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071 学生姓名: xxxxx x 学号: 200744xxxx 设计地点(单位)_____ ___G304____ __ _______ __ 设计题目: 广安2﹟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

完成日期:2010年7月2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广安2﹟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

摘 要: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广安2﹟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中站内管径及壁厚的设计。设计中我们主要通过气井产量、进站压力及进站温度等数据,并根据公式计算管径及壁厚,最后通过选型设计出合适的管道。 关键词:天然气 管径 壁厚

天然气从井口出来,计量后进行一次节流。一次节流后的天然气必须满足不生成水合物的最低温度和压力的条件(此前为第一段管道的设计)。此后的天然气在管道内注入适量的抑制剂,并进行换热器换热作业,在进入分离器之间进行二次节流(此前为第二段管道的设计)。二次节流的后,使天然气压力达到出站压力6MPa ,并使天然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此为第三段管道的设计)。

在此次设计中,我们是通过压力和密度来确定管道的经济流速,再根据流量和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管道壁厚。最后根据管径和一系列参数来选型并确定合适的管道。

1 相对密度

1.1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气体组成(%):

1C -82.3,2C -2.2,3C -2.0,4C -1.8,5C -1.5,6C -0.9,2H S -7.1,2CO -2.2由气体

的相对分子质量公式:

即:12345622C C C C C C H S CO M M +M +M +M +M +M +M +M 天

得出:M= 16×82.3﹪+30×2.2﹪+44×2.0﹪+58×1.8﹪+72×1.5﹪

+86×0.9﹪+34×7.1﹪+44×2.2﹪

=13.168+0.66+0.88+1.044+1.08+0.774+2.414+0.968

=20.988

1.2空气相对分子质量

查表得到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97。

1.3相对密度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用符号S 表示,则有:

S=天空ρρ=M M 天空

式中,M 天、天ρ分别为天然气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M 空、空ρ分别为空气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代入数值,得出 : 20.988

0.72428.97

S =

= 即计算出气体的相对密度S 为0.724。

2 第一段管道的设计(第一次截流降压前) 2.1压缩因子的确定

表1 基础资料:每口井的产量、进站压力及进站温度。

由井口1、2、3、4、5、6的相对密度均为S=0.724;对于凝析气藏气,当相对密度S ≥0.7时根据公式:

pc P 5.1020.689S =- pc T 132.2116.7S =+

带入S=0.724计算得: pc P 4.603= a MP

pc T 216.69= K

2.1.1井号1、2、3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

根据公式可算得天然气的拟对比压力及拟对比温度:

pr pc

P

P P =

pr pc

T T T =

对于井号1、2、3的进站压力及温度均相等,则根据公式可得它们的压缩因子也相同。代入数值可算得:

17

3.7

4.603pr P =

= , 305 1.41216.69

pr T ==

查图1,当 3.7pr P =;

1.4pr T = 时,Z =0.71 1.45pr T = 时,0.75Z =

由内插法得出当 1.41pr T = 时,

有: 0.750.71

0.710.725

Z -=+

= 对于井口1、2、3可得天然气一次节流的压缩因子为:

123Z =Z =Z = 0.72

2.1.2井号4、5、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

由1表:井号4的进站压力4P 12MPa =及温度4T 32=℃ 由公式带入算出: 4pr4pc4P 12P 2.61P 4.603=

== ; 4pr4pc4T 305

T 1.4T 216.69

=

== 由1表:井号5的进站压力5P 12MPa =及温度5T 30=℃ 由公式带入算出: 5pr5pc5P 12P 2.61P 4.603=

== ; 5pr5pc5T 303T 1.4T 216.69

=

== 由1表:井号6的进站压力6P 12MPa =及温度6T 31=℃

由公式带入算出: 6pr6pc6P 12P 2.61P 4.603=

==; 6pr6pc6T 304

T 1.4T 216.69

=

== 对于井口4、5、6查图1得:

当 2.61, 1.4pr pr P T ==时 ,4560.73Z Z Z ===。

拟对比压力

Ppr

拟对比压力Ppr

图1 天然气压缩因子图版

2.2流量的确定

由:

000

g

P Q PQ ZT Z T =

0.10132586400293

g

Q TZ

Q P ?=

?

?

根据表格1的数据代入公式:

井口1: 313900000.1013250.72305

0.020/8640017293Q m s ?=??=

井口2: 322900000.1013250.72305

0.015/8640017293Q m s ?=??=

井口3: 332600000.1013250.72305

0.0134/8640017293Q m s ?=??=

井口4: 341300000.1013250.73305

0.0097/8640012293Q m s ?=??=

井口5: 35900000.1013250.73303

0.0066/8640012293Q m s ?=??=

井口6: 361200000.1013250.73304

0.0089/8640012293

Q m s ?=??=

2.3密度的确定

由在某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公式为:

8.314PM

ZT

ρ=

对于井号1、2、3的进站压力及温度均相等,所以它们密度都相同为:

311700020.988195.4/8.3140.72305kg m ρ?==??

对于井口4: 341200020.988

136.1/8.3140.73305kg m ρ?==??

对于井口5: 351200020.988

137.0/8.3140.73303kg m ρ?==??

对于井口6: 361200020.988

136.5/8.3140.73304

kg m ρ?==??

