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膏体充填的特点

膏体充填的特点

膏体充填的特点

膏体充填的特点

充填釆矿方法由干式充填法、风沙充填法、水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高水速凝充填法、似膏体充填法发展为膏体充填采矿法,德国Grund矿于上世纪80年代初首次成功应用了膏体充填技术,所谓膏体是指固体颗粒物、胶凝材料和水混合后的一种抗离析能力强、无临界流速、自立能力好的高浓度混合物,含水量一般在10%-20%之间。对比与传统的充填工艺,长沙长研充填采矿设备有限公司的膏体充填采矿法具有如下特点:

膏体充填采矿法具有如下特点:

1、有利于环境保护,充填材料范围广,可采用全尾砂充填及其他矿山固体废弃物。

2、提高充填体强度,膏体充填料较传统充填料装具有较高密度,可形成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充填体。

3、充填距离远,充填不受充填倍线控制,可泵送。

4、改善采场作业环境,膏体抗离析性能好,充入采场后无需脱水。

膏体充填开采项目简介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岱庄煤矿建筑物下矸石膏体充填开采 项目简介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岱庄煤矿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

前言2007年以来,岱庄煤矿面对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牢固树立“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的理念,立足矿井实际,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开采工艺,大力实施矸石膏体充填绿色开采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村庄条带煤柱的二次回采,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供了资源保障,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 一、项目背景 岱庄煤矿是淄矿集团在济(宁)北矿区建设的第二对现代化大型矿井,地处济宁市城北城乡结合部,矿井开采范围内地面分布有3个镇78个自然村,1.3万多户,5万多人口,村庄压煤量高达80 %。自矿井移交生产管理以来,村庄压煤一直采用传统的条带开采技术,资源回收率不足47%;随着济宁市城区建设的加速及村庄的扩展,矿井压煤量与日俱增,可采储量锐减,资源面临枯竭。截至目前,岱庄煤矿已形成条带煤柱53个,遗留条带煤柱呆滞储量累计达到900万t。同时,经过矿井十多年的开采,地面形成了一座近120万m3的矸石山,矸石的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此,岱庄煤矿提出了“建筑物下矸石膏体充填置换开采”研究课题,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和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建筑物下矸石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 二、矸石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情况 岱庄煤矿矸石膏体充填开采项目于2008年1月由中国矿

业大学、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和岱庄煤矿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经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 项目总投资概算为9551.0万元,截止目前,实际完成投资 10625万元。 (一)充填原理 项目主要是建立一套以煤矸石、电厂粉煤灰为主要集料的膏体充填系统,在遗留条带煤柱回采工作面面后,将煤矸石、粉煤灰、胶结料等固体废物制作成浆体,从地面通过充填泵经钻孔和管路充填到回采工作面面后采空区,凝固后形成以矸石膏体充填体为主的覆岩支撑体系,使地表变形始终保持在建(构)筑物安全的允许范围内,解决地表下沉问题,实现不迁村回收村庄条带煤柱的目的。 (二)充填材料 矸石膏体充填使用的材料是破碎煤矸石、电厂粉煤灰、胶结料(如水泥)和矿井水等。 (三)充填系统 矸石膏体充填系统主要由矸石破碎仓储系统、膏体搅拌制备系统、膏体泵送系统、工作面采煤及隔离充填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四)充填设备及设施 1.矸石破碎仓储系统:主要由前装机、板式给料机、鄂式破碎机、矸石分级筛、手选皮带、高细破碎机、振动除杂筛、

充填采矿法简介

第十二章充填采矿法 §1 充填采矿法概述 一、充填采矿法特点: 凡是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叫做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也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矿柱回采可用填法, 也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 矿房的回采是采一分层,把矿石运出,随后充填这一层,然后再采一层,再充填一层。依此循环, 直到到全矿房采完为上。一采一充或两采一充。 二、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应用的历史悠久,古代就用采掘的废石留在采空区的办法来采矿, 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的充填采矿法。 (1)国内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的矿山应用情况也是变化的,有起有落,开始应用的比较多,后来减少了,现 在又兴盛起来。目前仍然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全国约有20多个冶金山采用了充填法,不是今年的统计 数字。 [参考资料] ①我国的红透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录山铜矿、焦家金矿、凡口铅锌矿、湘潭锰矿、黄沙坪铅锌矿等都使用充填采矿法。② ③国内使用充填Array法的历史情况 1)解放时期—— 我国仅有少数几个冶 金矿山采用干式充填 采矿法、水砂,胶结充填法还没有用过。 2)大跃进期间——各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在冶金矿山中大力推广,有些原来采用干式充填采矿法的矿山,改用了其他方法,故充填法比重急剧下降。 3)1964年——我国凡口铝锌矿开始使用胶结充填法。 4)1965年——我国某矿山南矿由于采空区的面积过大,发生地压活动,故开始了尾砂充填空区的试验。后来其他矿又进行了胶结充填法试验。 5)1966年——湘潭锰矿第一期扩建设计,采用3水砂充填壁式采矿法。1969年投产,用到现在, 对防止内因火灾取得了较好效果。

