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

说到印度性文化,中国人非常容易联想到在中国驰名的壮阳名药--印度神油。说来奇怪,我到印度这么长时间,并没有看到什么神油,倒是这个国家的性文化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说实在的,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性文化像印度那样自相矛盾,难以琢磨:既有成套的说教强调禁欲,又有系统的理论主张纵欲。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印度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国度,作为戒淫禁欲的佛教和耆那教的发源地,印度怎么会有艳欲主义的文化传统呢?然而,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早就说过,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印度性文化同印度宗教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印度文化中的禁欲和纵欲,就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不可或缺。

第一节:盛行全民族的男根崇拜

初到印度教大神--湿婆神的庙宇时,看到庙中央竖立着一根约有半米长、黑色、秃顶的石柱,一个接一个的印度香客对着它顶礼膜拜。为什么拜石柱呀?我心里不免嘀咕。印度朋友告诉我:印度教诸神中,湿婆神是生殖神,他浑身赤裸并有一根巨大勃起的阴茎。印度庙宇中最常见的这种柱型物,实际上代表男子的阴茎,印度人把它叫做林加。为什么在大神庙里要

对男根磕头作揖呢?原来,自古以来,印度人就崇拜生殖力,关注生殖器的标志物。林加崇拜起源于远古的印度河文明时期。

当时的印度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盛行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摩亨殊达罗出土的印章反映出了这种原始崇拜的痕迹。男根代表着繁殖生命的生殖能力,湿婆大神本身是从部落神演变而来的。在一些古老的印度小雕塑中,人们见到雕刻着三个脸的有角人。他以瑜伽姿势坐着,整个身子一丝不挂,生殖器直直地勃起。这是一种有生殖能力的神,有的专家说这就是后来印度教中的湿婆大神。在其他一些古印度的雕塑中,时常还可见到公牛、公犀牛、公象等各种雄性有角动物,这些雕塑都露出勃起的生殖器。对这些雄性生殖器官像,印度人都称之为林加。古印度人崇拜男性生殖器达到这样的地步,以至印度一些古建筑物就是根据男根的形象建造的,宝塔实际上就是林加的放大。黑格尔早就说过:"特别是在印度,用崇拜生殖器的形式去崇拜生殖力的风气产生了一些具有这种形状和意义的建筑物,一些像塔一样的上细下粗的石坊。"(《美学》第3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第40页)

在印度,还有一类与林加相对应的赤土小雕塑,称为约尼。约尼状如磨盘,中间有孔,代表女性生殖器,有时则为一个裸体女人雕像,挺着大肚子,象征着人类繁衍。约尼雕像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都代表湿婆神之妻--帕瓦尔蒂女神。在印度古建筑物上,圆锥形的物体都配有环形的石雕,专家认为这是

林加和约尼的前身--即印度教中常见的阴茎和阴道的标志物。林加代表了印度教生殖神--湿婆的形象。实际上,湿婆在印度教中是无所不能的大神,既是毁灭之神,也是创造之神,既是苦行之神,也是纵欲之神。湿婆的性能力是印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一段"恒河的起源",这故事说,印度教大神湿婆和乌玛交媾,一次就达100年之久,中间从不间断,众神对湿婆的生殖能力感到惊慌,就央求湿婆把他的精液倾泻到恒河之中,这就是恒河之水从天而来的原因。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中,谈论这个故事时曾说:"我们的羞耻感简直都要被搅乱了。"直到今天,在湿婆派的庙宇里,到处都供奉着林加。有的林加四面都雕刻着湿婆头像,放在状如磨盘的约尼上面,象征着阴阳交合的生殖力量。据专家考证,实际上,林加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并非仅仅是生殖器官的代表,而是象征着湿婆大神繁衍生命、创造万能的无限潜能。

也许,在中国人看来,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在印度教的四大节日之一的撒红节期间,一些人表达对林加的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印度北方邦的贝拿勒斯城,上午10点以后,人们成群结队,上街游行,从七八岁的男孩到四五十岁的男性壮年,手里都拿着一根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木制林加游行,游行队伍中,有人打扮成湿婆模样,骑着毛驴,接受人们的欢呼,人们边走边呼口号,口号都是关于男女性交的,在中国人看来就等于是骂人的话。这种游行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女人

在这段时间都不得不躲在家中。

第二节:寺庙是性知识的百科全书

2002年9月,我作为新任总领事,前往卡纳达克邦首府班加罗尔拜会当地政要。当地官员派警车开路,特意安排我参观印度最大的耆那教庙宇之一的斯纳瓦腊〃比尔戈拉庙。离庙宇数里之远,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神像顶天立地,神像约100米高,雕刻在山顶的一块巨大的天然石壁上,使我惊异不已的不只是神像的高大,还有神像竟然赤身裸体,阳物昂然突出。来到神像面前,面对神像如此高大的身躯,伟岸的阳物高悬在神像身上,你只有高昂起头才能仰望,你忽然顿觉神的生殖力是何等伟大,作为凡人又是何等渺小无力。这座耆那教庙宇中,所有神像全是男性,全是裸体,全是阳物突出!这是多么典型的男性崇拜呀。

然而,事后我才了解到,比起印度教来,耆那教的这一切,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早在中世纪时,印度教寺庙里就充斥着大量艳情雕塑。这些独特的艺术在整个印度的艳情艺术中极具价值。这些根据印度教史诗传说创作的杰作,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寺庙的墙上,到处都画着或雕刻着以各种姿势性交的男女,有的是一对男女性交,有的则是一大群人群交。作品中还有许多异常的性交方式。

除绘画外,寺院中还有其他大量艳情雕塑,基本表现的是各种性交姿势,甚至还有很多反传统的内容,例如群交,口交,肛交和兽交,这反映了古印度人形形色色的性生活方式。这些

艳情艺术中的男人代表倜傥风流的英雄,女人代表美丽漂亮的女神。这些女神被看成是天堂中的高等妓女,人们常常认为她们是男神的女仆。当时,寺庙附近生活着歌女、舞女,她们为宗教仪式服务,寺庙里还有妓女,这些妓女时常参加寺庙的各种仪式,包括为神事活动歌舞或性交,甚至通过卖淫为寺庙挣钱。寺庙妓女这些性行为主要不是为了乐欲,而是为了敬神。这些女人把自己当作是所伺候的神的娘子,因而她们的淫荡不受公众指责。寺庙妓女中许多人并非本人乐意卖淫,而是因为年幼时,其父母因为敬神被送给寺庙而被迫沦为娼妓的。