2.4流速的确定

由经济流速公式:

V =

2.4.1对于井号1、2、3的进站压力、温度及密度都相等的情况下有:

12313.2/V V V m s ===

=

2.4.2对于井号4、5、6有:

413.28/V m s =

=

513.24/V m s =

=

613.26/V m s =

=

2.5管径的确定

由进气管道直径公式:

D =

可得:

10.044D m =

=

= ;

同理得:

20.038D =

=m ;

30.036D =

=m ;

40.031D =

=m ;

50.025D =

=m ;

60.029D =

=m

2.6壁厚的确定

由进气管壁厚度公式:

2s Pd

C F δσφ

=

+ δ---管线壁厚,mm

P---管线的设计工作压力,a MP ; d---管线内径,mm

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直缝管和螺旋焊缝钢管φ=1,螺旋埋弧焊钢管φ=0.9。s δ--

钢材屈服极限,

a

MP

F---设计系数

C---腐蚀余量,当所输油,气中不含腐蚀性物质时C=0;当油气中含有腐蚀性物质时可取C=0.5 1mm。

s

σ取优质碳素钢20的245Mpa ; F取0.5; C取0.8mm;φ取无缝钢管φ=1;

得出:

1

170000.044

0.8 3.85 222450.51

s

Pd

C mm

F

δ

σφ?

=+=+=

???

同理:

2170000.038

0.8 3.44 22450.51

mm

δ

?

=+=

???

3

170000.036

0.8 3.30

22450.51

mm

δ

?

=+=

???

4

120000.031

0.8 2.32

22450.51

mm

δ

?

=+=

???

5

120000.025

0.8 2.02

22450.51

mm

δ

?

=+=

???

6

120000.029

0.8 2.22

22450.51

mm

δ

?

=+=???

3第二段管道的设计(第二次截流降压前)

3.1第二段管道设计汇合前

第一次截流后目的是使从井口出来的天然气达到不生成水合物的最低温度和压力。

表2 一次节流后各井口出来的天然气的温度压力

3.1.1压缩因子的确定

对于井号1、2、3的压力及温度均相等,则根据公式可得它们的压缩因子也相同。将数值代入公式可算出:

pr pc P P P =

, pr pc

T T T = pr pc P 11P 2.39P 4.603=

== pr pc T 288T 1.33T 216.69

=

== 查图1得出: 1 Z = 0.69

同理,对于井号4、5、6经过二次截流后的压力及温度均相等,则根据公式可得它们的压缩因子也相同。将数值代入公式可算出:

pr pc P 8P 1.74P 4.603=

== ; pr pc T 290T 1.34T 216.69

=

== 查图1得: 4 Z = 0.75

3.1.2流量的确定

由:

000

g

P Q PQ ZT Z T =

0.10132586400293

g

Q TZ

Q P ?=

?

?

根据表格1的数据代入公式:

井口1: 313900000.1013250.69288

0.028/8640011293Q m s ?=??=

井口2: 322900000.1013250.69288

0.021/8640011293

Q m s ?=??=

井口3: 332600000.1013250.69288

0.019/8640011293Q m s ?=

??=

井口4: 341300000.1013250.75290

0.014/864008293Q m s ?=??=

井口5: 35900000.1013250.75290

0.01/864008293Q m s ?=??=

井口6: 361200000.1013250.75290

0.013/864008293

Q m s ?=??=

3.1.3密度的确定

由在某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为:

8.314PM

ZT

ρ=

对于井号1、2、3的压力及温度均相等,所以它们密度都相同为:

311100020.988139.74/8.3140.69288

kg m ρ?==??

对于井号4、5、6的压力及温度均相等,所以它们密度都相同为:

34800020.98892.85/8.3140.75290

kg m ρ?==??

3.1.4速度的确定

由经济流速公式:

V =

对于井号1、2、3的压力、温度及密度都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管道中气体速度相等为:

123V =V 12.55/V m s ==

=

=

对于井号4、5、6的压力、温度及密度都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管道中气体速度相等为:

456==13.13/V V V m s =

=

=

3.1.5管径的确定

管道直径公式:

D =

得: 10.053D =

=

=

同理:

20.046D =

=

30.044D =

=

40.037D =

=

50.031D =

=

60.036D =

=

3.1.6管壁的确定

根据2.6同理,由管壁厚度公式:

2s Pd

C F δσφ

=

+ 可得:

1110000.053

0.8 3.18222450.51

s Pd C mm F δσφ?=

+=+=??? 同理: 2110000.046

0.8 2.8722450.51mm δ?=

+=???

3110000.0440.8 2.7822450.51mm δ?=+=???

480000.0370.8 2.0122450.51mm δ?=+=???

580000.0310.8 1.8122450.51mm δ?=+=???

680000.0360.8 1.9822450.51

mm δ?=+=???

3.2 第二段管道设计汇合后 3.2.1流量的确定

当管道1、2、3汇合成一条管路后:其流量变为:

312310.0280.0210.0190.068/Q Q Q Q m s =++=++=总

当管道4、5、6汇合成一条管路后:其流量变为

345620.0140.010.0130.037/Q Q Q Q m s =++=++=总

3.2.2汇管管径和管壁的确定:

因为第二段管道(二次截流前)汇合前后,管道中的压力,温度没有变化,故管道中气体的密度和流速也没有变化。 由管道直径公式:

D =

及管壁厚度公式: 2s Pd

C F δσφ

=+ 得出汇合后: 管线1:

10.083D m =

=;

1110000.083

0.8 4.5322450.51

mm δ?=

+=???

管线

2: 20.06D m =

=;

280000.06

0.8 2.7622450.51

mm δ?=

+=???

