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购消费者心理分析.doc

网购消费者心理分析.doc

网购消费者心理分析.doc
网购消费者心理分析.doc

现在,网购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书、化妆品、衣服……只要是你能够想到的,几乎都能从网上找到卖家。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还省钱呢,眼下许多家庭主妇的生活离不开网购,网购的开支占到家庭总支出的相当部分。目前的网购现状是购便宜以微弱的优势取胜,并正在往相持阶段靠拢,购个性将会反转乾坤占主导地位,网购消费群体也将趋向于年轻化、个性化,网购市场也将多样化、成熟化。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买便宜的,地球人都知道淘宝上的东西比实体店卖得便宜。那么请问,我们的商品极其便宜,为什么还是没人买呢。先别说自己信誉低,仔细的掌柜会发现,很多皇冠店里照样有

许多价格低的商品,同样也无人问津,热卖的(爆款)永远都那么几件或几十件,不会超过一百件热卖品(特殊人才特殊店铺当然不排除)。

反观,皇冠金冠店里热卖的东西,很多都是高价,衣服,包包,鞋子价格都标价那么高,加上运费后比专卖店也便宜不了多少,为什么照样卖得热火朝天?先别说人家信誉高,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许多中小卖家的店里也有不少热销品,价格虽然不低,却照样卖得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先看一下买家购物过程中会提到的常用关键词:

正品

买家大多数时候都会问到这个,不管你是否标明是正品还是没标明,也不管是不是正品,或许这就是中国造假市场导致的后遗症。在沟通中已经明确告诉顾客是正品的,在拍下后仍会在备注里写明“一定要是正品哦,不是正品要退货”。

建议:是正品的坚持到底,不是正品的不要谎称。自己进到的东西非厂家直接供货的,上架前一定要抽样确认是否是正品,因为很多中小卖家都是从非厂家进货的,二手货源,三手货源……不要听中间供货商说是正品就相信是正品。本人亲身体验,有一次订样儿童雨衣一件,因为货源价格低点,结果收到货后,发现不是正品,吊牌、包装上面的日文是按正品的照排的,但是错得离谱,形似神不似,这时就不要抱侥幸心理,认为买家不会注意这个或者买家不识日文,但是您要是碰巧遇到了呢?那件雨衣现在还在废品箱里搁置。

质量

第二个关键词接踵而至。“什么材料的?质量怎么样?”这个可以理解,谁也不想买到一个质量差的东西,很多淘卖家同样也是淘买家的双重身份,从买东西时自己就能体验到这种滋味。“质量非常不错哦”,买家思考中,购买。“质量还可以哦”,买家犹豫中,放弃(偶有会购买的)。同样,讲清楚了东西的质量,仍会留言“请检查东西质量哈,谢谢了”。

建议:东西是什么质量就是什么质量,不要以次充好。对于面料,成分,材质按吊牌上的标。上货时借用别人文字的,一定要浏览一遍,因为被借用的宝贝描述不一定属实。如果自己拿不稳的,就不标成份,买家问时,直言不是很清楚,对这个材料辨别不出来,买家只会莞尔一笑。记得看见过一家的卖衣服面料的宝贝描述:“不知道是什么面料,反正不是棉的”,嘿嘿,够雷人,买家看到估计心情也会愉快一下,店家还是实在。另外,如果不是正品类的商品,有些质量一般的商品,厂家会误导经销商。

本人亲身体验,一条很便宜的小裤子,厂家说是全棉的,结果刚卖出去一件,遇到买家是行家,说不是全棉,甚至棉料很少。上网搜索一下鉴别方法,果然如买家所言,于是马上修改宝贝描述,有错必究。

款式

买家然后会问,什么款式卖得好,什么颜色买的人最多……诸如此类,犹豫难下。这里涉及到买家购个性的问题(后面再讲),怕款式、颜色、型号买得不好。因为买回去要用啊,不是装饰,所以会涉及到面子问题。人总喜欢被别人夸奖,“这个你穿起来真好看”“颜色太合适了”“款式好漂亮”;要是被朋友亲人说两句,“一般般”“还可以”,买家的心情大跌,你也要做好打电话沟通的准备了。

建议:最好不要帮买家拿主意,买家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推荐即可,强行推荐的东西,或许她/他被你说动了,实物却不是买家喜欢的。推荐颜色推荐款式,让买家自己拿主意,实在不挑款的,申明随机发可能会另他/她不满意,到时请多理解。另外,买家有自己试探性的款式或颜色的,鼓励买家做选择,因为买家其实心里有数了,只不过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你只是催化剂,就可以张扬她/他的个性。

价格

最后才会讨论价格问题。直接点的,“能不能便宜点?”“买了这么多,打个折?”间接隐形讲价的,“初次光顾,送个赠品吧,以后还会来的”“包了吧”。如前所述,大家都知道,淘宝上面的东西便宜,但是也都明白做生意总会钱挣的,不管你是挣多挣少,哪怕你是标到了接近进价了,送个赠品就会亏本的情况,照样会被讲价。正如一位亲与我们聊天时说的,“买东西不讲价还价,那还叫做生意吗?”这是所有人的共性,有交易的的地方,就会有讨价还价的存在。当然很多买家也会很爽快地拍下,或者一声不吭地拍下付款(这也是淘个性,因为不在乎东西的价格,倒不是不在乎钱的多少,而是在于自己喜欢,东西实用,谁挣钱都很辛苦的,就算灰色收入也要承担风险的)。

建议:从长远利益来看,能让点的就让点,就当薄利多销;能送个赠品的就送个赠品,就当送给朋友东西了(买家本来就是朋友);不要着重于眼前利益,很多情况都会真正地带来回头客。当然,实在是无