艾罗拉石窟中一座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出的神庙著名的卡朱拉霍印度教寺庙群(建于公元950-1050年左右)绕湖而建,雕刻着很多性爱场面,其中的人物都显得极其纵情声色,被广泛认为是印度艺术中无与伦比的杰作,不仅结构极其复杂,而且意象也颇为奇特。克纳尔科神庙是印度教性力派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克纳尔科的黑塔,其中刻画男女拥抱的场景栩栩如生。通过雕刻者的手,艳欲世界与苦行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现实层面是一种苦行,但精神层面却是极大的快乐,寺庙中绘画雕刻所展示的性爱场面,也许指代的是天国的快乐。

在性与宗教的结合上,恐怕只有古埃及的性文化可以与印度性文化相比。古埃及神话中主宰生命和生殖力的神叫奥撒雷斯,当时,男性生殖器的雕像也受到埃及人的狂热崇拜,奥撒雷斯的形象就是手握生殖器。当奥撒雷斯死而复生时,女神伊

西斯跪在他面前,口含他的生殖器。在印度和埃及的性文化中,性交都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性交都可被用来敬神。

印度教和佛教都信奉否定的哲学思想,都追求苦修,但印度教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禁欲主义和纵欲主义并行不悖。一些教派提倡纵欲和享乐,反对苦行。流行于西孟加拉和奥里萨一带的性力派,崇拜女神的神圣性力。他们经常举行一种秘密仪式,向女神供奉酒、肉、鱼、谷物和人身,深夜男女按宗教规定"轮座",逗弄鹦鹉的药叉女即男女围坐在一起,在一片神秘的咒语声中,进行性的狂欢。这是因为印度教中存在一种奇怪的信仰体系--坦陀罗,坦陀罗从印度教的早期形式吠陀教发展演化而来,有多种含义,因此难以定义。它包括种种说教和魔法,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性能量和性信仰仪式,它通过性来达到获取快乐的目的,它不但不拒绝尘世的享乐,相反还要尽力去挖掘这种享乐体验。坦陀罗直接把性交本身当作一种宗教仪式,认为通过性交可以使男女变成一对男女神。这种性交前,要经过冥想和举行其他准备仪式,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情,然后双方以多种形式进行性交。坦陀罗的性交并非取乐,而是借助性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坦陀罗的重要观念是微细身理论,即每个肉身都有数个"宝",它们像莲花的形状,沿着脊柱排列,且男中有女,女中有男。最神圣和最著名的仪式是数对男女出席的"轮座",即群交。男女在极乐中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因为他们认为性交是悟道的最大助力,所以他们一面性交,一面口颂经

书,或者运练瑜伽。参加这种活动的人,为了强化效果,经常交换伴侣,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换妻形式。不过,这种行为受到非性力派印度教徒的反对和抵制。

这种信仰和实践为后来佛教的密宗所吸收,密宗是后期佛教与印度教性力派结合的产物。在印度密宗看来,性爱是超越现实世界的有效手段,最为神圣。密宗对女性的崇拜是一种无私的行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无爱。因此,密宗仪式中的性事并不表现为激情,而是一种非个性化的行为,沉浸于其中的是彻底的自我解脱。正是在解脱这一意义上,禁欲与纵欲、苦行与性力奇特地化为一体,成为同归的殊途。

第三节:性爱至上首先从神开始

自文明兴起初期始,性与宗教便在印度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印度教的神与其他宗教、其他国家的神不同,其他宗教、其他国家的神基本上都长生不老,道貌岸然,远离性爱,而印度教的神却同凡人一样也有生有死,有情有爱,有偷香窃玉的男神,也有红杏出墙的女神。印度性文化对宗教与性的密切关系描述得相当透彻,无论是西方还是其他国家都无法与之媲美。在印度人的眼里,性生活几乎无一不是从神开始的。

树神药叉女印度人认为,人爱与神爱相比,神爱至上。印度人十分崇拜克里希纳神,在印度,克里希纳神的艳史家喻户晓。克里希纳是一位年轻英俊的男神,他采取种种方法骗取女人的芳心。一次,哥毕斯的一些妇女脱光衣服裸身在河中洗澡,克里希纳抱走了她们的衣服爬到树上,妇女们只好一丝不

挂地爬到树上取回衣服。

他向每一个哥毕斯女人表白爱心,并使她们深信他仅仅爱她一个人。传说中,被克里希纳玩弄过的女人成百上千。在众多的哥毕斯女人中,克里希纳最喜欢拉达。他们的情史被后人传为佳话,常常被用作色情文学的主题。尽管克里希纳的许多罗曼史--如他勾引有夫之妇--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印度人却从神爱高于世俗欲望的"神爱至上主义"出发为他辩护。譬如,哥毕斯的裸体被说成是神显灵时灵魂的裸现,认为女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终身献给克里希纳神。同时,印度人也认为,克里希纳神在寻花问柳的同时,也在鼓励女人去享受性爱的快乐。因此,印度教中的神既是性爱的崇拜者、实践者,又是对他人性行为的鼓励者、推动者。

2003年春节期间,我和途经印度回国的我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艾平及夫人等一起,乘飞机前往奥兰加堡,专程去参观那里举世闻名的阿旃陀石窟艺术。我的感觉是,印度宗教艺术习以为常地关切着性爱,想方设法来刺激感官,即使是禁欲主义的佛教也不例外。我国敦煌石窟中也有表现男女性生活的壁画。例如,第456窟中有许多欢喜佛的壁画,画着"明王"、"明妃"作交合状,胯下还有小鬼用盘接他们流下来的阴水。这表明当时的佛教并不认为男女交合为猥亵之事。