4 第三段管道的设计(第二次截流降压后)

4.1压缩因子的确定

表3 二次节流降压后天然气温度及压力

根据公式: pr pc P P P =

, pr pc

T T T = 可得管线1: pr1pc P 6P 1.3P 4.603=

== , pr1pc T 258

T 1.19T 216.69

=== 查表1: 1 S = 0.72 同理可得管线2: pr2pc P 6P 1.3P 4.603=

== ; pr2pc T 271

T 1.25T 216.69

===

查表1得: 2 S = 0.76

4.2密度的确定

由在某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为:

8.314PM

ZT

ρ=

可得: 31600020.988

81.54/8.3140.72258kg m ρ?==??

32600020.98873.54/8.3140.76271

kg m ρ?==??

4.3速度的确定

由经济流速公式: V =

得出: 112.13/V m s =

=

=

212.77/V m s =

=

=

4.4流量的确定

由流量公式:

000

g

P Q PQ ZT Z T =

0.10132586400293

g

Q TZ

Q P ?=

?

?

根据表格1的数据代入公式:

管线1: 319400000.1013250.72258

0.116/864006293Q m s ?=??=

管线2: 323400000.1013250.76271

0.047/864006293

Q m s ?=??=

4.5管径及壁厚的确定

由管道直径公式:

D =

及管壁厚度公式: 2s Pd

C F δσφ

=

+ 管线

1: 10.11D m =

=

160000.11

0.8 3.4922450.51

mm δ?=

+=???

管线

2 : 20.068D m =

=

260000.068

0.8 2.4722450.51

mm δ?=

+=???

5 管道的选型

参照附表选用范围内的管道:

附表 钢管、铸铁管计算内径(mm )

选型结果:

5.1一次截流前

六管道分别选取管道为:φ50?4.0,φ40?3.5,φ40?3.5,φ30?2.5,φ30?2.5,φ30?2.5。

5.2二次截流前

二次截流汇合前6管道选型分别为:φ50?3.5,φ50?3.0,φ40?3.0,φ40?2.0,φ30?2.0,φ40?2.0。

二次截流汇合后2管道选型分别为:φ100?5.0,φ70?3.0。

5.2二次截流后

二次截流后2管道选型分别为:φ100?3.5,φ70?2.5。

6小结

本次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广安2﹟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我们从开始的初定流程,到自己小组配合拟定计算步骤,再到最后自己设计报告的完成。每一个步骤,我们都学到很多很多,这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还锻炼了自我的自学能力。忙忙碌碌的一周过得很快,但是我们过得很非常充实。

参考文献:

[1]梁平,王天祥.天然气集输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5(1);

[2]曾自强,张育芳.天然气集输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1(1);

[3]《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编写组.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图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彩灯控制电路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目录 一、摘要 (3 二、数字部分(彩灯控制电路设计 (4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2 电路原理及框图阐述 (4 2.3 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5 2.4性能测试与分析 (7 三、模拟部分(稳压电源 (8 3.1 设计任务与要求 (8 3.2 硬件原理及单元电路分析 (8 3.3 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9 3.4 软硬件调试 (10

3.5性能测试与分析 (12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五、参考文献 (14 摘要 本文从研究单元电路出发,结合要求设计出使用简单易行的彩灯电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础,突出电子设计的实用性。其中以NE555和CD4017为基础,用发光二级管来显示,做成不同的图案,以达到 绚丽的效果,它在晚会和灯光布置也可以收到很好的妙用。具有较广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NE555,CD4017,发光二级管 二、数字部分(彩灯控制电路设计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设计一个电路,利用不同颜色的二极管实现彩灯功能 2. 电路接通电源后可以实现自动闪烁的功能 2.2 电路原理及框图阐述 电路主要有NE555和CD4017构成,另外需要用到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2.2.1 NE555主要构成时钟信号电路,其特点是: 1.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电路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电平及输入触发电平,均能与这些系列逻辑电路的高、低电平匹配。 3.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2.2.2 十进制计数/分频器CD4017,其内部由计数器及译码器两部分组成,由译码输出实现对脉冲信号的分配,整个输出时序就是O0、O1、O2、…、O9依次出现与时钟同步的高电平,宽度等于时钟周期。CD4017有10个输出端(O0~O9和1个进位输出端~O5-9。每输入10个计数脉冲,~O5-9就可得到1个进位正脉冲,该进位输出信号可作为下一级的时钟信号。 CD4017有3个输入(MR、CP0和~CP1,MR为清零端,当在MR 端上加高电平或正脉冲时其输出O0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O1~ O9均为低电平。CP0和~CPl是2个时钟输入端,若要用上升沿来计数,则信号由CP0端输入;若要用下降沿来计数,则信号由~CPl 端输入。由此可见,当CD4017有连续脉冲输入时,其对应的输出端依次变为高电平状态,故可直接用作顺序脉冲发生器。

java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格式

存档资料成绩: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多功能计算器 所在系部:理学系 班级:11计算机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12 月25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阅意见 序号项目 等级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1 课程设计态度及出勤情况 2 任务完成程度 3 设计中创新性 4 论文书写规范化 综合评定等级 课程设计软件演示及答辩成绩 序号项目 等级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1 演示过程完成情况 2 对软件代码熟悉情况 3 回答问题准确性和逻辑性 综合评定等级 课程设计软件界面及功能设计成绩 序号项目 等级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1 界面美观及可操作性 2 功能实现情况及创新性 3 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综合评定等级 评阅人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掌握类和对象的创建和使用,理解面向对象的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和面向接口编程的程序设计思想,学会利用Java语言和面向对象编程方法解决一般应用问题; 3.从实践中累积经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实践论文撰写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与考核方法 1.课程设计以小项目的方式开展,以分组(1-2人一组)的形式进行。 2.第一次实验课时,任课教师下达课程设计题目任务,讲解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界面的设计和功能代码编写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3.课程设计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验的进度分模块讲述课程设计题目的设计要点。教师给予技术和方法上的指导,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项目,并要求学生积极开展逻辑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优秀的课程设计作品。 4.课程设计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需包括目录、设计目标、实现思路、实现步骤、总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5.最后需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和设计的软件作品,并进行软件设计作品的演示和答辩。