充填采矿方法

充填采矿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充填采矿方法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开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中,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顶板。 (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

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面帮围岩,并作为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矿房架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再进行回采。矿房架采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运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下进行的。回采分层水平或与水平成4°~10°或10°~15°倾斜角。倾斜分层主要是为了充填直接顶,同时也有利、于矿石搬运,但凿岩和支护作业不如水平分层方便。

膏体泵送充填工艺设备选择

2002年2月第31卷 第1期有 色 矿 山 Nonferrous Mines Feb.,2002Vol.31 No.1 膏体泵送充填工艺设备选择 王佩勋,袁家谦,王五松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甘肃金昌737102) [关键词]膏体泵送;充填设备;选择 [摘 要]通过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及其设备试验研究、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工业化试验与应用的实 践,介绍膏体泵送充填工艺主要设备的选择,以及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TD853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951(2002)0120010203 Equipment selection of pumping paste f illing WAN G Pei 2xun ,YUAN Jia 2qian ,WAN G Wu 2song (Ji nchuan N on 2f errous Metals Com pany ,Ji nchang 737102,Chi na ) K ey w ords :pumping paste ;filling equipment ;selection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st study about pumping paste fill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which mill tailings are used ,industrial test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pumping paste filling system ,the selection of main equi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and some issues that should be noted in erection and adjusting are introduced. [收稿日期]2001207213 [作者简介]王佩勋(1945-),男,陕西咸阳市人,高级 工程师,从事矿山充填工艺工作。 1 前言 金川矿区为了采用现代化矿山膏体泵送充填高 新技术,从90年代初相继进行了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及其设备试验研究,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坑内加水泥地面半工业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建造了二矿区西部第二充填站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鉴于该系统工艺的复杂性、特殊性,在交付生产使用之前,又进行了金川二矿区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工业化试验研究。因膏体泵送充填,国内尚缺少设计经验和生产经验,所以经过较长时间反复改进及调试,使该系统的流程全部畅通,各主要设备匹配及工艺条件已摸清。这些重要科研成果的取得,为工业化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膏体泵送充填工艺综合运用了现代工业的多项新技术:微细颗粒材料浓缩脱水工艺与设备、膏体泵送工艺与设备、膏体制备工艺与设备、水泥乳化工艺与搅抖设备、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与仪表。全系统 采用了许多大型或大功率设备和现代化仪表。因此 合理正确选择这些设备和仪表,使其满足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的需要,最终为矿山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能否顺利将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应用于生产,除工艺技术条件外,设备参数、性能选择、匹配使用及其运行状况是否稳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膏体泵送充填工艺的成败,必须慎重对待。 2 设备的选择 211 尾砂浆浓缩脱水设备 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要求尾砂浆浓度为65%~80%,而选矿厂输送出的尾砂浆浓度通常很低,很难达到50%以上,仅在45%左右,因此采用膏体充填,需要将选矿厂输送来的尾砂浆脱水浓缩。 通常情况下,选矿厂尾砂浆需经两级脱水浓缩才能达到尾砂充填料所需要的浓度。第一级为旋流器,第二级为高效浓缩机或过滤机。金川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选矿厂尾矿车间采用一段旋流与高效浓缩机配套使用,共安装了<250旋流器64台,<100m 浓缩机2台。 旋流器的选择首先是要考虑满足充填能力的需