但这在规模和艳情程度上都无法与印度阿旃陀石窟相比。阿旃陀壁画描绘佛教传说的一个个场面,大多数作品都带有明显的艳情风格,以至于人们得到这样的看法:只有印度特有的

世俗色情的艺人才能创作出如此温柔与激情相互交织的动感世界。当我面对这些壁画时,想起了唐僧西天取经时,曾特意到阿旃陀,他在《大唐西域记》中专门记载了此事。面对如此之多的艳情壁画,不知唐僧当年是否脸红,是否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

第四节:《欲经》是印度教的性爱经典中印两国性文化都源远流长,但印度性文化与宗教如此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这却是与中国古代性文化的一个最大区别。公元四世纪左右出现的印度教典籍《欲经》,相传作者为婆蹉衍那,此书在印度民间广泛流传,英文、印地文或其他文印刷的《欲经》在当地书店里随时可以买到。在我看来,它既像中国道家的《玉房秘诀》,以严肃冷静的观点阐明各种性行为;又像罗马帝国奥维德所著的《爱的艺术》一书,以嘲讽的态度渲染调情艺术。

地处中国与罗马之间的印度,在性文化方面多少综合了来自双方的影响。该书虽然详细描述了各种性交技巧和调情艺术,但与其说它是一部宗教文献,倒不如说它是地地道道的生活书籍,涉及很多家政内容,描述了古代印度年轻的艺术爱好者某些无拘无束的生活:沉湎于诗情、音乐、绘画和雕刻等高雅的精神生活,辅之以鲜花、香水、美味佳肴以及其他精心安排的日常生活,当然,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还在于性爱以及性爱中的各色女人。这本书主张妻子应该多才多艺以取悦于丈夫。例如:它认为妻子必须掌握唱歌,缝纫,跳舞、种花甚至

巫术、斗鸡和赌博等64种外能;同时,这本书又强调夫妻必须具有64种内能—包括8种拥抱,8种接吻等。

《欲经》对性爱的基本态度是:性爱需要男女双方共同求得满足,并非仅仅是男人的性欲发泄。《欲经》还认为,女人在性爱中有更大的激情,她从性爱中能够获得超出男人的快乐。实际上,《欲经》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书,它的意图在于使男人认识女人:女人是温柔和激情的化身,性爱也是温柔与激情交织在一起的生活艺术。可以说,传统的印度教对性的态度是健康的、泰然自若的。《欲经》虽然专门谈论性爱,但性爱在作者的笔下不仅表现为一门艺术,而且表现为一门科学;当然,这种科学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性爱并不是情和欲的泛滥,而是要克制自我的激情,要在对自我情欲的严格控制之下才能进行,性爱的最高境界是淡然无情。

印度人虽然撰写了第一本集"爱"与"性"为一体的《欲经》,但他们却总是将"爱"与"性"完全分开,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无师自通的人类本能,无须任何指导;相反"性"却需要强调技巧。因而,印度性文化的书籍常常用大量篇幅来介绍"无爱的性技巧",《欲经》明显反映了这一倾向。印度人的性观念似乎是两种极端倾向的奇妙融合,它既有粗俗的一面,又有精雅的一面。印度人从极单纯的否定哲学出发,发展出极其繁杂的性享乐方式。印度人谈论爱,也讨论性,而且两者可以完全无关。他们并未将这两种彼此冲突的东西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新体系,而是将它们互相掺杂。也许这正是印度性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我看来,如果说中国的《玉房秘诀》主要关心的是在床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罗马的《爱的艺术》则教你如何到床上去,而印度的《欲经》内容更广,它罗列了每个家庭主妇取悦丈夫必备的各种知识。该书偏重性爱时的心理描述,在谈"性"之前花了很大的篇幅先谈论关于"爱"的问题。虽然自有文字以来就有歌颂爱情的作品,在讴歌爱情的诗词中也经常见到性的描述。但在性文学中却极少包括爱的内容,《欲经》极可能是第一本既论"性"又论"爱"的专著。

《欲经》显示了印度教的一个典型特征:宗教与生活水乳交融般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教就是生活,当然包括性生活。古代印度教并不贬低爱欲,在所有合法的享乐中性爱被认为是最富于激情也是最为完美的人生享受,它也最易于被转化为宗教的热情。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房事也变成一种积极的宗教性的义务。印度人的性观念与其他文化还有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

不管是中国还是古巴比伦、埃及、希腊或罗马,对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虽有区别,但都认为性交应该是发生在闺房或妓院中的事。换句话说,它是一种隐私行为,对别人是秘而不宣的,而印度人谈论性时却并不加掩饰。在印度人看来,性是自然的、幸福快乐的,是人生追求的三个目标之一。这种性观念与今日西方社会流行的性是自然、快乐的,可以公开谈论和可以公开为之的观念似乎有接近之处。印度教鼓励早婚,因而早婚在印度很普遍。在古印度教看来,男24岁,女8岁,是最

合适的婚配年龄。据说这是防止妇女淫荡的最好办法。丈夫死后,寡妇不准改嫁,甚至要自焚殉夫,拥护者认为这样这对夫妻可在天国享受3500万年的极乐生活。

由于《欲经》对人们了解印度古代文化和习俗很有帮助,它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包括中文,在世界流传。

第五节:禁欲是印度性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如果认为印度宗教中有艳欲主义的传统,印度性文化中有纵欲主义的倾向,就认为印度是一个性开放的社会,那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有的方面还显得相当保守。例如,男女理发店在印度是分开的,男人必须到为男性开的理发店由男性理发员理发;1400多万人口的孟买市里,找不到卖人造阳物之类的性用品商店;不仅为女性私处美容、肚脐美容的美容店根本没有,是否有做双眼皮手术、做处女膜修补术的地方,许多印度人也回答不知;高档宾馆中我从未看到过妓女,也从未接到过"小姐"打来的是否需要提供特别服务之类的引诱你嫖娼的电话,连洗脚屋、夜总会之类的设施也没有;大庭广众之中没有女性袒胸露背、没有男女亲吻搂抱、更没有有伤风化的现象;高级官员和老板们绯闻不多,养"二奶"现象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至少在媒体上还没有看到披露。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印度人的哲学基本上是一种否定哲学。印度教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和磨难的,即使快乐的王子,他也绝不会没有痛苦。因此,人生并不是追求世俗的享乐,而是以逃脱没完没了的人生轮回为最终目标。印度宗

