥掉了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先生,______________” A.你怎么搞的,不能再剥了。 B.不卖了,把菜放那儿。 C.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你注意些,哪有你这样买菜的。 5.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元元自从去年校运会拿了长跑冠军之后,就沾沾自喜,不再锻炼,结果今年连决赛都没有进入,这可真是“” A.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B.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D.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三、词语乐园。(9分)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欣喜若狂(描写心情):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空空如也(AABC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试题卷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姓名得分 一、书写(4分) 漂亮的书写,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 观。阅卷老师将根据全卷书写情况给你评分。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 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能滋养那枯hé的心灵,也能洗zhuó人的私心;打开这些门,你会忍俊不jīn,也会心 kuàng 神怡。一个不想打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 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的徘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父母的呵护下,我肆无忌惮 ....地享受着童年生活。 B、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 ....的话题。 C、对于这件事,班上的同学一直议论纷纷 ....,班主任也很头疼。 D、王小伟是班上最爱向老师问问题的学生,他的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全体同学学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因为我从小在临沂长大,所以“王祥卧鲤”的故事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D、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玉女峰亭亭玉立,大王峰虎虎而蹲,晒布岩直挂而下,石色微红,寸草不生,壮观而耐看,天游是绝 顶,一览众山,使人有出尘之想。武夷山的好处是有山有水。 ①现在是枯水期,水浅,竹筏与卵石相摩,格格有声。 ②溪随山宛曲,水极清,溪底皆黑色大卵石。 ③坐在筏上,左顾右盼,应接不暇。 ④九曲溪是天造奇境。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5.请根据提示完成古诗名句的填写。(6分) 诗中景。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让我们看到一派充满生机的早春景象;而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却用“,小桥流水人家”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 地寓于图景,给人凄凉之感。 诗中情。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李白则用“我寄愁心与明月,”把思念托付明月,表达对朋友的担忧与挂念之情。 诗中理。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通过“,江春入旧年”一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论语>十则》中孔子循循劝诱,用“,思而不学则殆”告诫我们学习和思考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6.名著阅读(3分) (1)、《西游记》讲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描写了孙悟空历尽曲折终于找到宝物,顺 利通过了火焰山。这个故事的名称叫做。 (2)、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裙钗”指的是__________。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请简述缘由(30字左右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期末测试(二)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品项是(2分)( ) A.粗犷.(ku ǎng )澄.澈(chéng)莅. 临(lì)憔.悴(qiáo) B.静谧. (mì)怅.然(chàng)坠.落(zhuì)滑稽. (j ī) C.庇.护(bì)收敛.(li ǎn)徘徊.(huí)称.职(chèng) D.诅.咒(z ǔ)贮.藏(ch ǔ)干涸. (g ǔ)唱和. (h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怪诞不经 由然而生 沾轻怕重 咄咄逼人 B.恍然大悟 花枝招展 参差不齐 刨根问底 C.骇人听闻 迫不及待 小心翼翼 眉开眼笑 D.畏罪潜逃 混为一谈 神通广大 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临写,不能好高鹜远,见异思迁.... 。 B.下午大家把校园里各个角落的野草都清理了,整个校园到处是不毛之地.... :(5分) C.她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几分愤怒,与平日的端庄优雅形象大相径庭.... D.郑晓龙希望今后的作品能精益求精.... ,力求打造更加精致、严谨的剧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 ;又可以 走进自然, ;还可以体察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 ①观赏世间美景②享受温暖盛宴③感受风云变幻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6.默写填空 (1) ,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3)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作者对 老友的无限关切牵挂之情的句子是: 。 (5)《次北固山下》中,作者无意说到,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生活哲理,给人一种乐观 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的语句是: 。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2)题。(5分) (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的所谓孝道,请列举他最反感的两个故 事 和 。(2分) (2)(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水帘洞中的那副对联写的是“ ”“ ”。写 出这部书中你最喜爱的一个故事: 。(3分) 8.(2018贵州铜仁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6分)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湖北省武汉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运筹繁琐.(suǒ)狡黠.(xiá)手不释卷 B.陶冶慰藉.(jiè)冗.杂(rǒng)挖心搜胆 C.浩瀚丘壑.(hè)蓦.然(mù)精血成聚 D.揣摩亢.奋(kàng)晦.暗(huì)重峦叠嶂 2.(3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看到了扶危济困的,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 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 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 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 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 3.(3分)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了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中国高铁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享有世界领先的幸福感。 C.针对春季传染病频发的客观实际,湖北省药监局、教育厅联合召开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D.《红海行动》通过表现国力强盛和大国威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看来能否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取决于电影的质量。 4.(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苏轼的《水调歌头》纵览古今变迁,横贯天地流转,是一篇久负盛名的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B.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各种特色美食更加丰富多样。土耳其的无花果干、越南的咖啡都进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沿线国家的美食料理,出现在了我们的日常菜单上。 C.希望你能铭记母校三年的美好时光,记住这里的一花一草,记住这菁菁校园里,发生过的那些触动你、温暖你的故事、细节、片段,让“外校情结”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 D.今天春节期间,武汉市向全体市民奉上了“免费旅游大餐”:在大年初一对市民免费开放了11家景区,据不完全统计,持身份证入园的游客超过15万人次。 二、(共9分,每小题9分) 5.(9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含答题卡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试题卷) 基础知识 一、用楷书正确、端正地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héxiézāo tàzhèn hàn míhuòbùjiě ()()()() shùn jiān bōhào mǎyǎng wòbài jiàn lǐng xiù( ) ( ) ( ) ( ) 三、选择题(20分) 1.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纪(jǐ)昌豚栅(zhà)鸡栖(qī)半掩扉 B.规矩(jǔ)神出鬼没(mò) C.