油气集输大队2014年设备管理基础常识概述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红色的为重点学习内容,请于每季度底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组织内容考试一次,大队检查设备工作时抽查岗位员工的内容。请将2014年3月5日(星期三)通知“设备管理基础知识”登记在《设备管理通知单》上。 一、设备管理基本常识 (一)设备管理方针:保养为主、维修为辅、节能为佐。 (二)设备管理目标:最终实现设备的“TPM”管理。“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维护”的缩写。 (三)设备管理的总体要求:部件齐、声音正、马力足、仪表灵、资料全。 (四)“十字作业”内容: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五)设备管理中的“四懂、三会、三好”: 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六)设备事故处理中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经处理不放过,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七)设备维护保养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八)设备管理中“三快、四勤、六清”: 三快:发现问题快、反映问题快、解决问题快 四勤:勤看、勤听、勤闻、勤摸 六清:设备结构原清、设备运转动态清、设备运转资料清、交接班清、环境卫生清、工具清 (九)设备管理的“两不见天、三不落地”:两不见天:油料加注不

见天、清洗过的精密机件不见天;三不落地:油料、机件、工具不落地。 (十)设备运行中“四个禁止”:禁止超压、禁止超速、禁止超温、禁止超负荷。 (十一)设备维修中的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十二)润滑油的作用:润滑、冷却、防腐、清洁、密封。 (十三)润滑管理“十六字”方针:专储专罐、密闭输送、油品对路、按质更换。 (十四)“三过滤、一沉淀”:油品入库过滤,油品装加油桶(壶)过滤,油品加注到设备机身过滤。油品入库进罐沉淀。 (十五)润滑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 (十六)润滑油换油制度:按质换油(根据检测结果更换)。 (十七)冷却液的作用:冷却、防腐、防垢、防冻。 (十八)红旗设备的标准: 1.完成任务好,做到优质高产、安全、低耗; 2.技术性能好,动力达到铭牌规定要求; 3.零部件、随机工作完整齐全; 4.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好。 5.使用维修记录齐全、准确。 二、润滑油 (一)润滑油检测方法:斑点(滤纸)、介电常数(快速分析仪)、理化分析(化验室)。通常斑点分为五级(1、2、3级为合格,4、5级通知换油),介电常数柴油机油一般超过18-19为换油,汽油机油一般超过17-18为换油。固定设备一般采用现场快速分析和理化分析。我厂主要采取的是介电常数检测方法,使用的仪器为HF-1型快速分析仪。 (二)润滑油选用标准: 1.在保证润滑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运动粘度小的润滑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油气集输期末考试知识点

流动三部曲:石油在地层内向井底的流动;②石油沿井筒由井底向井口的流动;③石油在地面集输系统内的流动。 分离器的分类:功能不同,气液两相分离器和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两种;按其形状不同,分卧式分离器、立式分离器、球形分离器等;按其作用:分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等;按其工作压力不同,又可分为真空分离器、低压分离器、中压分离器和高压分离器。液体分离分为一次分离、连续分离和多级分离三种。 天然气矿场集输管网是集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集输管线包括采气管线、集气支线和干线。集气管网通常分为枝状、放射状、环状和成组状管网. 平衡常数通常是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函数 目前较常用混输管道流型图:贝克流型图,曼德汉流型图 分离器试压通常分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压两个阶段进行。试压介质一般用清水。天然气按压力-温度相特性:干气、湿气、凝析气、伴生气 按气体含量:世界上开采的天然气中约有30%含有H2S和CO。H2S >1%和/或CO2>2%的天然气称为酸天然气,否则称甜天然气。 PR方程是目前在油气藏烃类体系相态模拟计算使用最为普遍。 8种流型气泡流、气团流、分层流、波浪、段塞、不完全环状、环状、弥散流 根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气液两相管路处理常用的三种模型: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流型模型 均相流模型用于计算气泡流和弥散流混输管道的压降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分相流模型与分层流、波状流和环状流的情况比较接近。 三相分离器具有将油井产物分离为油、气、水三相的功能,适用于有大量游离水的油井产物的处理。这种分离器在油田中高含水生产期的集输联合站内。 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方法:天然气脱水、天然气加热、降压法、天然气中注入水合物抑制剂 油气藏分为五种类型:不饱和油藏、饱和油藏、油环气藏、凝析气藏、气藏 油藏的驱动方式有: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重力驱动 按汽油比将油气井井流产物分:死油;黑油;挥发性原油;凝析气;湿气;干气蒸馏共有三种方式:闪蒸-平衡汽化、简单蒸馏-渐次汽化、精馏。精馏过程实质上是多次平衡汽化和冷凝的过程 天然气:气藏气、凝析气藏气和油藏伴生气。注蒸气蒸气驱动和蒸气吞吐两种方式分馏法可分为常压分馏和压力分馏。根据精馏塔的结构和回流方式的不同,分馏法又可分为提馏稳定法、精馏稳定法和全塔分馏稳定法等三种。 流程内只有集中处理站的称一级布站,有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的称二级布站,三级布站有计量站、转接站(为井流液相增压的设备)和集中处理站。 一级半布站:集中处理站之外,布置若干选井点,选井点仅设分井计量用的选井阀组,不设计量分离器和计量仪表。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有:①酸的类型;②酸的浓度;③面容比;④酸液的流⑤地层温度;⑥地层压力。 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分:集输管路可分为单相、两相和多相流管路。输油管和输气管都属于单相管路。矿物集输管路中大约有70%属于两相或多相混输管路。按管路工作范围和性质分:集输管路分为油管、采气管、集油(气)管和输油/气管。常把段塞流分为三种:水动力段塞流;地形起伏诱发的段塞流;强烈段塞流。 强烈段塞流具有周期性,在一个周期内大致分为以下四个过程:①立管底部堵塞; ②立管排液;③液塞加速;④立管排气。