关于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与缺陷的分析

关于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与缺陷的分析 摘要:新技术的不断提高,采矿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对该行业的要求也不 断增多,以往的填充材料无法满足现代采矿业的需求,同时,为了使现代采矿新 技术得到高效率深层次的运用,在进行深部采矿作业时,必须对填充材料进行更 新换代。充填不当也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很大伤害,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 略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因此,本文探究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与缺陷,希望能 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充填采矿;应用;缺陷;措施 前言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人均矿产资源量却远低于世界水平,而且我国 矿产资源分布不平均,探测和开采更为复杂。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的 矿产开采技术受到了多方的重视。近年来,虽然矿产开采技术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采矿效率和环境保护仍不能达到国际标准,这就为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打下 了基础。文章就有关充填采矿技术用于采矿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充填采矿技 术在采矿作业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作用。 1.充填采矿法优点: 充填采矿法与空场法和崩落法对比,具有矿岩稳定性适应广泛、地压控制效 果好、安全性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高回采率、低贫化率、环保效果好的优点。 充填采矿法应用条件主要是地表不允许塌陷、围岩不稳固或者围岩与矿体均 不稳固的有色金属矿或贵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现在已经逐步向“三上一下”(即 村庄下、铁路下、水体下、水体下)开采、保水采矿等领域发展,可以实现“三下”矿床、深部矿床及复杂难采矿床的开采。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生态环境却恶化加速,为了对环境情 况进行有效地改善,应当对充填采矿此种环保的采矿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应用。采 矿过程中的塌方事故时常发生,导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些 事故的发生几乎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和技术不成熟所导致的。充填采矿技术在进 行填充时采用煤渣和膨化材料等,能够对地表进行稳固,对采空区进行有效地控制,对安全性进行提升。充填采矿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主要是以回采的工作突面 为基础,将填充的材料送入到采空区内,控制围岩的崩落和管理地压,其主要的 优势是:其一,能够对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进行提升,节能环保;其二,对深部 的矿床开采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三,贫化率低,经济效益高;其四,机械设备的 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矿产开采工作的工作效率;其五,成本效益之间较为均衡。 2.我国充填采矿法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矿山已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世界上已有德国、澳大利亚等较多国家立法,矿山必须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以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 和地质灾害长期隐患,胶结充填法以充填体强度高、输送成本低、适应性广、综 合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充填采矿法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国采用充填采矿法的金属矿山比例仅为22.4%,使用胶结充填采矿的矿山 不足1%,绝大部分矿山因充填成本高而被迫放弃采用。图1为我国与部分国家 采用充填法的矿山数量比例对比图。 由图1可见,我国使用胶结充填采矿法的矿山还较少,为缓解矿山开采产生 的废渣、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长期隐患,必须尽快提高胶结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方法概述

采矿方式主要为露天、坑下开采。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式按地压控制方式,分为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三大类,以空场法、充填法具多。 1.空场采矿法 根据矿块或矿壁的结构不同与回采作业的特点,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1)全面采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矿床走向或倾斜方向全面推进,整层回采。在回采时将矿体内所夹废石或贫矿石留下来,根据需要堆成矿柱来支撑采空区顶板。 ?????该法优点是生产能力大,采准切割工作量较少,采矿成本低,采场通风好,能在采场处理废矿石。但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只适用于水平或缓斜,矿石与顶板稳固,矿石品位分布不均匀或有夹石层的矿床,矿床厚度不大于5~7米。 ????(2)房柱留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在矿块内矿柱和矿房交替布置,回采矿床时留下规则的,不连续或连续的带状矿柱,以此支撑采采区顶板。 ?????该法优点主要是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工序简单,各工艺可以平行作业,通风及作业条件好,但回收率低,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定的倾角小于40°的矿床。 ?????(3)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主要用于急倾斜、厚度大的矿床开采。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方向布置,用深孔、扇形炮眼爆破落矿,由下部漏斗柱阶段平巷放矿。主要用于围岩稳固,矿石较稳固、矿体厚度在8~?20米,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且矿体内夹石少,矿体与围岩接触线明显的矿床。 2.充填采矿法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叫充填采矿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形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有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此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 以控制顶板崩落。 (2)(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此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 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帮围岩,并作为 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 矿房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 再进行回采。矿房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动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 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

煤矿膏体充填开采工艺的探讨

煤矿膏体充填开采工艺的探讨 瞿群迪,周华强,侯朝炯,关明亮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根据煤矿绿色开采的发展要求和村庄压煤开采的迫切性,提出了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通过研制专用膏体充填胶结料和选择廉价的充填材料,大幅度降低了膏体充填成本,提出了适合煤矿应用的膏体充填方法,并结合某矿条件介绍了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的具体工艺流程。 关键词: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充填工艺 中图分类号:T D853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3-2336(2004)10-0067-03 Discussion on mining technology with paste back filling in mine QU Qun2di,ZH OU Hua2qiang,H OU Chao2jiong,G UAN Ming2liang (School o 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a Univer sity o 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最近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1],充填开采技术是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当前,研究解决村庄等建筑物下大量压煤开采,实现不迁村采煤更应受到重视。我国村庄压煤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人口密集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压煤的村庄达1094个,住户11万户,占我国村庄总压煤量的55%以上,仅兖州矿业集团109个村庄压煤就达515亿t[2]。村庄下压煤开采涉及到土地、环境保护、工农关系等社会各方面问题。目前,从村庄下采出的煤量仅占其压煤可采储量的4%,其中75%以上还是靠搬迁村庄之后采出来的,而村庄搬迁费、塌陷土地赔偿费已达到20万元/户[3,4],并且对矿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1 传统的不迁村采煤方法 村庄等建筑物下的大量压煤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严重制约矿井的正常生产和接续。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村庄下采煤技术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能实现不迁村采煤的主要方法是条带开采和充填开采,特别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条带开采是控制地表移动和变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不改变采煤工艺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减少地表沉降,在无法采取其它措施的条件下采出部分建筑物下压煤,最大缺点是采出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且生产效益较低[5]。 充填开采是实现不迁村采煤、提高煤炭采出率的最有效途径,以水砂充填开采应用最多,效果也最好。波兰采用以水砂充填为主的充填法采出了建筑物下压煤总量的80%,我国抚顺、阜新、新汶等矿区也应用了该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但水砂充填开采存在工艺复杂、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6,7],近十多年来,国内几乎未用该技术来开采村庄下压煤。 2 膏体充填技术在煤矿应用的可行性 在水砂充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膏体充填技术,在煤矿应用很少(只在德国M onopol、Walsum等煤矿得到应用),但其特有的技术优势使得该项技术在金属矿山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成为21世纪金属矿山充填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8]。我国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大冶铜绿山铜矿也先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膏体充填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要解决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建筑物等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不迁村采煤问题,应用膏体充填技术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但在煤矿应用膏体充填技术与金属矿山又有较大差别。一方面,金属矿山工作面围岩较稳定完整,充填作业一般是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一次完成的,且对充填体的早期强度无特别要求;而煤层顶板的稳定性较差,充填作业必须与采煤作业协调进行,一