利可言的,要包邮的,亏本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坚持自己的原则,学会说不。大家都知道买家来到你店铺之前大都已经货比三家过了,能找到你,说明你的东西在价格中还是有优势的,在无利可言

的情况下,买家都能体谅的,最终大都会下单。

“正品-质量-款式-价格”,这是绝大多数买家的问话习惯,虽然也有买家直接上来就议价的,大多数也是看了几家后,才来的。之前同样会有相同顺序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买家不单是像淘宝之初只寻求淘便宜的买家了,虽然我们也不排除这种情况。

顾客的心理是指顾客在成交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心理活动,包括顾客对商品成交的数量,价格等问题的一些想法及如何付款,选择什么样的付款方式等。顾客根据自己的需求,到商店去购买消费品,在这一行为中,心理上会有许多想法,驱使自己采取不同的态度。它可以决定成交的数量甚至交易的成败。因此我们对顾客的心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求实心理:这是顾客特别是我国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动机。他们购买物品时,首先要求商品必须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讲究实用。不强调商品的美观悦目。这类顾客主要以家庭妇女和低收入者为主说实在话。大多数店铺都不喜欢这样的顾客,买根针都要斤斤计较。不过,

你应该佩服这类顾客,因为他们有办法让自己以令人心痛的价格卖出商品。如果你是必需品(如生活用品)的卖家,文字描述中要突出产品实惠,耐用等字眼

求新心理:这是追求商品超时和新颖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动机。他们购买物品重视时髦和奇特,好赶潮流。对于商品是否经久耐用,价格是否合理等因素不大考虑。其实,这类顾客多数时候也是最没有主见的,很容易受到别人引诱。只要稍加劝诱,就容易使他们下定购买的决心,所以我们在文字描述时,可以突出时髦奇特之类词汇,图片处理时要鲜艳。这类顾客多为青少年,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男女中较为多见

求美心理:爱美是人的一种本能和普遍要求,这类顾客在选购商品时不以实用价值为宗旨,而是关注商品的风格和个性,强调艺术美。他们不仅仅关注商品的价格,性能,质量,服务,而且也关心商品的包装,款式,颜色,造型等欣赏价值这类顾客以城市的年轻女性为主,她们是最受卖家欢迎的顾客,是店铺提高利润率的坚定支持者。所以卖化妆品,服装的卖家,要注意在文字描述中写明包装物造型等字眼。如果你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网上平台开店,要注意这种心理在顾客中较为普遍。他们在选择商品时,特别注意商品本身的造型美,色彩美,注重商品对人体的美化作用,对环境的装饰作用,以便达到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求名心理:这是一种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心理。他们特别重视商品的品牌,牌子要响亮,以此来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购买力。这部分顾客消费动机的核心是显名和炫耀,同时对名牌有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觉得其质量信的过,不容易上当受骗。精明的卖家总是以善于利用顾客的求名心理做生意,所以在文字描述中要突出品牌的名字和相关尊贵的字眼。产品的图片要光泽鲜亮。(这也是目前网上卖冒牌的商品的原因,我想随着国家电子商务立法的完善,买家会得到更多的利益)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普遍存在于社会各阶层,这类顾客主要是城市青年男女,他们时髦而幼稚,热情而冲动。为了名牌宁愿节衣缩食也不会讨价还价。因此,此类产品的定位应该以一口价为主,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贵冷漠形象,这样才能赚得品牌多带来的高额利润

求廉心理:这是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心理动机,其核心是‘廉价和低档。这类顾客在选购商品时,往往要对同类商品之间的几个差异进行仔细的比较,还喜欢选购折价或处理商品。只要价格低廉,其它一切都不太在意。老板对这些顾客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以略高于出厂价去吸引她们。具有这种心理动机的人以经济收入较低者为多,当然,也有经济收入较高而节约成习惯的人,精打细算,尽量少花钱。有些希望从购买商品中得到较多利益的顾客,对商品的花色,质量很满意,爱不释手,但由于价格较贵,一时下不了购买的的决心,便讨价还价。

有的为了一元钱或几角钱,必要争论不休,致使想买的东西买不成。所以卖家要做好讨价还价的准备。

偏好心理:这是一种以满足个人特殊爱好和情趣为目的的购买心理。有偏好心理动机的人,喜欢购买某一类型的商品。例如,有的人爱养花,有的人爱集邮,有的人爱摄影,有的人爱字画,等等。这种偏好性往往同某种专业,知识,生活情趣等有关。因而偏好性购买心理动机也往往比较理智,指向也较稳定,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这类顾客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的购买力稳定,购买的商品比较固定,适合发展成老主顾。只要你了解他们的癖好,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商品,就能长久留住他们。因为他们的性格已经注定了他们会形成到一个特定的商店去购物的习惯,赶都赶不走。产品的文字描述中可以有一

些值得收藏之类型字语。

猎奇心理:猎奇心理是人们对新奇事物或现象产生注意和爱好心理倾向,简而言之就是好奇心。具有这种心理的顾客,大多喜欢新的消费品,寻求商品新的质量,新的功能,新的花样,新的款式,追求新的乐趣,新的享受和新的刺激。对于这类顾客,你需要强调商品的新颖独特(哪怕是并无多大实用的功能,特性,款式等),唤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并赞赏他们有远见识货。

从众心理:这是一种仿效式的购买心理动机,其核心是不甘落后或胜

过他人,他们对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总想跟着潮流走。当她一看见许多人正在抢购某种物品,就极容易加入抢购者的行列,

至于这种商品是否值得购买,这总是在买到之后才想到这个问题。有这种心理的顾客多为女性,她们平时总是留心观测周围人的打扮,喜欢打听别人购物的信息,并从而产生模仿心理和暗示心理。她们还极容易接受别人的劝说。有人一说好,她就掏钱买;有人一说不好,她多半就会放弃。所以如果卖家有大

