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案例】:

浅谈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人力资本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Theodore Schultand Gary Becker1960年代的工作。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率差异,人力资本积累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

而FDI的

Heckman认为中国现在的投资政策是物质投资高于教育投资,城市人力资本投资高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国内学者也围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本因素在加速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未来几年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此一来,作为创新主体和新技术应用主体的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将日益凸现。因此,对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

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投入量、人力资本投入量。为了估计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将考察有效劳动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和作用,这里将人力1t ),中等

:

0123log log log log t t t t t Y a a K a L a H e =++++ (1)

将方程(1)中的t H 分别用1t H 、2t H 、3t H 代入,可得到相应如下的三个模型:

012310123201233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Y a a K a L a H e Y a a K a L a H e Y a a K a L a H e =++++=++++=++++ (2)

(二)数据来源

文章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1985~2006年的数据资料(见表1)。其中:

1. 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从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

单位:

·stats·gov·cn

上机步骤

一、输入数据

得到如下三个估计结果及有关信息:Dependent Variable: LOG(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2/13/11 Time: 22:00

Sample: 1985 2006 Included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

ent Std. Error

t-Statisti

c Prob.??

S.E. of regression0.065028criterion4

Sum squared resid0.076116????Schwarz criterion -2.26665

3

Log likelihood31.11527????F-statistic1663.109

Durbin-Watson stat 1.086935????Prob(F-statistic)0.000000

Dependent Variable: LOG(Y)

Method: Least Squares

C -13.2547

2 3.211127-3.3850140.0033

R-squared0.994611????Mean dependent var10.79925

Adjusted R-squared0.993713????S.D. dependent var 1.004443

S.E. of regression0.079640????Akaike info

criterion

-2.05962

7

Sum squared resid0.114166????Schwarz criterion -1.86125

6

Variable ent Std. Error c Prob.??

LOG(K)0.7777400.06623711.741830.0000 LOG(L) 1.1571850.349507 3.3109090.0039

LOG(H3)

-0.07598

1

0.062538 -1.214961

0.2401

C

-9.15559

7

3.508666 -2.609423

0.0177

-3.71123 15.7456 3.01574 1.70381

20.99285R = F= 1663.109

2log 18.44520.56298log 1.74331log 0.50195log t t t t Y K L H =-+++ (4)

-4.56374 8.99784 5.03373 2.67681

20.99406R = F=1107.482

3log 12.896720.66554log 1.53243log 0.03274log t t t t Y K L H =-+++ (5)

-3.13692 9.17382 3.74531 0.47036

20.99179R = F=1106.358

GDP 整体(GDINV)<4>变量显着性检验:方程(3)中用小学生在校人数代表人力资本投资T 值均小于临界值(在5%范围内有意义),说明小学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不显着.而在方程4中中学文化层次的2log t H 的系数为正,且在5%显着水平上显着。参考强敏<<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到小学层次的在校生对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影响显着说明中国的初等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是

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的假设一致,中国过去一直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且大部分劳动力都是来自农村的仅具有小学文化的人口。而通过今H虽然系数比较大但影响不显着这显示出中国通过大力推进技术密年最新数据看出,log

3t

集型企业的发展、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效显着.又通过方程(4)说明我国劳动者文化水平、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企业也改变了旧观念,加大技术要素的投入,贯彻科学展观.

logHt3

在5这说明

但在许

十分惊人,3个回归方程都显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弹性系数十分明显,表明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显着的。这也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这一结论,反映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三、结论

从中国1985~2006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数、小学生在校人数、中学生在校

人数、大专以上学生在校人数个学历层次的学生在校人数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观察和析,研究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长中的作用,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重要因素,从文章的分析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生产函数计量模型显示,利用在校学生的比例作为人力资本的表征是合适的,这能够反映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生产函数计量模型显示,利用在校学生的比例作为人力资本的表征是合适的,这能够反映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为中