教传统中的主流意识认为人应该放弃对性自由、婚姻和家庭三种乐欲的追求,因为它们会影响人进入幸福和极乐天堂。从总体上说,佛教、耆那教一般比印度教更强调禁欲主义,至于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比印度教也更保守。

印度禁欲主义的主要奠基者是佛教创始人佛陀,即释迦牟尼。29岁时,佛陀扔下爱妻和幼子,创造了后人一直沿用的、逃避世俗的生活方式--深山隐居,把自己从性欲和各种世俗的欲望中解脱出来。他超脱人间痛苦的方法是,通过放弃各种欲望而达到"空无"、"超然"的全福境地,使人进入极乐天堂和涅盘。佛教的"八戒"之一就是戒淫。

公元2世纪,印度佛教诗人马鸣在《美难陀传》中记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使他的异母兄弟难陀皈依的故事,从中我们不难理解苦行的宗教怎么会与享乐联系在一起,纵欲怎么会最终走向禁欲。难陀沉湎于世俗欢爱,佛祖为了度化他,引领他目睹了天女,难陀对美貌而性感的天女如痴如醉,于是他像佛祖所教导的那样开始修炼苦行,希望有一天能获得天女的欢爱,他极端的苦行行为和异常的淫乐心理奇特而可笑地结合在一起。然而,他对苦行的专注和执著使他的修道突飞猛进,从而使他在更高的修炼层次上得以悟道,他竟不再迷恋男欢女爱了。

印度禁欲主义的产生还同印度教的人生观,特别是苦行僧的人生观有关。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作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个阶段。禁欲像一条主线贯穿于人生的这四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印度教徒要拜正统婆罗门为师,熟悉各种

苦行的方法和必须遵守的戒律,努力控制本能和冲动。在第二阶段可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履行世俗义务,享受合理欲望。在家里第三代出现时,人生进入第三阶段,这时要放弃家庭,进入林野,朝夕沐浴,吃野菜瓜果,采取超然的态度来苦行沉思和冥想。妻子可以随同丈夫,但绝对不能同床。接近75岁时,人生进入第四个阶段,即苦行期,这时获得了过出家生活的资格,必须穿别人穿过的衣服,睡在地上,过乞讨生活,等待死亡的降临。此时,更谈不上性的乐趣了。为什么印度教徒在人生的后两个时期要抛妻别子、离家脱俗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生来是渺小的和孤陋寡闻的,为了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就要靠自己的两只脚离家出走来实现这一愿望。同时它又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要想减轻罪孽,摆脱无穷无尽的轮回之苦,就必须过禁欲生活。虽然并非所有的印度人都按照这一设计去生活,但这样生活的人通常能获得更大的尊敬。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教中的禁欲主义与欧洲中世纪时盛行的奥古斯汀提出的禁欲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奥古斯汀将禁欲主义发展到顶峰。他创造了"性就是犯罪"的理论--即性是罪恶的起源,性欲是传播犯罪的途径。他主张最根本的方法是禁欲,退一步是结婚,但不性交,再退一步,即使性交也不能追求性爱的快乐。也就是说,独身是基督教的主要美德。印度性文化与此根本不同,它虽主张禁欲主义,但并不认为性等于犯罪,相反,婚姻在印度人的一生中看得十分重要,许多人未到青春期就结婚。无论是在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婚姻,还是以性欲为

目的的婚姻中,性都极受推崇和称赞。这正是印度性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禁欲与纵欲并行不悖。

鉴史问廉

《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汇总 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该片深入中国历史,试图从总体上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全片共8集,分别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六廉”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中华文明史。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观后感 近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坐下来观看了一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 在看完这集影片之后,沉思良久,清浊之辨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说“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我觉得这应该是明辨清与浊的标准。君,古时候应该理解为国君,但是拿到今天来理解,应该解释为为官之人;民,古代指下层的百姓,今天应该解释为人民大众吧。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就清楚的指出了为官之道是要看轻自己,把人民大众看得很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官清廉。由此,我又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其实这就是诗人总结的清与浊的结果。也告诉了我们,对清与浊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决定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鉴史问廉》观后感:廉洁文化的力量_心得体会

《鉴史问廉》观后感:廉洁文化的力量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鉴史问廉》观后感:廉洁文化的力量,感谢您的阅读! 《鉴史问廉》观后感:廉洁文化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衰。近日来再次观看八集纪录片《鉴史问廉》,重温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衰更迭,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洁文化的力量。如今恰逢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公司一如既往的宣导廉洁正能量,学习《鉴史问廉》,第二次观看较第一次观之则感受更深,更觉震撼。 从《兴衰之思》中思考"廉则兴,贪则衰"的真谛——廉洁和腐败,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从《清官之念》中感知"青天文化,清官情结"的力量,为官正直才能一心为公;从《清浊之辨》中辨识清浊是非,坚信正义可以迟到,却从不会缺席;从《道德之择》中学习"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清慎勤"的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从《文化之力》中感受民众通过文化艺术颂扬光明与希望,鞭笞黑暗与腐朽;从《律令之矩》中观吏治清明对国家的影响,对制度心存敬畏之心;从《制度之重》中见识历朝历代的监察制度,见识历朝历代在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上做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从《千秋之评》中领略历史的重量,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承担起了终极审判的功能,公正地记录着一代代政治家和官员们的是非功过。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清官廉吏,他们为官清廉,执法公正,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惩恶扬善。古往今来,清正廉明是官员的政治道德理想,也是老百姓对清官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期待。由此可见,廉洁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为官者清廉与否是兴衰更迭的直接诱因。 在长城汽车工作十余载,从入职至今,深受公司廉洁文化的影响。学习《鉴史问廉》以来,深有对文化的传承之感。廉洁,是长城汽车的企业文化支柱。《廉洁体系制度》是长城汽车员工的行为准则,自2008 年正式颁布实施至今已整整七年时间。该制度严明清晰,在打击腐败维护员工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廉洁文化是长城汽车文化的