批商品积压需要处理,就可以根据这种心理描述文字,再加上价格的优势,很容易聚扰人气,后来者就源源不断。隐秘性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购物时不愿为他人所知,常常采取秘密行动。他们一旦选中某件商品,而周围无旁人观看时,便迅速成交。女青年购买卫生用品,男青年为异性朋友购买女性用品,常有这种情况。国外一些政府官员或大富商购买高档商品时,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像性用品之类在网上销售有很大的市场。我们卖家在宣传中可以强调这一点:隐秘性。

安全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他们对欲购的物品,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以后,必须保障安全,尤其像食品,药品,洗涤用品,卫生用品,电器用品和交通工具等,不能出任何问题。因此,非常重视食品的保鲜期,药品的无副作用,洗涤用品有无化学反应,电器用具有无漏电现象等。在卖家解说后,才能放心地购买。卖家可以在用词上注意安全环保等字眼。

疑虑心理:这是一种瞻前顾后的购物心理动机,其核心是怕上当吃亏。他们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对商品质量,性能,功效持怀疑态度,怕不好使用,怕上当受骗,满脑子疑虑。因此反复向卖家询问,仔细地检查商品,并非常关心售后服务工作,直到心中的疑虑解除后才肯掏钱购买。卖家和这类顾客打交道时,要说明自己确实存在,产品的质量经得起考验,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货。

另外,以下网友收集的一些网购买家的真实心声。感觉比较实在,这也是绝大部分买家的心理,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网购就是冲着淘便宜,淘方便,淘创意而来的。

鸣:在网络里,我买的最多的就是书了。在网上买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鼠标一点击,不但能够搜到你想要的书,而且,还能够看到书后面读者们对该书的评价。最重要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网络里的书折扣都比较低,大部分书籍都能够打到7折,甚至更低。当然了,送书上门的服务对我的诱惑也蛮大的。现在,每个月,我都要在当当网和卓越网买200元左右的书,不过,所买的书大都是大众媒体上宣传的畅销书,可能因为销量的问题,一些高档的好书在网上就很难买到。

小A:由于平时工作忙,我几乎没什么时间去商场购物,自从学会网购以后,只要一有空,我都要上淘宝网逛一逛,两年的时间里,

我收藏了20余个店铺的网址,几乎每天我都要把这些店铺逛一遍,看看有什么新货。在网络里,我买的最多的是小孩衣服和包,每月花销大概在500元左右。

小B:2005年我就开始在网上买东西了,最早买的是化妆品。记得当时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发帖人说,她用的面霜是从一拍网上买的,感觉特别好。于是,我找到她说的那个网站也买了一瓶,用后感觉不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我发现类似的网站挺多的,什么易趣网、淘宝网等。6年的网购经历使我已经习惯了在网络上买东西,大到数千元的电脑、手机,小到几元钱的零食小吃都会在网上买。记得有一次,听朋友说法国某品牌的松露巧克力特别好吃,可太原超市又没有卖的,于是,我就到网络里买了一袋,确实挺好吃,从此就开始在网上买吃的了,先后买过越南排糖、天山乌梅、碧根果等。

货比三家的同时,比比星星的多少

飞飞:我的网购经历差不多快7年了,总体来说网购的感觉挺不错的,但在选择店铺时,还是要注意要选择诚信度高的店铺,那就是看店铺的钻石星星多少,诚信度多高,有无交诚信保证金,是不是品牌店,这些是对一个店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这几方面达到了要求,你可以在网上与他进行交流,从中再了解一些情况,最后确定是否购买。现在网购还是比较规范的,不满意可以退货,还可以投诉,对店

铺还可以给予评价。网购店铺都很注意购买者的评价的,不信你可以试一试。更何况,现在,很多网站的支付方式都是货到付款,而且,还可以使用支付宝,很安全的。

张女士:我也把自己的网购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网上买东西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看看图片,看不到实物,而图片和实物往往多少有些差异的,为了避免买到的东西和看到的图片有差异。我想了一

个方法,那就是,在商场和超市看中某件商品后,先记下商品的型号,然后再上网购买。不但如此,网购的时候,我还把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网店里进行比较,哪家网店最便宜,最终就选择哪家。

千万不要为省邮费而买很多没有用的东西

畅美:网上的东西确实比现实生活中要便宜许多,但为了吸引买家能够购买更多的东西,很多网店都实施了“买多少,免邮费”的营销策略。很多时候,网购的时候,买一件也要出那么多快递费,还不如多买几件,加上网上东西本来就比商场便宜,所以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买多了。现在看看自己买回来的东西,单衣服已经堆满了家里的衣柜,有的衣服穿过一次便没再穿。现在看看,网购看似便宜,其实你会无意中买很多没用的东西,反倒会花更多的钱。

张静:在网上买东西本来是为了省钱的,没想到几年下来,不但

没有省钱,花得反而比以前更多。以前买衣服只有换季或者节假日才买,现在,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鼠标一点击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

的东西,所以,闲暇之余我都忍不住要进网络店铺溜达溜达,进入这家店又去那家店,看了衣服看鞋子,看了裙子看大衣,反正不管是什么,只要看到喜欢的就买,花费反倒比原来几乎高出一倍。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分析