大口径水表选用指南

大口径水表选用指南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绍满 水表以量程宽、价格低而作为自来水供应的计量产品,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水表费用只占总投资的1.5~2%,却担负着水费收缴的重任。小口径水表以收足水费为目标,而大口径水表的选择则很有学问,大口径水表的正确选用,对减少投资、降低供水成本、提高水费收缴率有重要意义。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全套引进的德国MEINECK WP型(国内称LXLC型可拆卸螺翼式)水表,曾荣获国家金质奖,现又以全套机芯进口、国内配表壳组装形式引进国际最先进的WPD型水表,大大提升了国内水表的技术档次。同时,将在2003年推出复式水表(俗称母子表)、垂直螺翼式水表,与现有的机械密封干式LXL型、磁传干式LXLC—E型水平螺翼式水表以及旋翼式水表,小叶轮农用灌溉水表形成全系列的大口径水表,服务于客户。 大口径水表种类很多,目前国内以水平螺翼式为主,同时存在旋翼式和垂直螺翼式,本公司2003年即将推出复式水表。水表按结构型式及精巧程度压力损失一般为0.01MPa~0.1MPa,量程比25~900。用户需要的是量程比大、压力损失小、寿命长、维护方便、价格低廉。以下对国内常用的几种大口径水表作技术经济分析(以80mm水表为例): 一、技术指标 1.水表计量范围 国内水表习惯于按GB778-1996(ISO4064)标准流量点来描述水表性能,国际上则按实际值来体现水表性能,下表为各种水表的计量范围: ⒉水表压力损失 自来水管网中,管道内壁、弯头、阀门、水表等引起的压力损失,意味着水流所含动能的损失,亦即水泵电能被吞没。水表压力损失取决于其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水平螺翼式水表水流轴向进出,压力损失小;垂直螺翼式水表水流水平——垂直——水平方向流动,压力损失相对较大;旋翼式水表水流紊流严重,压力损失最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和题目

1.目的与任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个或两个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选题或自定选题的设计任务。 通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要求学生: 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从稳定可靠、使用方便、高性能价格比出发来选择方案,运用所学过的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子线路知识,设计出相应的功能电路。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及了解印刷线路板的设计,制作方法。 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进度安排及方式: 第一单元:集中讲课,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3)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 (4)课设题目介绍 (5)学生自由组合,选择题目。 第二单元:确定题目,教师就题目的基本要求答疑。学生讨论、查资料。 第三、四、五单元:查资料、设计、EDA仿真、写报告。 学生根据课题要求,独立完成课题的设计方案,并可以运用MULTISIM软件在微机上完成对所设计电路的仿真。 最后考试:笔试或分组口试。 3.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1)设计能力 (2)组装或焊接调试情况 (3)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报告情况 (5)出勤情况、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2、成绩评定: 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EDA仿真情况40分,总结报告40分,考试或口试20分。 3、电子课程设计完成时间: 布置任务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参考题目(或自定题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方案和进行学习,本学期结束对设计有一个初稿和基本认识,暑假继续完善和补充,在下一学期开学第一周周末交设计报告和电子文档。开学第二周进行有关设计介绍和答辩,每人5分钟左右时间,介绍有关设计思路、电路分析、仿真、收获与体会等,要求做出介绍的ppt 幻灯片。 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法及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 课程设计类型 课程设计可分成三种类型或模式:一种是纯理论性的课程设计模式,在设计完成后画出设计图纸,写成设计报告,但不作实验验证;第二种是理论设计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在设计完成后,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以便检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第三种是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设计完成后,要搭建实验电路进行实验验证,并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电路进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第三种课程设计模式最接近于实际情况,设计和调试难度最大,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们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解决和克服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种课程设计模式各有优点:第一种课程设计模式偏重于理论设计,学生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课程设计中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三种课程设计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由于实验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课程设计时间较短时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设计题目,否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难以完成;第二种课程设计模式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设计模式的折中,能较好地解决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的问题。 有些专业在课程设计之前,还没有进行电子工艺实习,学生们还不会识别和测量电子元器件,不会识别印刷板电路图,也没有掌握焊接技术、电路的测量和调试方法等实践技能,这些学生在做课程设计之前,要先自学有关的实践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顺利进行。 2)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不同类型的电子电路有不同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基本上可归纳为明确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论证、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画出设计图纸、实验验证与调试、写成设计报告等,如下图所示。