根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而且在现代化生产中,人力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形态投资的作用。各国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实绩越佳,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越大。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其关键环节在于加大知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而归根到底必须改善人口质量,扩大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1.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的才能有先天赋予与后天获得之分,而人的能力或素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绝大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这种后天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知识、技能、文化水平、企业精神等,这些都是教育的结果,由于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也可视为教育问题。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来说,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它还会带来长期的满足。一项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不仅能给个人增加收入,而且能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增加人均国民收入。

,人力投

,通过

,质量的不断提高,是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要的源泉,是构成国家财富的最主要的基础。特别是在生产日益现代化的条件下,支撑着生产率提高的乃是人力资本。值得强调的是,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

4.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从上述实证与理论分析来看,那么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便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特别是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质

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所以笔者认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需要积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的基数。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力资本存量继续增长的后劲,阻碍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的基数,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

,也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案例】: 浅谈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人力资本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Theodore Schultand Gary Becker1960年代的工作。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率差异,人力资本积累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作为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一起的解释变量,但是,它的缺陷是将技术变化看作是外生的。新增长理论将技术看作是生的,强调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集中于个人的经济行为,尤其是关其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方式。由于人力资本在创新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的因子,所以社会思想的开放、有技能的人力资本的吸引就会不断增强。在国家背景下,区域人力资本越高,就能支持更多的公司,而且从其它区域吸引公司的能力也越强。Becker 认为个人积累的技能和能力等人力资本是收入分配的重要决定性因素,Rauch 则认为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工资也相应较高。Coulombe S 考察了加拿大各省之间人力资本指数和人均收入的条件收敛。Ali Youssef 等指出,发展中国家会通过提高当地技术和加强人力资本来吸引FDI,较高的人力资本能够吸引更多的FDI,而FDI 的流入又给本地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外溢效应,进而促进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James J. Heckman 认为中国现在的投资政策是物质投资高于教育投资,城市人力资本投资高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国学者也围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本因素在加速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未来几年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此一来,作为创新主体和新技术应用主体的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将日益凸现。因此,对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投入量、人力资本投入量。为了估计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将考察有效劳动投入对国生产总值的影响和作用,这里将人力资本投入量与劳动力投入量之积作为有效劳动投入的代表量。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给出了人力资本投入与物质资本投入对产量的贡献比例关系生产函数式如下: ()t t t t t t Y A K L H e αβ= 其中, t Y 为t 年的GDP, t K 为t 年的固定资产投资, t L 为t 年的劳动力数量, t H 为t 年三个层次学校的学生在校人数, α和β为方程的参数。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校率分别为:小学学生在校人数(1t H ),中等学校 学生在校人数(2t H ),大专及以上学校学生在校人数(3t H )。这就是说,有三个模型需要估计检验。估计下列线性模型。为了消除异方差,对上式两边分别取自然对数后,得到: 0123log log log log t t t t t Y a a K a L a H e =++++ (1) 将方程(1)中的t H 分别用1t H 、2t H 、3t H 代入,可得到相应如下的三个模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一、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中,我舍弃了自己搜索图片视频等资料,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网络,通过自己动手,合作探究、总结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地理知识,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学习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 学习重点: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特点、高技术产业分布的特点。 学习难点: 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学习方法: 上网搜索、合作探究,调查报告 三、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入教室。轻点鼠标,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入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带给我们的便利。今天,我们将地理课安排在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就是让同学们通过切身体验,来点击感受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魅力。 活动过程: 为了完成这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拟定了一份调查报告,需要各小组的同学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希望各位同学按照要求,合理分工,认真准备。让我们比一比,在成果展示中,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 展示调查报告,小组合作探究:

四、小组展示、点评总结

五、教学反思: 1、注重了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网络,自主、合作、探究,在自身体验中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直观可感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增强能力。 3、利用了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教学。但课堂掌控不够,有少数几个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做到真正让网络为学习服务。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 2、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探讨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树立忧患和责任意识。 3、认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学习重难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以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 河流概况:1、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浅谈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经济的时代的变迁,一个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为重要特征的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各国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对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实质上是对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竞争。人力资本的发展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本的提出 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一直注重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把它们认为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而忽视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人力资本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舒尔茨与1959年断言:“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①舒尔茨在1960年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救治演说中,发表了著名的“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这可以说是正式宣告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②从此以舒尔茨、贝克尔、哈比森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纠正了传统资本的概念,提出了完整的人力资本概念。在他们看来,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由资本的投资费用和机会成本转化而来,表现为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资本费用。人力资本的提出,使我们把资本的范围由以前的有形物质资本扩大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并确定其为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将资本分割为两类: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阶段,经济的增长 人力资本作为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及其在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已经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例如:日本经济在二战以后的迅速腾飞,美国自90年代以来持续110多个月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现象等,依靠的就是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技术进步;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被称为“亚洲奇迹”的东亚经济飞速增长,以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标志,在一定程度上被证明是一种无技术创新基础,以外来“虚拟”投入为主的“泡沫”型经济增长。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相比较,具有更加强大的能量,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者毫不夸张的说,人力资本无疑将成为将来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哪个国家率先将战略重点放在人力资本上,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政策,那么,他将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而增长,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减弱,人力资本在这一阶段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大,出现了经济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而增长的趋势。在这个充满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的新知识经济时代走在前列,为各国所瞻仰。 于是,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 第一,人力资本可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加快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劳动力、资金、技术的比重在促使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21世纪初,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占5%~20%,而现在

人力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作用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不但能促进传 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具有高收益性等,而且它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 争力的高低,因此,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可以针对人 力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将前人学者的研究理论,应用于具体 行业,分析人力资本在特点和机制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得出 高新产业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一、引言 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存在的前提和重要条件,物质资本只是企业存在的必 要条件。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从提出人力资本思想的舒尔茨人力资本模型,到 阿罗“干中学”模型;新增长理论阶段,着重研究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在 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并建立了内生增长模型,如罗默加入除资本和劳动生 产要素外的知识要素的知识推动模型,卢卡斯将技术进步和知识推动都转变为 人力资本来研究,将人力资本内生化。这些研究的总体特点是将人力资本对经 济增长的作用显现在模型中。人力资本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Nelson,Phelps(1966)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 过对创新能力的激励产生外部效应,受教育者比其他劳动者对特殊资本要素更 具替代性,高教育水平劳动者是低教育水平劳动者很好的替代者。并且Benhabib and Spiegel(1994)与Islam(1995)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本 国国内技术自主创新率和吸收国外新技术速度两种机制来影响经济增长,并且 人力资本对与产出的直接贡献不明显,却显著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而,Papageorgiou(1999)通过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得出人力资本对技 术创新具有决定作用。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其高知识密集性、高信息积累性、高度创造性、高 R&D投入性决定了知识信息积累、技术创新值逐渐成为高新产品的价值实体, 随着技术和知识内化于人,人力资本积累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较一般产 业将会更加显著,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高新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就是典型 的人力资本决定的经济增长阶段。创新能力是高新产业实力的综合象征,是科 技进步的本质与灵魂,也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 而创新能力又表现在知识吸收能力上,即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 转化能力、知识利用能力,所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 促进作用就是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对知识吸收能力的促进作用。 以往的研究中,高新产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多倾向于R&D行为,创新机制等 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与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多是从管理上的人力资源激励,人 力资本产权问题。而本文在这些基础上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与人力资本特点,研究现实经济中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高新产业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关系,将各国学者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与人 力资本关系明了化。 二、人力资本从自身特点和作用两方面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积累是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充足的资金和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囊括了人力资源经济运动的总过程。两者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 1.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1)学科划分的区别 人力资源开发属于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本书是在人力资源经济活动的总评价过程中将两者有机融为一体的。 (2)研究对象的区别 人力资源开发面对的是广义的人力资源范畴,即面对所有的人,涉及人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狭义的人力资源,即面对工作中的人。 (3)研究问题本身的性质区别 人力资源开发虽然也涉及微观问题,但更多地属于宏观的战略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也有宏观政策和目标管理,但更多地属于微观的操作性问题。 2.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1)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开发要求不断地改善人力资