北京科技大学膏体充填采矿技术中心

1 中心简介 国际矿业形势发展日新月异,矿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但矿山生态环境和矿业安全问题是困扰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顽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重点研究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强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12〕32号),要求矿山优先推行充填采矿法。 膏体充填采矿技术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是全球矿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是国家建设绿色矿山和无废矿山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全尾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基础理论,并努力解决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关键技术,北京科技大学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研究中心 (The Research Center of Paste Backfill and Mining,USTB)于2012年12月经北京科技大学批准,正式挂牌。 膏体充填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及基础条件而成立。本中心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学支撑计划在内的几十项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研究课题,在充填作用机理、充填材料散体力学特性、管道输送流体力学、尾矿脱水与膏体制备技术、绿色开采综合技术等研究中获得重要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在本中心,拥有教授10余名,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1名。 本中心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中国矿业产业发展,搭建膏体技术开发平台、汇聚人才、激励创新、发展产业。围绕膏体充填采矿技术进行新技术研发和集成,缩短膏体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刺激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提升现有膏体研究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研究中心,为推进我国尾矿膏体研究技术进步、大幅度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做贡献。

膏体充填技术现状及其应用研究

膏体充填技术现状及其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4-11T16:19:40.5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1期作者:高伟平 [导读] 从膏体充填理论技术研究和充填设备应用与发展方面,对我国在膏体充填技术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101 摘要:充填膏体是由尾砂、水和胶结物等按一定配比混合而成的高浓度混合物,在环保、采场工作环境以及采场应力维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与发展膏体充填技术对未来深部金属采矿以及三下采煤具有重要意义。从膏体充填理论技术研究和充填设备应用与发展方面,对我国在膏体充填技术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膏体充填技术;现状;措施 1膏体充填材料的现状 膏体充填材料的强稳定性使其抵抗分层、离析的能力较强,应用过程中即使在密闭的管道中静止数小时,也不会发生沉淀、分层、离析等现象,应用管道输送不易发生堵塞。膏体充填料浆的质量浓度高75%~82%,一些料浆在添加骨料后质量浓度可达到88%,而传统的低浓度充填料浆其质量浓度不超过65%。正是膏体浓度大,其屈服切应力及塑性黏度比较强,必须通过外力克服料浆自身的屈服应用才能流动。其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为结构柱塞流,在整个管道中进行整体平推运动,同一横截面上浆本流动速度为常数,浓度、流速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稳定性更高。 膏体充填开采的料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保证料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变形能力,每个断面上的颗粒结构均可抵抗错位变形,虽然在通过管道的弯管、接头等部位是形状有所改变,但是其基本结构、成分等均未发生变化。