关于廉政教育学习笔记 《鉴史问廉》纪录片第一集观后感

关于廉政教育学习笔记《鉴史问廉》纪录 片第一集观后感 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有关专家认为,《鉴史问廉》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 “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 《鉴史问廉》的第一集——兴衰之思所讲述的西晋王朝、唐、北宋的兴衰史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石崇和王恺的斗富,表面看不过是富豪间一掷千金的炫富大比拼,背后折射的却是西晋王朝制度上的败笔,用人上的“只讲门第、无论才能”导致庸官蠹吏把持朝政高高在上,有才之士困顿江湖;经济上的“占田制”更加速了“官越大钱越多”的不正常的官阶晋升之争,而这种最不公正的制度,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官员整体性腐败和社会的溃败,因而在王国之后还被后世史学家赋予“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黑暗王朝”的“美誉”! 大唐的兴衰更是一面镜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吏治清廉时代的辉煌之后,自从误用了一个不学

无术而又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为宰相后,曾经的一代明君唐玄宗一步步坠入了李林甫为他精心设计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庸无为的温柔乡,进而引发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并就此终止了一代天朝的神话。 有了前朝的教训,大宋初年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治国新景象。科举制度的兴起真正做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一代“圣相”李沆,才有了对官员“婚丧、宴饮、车马、服饰”的严格规定,才有了对官员“贪污受贿者处以极刑”的重典,才有了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在内的科技大爆发,才有了《清明上河园》中的大宋京华梦! 可惜这样的繁华却不敌一块块石头!瘦金体的始祖——宋徽宗赵喆,热衷于艺术家的享受,大江南北的臣子投其所好的运来各色奇石异花,修建了“艮岳”的同时,提拔了一介平民却献石有功的朱勔为节度使,动摇了严密、公正的科举制度;使江浙百姓受花石纲之役二十年,怨声载道;陷入了内有方腊的起义造反、外有金兵入侵的窘境,最终蒙受了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终结。而那些跋山涉水而来的艮岳之石,最终却堆砌在了金人新建大都的皇家园林中。 由此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频频闪现的“炫富照”——郭美美炫富坏了不仅仅是红十字会的名声,还引发了全国的血荒,成就了网络热词“干爹”;表哥杨达才不经意的名表炫富揭开了一个贪腐大案;湖北通山县80后女县长胡娟更是坐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记录片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鉴史问廉》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个清官的感人故事,来展示廉洁对一个政权、对一个国家、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腐败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社会的伤害。通过观看,每一个党员干部在该片的好故事中都能得到深刻的教育。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

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将焦俭送给他的鱼悬于室外来拒绝焦俭的再次相赠;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还有魏征、狄仁杰、包拯、郑板桥等一大批清官廉吏任职故事,受到历代百姓的传颂和敬仰。许多与廉政文化有关的器物文化,比如说包公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等。在反腐败的制度设计和律令制定方面,古代统治者也有很多积极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还有很多启迪。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史问廉》通过拍摄这个跨度几千年的廉政文化史,通过历史上这些廉吏和贪官的对比,使人们从中得到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中华民族内心的“青天”观念不会变,被赋予了更为强烈的时代感: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一心为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重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

2021年鉴史问廉观后感汇总三篇

鉴史问廉观后感汇总三篇 下面是为各位的鉴史问廉观后感汇总三篇,请大家参阅! 廉政建设,似乎听起来很高大上,离我们很遥远,只有和那些 ___才能能 ___起来。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廉政建设和我们息息相关,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胞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清廉更成为一种人格的魅力,一种道德的体现。 邪不压正,在中 ___价值观、道德观中, ___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 ___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在古代就有学生拜师时给老师送“束修”。皇太子、国子监生、四门学学生、律学、算学、书学学生拜师所送的礼物,都是帛五匹、酒二斗、修(肉干)五脡;州县学生仅须奉帛一匹,酒与修则相同。这些礼物包含着家长与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然而现在这种感情味

道却变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成为了“糖衣炮弹”每一次的 ___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 ___清明、 ___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守作为一名教师的节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___ ___曾经说:“历史是最好的 ___。”最近,观看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这种体会更加深刻,历史就是一面逼真的镜子,历朝历代的兴衰,都遵守着特定的发展规律,而官员的廉政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 ___干部,确实应该以史为鉴,敬畏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 一、以历史为镜子,可知群众心中永远有杆称。通过观看《鉴史问廉》,我们发现民间有许多群众自编的反映 ___污吏的戏剧、民谣等,这充分说明了群众对 ___的痛恨。包拯不持一砚归、强项令董宣据理力争,这些一身正气、一身硬骨头的清官早已在人们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我们人民群众的眼睛是如此雪亮。历史清楚地告知我们,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与我们各级官吏的作风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清官之念》观后感-《鉴史问廉》观后感

《清官之念》观后感 观看了《鉴史问廉》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引人深思,让人清醒,同时也使我对历史和廉政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该纪录片回望了历史、展示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纵览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内涵深厚,立意高远。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历朝历代在廉政建设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经验教训,这些丰富的精神遗产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廉政文化。“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随着荧屏上包拯的出现,这首歌自然地回荡在我耳边。《清官之念》通过对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探究,解读了中国人千年“清官情结”背后的历史文化密码,探寻了青天文化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意义。那就是人们对公平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包公掷砚,表现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民情怀;铡美案,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刚正;包公立下的家训,则表现了他治家严谨的家风。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包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包青天是清廉和正义的化身。《清官之念》里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个个清官的故事,感动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何为好官?答案不一而足,但好官必是“两袖清风来去”的清官无疑。清官的核心是清正、清廉、清明,心中装有百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做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我们应该以历史上的清官为榜样,学习他们,以清廉之身守住自己的节操,取信于民,服务于民,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为***事业的发展奉献我们应有的力量,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观看了《鉴史问廉》纪录片,感触良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一部《鉴史问廉》为我们展示了“廉则兴,贪则衰”的客观规律,一次次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警示。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共产党员和管理人员,我深刻认识到,要立足工作岗位,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以焦裕禄、谷文昌同志为榜样,切实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为支部和所部的管理做出贡献。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宗旨意识。 要真正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要积极参与“每个月读一本书”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理论学习,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真正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征费管理中心工作,拓展思维、创新方法,寻找工作的支撑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还要拓宽学习面,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和本岗位的业务知识以外,也要加强法律、管理、心理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二、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党性修养。