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是由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 促进、交互影响而造成的。企业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外因素及其关系的研究来掌握消费者行为的规律。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和历程 心理学专家把消费者购买行为用“S→O→R”的简化模式来 解释消费者购物行为。S是刺激,是给予消费者的商品刺激,刺 激也是施加到一个影响,O为有机体,就是消费者自身,R是反应,即可能产生购买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购物行为分为6个阶段: 1、知晓阶段。消费者发现商品(产品)的存在; 2、了解阶段。购物者了解商品(产品)的功用、质量、价 格、造型美观等; 3、喜爱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 4、偏好阶段。对商品(产品)产生好印象,已扩大到其他 方面,在感情上十分喜欢; 5、确信阶段。由偏好而产生购买的愿望; 6、由态度转变为实际行动。 上述历程包含认识(个人思维)→感情(个人情绪)→意愿 (个人的动机),这是一个心理状态发展过程。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和动机(一)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以下类型 1、选购型。经认真选择、分析比较后下决心购买,比如为 个人购买小汽车。 2、习惯型。按传统习惯,或随大流,如北方人喜欢买桑塔 纳,天津人喜欢买夏利,长春人喜欢买捷达,上海人喜欢买帕萨特,广东人喜欢日本车、四川人喜欢买长安,武汉人喜欢买富康等等。 3、信誉型。相信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如欧洲人相信奔驰 车,日本人相信丰田车,美国人相信GM或福特车,中国人相信奔驰、宝马、丰田。 4、随机型。购买商品时比较随意,对品牌没有刻意要求, 在确定购买意向后,只要产品价格、性能、式样、色彩等符合预先制定的标准,就会在短时间内购买。 5、时尚型。购买或选择商品时,比较喜欢参考电视、报纸 等媒介的商品介绍,对流行的时尚商品非常感兴趣,也时常以拥有时髦用品而沾沾自喜。 6、独立个性型。这类消费者个性非常强,喜欢别出心裁或 与众不同,在选择或购买商品时喜欢式样、色彩、品牌比较独特的商品,以突出自己的个性。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摘要:本文从对传统消费者行为分析入手,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以及与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消费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探索适应网络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变化。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出发,结合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因素,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行为,主要包括四类重要消费者行为:网络渠道选择行为、网络消费者信息搜索行为、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网络消费者在线评论行为。在如今社会网络消费已日益普及的时代,传统消费依然无可替代,对传统消费者行为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网络消费者行为、购买决策、影响因素 正文:传统消费要经过渠道终端,渠道多级。消费者在终端实物观看,冲动购买。网络消费者行为指人们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而选择、购买、使用及处置产品或服务时介入的过程和活动。消费者行为包括与购买决策相关的心理活动和实体活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经历的步骤,这些步骤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产品和服务需求到评估一项购买的总体过程。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传统购物模式有

很大差别.①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多, 没有商店营业面积限制.它可以包含国内外的各种产品,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地域的优势.在传统商店中,无论其店铺空间有多大,它所能容纳的商品都是有限的;而对于网络来说,它是商品的展示平台, 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只要有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可以把世界的各类知名品牌全部放在上面展示出来.②网络购物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作为网络商店,它可以24小时对客户开放,只要用户在需要的时间登录网站,就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消费者大多都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③购物成本低.对于网络商品购买者,他们挑选,对比各家的商品,只要登录不同的网站,或是选择不同的频道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可以直接由商家负责送达,免去了传统购物中舟车劳顿的辛苦,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降低.而对于传统购物来讲,这一点是无法达到的.④网络商店库存小,资金积压少.网络商店中很多商品一般是在客户下订单后再进行商品调配,不需要很多库存,从而减少资金的积压. 因为网络购物中,商家可以通过消费者下订单与配送商品的时间差,进行商品的调配,而传统商店就需要在顾客选购商品的同时提供商品.⑤商品容易查找.网络商店中基本都具有店内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通过搜索,购买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购买者寻找商品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具有很多优势.

再谈网络营销中消费者心理分析与实践意义

再谈网络营销中消费者心理分析与实践意义 丁家永 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 指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工具满足商家与客户之间交换概念、产品、服务的过程,通过在线活动创造、宣传、传递客户价值,并且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以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整合性、交互性和经济性等特征,正已成为营销中发展最快的一种策略。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讲,消费者购买过程包含了消费心理产生过程和购买行为两方面。消费心理产生是内在的变化,购买行为则是外在的表现。即消费者心理变化要经历动机、知晓、学习和信念四个阶段,从而形成消费者购买态度,据此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而消费者购买行为一般经历信息收集、商品比较、购买行动和购后反应,这其实也就是购买决策。 然而对网络营销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与研究较少,这将大大影响了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要认识与理解网络营销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首先要了解什么产品或服务适合于网络营销。美国网络营销专家R. Glazer 认为主要有两大因素决定产品或服务与网络营销的适应性。一是产品或服务与信息的相关性即信息强度的连续性,一是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性即网络营销中消费者决策是与经过体验后才能做出品质的判断有关。 在网络营销中,虽大多数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他们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的心理需求并未因此消失,反而日益增强。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目前主要是通过网络了解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后产生购买心理与行为。消费者心理受到这种趋势带动,稳定性降低,在心理转换速度上趋向与社会同步,在消费行为上则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在网络购物的环境下消费品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品种花式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这一消费者心理特点对网络营销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即如何在网上表征的商家的商品信息对于网络购买者十分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你的商品关注与选择。 进一步研究发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消费动机与传统购物的消费动机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网络环境下消费动机的产生具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应该清醒的看到,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信息收集、商品比较、购买行动和购后反应等消费行为方面与传统购物模式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即优势的。正因为网上购物有比传统购物不可比拟的优势,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行为也相应发生了很多变化,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特征: 1.购买方式个性化。有关调查表明,网上购物以年轻化、知识化的消费者群体为主,他们在购物消费的同时也在追求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满足,更加重视商品的象征意义,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来获取个性的和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这种消费个性趋势的出现,标志着感性与理性结合的信息时代新消费主义的到来。信息时代新消费主义者所注重的不仅是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而且也注重消费与自身形象和个性关系的密切程度,购买的往往是由理性判断和心理认同的个性化商品,乃至要求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2.消费方式便捷化。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造就了一批新消费主义群体。这一群体消费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地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要求生产者和供应商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他们不用离开他们的办公室或住所就可以找到有关公司、产品、价格、竞争者等方面的可比信息;他们不必排队等候,而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24小时订购产品;甚至懒得到银行取现,而让商家顺便在支付宝上划取相应金额后把现金连同其所购货物带给他,当然前提是要快。 3.互动性极大提高。随着QQ、微信、微博等交互方式的崛起以及交互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营销的互动性已经大大增强。网上购物的互动性,一方面让供应商更加充分地了解以及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行为分析要点培训课件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行为分析 【摘要】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将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及人们生活等各个领域。根据美国电脑工业年鉴公司公布的报告,到2005年底,全球互联网使用者人数估计达到8亿人,2008年可达到11亿人左右。目前通过网络实现商品交易的金额已占全球商品交易额的5%,预计在未来6年中,世界范围内利用网络购买商品服务的价值将达到 5000多亿美元。我国现已跻身于全球互联网使用者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企业的国内外营销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网上购物已成为时尚。因此,探讨当今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心理特征和企业的网络营销对策对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捕捉市场机会、迎接网络时代挑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网上购物消费方式用户