源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为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创造条件。 (2)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力资源开发的许多子目标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落实、监控和优化。 比如,人力资源开发如同一块田地的开垦和播种,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精耕细作、施肥、浇水、锄草等具体管理过程;人力资源开发是本和根,人力资源管理是果。两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自己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其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就我国而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应当放在控制人口增长、普及教育、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以形成高存量的人力资本,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安排好就业与改善人民生活

石金涛版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教学大纲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说明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对于体现培养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业务性内容。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业务操作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课程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 ①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 由现代培训与开发、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培训需求分析、新员工导向培训、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管理开发培训、培训有效性评估、职业发展管理、教练技术与企业教练在培训中的应用、领导力开发——从评估中心到发展中心、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培训与开发等组成。 ②课程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原则和依据提出要求。 l)对员工培训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等理论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认识; 2)掌握员工培训的流程; 3)掌握员工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技巧和重要性; 4)通过一定量的案例分析和培训理论研讨,使学生的培训实施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3)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成绩考核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①教学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讨论法 ②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采用平时和期末分别占30%和70%的比例考核。 (4)须特别说明的事项。 此课程实用性较强,需紧密结合此理论内容安排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内容。

(整理)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一、理论依据 1、人力资本理论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T. W. Schultz ,1962),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且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丹尼森后来发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改进,提出人力资本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并且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3/5在起作用。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βαβαL AK Y )是现代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基础,通过该函数可以分解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份额。 在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结合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为: βαL AK Y = 式中,Y 代表产出,K 代表物质资本投入,L 代表人力资本投入,A 代表技术进步,α代表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β代表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2、增长速度方程(索洛函数) 为了明确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引入增长速度方程。 利用增长速度方程(即索洛函数)进行因素分析,是从各经济变量相对变化的角度来观察经济增长速度与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变形以后的增长速度方程具体形式为: L L K K A A Y Y ?+?+?=?β α 式中,?Y/Y 是1990-2002年间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K/K 是1990-2002年间资本的平均增长速度;α ?K/K 是资本对产出的影响率;?L/L 是1990-2002年间人力资本的平均增氏速度;β ?L/L 是人力资本对产出的影响率; ?A/A 是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率。 二、数据收集 1、Y ,产出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是用零售物价指数对我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调整后得到的不变价(1990年价)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K ,物质资本投入指标。本文采用了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关于人力资本定义问题 (1)

一、关于人力资本定义问题 二、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这个 定义至少可理解和延伸如下六层意思: 三、 四、一是人力资本是依赖于人们的体力能力和脑力能力,因而的有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具有人力资本 的依附基础;这不只是企业的所有职工,而是全社会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拥有人力资本,在拥有量上有多与少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精华,因而人才也是人力资本依附基础较优秀者;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具有更为优秀与难得的人力资本依附基础;研究人力资本不只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更不限于企业“两种人”,而是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 五、 六、二是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是由于营养、保健、医疗和教育、培训、自学等形成的,需要花费资金,即投 资形成的。而投资者应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工作单位。所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都是通过这种投资获得的。优秀运动员是在体力上投资较多的人,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是在智力上投资较多者,因而他们 有不同的技术业务专长。 七、 八、三是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或不参加劳动的人,因 为不能创造价值,因而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如果一个人一生的劳动价值能超过对他的投资成本,则他具有的人力资本产生了剩余价值,即人力资本收益,否则人力资本亏损;人们在劳动中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和经验,使人力资本增值,否则人力资本贬值。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就是人力资本的收益 与增值特别大的人。 九、 十、四是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谁投资谁受益,因而人力资本创造的经济效益,应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 国家和工作单位。那些创造较高人力资本收益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理所当然地应该获得较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荣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大大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因而人们一般地更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 十一、 十二、五是所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社会给予的平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至少要等价于他们个人的平均投资成本,才能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得以维持。否则,社会劳动能力不能维持并逐步下降,直到社会劳动力枯竭。在实践中劳动者这种获得应大大高于(一般要高于15%以上)个人平均投资成本,才有利于鼓励个人投资于人力资本(主要是智力投资),提高社会平均人力资本拥有量,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毫无疑问是提高全社会 人力资本拥有量的最佳战略。 十三、 十四、六是人力资本对于个人是从小到大直到老年,从投资、产出直到分配,从获得、增长直到降低、消失的全过程。对于社会人力资本则是食宿、教育、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投资、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生活的系统工程。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就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是研究涉及到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理论和实践,所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和关心。 特别是受到企业界人士的重视和关心。 十五、----------- 十六、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教育、职业培训、健康、移民等方面的投资方式所形成的资本。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案例】: 浅谈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人力资本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TheodoreSchultandGaryBecker1960年代的工作。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率差异,人力资本积累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人力资本作为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一起的解释变量,但是,它的缺陷是将技术变化看作是外生的。新增长理论将技术看作是内生的,强调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集中于个人的经济行为,尤其是关其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方式。由于人力资本在创新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的因子,所以社会思想的开放、有技能的人力资本的吸引就会不断增强。在国家背景下,区域人力资本越高,就能支持更多的公司,而且从其它区域吸引公司的能力也越强。Becker认为个人积累的技能和能力等人力资本是收入分配的重要决定性因素,Rauch则认为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工资也相应较高。CoulombeS考察了加拿大各省之间人力资本指数和人均收入的条件收敛。AliYoussef等指出,发展中国家会通过提高当地技术和加强人力资本来吸引FDI,较高的人力资本能够吸引更多的FDI,而FDI的流入又给本地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外溢效应,进而促进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认为中国现在的投资政策是物质投资高于教育投资,城市人力资本投资高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国内学者也围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