膏体充填料浆不沉淀、不离析、不脱水,即使质量浓度较高也不会影响其可输送性。膏体料浆中包括细粒级物料,比如粉煤灰,使用这些物料作为骨料,可保证骨料粒径在35mm以下,大大降低了破碎充填骨料的材料加工成本。充填前无须进行复杂的隔离,也不用建设过滤排水设施,不仅不会影响采煤工作面的结构,而且充填水也不会对井下环境造成污染。而传统的水砂充填需要进行专门的过滤排水,并且排水过程中料浆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被带出,井下排水、清理沉淀等工作量也有所增加。 膏体充填料浆初凝时间短,而且可以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对料浆的配方进行调整,材料的初凝时间、初凝强度及终凝强度也会发生改变,可以保证料浆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围岩产生支撑力,最大限度上延缓围岩变形,保证下阶段工作可及时进行。 2某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应用实例 2.1充填方案设计 该煤矿膏体充填工作面与普通综合工作面布置基本相似,工作面沿倾斜方向上方为材料巷,可起到通风、运料、行人的作用;运输巷则布置在工作面沿倾向下方,运输巷实现沿空留巷,以作为下工作面材料巷使用。充填管路通过地面钻孔或井筒下井后沿运输巷布置,工作采用充填专用液压支架进行防护,两巷用单体液体支柱进行防护。充填前要用清水充分润湿输浆管,直至清水到达充填工作面为止;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巡视充填管路,排除跑漏液现象,保持管路畅通。地面制浆站开始下放充填膏体。完成割煤后从工作面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撤回支柱,撤换完毕后在充填巷道两端砌筑厚度约0.6m的挡浆墙,墙四周掏槽深度至少在0.3m以上,如果煤壁松软,则要注意加大掏槽深度;挡墙位于下出口的位置则要良好密闭,以免发生漏水、跑浆。墙外支设一排单体液压支柱,注意支柱与挡浆墙之间必须保持0.2m的间隙,中间再用木板加实,以免发生墙体倾倒或跑浆漏浆的现象;充填上出口砌筑挡浆墙时,要注意预埋注浆管及出气管。最后再对管路进行彻底检查,包括管路、阀门等,以保证不漏浆;充填前后要对管路、阀门等进行清管,工作面上、下两巷均设置沉淀池。 2.2选择充填管路 (1)干路充填管:该煤矿干路充填管选择KMTBCr28双金属耐磨钢管,其具有较好的耐磨、耐腐蚀、耐冲击性能。在确定浆体流速及管道内径时要注意,煤矿的充填能力要求大于金属矿山,故该煤矿设计充填系统充填能力Qj=150m3/h,且由膏体充填料浆流动性能实验可知,该煤矿骨料选择河砂及粉煤灰,故料浆水力坡降较小,约为同等条件下金属矿山高浓度充填料浆的一半左右,故充填系统设计流速为每秒1.8m。 (2)充填管路附件选择:在选择充填管路附件时首要考虑其耐压性,干线管路法兰、旁通管法兰选用公称压力10MPa的钢制法兰或钢制法兰盖,才能保证整个充填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除法兰外充填管路的附件还包括柔性连接器、三通、闸阀等管路附件,要求干线管路上的附件承压能力至少在10MPa以上,而工作面管路附件的承压能力则至少在2MPa以上。选择充填管路附件时要注意,充填弯管会增加料浆输送时的局部压力,且在管路内径相同的条件下,弯管弯曲半径越小,局部阻力就越大,而膏体的质量浓度较高,如果弯曲半径过小可能会导致堵塞,因此在保证井下条件适合、弯管加工工艺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取弯曲半径最大值。 (3)工作面管路布置:在本研究煤矿中,干线管总长600m,充填管长2m,8根钢管之间设置一个法兰三通进行连接,方便在堵管时可及时处理;工作面充填管总长100m,为管径DN180的柔性管。从工作面充填管间隔一定距离分支出来布料管,主要作用是向充填点判断料浆,布料管选择特塑造钢复合管DN150,每根管长1.5m,间隔10m布置一根。 3膏体充填技术的优化措施 3.1提高膏体配料质量 要保证充填过程中不发生料浆堵管,最基本的要求即膏体配比符合工程标准,在了解料浆构成原理的基础上保证料浆合理的流动性及可泵性。料浆的构成主要是由各组成物流决定的,由实验数据可知,料浆的配料中至少要包含15%以上的小于20μm的粒级含量,这是保证料浆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膏体充填料浆的骨料以矸石为主,矸石的粒级合理才能保证料浆的可泵性及强度性能,因此在矸石的破碎加工过程中,要求矸石粒度必须低于25mm,这一点与金属矿山的粒度要求有很大不同。在煤矿中矸石粒度极限大可以降低加工矸石的成本,且加工过程中振筛处理矸石时不易发生黏结、堵塞;矸石粒度极限越大,工作面隔离就越容易,隔离墙的准备时间也可大大缩短,提高了充填效率。由大量实验可知,料浆的骨料矸石粒度在25mm以内不仅不会影响其输送性能,而且料浆也不会发生分层、泌水的现象,可更好地满足充填工艺要求。另一方面,料浆中所包含的粒度5mm以下的颗料至少占到30%的比例,最高不超过50%,保持在40%最适宜。如果料浆采用泵压进行长距离输送,则要求其分层度小于2.0cm,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即使料浆在管道中有发生静置,也不会影响后续的输送。因此膏体充填料的配比要具有较好的流动稳定性,充填强度要与安全生产要求相符,并具有较强的可泵性及流动性。