引言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购物行为,而网上购物与传统的购物活动则有所区别。因此,网上销售商应该多加关注网上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可以看成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消费者的行动;二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决策是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而消费者行动则更多的是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消费者行为的这两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的完整过程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网购行为的动机 我们知道所谓“动机”,是指存在个体内部的促使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产生于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所导致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会驱使人们采取他们认为可以满足需要的行动并消除紧张状态。 区别于传统的消费行为,在网络平台开展的消费行为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现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分析消费行为主要有两方面途径:用经济学的观点或是消费心理学的观点。从经济学观点出发,衡量消费行为主要集中在成本和收益两方面。 (一)求方便的心理 图方便、省时省力是现在消费群体网购行为的最主要动机之一。虽然很多女生热衷于上街购物,但也不得不承认逛街也是体力活,而且往往会用去大半天的时间, 再把买到的大包小包东西扛回学校,更是精疲力竭。网上商店的服务范围不局限在某个固定的区域内,可以通过网上商店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其次,网络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查找也很方便。网上店铺不仅有商家对商品的描述,也有已买过商品的顾客的评价,有一定的可信度。最后,网上购物的操作简单快捷。支付方式也很灵活,可以直接网上支付也可以货到再付款。消费者就只等商家送货上门,即使货物不满意,也可以要求退货、换货。 (二)求新的心理

第四章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教案

课题: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课时:6课时 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13秋商务、14春商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中国网民特征及上网条件 2、认识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 3、掌握消费品市场的购买模式分析办法,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做简单的分析。 4、知道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5、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学习热情。通过问题讨论、自我阅读、师生一起共同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构成 2、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网络营销工具、网络消费者 二、导入新课 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是制定网络营销战略计划的前提、基础。分析网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动机,才能为有效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企业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正确的网络营销策略。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互联网络环境分析 1、互联网在中国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2、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受到资金持续追捧。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披露的投资事件达30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数为17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约为3.78亿美金,平均单笔投资金额约为2225万美金。 3、云计算近两年在国内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降低了创业初期成本投入。 云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的话题之一,其便利和优势不必多说。创业公司人才、资金短缺,都将会成为创业路途中主要的问题。云服务的面世和普及恰恰可以帮助创业公司克服这些问题。创业公司可以在付出较少成本后,就可以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云服务。

网购心理调研报告

网购心理调研报告 寒假刚开始,在一次拜访亲戚的过程中,得知阿姨从事保暖内衣的销售,在与她详细交谈后,凭借我丰富的网络购物经验,就顺理成章推荐阿姨可以向网络销售发展。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在淘宝交易平台上开始初步经营。我便负责客户接待工作,也从中了解着网络消费者的心理。总结出以下四类:一,贪图便宜型 众所周知,如今的网络消费,都是由便宜的价格而引导消费者的青睐,在我接待的客户中间,100%的人是进过了现实店铺的“货比三家”,起码有80%的人还经过了网络销售平台上的“货比三家”,还有20%是老客户。我们也遇到过,上来就提意见,说我们的价格能否再便宜点,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如今的网络消费不能再如此。由于缺少了经销商,很多商品都是出厂直销,价格自然无法和世面上的相比。因此出现了“山寨”品,价格低廉的“山寨”商品往往会和正品相提并论,且价格低了好多,许多买家都冲着这个便宜,不顾结果的疯狂购买,但往往不能称心如意。但此类心理往往成为网络消费的主导因素。 二,斤斤计较型 就像当面交易,讨价还价是常有的事。特别是遇上购买量大的买家,就更有理由来杀价了。在我接待的客户中近三分之一的

人,开口就问是不是包邮的,这样的问题多了,我就干脆就设了自动回复,更有甚者,抓住我们以前搞过的包邮活动不放,借题发挥,这样的最终只能以沉默对待,他们那钻牛角尖的劲让我哭笑不得。斤斤计较型的买家会在决定购买一款商品前尽可能地把相关的店铺数据都搜集了一遍,此类买家一般不善于语言的沟通,但是特别擅长砍价,而且是切中你要害的砍价,仿佛他对商品的了解远远多于你,他们会找出店铺中和商品的任何细节信息来作为砍价前提,即使在经过一番好说好劝之后,也不一定能达成共识。他们很是小心谨慎,一旦发现有任何纰漏就会放弃购买,但很多时候都由于误解引起。我只好耐心揣摩,细细回答,才能赢得信任。 三,自我暗示心理型 大多网络消费者,特别是刚刚接触的,对网络购物的保障没有个明确的了解。其实这样的购物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第一,我们发出的货物都是靠快递发出,这样一来存在这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首先时间得不到保证,快递收货没什么定的时间,快递送货更是无法确定,很多买家,都说因为要回家过年,所以在某某号之前一定得收到,或者几天之内一定得收到货物,而很多网络卖家为了自己的利润,一般都会给客户一个时间范围,给客户一定的信心,这时买家的自我暗示心理起了作用,认为这个时间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就安心购买了。其实这个时间实在不是我们能保证的,很多因素会导致延误、漏单等结果。第二,货物的