孤东油田油气集输系统老化油处理工艺分析

孤东油田油气集输系统老化油处理工艺分析 摘要:针对孤东油田三采油技术深入应用后原油脱水的难题,本文分析了集输系统老化油对原油脱水性能的影响,并且重点对孤东一号联合站老化油处理工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主题词:老化油原油脱水老化油处理工艺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孤东油田三采技术的深入推广,注聚、井下酸化、防砂和药剂处理等多种作业方法的广泛应用,原油物性日益复杂多变,由于集输系统原有的原油沉降脱水工艺落后、设备老化,联合站在原油脱水过程中需要通过提高脱水温度和增加净化罐放水量来降低原油含水,这样就导致了老化油的循环量不断增多,老化油的存在增强了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使系统原油的脱水性能变差、脱水温度升高、加药量增大,导致近几年原油处理成本不断上升。本文分析了老化油对原油脱水性能的影响,并对老化油处理工艺在孤东一号联合站(以下简称东一联)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今后提高集输系统的生产运行效率和降低原油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老化工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孤东油田原油脱水处理工艺整体设计是以东一联为中心,东二、东三、东四联合站为卫星站(油井--计量站--联合站)。东二、东三、东四联合站的高含水原油,经热--化学沉降脱水后,将含水20%左右的原油输入东一联的二次罐集中进行热化学沉降脱水处理。东一联和东二联分别于1989年、1994年扩建并投运了电脱水器,采用电—化学两段脱水工艺,但1996年以后因受油品变化的影响电场无法稳定运行都已停用。 孤东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采出液量的上升给原油脱水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尤其是应用三采技术后,原油物性恶化,原油处理周期变长后老化油增多,原油乳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造成油水沉降分离困难,外输原油含水不断上升。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原油脱水温度不断升高,由原设计的75℃升至85℃,从而增加了站内燃料消耗;原油物性受到恶化,导致破乳剂用量大幅提高,根据油量(包括东一联、东三联、东四联油量)计算,由2005年140mg/L(0.97t/d)的用量逐年增加至2008年底189mg/L(1.21t/d),原油处理的运行成本呈现快速的上升的趋势。 3老化油影响原油脱水性能的技术分析 以东一联为例,老化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净化油罐底部不合格的回掺原油、污水系统回收的污油以及二次沉降罐的放水,并且以前两部分为主。目前,净化油罐底部不合格的回掺原油液量约3500t/d,污水系统回收的污油约600t/d,仅前两项的循环液量达到了4100t/d。 由于老化油的存在,东一联目前原油的物理性质、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与原设计相比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进一步详细了解老化油对脱水工艺及脱水参数的影响,确定老化油处理方案的技术、经济的可行性,我们采用东一联被老化原油污染前、后的原油,进行了热化学沉降和电脱水对比评价实验。 采用的油样分别为被老化油污染后的系统原油和未被老化油污染的新鲜原油,被污染前的原油为东一联三相分离器入口、东三联进站、东四联进站的原油,按照原油量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油样综合含水29.3%,一次加药量40mg/L,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纲-本科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性质及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利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各种具有不同功能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的技术指标,独立进行电路设计估算、实验测试与调整,制作出一个实际电子产品和写出总结报告。把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实验调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做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并通过这一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和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初步基础。 本大纲根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 二、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实践题目的设计与实现,使其加深对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现代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设计的技能。 2.知识目标: (1)熟悉各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内容; (2)按要求完成整个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对整个系统仿真并会调试。 3.能力目标: (1) 能熟练掌握操作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稳压电源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能熟练查阅常用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的规格、型号等资料; (3)能熟练用Multisim对系统进行仿真; (4)完成整个电路的硬件连接,并学会排错、解决故障; (5)掌握整个系统的连调。

4.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操作意识; (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具备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内容及要求 项目一: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 1.任务: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 2.要求:(1)方波发生器电路输出频率范围:10-1KH可调;占空比0-100%连续可调;输出方波 Vp_p<=12v;输出三角波Vp-p>0.2v;输出正弦波Vp-p<1v; (2)设计以上电路工作电源。 项目二:篮球竞赛30秒定时电路 1.任务:设计一个符合功能的30秒篮球计时器电路 2.要求:(1)具有显示30秒的计时功能; (2)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置数、清零、启动和暂停; (3)计时器为连续30秒递减计时时,其计时间间隔为1秒; (4)当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管显示器不能灭灯,LED变亮报警。 项目三: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1.任务:设计一符合要求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2.要求:(1)直流电源要求输出精度高,步进电压在0.1V 左右,并且调整方便; (2)使用通用器件; (3)要求输出电压在0~9.9V 项目四:数字式温度测量电路 1.任务:设计一能对物体进行温度测量的电路 2.要求:(1)被测温度和控制温度均可数字显示; (2)测量温度为0~1200C,精度为±0.50C; (3)控制温度连续可调,精度±1OC; (4)温度超过额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信号。 项目五:声控小夜灯 1.任务:设计一声光控灯控制系统 2.要求:(1)同时实现光控和声控;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水表的流速与水表两端的压力差有关,不能仅仅凭供水压力决定。相关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与压差、水 温( 水的粘稠度) ,管道内壁摩擦系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请参阅流体力学相关知识。 尽管GB/T778.1-2007 已经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执行,但目前市面销售的表还是按照GB/T778.1-1996 的标准执行,对流量的相关规定如下: 4分(15mm)表有N0.6,N1,N1.5 三种流量,常见的是N1.5 常用流量为1.5 方/小时,最大流量为3方/小时 6分(20mm)表水表代号为N2.5常用流量为2.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5方/小时 1寸(25mm)表N3.5常用流量3.5,最大流量7 1.5寸(40mm) N10常用流量10最大流量20 2寸(50mm) N15 常用15最大30 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 流量Q=[( n /4)d A2 V(1+ 入L/d+ Z )] V(2gH)