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方法研究

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4T15:21:26.923Z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作者:孟鹏飞[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矿山采矿的方法也得到进步,安全性能好、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小及回采率较其他方法高的充填采矿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充填采矿法,并将结合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调研矿山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该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趋于回采连续化和无轨机械化发展、向应用新型充填材料方向发展、向现场连续监测与预报方向发展、充填设施仪器 更新换代进程加快、充填模式向生态化和无公害化发 河北金厂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对于新建地下矿山,要首选充填采矿法,确实不能采用的还要经过设计单位或专家论证,出具相关论证材料。一般来说,充填采矿法指的是在矿产资源的地下开采过程中,通过一边推进回采工作面,一边逐渐用具有一定物理学性能的填充材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个别情况下为了维护采空区还需使用支架和充填料进行配合。充填采矿法的优点是适应性相对较强、安全性高、回采率高,并能有效保护地表等。它的缺点是工艺较为复杂、成本投入较高、劳动生产率较低。近些年来,充填采矿法的回采工作已经采用了较高效率的装采设施及设备,充填工作从而实现了管路化、自动化,资源化。充填采矿法充分考虑到采用选厂尾砂作为充填料,有矿石损失贫化小、作业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是对于围岩及地表需要保护、地压大、有自然火灾危险的高品味或贵重金属等矿床,充填采矿法的优越性将更为明显和突出,在可以遇见的将来,充填采矿法的应用范围将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向无轨机械化和回采连续化趋势发展 这将区别于传统的、效率极低的充填工艺。现代充填采矿技术已然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率的采矿工艺,特别是斜坡道和差异化无轨采掘设备的应用,打开了井下作业的新篇章,形成了彻底的变革,这不仅从根本上修复完善了矿业工人艰苦的劳动条件,还全面提高了采场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二、向应用创新型充填材料趋势发展 矿山充填材料一般为主骨料和胶结剂两部分,其中,主骨料大多来源于廉价的物料,只进行了初步的破碎加工;而胶结剂大多来源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水泥,有的还掺杂了少许石灰、粉煤灰、赤泥等。而应用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矿将全面提高开采回采率,例如:安徽金安矿业草楼铁矿就是典型的应用胶结充填采矿法进行采矿的,这有效的提高了开采回采率。从2008年到2011年,该矿共节约矿石量达102万吨之多。 三、向现场连续监测与预报趋势发展 一般应用充填采矿法的均为普遍的矿山,我们比较注重研究此类方法对充填体的作用及充填体对采场周围岩壁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具备条件的矿山会经常性地联合科研院校进行各类试验研究,这为向现场连续监测与预报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般来说,这类研究主要通过原岩应力测量和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物理专业检测,检测在井下采场充填体中上下盘围岩中埋设的各种应力,并且通过应变仪器真实测量相关参数,并将参数输入固有数学模型进行演算,从而得到相应结论。 四、充填设施仪器更新换代进程逐步加快趋势 在充填设施中,最为关键的是充填料贮仓的作用。一般来说,立式贮仓贮存湿法主要用于处理该技术所产出的分级尾砂、全尾砂,这对制备形成品质较高的充填料十分关键。为了提升效率,应加快充填设施仪器的更新换代,如针对现在广泛得到应用的立式贮仓,进行有效的分析及评价,综合设计开发利用无搅拌器重力排放充填料贮仓,这种设计对浆体充填系统和膏体充填系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充填模式向全生态化、无公害化发展趋势 采矿工业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材料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废料到自然环境中。目前有效解决这类环境问题的方法即是将矿山废料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充填模式的生态化即是要将矿山的每个工序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并且通过对矿山的充填,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公害化,从而大规模地减少矿山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矿山生态的问题。未来的将会流行的充填模式必须要以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充填技术为支撑和核心,在这样的充填模式下,才能有效实现经济平衡并获取新增效益,并同时实现最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甚至达到零排放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刘兴华,刘晓辉.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充填配比优化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14(3):1-4. [2] 刘方.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11. [3] 王湘桂,唐开元.矿山充填采矿法综述[J].矿业快报,2008(12):1-5.

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与相关问题分析

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与相关问题分析 摘要: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采矿行业也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采 矿技术不断应用和创新,其中充填采矿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技术类型,在岩层不够 稳定的区域得到切实应用,这样能够充分规避自然问题,在深度采矿过程中可以 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采矿工作效率,使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针对这 样的情况,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充填采矿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在采矿过程中的具 体应用情况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充填采矿技术;采矿应用;问题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采矿行 业的发展过程中,针对相关的采矿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有效引用创新的采矿技术, 其中,充填采矿技术就是特别典型的代表。随着我国采矿深度的进一步加深,各类问题越来 越突出,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一步充分应用充填采矿技术,使其应用价值得到充分的 体现,并着重针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显得至关重要。 1 充填采矿技术及其优势概述 充填采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回采工作突面作为基础,把填 充材料输入到采空区域内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好围岩的崩落和管理地压。在采矿工作 推进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有效选用高质量的原料针对在采空矿区进行原料充填, 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表移动或者坍塌等相关问题。通过对采空区进行人 工的充填,这样能够切实有效的保护好矿房和矿块,对此就需要有效应用充填采矿技术。充 填采矿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岩层不稳定的区域得到切实的保护,在针对贵重稀有矿石进 行开采的过程中,通过该技术可以防止自然问题出现,与此同时也可以切实有效的控制好地 表压力,充分体现出该技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进行提升,充分实现 节能环保的效果。对深部的矿床开采也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其经济效益更高,成本效益更为 均衡。 2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2.1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充填采矿 在现代采矿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充填采矿,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采矿技术手段进 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使空气变化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防止围岩破坏。充填采矿技术的核 心就是充填工序,这也是回填工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矿石出现损失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 进一步应用充填体代替矿柱,该技术在某些金属矿的开采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地应用,特别 是针对某些围岩并不够安全稳定的矿区内,能够呈现出更大的应用优势。从可持续理念来看,绿色采矿对采矿工作有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已经构建相对应的全新模式,充分利用可以利 用的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采矿环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使采矿资源得到有效 开发,协调各项采矿作业环节,充分保护环境,在采矿过程中,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对生 态环境的负面作用。 2.2水利充填法的有效应用