消费者网购行为(理性选择分析)

消费者网购行为 ——基于理性选择的分析 [案例内容] 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购买物品的方式之一,并呈现扩大化的趋势。网上购物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搜索所需物品,并通过发出电子订购单,厂商一般通过快递公司发货,并送货上门。随着使用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以及相关平台的日益完善,小到零食大到家具,都可以直接从网上买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据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阿里集团提供的实时数据显示,截止11月11日24时,“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支付宝交易额(主要为天猫加淘宝)突破350.19亿,打破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此前300亿的预期。 阿里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1月11日零时,天猫、淘宝“网购狂欢节”开场,55秒后,活动通过支付宝交易额便突破1亿元;6分7秒,交易额突破10亿元,超过香港9月份日均社会零售总额;13分22秒,交额超20亿元;38分钟后,交易额达到50亿;凌晨5点49分,交易额突破100亿;13点04分,交易额突破191亿,超越2012年;13点39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21点19分,交易额突破300亿元;24点,交易额达到350.19亿。数据还显示,截止当天20点30分,有14个店铺交易额破亿元。 从2009年至今,每年一次的“双十一”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年度盛事。根据淘宝官方数据,2009年11月11日发起“品牌商品五折”活动,当天销售额1亿元;2010年同一天,销售额为9.36亿元;2011年的“双十一”,成交额飙升至52亿元;去年,天猫“双十一”实现191亿成交额。 11月11日下午,另一中国电子商务巨头——京东商城发布了系列促销结果数据。据媒体报道,从11月11日零点到中午12点,京东商城订单量已经达到平日全天的三倍,从11月11日零点到早上8点,订单量达到平日全天的水平,预计11月11日当天将会突破500万单,比之前预计的300万单大幅提升。

网购主要消费人群分析(精.选)

网购主要消费人群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放置在艾瑞网站上,于2010年12月1日~2011年1月15日期间通过在中国109家主流网站相关频道投放网幅广告和文字链广告,以用户主动参与填写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本次调查回收问卷超过8万份,经处理排除无效问卷,并根据网民的性别和年龄进行配比加权,最终分析样本数为7万份。 女性网民成为网络购物的活跃人群,网购用户年龄大多集中在18~35岁,月收入集中在1500~3500元,并且以企业白领和学生为主。网购大额产品的用户中,男性多于女性;收入更高的用户,网购金额和频率更高;35~45岁的网民,在各年龄段的用户中网络购物频率和金额最高。 口碑营销和搜索营销是拓展网络购物市场最有效的工具。48.7%的网民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知晓购物网站的,用户在网购决策时最关注的外部信息是网上买家评论(43.3%)。在用户浏览商品时,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和站内搜索商品的用户占比分别为27.1%和20.6%。手机支付在网购市场的发展初现端倪,使用电子支付的网购用户中手机支付使用率已达10.3%。 性别结构较为稳定,大龄人群参与度上升 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中,男性网购用户实现的订单量占52.6%,女性占47.4%。相比2009年同期,性别结构较为稳定。网购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男性网购参与度略高于女性,主要是

由男性更富挑战性和冒险精神的性格特点决定的。随着网购的日渐成熟,预计未来男性、女性的网购贡献度将达到均衡。 女性用户在全年网购40次以上的区间中分布最多,占比达 30.7%;男性用户在全年网购3~10次的区间中分布最多,占比达到 31.9%。在31~40次、40次以上的高频次区间分布中,女性用户的占比均高于男性用户,这也说明,虽然男性网购参与度略高于女性,但女性相比于男性更热衷于网购。 女性用户在网购金额5001~10000元的区间分布最多,占比达17.2%,男性用户在3001~5000元的区间分布最多,占比为16.6%。在5001~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50000元以及50000元以上的四个区间分布中,女性用户的占比均高于男性用户。从网购累计金额也可以看出,虽然男性用户较多购买数码等商品,比女性常购买的服装、化妆品等商品的单价高,但女性用户在网购频次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2010年我国网购用户中,五成以上仍是19~30岁的学生和年轻白领;而30~40岁的大龄人群所实现的订单量占比为22.5%,高于2009年的20.8%,反映出大龄人群的网购参与度有所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原有的网购用户年龄增加,二是大龄人群在年轻一辈的带动下网购参与热情有所提高。 2009~2010年中国网购用户年龄分布