式中:Q 流量,(m A3/s); n ------------------------ 圆周率;d 管内径(m), L 管道长度(m); g 重力加 速度(m/sA2); H 管道两端水头差(m),;入 ------------ 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Z ---------------- 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Z ',流量变为:Q =[(n /4)dA2 V(1+入L/d+ Z +Z ' )]V(2gH)。流量比原来小了。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Z '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当管很长(L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 就小。相反当管很短(L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学分:2 学时:2周制定人: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开设目的 本课程是在前导验证性认知实验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命题设计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安装和调试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的综合性试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模拟、数字、高频电路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了解一般电子电路与单片机构成简单系统及简单编程的方法。促使学生积累实际电子制作经验,准备走向更复杂更实用的应用领域,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前的技能培训课程。目的在于巩固基础、注重设计、培养技能、追求创新、走向实用。 二、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基本要求 1、以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设计实验分为基础型和系统型两个层次,基础型指基本单元电路设计与调试,系统型指若干个模拟、数字、高频基本单元电路组成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操作使用和测试方法; 3、学习计算机软件辅助电路设计方法,能熟练应用 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制作; 4、学习电子系统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 5、拓展电子电路的应用领域,能设计、制作出满足一定性能指标或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 2.2实验方法 1、学生自学与指定设计题目有关的参考资料;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使用有关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 3、学生针对实验课题的要求,查找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写出设计步骤,并进行初步设计; 4、学生必须完成基本设计任务后才能进行选作实验; 5、教师在课内外给予及时指导和答疑 6、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应适当讲授。 2.3、总结报告内容 1、设计题目 2、设计任务和要求 3、原理电路设计:(1)方案比较;(2)单元电路设计;(3)元件选择;(4)整体电路(标出原元件型号和参数、画出必要波形图);(5)说明电路工作原理。 4、整理实验数据和测试波形,对模拟电路应有理论设计数据、实测数据、仿真数据和误差分析,数字电路应有设计逻辑流程、波形图、时序图或真值表。 5、实验困难问题及解决措施。 6、实验参考文献。 三、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3.1、方案论证(方案比较)与总体设计(举例说明)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电子11301 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指导书 一、本课程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一个实践环节, 它使学生自己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实用电子产品雏形, 巩固和加深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 理论基础和实验中的基本技能, 训练电子产品制作时的动手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设计出符合任务要求的电路, 掌握通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训 练并提高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利用、方案比较和元器件选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为毕业设计和毕业以后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 能合理、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集成电路(SSI、MSI、LSI 等)器件实现 规定的数字系统。 3.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数字系统的能力。 4. 学会使用multisim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5. 培养独立进行实验,包括电路布局、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6. 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设计任务,从选择设计方案开始,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画 出设计电路图;通过安装、调试,直至实现任务要求的全部功能。对电路要求布 局合理,走线清晰,工作可靠,经验收合格后,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 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是:分析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器件,计算参数,画总体电路图。进行仿真试验和性能 测试。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反复进行以上各步骤,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灵活掌握。 1. 总体方案选择 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就是根据提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设计任务提出的各

课程设计封面及格式要求(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专业:地下建筑工程 班级:地建07-3 姓名:张顺 学号:0709170329 指导教师:兰常玉 学期:2009-2010 日期:2010/12/31

附件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前提,也是建立科学、严谨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 二、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论文写作规范国家标准GB7713-87》,特制订本写作规范。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由开题报告、附本、毕业设计(论文)、图纸等组成。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针对毕业设计(论文)所选题目,根据毕业实习期间收集资料并通过方案设计形成,各教学单位要统一开题报告格式,完成后的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

二、毕业设计(论文)附本(以下简称《附本》) 《附本》中各项内容要由责任人按要求完整并准确地填写。《附本》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过程检查表、中期考核记录、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答辩委员会意见。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书由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内容和工作阶段安排组成,由指导教师根据情况认真填写。 2.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表 检查表由指导教师按照每个时间段应完成的阶段性工作重点,根据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填写。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答辩记录由答辩小组秘书根据学生答辩时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及回答情况,即时以“问”和“答”的形式认真填写,不得做总结性记录。 4.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评语及答辩委员会意见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评语(包括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及答辩委员会意见,按栏目要求分别由专业建设负责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填写并签字,答辩委员会意见由答辩委员会主席(或秘书)填写,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或加盖蓝色印章)。“考核”、“评语”及“意见”要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实事求是地给出,内容要有针对性,切忌千篇一律。中期考核、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填写分值,答辩委员会综合三项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级别填写总成绩。 对于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相关教师要认真填写《二次答辩修改说明》。《二次答辩修改说明》要重点填写第一次答辩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修改意见及毕业设计(论文)的改进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封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保证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1.封面 封面填写要做到清晰完整,题目等项内容要与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档案袋等处保持一致。打印封面要与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封