膏体充填开采工艺流程

膏体充填开采工艺在太平煤矿的应用 摘要:解决了薄基岩条件下安全生产和提高开采上限的问题以及村庄下压煤开采问题。 关键词:薄基岩、膏体、充填 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太平煤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境内,处于兖州煤田西南隅。于1987年6月动工兴建,1992年简易试生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经改扩建后,2011年核定生产能力为75万t/a。主采煤层为3、16上和17煤层,其中3煤层,平均厚度8m左右。太平煤矿利用膏体充填工艺主要解决了3煤层薄基岩条件下安全生产和提高开采上限的问题以及村庄下压煤开采问题。 膏体充填工艺中的主要流程包括物料准备、料浆制备、管道泵送等几个方面,现将膏体充填工艺在太平煤矿应用简介如下: 一、物料准备 1.河砂准备 膏体充填使用的主要骨料为附近泗河河砂。 2.胶结料准备 胶结料由散装水泥罐车从厂家运输到充填站,装入胶结料圆筒仓备用。 3.粉煤灰准备 粉煤灰由散装水泥罐车从厂家运输到充填站,装入粉煤灰圆筒仓备用。 4.水准备 在地面充填站内打2个水井保证充填所需用水。水井内的水由1台流量150 m3/h、扬程80 m 的潜水泵经Ф108 mm水管抽至充填站蓄水池备用。 5.电力供应 充填站的电力由太平煤矿井下电网供应,井下6 kV高压电由630变电所通过垂直电缆钻孔接充填站变电站。 二、料浆制备 膏体料浆制备主要由上料系统、称量系统搅拌机、缓冲料浆斗、变频螺旋搅拌输送机、控制系统、除尘系统等组成。膏体料浆的制备由搅拌系统的控制软件根据材料配比自动完成。搅拌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160 m3/h。

1.配料方式 太平煤矿膏体充填配料包括河砂、粉煤灰、胶结料及水,这些物料的配料过程及其控制如下: (1)河砂定量供给:利用河砂缓冲仓将河砂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称量至设定值,然后由倾斜皮带运送到河砂中途仓。 (2)胶结料定量供给:启动破拱器,利用料仓螺旋给料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所加物料正好达到设计值。 (3)粉煤灰定量供给:启动破拱器,利用料仓螺旋给料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所加物料正好达到设计值。 4)水定量供给:在规定时间的配料过程中,利用上水管上的气动蝶阀和小口径蝶阀向称量斗内加水,使水量加到设计值后,关闭蝶阀,停止供水。 2.物料搅拌 太平煤矿充填站共有二级搅拌装置,一是充填料浆的一级搅拌,采用周期式混凝土强制搅拌机;二是充填料浆的二级搅拌,设备为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 周期式搅拌机搅拌制作充填料浆的过程是加料、搅拌、出料按周期性循环作业的过程。待上一批次的膏体料浆放出搅拌机并关闭卸料门后,打开中途仓、粉料称量斗的放料阀,把中途内的河砂及粉料称量斗内的胶结料、粉煤灰放入搅拌机;水称量斗内的水通过打开的底部气动蝶阀及搅拌机加水泵放入搅拌机。4种物料搅拌到设计搅拌时间后,打开搅拌机卸料门,把搅拌好的膏体料浆放入缓冲料浆斗。 为提高充填料浆的性能,缓冲料浆斗内的充填料浆再经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进行二次搅拌,再给充填泵供料。由于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的能力应与充填泵的能力相一致,当充填泵的输送量发生变化时,应相应通过变频电机调整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的输送量。 三、管道泵送 制备完成的膏体充填料浆通过充填泵、干线充填管路、工作面充填管路及布料管泵送到工作面充填区。 1.充填泵 泵送设备主要由充填泵及液压包组成。充填泵的操作工序为:先打开控制柜上的主开关,然后启动液压包,待缓冲料浆斗内的膏体充填料浆到设计料位后再开启充填泵泵送。 对充填控制系统的要求是:搅拌系统和充填泵的运行由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并根据缓冲料