网购消费者行为习惯调查分析报告

网购消费者行为习惯调查分析报告 我通过腾讯问卷创建发布了网购消费者的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并且进行了回收和相关的统计。调查持续一周,从 11月30 日至 12月7日,一共收录了 61份反馈。为调查消费者 在网购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习惯,分别从性别、年龄、月收入额、月消费额对消费者进行 了划分,并主要调查了消费者在网购东西的频率、网购所使用的平台、网购的商品以及考量的因素,还有消费者遇到侵犯自身权利的事件时的应对办法等方面的信息,得到了不错的反馈。调查对象面向所有网络中的用户,但由于实际传播范围受限,以周边朋友及同学 为主。最终我得出了以下分析。 本次调查共得到反馈问卷 61 份,从各个方向设置题目 20 个,平均完成时间 4 分 46 秒。QQ来源问卷占比 84.8%,微信来源问卷占比 15.2%。问卷来源省山西,辽宁居多。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人群主要分为两个年龄阶段,大部分为20岁以下,占比约73.5%,少部分为21——25岁,极少部分在25岁以上。人口细分部分的反馈结果中,性别方面,男性占比 22.7%,女性占比 77.3%;参与调查的人群的月收入(或每月生活分)参差不齐,1000元以下、1001——2000元、2001——3000元占比均匀,都在30%左右。极少数超过3000元。在关于网购原因问题的调查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群都是因为觉 得网上商品的价格更加便宜,网购比较方便不用出门所以选择网购。最受大家欢迎的网购 商城是淘宝和天猫,少数选择京东和唯品会。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有需求才进行网购的消费者占比 31.8%,每周都会看和 每天都会看的分别占比 25.8%,21.2%;选择网购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方便,种类丰富,价格便宜,分别占比 77.3%, 57.6%, 42.4%;而最近这两个月购买项显著集中在服装,包,鞋和时尚配饰上,占比 84.8%;消费者更多通过手机进行购物,因为手机端更加便捷,移动支付也很方便;网站品质高低和商品种类是否丰富成为消费者考量的重要因素,占比48.5%;而在网购体验中,1-5 打分,打的分数处于 3 和 4 的消费者较多;遇到和没遇 到侵权行为的消费者基本上呈对半状态;而普遍认为发生侵权行为的责任人一般为卖家 或供应商;而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诚信经营、和退换货服务、网络安全是网络购物急 需改善的方面;在选择卖家时,卖家的信用等级和产品的价格是最多人考虑的因素;促销手段方面,包邮和打折更受欢迎; 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消费者女性偏多。在年轻消费者中,购买力还是很强的,少数的月消费可以达到2001-5000 元!而且各个年龄层购买力都有分布,证明网购市场需求很大。虽然消费者还是偏理性的,有需求才会浏览购物网站的居多,但每周都会浏览的还是占比不少,有25.8%。 (2)商家应尽量将店开在淘宝和天猫等仍旧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平台上,且建议经营鞋包,衣服,首饰等项目。 (3)商家应着重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和丰富商品种类,而如果能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诚信经营、和退换货服务等方面进行增强,将会成为与其他商家进行竞争的一大利器。(4)建议促销手段以打折,降价,发红包的方式,和物流公司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大 部分地区包邮。

淘宝双十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报告

淘宝双十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好端端的一个双十一,被时下单身的年轻人戏称为“光棍节”,而随后国内电商大佬们更是将其打造成了“购物节”;每年的这一天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纷纷打出了各式各样的优惠促销手段来吸引广大的消费者们。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又存在怎样的消费心理呢?我们知道消费心理导致消费行为,所以,我将在淘宝“双十一”活动的背景下对这对因果关系进行综合阐述。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双十一购物节”起源于一个另类的具有娱乐性质的节日——“光棍节”,而形成光棍节的独具特色的光棍节文化则是受到“宅文化”的影响;因为宅,所以光棍,所以网购。所谓“宅文化”是指一种现代流行的热衷于待在家里(“宅”)的文化浪潮,是在越来越多的宅群体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现了对于私人空间,专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与形式的文化;它是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象征。而“宅文化”则催生出“宅经济”,“宅经济”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职,在家中办公或者在家中从事商务工作,同时在家中利用消费,如吃饭叫外卖、购物叫快递等。而淘宝“双十一活动”迎合了宅男宅女们的这种“宅经济”的消费习惯,这也导致了“双十一大网购”这种消费行为的快速崛起;充分展示了淘宝的经典广告语“没有人上街,不代表没有人逛街” 2.2.1“双十一”疯狂的购物行为的消费心理分析如下: 1、贪便宜或求廉心理,获得更多的让渡价值:打折,是双十一打出最响亮的口号;虽然大家心里明白可能有水分,但是还是怕自己错过占便宜的机会;而双十一还打出“仅此一天”的口号,则让消费者心理上更加紧迫,让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最终快速的转化成实际购买行为,以抓紧时间占便宜。

图2-1 促使你双十一网购的因素数据来源:问卷星-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 由上图2-1可以看出有免费红包、折扣幅度大、多样折扣活动和包邮总共占双十一网购因素的74%,占绝对主力,这就是贪便宜或求廉心理的绝对写照;另外,据调查,双十一参与购买的时间段有52%的人群选择在凌晨,这说明“仅此一天”的口号起了作用。 2、图方便,图省事:不用花大半天的时间去上街购物,然后大包小包的扛回家;网购能方便快捷的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并直接快递到家;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做出购买决策,却不受他人或环境干扰。根据对网购用户的调查,图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的占55%,在网上能买到线下买不到的商品占22%,这是对此种心里的有力佐证。 3、从众心理:双十一在网上造势,热闹非凡,而中国人总喜欢在热闹的氛围中做出购买决策;这也可能导致盲从,以至于买大量可有可无的东西。 4、寻找参与感:这么火热的全民运动,不参加的话,跟办公室同事就没有共同话题。 5、图炫耀,有表达的欲望:亲身体验双十一,过后再对双十一大加吐槽,或者进行各种晾、晒;表现欲借助全民运动得到充分满足。 6、有成就感、有面子:双十一过了,一包一包的快递到了你的办公室,瞬间,你就成为办公室的话题;而一旦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不但十分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一片艳羡,虚荣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

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行为特 征分析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逐渐普及,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以互联网为营销平台,传递营销信息使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发生巨大的变化,网络营销应运而生,这一新的营销方式无论从理论基础、手段、特点,还是营销理念、内涵方面都对传统的营销方式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强调企业与消费者双方在互动沟通中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是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网络营销是围绕着消费者开展一切活动的,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已经来临。这一现状促使企业必须去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与心理,研究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以需定产,这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售,改善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在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网络经济时代,对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是从网络条件下的消费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现实探讨了当今的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显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网络条件下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 网络消费者;消费行为;营销策略;网络营销

