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目的:系统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献资料和疫情形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型流感并非新发传染病,历史上曾有多次暴发或流行;此次A/H1N1流感为一种变异的“杂交”病毒引起,疫情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病毒攻击性强,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免疫疫苗,但综合防控措施对预防控制疫情十分有效。结论: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

标签:甲型流行性感冒;A/H1N1流感;流行病学;预防控制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037-03

首发于墨西哥的人感染A(H1N1)流感导致患者死亡的疫情,已迅速蔓延至全球,截至2009年5月10日,WHO已经确认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4 379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50多例。我国内地5月11日中午也确诊1例患者,成为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第30个国家和地区。这次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别是病例逐日大幅增加的发展态势,可能促使WHO将再次提高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我国已将其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和国境检疫传染病[1]。究竟甲型H1N1流感是什么样的疾病?怎样进行诊断和治疗?如何才能预防控制?本文拟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和进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1 疫情历史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古老、常见和多发的呼吸道疾病,也是人类至今尚不能控制的流行于全世界的病毒性传染病。100多年来,曾发生过1889、1918、1957和1968年4次世界性大流行。流感在我国流行的历史更悠久,虽然古代医书中没有“流行性感冒”的名称,但有瘟病、时行病、时气、风寒、风热、感冒甚至时行感冒的病名,根据其发病季节、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和临床症状的记载和描述,很可能就是目前的流行性感冒。

流感按照致病原不同,主要分为甲、乙、丙3个型别,其中甲型又可分为多个亚型。除此次发端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外,近40年来,甲型流感病毒出现的多个新亚型(甲2、甲3、新甲1及甲5),也曾引起了局部暴发或世界范围内的流行。1976年2月,美国新泽西洲迪克斯堡新兵营中也发生过500多人被感染、13人发病、1人死亡的H1N1型猪流感事件;1977年新甲1型流感曾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1986年,荷兰发现一起来源于禽类的H1N1型猪流感病毒并发展成肺炎的患者;1988年,北美地区曾出现猪流感人际间传播的迹象,在接触过一例猪流感病例的医护人员中出现轻微流感样症状,并在血清中检测出猪流感抗体。但与此次疫情不同的是,以往出现的甲型流感病例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猪感染人,且少有死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