探究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探究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10-17T09:46:03.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张潭 [导读]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矿山的不断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塌陷补偿费用逐年增加,越来越高。 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矿山的不断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塌陷补偿费用逐年增加,越来越高。结果表明:采空区采煤成本的增加与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造成的吨煤成本相当。中国是一个富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存储和资源消耗大的国家,在开采过程中,周围环境和表面被破坏的同时,开采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周边的环境也会受到影响,也极易造成安全隐患。采空区充填技术可以减少周围环境和地表的破坏,降低废物的排放率。能很好地处理废弃物污染并减少对耕地的破坏、提高了资源回收率。该技术在采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很好的实施和使用。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采矿工程;充填技术;应用;发展 1充填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1.1水利充填法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充填技术就是充填的方法。水利充填其自身的原理主要是把固体材料当作浆料形成充填体,使用长距离的输送,其自身的优势就是成本并不高,并且其自身的传输效率相对较高,同时不需要受到季节以及地形制约制。并且,当前我们国家已经成功的对于高浓度浆体管道其自身直流输送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1.2胶结充填法 水泥充填法主要是把一些废弃材料当成是水泥的充填体,在工程里获得了非常普遍的使用。填料尾砂里拥有很多的颗粒,其自身胶结的面积不断的提升,体系其自身触变性构成。当前,高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在我们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在采矿工程里也获得了非常普遍的使用。其自身的应用率能够达到80%,材料输送的质量也达到了70%。 1.3膏体充填法 当前,膏体充填法在我们国家的应用和发展还算不上十分的完善,其本身与其他的填充技术进行比较则是相对落后的。膏体充填方式自身的质量因为受到了其本身混合形式以及含水量,还有混合质量以及构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令膏体充填法在技术上使用变得异常复杂,其本身的技术含量可以说也是比较高的,同时其自身所完成的操作管理过程也非常的复杂,会使用到非常多的实践分析以及对其进行以及持续的优化。 2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较少 充填装需要新材料和良好的充填工艺,但在混凝土施工中非常复杂。矿山个体差异存在差异,材料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很难充填和挖掘,并根据新的规定进行现有的填充材料。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充填要求,然后加强对材料性能的研究。 2.2从实际情况看 在采矿中,采矿筛选的总体思路是不完善的。例如,在筛选现场的开发中,尚未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实际情况被忽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现场、地质等因素的分析以及原则适应当地条件大大降低了开采率、总产值。一旦出现问题,采矿就难以继续。在这方面,采矿前,技术人员应在采矿现场进行彻底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最佳充填流程。 2.3不完善的管理体制 对于充填站来讲,以往的过程不起规管和监督的作用。目前,许多充填站没有电子和机械设备,例如:泵、流量计和浓度计。在许多方面,工作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但是,对于充填站的管理,没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在时间条件下缺乏系统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充填站施工工作处于混乱状态,不可能定期抽检,不利于矿山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充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3.1优化充填管理措施 矿山项目的管理与分配工作主要是由矿山填充站负责的,一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对填充站提供便利条件。基于此采用先进的填充设备为填充站快速工作提供一定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填充站工作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到位问题,管理问题会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会对能源开采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填充站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完善,对正在运行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制定一份详细检测流程,填充站的填充材料要进行统一储存。电子设备与开采机械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安排检修工程师及时维修,避免因设备隐患问题影响正常开采工作。 3.2创新采矿充填技术 同时,应充分利用充填采矿技术,促进矿山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充填采矿技术的创新,首先对传统充填工艺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传统充填工艺的特点。其次,根据当地矿物类型和特点,对充填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创新。例如:一些大型矿体中的矿山非常稳定,但是矿产资源的开采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选择深孔浅层回采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开采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高水材料和石材胶凝材料作为充填材料,更好地修复充填采空区。通过科学合理的创新和回填采矿技术,可以降低采矿成本和开采效率。在这方面,充填技术的革新可以达到更好的开采效果,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加强对充填材料创新的研究 充填采矿技术中,充填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充填材料对充填采矿技术的影响不同。良好的充填材料不但能够使得采矿工程自身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在极大程度上能够使得矿山工程自身的安全得到保证。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革新,回填材料的应用逐渐向新的充填和固化材料发展。 3.4充填技术装备的维修 随着充填技术非常快速的发展,其操作方式以及与其有关的充填设备自身的升级也是十分快速的。在这些充填设备里,填充贮仓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直接去对充填材料自身的质量以及充填效果产生影响,但在以往进行充填的时候并未获得有效的重视。然而,对新型充填技术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运用对垂直填充贮仓进行改进的方式使得充填材料自身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尾矿处置时候,还需要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