Abstract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grew in popularity, people's consumption idea,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consumer's position is undergoing significant changes. On Internet marketing platform, transfer the marketing information makes the traditional market marketing mix strategy change greatly, network marketing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new marketing mode whether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or marketing idea, connot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way has made an impact and influence, emphasize both sid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communication in realizing their own interests in satisfy consumers' requirements, and are the basis of personalized needs enterprise to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profit, so the network marketing is around consumers conduct all activity, the demand of consumer is enterprise developing marketing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urthermore,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supply and demand of society has happened in reverse, consumer dominant buyer's market has come. This status promote the enterprise must go to study consumer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variou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nsumer behavior, to DingChan, such ability to promote the sale of our products,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So, in consumer dominant network economy er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etwork consumer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network condit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ality in China are discussed today's network marketing existence significant problem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o adapt to networ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Keywords: Network consumers;Consumer behavior;Marketing strategies;Network marketing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doc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网络购物,这种不出门就可以买到全国甚至全球商品的购物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了解网络消费者的行为是网络商家提高竞争优势的前提,文章研究了网络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及特征,并且对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经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风声水起。网络购物是指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网络的参与。网络购物因其便捷、时尚、新颖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络交易的成交额近几年大幅增长,对传统的实体商店经营构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网络经济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是从事网络交易的商家要想在电子商务的热潮中获取较多的利润,必须研究网络购物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行为的因素,以此来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他们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消费者行为通常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二是消费者付款收货的行动过程。购买决策是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而消费者行动则更多的是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消费者行为的这两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的完整过程。下面从行为特点、购买动机等方面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加以研究。 一、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购买动机 1、求新动机。网络购物时尚、有趣,是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并且网络商店可以提供大量新近上市的产品,这一切都满足了消费者的求新动机。有些地域较小或者偏远的城市,市面上提供的商品种类和品牌有限,但是网络购物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甚至可以提供海外代购,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新颖时尚的商品。 2、求廉动机。网络购物较之传统购物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优势。传统购物方式中,商品销售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物流、中间商、店铺租金、人工等成本,但是网络销售绕开了中间运营商、省却了很多物流成本、不用租赁店铺、不用雇佣很多的销售人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使得商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求廉动机是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的最大内驱力。 3、求便动机。网络购物省时省力。传统的购物受到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影响,消费者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去特定的地点购买商品。有经济能力又热衷购物的又往往是年轻高知消费者,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购物时间有限,但是网络购物可以不受时间的制约,使得消费者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商品的浏览和选择。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有49、29%的用户出于“节省时间”的原因选择网络消费。另外许多经营服装、日用品、电器等产品的商店往往设在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城市交通的拥挤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消费者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在任意地点进行网络购物。而且网络购物可以送货上门,这样对于一些不方面携带的大件商品,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免去了消费的许多麻烦。 二、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特征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分析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分析 [内容摘要]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已经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战略机遇,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为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尽管网上购物存在着种种困难,但它仍然会是商家和消费者都喜欢的方式,它的发展和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其特点表现在购买人群、购买原因、购买物品、购买地点、购买时间和支付方式上。目前网上购物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诸如商品质量难以保障、不及时送货、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和商家利用网站开展违法活动等问题。使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安全性和诚信度心存疑虑。对此,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上购物行为,帮助消费者提高网上购物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企业应搞好网站建设,经营者也应当商业诚信和商业道德的建设。通过政府部门与企业、行业及金融和保障机构共同努力,解决消费者网上购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网上购物成为真正方便、快捷、安全、实惠的现代购物方式。 [关键词] 消费者网上购物因特网电子商务 Consumer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analysis YangJunhu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number of strategic business opportunities, online shopping as a new way of shopping, providing a new sales channels. Although there are a variety of online shopping, but it will continue to be merchants and consumers like the way its pace of development and growth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quickl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rowd in the purchase, the purchas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purchase of goods, the purchase of the location, purchase and payment on time. At present, online shopping is not a perfect system, there are as hard to 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timely delivery, non-performing after-sales service commitment to the protection of customer privacy and businesses are not conducting illegal activities using web sites and so on. So that consumers of online shopping security and integrity of doubt. In this regar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regulate the acts of online shopping, online shopping to help consumers improve the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rights awareness, business websit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construction, the operator should also be business integrity and business ethics of the building. Through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industries and financial and security institutions to work together to resolve the consumer online shopping that exist in all kinds of problems become a real online shopping convenient, fast, safe, cost-effective way of modern shopping. Keywords:Consumers; online shopping; Internet; e-commerce 前言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已经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战略机遇,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为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虽然现阶段我国网上购物市场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但在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网络

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市场,是由一群上网的人群所组成,也可以看成是不同分块的市场的集合。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各国对如何利用互联网产生经济效应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对互联网条件下消费者行为改变的研究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传统条件下消费者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消费行为模式与消费特征,因此在了解网络消费者行为之前有必要对传统消费者行为进行阐述和分析,传统消费者和网络消费者同为商品的购买者,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如今社会网络消费已日益普及的时代,传统消费依然无可替代,对传统消费者行为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消费者行为网络消费市场网络消费者行为网络营销策略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一)消费者变被动为主动 由于现在的网络非常便利,所以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以前会利用各种手段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对比,并积极地去查看已经使用过该产品的消费者的评价。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下的购买决策会更加谨慎,因此消费者会主动地获取商家、产品的一些信息。同时网络消费者会积极主动的去联系卖家,然后进行购买。 (二)网络营销中消费者与商家的互动性增强 在传统的消费方式下信息的沟通模式是一对多,也就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这种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沟通要复杂的多,沟通模式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互动的。消费者也从传统情况下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发布者,因此,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已经从单方面的传递转变为双方交流。 (三)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较差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切实地体验产品和商家的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