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总结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总结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总结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总结含解析新人教版

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总结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古自治区

d、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四、众多的人口的国家及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统计的数据为13.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5)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省).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五.民族

1、56个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55个.

(2)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

(5)民族政策:平等、团结、自治.

2、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范围也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

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领土范围广,经常结合生活实践来考查南北纬度跨度大和东西距离长带来的影响.

(1)南北纬度跨度大带来的影响:

(2)东西距离长带来的影响:

例1.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

B.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C.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答案】C

【解析】考察我国疆域.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资源丰富;我国长达2万多千米的陆上国界,与14个国家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例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C.东海、黄海、渤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答案】A

【解析】推理分析:第一步:提取信息.题干要求的是我国从北到南依次濒临的海洋.第二步:整合知识.结合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可知,我国从北到南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第三步:归纳总结.由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A项.

2.我国人口变化的原因及人口问题分析

人口数量大是我国国情之一,在考查人口的时候,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一般对照给出的折线图、曲线图或柱状统计图,来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带来的人口问题.

(1).增长特点及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②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③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原因是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 (2).人口问题

①原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低.

②表现: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出现粮食短缺、就业困难、教育条件改善困难、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社会秩序混乱、环境问题加剧等问题.

③计划生育给我国带来的新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

例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密度比东部沿海地区小

B.黑河一腾冲一线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密度界线

C.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以汉族为主

D.有55个少数民族,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答案】D.

【解析】西北地区人口密度比东部沿海地区小;

黑河一腾冲一线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密度界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以汉族为主;

有55个少数民族,高山族是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

例4.图3是反映浙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第10-12题.

10.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 b-c-a-d

C.c-a-b-d

D. d-b-a-c

1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太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A D

【解析】该题以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政策的漫画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的变化过程.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因此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现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西题,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故正确顺序为a-c-d-b. 【解析】该题以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政策的漫画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政策的知识.人口政策不仅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可解决其他相关人口问题,人口政策的制定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增长育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该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政策的漫画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问题.通过材料和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为了缓解该问题,故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一个孩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