水表口径选用

水表口径选择 摘要: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对于供需双方都十分重要。水表口径的选择应以规范条文为基本依据,结合不同的供水方式来确定,以满足水表的安全、可靠、准确运行。? 关键词:水表口径;供水方式;合理选择? 自2001年开始,政府取消了自来水企业对用水户开口费的收取,用水户(特别是工厂、住宅小区、乡村)由于原来开口管径小,致使高峰期供水水量不足,纷纷要求把原来供水管改大。而自来水公司考虑到低峰时(如下半夜)用水量小,使用大口径水表几乎不能准确计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自来水公司与用户产生了一些矛盾。那么,如何合理选择水表口径,虽然目前已有部分使用“子母”水表,但笔者认为,还应结合供水方式来确定水表口径。? 1、引言? 众所周知,水表是供水行业普遍采用的计量流经自来水管道内水流总量的仪器。它直接安装在标准管道上,是自来水公司计收水费的依据。若选用的水表口径不合适,即水表口径大而流经的流量过小,达不到水表的始动流量;或者水表口径小而流经的流量长期超过水表的额定流量,都会造成水表计量不准确或损坏。如一只DN100螺翼式水表,当流量小于水表的始动流量h,那么一个月无法准确计量的水量为h×24h×30天=288吨,这样

自来水公司将蒙受损失。又如一只DN25旋翼式水表,当流量10m3/h大于水表的最大流量7m3/h,那么水表的水头损失为Hb= = =>10m,造成水表超负荷运行,水表将很快损坏而无法准确计量。事实上,水厂供水管网服务水压不可能很大,一般不超过30m。这样,除去水表的水头损失,服务水压过低,使流过水表的流量不能满足用水户的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对水表口径的选择作了以下规定:用水量均匀的给水系统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来选定水表的额定流量;用水量不均匀的给水系统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来选定水表的最大流量。用水量均匀的给水系统即具有密集型用水特点的建筑物如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等,给水设计秒流量在较长时间内出现;用水量不均匀的给水系统即具有分散型用水特点的建筑如住宅、集体宿舍、旅馆等,给水设计秒流量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水表的最大流量为水表在短时间内(一般1昼夜不超过1小时)允许超负荷使用的流量上限值。《规范》对水表口径的选择提供了基本依据,但在实际运用时,由于存在直接供水、水池水泵及水箱联合供水、变频调速装置供水等不同供水方式,水表的口径选择不能简单地套用上述规定的条文,必须根据不同的供水方式,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分析,合理选用水表口径。? 2、直接供水方式的水表口径? 若用水量均匀的给水系统如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等建筑,以给水设计秒流量Qg选定水表的额定流量。?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4 .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根据选好的题目查阅资料设计电路草图12018.10.15~2018.10.18 完善电路图,用multisim仿真,记录数据并分析22018.10.19~2018.10.26 用AD绘制电路图SCH和PCB板 32018.10.27~2018.10.29 设计论文总体大纲和附录图片 42018.10.30~2018.11.02 结合原理图和数据分析并说明,书写论文52018.11.03~2018.11.15 主指导教师曾铁军日期: 2018年 11月15 日

目录 引言 (1) 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5V直流稳压电源 (3) 1.1 集成稳压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3) 1.2 设计要求 (3) 2、设计方案 (4) 2.1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4) 2、2设计原理 (4) 2.3波形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仿真结果分析及器件选择 (7) 3.1仿真电路分析 (7) 3.2元器件及元件介绍 (8) 3.2.1 元件介绍 (8) 3.2.2三端固定稳压器注意事项: (9) 4.电路板的具体制造 (10) 4.1线路板的制造 (10) 4.2、Altium Designer (in AD15)软件绘制PCB板 (11) 4.3电路的安装调试 (11) 附录 (14) 实物图如下: (14)

1.引言 由于不同的电子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的电源,设计可调电源就会使需要不同电源的电子产品得到与之匹配的电源,从而使其能正常工作,使它的工作效率达到最高。电源的优劣将会决定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直流电源。交流电网220V的电压通过电源变压器将变为需要的电压值,然后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成脉动的直流电压。由于此脉动的直流电压还含有较大的纹波,必须通过滤波电路加以滤波,从而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但这样的电压还是会随电网电压波动、负载和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整流、滤波电路之后,还须接稳压电路,保证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 直流稳压电源又称直流稳压器。它的供电电压大都是交流电压,当交流供电电压的电压或输出负载电阻变化时,稳压器的直接输出电压都能保持稳定。稳压器的参数有电压稳定度、纹波系数和响应速度等。 此次的课程设计,要求输出±5V稳定电压。要能顺利完成这一设计,需要不仅熟悉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利用书籍资料来帮助自己。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及格式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重庆科技学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计科1103 学生姓名:兰倩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计算机自主学习中心 ________ __ 设计题目:___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3 年1月18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公司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013年1月1日

摘要 本程序是能够对公司人员进行管理,而公司需要存储的是雇员的编号、姓名、性别、所在部门、级别,并进行对工资的计算。其中,雇员分为经理、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销售经理。而日常生活中的人员管理有添加、查询、显示、编辑、删除和统计等基本功能。该程序也同样拥有这些功能。在程序运行开始,系统将首先进行的是从文件中读取数据,而只要管理人员正确的结束程序时,系统将自动保存所修改的数据。在系统运行中,必须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否则系统报错,而往往操作人员只有6次机会,若连续6次操作失败,该界面将自动退出,若该页面为主页面,则退出该系统。 关键字:公司管理雇员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