要从自身做起,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通过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差距中增强动力和措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深入征费管理一线,全面了解管理中的问题和职工的需求,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摒弃“过得去”、“不出事”的思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要消除“庸懒散”现象,发扬“钉钉子”精神,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好岗位工作,全心全意为企业为职工服务。 三、落实“三严三实”,加强廉洁自律。 要学习焦裕禄、谷文昌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自律意识,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慎独、慎微、自警、自省、自励,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廉洁自律。要时刻约束自身言行,保持清醒,勤于修身,才能始终管住自己、把住小节,真正做到顶得住歪理、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各种考验,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始终践行“三严三实”,从“严”上要求自己、向“实”处谋事着力,做一名

CCTV9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850字3篇

CCTV9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850字3篇 CCTV9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850字1篇 《鉴史问廉》是一部廉政文化纪录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观看后,感想颇深。该片视野独特,以文化的视角梳理中华传统廉政资源,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主题鲜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内容,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到"清廉、勤勉、谨慎"。情节突出,以故事化的结构讲述全片,让我们在故事讲述中,得到警示和启迪,让每个党员干部有所感、有所动,是一部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的廉政文化重磅之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重要性;王岐山也曾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速读"历史、鉴往古今的平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对为官者清廉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对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本人真实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社会的认可。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大明的魏忠贤,满清帝国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财富恐怕拥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史册上留下的是骂名,是臭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的这句诗意义深刻,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这就是"历史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明鉴。共产党人最知历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CCTV9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850字3篇CCTV9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850字3篇。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具有共产党人革命风格的艰苦奋斗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吃草根、咽树皮,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又率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拼命精神,冲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当然,我们党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用手中权力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我们党的领导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腐败是附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韩伯成:观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历史的镜鉴干部的警示 ——观看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体会 韩伯成 (2015年1月19日) 《鉴史问廉》这部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八集廉政文化纪录片成为当下热潮,本人观看之后受益匪浅。 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揭示廉政文化 《鉴史问廉》这部廉政文化纪录片,是借助历史上的真实廉政经典故事,进一步明析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借鉴历史上的,使人们在文化的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魏征、狄仁杰、包拯、郑板桥等一大批清官廉吏曾在河南任职,留下大量廉政佳话和典故,如“周公吐哺”、“甘棠遗爱”、“羊续悬鱼”、“精忠报国”等,为历代百姓传颂和敬仰。同时,河南还保留下来一些与廉政文化有关的器物文化、制度设计和律令制定等,比如说包公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 这些珍贵的廉政文化如同珍珠散落在历史大海的深处,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文艺作品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又日渐增高,这部纪录片就是采撷之手,从古代的廉政文化里面汲取为政以德、礼法相依、德主刑辅、治权官吏、正心修身的一

些思想和做法,古为今用。 为何要反腐?自古以来,腐败有哪些表现、哪些危害和共性?历史上有过哪些令人震惊扼腕的教训?什么样的廉政是行之有效的?《鉴史问廉》正是对上述问题的历史性总结与反思。反腐不是遥远的命题,而是每一位老百姓都关心的现实问题,有关切、有疑问、有探索,就要有回应、有解答、有借鉴。 笔者认真观看了这部连续剧,发现这部题材严肃的纪录片,“消化”起来并不晦涩,一个个动人的历史小故事,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楹联诗词,发人深省,震撼灵魂: “圣相”李沆家里异常狭小,议事大厅的门前只能让一匹马掉个头,留下“旋马家声”的故事;宋徽宗丰亨豫大,放纵欲望,为修艮岳劳民伤财,听信佞臣,最终换得“靖康之耻”;唐太宗李世民,经历隋炀帝骄奢淫逸而造成的乱世,建国后以身作则,并制定有效的监察制度来预防贪腐,成就“贞观之治”....... 悄然间将“不想腐”、“尚廉洁”的理念吹拂入心,也将腐败的危害以历史教训深刻展示,这也许正是该片在群众中广受好评的根本原因。 二、该剧是贯彻习总书记中纪委五次全会讲话的实际行动 该剧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

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1300字3篇

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1300字3篇 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1300字1篇 近几天,单位组织全体人员观看《鉴史问廉》,观后受益颇多。《鉴史问廉》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查看资料了解到,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全片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 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观看后,悟出研究我国反腐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鉴史问廉》中每个故事都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该片更具现实意义。让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1300字2篇 团省委机关干部集中观看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鉴史问廉观后感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纪录片《鉴史问廉》,共八集,每集45分钟,依次为《兴衰之思》、《清官之风》、《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根据省纪委关于继续开展以"清风中原·廉洁双节"为主题2015年廉政集中教育系列活动通知精神要求,为深刻领悟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站在历史、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大视野下,思考廉政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到集集观看,人人谈廉、思廉、崇廉、倡廉、尚廉,努力营造廉洁干事浓厚氛围,1月16日下午和1月19日下午,团省委组织机关各部门及直属单位全体干部分两次集中观看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制作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团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李若鹏和班子成员参加了集中观看学习。 《鉴史问廉》,是由河南省电视台团队和中央电视台团队联合、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整个拍摄制作过程历时两年,行程数万公里,足迹踏遍全国14个省区,采访专家近50名,拍摄素材两万多分钟。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1300字3篇鉴史问廉观后心得体会1300字3篇。 纪录片《鉴史问廉》,共八集,每集45分钟,依次为《兴衰之思》、《清官之风》、《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从2015年1月9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播出。 该片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廉政文化的作品,它以文化的视角,梳理中华传统廉政资源,