人力资源管理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72501316.html, 人力资源管理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意义作者:李默洁刘晓宇 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12期 一、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 1.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随着人力资源素质层次的变化而变化。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素质层次越高,劳动者对精神的需求就越大,能激发高素质劳动者的潜在智力和潜在创造力,从而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第二,人力资源是可再生的经济效源,可以采用各种教育手段进行培养和创造,从而形成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经济资源中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第三,人力资源不仅仅是经济资源的开发者、产品的生产者,而且人的思想、观点、愿望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等意识形态将影响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继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2.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随着新产业的出現,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人力资源质量的积累将成为产业中人力资源积累的主要特征。对人力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使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必然。目前,我国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才短缺,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小,高级技术人才大量短缺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3.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社会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区域管理水平的关系。随着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对客观复杂的外界环境认识更加深刻,使决策水平更加科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越高的地区也是区域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它表明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管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总水平的关系。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轻人口数量压力,把人口总量过大的劣势转化成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调查表明,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它不但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发展质量,大大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

104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总第198期) 加深,即其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水平,致使产业内分工不断深化。由此可见,产业发展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贯穿于产业集聚的整个动态调整过程。 (一)人力资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1.专业化人力资本影响产业集聚的形成 首先,专业化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的必备条件,甚至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高素质的劳动力与专业化人力资本往往都是稀缺的要素。当劳动力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时,企业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难以达到优化配置,企业的生产水平只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造成生产能力的闲置。反之,如果企业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那么人力资本就能充分发挥其对物质资本的互补性,推动生产能力的扩张。而且,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分布会影响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马歇尔就指出,技能型工人的分布与企业的区位选择会相互影响,“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L8J(P284)。例如,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海外转移时,就并非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而是更多考虑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员工素质。 其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知识密集型部门的人力资本为依托。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密集的地方。例如,美国硅谷毗邻斯坦福大学,波士顿128号公路紧靠着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和林肯实验室等大公司的科研部门。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知识密集型部门,集中了大量的科技研究人员。高新技术企业与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大学或研究机构可以说是高薪技术产业的知识技术中心。 再次,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企业家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最终决策权。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导致其决策能力的差异,由此必然影响到对企业区位选择正确与否。在企业区位选择过程中,企业家需要充分了解和解读各方面的信息,在不同方案中进行权衡。另外,产业集聚表现为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这同时也是企业家资源的集聚。企业家的成功往往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会带动本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地区,并促进新企业的产生,这一产业也由此在该地区逐渐发展起来。 2.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区创新的基础 产业集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集聚区要获得持续的产业优势,都需要不断创新。而在企业投入的所有要素中,高素质技能型工人、研发人员、管理者和企业家所具有的人力资本是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是企业创新的关键。 就研发环节而言,研发人员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是R&D所有投入中最关键的因素。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研发人员知识创新和对新技术的推广。有些大型企业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如贝尔加拿大企业设立了北方通讯、贝尔北方研究所,自主研发新产品。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则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分享所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这一稀缺资源。 从生产环节来看,产业集聚区中产业分工更加细致,生产迂回程度增加,相当多的企业仅仅是产业链中的一环。这种细致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而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技能工人创新能力的差异。工人所具有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他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越强,处理相关信息的水平也就越高,也就越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推动集聚区的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从市场方面来说,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着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其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的组织形式[9](P73—7¨。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是在竞争激烈、变动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机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家配置能力的体现。