祈(qǐ)盼砌(qì)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D.沼(zhǎo)泽抹(mǒ)鼻子 2.下面字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鱼贯.而出(连贯) B.草木皆.兵(都) C.出其不意.(意料)D.不速.之客(快速) 3.下列词句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蜂峦雄伟彩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一曝十寒四面楚歌腹背受敌 C.班班点点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D.永驻人间已所不欲勿施与人 4.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这里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着重强调 B.表示特殊称谓 C.表示否定或讽刺 D.表示引用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A.一连下了几天雨,好象今天还要继续下呢! B.风一吹,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C.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 D.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6.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要虚度年华,无所作为。 B.人类根据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根据蜻蜓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C.“扁鹊老远望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是因为他看见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骨髓,无药可治了。 D.公元前202年,刘邦就用四面楚歌之计,令汉军士兵夜深人静时高歌楚国民歌,让项羽军队军心涣散,不战而溃。 7.下面句子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的一句是()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 .....,怎么也抓不住。 B.雨来像小鸭子一样 ......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 C.她的脸红红的像盛开的桃花 ......,非常漂亮。 D.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 ......都盯着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8.选择人物品质对的一项是() ?诚实,有信用;?宽容,关爱;?机智勇敢;④认真,实在。 (1)《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 (2)《万年牢》中的父亲() A.?? B.?④ C.?? D.?? 9.突然下起了大雨,张大爷帮隔壁小李家收起了晾晒的衣被,事后,小李由衷地感叹道()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C.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D.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下列课文与文学体裁相配的一项是() 例:《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记 A.《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书信 B.《文成公主进藏》:民间传说 C.《扁鹊治病》:寓言故事 D.《渔歌子》:古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A卷 命题人:李冠群审核人:韩尚鹏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栖.(xī)息嫌恶.(wù)头晕目眩.(xuàn) B、厄.(è)运滑稽.(jī)忍俊不禁.(jìn) C、湛.(zhàn)蓝静谧.(bì)更胜一筹.(chóu) D、伫.(zhù)立御聘.(pìn)苦心孤诣.(yì)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2分) A、海枯石烂千姿百态惊慌失措历历在目 B、黯然缥缈苦心孤诣恍然大悟水波粼粼 C、骇人听闻诲人不倦随声附和莽莽榛榛 D、踉踉跄跄塞翁失马爱慕虑荣更胜一畴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B、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 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 ...是的事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6、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2分) 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种解释。 D、《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C、有一言,可以终身行者乎? 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2分) A、新时期的学生要学会关怀父母,这是一种美德。

南京市2018届高三三模语文(教师版,含补充答案,译文及作文审题)

2018届南京高三三模考试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 小说写一个▲的小角色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戏班台柱子的故事,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反思▲国内最高级别大奖。作者多年创作,成果丰硕,影响广泛,获此殊荣,可谓▲。 A.跑江湖问鼎名副其实 B.跑龙套染指名副其实 C.跑江湖染指实至名归 D.跑龙套问鼎实至名归 “跑江湖”指以卖艺、算卦、相面等为职业,来往各地谋生。“跑龙套”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借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染指”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指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情。“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实至名归”是指有了真正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2.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 ...的一项是(3分)C A.我是职场新人,很多规矩都不懂,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B.年前回乡,给您捎带了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C.此行承蒙雅爱,全程叨陪,设宴款待,盛情厚意,不胜感激。 D.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 “叨陪”一词是指荣幸地陪侍,是谦辞。在此不合语境。可用“全程陪同”方符合语境,与全句表达的对他人的感谢之意相符。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我们停止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①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 ②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③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 ④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 ⑤远山凹处,红日正沉,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 A.①④②⑤③B.①⑤②③④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腾八中2016—2017学年度七年期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命题人: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酝.酿(yùn)发髻.(jì)高邈.(mi?o)人声鼎.沸(d?ng)B.贪婪.(l?n)收敛.(liàn)侍.弄(sì)咄.咄逼人(duó)C.棱.镜(léng)徘徊.(huái)祷.告(d?o)众目睽睽.(kuí)D.粗犷.(gu?ng)儒.家(rú)倜傥.(t?ng)踉踉跄跄.(qi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贮蓄憔悴云宵迫不急待 B.分岐尴尬嘹亮翻来复去 C.化妆决别狼狈费寝忘食 D.感慨吝啬诅咒截然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马瑞没被对手咄咄逼人 ....的气势所吓倒,而是沉着应战,终于赢得比赛B.能歌善舞的王丽当上了文艺委员,成绩优秀的王楠当上了学习委员,这真 是各得其所 ....啊! C.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的读书方法是大有益处的。 D.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C.秋天的腾冲,是最美的季节。 D.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 ②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 强壮。 ③学会爱自己。 ④因为这样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 和珍重。 ⑤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 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A.①④③②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②⑤④③D.③④①⑤②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 C.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的三大主题:“母爱、童真、自然。” D.《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7.古诗词填空(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1分)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2分)(6)请写出跟“鸟”有关的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8.语文实践活动(4分) 班级开展以“走进孔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