纪录片《鉴史问廉之三·清浊之辩》观后感

纪录片《鉴史问廉之三·清浊之辩》观后感 《鉴史问廉之三·清浊之辩》观后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又是怎样去激浊扬清、追求公平正义的呢?《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鉴史问廉之三·清浊之辩》观后感 海晏河清是人们亘古不变的对生活的寄托和期盼。如何能做到在浊浊红尘中独守清廉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方面是告诫为官者应时时刻刻以国家责任和为民务实为己任,我理解为另一方面的意思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正是顾炎武先生在《日

知录》中首发而又由梁启超先生提炼出来的最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 屈原为了自己的一腔爱国热情,不惜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维护了自己清白之身,使之不致蒙受世俗之尘埃。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散尽家财、起兵勤王之举更是成全了他舍身取义的壮举,另后人万事敬仰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张养浩的《为政忠告》字字珠玑,即使到现在仍不失为一篇为官做事的范本。正义可以迟到,却不会缺席。与这些清如水的君子相比,历史也曾显现过一些浊如尘的小人:南宋奸相贾似道,即使他写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本《促织经》又如何?终究还是因为自己的贪腐奢靡走上了末路。明朝的魏忠贤把持朝政六年,训练出一大批“东厂”高手,依然未能挽回自己穷途末路的潦倒命运。千百年来,清浊之辩,皎如日月。 诸葛亮在南阳武侯祠的《出师表》中,充分说明了汉朝兴衰的原因只在于是亲贤臣还是亲小人,。他还提出了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值得当世所有人为鉴! 清朝孙嘉淦的《居官八约》内容不长,仅有短短的42个字,但却概括了事君、共人、避争、藏功、止事、要言、守独、清廉等非常丰富的内容,被后人看成是为官做人的八项基本原则,其地位相当于清朝的“八项规定”。而他的另一篇《三习一弊疏》也曾经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他所说的“主德清则臣心服而颂,仁政多则民身受而感。”应该是谏言统治者要清廉、为民。他的“君子退而小人进”之说应为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提醒,个人认为很值得一看。 清浊从来就是区分正与邪、廉与贪、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激浊扬

《鉴史问廉》观后感100字

《鉴史问廉》观后感100字 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于1月9 日起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遵守《廉政准则》、“八项规定”、“六条 禁令”等制度。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坐在电视机前,重温那一段段湮灭的历史,观看那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一次次受到震 撼和警示。不由发出“历史尘烟滚滚来,朝代兴衰廉与贪”的感慨。荧屏里,我看到了秦 国虽有万里长城,能抵御外敌的入侵,却抵挡不了“奢”的侵蚀,最终始皇千秋万代的帝 国梦因“奢”而止于二世;我看到历史上最腐败的政权之一,也是最短命的王朝之一的西晋,毁灭在“斗富”中,正应了当今人们所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我看到了贞观之治的 李世民明白“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崇尚“恭俭爱民”,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荣; 我看到了繁华汴京(开封)因“艮岳”的奢侈建筑而很快土崩瓦解,靖康之耻,皇帝被掳, 耻在亡国,实为贪腐,皇帝成了囚犯,当应了这句话“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看完《千年包公》这部纪录片,我了解到包公断案时铁面无私,敢作敢当,也让我明 白了包公断案本事极高,推理能力特强,因此包公深受百姓爱戴。 第二天,嫂嫂问包拯昨天吃的两条鱼那条好吃些。“昨天那条鱼很好吃。”包拯说。 嫂嫂一听大怒道:“我昨天明明是给你做了两条,你怎么能说只吃了一条了呢?”包拯见 嫂嫂发火了,连声又说:“请嫂娘息怒,我记错了!嫂娘息怒,我记错了,昨天是吃了两 条鱼。” 一是对“制度”要常怀敬畏心。《廉政准则》、“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等制度 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制度”明确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如果党 员领导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 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因此,每位党 员领导干部必须对“制度”心存敬畏,抓好“制度”的宣传学习,把“制度”熟记于心, 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央视纪录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千年包公》监制石世仑表示,纵观包公的一生,可 以用16个字来总结,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嫉恶如仇”。他说:“在《千年包公》中,我们力图透过包公来展示中国优秀的廉政文化,纪录片对历 史的正本清源价值得以凸显。” 而在4月,安徽也至少有三位处级以上干部落马的消息曝出,包括安徽合肥市公安局 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宋美华,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效先,安徽省民族 事务委员会(宗教局)党组成员、副主任(副局长)沙圣虎。

鉴史问廉全集1至4集观后感

鉴史问廉全集1至4集观后感 鉴史问廉第一集观后感 看了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鉴史问廉》第一集后,深受震撼。无论是开封、洛阳、西安还是北京,相似的宫墙、不同的历史,却又昭示着一个不变的规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一个王朝在刚刚兴起的时候政治上往往是比较清明的,因为借鉴了前朝的亡国之训,前几任帝王一般都是胸有抱负、能够容纳不同意见且不贪图享乐的人,由此历史上也出现了象唐太宗、康熙这样的千古大帝,但随着朝代的发展,那些养于后宫妇人之手,从小享受荣华富贵,很少走出宫墙亲历人生百态的继任者们很容易陷入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奢靡堕落的泥沼,那种手握天下一人定生死的君主专制制度,再加上身边一些逢迎拍马之臣,一个王朝走向衰落是必然的结果。更何况“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君主的作风是一个王朝作风的风向标,直接影响干部队伍的作风,有唐太宗这样的皇帝,所以才有房玄龄这样的千古名相,同样也因为有明熹宗这样的皇帝才有“九

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身为领导层的封建士大夫们己身不正,注定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最终完成一个又一个王朝的更迭。 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已有90多年,90多年来,我们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党员干部却丢弃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中“四风”日盛,顽疾难除,已直接损害了共产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严重影响到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已到了不得不“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地步,因此向腐败宣战,坚持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来严查腐败分子,持之以恒的纠正四风是我们党必须面临的斗争。 山河无语,历史有声,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人民相信共产党,而我们党也绝不能辜负时代的重托。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史问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我们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斗争。 鉴史问廉第二集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2