集聚区内同一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密集,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利,就要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就越能有效搜寻和准确解读市场信息,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第一节人力资料开发与管理概要 1、四种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的定义:所谓人力资源,就是能推动组织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3、人力资源的6个特征:形成过程的时代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持续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组织过程的社会性。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囊括了企业人力资源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予以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合理比例,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职能和活动:(1)获取职能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挑选与使用。(2)保持职能活动有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3)发展职能包括职工培训、职业发展管理。(4)评价职能工作评价、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5)调整职能包括调配系统、晋升系统。 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1)为满足企业任务需要和发展要求。(2)吸引潜在合格的应聘者。(3)留住符合需要的员工。(4)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5)保证员工健康和安全。(6)提高员工素质、知识和技能。(7)发掘员工的潜能。(8)使员工得到个人成长空间。 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1)提高生产率,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2)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感觉。(3)提高经济效益,即获得更多的盈利。(4)符合法律条款,即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趋势及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1)人力资源开发的地位将发生根本变化。(2)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全民的普遍观念。(3)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将发生变化。(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性。(5)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和方式多样化。(6)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化。(7)更加注重情商的开发。(8)需要具有时代性的高素质人才。(9)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10)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业务将成为一项重要产业。 2、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1)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具备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职能。(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地位的显著提高。(4)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5)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柔性化、扁平化和复杂化。 第二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系统 第一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概要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的内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济发展、经营目标或经济规划,在人员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调整、绩效考核和工资福利、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等诸多方面所制定并以此实施的全局性、长期性的思路和谋划。 2、特征:全局性、长远性、阶段性、稳定性、应变性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 1、理念基础:人性假设,经济人、自我实现的人、社会人和复杂人。 第三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方针 1、基本方针与主要政策:人本思想、招聘、新老融合与沟通、用人、队伍建设、领导干部管理、举贤荐能、考核、潜能开发、激励、救济与抚恤、文化认同、思想工作、解聘 第四节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意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上网教案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滕玉成目次 一、教学提纲 二、学时安排 三、教材及其它教学参考资料 四、教案正文 五、综合案例 六、复习思考题 一、教学提纲 第1章总论 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1.1.1人力资源的含义、构成与特点 1.1.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1.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1.1.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及其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 理的关系

1.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1.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原理与职能 1.3.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 1.3.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 1.3.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1.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模型 1.4.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 1.4.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模型 1.5 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1.5.1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化 1.5.2公务员制度的演变 1.5.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1.5.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发展趋势 1.6 人力资本理论介绍 1.6.1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6.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1.6.3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前景和争论的问题 第2章人力资源规划 2.1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地位、种类和程序 2.1.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2.1.2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2.1.3 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 2.1.4人力资源规划的种类 2.1.5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2.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2.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 2.2.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2.3 人力资源供应预测 2.3.1人力资源内部供应预测 2.3.2人力资源外部供应预测 2.4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2.4.1人力资源信息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2.4.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 2.4.3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2.5 人力资源规划与职业生涯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王再文