鉴史问廉观后看 方岗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又是怎样去激浊扬清、追求公平正义的呢?《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

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

《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 《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1篇 晚8点,《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如约而至。片头的制作依旧那么精美,故事更是感人至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随着荧屏上包拯的出现,这首歌自然地回荡在我耳边。包公掷砚,表现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民情怀;铡美案,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刚正;包公立下的家训,则表现了他治家严谨的家风。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包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可是历史上的真相却颠覆了包公的传统"形象"——真正的包公面庞白皙,博物馆收藏有包公同时代人为他画的像,有图有真相。但不要责怪民众"篡改"历史,"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黑脸是清正廉洁的象征,表达了民众对公平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不阿的期待和向往。包青天是清廉和正义的化身。 中国的福尔摩斯狄仁杰更是断案如神、执法廉明、刚正不阿的典范,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他敢于顶撞皇帝,据理力争。一生断案无数,拯救无辜百姓无数。活着,百姓建生祠供奉他,死后,更是尊享皇帝废朝三日,感叹"朝廷空也"的哀荣。 那个小小的芝麻官洛阳令董宣,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典范。为此,他胆敢杀公主的人,不给皇帝面子,宁死不向公主认错,赢得了"强项令"的美誉。 天下第一清官海瑞,无论到哪做官,都让当地的贪官如临大敌,虽最终被罢免,却迎来了如潮的民众争相一睹其尊容。死后灵柩回乡,沿途百姓为之披麻戴孝者绵延百里而不绝...... 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个个清官的故事,感动着观众,震撼着观众的心灵。25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深受感动,挥毫写下了"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何为好官?答案不一而足,但好官必是"两袖清风来去"的清官无疑。《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清官的核心是清正、清廉、清明,心中装有百姓。 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仍旧体现了他的"清官"情怀。纵观十八大落马的官员,原因虽各有不同,但细分析之,不难看出,落马官员无一不是在"三严三实"上放松要求,在腐化堕落、追求个人享乐的过程中,贪心渐起,丢掉了清廉,最终把总书记"三严三实"的告诫抛之脑后。导致锒铛入狱,追悔不已;为了让官员做"清官",习近平曾多次告诫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在山东调研时,他念了这样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观后感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观后感 近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坐下来观看了一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 在看完这集影片之后,沉思良久,清浊之辨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说“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我觉得这应该是明辨清与浊的标准。君,古时候应该理解为国君,但是拿到今天来理解,应该解释为为官之人;民,古代指下层的百姓,今天应该解释为人民大众吧。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就清楚的指出了为官之道是要看轻自己,把人民大众看得很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官清廉。由此,我又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其实这就是诗人总结的清与浊的结果。也告诉了我们,对清与浊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决定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对为官者清廉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对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本人真实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社会的认可。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大明的魏忠贤,满清帝国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财富恐怕拥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史册上留下的是什么?是骂名,是臭名。还有陈后主,一曲《后庭花》唱出了家破国亡的悲剧。“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道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根本。尽管他们是将相,他们是帝王,但是他们都无法来改变人民对他们的评判。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廉如幽兰,其形虽然朴实无华,其馨久而不灭。腐败之风若罂栗之花,虽艳丽无比,仅是一时之艳。 《鉴史问廉》的主题应该是:人廉品馨,世廉永恒吧。

五数组《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

铭记历史教训重建当代荣辱观 我们学校全体老师持续观看了《鉴史问廉》视频内容后,对我们的国家兴亡也有了义不容辞的使命感。 “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 西晋时期的当朝宰相石崇和社会富豪王恺公开斗富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表面看不过是富豪间一掷千金的炫富大比拼,背后折射的却是西晋王朝制度上的败笔,用人上的“只讲门第、无论才能”导致庸官蠹吏把持朝政高高在上,有才之士困顿江湖;经济上的“占田制”更加速了“官越大钱越多”的不正常的官阶晋升之争,而这种最不公正的制度,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官员整体性腐败和社会的溃败,因而在王国之后还被后世史学家赋予“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黑暗王朝”的“美誉”! 而我国唐朝的兴衰更是一面镜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吏治清廉时代的辉煌之后,自从误用了一个不学无术而又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为宰相后,曾经的一代明君唐玄宗一步步坠入了李林甫为他精心设计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庸无为的温柔乡,进而引发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并就此终止了一代天朝的神话。 大宋初年有了前朝的教训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治国新景象。科举制度的兴起真正做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一代“圣相”李沆,才有了对官员“婚丧、宴饮、车马、服饰”

的严格规定,才有了对官员“贪污受贿者处以极刑”的重典,才有了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在内的科技大爆发,才有了《清明上河园》中的大宋京华梦! 宋代的宋徽宗赵喆,热衷于艺术家的享受,大江南北的臣子投其所好的运来各色奇石异花,修建了“艮岳”的同时,提拔了一介平民却献石有功的朱勔为节度使,动摇了严密、公正的科举制度;使江浙百姓受花石纲之役二十年,怨声载道;陷入了内有方腊的起义造反、外有金兵入侵的窘境,最终蒙受了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终结。而那些跋山涉水而来的艮岳之石,最终却堆砌在了金人新建大都的皇家园林中。 看看我们先下网上频频闪现的“炫富照”——郭美美炫富坏了不仅仅是红十字会的名声,还引发了全国的血荒,成就了网络热词“干爹”;表哥杨达才不经意的名表炫富揭开了一个贪腐大案;湖北通山县80后女县长胡娟更是坐在铺满百元大钞的沙发上……中国的老百姓从来就是“不患穷,就患不公”,一个个官员或是官员的“干女儿”厚颜无耻的炫富照,怎能不激起人们“仇官恨富”的心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人是要有追求的,可这追求必须是正能量的、利人利己的,如果打着追求的幌子,利用手中的权利,满足一己私利、贪图奢靡的享受,就不仅仅是“追求”那么简单了。原江西省长胡长清就有追求,一向以“书法家”自居,南昌的大街小巷的店铺曾经挂满了他手书的匾额,但在他2000年3月因索贿受贿数额巨大被判处死刑后,南昌的垃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