2003年2月 第33卷 第1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rnal o f N o rthw est U niv e rsity (Social Scie nce) Feb.,2003V ol.33 No.1 收稿日期:2002-06-25 作者简介:王再文(1967-),男,山西曲沃人,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人力资本理论与市场理论。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王再文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摘 要:首先论证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揭示了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教育投资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3)01-0077-04 一、引 言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哈罗德(R .Harrod )和多马(E ·D ·Doma r )分别创立、被后人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为起点开始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是资本决定论的代表和核心,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在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进入20世纪50年代,人们针对资本决定论,尤其针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存在问题的争论和批评,要求放宽哈罗德资本系数是常数这一条件和引入含技术进步因素的模型。以索洛提出的含技术进步因素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论开始占领经济增长理论的主导地位,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然而,经济增长中存在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特别是技术进步的产生以及如何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仍然困扰着经济学界。为此,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W.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他以劳动力要素分析为中心,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形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把人力资本作为外生变量,也没有建立定量模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兴起,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主流。这种以技术进步内生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模型之 中,在经济增长模型中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卢卡斯(R ·Lucas),他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微观的方法 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和索洛(M ·So llow )的技术进步因素具体化为“每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由此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一国的经济增长不需要外生力量(如人口增长)就能实现持续增长,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中,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需要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相对应。人力资本增量与已有存量成正比关系,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快于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带来一国或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进而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同时,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对经济发展机制的研究和对国别之间经济增长率差别变化趋势的分析均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既是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具有普遍意义,二战后日本、德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了这点。日本经济的崛起依靠的是教育,日本当代著名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不是很成功一事,曾有一段精辟论述:“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像日本那样很好地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

时代的挑战与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

时代的挑战与人力资源发展的趋势 随着21世纪的日益临近,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形态甚至社会结构形态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这一概念向人们表明了知识与信息的吸收、处理和应用在创造新的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时代。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在新的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管理大师德鲁克断言: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 构成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并不是人的数量,构成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价值观念、知识存量、技能水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投资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发展的产物。正是如此,人力资源发展在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其所能够运用的资源主要有三种:物质资源,如土地、原料、与机器;财政资源,如金钱与融资信用;人力资源,包括组织内部成员与其所能运用的外在人力。一般对物质和财政资源的概念比较清楚,但对于人力资源的意义为何,则不甚了解。狭义而言,人本身就是资源、能源,人可以被运用于搬运物品,制造产品,作战等等。但人的作用并非仅仅如此,人的作用还在于能统合其他资源,结合三者的效益,使之脱离纯资源的地位,而创造更高的价值。但要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江苏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高职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__________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黄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专业__________会计电算化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姚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提交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答辩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国际贸易新局面,中国应如何制定经济发展策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相对稀缺的中西地区转移,达到带动中西部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本理论渐渐被国内接受,影响不断增加,研究不断深入。人是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物质资本的运作要靠人来完成,更靠人力资本带来物质资本更大的价值升值。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既面临难得机遇,更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人力资源

目录 一、经济发展 (一)我国现经济评估(1)(二)我国经济发展策略(1)二、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是什么(1)(二)为什么要发展人力资源(1)三、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四、总结

经济发展 ————我国现经济评估、我国经济发展策略 首先,中国现阶段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现状是由中国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我国为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相比资本要素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属必然。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也是由中国所处的国际产业分工所决定的。于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发达国家将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衰退期的产业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现状。最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解决我国劳动人口就业的问题的一个方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大,为我国人口的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我国内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及东部沿海不可比拟的海洋优势,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心所在。就加工贸易来看,到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全国的比重超过10%的省(区、市)仍只有广东、江苏和上海(分别为39.03%、21.43%和13.43%),其他加工贸易出口在全国的比重超过1%的六个省(市)也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的代名词。而与东部相比,中部与西部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东部的发展。同时,由于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东部转移,导致农村出现空巢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显得迫在眉睫。 在今后的发展中,总体上,应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在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地区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将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转移。 一方面,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保护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是现阶段的必行之举。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才能积累足够多的资本和技术条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遵循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发展也十分必要,即不断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乃至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资本密集型产业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即需要较多资本投入的行业部门,如冶金、石油、机械制造等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不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可以协调发展。金融危机后,应当注重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应提高教育、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只有大力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